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半個知己
-
2 # 童童童童童童
感謝邀請。我家的孩子應該是兩歲左右吧。就開始和大人反著來了。用奶奶的話說:越來越不聽話了!要我來說。他不聽話我挺開心的。隨他!因為不聽我的。他會吃虧。比如鞋子大了他硬要穿。不聽我的。結果摔了。比如別再沙發上蹦噠?不然會摔下來。不聽我的?結果真摔了。比如。天氣熱不穿運動鞋。結果回來告訴我他很熱。又比如。天氣涼了還要穿涼鞋。回家告訴我冷。。。。。還有很多。。。當他說不得時候。是他自我意識的開始。你要讓他知道他的判斷目前會導致的結果。也讓他知道媽媽沒撒謊。沒騙他。信任是最關鍵的。現在三歲了。他偶爾也會對我說不。。。但是會判斷。自己判斷。可能出現的結果。然後自己做出決定。
所以。孩子反著幹。。。。是新的階段的開始。家長要正確引導!!!!
-
3 # 說書人wfs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他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看到某些影視動漫作品或者生活中大哥哥們的霸道被正面反映,他會關注也會學的。所以你首先得觀察和了解,他是不是受到了來自外界的視覺刺激!
排除了以上情況,就是你平時對孩子的關注情況,是否從小就是爺爺奶奶輩的帶的,現在老人可是非常溺愛小孩子的,他們帶出來的娃娃,那是寵的比爺爺還爺爺!
如果沒有以上情況,你就要考慮自己花時間陪他了,可以出去玩,去遊樂場,動物園或參加一系列的親子活動了。這個過程是增加親情的成份,一定要他依賴你才能完成的,這樣信任你的心理就會多一份!所以,可以針對於此,有個計劃就行 。
總而言之,4歲孩子進入叛逆期的可能性很小,男孩子淘氣的情況是有,他自己走路不小心摔了,他有可能會怪你大人的!那麼這個時候,你又該咋整呢?
-
4 # 雲淡風輕6582
不能一再順從孩子,有時適當的暴力也要有的,現在孩子小,心智未成,大人一再順從,會助長孩子的任性。記住任性≠個性。
-
5 # 天津桐竹麻麻
發脾氣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嬰幼兒期是情感發展的敏感期,處在這個時期的孩子在情感 上最容易受感染,容易衝動,變化大,控制也難。一歲左右的孩子當其行為受到阻止時就會手抓腳蹬,以大聲 哭叫來發洩。兩三歲的孩子進入 反抗期 ,他們一改過去的安靜、聽話、依賴,強烈要求表現“自我”。他們喜 歡自我主張和 獨立 完成“危險性”的活動,力求擺脫大人的約束,一旦行為受到限制,就會大發脾氣。 從生理角度講,每當孩子處在疲勞、病痛的情況下,他就會發脾氣。但是,絕大多數孩子發脾氣是由心理 原因引起的。 孩子受到委屈時會發脾氣。家長處理問題不當使孩子感到委屈,容易導致他發脾氣。例如,當孩子正專心 致志地幹一件他喜歡的事時,家長突然強迫他去幹別的事情,他就會又哭又鬧。 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時會發脾氣。家長忽視孩子的情感,不尊重他,壓制孩子的 個性 ,會使他發脾氣。 例如,家長為保持室內的清潔,在收拾房間時,不和孩子商量,便把他精心製作的手工玩具丟進了垃圾箱。當 孩子看到自己的心愛之物不翼而飛的時候,肯定會大鬧一場。 孩子的正當要求得不到滿足時會發脾氣。家長高興 ...
-
6 # 繁華消盡
這時候孩子往往進入到了第一個叛逆期,因為他們有了獨立的思想,已經不滿足於家長對自己的控制,凡事都想自己做主,有時候跟他說話他就當沒聽到,這種情況很正常,每個孩子都會有那麼一段經歷,我們孩子兩歲多點都進入了這個階段。比如說急著出門幫助她穿衣服,逃的遠遠的,一直“不要,不要”,再比如說讓她過來吃飯也是不願意。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切忌用命令的口吻跟他說話了,這樣並不能讓他們順從,更有甚者叛逆得更厲害。對於她不願意穿衣服,我會用很愉快的音調對她說:“我們穿衣服去找姐姐玩了,姐姐那有好多玩具,她說讓給寶寶玩的,你去不去啊?”這就會吸引她,立馬乖乖過來穿好衣服。對於叫她吃飯她吃,我會先把話說清楚:“媽媽把飯給你盛好,你吃就過來吃,不吃你就得餓著了,一會媽媽吃完就收了,那樣就沒的吃了!”然後就不用管她,她會自己權衡,如果不過來吃那麼吃完就收拾了,說到就該做到,那麼下次她就會記住。如果遇到別的問題可以跟他交流,聽聽他的想法,尊重他的意見,給他一個做主的權利,他高興了以後自然會多聽一些,相信很容易度過這個時期的。
-
7 # 多媽小媛1
首先要說的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有自己的主意了,開始動腦筋思考我為什麼一定要聽媽媽的話的時候了。有一句話是糟糕的兩歲可怕的三歲,這就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固有階段,所有的孩子都會經歷這樣的一個過程,到了四歲思維和表達都更近一步的時候,作為家長特別是媽媽的我們,會有屬於媽媽們的分離焦慮吧。所以給孩子自己的空間,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儘量的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主。能更好的鍛鍊到他的自主能力,而且能讓他從心裡面認同他自己很能幹,能激發孩子的自信。
-
8 # 夾心寶貝719
其實這個現象從積極方面來看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標誌,也是孩子自我意識的一個小小的飛躍。從一個家長說什麼都乖乖聽話的孩子,搖身一變成了事事和家長唱反調的娃娃。舉個簡單的小例子,我家娃以前是我們家長給拿什麼就穿什麼,最近可不是這樣了,現在基本上是每次出門都要和我們鬥爭一番,我們說穿褲子,人家偏要穿裙子,我們說戴帽子,人家非說戴帽子熱,總之絕對不會和我們家長保持一致的,好說歹說穿上了就找各種理由一定要脫掉。對於這種唱反調的情況,雖說很讓人頭疼,但是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會經歷這樣的階段,作為家長自然要正確看待和處理。
-
9 # 伊寧玄雪
寶寶處於性格上的第一個逆反期,對於寶寶發脾氣的任性倔強行為父母不能一味遷就,也不宜有過激行為。父母一定要對於自己的立場抱明辨是非的態度。可以用轉移注意力,或冷處理等方式處理,轉移注意力:寶寶發脾氣時,可以先把引發寶寶發脾氣的事情先擱下,用寶寶感興趣的事物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待寶寶的情緒逐漸平靜後,再與寶寶講道理,讓他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發脾氣是不對的,寶寶有什麼想法可以說出來等,並且在平時看到他像有發脾氣的念頭就提醒寶寶好好說,慢慢說!冷處理:如果寶寶對轉移注意力的事物不感興趣,還在哭鬧,那父母可以適當運用冷處理。對寶寶的哭鬧不予理會,寶寶自然會慢慢停下來,這樣也讓他知道哭是沒用的還有就是可以適當地讓寶寶去“碰釘子”。如果對於一件事物,寶寶有堅持自己想法的時候,如果後果不妨礙到寶寶的安全,可以適當地讓他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當他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實施後,遇到的挫折或會讓他記憶更深刻,這時大人再加以教育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比如,肯定寶寶改錯的態度,鼓勵寶寶以後應該多跟大人說說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是不對的應該要多聽大人的,不能一味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
10 # 鳳凰涅磐37608796
其實小孩子開始和大人反著來,對著幹的時候,說明他們已經有自己的思想觀點了,雖然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觀點正確與否,但是他們覺得自己是可以掌握自己了。
曾經我也是要求我的兒子必須要聽話,聽我的話,不聽我的話,我就不滿足他的要求,後來我發現,不只是聽話了,而且需要他發表意見的時候也憋回去了,變成,媽媽你說呢?你覺得呢:?你說什麼就什麼吧!那個時候我的心挺難過的,我覺得自己過分的壓制了他的思想,讓他都不敢發表意見和想法了!好比他面對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車,而媽媽想給他買個益智的棋子,如果吭聲就什麼都得不到,不吭聲至少還可以得一個玩具!於是他選擇附合我的意見,而他變成了一個沒有主意的人。或許他是聰明的,但是也是愚蠢的,一個人怎麼能沒有自己的主見呢?在不久的將來怎麼能一直在別人的主觀意識裡生活?
孩子眼裡的世界和我們大人不同,但是我們大人又沒辦法認同他們的看法,所以就覺的是在相互對著幹,個人覺得還是不要一下子強硬的反對孩子的觀點,行為和想法,在遇到某一件事情時,如果孩子和家長觀點不一樣,如果事情的重要性又不是很硬性,而孩子又比較主觀,那不防先按照孩子的要求來,不過事先說好,我們按照你的方法來,但是後果你要接受,如果後面的結果可以改變,那麼你的決定如果岀錯了,那就無條件換成我的方法和決定!
比如說我和我兒子一起去吃飯,我兒子喜歡點菜,因為了解他的口味,他點的多半是照片看起來漂亮的,但口味卻不一定好吃的菜,我先是拒絕的,但是他強調他喜歡吃,只好點了,菜上了吃幾口就不吃了,我就叫他一定要吃,自己點的,苦的也要吃下去,吃不完沒關係,下次我就不會這麼讓你自己決定了!還有一次去商場買鞋,我們家長考慮的是質量,穿著的舒適度,而小孩子看的是圖案和好玩的功能(有的鞋底有彈簧,有的可以輪滑,可我還要考慮安全),我給他分析講各種理由,最後由他來選,結果他還是選了鞋底帶彈簧的鞋!後來在穿的過程中他發現他選的鞋悶腳,還特別重,主動來跟我說,"早知道聽你的就好了",我說沒關係,下次聽我的就好了,因為我比你有經驗!哈哈!他沒話說了!
孩子跟家長對著幹說明他有自己的主見了,對事物有自己的分析能力了,也說明他長大了,如果,家長一定要求他必須聽自己的只會引起他更大的逆反心理,我們可以在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上讓他們自己選擇,結果也由他自己負責,做好了更好,做錯了正好藉機引導!我相信孩子會有個正確的認識的!
-
11 # 點燈人經典童書
首先我想說,既然題主已經明白,孩子進入逆反期,就應該明白了這是孩子在成長過程出現的一個正常顯現哦,所以沒必要擔心的。每個孩子都會有這個階段,把這個問題交給時間,孩子度過這個階段,自然就會好啦。
但是,理論上雖然是這麼說,但是家長面對孩子對抗,的確也是很鬱悶。
比如我們家的孩子現在也是四歲。前段時間我出差給他買了把弓箭,就是那種風景區都有的買,好玩的那種。結果他最近迷上了射箭,只要不上幼兒園,天天就是站在客廳陽臺往廚房門口射,射不進去就急的大哭大鬧。講道理也不聽,而且現在有了一句口頭禪:不行,說什麼也不行!非要聽他的。
這也算是故意和大人反著來的一個案例吧。
其實呢,對這個情況,可以有兩個思考的方向啊。
第一呢,當然是不聽家長的話。大哭大鬧,煩死人,倔強的很。會擔心孩子的性格是不是偏執。但是也可以反過來想啊,孩子做事情專注啊,力求完美啊,有決心有毅力啊。說不定以後上學了,在學習上,有自尊心,有意志力,說不定以後學習會很好呢。
總之,透過養孩子,我明白一個道理:在孩子身上發生的事情,都能從正反兩個方面考慮。君不見,一些熊的要死,人見人煩的熊孩子背後,肯定都站在一個能為孩子所有行為,找出合理解釋的家長嘛!
所以說,家長覺得孩子和自己反著來,這只是站在家長的角度,對孩子下的一個判斷。孩子處於叛逆期,有他自己的行為邏輯和習慣,家長做的需要是尊重和引導哦。還有一點就是像上文所說,碰到孩子逆反的情況,家長可以換個思路,從好的方面多想想,是不是心情會好很多呢?
-
12 # 程博士育兒
幼兒兩三歲的時候會經歷兒童發展的第一反抗期。在這一階段,由於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會希望自己能做許多事情,而且也會常常對父母說“不”。因此,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年紀小小就有逆反心理,並對此感到非常不理解。事實上,這種逆反是孩子獨立性發展的表現。家長應注意分析孩子逆反的原因,並用適當的方法來應對孩子的“獨立”。
一、逆反心理產生的四個原因:
1、不切實際的期望
作為家長來說,應給孩子提一些比他們的實際能力略高一點、讓他們經過努力能完成任務的要求。這樣,孩子成功後不僅能享受到喜悅還能增強自信心。
2、對孩子過於嚴厲
其實家長應該更多的理解、尊重孩子,把他們當成一個開始有獨立意識的小夥伴,有事商量著來辦,平等相待,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3、壓抑孩子的好奇心
聰明的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你想知道的事情,我們也很想知道,你如果告訴爸爸媽媽,我們會想辦法幫你解答問題的。這樣,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們懂得了不少道理。
4、反覆嘮叨,喋喋不休
試想,讓孩子長期處於這種“馬拉松”式的說教環境中,孩子能不產生逆反心理嗎?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必須要言不煩,並且尊重他們,留給他們情緒變換和思考的餘地。孩子有了思想準備,相對來說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見。
二、對於逆反的孩子,父母該怎麼做:
1、與孩子衝突時要冷靜,不要使衝突加劇,可以暫停或抽時間出去。
2、一旦孩子表現出合作與變通時,要給予他正面的表揚和鼓勵。
3、確定合理的、與孩子年齡相適應的限制,並堅持下去。
4、用體育鍛煉等方式來舒緩你的緊張情緒,避免向孩子發脾氣。
5、努力與他人合作,並獲得與孩子有關的其他人(老師、配偶)的支援。
6、父母在必要時可以尋求兒童心理專家的幫助。
三、逆反並非一無是處,也有積極作用:
許多父母都覺得兒童的逆反心理對其身心健康不利。其實,逆反心理並非一無是處,它雖有妨礙兒童身心發展的一面,但也有很多正面效應:
1、逆反心理包含許多積極的心理品質
逆反心理包含諸如自我意識強、勇敢、好勝心強、有闖勁、能求異、能創新等積極的心理品質,父母要善於發現逆反心理中的創造性品質和開拓意識,併合理引導。
2、逆反心理在某種程度上能防止一些不良品質的形成
逆反心理強的孩子在不順心、煩悶、壓抑、不滿意的時候,敢於發作,能使不愉快的心情和不利於身心健康的負面情緒得到釋放。他們不會有畏縮、壓抑的心理,也不會懦弱、保守、逆來順受,這樣能起到維持身心健康的作用。因此,父母應善於發現逆反心理中的積極方面,並善加利用。
-
13 # 大耳象親子
和大人的意見不統一是孩子的需求沒有被滿足的表現,在這個基礎上孩子還要去按照家長的指示去做,讓孩子產生不公平的感覺,所以孩子會與家長反著來。建議家長平時多關注孩子的需要,在明白孩子的需求基礎上給孩子建立規矩,這樣情況會有好轉。
-
14 # 飛燁媽媽
四歲孩子叛逆,呵呵,給你講講我兒子吧,我我兒子從小就“不聽話”,每次出去玩都是最晚一個回家的,每次出門就要買東西,每次和小朋友玩都會把他們惹哭,每次吃飯都會用袖子摸嘴巴,開始我會說他,不停地說,他不停的犯,捱打講道理根本沒用,怎麼辦?這時是該媽媽增長智慧的時候了,1男孩子天生分泌的調皮激素(有個專業術語我忘記了)比女孩多,所以貌似叛逆。2行為背後都有原因,多多關注背後的原因,分析是什麼,與他共情,該父母改正就從源頭改,原版校正了,影印件就好了。2多用預防性我資訊和孩子溝通,在孩子可能遇到這類問題之前把事情解決點,放心吧,孩子都會自我負責的。
-
15 # 從善如劉L
孩子故意和大人反著來,怎麼辦?彆著急想著怎麼辦,先看明白了再去辦。
孩子故意和大人反著來,也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自然表現,這說明孩子的意識能力在慢慢的增加,有了意識能力的支配,行動能力也就根上去了,孩子玩得高興了,小腦袋也就根著興奮起來,就會反反覆的玩下去,玩累了,沒動靜了,你走進一看,孩子睡著了。
那孩子故意和大人反著來,主要還是出於孩子的興趣索然,孩子做慣了一件事,在孩子的潛意識裡就留下了印象,所以孩子就還會去做,而大人則認為孩子的行動或者沒意義,或者會對孩子有點危險,所以大人要反對要制止,而孩子卻還不會接受大人們的意見,還想要繼續玩下去,這時候大人們就會說,這孩子怎麼我越不讓他幹啥他越要幹啥,豈不知孩子的做法是他自己創造的,假如孩子剛開始做你就果斷的採取措施制止了他,他的潛意識裡就沒了這個程式,也就不會再做下去了。
而當孩子逐漸長大之後,也就是在五六七八歲的時候,孩子與大人反著來的話,那就是我們說的逆反心理了,那時候的孩子在塊速生長,也有了自己的更大的思維空間,也有了更多的想法,這個時候大人也不能一味打壓,老子說了算,孩子必須聽老子的,那樣可能適得其反,越壓越不服,越壓越叛逆,要正確開導引導孩子的思維方向,不要讓孩子誤入岐徒,等孩子再大一些,也就會自然的明白了道理,也就不會與大人對著幹反著來了!
-
16 # 再再7
你可以故意跟他反著說啊!
這位家長,孩子4歲的叛逆其實不算什麼叛逆,那只是他尋求獨立和尊重,探索世界的一個階段。作為大人要理解孩子,給予孩子尊重,不要僅僅是教導孩子,限制孩子,糾正孩子。當孩子感覺自己無時無刻不在大人的監督下,做什麼都有人告訴他該怎麼樣不該怎麼樣,他內心那個自尊,自主的種子沒有被得到澆灌,他是會採取極端的方法來證明自己的。
只要不是特別危險的事情,和特別沒有禮貌的行為,都不要去限制孩子。
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讓他可以自己決定穿什麼,吃什麼,玩什麼,等等,他會慢慢跟大人配合的。
教育孩子的過程不是要“贏了”孩子,讓孩子什麼都聽大人的。而是要“贏得”孩子,使孩子配合大人。
-
17 # 陽光味道正面管教
恭喜你,你的孩子開始將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與你分離,或者練習有自己的不同想法。不要阻礙這種自主,這是你需要更多瞭解孩子的一段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要過度控制或者懲罰,用尊重和有安全界限的去培育和支援你的孩子的個性化過程,避免和孩子產生權利之爭。保持和孩子的連線,儘量使用有效的溝通技巧。比如,用心的傾聽,有限的選擇等等。
-
18 # 九零後旋律
1、正視孩子的逆反心理。 不必驚慌失措,也不可大驚小怪,更不要發火。首先認識到這是一種正常現象,既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建立這樣一種信念:只要耐心疏導,孩子會從逆反步入正軌。另外,孩子的逆反心理也許是智慧火花的閃現,家長應留個心眼兒,因勢利導,促其成材。 2、不盲目責怪或壓制孩子。 孩子的逆反行為有時看似針對父母的,但實際上也許不是那麼回事。也不要一看到孩子有反抗的跡象就極力壓制。父母的反應越激烈,越過火,孩子的反抗情緒就會越強,就越會堅持己見,甚至和父母產生一場大沖突,其結果是兩代人之間感情變得冷淡,孩子學會說慌、逃學、蠻橫無理等。 3、營造相對輕鬆、寬容的家庭氣氛。 平時,父母和孩子儘可能地平等相處,別老是端著家長的架子放不下。當孩子和自己發生意見分歧時,不要當仁不讓,要允許孩子有一定的發言權和辯解的機會,甚至在孩子的“叛逆”到來之際,幽上那麼一默,說不定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和家長對著幹的心理原因 從小學進入中學,對孩子是一個飛躍。他們認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獨立自主的願望變得越來越強烈,他們一方面想擺脫父母,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家庭。這個時期的孩子,由於缺乏生活經驗,不能完全恰當地理解自尊,強烈要求別人把他們看作是成人。 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小孩來看待,無微不至地“關懷”,羅羅嗦嗦地“叮嚀”,他就會厭煩,就會覺得傷了自尊,就會產生反抗的念頭,萌發對立的情緒。如果父母在同伴和異性面前管教他們,那麼,他們的“逆反心理”會更為強烈。 其實有的時候,孩子是故意和家長對著幹的,以此來標榜他的獨立自主權。其實只要不是原則上的問題,沒有違背社會倫理,家長可以適當的向孩子示弱,這時候孩子反而會停下來思自己的行為。在這個時間段,只要家長做好正確的引導,孩子會慢慢變好的。
-
19 # 兩個喵小妞
孩子跟你反著來肯定是有原因的,要先看一下孩子的需求,詢問一下孩子真正的需求。在根據實際情況去解決孩子為何反著來。能馬上給出應對的方法更好,不能話也不要跟他硬碰硬。
如果當時給不出方法和找不出原因,最好大家都冷靜思考一下。一般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和家長對著幹的,多多數情況下應該是大人哪裡做的不夠好,而小孩子內心也不知道怎麼表達,才會跟家長對著幹,引起家長的注意,希望家長能幫助解決。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說出他們真實的需求或者家長做的不夠好的地方,再根據孩子的真實想法或者自身的問題,給出應對的方案。。
家長千萬不要跟孩子對著幹,對著幹只會讓矛盾加深,起不到任何作用。
總之,孩子和家長對著幹肯定是有原因的。一定要具體的事情,具體的分析,再給出具體解決方案。
-
20 # 雨後山林靜
我先與您共情一下,這種情況我家孩子也有過。孩子和家長反著來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我們成人看著認為是反叛,但其實是孩子的個性化發展。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說明您的孩子大長了,不再願意事事都聽您的擺佈了。他們會有自己的想法,哪怕這種想法你你的眼裡看來是很幼稚的,很沒有責任感的正確。怎麼辦呢?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一、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命令或控制他們。
孩子在什麼情況下會與家長反著來呢?很多情況下是在家長命令孩子的時候。看看你們家有沒有過這種對話?
“快點起床。”
“快點出門。”
“把這件衣服穿上。”
“今天要完成這些作業。”
“不準再玩了。”
當孩子在被命令的時候,他們的身體也通常會感到僵硬,他們不願發自內心的聽你的話。當他們感到煩了,那很自然就會與你反著來了。
“我再睡一會。”
“你別催我,越催越慢。”
“我不冷,不想穿。”
“我不想做這麼多作業。”
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了,翅膀硬了。可孩子卻認為我並不是存心要和你做對的。你命令我做的事,我就是不喜歡。
家長是否可以聽一聽孩子的想法呢?我們總是很擔心孩子起來晚了會遲到,可是當你天天催、天天嘮叨的時候孩子是很反感的。他最直接的表示就是不聽。問問他有沒有不舒服?如果您什麼方法都用了,那我們就讓孩子去承擔自然後果好了。為什麼不讓他們去承擔因他們的選擇而產生的後果呢?有時人只有在體驗中才會明白一些事。
二、正確的與孩子溝通。
1、文字。佔7%,這是指語言的內容。
2、聲調。佔38%,包括說話的音調、音量大小、語速和語氣等等。
3、身體語言。佔5%,包括人的面部表情、姿勢與手勢等等。
我們從上面的資料中可以看出其實我們和孩子說什麼內容並不是最主要的。還有你對孩子說話的聲調和身體語言。這些都會影響溝通的效果。
繼續用上面的例子,如果我們在叫孩子起床時,能把聲調降下來一點,音量小一些,放慢語速,把命令的語言換成啟發式問句:“寶貝,看看現在幾點了?你打算什麼時候起床?”那麼,這個問句會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責任也自然就轉到了孩子的身上。他不起床遲到了也是孩子的事情。父母不用焦慮。當你讓他按照他的想法去做的時候,他怎麼會與你反著來呢?當然,這些事是孩子可以選擇去做的事,並不是所有的事都由著孩子來。以前我的孩子也愛睡懶覺,我就用過這種方法,幾次後孩子就不再遲到了。
我身邊有很多家長,他們都很擔心我的孩子不聽話怎麼辦?還和我對著來!
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身體語言也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我們可以坐在孩子的身邊,如果親子關係好的話,還可以撫摸孩子的背,把孩子抱進懷裡。什麼都不用說,孩子是能感受到你對的愛的。等孩子冷靜下來後,他就會明白。
三、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問題並理解他們。
通常我們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看的,會覺得孩子的想法很不可思議,不能理解。但當你真正站在他的角度上去看的時候,你可能就會理解他們的想法了。我的孩子在上高中的時候上課曾睡過覺。老師告訴我後,我當時很生氣,不敢相信孩子上課居然會睡覺 ,因為她以前上課表現一直都是很好的。我沒有責罵孩子,而是耐心的聽完孩子的解釋。孩子說老師講的都是她聽懂了的,她不想一遍一遍的再聽了。那時是考試前,孩子的複習階段。原來如此。我馬上理解了孩子。對孩子說:“原來是這樣,媽媽理解你,如果是我的話我也會不想聽的。”我也經歷過學生階段,我的真實想法就是如此。當孩子看到我對她的理解後,孩子心裡的一塊石頭就落了下來。然後,我再對孩子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不過,老師也會感到你不尊重老師的,老師上課時儘量再聽一聽好嗎?”用先跟後帶的溝通方式與孩子溝通。孩子很痛快的答應了。
在生活中,我們會碰到很多孩子想做主的事情。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很重要。這並不是說要把孩子當成祖宗供著。我在網上回答完一些問題後,有的網友會評論說:這不是在嬌縱孩子嗎?我們父母還要向孩子低三下四?我是一位正面管教講師,我非常認同正面管教中的教育理念就是:和善而堅定。這不只是對幼兒園的孩子,甚至對成人,在人際交往中也都是可以用到的。
回覆列表
孩子從兩歲起就開始了自我意識的萌芽,到了三歲,他們的自尊心會變得非常的強,這些都是孩子心理成長的正常過程。當孩子會“叛逆”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孩子自我邊界的逐漸清晰的過程,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往往這個時候,很多父母就開始慌了,認為孩子不聽自己的了,孩子開始“變壞了”,不再是那個“乖寶寶”了。當父母想要控制孩子的時候,並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個體,而是自己的附屬品,所以父母要透過孩子的聽話來驗證自己的權威。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也想要自己的權威,當兩個權威碰撞的時候,管教,壓制,一定不是好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平等協商。當父母與孩子間建立的的連結足夠多的時候,父母能感受孩子的感受,讓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孩子才願意說出自己的心聲,而父母知道了孩子內心所想,加以引導,孩子才不會去拒絕,雙方才可以去協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