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666582742

    人的道德素質是問題的根源,在社會的各行各業包括學校開展轟轟烈烈的講文明、講道德、講誠信運動,各單位各學校成立專門的測評委員會對每個人實行打分制度和個人彙報制度,納入單位考評工資職位進級、學生考學升學的重要依據,對評分不及格者送專門設立的素質學校培訓,仍不合格的視為有危害社會嫌疑人,進行管制教育。在經濟社會的條件下要提高人的道德素質不下狠心不行,不然人人都只認錢認利益,醫患矛盾還將存在。

  • 2 # 夢想不要追

    就普通門診而言,掛號費、治療費、注射費、材料費就超過藥費,所以,醫患關係緊張了!因為,患者錢包緊張,血壓升高!

  • 3 # 毛轉巷

    我國目前的醫療環境,需進一步完善……兩條腿走路……國醫院需完善……主要是醫生的工資要同收入脫鉤……二是大力發展社會辦醫……充分開展醫療服務競爭……讓群眾有更多的選擇醫療的環境……

  • 4 # 黃劉空

    緩解醫患關係緊張的根本東西就是提高醫療水平。現在的醫生賺了錢又治不好病,患者當然不滿意。如果能做到手到病除,你醫生賺點錢也就認了。有一句話說醫生,好人治成病人,病人治成死人。

    事實上,很多名醫專家,醫患關係從不緊張。緊張的都是那些慵醫,那些無良獸醫。

  • 5 # 雷先生328

    1,提高國民的健康水平是政府的責任,財政應保障醫療相構運轉,不能搞“創收”,搞市場化;

    2,醫生是一種職業,應得到同其它行業一樣的尊重。有人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都有好、中、壞之分,患者和醫務人員中也如此。患者中絕大多數與醫務人員相處很好,但也不乏傷害醫務人員的壞份子。醫務人員絕大多數高風亮節、盡職盡責,但也有“利”字當頭,誘導患者、收受紅包、回扣、甚至猥褻女病人的人,也不能排除有人利用職業之便,製造“失誤”,傷害患者(醫生)來報復社會的犯罪分子。

    3,一個巴掌拍不響,處理醫患矛盾應公平公正,從立法至執法,法律的天平不應偏向任何一方。傷醫有罪,該嚴懲;庸醫“殺”人,也該擔責。偏向一向,壓制一方,只向適得其反。

  • 6 # 彌勒佛28017658

    能緩解醫患關係的根本東西是規範醫生與醫院的行為,細化的法規並嚴格執行的具體方案,讓醫院醫生在違規違法後要付出高額的代價,猶其是對患者的病歷檔案的建立要從原始上就要在醫療司法網站上公開,為醫療事故鑑定做有說服力的準備,一定要以保護患者的利益為出發點去規範醫療機構,取信於民眾,收費透明化,禁止公立醫院有任何自費專案收費!中國所有的問題其實都在缺乏誠信這兩個字上!混水摸魚時間太長了,使人們習貫成自然了,對強者嚴要求嚴管理嚴懲戒,才能使社會合諧……

  • 7 # 國泰家安81483275

    迴歸公益本質,嚴格查處醫鬧和醫生不良行為,現在百姓意見大的一個是從幼兒園到高中教育問題,一個是看病難看不起病的問題。

  • 8 # 小船攸攸

    這個問題其實挺簡單的,大家心裡也明白。無非是看病難,看病貴,缺乏信任。為什麼會這樣,那情況就比較複雜了,說句心裡話絕大多數的醫生是愛崗敬業的,但在醫患關係中,往往受傷的就是她們,甚至流血犧牲,這是很不應該的,也是非常不正常的,她們肩上的擔子太重了,既要挑起醫院自負盈虧的擔子,又要擔起救死扶傷的責任,最苦最難的就是醫生。作為患者只考慮病情,很多時候情緒化,把所有的不如意都發洩到醫生身上,有些有道理,有些是毫無道理的。如何更好的化解醫患矛盾,還的從減輕醫生負擔開始,化解廣大患者情緒著手。比如說每年合醫費收繳使用情況、政府對每個醫院財政支援情況、每個醫院財政收支情況,應該要如期公開並加強監督,醫生的待遇,醫院的建設在陽光下健康發展,增強廣大患者及老百姓對醫生和醫院的信任,也為醫生提高待遇獲得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援,從而使醫患關係真正的成為魚和水的關係。

  • 9 # 我在珠峰放哨

    讓“人民”醫院迴歸人民,讓人民醫院成為真正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醫療機構,規範化,透明化;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斬斷醫生和藥品之間的黑色鏈條,提升醫生的職業水準和職業道德,讓白衣天使真正的成為救死扶傷的使者。"醫者仁心,人恆愛之"。讓白衣天使成為一個陽光的,令人尊敬的,令人嚮往的崇高的職業。我想到那個時候緊張的醫患關係自然就會消失。

  • 10 # 雲天漫步人生

    根本在於重建信任和理解,要讓患者看到醫者仁心,而不是利慾薰心。這就要求醫院要重回公益軌道,而醫生必須整頓醫風,重建醫德。

  • 11 # 老男人21080658

    不要讓醫院同病人是買賣關係。這點很重要,就是讓醫患之間不存在直接的金錢交易。每個人都有醫保體系,一住院押金就讓人有反感!患者自負押金,重大病有的患者根本拿不出這麼大筆的押金,醫院是你沒錢別看病,錢不夠停診停藥,這些現象搞的醫院是在做生意,自然醫患之間形成對立面,有問題時矛盾就會爆發。

  • 12 # 高山小草

    管理

    1、嚴管醫保患者,放任自費患者;

    2、分級遞進就醫,按星級定費用;

    3、檢查費用減免,一卡通用全國;

  • 13 # 有緣同聊

    必須成立一個對患者說話的地方,公平公正,不能醫生想怎麼著就怎麼著,拿著患者的錢和生命不當,堅決對做了cT在叫著做共振,一天內抽兩次血,對藥滿天要價,不給紅包就不做為,醫德敗壞的醫生說不。

  • 14 # Hhz2

    我覺得現在在醫療過程中有一個“死結”,無論醫院醫生和患者,都被這個“死結”綑住了,這個“死結”就是“規範化”。舉個我親身例子。我眼睛裡常會有結石,俗稱“砂眼”,結石大了眼睛很痛,要到醫院去弄掉。以前是門診掛號,眼科掛號費要稍高些。醫生檢查後直接用消毒過的毛玻璃棒將其擦下,然後用棉球擦乾淨,就好了。現在去醫院,首先用裂隙燈檢查(這是要收費的),確認是結石後點上有麻醉作用的眼藥水,隔段時間後在裂隙燈下做摘除手術,然後消毒,最後再配一些消炎藥。這一整套程式可能就是設定的規範,中間每一步都是必須的,但費用就大了不是一點點。如果有萬一,按規範化做的,沒有責任,如果不合規範,那就壞了。這個結好像無法解開!

  • 15 # 手機使用者不負時光

    相互尊重,彼此瞭解,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勞苦大眾服務,視金錢

  • 16 # 黃爺30

    緩解醫患關係最根本的東西就是錢,而健全建立各種醫療保險,讓病者有錢醫,少出錢也能醫。

    以前,有一些醫院帶頭救死扶傷,病人無錢醫,先醫後立約分期還,最後大部分都沒有還,結果醫院垮了。

    現在國家推行的各種醫保,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發展方向。

    無錢無法醫病,無錢也無法辦醫院。我國人口眾多,也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所以,不是一時解決那麼多的問題。要一步一步來。相信遲早會完成各種醫保的覆蓋,使人們錢少也能就醫。

  • 17 # 卓聞天下

    這關係到國情,總的說不好解決。但緩解還是可以的,第一增加醫院數量,緩解看病難,不要讓一個醫生一天接待太多病人,讓醫生有時間好好跟病人溝通交流。第二,嚴抓醫療系統腐敗,讓醫生對每一個病人都平等對待,而不是對沒送紅包的就漠不關心。第三,轉變醫院商業性觀念,現在醫院基本上都是在極力的儘量的多買藥,多做檢查,多住院,以獲取最大利潤,這顯然沒有醫德可言,過度治療,濫用藥物,不顧病人健康,尤其是濫用抗生素,濫用輻射性檢查。第四,加強醫護人員的服務意識,要像對待自己親人一樣去對待每一個病人,多關心他們,多跟他們溝通交流,服務態度要友善,要有耐心,很多人都是因為醫護人員對病人的傾訴愛搭不理,甚至有意迴避,讓人很惱火。這些問題都導致了不信任,只有消除不信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18 # 憶往昔8369

    前一段時間,我胃有點不舒服,夜裡睡不著,就去醫院去看看。一位年紀挺大的女醫生問一下我的情況後便開了一張單子,叫我去做電子胃鏡檢查。我一問價,二百多。我便告訴醫生我是農村的,沒帶怎麼多錢。醫生也沒說啥又拿張單子給我開了藥――二百多的進口藥“潘立蘇”並告訴我半個月後必須再來開一盒,才過一個療程。我真得挺感激這位醫生。我後來把這件事告訴我的有個做醫生的同學,真沒想到同學竟告訴我根本沒必要買四百四十多塊錢的進口藥,只要花十幾塊錢買兩盒奧美拉挫就可以了。唉,沒想到醫生竟然這樣!

  • 19 # 建平12941

    首先我們不要把醫鬧、個別人的極端行為和醫患矛盾等同起來,這樣會掩蓋真正的醫患矛盾。醫鬧帶有黑社會性質,破壞正常工作秩序,堅決打擊沒人反對,但我們往往姑息;個別人極端行為多為社會問題,我們不要放大宣傳。而真正醫患矛盾往往是溝通不到位、檢查用藥過度、服務缺斤短兩等造成的。醫院具有公益性質,它的物件應該是患者,是救死扶傷,當醫生把效益、收入、個人得失加入到工作中,必然會與人們到醫院治病、享受服務等,發生衝突,醫患矛盾必然發生。

  • 20 # 共正無私

    緩解醫療關係,

    重點整頓反腐醫療採購,腐敗黑惡壟斷大權勢力。

    重查醫療腐敗潛規則,醫生抽成分紅返點。

    不亂檢查,虛開病歷單亂開藥重複收費。

    發生醫療事故,要坦誠公開對待,

    不要玩弄權勢強詞奪理,維護自己利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兒女不孝順父母也要原諒,這個觀點你怎麼看,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