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已負今生

    沒有,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康熙晚年九王奪嫡,十三爺允祥是雍正的鐵桿盟友,雍正登基後,又出任議政大臣,輔佐雍正處理重要政務,他忠心耿耿鞠躬盡瘁,為雍正立下了汗馬功勞。雍正也非常寵信他,常常給他非同尋常的禮遇,比如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成為清代唯一不避皇帝諱的臣子。最難得的還要數封他和碩怡親王,世襲罔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鐵帽子王”。這個“鐵帽子王”是什麼呢?清王朝分封皇室爵位分世襲罔替和世襲遞降兩類。一般獲得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爵位的宗室並不能世襲,每世遞降一等,比如親王去世,兒子繼承爵位就要降到郡王,孫子繼承又要降為貝勒,以此類推,這種就是世襲遞降的爵位。另一種世襲罔替的爵位非常少見,不但可以世襲,而且無論傳多少代,爵位永遠不降。在清朝歷史上一共有12位世襲罔替的親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即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莊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嶽託、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因為他們功勳卓絕,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另外四位屬於恩封,他們是清朝中後期在穩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即怡親王允祥、恭親王奕欣、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雍正一直也沒想殺過十三爺。

  • 2 # 滄海一粟7528

    雍正殺老十三?雍正為什麼殺老十三?我覺得雍正從來沒有想過殺老十三。

    雍正想殺鄔思道這點可以理解,一是因為鄔思道太厲害,二是因為鄔思道功勞太大,三是鄔思道知道的機密太多,四是鄔思道沒用了。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可謂猜透了任何人的心思,雍正能避免捲入各種政治風波,全靠鄔思道提醒,但是鄔思道又知道雍正為皇位的各種骯髒事,雍正登基後鄔思道的作用就大大減小了,因為治國要行正道鄔思道的旁門左道不行。

    反觀老十三,他被康熙關了十年,這十年他沒有攪進任何政治鬥爭,他的手是乾淨的;而且他對雍正登基的功勞是大,但沒有大到可以讓雍正忌憚的程度。老十三人品極佳可以說是正義的化身,如果老十三都站在老四一邊,那無疑將增加雍正的政治號召力。雍正登基後可用的人非常少,但老十三又是他最信任的人,而且老十三的政務能力非常強是雍正不可多得且信得過的幫手。

    再有就是老十三自幼跟雍正長大,兄弟情深,雍正是不會殺老十三的。

  • 3 # 一個支點看看

    大清朝歷史胤字輩裡能和雍正尿到一個壺裡的也就一個十三爺胤祥了,雍正為什麼要殺他?沒有道理呀!

    雍正打小兒就性格孤僻,與其他阿哥之間並無親切接觸,甚至隔閡。但唯一與十三阿哥同命相憐兩小無猜,可能與皇子缺少父愛的同時,兩人又缺少母愛有關。胤祥母親早逝,雍正母親只認十四阿哥,兩人在眾皇子中屬於不受待見的,無依無靠只能抱團取火,在兄弟感情上兩人最為融洽。

    隨著年齡的增長,胤祥經歷了軍中歷練歷練,由於性格的關係,在軍中得到一些將領的認可和擁戴。雖說各項表現可圈可點,但只是作為皇子,對於儲君,胤祥早逝的母親出身低微,根本就不在康熙的考慮之內。

    身為儲君的胤礽在網羅黨羽上看中這位無根基的十三弟,極度拉攏施恩,胤祥進入了太子黨,實心實意輔助太子,但胤礽是不會讓他成為太子黨的核心成員。

    兩件事讓胤祥放棄了跟隨胤礽。一是與四阿哥一同的江南之行,胤祥看到了雍正是真心為朝廷辦事,同時也知道胤礽的種種劣跡,這讓仁義十三爺有了跟隨四阿哥胤禛為皇上分憂為百姓解難想法。二是熱河行宮太子胤礽的所作所為讓胤祥徹底失望,胤祥完全倒向雍正。並向雍正提供一份可供關鍵時刻能起用的軍中將領名單。

    雍正登基當晚,立即派張五哥持金牌令箭放出十三阿哥,併火速趕到京畿軍營接管軍務。這對雍正控制軍隊穩定京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胤祥以親王軍機大臣上書房行走協助雍正,在八旗議政的關鍵時刻,帶病處置軍中異心將領,控制軍隊,力壓反骨的隆科多,使眾矢之的雍正得以翻盤,為事後徹底剷除八爺黨奠定了基礎。

    血氣方剛行俠仗義的胤祥在聽到鄔先生的告誡後,就再也沒有把胤禛當成四哥,一直到死都兢兢業業謹小慎微避其鋒芒的輔佐這位從小到大的四哥皇上,雍正有什麼理由要加害比同父同母胞弟(胤禵)還要親還要盡心盡力的知己吶。

    胤祥和另一位漢大臣張廷玉都是雍正的弘股之臣,是真心實意任勞任怨輔佐雍正的,這就是雍正為什麼恩賞胤祥大清朝第九位鐵帽子王世襲罔替,張廷玉死後入太廟的原因。

  • 4 # 一貳一橙

    原著裡有關於鄔思道對於雍正的看法:“豺聲狼顧,鷹視猿聽,乃一世陰鷙梟雄之主”。

    不得不說鄔思道真是把雍正看得死死的,他很清楚雍正此人,沒繼位前收斂鋒芒,不顯山露水的,其實腦子轉得比誰都快,心思想得比誰都多,像這樣一位天子,自然是“共享樂難了”。

    至於雍正有沒有想過殺老十三胤祥,我覺得應該是沒有,但還是逃不過“功高者疑”這四個字

    鄔思道為什麼要老十三推掉難得的“世襲罔替、鐵帽子王”,無非就是因為這個名號聽著好聽,其實和一道催命符無疑。縱觀在胤祥之前那八位鐵帽子王,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

    除去多鐸、碩塞、勒克德渾較早去世之外,代善、嶽託父子深受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打壓,嶽託死後還鬧出一場謀反風波,濟爾哈朗和多爾袞爭,被排擠出朝堂,豪格被多爾袞剁成肉醬,多爾袞又被順治開棺戮屍,王位直到乾隆時期才恢復。

    順治之後,鐵帽子王就停止封賞了,康熙執政六十年來從沒封過,即使是康熙哥哥福全都沒有,可到了雍正一繼位,就把這斷了幾十年的爵位封給胤祥,這其中真的沒點貓膩嗎?功高者不賞,這道理雍正不會不明白。要知道朝廷就是個大染缸,任你清清白白的人,一進去都得被染到五顏六色,胤祥被封鐵帽子王,身居諸王之首,無可避免地就要和朝廷裡的反對派勢力對抗,這一點雍正算是坑了好兄弟一把,讓他不得不以病軀繼續在各種風波中翻騰,直到最後活活熬幹了生命。

    胤祥在聽到了鄔思道對雍正清洗的分析後,他也開始害怕,開始變得唯唯諾諾,再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樣和四哥一起把酒言歡、說些粗俗不堪的風月了,這一點在他和雍正下棋時就體現出來。雍正雖然惱怒胤祥沒了以前的銳氣,但他也比較欣慰:胤祥總算沒和親弟弟胤禵一樣跋扈,他懂得和光同塵了。

    而且後面胤祥主動提出要去西北坐鎮,可雍正卻不讓他去,原因何在?一則雍正需要一個保駕護航的人,他離不開老十三;二則老十三此舉難保有遠離是非的意思,他在西北鞭長莫及,遠不如在朝廷那樣容易控制,要知道胤祥可是當時清帝國軍官的頭頭,他真要在西北鬧事,那影響力可就比胤禵和年羹堯大多了,一用力可能連雍正的龍椅都掀了。所以雍正寧願選擇一個爭議頗多的年羹堯,也不敢把老十三派過去,畢竟年羹堯怎麼說都是外人,離開了雍正和朝廷他就啥也不是,可胤祥也是姓愛新覺羅的,離開了雍正他還是愛新覺羅家的人,依舊是那個振臂一呼就能控制京畿軍事命脈的“俠王”胤祥。不讓胤祥去西北,恰恰就是雍正對其有過猜忌的證據。

    不過胤祥也在和鄔思道的談話中開了竅,他在宗人府那十年也不是白混的,在對待雍正的時候他已懂得如何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既不像隆科多那樣心胸狹隘,老是拿著“暢春園保駕登基”的功勞吃老本,也不像年羹堯那樣,仗著有功就目中無人,更不像胤禩那樣採取不合作、拉後腿的對抗政策,胤祥一心只為朝廷、只為四哥雍正,這才是他死後不遭清算的主要原因。

  • 5 # 曹城少年

    在《雍正王朝》裡,雍正實在找不出殺十三爺的理由。

    從他們的成長經歷來順一順。

    首先是兒時相依為伴

    雍正的母親烏雅氏,由於品級低,按照皇家的規矩是要其他妃子來養育的。所以小小的四阿哥胤禛被佟貴妃收養,佟貴妃無子嗣,可以說是悉心呵護四阿哥到十二歲,直到壽終正寢。四阿哥回到親生父母身邊發現什麼都變了,他又多了個親生弟弟,就是十四阿哥胤禵,而烏雅氏已經升為德妃,把所有母親的愛都給了小兒子,即十四阿哥胤禵。對親生大兒子胤禛感情生疏冷淡。十三阿哥也是幼年喪母被九阿哥和十阿哥欺負,宮中沒了母親的庇護,總是讓很多人看不起的,被寄養在德妃處,也沒有感受到任何的母親般的溫暖。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就像是一對沒有人疼的孩子,在皇宮大內的難兄難弟。四阿哥比十三阿哥年長八歲,常常教他讀書寫字,學算數,十三阿哥已經把四阿哥當做最親的人了。

    接著是軍營裡來和江南辦差。

    軍旅生涯讓十三阿哥有了男子漢的氣概和堅韌的性格,這個對後來政治的鬥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跟著四阿哥辦差的時候,看到四阿哥的行事作風,可謂是一心為民,盡心為國。無形中讓十三阿哥升起敬佩之情。在太子倒後,十三阿哥是四阿哥的鐵桿支持者,那怕在幽禁期間,四阿哥一直想著這個十三弟。

    最後是雍正為帝。

    一代帝王康熙走完了他最後的時光,雍正帝得到帝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穩固帝位,清除所有障礙。這時候的十三阿哥就是一把利劍。十三阿哥火速接管軍務,掌控京師和皇宮防務,以保證雍正帝的順利繼位。

    再後來的八王逼供,十三阿哥又一次的幫助雍正帝解決了危機。可謂功勞大亦。

    與親情而言,十三阿哥是最親的弟,與君臣而言,十三阿哥是最忠的臣。雍正怎麼捨得殺十三阿哥。

  • 6 # 遺產君

    一些人的心裡太黑暗了,非要把雍正說成是個劊子手,說他什麼人都想殺,無非是說他的皇位來路不正,就要把他打入十八層地獄。

    作為一個皇帝,爭權奪利是在所不惜的,許許多多的皇帝手上都沾滿了親人的鮮血,貪心都是有的,誰不想做那高高在上的皇帝,更何況雍正也沒有殺多少人,他只是把他的兄弟圈禁起來,並沒有直接殺死他們。

    雍正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有作為的皇帝,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存著雍正親手批閱的四萬多件奏摺一千多萬字,平均每天幾千字,另外,他在位期間,對歷朝歷代都最頭痛的吏治、政府財政制度、土地改革、少數民族管理等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也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並且推行的都還不錯。這些政策觸動了上層利益集團上千年的利益,是非常難做到的,如果不是他這樣鐵腕加勤奮,是絕不可能推行下去的。有人說他設立軍機處是集權,問題是他不集權可以麼,他動的就是官員的利益和士紳的利益,哪個文官不是既是官員又是士紳,你讓利益集團自己去革自己的命,那豈不是與虎謀皮,因此,雍正只能親力親為,什麼事都直接參與,他用的順手的人也基本都是早早的累死。正是雍正的不懈努力,才使得清朝更加的強大和富足起來,才能夠讓乾隆皇帝舒舒服服的享清福,是不是篡位這個在歷史上已經無從考究,但就算是康熙知道這樣的人後來做了這樣的事,就算是篡位,康熙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 7 # 千毫千娛

    沒有想過,雍正不可能殺老十三。

    雍正雖然很有手段,但是他畢竟是一個帝王,行為還是正常的,不可能隨便殺人,更何況是他最得力的助手老十三。

    雍正之前為什麼殺人呢?因為有人對他造成了威脅,而老十三對他完全沒有任何威脅。康熙曾經讓張五哥評價十三爺,張五哥這樣說:“十三爺俠義心腸,沒有壞心眼,但是很容易被人利用。”十三爺這樣的人完全沒有謀反的心思,並且思維很直,不喜歡掩飾,把一切都暴露給了雍正,雍正有足夠的把握能夠掌控十三爺,可以說十三爺完全逃不出雍正的手掌心,雍正不用的擔心。

    雍正即位後,朝廷內外存在各種矛盾,這時需要得力助手。朝廷內有八爺黨時刻準備謀反,朝廷外有西北動盪,這時候雍正獨木難支,若是沒有十三爺,雍正未必挺過去,可以說雍正不僅需要十三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十三爺。

    十三爺也不傻,並且鄔思道臨走前也囑咐十三爺和帝王相處的學問,十三爺也深有所得。十三爺身體一直不好,壽命也不長,雍正替他操心都來不及呢。

    雍正可以說是“菩薩心腸,金剛手段”的典型,他雖然殺人,但是不是殺人狂,至少在大局方面做得還可以。十三爺對雍正來說,不僅沒有威脅,而且還是得力助手,這樣的十三爺雍正喜歡還來不及,怎麼會殺他呢?並且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唯一的一個“小夥伴”就是十三爺,這一點和正史記載完全一致,雍正和十三爺寶貴的友情在歷史上是罕見的。

  • 8 # 正一小道

    自古君主都這樣,共患難易,共享樂難。開國皇帝殺功臣的例子,太多了,最有名的,漢高祖劉邦殺韓信。勾踐滅吳復仇後,也逼死了文種。

    老十三是雍正最相信的心腹兄弟,但在皇權面前,親情算得了什麼?雍正和老十三隻是同父異母。唐太宗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可是同父同母,照樣殺!甚至是十個血脈同源的侄子,照樣全部砍死!

    雍正知道老十三是不會跳到老八那裡的。可是,如果除掉老八呢,老十三會不會居功自傲,飛揚跋扈?就像潛邸奴才年羹堯一樣。未得志時,年羹堯乖的像只貓,溫順體貼。可得志之後就變了個人。年羹堯不是皇族,如果是,早就有巨大的能力掀翻雍正這條破船了。這也是雍正為什麼寧可把大將軍交給年羹堯,也絕不交給與自己同母的老十四了。老十四的資源遠遠大於年羹堯,自然對自己的威脅也遠遠大於年羹堯。

    雍正對老十四這樣,對老十三也是如此。鄔思道在離開時,就點醒過老十三,要他拼死辭掉鐵帽子王。

    為什麼?如果雍正封鐵帽子王,老十三坦然接受的話,那等於告訴雍正:你當皇帝,完全是我的功勞!你讓雍正怎麼想?

    老十三要是勢力坐大,就算除掉老八,又跳出一個老十三和自己作對,自己更難應付。畢竟老八的根本在官場,沒有兵權,威脅不到雍正。可是老十三的根本在兵權,那對雍正威脅就太大了。按雍正的邏輯,老十三有兵,他能掀翻老八,也能掀翻他老四。

    雍正當然不會輕易動殺老十三的念頭,但也要看老十三的表現。當乖乖貓,還是親兄弟。若有異心,雍正是絕不會放過老十三的。還有一點,雍正不敢保證自己早死,萬一自己死在老十三前頭,誰敢保證弘曆能鬥得過他十三叔?

  • 9 # 丶小小志

    十三阿哥是性情中人,他心地光明,重情重義,但嫉惡如仇,感情用事,不會權變。朕圈禁了他十年,就是擔心他任性行事,闖出大禍,把你牽連進去無法收拾。有了這十年的教訓,他也應該更加成熟,可以做你的好幫手了。

  • 10 # 根芥微塵

    我覺得,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雍正不會動要殺掉老十三胤祥的心思。

    理由如下:

    一、老四、老十三自小一起長大,自幼情感深厚。

    雍正生母是孝恭仁皇后(德妃烏雅氏),但因當時德妃地位低,只能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養育其長大。老十三生母在其十三歲時去世,然後自然也由佟佳氏予以照顧撫養。因這層關係,兄弟二人情感異常深厚,後來兩人一起歸附於太子胤礽門下,成為表面上的“太子黨”。

    下面《清史稿·世宗本紀》中的一段文字,很能說明這一點: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五月辛未,怡親王胤祥薨,上痛悼之,親臨其喪,諡曰“賢”,配享太廟。……壬午,上再臨怡賢親王喪。詔曰:“朕諸兄弟之名,皆皇考所賜。即位之初,胤祉援例陳請更改上一字,奏明母后,勉強行之。今怡親王薨逝,王名仍書原字,志朕思念。”

    二、雍正自身嫡系勢力相對孤弱或者說隱蔽不顯,能夠與自己生死與共的人本身就不多,老十三胤祥就是其中極其重要的一個。如果連這樣的手足股肱都要殺掉,還有誰願意為他死心塌地效力賣命?

    從這一點上說,胤祥就是一個標杆,是雍正樹立起給天下臣子尤其是“八爺黨”看的榜樣,其作用無比重要,雍正再怎麼絕情也不至於愚蠢到會殺掉親信自毀長城的地步吧!

    三、可以拿雍正對待其他兄弟的態度、做法來做一個類比推理—— 結論是不可能想過要殺老十三。

    知子莫若父。康熙老皇帝臨終室對老四胤禛曾告誡的是:戒急用忍。雍正也把這四個字書寫出來立於案頭,以時時告誡勸勉自己:

    所以,胤禛榮登大寶之後,在對待兄弟幾個尤其是曾經不和自己一個陣營的“八爺黨”成員上,心性已然收斂許多,手段也並未使絕,一直到雍正四年才開始發力收拾原“八爺黨”成員,除了老十、老十四原因特殊,懲治教輕,對老八、老九處理最為嚴厲:

    但也僅限於圈禁,並未趕盡殺絕;對老八老九尚且如此,何況是自己的親隨老十三?

  • 11 # 謝金澎

    在武俠小說中,雍正一直是被黑的最慘的一個。究其原因在於,雍正是中國歷史上吏治最清正,手段最高明的皇帝。

    而且其整治貪腐鐵面無私、絕不手軟,不但有制裁手段,還有解決方案,因此得罪了不少士大夫階層。再加上他的兄弟們不遺餘力的動用各種手段抹黑和鬥爭,以致於他的名聲就不好了。

    其實,康雍乾盛世,真正的紐帶和關鍵人物是雍正,他在位期間,勤政愛民、披肝瀝膽,全力賑災,解決水患,疏通黃河,最後活活的累死在崗位上,吐血而亡。

    雍正在位時,把大小官僚確實得罪的夠嗆。無論地方大員還京官,甚至是文教官員,只要貪贓枉法,絕不手軟。一名學政官員因為洩題影響取士公正,被雍正親自監督腰斬。

    關於十三爺和雍正之間的事情,不用說歷史了,即便就看《雍正王朝》,也知道十三爺一直以來就是雍正最為信任和倚重的柺杖。即便雍正就算是一個暴君,他也沒有自斷手足、自廢武功的必要吧?

    所以這個問題非常好笑,這就是存心來抹黑雍正的。雍正和老十三的關係勝過一母同胞的允禵,而且老十三也一直堅決、忠心的支援他,十三爺的去世已經對他是沉重的打擊,他怎麼會有殺老十三允祥的心?其實歷史中的雍正與雍正王朝中比較吻合,做事還是比較光明磊落的,只不過手段酷烈,行事果斷了一些。

  • 12 # 陳健4396

    雍正皇帝胤禛,對十三爺胤祥,有防範之意,無殺害之心。下面分兩部分談一下:

    一、為什麼說雍正對胤祥無殺害之心?

    二、為什麼說雍正對胤祥有防範之意?

    一、為什麼說雍正對胤祥無殺害之心?

    1.兄弟自幼情深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胤祥從小關係最好,胤祥因為母親的緋聞,受到兄弟們的歧視和辱罵,只有四阿哥和太子照應他,所以他最感激太子和四阿哥,但是胤祥和太子雖是兄弟,更是君臣,所以還是和四哥走的最近。

    他們經常在一起學習、長大一起出去辦差。老皇帝康熙,也很鼓勵他們兩個相親相愛,曾經把他們兩個的書法,拿給大臣們炫耀。

    康熙指令胤祥向胤禛學習,胤祥的數學就是跟胤禛學習的。

    不過,在帝王家,感情是一種奢侈品,利益是必需品。

    我們現在簡略說下感情,重點說利益。

    2.君臣彼此需要

    雍正皇帝胤禛奪嫡的時候,需要胤祥,如果沒有胤祥,他無法順利繼位。

    雍正繼位之後,他需要胤祥,幫他壓制、乃至鎮壓其他阿哥們的覬覦和不臣之心。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聯絡在外地的鐵帽子王進京搞“八王議政”,想逼宮雍正,然後改立弘時做傀儡皇帝。差一丁點,八阿哥的計謀就要成功,結果最後關頭,又被十三爺胤祥帶兵鎮壓。

    不僅僅壓制乃至鎮壓八爺黨,需要胤祥。就是壓制十四阿哥,還有威懾年羹堯,也需要胤祥。

    假如沒有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會服服帖帖的接受被軟禁、被圈禁的命運嗎?

    假如沒有胤祥,年羹堯會不會真的謀反?

    胤祥就是雍正王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胤祥也需要雍正。

    前文說過,胤祥需要胤禛這樣的四哥,給他關愛,引導他事業的方向。

    胤禛繼位,胤祥順利成為事實上的群王之首,一人之下,億萬人之上,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而且雍正皇帝對怡親王胤祥是相當好的,應該說最好的。下面我們看看,胤祥得到了什麼?

    A、雍正剛剛繼位,胤祥被封為怡親王,世襲罔替。也就是鐵帽子王,是大清開國後的第九位鐵帽子王。

    B,全力輔佐胤禛治理國家的機會。

    雍正最信任胤祥,所以把重要的政務都交給胤祥去辦理。胤祥擔任了議政大臣,總理營田水利,領圓明園的八旗禁軍,辦理胤禛藩邸、陵寢事務,密謀籌辦軍需,還要承擔皇帝臨時交辦的審斷案件,代行祭祀等諸多差務,可謂職任繁多。胤祥做為一個有政治理想、有抱負、有責任心、有事業心的王爺,有四哥這樣的皇帝,夫復何求!!!

    C.其他恩典,比如增加儀仗,多多賞賜金銀,此處就不細說了。

    雍正胤禛和怡親王胤祥的關係是最好的關係,是因為他們都彼此需要,彼此深深的需要。雍正需要胤祥保駕保皇位,胤祥需要雍正重用來實現個人的政治抱負和子孫的榮華富貴。

    西方諺語說,建立在友誼上的生意,不如建立在生意上的友誼牢靠。

    我們引申一下:建立在親情上的利益,不如建立在利益上的親情牢靠。

    3.雍正要樹榜樣

    雍正是否得位不正,在朝廷和民間存在疑問,就是到了今天,連買菜的大媽都知道康熙皇帝是傳位十四阿哥,被隆科多改成了傳位於四阿哥。

    之所以這樣,也與雍正如何對待兄弟們有關。

    我們看下雍正各位兄弟們的下場,大哥和二哥,是在康熙活著的時候,就被圈禁,死在雍正時期。

    三阿哥胤祉,雍正說他與廢太子向來親睦為由,加上胤祉私下發牢騷,又對怡親王胤祥之死缺少哀悼之情。雍正帝將胤祉奪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 雍正十年胤祉病逝於景山禁所。

    八阿哥、九阿哥,被改名叫做阿其那,塞色黑,也就是滿文的豬狗。然後被雍正圈禁至死。其中九阿哥,還被人懷疑是毒死的。

    十阿哥在雍正二年,被雍正帝圈禁革爵,到了乾隆二年才被釋放。

    十四阿哥胤禵先被雍正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1725年)改為圈禁。直至乾隆帝弘曆即位後,允禵才恢復了自由。

    雍正所有的有能力爭奪皇位的成年兒子,除了老十三,和早死掉的幾位阿哥,其他包括

    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無一漏網,一網打盡。

    現在只剩下一個和自己朝夕相處,擎天保駕,共患難的十三阿哥,如果再幹掉老十四,雍正不是和殺光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的秦二世胡亥,沒什麼區別了嗎?

    所以雍正需要對胤祥好一點,免得後人罵他,把兄弟禍害的一個都不剩!

    4.胤祥知道進退

    大家是否記得!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先生逃離北京城的時候,胤祥前去送行。在胤祥率先喝了酒之後,鄔先生看到酒裡沒毒,也喝了酒。

    這時候,鄔先生看到雍正和胤祥對自己無加害之意。

    所以,再次對胤祥掏心掏肺的指點。

    胤祥自得的對鄔先生說,親王我不稀罕,這個鐵帽子王是很難得的。

    確實難得,在大清建立以來,開國的時候,封過八個鐵帽子王,康熙執政61年,沒封過一個鐵帽子王。雍正一朝,空前絕後,就封了胤祥一個鐵帽子王,所以胤祥也不禁得意。

    鄔先生馬上指點他,必須死命辭掉。

    胤祥說,不至於鳥盡弓藏吧。

    鄔先生說,那些辦理秘密差事的人,哪裡去了?

    胤祥聽了,心驚膽戰,在他的餘生,一直和光同塵,一直辭掉過多的賞賜。

    讓我們看下歷史,舉兩個例子吧:

    雍正帝繼位,封胤祥為親王。賜給錢糧23萬兩。胤祥百般謙退,經皇帝再三宣諭,只收下13萬兩。

    胤祥奉旨在清西陵給雍正選定了陵址,雍正帝對選定的"上吉之壤"非常滿意,認為胤祥立有首功,就把萬年吉地附近的一塊"中吉"之地賜給他。胤祥聽後卻驚悚色變,再三拒絕,最終不受。

    這樣懂事、知道尊卑、知道上下、知道進退的賢王,雍正皇帝怎麼可能動殺心呢?

    二、雍正皇帝對怡親王胤祥確有防範之意

    雍正皇帝是一個多疑的人,他相信的人其實只有一個,就是他自己。

    如果他自己能夠獨攬所有的權利,他一定捨不得分享給別人。因為他深深曉得,人心隔肚皮,做事兩不知。

    胤禛自小精於政務,長於治理國政,但是領兵打仗,他卻極少涉足。所有大清的軍隊,全靠胤祥和年羹堯。

    胤祥從小就接觸軍事,在軍中提拔培養了很多高階軍官和將領,在大清軍界有極高的威望,可以說一呼百應,拿了一個令箭,就能殺了成文運,帶兵勤王。

    如果胤祥有異心,被八爺黨拉攏,或者自己想當皇帝,那麼他對雍正的威脅,比年羹堯和十四阿哥胤禵加起來還要大。

    所以,當胤祥要去西北鎮壓叛亂駐守邊疆的時候,雍正情深意切的說,朕身邊離不了你。這話倒也不假。

    可是,另一方面,如果胤祥出了京城,手握十萬大軍,京城裡豐臺大營、九門提督等地又都有他提拔的軍官,如果造反,無人能制。

    就像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時候說的話,如果別人把黃袍披到你們身上,你們會不會當皇帝?

    所以,雍正堅決的把胤祥留在身邊看著。

    綜上所述,雍正對胤祥無殺害之心,有防範之意。

  • 13 # 青燈問史

    帝國王朝,皇權至上,殺不殺人完全取決於於統治者的利益。如果一個臣子時刻考慮統治者的利益,萬事都從統治者的利益出發,也許就會活得好好的;如果觸犯了統治者的利益,那麼很可能就會一命嗚呼。

    老十三允祥是雍正皇帝同父異母的兄弟,但是關係一直很要好,雍正當了皇帝后,對允祥極度信任,委以重權。為什麼在雍正皇帝的兄弟當中,唯有允祥被加封鐵帽子王,並重權項託呢?除了歷來兄弟關係良好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因素呢?這就主要取決於雍正皇帝本人了。

    在《雍正王朝》裡,雍正皇帝到底有沒有想過要殺害老十三呢?這是一個十分凝重的話題。

    老十三允祥,號稱“俠王”,為人仗義,豪情,心底光明無私。在康熙皇帝年間,隨著老四胤禛下江南,籌款賑災不徇私情,刑部冤獄案後,掌管刑部,不為太子胤礽所牽制,藏匿鄭春華。一廢太子的時候,還陪護太子,按照康熙皇帝的說法,他做到了一個弟弟情誼,也做到了一個臣子的忠盡。允祥在兄弟情誼上毫無私念,在朝廷辦差上也盡心盡責。但是允祥的性格因為太過耿直,不會轉彎,所以在“九子奪嫡”的鬥爭中只會吃虧,連張五哥都知道允祥當不了太子,所以他於儲君位是沒有“緣分”的。

    雍正即位之後,允祥得以重用,但是我們看見允祥除了在幫助劉墨林解放蘇舜卿上,人性十足,其他時候,多半都是唯唯諾諾。十三爺變了,變得謹慎而低調。十年圈禁也許的確能改變一個人,但是更多的可能是鄔思道臨別一言:與天子交,共患難易,共享樂難。鄔思道走的時候力勸允祥辭去鐵帽子王,但是允祥沒有照辦,原因就在於,允祥記住了鄔思道的話,時刻對自己保持警醒。

    允祥的謹慎和低調讓雍正皇帝都感到氣憤,之言那個“拼命十三郎”去哪裡了?雍正皇帝難道真的希望允祥還像以前那樣耿直仗義嗎?非也,他只不過是希望允祥是一個聽話的辦事機器而已。

    雍正即位後的十三爺允祥和康熙年間的十三爺胤祥完全是兩個不同基調的人。人生的使命因為環境的因素髮生改變,老十三就是最為典型的一例。

    在這樣的情況下,雍正怎麼會殺允祥呢?允祥對於雍正的作用是巨大的。

    一是沒有允祥,在康熙駕崩當晚,不可能那麼順暢坐上大寶,帶兵勤王保駕之舉功勞巨大,雍正不會因此殺掉功臣。

    二是允祥是對付老八允禩的利器,在新組建的內閣班子裡面,允祥是雍正皇帝政治包圍和瓦解八爺黨的關鍵性人物。後來老八逼宮亂政,雖說弘晝起的作用不小,但是允祥和雍正其實早有防備。要知道,豐臺大營的中高層將官,大多都是老十三提拔起來的心腹,老八允禩指望關外旗主王爺發動兵諫,其實是鑽進了十三爺允祥的口袋。

    三是康熙皇帝有遺言,再苦再難也不能殺兄弟。雍正雖然對兄弟政敵實行了殘酷的打擊,但是始終沒有下達殺害的任何指令。老八老九等人都沒有被殺,老十三當然也不會被殺。

    四是雍正也需要作出榜樣。康熙皇帝兒子眾多,雍正不可能獨處,他需要其他皇子和自己形成君臣兄弟的榜樣,來昭示自己的德政,而允祥就是這個搭伴者。

    這是雍正皇帝不會殺允祥的理由,因為允祥的存在和雍正這位統治者的利益是共存的。

    從另一個層面講,到了明清朝代,皇權已經高度集中,雍正軍機處的設定,將皇權集中推向另一個高度。希望透過發動政變或者兵諫來奪取皇位幾乎成為不可能,歷史上聲勢浩大的八爺黨,雍正竭力打擊至死,但是始終也沒有允禩謀反的證據,這就是皇權制度下的現實。允祥已經被封鐵帽子王,不會因此奪取皇位去冒這個險,名不正言不順不說,雖手握兵權然力不逮,正如老十四胤禵,即使平定西藏叛亂,也不可能帶兵回來搶奪皇位,年羹堯是節制四省的綏遠大將軍,也不可能冒著天下大不諱謀反,隆科多任九門提督,也難發起兵力逼宮。

    所以,在清朝,若說老十三會揮兵奪位,這完全是扯淡,招來殺身之禍的如年羹堯、隆科多等皆是作威作福,擅權亂政。而這一點,恰恰是老十三允祥不太擅長的,如此,雍正又何必想到去殺他呢?

  • 14 # 逝去即歷史

    《雍正王朝》中雍正想要殺老十三?簡直是無稽之談,在《雍正王朝》中雍正應該是從來沒有對老十三胤祥動過殺心!原因如下:

    1、登基前

    這個時候,雍正不會對任何一個對自己“奪嫡”有價值的人動殺心,自斷臂膀。胤祥是雍正“奪嫡”的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是雍正取得豐臺大營兵權的唯一的砝碼。

    更何況這個時候,準確的說雍正應該叫做四阿哥胤禛,他還要不斷的取得康熙的信任和器重,斷然不會做出傷害自己兄弟的事情,因為這樣的事情會徹底的斷送自己登上皇位的希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阿哥要求替康熙除掉太子胤礽,結果被康熙直接貶為庶人,圈禁致死。八阿哥胤禩為了扳倒太子,誘供肖國興,被康熙給了個“其心可誅”的評語,最終也無緣皇位。

    2、登基後

    雍正登基的時候,全靠老十三胤祥奪得豐臺大營兵權,並且將暢春園團團圍住,穩定住了局勢,雍正才能夠順利登基。

    雍正登基後,根基還不是十分的牢固,八爺黨還大量的存在,各種反對和質疑的聲音還大量存在,這個時候的雍正還需要仰仗胤祥的支援,他是不會對胤祥動殺心的。

    當局勢漸漸穩定,雍正漸漸的站穩腳跟的時候,胤祥已經病體沉重,對雍正不會構成“威脅”,雍正沒有必要為了他去承擔一個“謀殺兄弟和功臣”的罪名。

    綜上所述雍正從來沒有對老十三動過殺心,也沒有必要和理由對老十三動殺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趙薇夫婦因空殼收購被證監會“市場禁入”,什麼是市場禁入?有什麼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