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親愛的文藝青年
-
2 # 立絮冬颺
什麼破新農村改造,樹全給你挖了,有良心的給你種一個,一兩年也就死了!改革廁所,上來直接推倒!城鎮化建設就是想方設法讓你進城,完了城裡全部水泥森林,還讓你回不去!這就是管理!政策太好了,下面一幫貨全歪了!
-
3 # 飛翔吧大土豆
本人從小到大家裡就沒裝過空調。
其實沒有覺得過去更熱還是現在更熱,只要是大夏天太陽底下,熱是一定的。
為啥會覺得現在沒空調呆不下去主要是因為呆在有空調的地方時間變多了,商場,辦公區,哪裡都有空調。在二十四五度的地方呆幾個小時,再讓你去太陽底下呆十分鐘都感覺受不了。
相似的感受是不是同樣會出現在手機,電腦這些東西上,無非就是過去沒有也不想,現在習慣了偶爾沒有不適應。
-
4 # 百聞
吹空調有吹空調的舒適,沒空調有沒空調的樂趣。一說到炎炎夏日,酷暑如何消解,就想起了小時候的一段小趣事。那年西瓜大豐收,西瓜賣的那叫一個便宜啊,秤都不用了,直接拿小網兜裝,一網兜一塊錢,能買六七個呢。那個夏天,天還特別熱,家裡沒空調,我就整天赤膊身子,抱著西瓜啃。整個夏天,就天天在家吃西瓜。可那時候小啊,一邊啃,一邊這西瓜汁就順著肚子往下流,嘩嘩的往地上流。我媽說,那時候,也不知道是在流西瓜汁,還是在尿尿,也有可能是在邊吃邊尿,哈哈。
-
5 # 一笑而過的青春
這個問題提的挺有意思,我說一下我的感受。
首先,以前家庭條件差距不太大,家家能有個落地扇或吊扇就不錯了,哪能奢望有空調?還老停電,都帶不起來!夏天,普遍的降溫方式就是納涼,拿個蒲扇坐馬紮上,大人嘮嗑小孩子打鬧玩遊戲,回家吃個涼水泡的西紅柿,黃瓜,西瓜。吃冰棒都不能在人多地方吃,得回家吃!白天幾個小夥伴能在河溝裡泡一天,哈哈,是不是這樣啊?我第一次吹空調是94年,才知道屋裡還能靠這個降溫,電風扇簡直弱爆了。
其次,大環境影響。溫室效應全球變暖,氣溫普遍要高一點,再加上現在城市裡的散熱裝置太多了:數量急劇上升的汽車,家家戶戶的空調,鋪裝的路面等等都散發著大量的熱量。
其三,全球的森林面積的急劇減少,沙漠化嚴重。
其四,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以前的日子雖然很嚮往,但真要讓你再回到那個年代生活,有些方面不會很適應.首先沒有wifi啊,哈哈
不過那個年代的日子雖然簡單平淡,但是快樂很多,能吃到純天然無公害綠色食品,能盼著過節吃好吃的穿新衣服,能吃到當年下來的新大米那個香啊,能到河裡摸魚捉蝦,坐趟綠皮火車去趟北京回來能跟小夥伴吹牛到天亮,他們那一個個羨慕的小眼神啊,掏著父親的二八和小夥伴飆車,哈哈,沒空調的日子這麼一說也挺好的,是不是?
-
6 # 奶油火龍果
這個和城市建設有很大關係,現在的地面都是柏油瀝青水泥地面,這些路面個人覺得不吸收熱量,反而會發射熱量,就像一面鏡子一樣,陽光照到地面再反射到樓宇、車輛、行人等,土地或者植物多一些就不一樣了,就拿我住的小區來說,土地很多,感受不到上面反射熱量那種炙烤!
-
7 # 使用者4539097356911
那時沒經過空調房,你不會知道空調房有多嘚,所以你就能挨著住夏天,就像我沒成年前永遠也不知道夜晚其實也很美,
-
8 # 吧啦吧啦豬富貴
以前的溫度也沒有現在這麼高啊!我在濟南,濟南人多車多,人車密集度非常大,路面上的溫度夏天一直在37度到40多度,太陽烘烤著地面返上來的熱度根本待不住人,可是濟南的現狀也是這三四十年發展過快才變成這樣,八九十年代濟南人還都在護城河附近生活,現在生活的範圍已經有好多個老城區那麼大,人也翻了幾十倍,城市的溫度不高才怪呢,其實往周邊農村去,或者小縣城之類的,空調不用也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
9 # 嘲拉誤國
熱量不會無緣無故的消失。
只會被不停的搬運。
別人都開空調,你不開,直接後果就是別人的熱量被搬運到你那裡。
30年前沒有空調,30度的夜晚是真的30度。
現在,30度的夜晚,關掉空調,你這裡就是35度。沒準還是40度。
-
10 # 彩霞滿天117
我記得我們村沒有修水泥路的時候,中午還都在街門口吃飯,因為院子裡有樹來一陣微風就很涼快,後來修了水泥路,路面反熱受不了都跑屋裡扇電扇了,現在人為的破壞自然生態環境,建築物多以水泥為主,樹也都不種了,自然就不涼快了,家家戶戶按裝空調,排出去的熱風自然影響戶外空氣的質量。
-
11 # 春暖花開003
前幾天,媒體說,中國第一熱是吐魯番,第二熱,居然是廣州。
廣州街頭那裡最熱?
每年冬天,流浪漢比較喜歡在地鐵的排氣口睡覺,因為排氣口出來的是熱氣。
夏天更加了,地鐵很冷很舒服,排氣口很熱。其實每一個空調房都一樣,我們在空調房裡舒服的享受空調,外面就有一臺室外機在散熱。天氣越熱,開的空調機就越多。
當我們舒舒服服的在空調房享受清涼的時候,我們的空調機,就在努力的加熱我們的空氣。
回到題主的問題,為啥有了空調機之後,天氣更熱了。答案就是,就是被空調機加熱的。
-
12 # 兆鉑165813703
先不要說現在的生活是現代化,以前老百姓生活在水火熱中,能解決兩餐溫飽是不錯,肯定沒多餘的想法,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手中有閒錢,當然想到的是享受,人們習慣了在溫室生活,遇上特別天氣就覺得受不了,這是環境造就的
-
13 # 科技領域優質創意
等你吃過肉時就不想再吃菜了,吃了海鮮就不想吃素的,這是人的本性,這個世界突然沒了空調,沒有了電,那你還是能忍受的,這就是人的本性
-
14 # 01想要簡單一點
排除全球變暖因素,以前是沒有發明空調,然後大部分人買不起空調,接著大家買得起消費不起,現在買得起消費得起。人類自己的選擇,能舒服幹嘛不舒服。
-
15 # 小李飛刀在瀋陽
小的時候生活在農村,夏天放學或者放假的時候,基本上是多半時間泡在水裡,村裡的水塘,村外的河,水都很乾淨。洗衣服的,洗菜的,小孩在水裡洗澡。摸魚。回家吃飯,坐在門口的大樹底下,媽媽烙的蔥花餅,拌的蒜茄子,燉的土豆粉條。邊吃邊流汗。吃完了,一瓢井水哈哈,然後就跑出去玩了。那時,能有個吊扇的都是富裕家庭,一般都是搖蒲扇的。現在呢!水塘裡不見水了,有水也是臭水。河裡不見水流了。家家都是自來水,洗衣機了!也沒人去河邊洗衣服了。生活條件的提高,代價就是環境的汙染。連帶著地球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小時候的光景看不到了,但是吃的穿的比以前好很多了。我常安慰自己,這就是有所得必有所失吧!每年回老家,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在村子裡轉轉,找尋一下小時候的記憶,也僅是記憶了。
-
16 # 顧柒奶昔
以前沒這麼多汽車 沒這麼多水泥路 空調也沒這麼多 最關鍵的是以前溫度沒這麼高 我小時候 割稻子 累了就往樹一躺都覺得好涼快 現在你敢躺?
-
17 # 老刀179737409
主要還是適應性的問題!俗話說,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受不了的罪。當年沒有空調,睡覺時身子底下全是汗水,經常被熱醒。後來有了掛在蚊帳裡面的微風扇,就好些了。反過來再說冬天,當年比現在要冷得多,晚上睡覺只蓋一床被子,上面壓上自己的棉衣,也堅持下來了,還很少感冒。現在適應了城裡的暖氣,回到鄉下蓋三床被子也還覺得冷。
-
18 # 石門老馬
你說得還真是這麼回事。70年代的人們別說裝空調啦,當時沒見過,聽說的人都很少!我記的1973年農曆六月十四,兒孑出生日,暑伏第一天那真叫熱!在農村老家生孩孑真不容易!接生的老婆說,產婦,孩子都不能著風!我用被單把窗戶擋住,閉光降溫!產房裡擺一溜盛水的缸盆!裝滿從井裡挑來的新鮮涼水,換水降溫!當時住的是金裹玉平房!就是一表磚加一坯!牆厚隔熱!人呀有享受不了的福,沒有受不了的罪!房間也覺的不怎麼熱!
-
19 # 國聯正美
這個話題,前幾日也有提到現在的夏天對比小時候感覺熱了。分析原因:
1、自身的意識偏差,小時候印象中,樹木較多,暑假的時候,還多孩子在樹林裡玩,晚上村裡的小河,擠滿了洗澡的大人和孩子,好多人為了避暑,都下河,特別是孩子,我那個時候,總是看著弟弟們,擔心們去河裡洗澡。天氣太熱的時候,吃飯就在村口的樹木下,我還記得很清晰,那個時候,天很熱的時候,村裡還都知道哪有風,哪裡是風口,那時候的夏天每個家庭都離不開蒲扇,也是夏天每天必須購買的。晚上的時候,大家都把小床,涼蓆,把地面掃乾淨,放在大門口,晚上就在外面誰覺。
其實小時候也不是不熱,只不過是忘記了。
而現在空調和風扇等等家傢俱備,從空調了走出來再感受這個暑天的空氣,真的悶熱。
2、現在樹木減少,到處是硬化的路面,連村裡的樹木也沒有了,都是新建的樓房,水泥澆灌,衚衕裡,也沒有一棵樹,這樣熱氣較多。還有各種電器、汽車排放的氣體增加,造成溫度上升。
3、溫室效應問題,整體的世界溫度上升,造成感覺現在的天氣較熱。
這也是進來我們都在看到的節能減排,維護環境,進來的天氣下雨也是狂風暴雨,很是嚇人。
感覺天氣熱和自身的心態和整體的外部環境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20 # 像風一樣自由249843971
主要以前的居住環境沒有那麼密集,能有效的利用空氣的自然流動,降低溫度的聚集,那時候地面都是泥土地面,能有效的吸收地面熱量,那時候除了太陽的熱量,沒有他說熱量的產生,整個環境的溫度也比現在低一點
回覆列表
我記得小時候沒那麼多高樓,到處都有風能吹到,也沒那麼多水泥瀝青路,地面不會太聚熱,沒那麼多車,更沒這麼多空調,就空調排出的熱量已經夠全城蒸包子了,現在我還真願意往農村裡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