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說的哪有唱的好聽
-
2 # 銀麟科技
可以說是影響很小,甚至基本沒有!
1 :聯想最大的訂單來源於政府機關採購,高校採購等集團客戶!還有現在各種網紅筆記本異軍突起,不再是聯想一家獨大的場面,最後一個就是聯想的PC國內的價格遠高於國外的價格,網友親切的稱聯想為“美帝良心想”,所以出貨量大幅度降低,利潤則持續下滑!
2:華為目前一共有三大業務,分別為:運營商業務(各類通訊裝置)、企業業務以及消費者業務(即手機業務),華為近一半以上的收入來源於國外,是真真正正一家在賺外國人資金的企業。至於筆記本業務,不過是消費者業務的一個拓展而已。簡單的說華為重心在通訊裝置及手機!
3:聯想的PC主要靠組裝,零部件基本上靠外購和其他企業代工,華為則是裝置製造商,聯想利潤靠代工!華為利潤靠賣裝置!
綜合上述,華為對聯想的筆記本業務根本無影響!
-
3 # 重慶正宗火鍋底料
國產電腦首選聯想,聯想是中國真正科技公司,而華為只是一個美國零件組裝廠,華為坑國人補貼美國,愛國買聯想漢奸買華為
-
4 # 有態度的老王
華為目前推出的雲電腦應該是對未來的佈局,這個對聯想才是最致命的,因為以後你只要能聯網就可以說有了電腦。目前雖然華為筆記本業務對聯想影響不大,但是也有影響了,以前我買電腦基本都買聯想或者dell,現在兩個美國企業都不是首選了,今年買了兩臺筆記本都是選的華為,不為別的,支援一下而已。電腦漂亮,指紋電源合一,13寸的筆記本有14寸的螢幕,快速充電。比聯想亮點很多,以後不會買聯想電腦了
-
5 # SAMSANG
坦率講,即使華為進入電腦行業,對聯想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
華為是繼小米後第二個進入電腦行業的國內手機廠商,matebook系列筆記本進入電腦行業已有時日,matebook系列筆記本與蘋果Macbook系列特色相近,以休閒、商務辦公為主要賣點。但從釋出到開售,華為筆記本業務在膝上型電腦這片大海中並未掀起太大漣漪,甚至在市場中的影響還不如小米系列筆記本。
我們都知道,出於某些原因,在過去的一年中國內有很多人在集體唱衰聯想。的確,聯想的手機業務雖然由來已久、更是首發了驍龍855處理器,但並沒有對華為構成實質性威脅。所以我們反過來設想了華為進入電腦行業會對聯想產生多大沖擊。可當我們靜下心來仔細看待這個問題時我們不難發現,華為能對聯想產生的衝擊是非常有限的。
首先,聯想是PC市場當之無愧的領導者。
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貨量約4900萬臺,同比下滑4.3%,延續了下滑趨勢,但在全球PC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聯想持續逆增長趨勢,整個第四季度出貨量達1660萬臺,同比增長5.9%,聯想和戴爾是全球六大PC品牌中僅有的實現逆增長的品牌。1660萬臺也是第四季度銷量最好的成績。在2018年全年出貨量統計中聯想同樣位居第一位,5850萬臺的出貨量高於排名第二位的惠普整整220萬臺,由此可見聯想在全球PC市場的統治力依然不俗。
其次,PC端市場份額分佈已趨於穩定。
與智慧手機市場的大幅度動盪不同,PC端市場的份額分佈相對穩定,各廠商排名變動減小。就目前的PC端市場分佈情況來看,聯想、惠普、戴爾依舊位居前三位,蘋果、宏碁、華碩佔據第四到六名。在全球所有廠商出貨量統計中,這六個廠商能夠佔據全球出貨量的80%。從這一點上看,即使華為進入電腦行業、甚至能夠依託龐大的中國市場,但客觀來講華為仍然不會對聯想構成威脅。
最後,PC端聯想市場更廣、品牌影響力更深。
這一點我想我們都有認識,不論在是亞洲、歐洲還是美國影響下的美洲,聯想都有十分廣闊的PC市場,這也意味著聯想在全球範圍內的很多國家都有很深的品牌影響力,這樣的品牌影響力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形成,對於剛剛進入電腦行業的華為來說,如何走出中國仍是當下沒有解決的問題。
老話說“術業有專攻”,在PC端市場聯想的市場地位要高於華為在智慧手機廠商中的地位。所以即使華為進入電腦行業,也不會對聯想構成實質性威脅。
-
6 # 蛋定看花開
除了聯想以外,國產筆記本沒有太好的選擇。政府部門級相關企事業單位一般是不會考慮小份額品牌的,華為筆記本現在還處於初級階段,如果華為筆記本堅持能堅持幾年,持續品牌營銷的話,我相信會成功的。尤其是在最近一段聯想作死的時間內,大家已經對聯想產生了厭惡感,再次做出選擇的話,華為肯定會成為個人第二或第三臺筆記本的候選品牌!
-
7 # 隨風不漂流
以現在聯想領頭人的水平,華為的加入就是聯想破敗的開始!企業和人的發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人可以暫時不如別人,但是要勇於承認錯誤,要有頭腦善於學習和思考,從那摔倒就從那裡爬起來,埋頭苦幹還有來日!如果沒頭腦無胸懷那就是聯想。
-
8 # ertyyuuiiodfghhjjkcv
我覺得華為進入電腦市場,跟屎
-
9 # C天涯獨行俠
我先後用過兩臺聯想電腦,都是單位發的辦公電腦,最大缺點是開機慢,有時開機要15到20分鐘,等得把急死氣死,恨不得抓起椅子砸了電腦,如果是個人買電腦,絕對不買聯想電腦,讓聯想電腦去死吧!
-
10 # 不老翁159736450
聯想本身沒技術靠國家扶持掙了大錢,翻過來高價賣給國家低價賣給美國5G投票給美國,一身賣國奴才象!華為為國掙光愛國愛民,技術領先卻受到美國打壓,國家採取了哪些措施?別寒了國人心呀。
-
11 # 真的用了心88
柳傳志吸取了孫宏斌的教訓,要的是低眉順目的奴才,而不是能改變聯想的帥才,聯想一手好牌,打的稀爛,在楊元慶的領導下,柳傳志的指導下,成功避開了每一次科技大的變革,華為的出現將佔領高階膝上型電腦,把聯想擠壓在低端地帶,利潤進一步縮減。
-
12 # 絕境的貓
現在沒什麼影響,但不久之後肯定會有影響,要是沒影響那根本不是老任的做事風格,像老任以及華為頂層高管那些個人物,去進入一個新行業你以為只是頭腦發熱?特別是老任的那種做事風格:要麼不做,要麼最好!特別是老任放話“一些常年沒有突破沒有盈利的業務該取消就可以取消了”後,華為還推出新一代matebook,他們的目的已經很明顯了!這就是為毛這段時間楊元慶那麼跳並且寧願強迫員工買三星也不允許買華為的原因!本來在筆電行業過得安逸的很,突然殺進來一個這麼強大的對手(注意,小米進入筆電行業對聯想形成不了任何威脅),楊元慶擔心的不是現在,而是將來,以華為那種狼性文化和做事風格以及研發能力(還有一點,現在的華為已經是政府和人民的明星企業,比當年的聯想有更好的發展資源),只要他們認準一個行業不需要幾年就能擠上去,也就是後勁非常大,這才是聯想所擔心的,聯想作為一個老手,船大掉頭難!
-
13 # 冬眠覺曉68
類似這樣的問題在各種辯論大賽和新聞釋出會上很常見,問出這類問題的人要麼過於看重外界因素,心裡沒底;要麼心中早有答案,想獲得別人的認同。
熱鬧歸熱鬧,把華為和聯想對立地豎在自家院子裡吹來黑去的真沒必要。事情是幹出來的,不夠努力,就可能被別人超越。想保持領先,就必須繼續努力。想實招、幹實事才能真進步。
"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是國人熟知的口號,真做到了是啥效果?高通給咱打了個樣。怒斥高通收費不合理者眾,拋開高通自力更生者幾?如果未來真的有中國企業達到了那樣的高度,我當然支援它收技術專利費!
從某種意義上講,被噴的多少要比開噴的高那麼一點兒,要不誰會去噴它。所以,起碼從不讓對方沾沾自喜的角度講,少問些華為vs聯想的問題吧。
-
14 # 楊洪岐
三年之內,聯想就會被幹趴下。現在的聯想既缺少適應市場的戰略,也沒有足夠的技術創新實力,靠吃老本最多再扛三年,就會失去市場第一的寶座,接著兵敗如山,墮落到第三集團。
聯想的問題就是隻想賣產品,而不是賣顧客需要~o的產品,反覆強調國際化,反而漠視中國這個最大,最有潛力的市場,未來在國內大的增長基本不可能。
在華為一系列創新衝擊下,聯想一定會跟隨仿效,這就讓他成為技術上的跟隨者。他或許也想創新,但有心無力,資金投入,技術儲備,人才資源都不支援在短期內反超。相反,在華為的人才機制吸引下,聯想的人才將尋找更好的平臺。在對待人才的問題上,華為是儘量給人才高新,讓他們發揮才知,新一輪吸引人才的措施已經在路上。而聯想的楊先生,只知道給自己定高新,不斷由公司提供貸款低價買公司股票,他自己越來越富有,聯想卻一步一個臺階向下走下坡路。這樣的引路人,格局氣度都不夠,只能維持局面,不可(能)創造奇蹟。
從網際網路普及到移動互聯,市場給了聯想很多機遇,聯想自己都錯過了,歷史已經證明聯想只能守成,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二十多年過去,市場是全新的,消費主體是全新的,產品觀念是全新的,技術也已經飛躍了幾條銀河,聯想已經在舊時代沉淪了,讓出筆記本的王者地位是必然的。江山代有才人出,時代永遠屬於創新引領的公司。
-
15 # 邊行邊想
聯想怕的不是華為進入傳統PC行業,怕的是技術突破,技術革新。5G+雲PC,目前還不是特別明朗,如果能低成本實現大量鋪開,就看聯想怕不怕,我所知道的很多企業已經採用了華為的雲PC方案,一個接入終端加顯示器加網路就能遠端接入雲PC辦公,幾百塊的成本,雲化平臺,資源更加合理利用,企業節省大量採購成本,IT只需要維護雲平臺和網路,要知道這樣運營成本會大大降低,電費功耗IT部門人員。
如果推廣開來,大部分企業採用這種辦公方案,特別是政府機關如果也採用這種方案,辦公PC採購量會大大減少,反而云伺服器會大量採購,就問聯想怕不怕。
隨著5G普及以及固網頻寬進一步增加,一旦華為雲終端能實現對個人開放,買個幾百塊錢的雲終端就能接入遠端PC,實現辦公和普通瀏覽網站影片,甚至遊戲需求,每年只需要三四百甚至更少的費用,甚至雲終端功耗更低,更加便攜只要一個機頂盒大小,甚至在手機端你可以隨時隨地接入雲PC.每年可能給你更新換代配置,花少量的錢實現更好的服務,也不用擔心終端損壞,成本低,換個終端,賬號繼續使用,不用擔心資料會因為PC壽命問題丟失,雲平臺有人幫你維護。你覺得還會有人花幾千塊錢買個幾斤重的PC機?然後上網插卡或者共享熱點,電池衰減,效能衰減,掉地上摔一下資料可能就丟了,絞盡腦汁擴容升級,對於不懂計算機的人,配置坑你,維修被宰等等。
現在華為手機已經可以訪問雲PC了,只不過大家的使用習慣還沒有改變,或者體驗比較差,但是以後呢,華為現在出了一個方舟編譯器,以後在雲PC上會不會有突破呢,誰說的清楚?萬一突破了呢,聯想來得及追趕嗎?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百度雲發展多少年了?投入了多少?未來的某天或5年或10年,聯想註定會倒下去,未來的PC市場必定屬於阿里,騰訊,華為,百度,或者海外的谷歌,亞馬遜等,或者某些更前瞻技術的科技公司。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聯想不提前佈局必定死的很難看,讓我們拭目以待。
-
16 # torytin
華為是2018年初發布筆記本產品的,幾乎同一時間兩年前(2016年)的5G投票事件被爆出,聯想被冠上不愛國的標籤,不知道為啥2年前的事件會突然在網路上炒的這麼火,而且實際上後來後面再次投票的時候聯想是投了華為的。之後又爆出聯想thinkpad國內外價差事件,其實聯想thinkpad的國內外價差一直存在,在thinkpad還是ibm手下的品牌的時候就已經存在,而且當時價差更大。這兩年聯想的口碑在網上噴的一無是處。同樣的事情在手機行業也一樣,當年小米曾是國內銷量第一,當時在發燒友中的口碑也是很好的,但突然網上就出現各種噴小米很low,純粹組裝廠,沒有核心技術等等。這就是影響,聯想現在也很無奈,現在網上聯想被黑的太多了,我看聯想的領導層也很無奈,不管說啥都會被帶節奏被罵。有如小米高管最後不得不發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吼聲 我看聯想也快到這步了。
-
17 # 飛火隨意
多支援華為電腦,華為多投入資金研製發自己國家的電腦晶片,國家投入多少研究經費,最後來了個龍芯,還他媽是造假,錢全貪汙
-
18 # 堅強電腦服務中心
我感覺有影響,但是華為進軍筆記本。
是為了更大的戰略!大資料時代,pc,手機,電視,雲電腦等所有華為出的使用者終端一統資料。這應該是大致方向!並不是為了搶他聯想的市場,要說搶市場,我覺得是蘋果筆記本的市場!聯想不作為,華為難道要等著他嗎?聯想充差不多算是專門為中國鎮府組裝電腦的!最近聽說他把5G票投個了美國?什麼情況!
-
19 # 酷字牌坊老張
請記好今天,華為今天正式釋出鴻蒙系統,並且公佈了鴻蒙發展規劃,2019年華為推出鴻蒙系統1.0版“智慧屏",2020年將推出2.0版,並且"創新國產的PC/手機/手環/車機",創新國產的PC,意味軟硬體CPU等將有創新,另謀新路來對抗未來的封鎖或打壓,華為留給“聯想"PC的時間不多了,真是大快人心!華為選擇週五股市休市時間段來發布,是很周全表現。
-
20 # 無槳漁舟
從晶片到系統都是自主可控,這個就是華為電腦的賣一點,不再是組裝電腦這麼低門檻“科技”公司。
現在眾多企業都在選擇華為伺服器替換外國芯伺服器。
以後黨政機關採購的產品必須有一大批華為的電腦,這個會搶走聯想最大利潤源頭部份數額。
僅僅如此。
回覆列表
朋友送我一個聯想筆記本,當時沒注意,後來仔細一看,居然有白點,大幾千的產品,這麼不用心,只把精力放在詆譭同胞而自己不思進取,聯想的確要成為金立之後垃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