-
1 # 奚譽賢
-
2 # 傳統銀文化
真是的包拯是這樣的,別被野史和電視劇欺騙了我!
包拯是歷史上非常難得的清官。後人們對包拯能夠熟悉,與戲劇和電視劇有很大的關係。公元999年包拯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中,這時候的包拯還不知道自己以後的人生。無論是後人還是史書,對包拯的評價都是非常高的。
在戲曲中,包拯是黑臉,代表了鐵面無私,剛正不阿。與戲曲中的包拯一樣,歷史上的包拯同樣如此。宋仁宗趙禎對包拯有這樣的評價:“包拯公而忘私,不邀陰幸也。”可以說歷史上的包拯是忠孝兩全的楷模。
電視和和戲曲中的包拯是對人們影響深刻的,大部分80、90後都看過少年包青天這部電視劇。小時候的我們看到這樣的電視劇是非常害怕的,不過在劇中的包拯是斷案如神,無論是什麼樣的案子,包拯都會立即破案。在電視劇中出現了狸貓換太子,這表明了當時的包拯不畏強權,這就是歷史上的包拯。
包拯長大之後寒窗苦讀,到了天聖五年,包拯考中了進士。這時候的包拯已經快要到而立之年了。不過這時候的包拯開始實現他的人生價值,中了進士之後,包拯走入了仕途。剛剛走入仕途的包拯官職不大,但是最終的他做到了北宋的監察御史,這個職位就是掌管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事務。雖然級別不高,但是權力大。
電視劇中的包拯是黑臉的,其次在戲劇中也是如此,這樣一來,可能大部分人都認為包拯真的是黑臉。其實並不是,歷史上的包拯並不是黑臉。無論是戲劇還是電視劇中的包拯,無非也是因為後世的追捧,人物的神話而導致的戲劇化渲染。
俗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那麼包拯是非常幸運的,他遇見了自己一生的伯樂。此人就是宋仁宗趙楨。假如沒有宋仁宗的鼎立支援,那麼包拯在處理案件時會遇到很多麻煩。當初包拯中了進士之後,在江西永修縣的“一把手”。
從此包拯就走入了仕途。宋朝是崇文抑武的,包拯這樣的官肯定是吃香的。在江西永修縣做了十年的“一把手”,包拯被調往了京城。這時候的包拯已經快要到中年了。可是到了京城之後,包拯不懂得為官的潛規則,處處受到了排擠。當時的朝堂大臣都會賄賂官員,賄賂官員的金銀珠寶是數不勝數的,這樣的情況下包拯看到了破綻所在。
包拯破除了這個多年的潛規則,這是包拯在官場中的第一次大顯身手。正是因為此次事件,讓包拯得到了宋仁宗的重用,畢竟當時的環境下,包拯這樣的官員是非常難得的。雖然宋仁宗提拔了包拯,可是在這樣的事件中,包拯是得罪了很多人的。
當時的朝堂中,出現了很多權貴,這些人大部分都有違反宋朝律法的地方。那麼包拯剛正不阿的性格根本容不下這樣的人存在。根據當時的朝政,包拯制定了很多策略,包拯身為監察御史,對違反朝堂律法的人絲毫沒有留情。包拯對朝廷上下不合法、不合情的事就要行使自己的監察權,就要彈劾。
這樣的包拯是後人們鮮為人知的,根據統計,包拯還有更厲害的事。包拯擔任監察御史時,在他彈劾下被降職、罷官、法辦的重要大臣不下30人。這些人都是當時的朝堂要臣,是手握大權的人物。包拯最厲害的就是曾經七次反覆的彈劾了尚書兵部郎中致仕王逵。這樣的剛正不阿,在歷朝歷代的官員中都是非常少見的。
電視劇和戲曲中沒有說到的還有包拯對宋仁宗都不懼怕。作為監察御史,包拯經常彈劾官員,甚至是為此與宋仁宗展開了辯論,剛正不阿的包拯根本不懼怕宋仁宗,每次都是據理力爭。包拯甚至是做了一件誅滅九族的事。
為了爭論,包拯曾經將吐沫吐到了宋仁宗身上。放在別人身上,恐怕早就夷滅九族了。史書對此記載為:“溫成(張貴妃)遣小黃門次第探伺,知拯犯顏切直,迎拜謝過,帝舉袖拭面……”
-
3 # 婉兮歷史
包拯曾是個啃老族,電視劇裡面的包拯身世坎坷父母雙亡哥嫂養大並且當官了以後鐵面無私一身正氣,手下不僅有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位護衛還有展昭這個大俠相助,一臉鐵青不說額頭上還有個月牙,坐下龍虎狗三口鍘刀令罪犯們聞風喪膽,傳說包拯能日斷陽夜斷陰是個很厲害的青天大老爺,其實說到這你也能明白這是野史杜撰,真實的包拯還當過十幾年的啃老族呢?
其實就現在而言兒子在家十幾年不幹活是不敢想象的,但是在古人眼裡這可是盡孝啊,包拯一開始的確做了官,但是因為離家遠所以特地請求調到離家近一點的地方當官,但是到最後還是不滿意於是就辭職了,包拯也是個任性傲嬌的人吶,在家陪著父母十幾年直到父母雙雙去世包拯還在父母墓旁搭了個草廬守孝三年,三年過去了包拯也還是不忍心離去,最後還是父老鄉親力勸包拯這才重新做官。
包拯做了一年端州知州,端州產硯臺每任知州都大肆收斂硯臺來送給京城的權貴,可是隻有包拯卻兩袖清風一方硯臺都沒有多拿,當然了包拯這麼做得罪了很多權貴,但是卻得到了宋仁宗的賞識,於是就讓包拯做了監察御史,包拯一看自己有了施展的舞臺,於是就火力全開在包拯的鐵面無私之下彈劾下臺了三十多人,有時候就連宋仁宗都怕了包拯,但不得不說是宋仁宗成就了暴脾氣的包拯的後世清明。
包拯雖然沒有電視上演的那麼神,但是包拯兩袖清風鐵面無私倒是真的,是一位值得後世敬仰的清官。
-
4 # 坤坤爸
包拯戲比較有戲劇性,觀眾喜聞樂見,像赤桑鎮 ,遇皇后,打龍袍,探陰山,也叫普天樂,都是教人向善的,在戲曲裡黑色臉譜代表公證無私,白色奸詐,紅色忠義,藍色勇猛,等等,
-
5 # 騰琳洪
包拯的剛正不阿!直言敢諫!懲惡揚善!體桖民情!等優秀品質。深受人民的愛戴,自古至今野史和戲劇都以此為題傳唱不朽。正史中也有記載包拯的事蹟。例如《宋史-列傳第七十五-包拯傳》。感興趣的親們可以一睹為快啊!
-
6 # 老武小侃
包拯,在我們民間是婦孺皆知,如雷貫耳,他是正義的化身,威嚴的象徵,我們對於小說、戲曲、電視劇以及評書中的包拯形象是再熟悉不過了,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包拯是什麼樣呢?
正史中,他確實算是一位難得的好官,他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個人節操好,地位高、人脈也廣。但是他在斷案決獄方面,沒有傳說中那麼多的傳奇事例,很多都是別人的事蹟歸於他身上的,而且他所經辦的案例也沒有傳說中那麼地完美、公正。
關於包拯正史與傳說中一致的那些經典故事,我們早就耳熟能詳,在此就不再贅述,下面我們僅說一說與傳說中不一樣的、真實的包拯。
一、包拯辦案很圓滑,也很講政治。
北宋宰相章惇,也就是大文豪蘇軾的早年好友,與本家族長輩的一位小妾通姦,被本家發現後跳牆逃跑,不巧踩在了一位老婦人背上致傷,包拯斷案只判章惇賠償,而沒有追究其通姦之罪。與本家小妾通姦在宋朝可是要判刑三年的啊,包拯這顯然處理得很是圓滑,既給了章惇面子,又給了老婦人公道,這也不會給自己招惹是非。
又如,民間一青年聲稱自己是宋仁宗出宮臨幸自己母親而生的皇子,要求任宗認親,真是棘手的案件啊,真假難辨,當值官員把該青年判了流放,算是折中處理,宋仁宗也預設,而包拯上書仁宗說,留著活口是後患無窮啊,影響很是不好,最後殺之了事。
二、包拯辦案時,個人的威嚴與面子大於法制。
開封府街道著火,包拯帶人去滅火,幾個混混無賴只是起鬨問了句:大人,咱們是去甜水巷取水呢,還是去苦水巷取水呢?包拯勃然大怒,這麼正規的場合開什麼玩笑?於是把這幾個混混給殺了,這本是句玩笑話,罪哪該致死?但惹我不高興就得死!
又如,包拯某日審一案子,犯人提前向堂上的小吏行了賄,小吏答應幫忙代犯人受罰。包拯審案時,犯人連聲喊冤,只見小吏跳出來訓斥犯人,包拯大怒,你一個小嘍嘍逞什麼能?是你該做的事嗎?把我往哪兒擺?一怒之下,把該杖罰犯人的用刑數目打了一部分小吏,使得小吏與犯人詭計得逞。
三、包拯包庇下屬,徇私枉法。有一次包拯的幾個手下扣押朝廷撥給下面官兵的糧錢,監察官要來抓人,包拯包庇下屬,堅決不交人,監察官無奈只好向宋仁宗奏章彈劾包拯,包拯這才只好交出了下屬。
由上可見,歷史上真實的包拯也不是我們印象中那樣的高大上,也有很多瑕疵,只是逐漸被後世完美神話而已。但瑕不掩瑜,人無完人,總體上來看,包拯算是一位清官,一位體恤民情、為朝盡職的好官,給他“包青天”美譽一點也不為過。
-
7 # 使用者蘋果聖人
封建社會黑暗腐敗,皇帝專治,這種土壤背景下,清官可謂鳳毛麟角,是異類,兩隻手都數得過來。
其中名聲最大的當數包公。
野史中:
有耳熟能詳《鍘美案》,包公不畏皇權,用龍頭鍘鍘了當朝附馬陳士美。
《赤桑鎮》虎頭鍘揮淚鍘了貪贓枉法的親侄兒包勉,向嫂娘負荊請罪。
《三俠五義》中破了驚天大案"狸貓換太子"。還了四帝仁宗真相,解了李娘娘的數十載的冤屈。
這些反映了古代百姓渴望公平正義的美好願望。
可現實是殘酷的……
"皇子犯法與民同罪”那叫扯,
現實往往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而野吏中的包公,是清官的化身,老百姓不敢想,不敢做的追求正義公平,全部體現在他的身上了。就像他的“龍頭””虎頭”“狗頭”三口鍘刀,可以先斬後奏,實際上是沒有這種可能的。
正史記載的比較少,一方面,的確沒有這麼多傳奇斷條案故事,什麼白天斷陽間,眉心有個月亮,晚上斷陰間……
另一方面,大概是因為統治者不願過多宣揚清官。它象一塊貞潔牌坊,是給人看的。包公,海瑞一樣的清官,代表清流楷模,其他官員是不可能做到的。“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它只是畫的一塊餅,緩和一下階級矛盾而已。
而正史之中,根本沒有野史這些事。只有破盜牛案有記載。
講的是包公為官期間,一個盜賊割了別人家耕牛的舌頭,牛主人到縣衙告狀。
包公對他說:“沒了舌頭,牛肯定要死的,你快回家把牛殺了,然後上集市賣掉,後面我會給你一個說法的。”
不久,又有一個人(他仇家)來到縣衙告他私自宰殺耕牛,因為北宋私宰耕牛是犯法的。
包拯立馬把他解押了,說“你就是盜牛賊,割了耕牛的舌頭,現在反來告狀?”
果真是斷案如神!
但包公最令人敬佩的是兩袖清風,浩然正氣……
他曾引:郭允禮《官箴》:“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做為官場處身立世的原則。
說白話:
就是為官一定要公正廉潔。只有這樣,下面的官吏就不敢欺騙你,老百姓才信服你而不敢怠慢。
下面來看一下正史中包公身平:
1歲,生於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
29歲,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考中進士,被授任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
39歲,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聽選,獲授天長(今屬安徽)知縣。
45歲,慶曆三年(1043年),入京任殿中丞。 後經御史中丞王拱辰舉薦,於十一月被任命為監察御史裡行,改任監察御史。
47歲,慶曆五年(1045年)八月,包拯擔任契丹正旦使,出使遼朝,完成了使命。
49歲,慶曆七年(1047年)四月,改任尚書工部員外郎、直集賢院、陝西轉運使。
50歲,慶曆八年(1048年)五月二日,包拯調任河北路(治今河北大名)轉運使,六月二十二日,入朝任三司戶部副使
52歲,皇祐二年(1050年),包拯受任為天章閣待制、知諫院。
54歲,皇祐四年(1052年)十月,除任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
58歲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復職刑部郎中、知江寧府。同年十二月,被召任權知開封府,遷升右司郎中。
60歲,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升為右諫議大夫、權任御史中丞。
62歲,嘉祐六年(1061年)三月,升任給事中,正式擔任三司使。數日後,拜樞密副使。
64歲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樞密院視事時,突然得病。同月二十四日(7月3日),包拯病逝,終年六十四歲。仁宗親臨弔唁,併為其輟朝一日。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此詩出自包拯所作的《書端州郡齋壁》
他說,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包公嚴於律己,以廉潔著稱。
年青時,他受到出知廬州的劉筠嘉許,頗有名聲。
後來出任家鄉廬州知州,他的一個遠房舅舅仗勢欺人,擾亂官府。包拯六親不認,公事公辦,在公堂上把他狠狠打了一頓。
他一身正氣,不畏強權。
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彈劾王逵。
王逵,曾經好幾次擔任轉運使,他巧立名目,盤剝百姓錢財。激起了民變後,不但不思悔改,反而派兵鎮壓,甚至動用酷刑,殺害不少無辜百姓,引起了極大的民憤。
但王逵不但有宰相陳執中作靠山,還受到宋仁宗袒護,有恃無恐。包拯對他接連進行七次彈劾,
最後直指責仁宗:“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於一王逵則幸矣,如一路不幸何!”
意思是,你不聽人勸,袒護王逵這樣的貪官酷吏,他倒是好了,可對老百姓來講簡直就是災難啊!
言詞激烈,絲毫不顧觸怒龍威,有哪個當官的敢這麼幹?
當今社會,你得罪老闆,會丟了飯碗。古人得罪皇帝,可是會人頭不保的呀!這需要莫大勇氣。
最後,迫於輿論,朝廷只好罷免了王逵。
大家稱他為“包彈”,
當時的貪官汙吏,一聽到“包彈”來了,就嚇得驚慌失措。
正如他在遺囑中所言:“後世子孫仕官,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仰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昭後世。
告誡子孫不得貪樁枉法,不然就不認你是我的子孫。
這就是真實的包公,他的廉潔奉公,剛正不阿,不畏強權,至今令人傾佩……
-
8 # 黃百儒
要國家省市,縣政府正式慱物舘,文化館為準!好象我家鄉各姓族譜都是從縣誌,(府誌,"省博物館中去尋求正式資料!……)也就是說由我們的國家歷代政府,留傳下來的為準確史書!
-
9 # 石匠秦人
歷史人物被美化,是千百年來老百姓對清官,公平的嚮往,既然是戲劇藝朮。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不必信以為真。苛求古人!
-
10 # 蘭香茶803
關於包拯野史戲劇中總有少不了此人出現,包青天到底活了多大歲數?像海瑞,文天祥,劉庯,等等一些文職官員出現的人為什麼少?誰能告訴我為什麼?
-
11 # 大山裡的幼稚鬼
包拯(999-1062),字希仁,北宋著名政治家。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進士及第,但“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後數年,親繼亡,拯廬墓終喪,猶裴徘不忍去,裡終父老數來勸勉。久之,赴調,知天長縣”。
包拯最高官職是樞密副使,樞密院是宋代最高軍事機構,樞密副使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包拯為官清廉、剛正無私、嫉惡如仇、體恤民情,深受百姓愛戴。
所以在包拯去世後,人們採取多種形式緬懷他,隨著時間的推移,包拯的原型被不斷豐富,甚至被神化,使得包拯的歷史事實與藝術角色之間存在明顯差異。
比如。《宋史》記載,包拯曾在天長縣審理過割牛舌的案件,其情節極為簡單,僅有寥寥幾十字,後來經過民眾發揮程式設計割牛舌的故事,甚至在明代小說《龍圖公案》中虛構為有神人相助,洋洋灑灑寫了600多字。
包拯自律廉潔、清正簡樸,《宋史》記述:“(包拯)徙知端州,遷殿中丞。端土產硯,前守緣貢,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拯命制者才足貢數,歲滿不持一硯歸”。這說的是包拯在端州做知州的時候,十分清廉,他的前任們大多在進貢端硯時,取十數倍送給權貴,而包卻不取一硯。後來民眾將這個事情發揮為包拯卸任離開時,將所送至煙扔掉,擲硯處化為硯洲,包硯之黃布變成黃布沙。
包拯關注民生、體恤民情、曾上書宋仁宗“少留聖意,大緩吾民,以安天下”,歷史上的包拯並沒有去陳州放糧,而只是為鬧災荒的陳州上了一道“請免陳州添折見錢”的奏章,在後來的民間戲曲、小說中,這被演化為包拯親去陳州放糧的故事。
還有一些關於包拯的故事,其實是將其他歷史史實張冠李戴到了包拯身上。比如《風俗演義》中記載,西漢時期,郡守黃霸曾巧斷二婦爭子案,至元代民眾卻將其傳說為包公斷案,並編入元雜劇《灰闡記》中。
廣為人熟知的《鍘美案》中,包拯不畏強權,怒鍘陳世美,“其實據有關人考證,湖光荊州寒儒陳世美的原型,是清順治二十年乙科進士湖北均州人陳年穀”。《明史》中記載,明成祖親判明寺僧殘殺婦人的案件,後來民眾也將其改編為包拯所判等。
包公傳說的過程不斷吸收其他清官的形象,從而塑造包拯的藝術角色。趙景深先生曾說過:“包公就是錢和、黃霸、張詠、周新、劉奕、滕大尹、向敏中、李若水、許進扥那個人,不過是一個吸收傳說的人罷了。”
當然,還有一些是對包拯形象的想象和杜撰。即將一些與包拯毫無相關的歷史事實改編城包拯判案,或民眾自發想象的案件,並且賦予包拯通鬼神的能力。如《宋史·后妃傳》中記述,皇后劉氏將侍女所生之子視為己出,劉後去世後,仁宗獲知真相,追封其生母李妃為太后,與劉後地位平等。而在清代小說《三俠五義》中將其改編為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包拯扮閻王,設地府,親審太監郭槐,致使真相大白,仁宗母子團聚。
包拯的形象,實際上是經過數十代人民豐富發展演變而形成的,在整個過程中,包拯逐漸由一個普通人上升為聖人乃至神明,這是包拯形象神化的過程。而關於包拯的,其實正史野史的記載的都不多,大部分都屬於文學藝術的加工和民間故事相傳。
-
12 # 戲精豔
從古至今,為官者可說車載斗量,貪官不少,青史留名的好官也很多。這些人中,要說在民間名聲最大的好官,還是非北宋的“包黑子”莫屬。
-
13 # 風浪裡淘沙
鐵面“閻羅”包拯正史記載不多,是因為正史多帶有政治立場,一定程度上需要滿足與維護封建統治者的利益。民意與統治者在這一點上則是對立的,所以民間流傳更廣。
據《宋史·包拯傳》記載:“包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在民間,百姓給他起了一個綽號“閻王爺”,還流傳著“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的民謠。
◆ 臉不黑的包青天包拯其人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紅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包青天》使臉龐黝黑、額上長著小月牙的包公形象家喻戶曉。然而,真正的包青天卻是個眉清目秀的書生。
◆讓皇帝“頭痛”的諫臣 “陳州放糧”是人們熟悉的一段以包公為主角的戲曲。
戲曲的創作依據便是包拯任監察御史期間的一件“怪事”。 史書記載,包拯曾將魏徴給唐太宗的三道奏章抄寫出來,送給宋仁宗作為座右銘,警示仁宗要以國家大事為重,虛心納諫,選賢任能。包拯曾嚴厲批判宋朝的任官制度,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贓吏》,倡行廉政之風。
包拯三次彈劾外戚張堯佐,認為“凡庸之人”應該離職。這件事終於觸怒了仁宗。包拯被降職,離開京城,出任河北督轉運使。 同時,他被加封了龍圖閣直學士的虛銜,這也是後人稱他為“包龍圖”的緣由。
◆一世清名垂千古
包拯最後的仕途是出任三司使和樞密副使,相當於副宰相的職位,成為朝中重臣。這是包拯一生做過的最高官職。然而,這時的包拯已年過六旬,身體漸漸不支。64歲時,包拯死在任上。據說,仁宗皇帝專程到包拯家中與他做最後一別,追認他為禮部尚書,並賜諡號“孝肅”。
-
14 # 閏土看歷史
包青天的名聲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中國古代清官的代表人物,在民間享有很高的地位。而關於包公的戲曲小說等文學作品更是數不勝數。在這些作品中,包公鐵面無私,不畏強權,總是在為受冤的百姓伸張正義。而且包公日審陽夜審陰,儼然一個神仙式的人物。並且身邊還聚集了三俠五義等等英雄豪傑,成為百姓心中的青天大老爺。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包公是個怎樣的人呢?
一,歷史上的包拯。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安徽省合肥市)。他出生於詩書之家,父親也是飽讀詩書之人,並且中了進士,做過縣令之類的官員。包拯生活條件很優越,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非常的孝順,二十八歲的時候就考中了進士,被朝廷授予官職。但由於離家太遠,包拯不願遠離年邁的父母,所以上書請求調任到離家近一點的地方。朝廷於是又把給他換了一個地方讓他去做官,但包拯依舊覺得遠,於是辭官不做了。回家奉養雙親,一直等到他的父親、母親相繼過世之後,才離開廬州做了天長縣知縣。此時他已經三十九歲。
在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包拯是出身於官宦之家,生活富裕,而且父母俱全。他是個白面書生的造型,並不像傳說中那樣生活悽慘,由嫂娘養大。而且傳說中的包公是個大黑臉,腦門上還有個月牙,這都是後世藝術加工的結果。與正史上的包公形象是不同的。
包拯為官時清正廉潔,善於體察民情。當時老百姓如果要告狀,必須先將這狀紙遞交給門牌司,由門牌司負責案件的上報和安排審理。這就導致門牌司的官吏趁機勒索敲詐。交不出錢的被害人往往,因此無處伸冤。 包拯取消了這個程式,老百姓可以直接向他投地遞狀紙。這項改革,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大家無不拍手叫好。 人們對包拯的官職最熟悉熟的就是開封府的府尹。實際上呢,包拯只做了一年多的開封府尹,並且在此期間沒有破獲什麼重案大案。
二,包公斷案。包拯審理的案件在《宋史》上只記錄了一件盜割牛舌案,發生在其出任天長知縣的時候。當時這包拯剛出來做官,一天,一個農民報案稱有人將他家的耕牛的舌頭給割了,請求包拯替他找到案犯。 宋朝的法律規定,民間不準私自殺耕牛,否則要受到重責。包拯猜測對方可能只是報復洩憤,於是悄悄的囑咐報案人回家把耕牛給殺了。並且不準聲張是官府讓他這麼幹的。農民於是回家,把耕牛殺了。第二天,有人就到縣衙狀告殺牛之人。包拯並將其扣押起來,問他:“你為什麼把人家耕牛的舌頭割了?現在又跑來告他?”這人一聽嚇了一跳,連忙就一五一十的把自己割牛舌的經過說了出來。
《夢溪筆談》當中,記錄了一個包拯被小吏欺騙的故事。案子發生於包拯任開封府府尹的時候,當時,一個富人犯法被判脊杖十七,就是用棍子擊打犯人的脊背,這種刑法很容易就會把人打殘。富人害怕受刑,賄賂了開封府的一個書吏。書吏拿了富人的錢之後,答應幫忙。等到包公下令用刑時,富人便大呼小叫求饒。正在記錄的書吏便大聲訓斥:“鬼吼什麼?打完了以後快滾下去。”包拯一聽,頓時就發怒了,認為一小小的書吏竟敢如此狐假虎威,怎麼能不懲罰他!於是書吏被拖下去,臀仗十七下,而那個富人都被免去用刑,從輕發落。包拯本以為,書吏仗勢欺人,所以對他小懲大誡,就因此中了圈套。 原來啊,這一切在書吏的計算之內。因為臀杖要比脊杖輕的多,不容易落下殘疾。而包拯此時已經把怒火轉移到自己身上,富人就免受脊杖刑法了。這可真是應了那句古話:“閻王易躲,小鬼難纏。”包公雖然執法嚴明,但仍然避免不了受到小吏的欺騙與利用,也反映了當時吏治的腐敗。
三,包拯的主要職責。相比於小說戲曲中的包公形象來說,歷史上的包拯是以敢於直諫而聞名的。慶曆三年(1043年),包拯由於有政績而被御史中丞王拱辰舉薦,被任命為監察御史。包拯為人不畏強權,只要是不對 的,他都彈劾。官員們有犯法的行為總是逃不過老包的眼睛,於是民間紛紛傳言:“被包拯彈劾的都是壞官,而沒有被包拯彈劾的是好官。”再加上包拯這個人一臉嚴肅,很少人見過他笑,於是有了“包公笑比黃河清。”的說法。
在包拯二十六年的為官生涯中,平均每年都能得到升遷。這與他的公正和剛直是分不開的,他做過的官職從地方官到掌管經濟的三司使,無不是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而因為包拯廉潔公正,能為民著想,這就成就了在民間尊崇的地位。當時不是有句俗話說:“關節不到,有閻羅老包。”可見包拯在當時是多麼受到百姓的歡迎,也可以看出,在封建時代,一個為民著想的清官是多麼稀缺。
包拯去世於1062年,終年六十三歲。死後被宋朝追贈為禮部尚書,諡號"孝肅"。在他二十多年的為官生涯中,做過許多為國為民的好事,但這和小說戲曲 的傳說是有很大的差別的。真正的包拯是一個有責任心和正義感的封建官僚,而並不是小說中的斷案高手。
總結:在封建社會中,一個清正廉明能為民做主的官員實在太難得。所以包拯這樣的清官就受到了百姓們的愛戴和崇敬。但好官實在太少了,包拯也就只有一個。為了表達自己對社會腐敗的不滿,包青天的故事在民間逐漸醞釀成熟。經過很多代人的演繹與創作,就有了那位黑臉長鬚,腦門上有月牙的,幾乎是無所不能的包青天的形象。這些故事反應了古代人民對官吏腐敗的痛恨和對公正的包拯式的清官的渴求。但是,故事畢竟是故事,與歷史是不一樣的。
-
15 # 蘇利民983
老百姓需要包拯這樣的官員,有美好的願望,戲劇就是要滿足大家。因此包拯的形象就慢慢地按照人民的意志來發展了,和原型已經沒有關係了。
回覆列表
歷史知識:正史
包拯生於公元玖百玖拾玖年,卒於公元壹千零陸拾貳年。字希仁(包希仁),宋朝廬州合肥(今屬安徽省合肥)人。
宋仁宗天聖五年進士。歷知建昌、天長二縣及端州。為監察御史,建議歲賂契丹,非御戎之策,宜練兵選將,加強邊備。
授天章閣待制、知諫院,徙知揚、#、池等州。以權知開封府,開正門,告狀者直至堂前,陳述曲直,杜絕吏奸。
包拯為政嚴明,斷訟正直,貴戚、宦官為之斂手,京師傳說“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以樞密直學士權三司使。
宋朝嘉祐陸年(公元壹千零陸拾壹年),拜樞密副使。病死,贈禮部尚書,諡孝肅。有奏議十五卷。
擴列:
歷史官職 ·《樞密院》
樞密院官署名。唐永泰中始以宦官為內樞密使,不置司局,無視事之廳。僖宗、昭宗時,楊復恭、西門季玄為樞密使,始於堂狀後帖黃,指揮公事,專置官署,擴為東、西(上、下)兩院,設樞密使兩人及承旨、院吏等,全用宦官,出納機密詔奏,分割政事堂之權。五代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廢,職歸崇政院。後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復改崇政院置,職掌與唐略同,協助皇帝決策發令,官員改用士人,以宰相兼樞密使領院事。後晉天福四年(公元939年)廢,事歸中書。出帝開運元年(公元944年)復置,軍國大政皆歸之。宋初罷宰相兼掌樞密之制,遂與中書門下(政事堂)並稱“二府”,對掌軍政大權。本院專掌軍國機務、兵防,邊備、軍馬等政令及出納機密命令之事,為國家最高軍事機構。初設樞密使、副使,後陸續增置簽署院事、同簽署院事、知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通常使、副使與知院、同知院不併置,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始同時設定。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罷使與副使,置知院事、同知院事各一人。南宋初,命宰相兼知樞密院。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復置樞密使,仍以宰相兼任。遼會同元年(公元938年)滅後晉,依晉制在漢地設樞密院,掌漢人軍政。大同元年(公元947年)設契丹樞密院,統領契丹、渤海、女真等部族軍兵,亦主民事、刑獄訴訟、糾察百官等事,亦稱北樞密院。漢人樞密院稱南樞密院,總領漢人之政,掌政治、財賦、軍事,地位不如北樞密院。各設樞密使、知樞密使事、知樞密院事、樞密副使、知樞密副使事、同知樞密使事、籤書樞密院事等官。皇帝親征時,常設行樞密院,總領兵事。西夏亦置,西夏語音“令泥落”,掌全國軍事樞要、邊防等,屬上司。長官為都樞密使、樞密使或知樞密院事。樞密位有樞密南益、樞密北座、樞密西攝、樞密東拒、樞密副使、入樞密名。又有樞密都承旨、樞密都招討使、樞密直學士等職。金天輔七年(公元1123年)亦置,總領漢軍。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改都元帥府,八年復舊名,掌朝廷軍機要務。設樞密使、樞密副使、籤書樞密院事、同籤樞密院事等官。元世祖中統四年(公元1263年)置,為朝廷軍事行政機構,掌軍事機要。由皇太子真金兼領樞密使。後樞密使幾度再設,皆由皇太子兼領,實為虛銜。定置知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樞密副使、僉樞密院事、同僉樞密院事、樞密院判官、參議等官。有徵伐之事,則置行樞密院;為一方一事而設者,則稱某處行樞密院。
歷史官職 ·《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官名。北魏始置,為禮部之長官,其制不詳。西魏初為尚書省十二部尚書之一。隋代設一人,正三品,屬尚書省,為中央行政機構六部之一的禮部最高行政長官,掌禮儀、祭祀、宴饗及學校之政令,總判部屬各司事。自此地位提高,歷代相沿。唐代置一人,正三品。龍朔二年(公元662年)改稱司禮太常伯,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復舊。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春官尚書,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復舊。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以後,又兼管貢舉事。唐中葉以後,諸部尚書多為外官兼官,漸成不治部務之空銜,故本部事務多由侍郎主之。五代因之。北宋前期為三品寄祿官,不任本職。元豐改制後,始實領禮部事,升為從二品。遼代亦設,為南面官,無實職,多為加官。金代設一員,正三品。元代改屬中書省,初設二員,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增一員,領會同館事,共三員,正三品。明初以廢中書省,六部尚書直隸於皇帝,事權提高,升為正二品,額一員。成化、弘治以後,率以翰林儒臣為之,由此登公孤、任輔導者,冠於諸部。清沿明制。初以承政為禮部長官,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改承政為尚書。五年,定滿、漢各一人。初制,滿員一品,漢員二品,順治十六年,改滿尚書二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復故,九年仍改二品。至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滿、漢尚書俱定為從一品。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禮部改典禮院,遂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