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啟學書院
-
2 # 857860文化領域創作者
杜甫;就這樣一個才華與顏值高的大詩人,不僅長得帥,而且還特別有才華。七歲時就能寫詩,然而就是這麼一手好牌,卻被杜甫自己打的稀巴爛。杜甫的人生理想就是寫好詩,做好官。然而他只實現了,前半部分的理想。用三千首詩,把自己推向了詩聖人的寶座,從此後讓他聞名天下。可是杜甫只會寫詩又能怎麼樣?畢竟不能當錢花,也不能當飯吃。杜甫在工作時有時無在,在現實的刀鋒面前。杜甫的詩開始變了,從以前的浪漫主義,變成了悲天憫人。為了生計,他開始四處奔波投稿,但結果都是石沉大海般的沉浸寂。自己的日子開始,度日如年,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甚至連一件體面的朝服都買不起。於是杜甫就開始四面借錢,破屋偏逢連夜雨,在窘境中飢寒交迫。杜甫一步一步走向困境,過早的結束了他窘迫苦難的一生。
-
3 # 執筆寫憂傷
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來說,作為詩人,杜甫是成功的;但作為丈夫和父親,杜甫又是極其失敗的。
杜甫本是個“三代”,他爺爺杜審言,那也是響噹噹的大文化人,官至修文館直學士;他父親杜閒,做過奉天縣令。
杜甫,字子美,果真名如其人,不僅長得帥,還特有才,七歲就會寫詩。
然而,就是這麼一手好牌,硬是被他打得稀碎。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杜甫的人生理想就是“寫名詩”和“做好官”。
可是,他只實現了前半部分理想,用三千首詩把自己推向了詩聖的寶座,讓他文名天下。
其實,跟絕大數讀書人一樣,杜甫最大的夢想是做官,想在體制內混到退休然後拿養老金。然而,他只是個科考落榜生,摸爬滾打一輩子,也沒做個像樣的官。
詩寫得再多、寫得再好又能怎樣?畢竟不能當錢花、不能當飯吃。
只會寫詩的杜甫,工作時有時無,社保經常斷交,時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為了生計,他每天四處投稿,跑遍各大媒體、出版社,但結果都是石沉大海般的沉寂。
是呀!若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把自己弄得一身才華。
在現實的刀鋒面前,杜甫的詩風也變了,從之前的浪漫主義,變成了悲天憫人的現實主義。

杜甫很忙
現在知道杜甫為什麼很忙了吧?生活所迫嘛!窮忙窮忙的。
杜甫的那些反映社會陰暗面的文字,在歌舞昇平的大唐,沒有讀者。
邊塞大V高適,曾對此有過尖銳批評:“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是啊!在那個全民娛樂時代,嚴肅文學根本就不會有出路。
帝都長安的生活水平太高了,這樣拼八輩子也買不起一套房,杜甫決定逃離長安。而此時,他的孩子和老婆正在鄉下艱難度日。
更苦的日子馬上就來了,這一切都是拜那個叫安祿山的大胖子所賜。
“安史之亂”讓原本貧窮的生活雪上加霜,為了生計,44歲的杜甫再一次拋下妻兒,奔赴長安去求個一官半職。
說實話,杜甫那性格不適合混官場,剛沒做多久官,就被牽扯到“房綰案”,虧得唐肅宗心情好,停職停薪放了他一馬。
杜甫還是沒有功名,還是很窮。雖然不能衣錦還鄉,但還是得夾著腦袋回家。
“青袍朝士最困者,白頭拾遺徒步歸。”連一件體面的朝服都買不起,也沒有馬,只能徒步,那可是好幾百公里啊。
無法想象杜甫在路上經歷了什麼,只知道在某一天的下午,他終於到家了。

杜甫回到家後,被家裡淒涼的景象驚呆了,他接連寫了兩首紀實的小詩《北征》和《羌村》
在《北征》裡,他看到並寫到的是:
經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結。
慟哭松聲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
見耶背面啼,垢膩腳不襪。
床前兩小女,補綴才過膝。
翻譯起來說就是:我外出一年才回家,老婆的衣服打滿補丁,全家哭成一片。我的兒子臉色蒼白,毫無血色。見了我轉過身就哭,腳上髒兮兮的,連雙襪子都沒有。兩個小女兒,褲子上也都是補丁,短得剛到膝蓋。
看到杜甫的這首平鋪直敘的詩,大家就可以想象他家的窮苦,一點都不比戰亂中的伊拉克人民好過。
畢竟一千多年前的西南大地還沒怎麼開發,房價低,物價便宜,適合生存。
但是,成都的日子也並不好過。沒過多久,杜甫在工作上又出了點問題。然而,每月還得還貸,沒法子,只能三天兩頭找朋友借錢。

從古至今都一樣,借錢容易失去朋友,嚴武把杜甫拉黑了。
破屋偏逢連夜雨。在無錢度日的窘境中,杜甫居住的房子也開始漏雨了,可是哪來翻修的錢啊?
在命運的爪牙面前,杜甫學會了咆哮:
難道才華真不能當飯吃?
難道我的3000首詩都是狗屎?
難道我命中註定就是個diao絲?
難道終我一生也只能讓老婆孩子跟著我受苦?
……
咆哮完後,他文思泉湧,當即寫下一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能不能多造點房子,讓老子這樣有才又努力的人不用苟且? ”他這是在替自己的吶喊,更是在替天下所有買不起房子的年輕人吶喊。這就是杜甫,一個心繫天下的大詩人。
此時的杜甫,已經是57歲的老人了。
“算了,現實太殘酷,認慫了,我這把老骨頭總不能客死他鄉,還是葉落歸根吧。 ”

公元770年,深秋。 虛弱的杜甫奔波在回家的路上,在飢寒交迫中,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他的遺體,被孫子千里迢迢運到河南老家。 還好,當時的墓地沒人炒不限購。
那一年,杜甫終於有了一個安穩的歸宿。
就這樣,一個才華與顏值都高得離譜的大詩人,結束了他窘迫苦難的一生。
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國家不幸詩家幸,人生不幸詩家幸。
願來生別做詩人。
本文轉自網路!!!
-
4 # 學而時
詩聖杜甫,傳世作品一千餘首,後人稱為詩史,甚至有論者以為某些詩作“可補正史之缺”。杜甫於詩,擅長諸體,造詣高絕,風格沉鬱。杜甫於國,憂國愛君,傷時憂民。後人以為“老杜一飯未曾忘君”。
杜甫創作態度極為嚴謹,“新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從他的創作態度即可推知他的人生態度也必是非常嚴謹。
杜甫絕不會把人生當作一次打牌賭博。他的行藏用舍都是在當時條件下作出的自認為最合適的選擇。杜甫詩中有慨嘆,有驚喜,有思念親人,有讚頌友人,有觀花之樂,有落魄之悲,但絕無悔不當初的情緒流露,哪怕一絲半點也沒有。
說杜甫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是今天打牌家們的高見。以博德之眼視杜甫,往往自認比杜甫更刁鑽,更人精。殊不知,杜甫是儒者,深知捨生取義,大節不虧。豈能形同宵小,精心算計,狗苟蠅營而專意取容?
打牌之說,汙辱了杜甫人格,玷辱了杜甫形象。本人是杜甫的忠實粉絲,對此嗤之以鼻,絕不敢苟同,並表示深深的蔑視!
要不然,您還是從豪華賭場,拉一位輸光了全部家當的賭徒問問吧,他的回荅或許更合您的心意!
-
5 # 心向遠方詩在眼前
杜甫雖然好歹算一個官三代,但一生命運不佳一,第一次科舉不中,第二次被李林甫玩弄,長安十年,求人薦官,嚐盡人情冷暖,又因安史之亂顛沛流離,其間有過官職,又因房琯案受牽連,投親靠友,難以餬口,晚年生活悽慘,又窮又病,客死異鄉了!
所以,杜甫一生,要才有才,要理想有理想,要努力有努力,一手好牌全壞在了時代和姦人的雙重捉弄下。
-
6 # 嶽存定
杜甫以對自己無法改變的事實和機構失望,來表達自己的失落,沒有以堅持不懈的恆心,透過不斷改變提高自己的能力而達到自己的願望,進而失落洩氣和抱怨,因此,好牌也能玩壞。
-
7 # 元二使安西
說起杜甫,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接著就是成都的名勝古蹟“杜甫草堂”,好了,到此為止,杜甫大人窮酸文人的形象基本定形,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李太白,那叫一個天差地別,彷彿一個“窮心慌”、一個“不差錢”,經濟狀況對比鮮明。
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杜甫的身世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陽,出生在書香門第、官宦人家,他的爺爺杜審言,也是一名出色的詩人,作品名列《唐詩三百首》,從初唐的政治生態來看,杜審言寫得一手好詩,混得也不會太差。而杜甫少年時代的經歷,也足以印證一點,這時候的杜家不差錢。
30來歲之前,杜甫一直過著“裘馬清狂"的浪漫生活,此時的杜子美,與仗劍獨行在全國旅遊的李太白相比,沒什麼不同,骨子裡的清狂之氣浮於言表,在詩文中也得到充分體現。《望嶽》便是這時期的作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樣的氣魄,與杜甫後期作品的憂鬱愁苦,簡直判若兩人。
杜甫四處遊歷,邊玩耍、邊考試,遊遍吳越、齊趙一帶,果然不出意料地——落榜!
但此時還算青春年少的杜甫,哪裡在意這些?工作沒找到,那肯定是時機不對,趁機多玩幾趟,等到了工作崗位上,就沒有這般逍遙自在了。自由的杜甫,結識了同樣漂泊無著落的李白,二人一拍即合、相見甚晚,就詩詞技巧、找工作心得體會,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最後意猶未盡地分手。
眾所周知,李白曾是唐玄宗、楊貴妃的座上客,有一陣子很是受賞識,杜甫當然羨慕這樣的境遇,他開始效仿李白,到處找權貴投稿,試圖走一條非常捷徑。
可惜的是,杜甫的伯樂始終未曾出現,十多年歲月蹉跎,期間他曾得到一些機會,但最後都與成功失之交臂,更糟糕的事情在於,很快,安史之亂爆發了,長安淪陷,杜甫的生活質量一落千丈,顛沛流離中,他吃盡苦頭,終於意識到大動盪之前,王侯將相,還是貧民百姓,並沒有太大分別,當年有多少奢侈繁華,破敗凋零時便有多少痛苦煎熬,與其懷念"朱門酒肉臭”的時候,不如憂慮眼前”路有凍死骨“的窘迫。
杜甫的詩文風格變得凝重,對百姓更加同情,而對政治、對皇帝多少有些失望。
二、小朝廷的監察官
大半年後,杜甫終於逃到鳳翔,投奔當時的唐肅宗,竟然得到重用。這可能是因為他來自淪陷區、忠義可嘉,而且當時的小朝廷人才奇缺,杜甫還算小有名氣,就被任命了左拾遺的官職,類似於為皇帝提意見、查漏補缺的諫議官員,算是近臣。
杜甫有才氣抱負,同時也有憂國憂民的情懷,按理說,在這樣的諫議職位上,他能夠一展所長,但杜甫卻不幸捲入房琯事件,上疏為其開脫求情,結果惹毛了肅宗,被貶官問罪,從此基本與政治前途絕緣。
房琯事件是怎麼回事呢?簡單說來,就是一個很受肅宗器重的官員房琯,其實就是個只會誇誇其談、並無真實本事的紙上談兵者,這樣的人領兵打仗當然討不了好,被大敗而歸後,皇帝要重重處罰他,杜甫卻站出來說,不能罰!
自身不是什麼舉足輕重的大人物,卻第一時間出來跟皇帝對著幹?杜甫大概是幹諫臣幹傻了,真以為言官免責,自己是在其位、謀其政,內心大公無私。可他忽略了一點,無論是皇帝,還是房琯,他們的政治地位都遠高於杜甫,這二人之間的角力,豈容小小拾遺置喙?
杜甫上疏救人,這點與司馬遷為李陵辯解如出一轍,皇帝早已定下處理方案,強行分辯,除了搭上自己,對朋友根本毫無幫助。
三、性格決定命運
從杜甫一生經歷來看,無論年少時,或是人到中年,他始終帶有幾分赤子的天真,政治上極不成熟,這樣的性格,於文章一道可以大成,但在為官之途,卻是坎坷萬分,因為他有真性情,掩藏不住的赤誠,不知轉圜,難以融通。
-
8 # 請叫我猴哥63
杜甫以對自己無法改變的事實和機構失望,來表達自己的失落,沒有以堅持不懈的恆心,透過不斷改變提高自己的能力而達到自己的願望,進而失落洩氣和抱怨,因此,好牌也能玩壞。
-
9 # 一直困惑
所謂的一手好牌,無非是個人的才華而已。
從古自今,有才華的人都是層出不窮,但是能出頭的確實鳳毛麟角,原因是複雜的,需要機遇。故古人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就是這個道理。
只不過,杜甫的才華屬於那種,受盡磨難也能冒出頭的那種,因此,他的詩作流芳百世。但是事事人為,卻不是他能全盤把握的,因此,晚景淒涼,也就見怪不怪了。
俗話說,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這些的人,你我的身邊都有。
-
10 # 文都楊稼
杜甫生於公元712一一770年。杜甫一生留下三千多首詩作,其中《春望》、《北征》、《三吏》丶《三別》堪稱詩文經典,與當時的李白被後人稱作“詩聖”!
有如此的文學才華,杜甫為何將一手好牌打的稀爛,以致老來窮困潦倒,客死他鄉。
這其中有社會原因和自身原因:到750年左右,正是杜甫人生的高點,此時的唐代由盛轉衰,一個國家的安危都無暇顧及,誰還有心思去考慮你這些吃閒飯的文人墨客。
自身原因:文人大多性格孤傲,與人共事不好相處。杜甫也曾為官,可這官是有職無權的小官,只可聊補家庭生計;孤陋的性格不願巴結上層,再加上牢騷滿腹,杜甫在官場上肯定混不下去。
文人大多淡泊名利,視詩文為生命,視大自然為家,喜與僧道為友,喜與幽靜結情,杜甫後來居無定所,四處飄泊,所作的詩文在暫時的年代是不值錢的,別說養家,自己都養活不了。
時運不濟,憤世嫉妒,是人生之大忌,當真詩文能改變社會,所落得的是四處碰壁。
杜甫人生的後來悲涼也就是一種自然常態了。
-
11 # 路上讀書APP
我們從小就會背的詩,不是李白的,就是杜甫的。這兩位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人物,簡直是深深刻進了我們的語言系統裡。
人們想起李白,說他是放蕩不羈的詩仙。可是一提起杜甫來,估計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苦大仇深,憂國憂民。
千古詩文中的賣慘之王,其實一點也不窮!杜甫明明就是官二代
可是,我們會背很多首杜甫的詩,但對他可能所知甚少。他是哪裡人?他夫人是誰?他有幾個娃,他真的是一輩子窮困潦倒嗎?那他怎麼還能到處遊歷並遇見了李白?
其實啊,杜甫固然胸懷天下、憂國憂民,但這位表面看來的“賣慘之王”,其實一點也不窮!30歲以前,人家還是標準官二代,交遊廣闊的紈絝子弟本人呢。杜甫草堂,根本也不簡陋,簡直就是豪宅嘛。
且不說他早年間“裘馬輕狂”快意的官二代生活,即使生活困頓,心裡抱負著懷才不遇,實際上卻也嫌棄河西尉一類的小官“淒涼為折腰”,始終改不了官二代的作派,俸祿微薄也要追求“耽酒狂歌”,餓死小兒子之後反思過也沒有落到實處。
今天,我們想跟大家分享一本杜甫的傳記,可以填補我們對這位偉大詩人的資訊空白。這本書是洪業先生在1952年以英文書寫出版的,直到今天,都被視為杜甫研究的權威。
千古詩文中的賣慘之王,其實一點也不窮!杜甫明明就是官二代
杜甫相當happy的早年“快意時光”杜甫的出生時間,歷代學者經過數百年的努力,才終於考定了,公元712年。從未來歷史走向來看,此時出生的人,將會親眼看見大唐歷史最好和最壞的時代: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
杜甫是哪裡人?有幾個猜測。
追溯到他的祖上,他先祖是杜預,西晉時期一位大將軍,一生最大功績是滅了東吳。杜預是京兆人,京兆就是長安。按理說,杜家應該是長安人。
然而,杜預的墓地卻在東都洛陽附近的偃師,連杜甫的祖父母和父母也都葬於此。那麼杜甫出生地是洛陽嗎?也不是,杜甫給禮拜寫過一首詩,“二年客東都”,說明洛陽只是客居,不是歸鄉。
千古詩文中的賣慘之王,其實一點也不窮!杜甫明明就是官二代
那他到底是哪裡人?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是唐朝時期著名的“文章四友”之一。這位武則天時期的詩人,據說是湖北襄陽人,所以有人據此推測杜甫的祖籍是襄陽。
以上都是推測,沒有被證實。這些地方杜甫家族都待過,而且他們家就是家大業大,做官的子弟也多,在很多地方都住過。但要說家鄉,杜甫一向自稱“杜陵野老”“少陵布衣”,這倆地方都在長安轄內。所以,杜甫自己認同自己是長安人。
杜甫的母親,出身更高,是跟大唐皇族李氏有親戚關係的崔氏。但杜甫卻沒有提到生母,估計生母崔氏一定去世很早,杜甫由姑姑撫養。關於杜甫的童年經歷,我們所知甚少,只知道他曾經在長安,以及附近的武功或奉天上過學。
“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可見,杜甫當年的同學都是長安一代富貴子弟,相當於今天的貴族學校,上學穿名牌,還有豪車接送。
千古詩文中的賣慘之王,其實一點也不窮!杜甫明明就是官二代
19歲那年,他自己踏上游歷之路,最遠走到了江南。直到24歲那年,家裡來信催促他回去考科舉,他才遵照父親的意思,回了長安。雖然提前一年回去準備考試,但很遺憾,杜甫初考並沒有成功。他雖然為自己落榜而羞愧,但他也自視甚高,並未像其他舉子一樣到處拜見達官貴人為自己搏求名聲。
科舉失敗之後,杜甫來到了父親任職的地方,但面對失望的父親和繼母盧氏,他沒有停留,再次踏上了遊歷的旅途。說到這裡,你也許可能會好奇,杜甫如此大段時間的旅行,費用從哪裡來?
當時正是大唐最鼎盛的時代,天下太平,他的祖父和父親,因為長年做官,有一定的財產積累。據計算,杜甫父親任職司馬期間,收入大概是當時社會上普通家庭的11倍,足以支援杜甫衣輕裘、騎肥馬。30歲之前,杜甫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富家子弟,在父親的優厚資助下,他暢遊河山,吟詩作賦,還學會了馬術和箭術,瀟灑得很啊!
千古詩文中的賣慘之王,其實一點也不窮!杜甫明明就是官二代
就在這段快意時光的尾聲,公元744年,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相遇了!杜甫和李白首次相遇在陳留,還遇到了另一位試圖詩意的詩人高適,三人喝得酩酊大醉,一起登高,還結伴出遊。第二次相遇,是在745年的秋天,杜甫和李白都為對方寫了兩首詩。
在聲名大噪的李白麵前,杜甫看起來像一枚小粉絲。其實,兩位詩人惺惺相惜,在此後的人生中又互有詩歌來往,雖然再也沒有見過。
千古詩文中的賣慘之王,其實一點也不窮!杜甫明明就是官二代
天寶四年,楊玉環封了貴妃。杜甫回到長安,開始了長達10年困守京城的日子。他像個北漂青年一樣,一直在首都尋找一個可以獲得官職的機會。
讀書人獲得官職有幾種方式。祖輩當過六品以上官的,後來可以增補進入官僚體制,但杜甫把機會給了弟弟;然後是參加科舉,公元736年和745年,杜甫都參加過,均告失敗。一方面,進士考試難度非常大,一年只錄取30人不到,另一方面,李林甫擔任宰相後,朝廷政治腐化,大批有才能人士紛紛落榜。
第三種方式,就是透過一品大官的推薦去當官。古代很多讀書人都給當時的大官寫詩自薦,李白寫過很多,杜甫也寫過,就是都沒成功。
千古詩文中的賣慘之王,其實一點也不窮!杜甫明明就是官二代
那麼這段時期,杜甫的經濟來源是什麼呢?一方面,杜氏家族在長安有祖產,雖然杜甫這一支可能是遠親了,但畢竟少年時期回來讀過書,長安地區杜氏家族人丁興盛,杜甫尚有一些親戚可以投靠。另一方面,杜甫漸漸有了些聲譽,有很多高官賞識他,比如汝陽王就資助過他。當然,他跟李白一樣,也能靠給別人寫文章得到不菲的潤筆費。
雖然朋友和權貴的接濟讓杜甫可以衣食無憂,但他仍然過著居無定所,動盪不安的漂泊生活。因為在十年蹉跎歲月裡,他總是在猶豫到底是繼續留在京城,等待為皇帝服務,還是直接離開。
終於在751年,事情迎來了轉機。唐玄宗要舉行三次大祭祀活動。杜甫寫了《三大禮賦》上書給玄宗,玄宗看了極為滿意,於是給了杜甫一次機會,進入吏部成為候補幹部。
千古詩文中的賣慘之王,其實一點也不窮!杜甫明明就是官二代
接下來的時光,依然喜憂參半。喜的是,杜甫終於結婚了,並且陸續生了幾個兒女。憂的是,杜甫當了兩年多的候補幹部,卻一直沒有得到任何職務,結婚以後開銷增多,杜甫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困窘。
幾年前還飄逸瀟灑的富家子弟,如今卻在長安終日為養家餬口而擔憂。755年,杜甫終於得到了一個看管軍庫大門的職位,這年冬天,他離開長安回到奉先看望家人,寫下了那兩句著名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原來,他路過華清池,聽說唐玄宗正和楊貴妃在溫泉裡享受,但自己回到家卻發現小兒子已經餓死了。
安史之亂開始,杜甫的生活更加漂泊。直到他到成都安定下來,在這裡,他遇到小迷弟東川節度使嚴武,嚴武一出手就在成都給杜甫一處草堂。
千古詩文中的賣慘之王,其實一點也不窮!杜甫明明就是官二代
說是草堂,其實也不小,杜甫在這裡縱酒吟詩,田園牧歌,後來揭不開鍋,完全是因為喜歡喝大酒了。戰亂時候飯都不夠吃,哪來的糧食釀酒。
以他拿衣服換酒的個性,兒子餓肚子也真是不奇怪。至於賣慘,生活起點那麼高,如果哪一頓飯沒有高粱,那大概就已經算是“飢”了吧。
杜甫最後的人生軌跡杜甫人生的最後兩年,基本都在江河上漂流,坐船的日子比在平地走路還多。出夔州,過三峽時,駐立江面,杜甫寫過一首短詩《旅夜書懷》:“飄零何所以,天地一沙鷗”,意思就是說自己像一隻沒有立足之地的鳥。
杜甫最後的人生軌跡,順著長江來到宜昌,再來到江陵,也就是荊州,再經過洞庭湖進入湖南地界,先是在岳陽,然後順著湘江來到長沙,來到衡陽。
千古詩文中的賣慘之王,其實一點也不窮!杜甫明明就是官二代
在湖南,杜甫寫下了人生最著名的一首七言絕句《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真真是把大唐那種曾經繁華無限,又無可奈何消亡的黯然神傷,寫得淋漓盡致。
縱觀杜甫的一生,大唐的命運轉折,都如同這首詩一樣,前半段歡樂無限,後半段盡是悲傷。但是,不得不說,直到去世,杜甫應該都是不窮的。如果真窮,又怎麼有路費可以四處遊蕩呢?
關於杜甫如何去世,現在也沒有定論。民間廣泛流傳一個傳說:杜甫曾經在耒陽被大水所困,十來天沒有東西吃,耒陽縣令找到杜甫,給了他一些牛肉和酒,杜甫在過度飢餓之後又吃得太多,很快便去世了。
千古詩文中的賣慘之王,其實一點也不窮!杜甫明明就是官二代
雖然洪業先生不同意這一說法,但可以肯定的是,杜甫交遊廣闊,總有人接濟,不是送他房子就是送他吃食,他可能心繫家國鬱郁不得志,他可能困窘潦倒,但絕對不是普通人理解的“貧窮”。
杜甫最終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但卻留下了詩歌創作偉大的文化遺產,將來有機會我們再為大家介紹杜甫的詩歌,感受杜甫的詩意。
編輯|Lo Lo
排版|Lo Lo
路上讀書,你的音訊圖書館。
-
12 # 觀世芸郎
詩要有飽滿的激情,深厚的文化功底,超常的想像力,對生活的獨到理解和提練,這些條件缺一不可,否則難成大師人,看看這些以詩成名的中國大詩人,幾乎都是因為思想上的困頓折磨而昇華,最終有所成就,所以,不存在一手好牌打壞一說,如果杜甫一帆風順,也許就沒有了詩聖一說,
-
13 # 南宮尋歡
如果才華可以當飯吃,杜甫一個人可以養活兩億人;如果顏值可以當飯吃,杜甫可以再多養活一億人。
杜甫就是這樣一個才氣逼人、風華絕代的美男子。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於河南鞏縣一戶杜姓人家。
同樣是這一年,李唐集團傑出青年李隆基打敗所有競爭對手,順利登上九五至尊的寶座,他將帶領大唐人民邁向前所未有的盛世。
作為一個新世紀的10後,杜甫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走在春風裡,幸福得不得了。
相比和諧繁盛的社會環境,更幸運的是杜甫出身在一個富裕美滿的家庭裡。
京兆杜氏,是北方的大士族,杜甫的遠祖可追溯到漢武帝時的御史中丞(廉政公署領導)杜周那代。
再往後,從晉朝的開國元勳杜預開始,他老杜家不是出刺史,就是當縣令,簡直是官宦世家。
“城南韋杜,去天五尺”,就是對京城韋、杜兩大家族最赤裸的標榜。
遠了不說,杜甫的爺爺杜審言,官拜修文館直學士,相當於現在人民大學的院長。
杜審言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詩作享譽大唐,他是文化人中的嬌子。
杜甫的爹地杜閒,官至兗州司馬,做過奉天縣令,相當於現在北京昌平的區委—書記,妥妥的正廳級幹部。
《小歡喜》大家都看過吧?桀驁不馴的季楊楊他爸季勝利才是個副區長,所以單純從出生看,季楊楊同學的背景遠不如杜甫同學硬。
季楊楊他媽厲害?殊不知杜甫他媽更厲害。杜甫的母親同樣出生於世家大族的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出了不少宰相、侍郎什麼的,還可以直接與李唐皇族通婚,夠厲害吧?
沒想到吧,我們的杜甫同學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帶著貴族氣息的名門望族裡。
正因此,從天分到教育資源上,杜甫都遙遙領先於普通人家的孩子。
七歲,普通人家的孩子剛識字,而杜甫童鞋卻開始寫詩了,有詩為證:“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
從幼兒園開始,杜甫就一直是人們吹捧的“神童”、”學霸",他寫的作文經常被老師當作範文在課堂上朗讀。
老師讓杜甫總結寫作秘訣時,他總是輕描淡寫的說到: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像杜甫這樣機智有才華,且天賦異稟並招人驚羨的優等生,周圍的人都覺得他上清華、考北大,奪狀元、當探花,留學歐美,出任CEO迎娶白富美再正常不過,只是早晚的事。
孰料,世事無常。子曰:敗高興得太早。
從小優渥的生長環境,加上母親早逝,父親異地做官,杜甫主要由三姑和姥姥照顧,她們對杜甫太過寵溺,疏於管教。導致杜甫隨心所欲,特別調皮。
別人家的孩子十五六歲都上高中了,整天沉浸在書山學海里備戰高考,而我們的杜甫同學還像個毛孩子似的,到處摸魚捉蝦、打棗掏鳥窩,玩得不亦樂乎。不信?有詩為證: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百憂集行》杜甫不喜歡死讀書,他崇尚素質教育,認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於是,19歲那年,同學們都準備高考了,他卻背起雙肩包,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有錢就是任性,騎上寶馬,一腳油門,從河南到江南,遊遍美景,吃遍美食,看遍美人,年輕氣盛的杜甫以為人生就這樣達到了高潮。
20歲,該舉行弱冠禮,給自己取個字了,長這麼帥,就叫子美吧!
那一年杜甫已然是一個24歲的大小夥了,同齡人都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他才第一次參加高考,也是醉了。
杜甫信心滿滿的參加完高考,估分650,結果等放榜那天一看,擦,380,華麗麗的落榜了。
總所周知,河南考生人數眾,但教育資源奇缺,沒有985,只有一所211,競爭尤為激烈。
杜甫同學玩玩打打,不用心備考就直接參加考試,不落榜真不合理。
對於這次落榜,並沒有擊醒杜甫,他依然沉迷於旅遊,過著“裘馬輕狂”、“放歌縱酒”的奢靡生活。
29歲那年,杜甫迎來了兩件大事。
一是他抽空閃了個婚,物件是弘農縣農業局領導的女兒楊氏。
二是他的父親杜閒在兗州司馬的任上病逝了。
突然間失去了父親的資助,成家後來自家庭的壓力一下子讓他猝不及防。
沒錢沒工作還愛玩,日子這樣過下去,真是一天不如一天。
俗話說:前半生有多放縱,後半生就有多落寞。
34歲,杜甫開始到京師長安找工作,除了寫詩,他啥都不會,白白做了十年“京漂”。
詩寫得再多、寫得再好有什麼用,能當飯吃、當錢花嗎?
就這樣,人到中年,杜甫依然一事無成。工作時有時無,社保經常斷繳,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沒辦法,只好靠混得好的朋友接濟。
接濟他最多的朋友嚴武經常跟杜甫開玩笑說:阿杜啊,你看你,取到手一對火箭四個二的好牌,硬是被你打得稀巴爛啊!
據說,因為這句話,杜甫後來還和嚴武鬧掰了。
杜甫的一生輝煌與衰落,也正是大唐王朝由盛及衰的完美呈現,經歷過安史之亂的詩人,沒有一個沒受傷害的。
正是在他人生和這個國家最痛的十多年裡,他不屈不撓,堅持寫詩,頑強生活,最終得以讓他渡劫封聖,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現實主義詩人。
-
14 # 常識與嘗試
杜甫並沒有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理由如下:
一、天姿聰穎,才思敏捷。
杜甫七歲賦詩,可謂天姿過人。
"七齡詩即壯,開口詠鳳凰。"
這就是杜甫,一生詠詩作賦一千多篇的詩聖。
二、生活貧困,難奪其志。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始終詩書不絕,始終不曾向命運屈服。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是詩聖的氣節,千軍不能奪其志。
三、心存報復,優國優民。
詩生仕途失意過著貧困的生活,卻依然心存家國。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由己推人,這是詩聖的仁。
四、德才兼備,命運多桀。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杜甫無疑做了充足的準備。
有德有才,德才兼備。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杜甫一生落魄,並非因為做事失誤,而是命運的播弄。
杜甫鬱鬱而終,不是他活的多麼失敗,而是大唐統治階級的巨大損失。
處江湖之遠,而憂其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即使一生過得並不成功,杜甫也是天下讀書人的楷模。
你覺得呢?
回覆列表
杜甫,唐時與你李白合成稱李杜,少年時家境不錯,自身又是才華橫溢之人,可謂少年得志,後來19歲出行遊歷,之後去京科考,可惜屢試不第,杜甫命運多舛生不逢時,遇到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當時朝堂弄權,科舉無果,鬱郁不得志,後來又遇上安史之亂,得罪皇帝,舉家逃往成都,之後思鄉情切,久經輾轉離開成都到處漂泊浪蕩靠人救濟,最後死在了歸途的一條小船上,享年5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