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小百科全書

    坦率的說,在我看來,清朝時期的立儲制度是整個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最優秀的立儲制度了。清朝並沒有死板的遵循所謂的“嫡庶制度”。所以相對而言清朝的立儲制度更加側重於唯才是舉。

    中國歷史上從周朝開始就已經開始遵循嫡長子繼承製了。《春秋公羊傳》中也有記載“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所以從周朝開始之後,絕大多數的皇帝都是嫡長子。這就導致中國封建社會時期出現了很多因為冊立嫡長子所導致的惡果。比如歷史上很多時期,明明嫡長子還是一個小孩,而其他的孩子都已經成年,甚至還非常的英明神武。但君主依舊選擇了小孩嫡長子來繼位。這就很容易導致權臣干政或者外企專權。漢武帝託孤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再比如篡魏建立了晉朝的晉武帝司馬炎。本身司馬炎也算是一代雄主。但就因為司馬炎選擇繼承人問題導致晉朝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一個恥辱的歷史時期。司馬炎的嫡長子司馬衷就是一個低能兒。但另一個弟弟齊王司馬攸卻精明強幹,司馬炎本身也想過冊立司馬攸,但考慮到傳承製度問題之後,司馬炎最後還是選擇了司馬衷當太子,就是後來的晉惠帝。司馬衷就是那個百姓吃不起飯快要餓死了。但司馬衷還天真的問臣子,百姓吃不起飯為什麼不吃肉呢?就這樣的低能兒當皇帝自然掌控不了國家。之後先是外戚楊駿專權,後有皇后賈南風奪權,雙方鬥來鬥去,引發了著名的“八王之亂”,晉惠帝也被毒死。司馬王朝的宗室內耗,極大削弱了國力,導致少數民族紛紛反叛,最後西晉也被滅掉。可謂教訓深刻。

    而到了清朝時期,由於受滿洲舊俗影響,所謂“嫡庶”觀念在滿清人心裡還沒有成型。所以清朝初期的皇帝都是擇優而選。比如清太宗皇太極不是嫡長子,也不是庶長子,清世祖順治帝福臨、清聖祖康熙帝玄燁都不是因為嫡長子身份而當的皇帝。康熙選擇繼承人的時候依舊是按照能力擇優而選。愛新覺羅·允禔就是康熙時期九子奪嫡的皇長子。實際上愛新覺羅·允禔也不算是真正的皇長子。只不過康熙的前四個兒子都早夭了。所以愛新覺羅·允禔這個五兒子依次遞補成為了長子。

    康熙的長子愛新覺羅·允禔能力是有的。但其心機過於深沉。而且過於歹毒,所以康熙雖然喜歡允禔,但討厭透了他狠毒的性格。比如當年太子允礽被廢后,康熙命令允禔監視廢太子。但允禔自認為太子被廢,自己的機會就來了。允禔擔心廢太子會重振旗鼓。所以允禔向康熙建議殺掉廢太子。允禔的提議遭到了康熙的反對,也因此康熙開始厭惡長子允禔。而允禔還不自知,反而四處挑唆兄弟們爭鬥。後來皇三子允祉告發允禔用魘術廢太子之事,這就讓康熙更加失望了。而且古人迷信,允禔使用魘術也讓康熙反感切不安。所以康熙呵斥了允禔,並且稱其為“亂臣賊子”。之後康熙廢了長子允禔,並把他給囚禁了起來。直到雍正十二年允禔才病逝。

    當然了,允禔沒機會被立為太子也有先天不足的原因。允禔的生母惠妃那拉氏只是一位庶妃,根本比不上皇次子允礽的生母皇后赫舍里氏的身份高貴,所以康熙立太子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允禔。主要原因就是他母親的身份地位太低了。雖然清朝不堅持”嫡庶制度”。但起碼也要相對比較一下的。

  • 2 # 酒翁

    一個皇子能否做太子,我覺得從兩個方面來分析:1、出身,2、人品或能力。

    首先是出身。

    康熙的皇長子胤禔,母親是惠妃那拉氏,僅僅是一個庶妃,按理說給皇上生下了個皇子,皇子肯定得給冊封,可惜沒有得到任何冊封,可見其地位得有多低下,一直到康熙十六年,才被冊封為嬪,又再過了幾年,被冊封為惠妃,接下來也就沒有得到任何得晉升。

    而反觀太子胤礽,母親是康熙皇帝的結髮妻子,是皇帝的第一任皇后,是後宮之母,地位比胤禔的母親高了不知道到哪兒去了,其他的不說,就到這兒,胤禔的出身就比胤礽差一大截。

    而且一提到胤礽,就不得不說他這個太子是怎麼定的了,康熙和皇后的感情是非常好的,雖說兩人的婚姻有政治因素在裡面,但也不影響兩人的而感情,兩人一起經歷了鰲拜轉圈,皇后也一直給康熙莫大的支援和安慰,而且也將後宮打理的非常不錯,而且這一切胤禔的母親都是無法比擬的,而且,康熙之所以定胤礽為太子,也是因為皇后的去世,康熙非常難過,將對皇后的感情都傾注到了胤礽的身上,所以,冊封了胤礽為太子。

    說完出身,咱再說人品或能力。

    咋不是說胤禔的人品或能力不好,胤禔其實一開始很招康熙的喜歡,據當時的法國傳教士記載,皇上非常寵愛這個皇子,這個皇子也才華橫溢。而且大清的傳統,皇子結婚後是需要搬到宮外去住的,但胤禔卻沒有,可見康熙對胤禔的喜愛程度,這麼多皇子中,也就胤禔和十四阿哥沒搬出去。

    康熙對於胤禔的成長,也是不遺餘力,親征葛爾丹,他與索額圖統領御營前鋒營,參贊軍機,並在同年三月被風味直郡王,當時才24歲,這麼年紀輕輕就被封為王,可見康熙對他的喜愛。但只能怪自己不爭氣,胤禔在接任待物上,非常隨意,經常有一些冒失之舉,讓康熙很是光火,這些都不是什麼致命的,真正致命的就是對胤礽的下手。

    胤礽雖說也好不到哪兒去,當太子四十多年,最後被廢黜,第一廢之後,胤禔來勁了,覺得這時候,太子之位勢在必得了,開始想要爭奪太子之位了。因為他是老大啊,按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說法,這個時候太子之位那就是胤禔的,再加上康熙還將一些重要的任務和對胤礽的看管監視工作交給了胤禔,這無形中給胤禔一個感覺:我被重用了啊。

    胤禔一想,皇上對我這般重視,我得表現一把啊,於是胤禔就主動向皇上請纓了:皇上,這個胤礽啊,所作所為真是非常的噁心無恥,很丟人心啊,皇上若是想殺胤礽,不用您自己出手,我願意效勞啊。胤禔覺得自己這一手牌打的那是王炸的感覺啊,馬上就要贏了。

    誰曾想,康熙很鄙視啊,對這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想法很唾棄啊,於是等回到北京後,康熙立馬當著眾皇子和文武大臣的面,宣佈了胤禔這個卑劣的行經啊,氣的老皇上直接說到:就你,還想要當太子,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你永遠也別想。胤禔懵了,不對啊,這個結局不是我預測的啊,我這都快贏了啊。怎麼康熙對我的評語是這樣的呢?

    所以,胤禔接下來的動作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因為他已經被康熙的“炸”給炸懵了,於是做出了用扎小人的方式來詛咒胤礽,結果被發現,舉報到康熙那,這一下子就惹怒康熙了,下場可想而知啊,削宗奪爵,終身圈禁啊,好好的一手牌,最後輸的那麼慘,有一種自己扔一炸,被別人扔一炸,自己還輸了的感覺。

  • 3 # 孔六十三

    康熙的大兒子叫胤禔,他的母親是惠妃那拉氏。胤禔曾經歷經兩次立儲,但這兩次他都沒能成為太子。

    第一次是在他三歲的時候。1675年,康熙帝封年僅週歲的嫡子胤礽為太子,胤礽也成了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太子。此時的康熙帝才二十來歲,膝下存活的皇子只有胤禔和胤礽。胤禔為長子,胤礽為嫡子,聽起來兩位皇子都很重要,但胤礽卻比胤禔尊貴的多。

    胤礽的母親是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與孝誠仁皇后是少年夫妻,彼此感情非常好,皇后更是因為生育胤礽難產至死,所以康熙帝痛心不已,親自扶養胤礽。胤礽的外祖家也是實力強悍,皇后祖父是康熙的輔政大臣索尼,叔叔是索額圖,他們都在剷除鰲拜的過程中立有大功,很得康熙器重。所以胤礽雖然出生就沒了母親,但是有康熙的疼愛和強大的外祖勢力加持,身份、地位自然尊貴無比。

    胤禔實際上排行第五,年輕的康熙前面夭折了四個皇子,所以胤禔成了康熙存活下來的第一個兒子。康熙生五子才存活下來這一個,自然是寶貝、珍重的不行,再加上是長子,那身份也是非常貴重的。但由於當時胤禔的母親那拉還年輕,家中族人也都官職不高,所以她的位份不高,只是一位普通的庶妃。所以康熙雖然也疼愛胤禔,由於他的出身不高,所以並沒有立他為太子的打算。

    康熙立太子時,看似只有兩個皇子,二選一胤禔的機會還是挺大的,但實際上康熙根本沒考慮他。當時的康熙還很年輕,以後可能會有很多兒子,而當時僅有的兩個皇子胤禔和胤礽也都是幼兒,看不出他們以後有沒有才能,說起來康熙沒必要此時立儲,完全可以等個十年、二十年的。康熙之所以早早立儲,是因為他想融入漢人文化,以示對漢人的拉攏。漢人建立的王朝都是早早立儲,國本早定,天下才可太平。所以康熙也學著早立太子,並且尊照漢人的嫡子優先的原則,立嫡子胤礽為太子。所以康熙立太子的重點是他已經有嫡子了,想立嫡子為太子。若是沒有胤礽,那麼康熙會等到下一任皇后生下嫡子時再立太子。所以這次立儲,胤禔根本就沒在康熙的考慮範圍內,他的出身決定了這次立儲跟他沒緣,他連競爭的資格都沒有。

    第二次是在太子胤礽被廢后。1708年,太子胤礽被廢,儲位再次空懸。此時距離胤礽被立為太子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胤禔的情況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是此時的他和很多兄弟們都已經成人了,康熙若是再選繼承人肯定會優先考慮個人才能和品性,不是隻看出身了。胤禔做為長子,陪在康熙身邊的時間最長,軍功和政績也最多,也很受康熙的重視和喜愛。其次,胤禔的身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的母親此時已是惠妃,是四妃之首。他的外祖家也出了一位很受重用、權勢很大的明珠,再加上他皇長子的身份,此時的胤禔的優勢真的比其他弟弟們要多出一截。但這次卻是毀在了他自己身上。

    早在太子胤礽被廢前,有明珠支援的胤禔就已經對太子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兩個皇子,背靠朝中索額圖、明珠兩大勢力,已經是明裡、暗裡較勁了。康熙帝其實是很不滿胤禔對太子造成的威脅的,但並沒有因此打壓他。胤礽被廢后,康熙更是讓胤禔看管、押送胤礽回京,可以說依然是很信任和依重這個長子的。康熙雖說過胤禔秉性急躁、愚頑,但人無完人,康熙並有因此否決他,但接下來的胤禔卻把急躁和愚頑發揮的淋瀝盡致。

    胤禔看太子被廢,便急不可耐的進行了一波愚蠢的操作。他在押送胤礽回京的途中向康熙進言殺了太子,並表示若是康熙不好意思,他可以代勞。他這一張嘴,一下就讓康熙涼了心。爹還活著呢,就想殺弟弟,若是以後讓他當了皇帝,他的眾多弟弟們還有活路,如此不顧兄弟感情,怎能被立為儲君。因為此事胤禔被康熙嚴詞斥責了幾次,並對他越來越厭惡。胤禔若是自此消停了,既便不能當太子最起碼能當個富貴王爺。可胤禔並不甘心,他看康熙不待見他了,便極力推薦八阿哥胤禩,因為胤禩是他的母親惠妃扶養長大的。他利用張明德給胤禩相面,說胤禩有大貴之相,為胤禩製造與論優勢。康熙聽說後大怒,讓人徹查此事,發現了胤禔曾經派人刺殺過太子,並想把這件事嫁禍給胤禩。若是胤禔只是有那個心說說也就算了,但付諸行動可就是大罪了。眼看胤禔已經大禍臨頭,他的三弟胤祉更是不失時機的告發他曾鎮魘太子,康熙大怒把他圈禁在府邸裡,永遠不許出來。胤禔的爭儲之路到此也就結束了,能留住一命也是康熙格外開恩了。不僅如此,他的蠢操作不僅害了自己,也害的胤禩從此也被康熙厭惡。

    胤禔一生中有兩次與太子擦肩而過,第一次錯失因為命,第二次錯失卻是因為人。命運不由己,人為的也沒有把握住,所以胤禔最終也沒能當上太子。反而因此被圈禁了二十多年,直至死也沒能走出自己的府邸。

  • 4 # 有趣的歷史段子

    感謝悟空秘書的邀請,筆者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康熙的大兒子就是直郡王愛新覺羅·胤禔。這位皇長子是康熙皇帝和惠妃納喇氏所生,長相帥氣,而且也立下過戰功,據史料記載愛新覺羅·胤禔曾和康熙皇帝一塊從徵厄魯特蒙古噶爾丹。那麼作為長子的愛新覺羅·胤禔有沒有機會做太子呢?您別說還真有。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在塞外行圍時太子允礽被廢,而這個時期胤禔是有機會做太子的,而且此時的康熙皇帝是很器重他這個大兒子的,讓他負責監視被廢的允礽。

    但皇長子愛新覺羅·胤禔有些太心急了,而且過於冷血和狂妄,他竟然向康熙進言,要求殺死允礽。這不但沒讓自己成為太子,反而讓本來器重自己的康熙十分反感,後來他弟弟皇三子允祉向康熙皇帝告發他用魘術廢太子之事,更是讓胤禔的處境雪上加霜,不但被康熙罵為亂臣賊子,還被其削去爵位,嚴加看守,在府第高牆內幽禁起來。後來這位皇長子卒於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歲。

  • 5 # 覃仕勇說史

    答:康熙皇帝的生育能力超強,他八歲登位,十四歲就開始生子,一直生到六十三歲,一共生了五十六個孩子。

    他的第一個孩子是男孩,乳名叫承瑞;最後一個孩子,也是男孩,名字叫胤秘。

    從理論上說,承瑞就是提問問題網友所說的“康熙的大兒子”了,但他僅僅在人世存活了三年,就一條小命歸西了。

    康熙早婚早育,十四、五歲的小人兒,就接二連三地生男育女,導致這些“提前”來到人世的皇子皇女存活率都不高。

    他的第二個孩子是女孩,也是隻存活了三年。

    第三個孩子是男孩,乳名叫承祜,同樣只存活了三年。

    第四個孩子是男孩,乳名叫承慶,存活了一年零兩個月。

    第五個孩子是女孩,存活了兩年。

    第六個孩子是男孩,乳名叫賽音察渾,存活了三年。

    第七個孩子是男孩,叫胤禔——因為活到了成年,所以,現在人們談論的“康熙的大兒子”,指的就是這個胤禔。

    胤禔為什麼不能做太子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

    女真人入關之前,屬於漁獵民族,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文化落後,對於遺產繼承問題,一般沿用兩種思路,一個是長子繼承;另一個是“幼子守灶”風俗。

    清太祖努爾哈赤建國稱汗,一開始是立了長子褚英為太子的。

    但褚英情商低,與努爾哈赤視如左右手的五大臣額亦都、費英東、扈爾漢、何和裡、安費揚古關係惡劣,與諸兄弟也不和,最後太子之位被廢,遭到軟禁,慘死牢中。

    褚英被廢,努爾哈赤把汗位繼承人的物件鎖定在次子代善身上。

    褚英和代善都是努爾哈赤的原配佟佳氏所生,從漢人儒家思想來說,都是嫡子。

    但代善確實不成器,幹了許多讓努爾哈赤噁心的事。

    努爾哈赤後來就不管了,有生之年,再沒立太子。

    這就使得他在身死之後,屍骨未寒,諸子間就發生了激烈的汗位之爭。

    幸好,他的第八個兒子皇太極太優秀了,出類拔萃,獨立雞群,在角逐中勝出,繼承了汗位。

    不過,後世很多人都說,按努爾哈赤的意思,他是想把汗位傳給十四子多爾袞的。

    這也使得多爾袞在皇太極猝死後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發生了激烈的皇位爭奪戰,雙方互不相讓,幾乎要兵戎相見。

    諸王公大臣最後協議折衷,採取了平衡原則,推舉年方六歲的福臨登位,由多爾袞擔任攝政。

    福臨吸取了祖輩、父輩的教訓沒有指定繼承人的教訓,早早就指定了出過天花,對天花產生了免疫力的皇三子玄燁,即後來的康熙為自己的帝位繼承人。

    康熙剛剛即位時,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六十九歲的,他也想提前指定帝位繼承人的。

    按理說,他在胤禔出生後,他可以立胤禔為太子的。

    但是,大家注意,康熙是清朝諸帝中第一個幾乎全盤接受漢儒家文化的人。

    別的不說,看他給諸子起的名字就知道了,仿照明太祖朱元璋,定下了字輩,還定下了最後一字的部首。

    所以,康熙不急著給立胤禔為太子,畢竟,他也不知道胤禔是不是會像前面那三個兒子一樣兩三歲就夭折,而且,胤禔只是一個庶妃所生。

    他在等待和觀看皇后身子的動靜。

    這不,胤禔出生之後,康熙的第八、第九、第十個孩子也出生了。

    其中的第九個孩子是女孩,僅存活了四年;第十個孩子是男孩,出生當日就夭折了。

    不過,皇天不負有心人。

    仁孝皇后有喜,經過九月懷胎,第五子胤礽誕生!

    胤礽雖然是康熙的第六子,但他可是康熙的嫡長子呀!

    在胤礽剛滿週歲,康熙就迫不及待地確立他為皇太子。

    可以說,胤礽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唯一一位、也是中國官方正史上最後一位明立皇太子。

    雖然如此,胤禔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當上太子。

    皇太子胤礽在康熙朝後期捲入黨爭,歷經兩立兩廢,終以幽死禁宮。

    康熙四十七年,胤礽初次被廢時,康熙帝就非常看好胤禔,讓他負責監視胤礽,從塞外至京城都是由他看守。

    但是,胤禔太沉不住氣了,他向父皇進言,要殺死胤礽。

    這,引起了康熙的極度反感。

    後來,皇三子胤祉告發胤禔用“魘勝”巫術咒廢皇太子。

    康熙忍無可忍,宣示胤禔為“亂臣賊子”,下令奪郡王爵,幽禁在府第高牆之內。

    這一幽禁,胤禔的政治生命完蛋了。

    他被囚禁在高牆內達二十六個春秋,一直幽禁至死,終年六十三歲。

  • 6 # 平安讀歷史

    說起來,皇帝的長子是有比較大的優勢可以當太子繼承皇位的。不過康熙皇帝的長子胤褆,卻因為諸多原因一直沒有當上太子,後來有了機會卻因為自己的愚蠢操作,導致自己與太子之位無緣。

    康熙皇帝剛剛登基的時候,那個時候滿清入關的時間還不久,所以並沒有按照中原文化來。因為之前繼位的皇太極還有順治都不是長子,所以胤褆的這個長子在當時人們看來並沒有多大的優勢。事實上在整個滿清王朝,真正以長子之位繼承皇位的都不是很多,真正第一個以長子繼承皇位的是道光皇帝,那個時候都已經是晚清了。

    再一個,中國的古代文化,講究的是嫡長子繼承製,胤禔雖然是長子,但卻不是嫡子,這一點就要了他的命。因為胤禔之後,嫡長子胤礽不久就生出來了,雖然從順序位上講他是胤禔的弟弟,但因為有嫡子的身份,所以最終他被立為太子。

    當然胤礽當了幾十年太子之後,由於某些方面惹怒了康熙皇帝最終被廢掉,胤禔這個時候確實有一定的機會了。但是他過於心急,居然向康熙皇帝提議要自己動手殺掉太子。這一下子等於惹怒了康熙皇帝,因為虎毒不食子,康熙皇帝再狠毒也不會殺自己的兒子。所以胤礽雖然被廢掉太子之位,但是胤禔也被康熙皇帝給囚禁起來,到死都沒放出來。

  • 7 # 揚揚156319522

    驕橫無謂不國事。長子列為太子規。目為有緒運不亂。根據情況來變換。皇帝還有一招。既使歷史好交待。又能把有用的人才用上。故意用一個能力差次的人用來暫時當陣。算得到所有的人才中會被這個人才所代替。既使一個人才出眾的人指了政。能管理得了國家。他的權力不是皇帝直接交接的。皇帝的正確路線沒走完而被他篡改了。所以起了別的變化對國有利。也是把這段歷史有個合理的按排。

  • 8 # 歷史簡單說

    清朝和其他朝代還是不太一樣的,商朝的時候,皇帝的繼承,一般有哥哥傳給弟弟,父親傳給兒子兩種做法,而到了周朝的時候,一般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

    而中國古代實行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對於皇帝來說,也大概如此,那就是一個皇后多個妃子,而皇后的兒子就是叫嫡子,最大的那個就是嫡長子,當然可能還會有第二個皇后,那個也是嫡子。

    嫡長子是第一資格的,其次是嫡次子,這個也就是為什麼古代皇帝,經常會不喜歡太子,但是又很難把太子廢除,而改立其他皇子了,因為群臣都反對,所以阻力比較大。

    用嫡長子的好處,就是減少皇子之間的競爭,因為皇帝一般有多個皇子,比如康熙就有好幾十個兒子,如果每個皇子都要爭這個皇位的話,那恐怕會爭得你死我活的,而按照這個順序的話,那麼大家就比較相安無事。

    而這種的壞處,也比較明顯,那就是這個太子,不一定是最賢能的。

    清朝的繼承人,開始的時候,一般是大家選出來的,比如皇太極並不是努爾哈赤指定的,而是由王公貴族們一起選出來的,順治也不是皇太極選的,而是多爾袞和其他王爺選出來的。

    康熙呢,他比較喜歡漢文化,所以他採用了嫡長子繼承製,而太子呢,是皇次子,是皇后的兒子,皇后難產而死,而皇長子呢,是庶長子,所以就沒有選為太子。

    而太子兩次被廢黜,為什麼大阿哥允禔沒有被選為太子呢,這個就有三個原因了,一,康熙不打算立太子,二,三阿哥指出大阿哥鎮魘太子,三,大阿哥向康熙提出,可代他殺太子。

  • 9 # 黑帽小波

    你好,理論上講,康熙所有的皇子都有成為太子的可能,但實際情況受多重因素影響,有時連康熙也身不由己。大阿哥奪嫡失敗,是因為一手好牌被他打砸了。胤礽能做太子,並不是因為他很優秀,主要是因為他嫡子的身份以及康熙的政治考量。

    大阿哥胤禔雖是皇長子,但其母親納喇氏不是正宮皇后,他也就成了庶子。 胤礽就幸運得多,其母親是康熙特別疼愛的孝誠仁皇后,他也就成了嫡子。孝誠仁皇后在生下胤礽的當天就去世了,康熙很自然地將感情轉移到了胤礽身上。

  • 10 # 免費手機炒幣機器人

    因為古代封建帝王選擇繼承人的標準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這個順序是先看嫡,無嫡才看長。

    康熙原有四名兒子,只是都未及排序就早早夭折,所以胤禔就成了清史記載的皇長子。

    他的母親惠妃出身滿清貴族葉赫那拉氏,身份並不低,如果康熙的皇后沒有生出兒子,那他就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但胤礽出生了,他只能退居二線。

    曾經離太子之位這麼近,胤禔是很不甘心的。而實際上,他也是很有機會成為太子的。

    康熙朝的“九龍奪嫡”是場帝王家的大戲,後世更以此為素材改編成了很多影視劇,有一陣子電視上滿是前頭光光後面小辮子的阿哥和爺們——都快看吐啦!

    雖說是“九龍奪嫡”,但其中有人是真心想當太子,比如八阿哥胤禩;也有人是打醬油,比如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 ;還有人是壓根不想爭,比如十三阿哥胤祥;至於十四阿哥胤禵,那是故意跟同胞哥哥對著幹;也有人只敢私下做小動作,比如三阿哥胤祉。

    原來的太子,二阿哥胤礽則是太過心急了點兒,太子時間當得太長迫不及待的想上位,引起了康師傅的不滿,父子生隙,才給了別人可乘之機。

    而大阿哥胤禔是最傻的,他以為太子倒臺就輪到他了。

    在別人還在觀望的時候就第一個跳出來,但這種事情並不是先下手為強,先出來的反而會成為眾人共同對付的靶子,很容易炮灰,後出來的反而有可能獲勝。

    比如四阿哥胤禛,前期屢屢被康熙斥責,但他既不拉黨結派,也不去父皇面前爭寵,只緊跟著太子的步伐,有空寫寫佛經逗逗小狗,一副清心寡慾的做派,誰信他也想奪嫡?這才是“不爭是爭”的最高境界!

    倒也不怪胤禔這麼自信。他的母族是個大靠山,前面說過了,惠妃出身葉赫那拉氏,而此時朝中還有另一個葉赫那拉氏的權臣:明珠!只要操作得當,這些都是他登上太子之位的資本。

    況且,因為他年紀最大,在別的弟弟們只能在宮中讀書的時候,他就跟著康熙徵過噶爾丹,建立了軍功,素有勇武之名,平時康熙也十分器重他。

    但他犯了和胤礽一樣的錯誤,心急!胤礽急著當皇帝,他急著當太子。所以康熙第一次廢太子的時候,他不去表現兄友弟恭,卻建議康熙殺了胤礽!別說此時康熙對胤礽還有感情,就算沒了,聽到一個兒子建議自己殺另一個兒子,那也會心寒吧?

    後來三阿哥胤祉看出康熙對胤禔的不滿,告發他用魘術害胤礽,康師傅大怒,罵他為“亂臣賊子”,直接圈禁了。

    於是胤禔提早出局,退出了九龍奪嫡的大戰場,諸子中他是第一個挑起戰火的,也是第一個出局的。

    但他雖然炮灰了,卻為弟弟們做出了示範,就像一塊肉本來在老虎嘴裡,群狼圍著垂涎欲滴,不敢搶。可老虎忽然也變成了狼,有一隻狼撲上去搶食,不管有沒有搶下來,別的狼也都蠢蠢欲動了!

    不過,因為出局得早,反而得了善終。娶了一妻九妾,沒名分的女人更多,生了一堆兒女,63歲才壽終正寢。

    父親出手畢竟比兄弟出手輕得多,之後的胤禩、胤禵可沒他這麼好過。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慧量化(歷時收益,資料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 11 # 大海中的一滴水0205

    封建時代講究嫡庶之分,不光皇家,公侯大臣的財產大部分都給嫡子,庶出的如果會做人,老老實實的,還能分些財產。

    而且庶出子女的母親如果太受寵愛,女主人狠下心來報官的話,大臣連官都做不了,這叫寵妾滅妻

  • 12 # 蕭郎君

    康熙帝一生共有35位皇子,自古以來,凡是皇家,必定會早夭幾個,而康熙帝的35位皇子中就有11個早夭的,沒有早夭的排名到24位皇子。康熙帝的皇長子就是愛新覺羅·胤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阿哥,雍正帝的大哥。

    胤禔出生於1672年,當時康熙帝才18歲,按照現在來說才剛成年,而在古代康熙帝都算晚了。胤禔的生母是惠妃納喇氏,生胤禔的只是庶妃,五年後才晉升為嬪,後晉惠妃。在生胤禔之前,她還生過一個承慶,不過1歲左右就夭折了。

    胤禔是庶妃所生的第一個兒子,所以是庶長子。自古以來,皇帝立太子基本都是立嫡不立庶,無嫡立長子。不過清朝中後期就不一樣,那時立太子就比較隨性了,比如雍正時期,創立了一個私密立儲制度,也就是將繼承皇位的名字寫下來放在“正大光明匾”後,等皇帝駕崩了才可拿下宣佈。

    而康熙帝依舊是老傳統,他實施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度,光從這個制度來看,胤禔作為庶子就沒有資格立為太子。更何況身為庶子的他也根本不得康熙帝的寵愛,就拿康熙帝時期的九子奪嫡來說,胤禔連奢望的機會都沒有,直接就被PASS了。

    康熙帝最後立的是嫡次子胤礽為太子,因為嫡長子四歲的時候夭折了。不過胤礽不爭氣,連著兩次把太子之位丟掉,這才引起了著名的九子奪嫡,讓雍正獲得了皇位。

  • 13 # xueer939

    胤禔在康熙兒子當中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幼殤未齒序,胤禔便順位成為皇長子。胤禔的生母是康熙惠妃那拉氏,因此胤禔雖然是皇長子,但畢竟只是庶出子,康熙時期實行的是嫡長子皇位繼承製度,胤禔雖然在兄弟中排行老大,但實際上並沒有資格當太子

  • 14 # 餘與虞

    愛新覺羅·允(胤)禔是康熙的庶長子,母親是納喇氏。納喇氏一共生了兩個孩子,第一個孩子是承慶,是康熙實際上的第三子,但由於早殤未序齒。十一年,她生下皇長子,也就是胤禔。而在二十年納喇氏晉升為惠妃,位居四妃之首,這以後她還撫養了皇八子胤禩。

    比起皇太子胤礽,胤禔雖然沒他地位尊貴,因為他的母親是康熙的結髮妻子孝誠仁皇后,但是胤禔比起胤礽來能力絲毫不差,甚至可以說高上許多,可他為何未能染指皇位呢?我們先來看看胤禔其人。

    在他十八歲時,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落首領噶爾丹悍然發動對內蒙的入侵。當時,清朝國力尚強,對待如此不聽話的噶爾丹,自然要予以反擊,

    於是,康熙派遣他的哥哥福全作為撫遠大將軍,又任命大兒子胤禔作為副將率軍禦敵。而這次,康熙也率大軍殿後。

    雖然噶爾丹來勢洶洶,但還是敵不過強大的清軍。沒多久,噶爾丹的精兵就被福全的部隊伏擊並且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噶爾丹也是聰明人,眼見打不過就求和,不過機智如他,求和是假,詐降是真。

    噶爾丹為了能全身而退,和福全簽訂了一個假和約。福全也沒多想他的花言巧語,就這樣草率地下令清軍停止進攻,導致噶爾丹順利逃脫。

    康熙聽聞後自然是大怒,對福全和胤禔一頓痛罵,而這兩人也不團結。

    福全對這個小侄子並沒有什麼意見,但問題出在胤禔上。在軍中,胤禔聽信了風言風語,和福全常常意見不合。甚至,胤禔越發不把福全放在眼裡,好幾次都越級上報。康熙不是個昏君,自然知道前方主帥不和對戰事的影響。所以,他立刻把胤禔給叫回來。

    本來,康熙要對胤禔訊問,而胤禔也正想趁機告上一狀。但是,康熙似乎早料到胤禔會這麼做,就提前知會他一聲:“你要是和你伯父說的有半點不同,看我怎麼治你的罪!”

    而反過來看福全,他自知因為延誤戰機,大意打了敗仗,難逃責罰,而與他不和的胤禔也應該會趁機告上一狀。但是,胤禔還是聽了康熙的話,沒添油加醋,反倒是給他說了好話。

    從這件事我們不難發現,胤禔很是年輕氣盛,但是也頗有勇氣,雖然有康熙“助力”。縱使他在這件事上表現得比較魯莽,但也為他後來建功立業打下了基礎,這在康熙眾皇子中是少有的。

    緊接著,我們來看看第二次出征噶爾丹。話說這個噶爾丹實在不安分,康熙在三十五年再次親征。而這次,康熙不僅帶了胤禔還帶了其他皇子。當時,康熙所率的中路軍已經到達離噶爾丹軍隊不遠處,但是西路軍沒有同步抵達。

    經過長途跋涉,如果又要等西路軍慢慢趕來,恐怕早已人困馬乏,士氣低落。而如果噶爾丹得知康熙親征,恐怕又會提前撤離,那不打水漂了?

    康熙拿不定主意,召集眾將領展開決議。大部分將領都認為,噶爾丹非同小可,如果不等西路軍恐怕只是冒進,當下該派使臣拖住噶爾丹,好等西路軍馳援。

    時勢造英雄,隨波逐流怎麼能“鯉魚躍龍門”?胤禔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認為當前應該立刻發動進攻,不可貽誤戰機,好達到一舉殲滅敵軍的效果。

    說來也巧,噶爾丹一聽康熙親征,並且立馬要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後,就決定撤離。在西逃的路上,噶爾丹遇到了西路軍,結果被打得大敗。

    之後,胤禔又隨康熙第三次征討噶爾丹。胤禔也因為卓越的戰功被封為多羅直郡王。

    不過縱使他能力不錯,但是卻有一個致命缺陷秉性暴躁頑愚,對待大臣態度傲慢。這句話我不是我說的,是康熙說的。

    原來,康熙一直想培養皇太子胤礽做自己的接班人。但是胤礽生性暴戾淫亂,對人沒有絲毫仁愛之心,且屢教不改。康熙恨鐵不成鋼,這才廢掉了太子。

    這之後,胤禔本來滿心歡喜地認為父皇會立自己為太子,因為他年齡最長,而且戰功卓越。但是,他想錯了,本來他在積極籌劃著太子事宜,但是康熙卻給了他一個晴天霹靂——“你當不了太子”,原因上文已經說過。

    聽到這個訊息後,胤禔也完全放棄了自己,但並沒有放棄奪嫡之路,他轉而投靠自己的好兄弟八阿哥胤禩。

    胤禩也對太子之後覬覦已久,有了胤禔的參與更是如虎添翼。但是,他萬萬沒想到,一切都只是表象,自己竟然遇到了一個豬隊友。胤禔不但害了自己,還牽連了胤禩。

    那天,胤禩本來想讓胤禔向康熙遊說,卻不料胤禔說出了這樣一番話:“胤礽的行為卑鄙齷齪,非常不得人心。有個相面人張明德曾說,胤禩日後必大貴。現在父皇要殺胤礽,不必親自動手。”

    這步棋走錯了啊!可是胤禔卻不管不顧,在受到康熙責罰後,他繼續選擇作死。他暗中指使喇嘛巴漢格隆等人,想要以巫蠱術鎮魘太子胤礽。當然,計劃並沒有得逞。

    “明察秋毫”(其實是皇三子告狀)的康熙得知後,先是大怒,又是痛心。雖然胤禔的母親請求將胤禔正法,但是康熙還是看在父子情分上,只是剝奪了他的爵位,囚禁終生。

    雍正十二年,胤禔在監禁中死去。

    參考資料:《康熙大帝》

  • 15 # 小龍女5505

    康熙的大兒子胤禵雖是長子,也勇猛剛強,但兇殘狠毒、絕情心狠,為奪太子之位不顧手足兄弟之情謀害手足胞弟太子胤礽,又無才無德反而無情無義、不忠不孝。所以胤禵註定不可能被康熙立為太子,繼承皇位。

  • 16 # 四川達州人

    滿清在康熙之前是以實力說話,比如皇太極是貴族推舉,順治也是貴族會議推舉,康熙本人則是孝莊選出的已經得過天花(這其實也是實力的一種)的皇三子。

    後面,康熙久掌權力,威權日重,八旗貴族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已是虛設,所以誰當繼承人是康熙說了算。

    康熙內心仰慕中原文化,希望用嫡長繼承製拉攏漢族士紳。他與原配赫舍裡是少年夫妻,共同渡過最初的艱難歲月,赫舍裡又年輕死了,所以赫舍裡唯一的兒子胤礽就被康熙寄託太多的希望。

    然而,胤礽學會了政治,如何做太子,沒有學會如何做人,冷漠對待兄弟大臣,所以遭到很多貴族官員的反對。

    廢太子胤礽:

    最終,康熙宣佈廢黜太子,長子胤禔卻跳出來說,知道父皇不忍心,自己願以長子身份代父分憂,處死胤礽。

    胤礽被逮捕:

    康熙因此怒斥胤禔為蠢豬,皇三子胤祉趁機落井下石,揭發胤禔以巫蠱魘鎮太子。康熙大光其火,正找不到替罪羊,就宣佈圈禁胤禔,胤禔生母惠妃也極度失望,上書請求置法胤禔(實際是變相求情)。此後胤禔被關押26年,雍正繼位也沒釋放。

    胤禔於雍正12年11月幽死,年63。

    皇長子胤禔:

    胤禔生不逢時,一直想當繼承人,然而始終無法得到康熙認同。這是關鍵的關鍵。

    胤禔畫像:

  • 17 # 談古論金

    康熙帝的大兒子胤禔不能做太子的原因是因為他是長子但不是嫡長子。

    康熙帝所立的太子是他與原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所生的胤礽,胤礽是康熙帝的第二個兒子,但是是嫡長子(其實是嫡次子,但是真正嫡長子承祜因為早夭沒有序齒)。

    胤礽剛滿週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在康熙帝下旨讓禮部等機構準備冊封太子典禮並選擇吉日的詔書以及正式冊封的詔書中,康熙帝不斷提到“朕荷天眷,誕生嫡子”“嫡子胤礽,日表英奇,天資粹美”等強調胤礽嫡子身份的話語。

    因此,胤礽被立為太子主要是因為他嫡長子的身份,當時年方一歲的他各項能力素質很顯然不會怎麼表現出來。

    康熙帝這麼做,一是因為當時的他想學習漢文化中成熟的建儲制度,用選擇嫡長子的方式定分止爭,確保未來權力的平穩交接;二是出於對生育胤礽時難產而死的原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的夫妻感情,要確保可以說她用生命換來的兒子的地位。

    回過頭來看胤禔,他的生母惠妃納喇氏(那拉氏)地身份只是低階嬪妃(當時還沒有封惠妃),不能子以母貴,因此雖然是大兒子,但是沒有被封為太子。

    清朝前期的皇位繼承製度有汗位推選制、實權者指定皇子繼承製(康熙帝本人的繼承)等,康熙帝想要使得其更加完善,因此選擇了嫡長子繼承製,這一制度存續了37年,其中發生了許多波折,最終被取消,這是後話,此處不贅。

  • 18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因為古代封建帝王選擇繼承人的標準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這個順序是先看嫡,無嫡才看長。

    康熙原有四名兒子,只是都未及排序就早早夭折,所以胤禔就成了清史記載的皇長子。

    他的母親惠妃出身滿清貴族葉赫那拉氏,身份並不低,如果康熙的皇后沒有生出兒子,那他就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但胤礽出生了,他只能退居二線。

    曾經離太子之位這麼近,胤禔是很不甘心的。而實際上,他也是很有機會成為太子的。

    康熙朝的“九龍奪嫡”是場帝王家的大戲,後世更以此為素材改編成了很多影視劇,有一陣子電視上滿是前頭光光後面小辮子的阿哥和爺們——都快看吐啦!

    雖說是“九龍奪嫡”,但其中有人是真心想當太子,比如八阿哥胤禩;也有人是打醬油,比如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䄉;還有人是壓根不想爭,比如十三阿哥胤祥;至於十四阿哥胤禵,那是故意跟同胞哥哥對著幹;也有人只敢私下做小動作,比如三阿哥胤祉。

    原來的太子,二阿哥胤礽則是太過心急了點兒,太子時間當得太長迫不及待的想上位,引起了康師傅的不滿,父子生隙,才給了別人可趁之機。

    而大阿哥胤禔是最傻的,他以為太子倒臺就輪到他了。

    在別人還在觀望的時候就第一個跳出來,但這種事情並不是先下手為強,先出來的反而會成為眾人共同對付的靶子,很容易炮灰,後出來的反而有可能獲勝。

    比如四阿哥胤禛,前期屢屢被康熙斥責,但他既不拉黨結派,也不去父皇面前爭寵,只緊跟著太子的步伐,有空寫寫佛經逗逗小狗,一副清心寡慾的做派,誰信他也想奪嫡?這才是“不爭是爭”的最高境界!

    倒也不怪胤禔這麼自信。他的母族是個大靠山,前面說過了,惠妃出身葉赫那拉氏,而此時朝中還有另一個葉赫那拉氏的權臣:明珠!只要操作得當,這些都是他登上太子之位的資本。

    況且,因為他年紀最大,在別的弟弟們只能在宮中讀書的時候,他就跟著康熙徵過噶爾丹,建立了軍功,素有勇武之名,平時康熙也十分器重他。

    但他犯了和胤礽一樣的錯誤,心急!胤礽急著當皇帝,他急著當太子。所以康熙第一次廢太子的時候,他不去表現兄友弟恭,卻建議康熙殺了胤礽!別說此時康熙對胤礽還有感情,就算沒了,聽到一個兒子建議自己殺另一個兒子,那也會心寒吧?

    後來三阿哥胤祉看出父皇對胤禔的不滿,告發他用魘術害胤礽,康師傅大怒,罵他為“亂臣賊子”,直接圈禁了。

    於是胤禔提早出局,退出了九龍奪嫡的大戰場,諸子中他是第一個挑起戰火的,也是第一個出局的。

    但他雖然出局了,卻為弟弟們做出了示範,就像一塊肉本來在老虎嘴裡,群狼圍著垂涎欲滴,不敢搶。可老虎忽然也變成了狼,有一隻狼撲上去搶食,不管有沒有搶下來,別的狼也都蠢蠢欲動了!

    不過,因為出局得早,反而得了善終。娶了一妻九妾,沒名分的女人更多,生了一堆兒女,63歲才壽終正寢。

    父親出手畢竟比兄弟出手輕得多,之後的胤禩、胤禵可沒他這麼好過。

  • 19 # 歷史小家

    強調一點,康熙大兒子胤禔是可以當太子的 清朝的嫡長子制度並不是那麼嚴格 皇太極不是嫡長子 康熙不是 之後的雍正 乾隆 嘉慶等都不是嫡長子 他其初在康熙帝諸子中排行第五,因為前面四個皇子均早殤,按封建禮法,在成年皇子中他的年齡最大,所以被列為皇長子。但是,他的生母惠妃那拉氏只是一位庶妃,遠不及皇次子胤礽的生母皇后的身份高貴,胤礽嫡出而被立為皇太子。胤禔表面上遵從父命,內心裡對太子的地位是十分覬覦。為了當上太子,竟然想到了用魘鎮的方法來謀害當時的皇太子,康熙一廢太子的時候,命他守衛,他上竄下跳,甚至說出了要替父拭子的話,以為不立嫡則立長,他就可以當太子,讓康熙極為寒心。最後被他的三弟胤祉揭發了魘鎮的事情,康熙勃然大怒 終其一生被囚禁。不過有意思的是 他被圏禁的二十六年 前後生了二十多個子女 估計是在裡面實在太閒了吧

  • 20 # 南朝居士

    先說長子為什麼沒有被立為太子,而立次子胤礽,再說為什麼沒有競爭贏太子胤礽。

    清朝最開始是典型的貴族政治,跟中原的魏晉南北朝時代一樣,皇帝只是最大的貴族而已,其他還有大大小小的貴族。

    所以,努爾哈赤培養的第一個繼承人褚英,威脅努爾哈赤的地位,褚英就被殺了,第二個準備培養的繼承人代善,也傳說跟努爾哈赤大福晉不清不楚,從而失去地位。

    皇太極在兄弟們的支援下,取得汗位,等到打下地盤多了,在漢人的支援下,削弱了軍事貴族的經濟和後勤補給權力,登基稱帝。

    皇太極死後,皇帝的成年兒子跟皇帝弟弟多爾袞競爭皇位,竟然失敗了,結果小兒子順治繼位,這個只有貴族政治時代才有可能。

    順治做了七年傀儡,臨死前大臣輔助,年幼的皇帝又受輔政大臣的欺負。

    只是從入關後,皇子做八旗旗主,經濟上依耐漢人,從而八旗貴族的權力進一步削弱了,康熙隨後就取消了議政王大臣,進入了官僚政治時代。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官僚政治成熟了,康熙是可以選擇宋明那樣的皇位繼承人制度的,但是,他偏偏選擇了司馬炎式的模式,也就是培養太子,讓外戚輔政作為太子的直系班底,用其他皇子制約太子,

    這就需要一個強大的母族,而大阿哥母親出身並不高,而胤礽母親為皇后赫舍里氏,胤礽為嫡長子,且有強大的母族。

    所以,最初的模式是,胤礽為太子,索額圖為他的嫡系保底,大阿哥制約太子,明珠為他的嫡系班底,他們相互制約,保證太子順利接班。

    結果兩人分成兩派,鬥得太厲害,就有了後來的想殺了明珠,也就有了後來廢太子,殺索額圖。

    廢太子後,大阿哥作用失去了,自然也就廢了。

    這出在魏晉南北朝隋唐能找到很多一樣的戲碼。

    孫權用魯王孫霸制衡太子孫和,兩人鬥得太狠,結果孫權廢太子孫和,賜死魯王孫霸。

    李世民用魏王李泰制衡太子李承乾,李承乾被廢,李泰也就被廢了。

    所以,大阿哥是用來制約太子的,根本就沒資格爭奪太子職位,後來的老八,也是一樣的道理。

    他們以為把太子拉下來,就是他們成功的開始,恰恰相反,誰拉下太子,就是他們失敗的開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結婚證有效期8年,到期之後你會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