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釣魚小妹
-
2 # 釣遍天下野河溝
你好,首先很榮幸的能回答你的問題,其次這個問題也是我們很多剛學會釣魚的新手常見的問題。由於不知道你的問題是針對何種魚種,以下我給你分析的是當前這個季節作釣鯽魚 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但是不管作釣哪種魚,道理和方法基本一致 根據水情,魚情適當的做出調整即可!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便來改善魚口。
1,合理的做窩
1,窩料的味型,對誘鯽魚進窩有著關鍵的作用。一般冬天我們都以腥味為主,適當的加入一些酒米,能提高鯽魚進窩的速度。由於水溫低,魚的進食量不大所以我們打窩的時候一定不能打的多。
2,在鯽魚進窩以後,好多釣友就出現了你提出的問題。前期一定會魚口很好只顧著自己高興了但是沒有沒有及時的補窩把魚留住也沒有把窩子外面的魚給誘過來導致一會魚口就慢下來了,在接著慢慢的就沒有魚口了。所以說我們在有魚口的時候或者連桿的時候一定要及時補窩,讓窩裡有始終吃不完的窩料,這樣窩裡就會始終有魚讓你釣不至於停口。
2,合理的線組
大家都知道冬天的鯽魚口輕,線組的使用很有講究,它直接反應出鯽魚吃口反應到浮漂的情況,讓我們能更好的抓口。剛開始魚多搶食可能會好點,後期魚情變慢立馬就能反應出問題了,到最後又會出現你提的問題(一會兒魚口很好,一會兒就停口不吃了?)。可以從以下三個方便來改善它1.線要軟
軟,說的是我們使用的線要軟。魚線的柔軟度好應對魚口變輕、吸食力小和擋口有很大的改善。
2.線要細
細,是指使用的線要細。我們在冬季垂釣鯽魚線肯定要細。魚口輕細線搭配小漂能夠對付冬季的輕口繼續。
3.鉤要輕
輕,是指魚鉤一定要輕。一般我們都會使用秀鉤來作釣,鉤條細,容易刺魚。
在冬天垂釣鯽魚線組也絕對是影響魚獲的一大關鍵要素,值得我們注意它可是能影響你的魚獲的。
總結
冬天釣鯽魚我們要遵循小線,小鉤,小漂的選擇。結合天氣的變化早晚釣深,中午釣淺,最好是有結構的深淺交界處。
冬季釣魚我們一定要注意保暖,選擇合適的天氣出釣。在對應複雜的魚情時學會及時改變釣法,現在釣魚魚不復雜,複雜的是釣魚人的心。我們要不忘初心,娛樂開心,交朋友釣魚,釣魚交朋友。我是釣魚人松哥,如果覺得本文對你有所幫助,感謝點贊關注。我會繼續分享我的釣魚心得給大家,謝謝!
-
3 # 等一個魚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直到有了實口,揚竿,中魚,雖不大,也是鯽魚,釣魚人的最愛。再拋竿,起竿,中魚。一連上了五六條,沒動靜了。他也不急,仍然過幾分鐘拋一竿,保持著適當的頻率。
過了十多分鐘,又上魚。我就納悶了,通常野釣不上魚,有些人就抱怨,發牢騷,換地方,可是他怎麼穩坐釣魚臺呢!
問他,你猜他怎麼說。
好多人釣魚,其實根本就不瞭解魚。他們隨便找個地方往水邊一坐,扔點餌,以為魚就馬上會來。下了竿,以為鉤子下就有魚在等著咬,一會沒有魚咬鉤就急的坐不住。
可是你想過沒有。野釣水域的魚很稀,除非你扔鉤的地方正好有魚,不然怎麼可能立時就有魚咬鉤呢?
打窩後,得等,這個過程就是誘魚。有人以為誘到魚了,窩子裡都是魚。其實你知道魚都是成群結隊的,有時候十條一群,有時五條一群,這一群跟那一群中間你肯定得等著。
不要以為那些魚是成群結隊的排隊咬你的鉤,沒有那回事。
從那以後我也改掉了猴急的毛病,只要是老釣位,只要是我認為有魚的地方。都會耐下心來,我知道魚都是結群的。這群沒了,你得等下一群。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4 # 釣魚小哥劉容易
兄弟恭喜你!大魚來鬧窩了,換好大號的鉤,粗點的主線,靜靜地等待,然後你會發現這時猛的一個沉漂或者衝漂,迅速提杆!!只聽見“唔唔唔……”釣魚者心目中急切而又興奮的聲音。最後一出水你會發現原來老司機說的真對!
-
5 # 野釣旅行者
這個主要原因是沒有做好續窩,釣魚的時候你要想這個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從開始你打窩釣,一會一條一條魚過來開始吃食,慢慢聚成群,這樣魚口就好甚至會連桿,慢慢窩料被魚吃沒了你的餌料就跟不上魚群就會散開,所以慢慢魚口就不好了,等你打竿餌料打到一定程度魚又會開始慢慢聚集過來口又會好,所以在做釣的時候只要一直有魚上鉤就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續窩留魚。除了這個情況還有就是周圍吵鬧打擾魚群。
-
6 # 小魚釣上
通常情況下,魚口很好,意味著非常的肯吃鉤,只要窩點有魚,有的時候是需要等,儘管如此,只是時間問題,遲早會上鉤的。在這種情況下,釣魚人都會認為,這樣的魚口很好。而魚口好的時候,說明此時的水溫、水壓等,沒有讓鯽魚感覺到有什麼不好,相反覺得非常的舒服自在。因此,對攝食的慾望也特別的強烈。有句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魚也是一樣的,它要生存,就要不斷的透過進食得到營養補充,如果此時釣魚人的釣餌恰巧又在眼前,又非常的鮮豔,十分的誘惑,這對它們來說,比平時生活在水中的美食更有誘惑力,更具有進食慾望。當魚口很好時,突然的停口不吃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存在:
窩內的鯽魚給你釣光了,沒有了,只能是臨時的斷檔。野釣情形下,釣點的鯽魚並不是無限制的,是有限的。既然存在這種斷檔,也是合乎情理的。不可能你的窩料撒下去,能把釣點內所有的鯽魚都吸引到窩點來,總會有一些魚,在距離窩點稍遠一點,魚類的嗅覺雖然靈敏,不至於能立即感知具體的位置,一部分的鯽魚已經在窩點享受美味的時候,還有一部分的鯽魚還在尋找窩點的具體位置,還在前往窩點的路上。這種在判斷上存在的誤差性,因此,很多的釣魚人會認為,此時是窩料沒有了,立即的補充窩料,其實不是很好的方法。
窩內沒有鯽魚,並不能代表窩料完全的沒有,這是事實存在的。釣點水下的泥土是含水能力較強,有部分的窩料是陷入泥內的,鯽魚根本就吃不到,因此窩點的香味是一直存在的。此時的最好的方法,不是補充窩料,而是立即換一個窩點釣,這兒放著,等會來釣。
臨時的斷檔並不代表窩點周圍沒有目標魚,而是稍大點的鯽魚並沒有進窩點。它們在沒有確認安全的情況下,總是會在窩點周圍閒逛。如果你此時沒有第二個窩點,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因此,斷檔說明窩內或窩外來了大板鯽。大鯽魚來了,即使還有些小鯽魚,也給嚇跑了。一個窩點,在有鯽魚吃口開始,能持續兩三個小時的時間。而在鯽魚吃口好的情況下,往往就是幾十分鐘的時間。在被窩料吸引到窩點來的起始,開始是雜魚,次之才是小點的鯽魚,如果在釣點有大板鯽,它們都是在最後進窩,小鯽魚在窩內時,大鯽魚就在窩點的周圍轉。根本就不進窩點。不是有句話形容人的足智多謀叫“老奸巨滑”,大板鯽也跟人是一樣的,生長的時間久了,經驗也充足了,它們在最初並不覺得安全,而稍小點的鯽魚嘴好吃,煩不了,只要有吃的,一哄而上,考慮不到更安全的一面。因此,最先進窩點的一定是在重量上小一點的。
釣點就這麼幾條鯽魚,給你全部釣走了,整個水域都沒有了,又怎麼會有口呢?如果不是因為釣點的鯽魚在數量上少的原因,除了大板鯽還沒有開口,另外的一個原因就是窩點來了黑魚。黑魚的到來,即使是這個釣點有很多的鯽魚,它也不敢在窩點,因為鯽魚的天敵就是黑魚。黑魚平時的主要食物就是靠吃小點的鯽魚生存的。
天氣情況的突然變化,導致突然的躁熱或者氣壓變低,鯽魚在水下並不舒服,浮頭了。如果是像現在是冬天,突然的降溫,也會導致鯽魚感覺到水溫不再適合進食,紛紛遊進深水避寒。也是導致突然斷口的一個原因。總之,無論是什麼季節,在魚口很好的情況下,突然的斷口不吃了,肯定有它存在的原因,不可能會發生沒有任何原因的斷口。
一是溜魚不好,炸窩了溜魚不好是很容易炸窩的,上魚之後要迅速把魚脫離窩點,溜魚的過程要儘量在窩子外面進行,如果是釣鯽魚等小個體的魚也是,魚上鉤之後要迅速把魚提離水面,不要讓魚在水裡過度掙扎。
二是窩子裡進了食肉性魚類了窩子發窩之後不僅會吸引來我們的目標魚,還會吸引很多小魚來,小魚一多就可能引來鯰魚、黑魚等食肉性魚類,這些魚一出現基本上窩子裡就不會有別的魚逗留了,這個時候也就造成了停口的情況。
三是窩料打多了窩料打多了也會造成一會有口一會沒口的情況,魚進窩子之後,如果窩料太多,會降低餌料的吸引力,警惕性差的魚會嘗試吃一下餌料,警惕性高的魚都會先吃一下窩料,這也會造成有時候有口有時候沒口的情況。
可能是窩子裡面的魚被釣的差不多了,這樣要求我們邊釣邊補窩,讓窩子裡面始終有餌料下落,讓原有的魚兒在窩子轉悠,附近的魚兒尋食而來,窩子裡有魚才是持續上魚的保證。
也可能是窩子裡來了大魚。本來連桿不斷的持續上魚,突然間停口了,水面上有小雜魚四處逃散跡象,浮漂也輕微的晃動,這就要注意了,有可能是大魚進窩了,一定要抓住這有可能上大魚機會!
天氣的變化也會使魚口突然停止。在垂釣過程中,天氣是第一要素,天氣短時間的急劇變化,都有可能使魚兒停口。比如突然間氣壓降低,水中的容氧量變小,或者是突然狂風急雨急劇降溫使得魚兒短時間難以適應,導致魚兒停口。
突然間水位急劇變化,魚兒受到了驚嚇,向深水中逃竄導致魚兒停口。比如有些水庫洩洪或者向農田灌溉使得水位急劇下降等。在窩點裡跑魚,使的窩子裡的魚受到驚嚇四處逃竄,再想聚過來那就難了。所以在中魚後,我們第一時間要把魚拉離窩點。
-
7 # 我嘿派大星
為什麼釣魚時,一會兒魚口很好,一會兒就停口不吃了?
我想相信經常釣魚的朋友基本都遇到過這種事情就是連桿連得好好的突然就沒口了!這種情況的發生我認為通常就3個因素!
1.氣壓變化
為什麼說是天氣的突然變化呢?如果你出去釣魚早上是晴空萬里 到了下午烏雲密佈遮住了Sunny水溫發生了變化那麼魚就會停口 還有的情況就是風向的變化 如果早上出釣是南風到了下午轉成北風那麼魚也會停口 當然也有的時候風平浪靜沒口一有風立馬就有口了 這些情況都是我們看不見的氣壓發生了變化 我們可能感受不到但是水中的魚對這一點是非常敏感的!
2.有肉食性魚進窩
我們出去野釣 有的時候會遇到釣的好好的 天氣也沒發生變化 但是就是突然麼口了 那麼肯定就是有大魚進窩了其他魚都嚇跑了 這種情況你可以選擇換大一點的線組博大物 或者換智慧換一個新的調位了 反之果你一直有小魚鬧窩突然不鬧了那就肯定是有大魚來了 要做好準備!
3.溫度變化
很多釣友一般出釣都是安排一天或者一下午的時間 但是總會發現釣到下午的4點左右明顯魚口就停了 哪怕提前補窩也是於事無補 其實就是那個時間段太陽西下 水中的溫度有所變化所有魚會出現這個時間段的停口 但是沒有關係如果天氣沒有變化只是因為太陽落山造成的停口 只需要回家吃個晚飯 讓魚兒適應一下溫度變化 晚上繼續野釣肯定魚兒就會繼續來吃鉤啦!
-
8 # 白條小哥
氣壓變化
氣壓直接影響著水中的溶氧量,而魚是透過魚鰓從水中獲得氧氣,氣壓變低水中溶氧量降低魚兒就會缺氧,身體都不舒服了怎麼還有胃口找吃的。
溫度
溫差過大也會影響魚口的,Sunny照射會使水中上層溫度比下層升高的快,在相對寒冷的季節裡魚兒肯定會向溫暖的水域遊走,這個時候就應該改變策略,從深水往淺水釣,甚至有時離底釣浮都是可以的。
窩子
垂釣時一般都會提前打窩,把魚兒誘到我們的釣點從而提高中魚率。但是垂釣過程是變幻莫測的,野釣更是尤為突出;有時候開始把魚誘過來了但是沒有及時補充窩料等魚兒把窩料吃完了也就走掉了;有時在中魚抬竿時沒掌握好窩子中的魚兒受了驚嚇自然就跑掉了俗稱“炸窩”;也可能是大個體魚兒進窩了讓小個體魚兒不敢靠攏吃餌,其它掠食性魚兒進窩把原本窩子裡的魚兒嚇跑這種可能也是有的。
-
9 # 筏無止境
回答要點
環境溫度影響造成魚停口覓食習慣影響造成魚停口人為因素影響造成魚停口大魚進窩影響造成魚停口總結和建議一、環境溫度影響造成魚停口
水域中生活的魚類,對環境溫度特為敏感。無論是溫度高,還是溫度變低,魚類都有自己的臨界值,一旦達到這個臨界值,魚自然就會停口。如夏季的午時,環境溫度高達四十度左右,魚幾乎都躲避到深水中涼快去了,近岸的淺水已不適宜魚類生存,魚又怎麼開口。所以才有“神仙難釣午時魚”的說法。但是早上、傍晚、晚上卻是魚兒最活躍的時候,因為環境溫度適宜它。
反之,寒冬臘月裡,氣溫達到零度左右,大部分魚類都停止進食,躲避在深水區比較溫暖的地帶生存。要想釣到魚兒,只有在白天Sunny明媚時,日照強的淺灘,水溫上升快,比較暖和的地方,才能有所魚獲。但是一旦沒有Sunny,再吹一點寒風,淺水溫度極速下降,魚口就會開始稀疏起來或者直接就停口。只有在相對較深的水中,和一些水草厚實的地方,溫度適宜魚類生存的釣點,才可能繼續釣到一些魚兒。
還有一個氣壓因素的影響,也可以說是環境影響。大氣壓隨時都在變化,不同的時段,氣壓也不一樣。當氣壓突然偏低,悶熱,魚無進食的慾望,肯定也會是停口的表現。
小結:在作釣過程中,不同季節裡要根據環境溫度去選擇合適的時間段作釣。規避因環境溫度造成的魚停口不吃食。
二、覓食習慣的影響造成魚停口
不同的水域,魚有著不同的覓食和洄游習慣。可能這種差別非常微小,但是長期作釣同一個水庫基本都會摸索出其規律。如,綿陽的復興寺水庫,早年我曾在該水庫長期夜釣,一年四季,每週週末不缺。該水庫的鯽魚,一般晚上開口時間多為天黑以後,但是隻要釣到晚上11點左右,魚口就開始變得稀疏,甚至停口。直到深夜1點多以後,又會出現覓食高峰。但是這個例子是指正常天氣情況下的開口時間段。
又如早年金家嶺的團結水庫。白天的魚口一般都很好,雖然小鯽魚眾多,感覺從沒有長大過,但是練杆玩一玩倒也挺有樂趣。該水庫的現象則是一到天黑,幾乎就很難開口。即或是能釣到,其上魚率遠無法與白天相比。
小結:不同水域的魚還是有細微的覓食習慣差異,有可能是覓食時間段的差別,也可能是洄游習慣的差別。
三、人為因素影響造成魚停口
人為因素的影響造成魚停口的現象非常多。比如,本是安靜的環境,突然吵鬧喧譁,勢必造成膽小的魚兒遠遁而去。或者釣手溜魚過程中,沒有及時的將魚牽引出窩子,造成動靜太大,驚擾了窩子,也是突然停口的因素之一。
不過,人為因素方面,我們應該更多的是查詢自身問題。多年來釣魚,發現很多朋友都習慣是開釣前做窩,還特別重視。但是作釣過程中的養窩,卻非常不注重幾乎是忽略。造成窩子裡魚越釣越少,直到最後無魚可釣,感覺就是釣到釣到就停口。記得多年前,一位前輩指點我:邊釣邊誘,還需邊釣邊養窩。意思就是,我們不能僅僅只依靠邊釣邊誘魚,還需要時不時的邊釣邊養窩。養窩的目的是能夠持續的釣魚並長久留魚。
小結:作釣者從細節注重,規避自身問題造成的驚擾讓魚停口,更要學會邊釣邊養窩。
四、大魚進窩的影響造成魚停口
有句俗話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就形象的描述了水中生態鏈。本是鯽魚釣得正歡時,突然沒動靜了,好像停口了一般。這時,就可能是有大魚進窩,或者是有兇猛性的肉食性大魚一直伺機在窩子旁,讓小魚感覺到危險,逃離了窩子。
舉一例子佐證:成年的鯉魚,大多數釣友都認為只是固定的吃糧食餌料或藻類或小蝦等。但是我有朋友曾用白條釣到過15斤的大鯉魚,並且這樣的例子曾出現過兩次。所以說鯉魚並不是單純的只吃糧食之類或小蝦和蚯蚓等的餌料,時不時的也會以小魚為食。如果窩子裡如果突然闖進大鯉魚,也是有可能會造成突然停口。畢竟大魚吃小魚並不是謠傳,而是事實!更何況肉食性的鯰魚,黑魚等。
還有,我們作釣時,有時抽杆頻率太勤,餌料霧化太好,把水域裡成群的鰱鱅給逗引了過來。鰱鱅倒不會吃小魚,但是它會在窩子裡亂竄,吸食霧化的餌料。這樣勢必驚擾到窩子,也會造成突然沒有了鯽魚口。
小結:作釣過程中,突然停口了。要第一時間注意,有可能會是大魚進窩。可根據浮漂的訊號變化來區分原因。
五、總結和建議
綜上所述,我們對作釣過程中,開始魚口很好,後來魚停口不吃了的現象進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魚停口不吃是有很多因素影響。這需要我們在作釣中根據實際情況、魚情、去加以分析,儘量去規避上述這些外在因素的影響。
如果拋開不可控制的環境溫度,氣壓變化,大魚進窩等因素,個人感覺還是要從養窩加以注重,適當的留一點魚兒在窩子裡,對引魚效果非常好。俗話說,窩子裡如果連白條都沒有,那麼註定就是白板板。因此,我們在作釣過程中,要養成邊釣邊誘,邊釣還要邊養窩的習慣。時不時的搓幾團大餌下水,對窩子的延續是很有裨益。
-
10 # 野釣手小孟
以實戰經驗傳遞知識,為釣友解答疑問
對於樓主的問題,我們可以用一句話可以概括:魚在短時間內吃口有好變壞的原因有哪些?
對於這種魚口變化情況的出現,我們不可掉以輕心,一定要正確分析原因,合理作出改變,這才是可取之道
對於魚口有好變壞的原因究竟有哪些?以本人實戰來看,我總結了三點
一:窩點自身出現了問題
二: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原因
三:魚與生俱來的習性原因
每一種可能性都會發生,全面分析,靈活應對
窩點自身出現了問題對於魚口的轉變,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窩點的問題,而對於窩點來說,又分為內外因素和在外在因素
一:內在因素
1:窩點的窩量發生了改變,量減少後不足以聚魚
這個問題是很多初級釣友容易忽略的問題,當前期投放了窩料後進行了長時間的做釣,窩料在長時間的流逝中量在逐漸減少,甚至出現了窩料將近空無的現象,但是釣友卻沒有及時補窩,當再次打窩進行聚魚時,魚已經散去從而使得魚口減慢或者停口
2:窩點的魚量發生的了改變,固定化的數量只能越釣越少,魚口也越來越慢
對於我們野釣時,在水廣魚稀的大水域做釣,通常來說我們的窩料在水底所聚集的數量是有限的,透過長時間的做釣窩點裡的魚數量越來越少,自然魚口不如剛開始的階段,直至魚被釣光後出現停口現象
二:外部因素
1:長時間的做釣吸引到了大魚進窩
對於這種情況,在野釣情況下會經常遇到,通常我們在前期魚口都非常好,但是一段時間後魚口減慢或者停口,這也有可能是大魚進窩了,對於大魚進窩來說,小魚自然退居二線,不在肆意吞食餌料,從而導致魚口有好變差,我們判斷大魚是否進窩可以看水面是否有魚泡的產生,而且可以透過魚泡的走向和大小來判斷水底物件魚大小和方位
二:過早提竿導致的錨魚炸窩
對於一些不能夠準確掌握浮漂訊號的釣友來說,很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在發現魚口的時候就著急提竿,殊不知魚口產生的原因有哪些,是蹭線出現的訊號,涮餌出現的訊號,還是吞食出現的訊號,總之看到浮漂有訊號就提竿,這樣的做法很容易出現錨魚的情況,一旦錨魚就極易造成炸窩的情況,一旦炸窩魚就會短暫性停口
小結:瞭解了魚口轉變的內外兩種原因我們才能在實際做釣應用中作出合理的改變
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大風大雨、河流走水、時間推移一:大風大雨因素
對於這種外部因素,很多釣友依舊會選擇出釣,將釣點選擇為避風口和橋下等可以遮風擋雨的地方,但是即使我們做出了改變,但是對於外部因素等自然情況的變化我們不可控制,如大風會帶動水流的極速流動,從而影響正常的做釣,又或者大雨天氣導致河流水位增加,水質流動渾濁,這都是不可控制的因素
二:河流走水因素
對於河流走水,有時候也會影響我們的做釣魚口的情況,特別是開閘放水、河道清理等外部因素的產生,都會導致後期做釣魚口的停口。雖然我們可以在走水情況下作出改變,但也只是針對水情作出改變,魚情一旦出現問題,任何的改變都顯得蒼白無力,特別是這種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的發生
三:時間推移原因
對於時間做釣,我們都知道早晚出釣魚口好,中午出釣魚口差。所以有時候我們在前期做釣時魚口比較好,有可能是我們選擇在早上做釣,氣溫適宜,所以魚口也不錯,但是經過時間推移,時間越來越靠近中午,溫度也越來越高,這個時候魚口就開始減慢甚至停口,因為過高的溫度會使得魚的活性降低,進而遊向深水區或者陰影區,而且對於這種因素我們也是不可改變的
小結:對於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我們也要熟知,所以咱們釣魚人都是與天鬥,與地鬥,與魚鬥,在斗的同時也不要盲目做釣,能改變的我們可以針對性做釣,不能改變的我們就要謹慎做釣
魚與生俱來的習性原因對於魚口轉變也和魚本身的習性有關
一:餓找食,飽撤離的覓食習性
對於魚來說,也是生物,所以也要遵循自身的能量需求來補充營養,這也就形成了魚在飢餓時會尋找食物。當我們在水底打下窩料時,魚會因為覓食而蜂擁而來,一旦聚窩,那麼我們的魚口自然很好。但是一旦窩料打多,魚覓食後處於一個飽的狀態,那麼它將會撤離窩點,遊向它處。當窩點裡的魚基本上都處於飽的狀態後,那麼在魚口上自然就表現得很差
二:不固定化移動習性
對於水底的魚來說,它不屬於一個固定化,所以影響它移動的因素有很多種。如:食物、溫度、噪聲、安全性等。對於目前的夏季坐釣來說,我們可以在早晨選擇淺水做釣,但是時間推移,溫度上升,魚體感不適,進而向深水區遊動,所以在繼續釣淺,魚貨自然不會好
小結:魚口轉變其實和魚的習性也有一定的關係,熟知掌握,針對做釣,魚貨自然可觀
在出現魚口轉變的同時我們究竟該如何作出應對方法一:魚口在減慢或停口前及時補窩
我們在做釣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魚口的變化,如果發現魚口減慢我們要及時進行補窩,切記一定不要在停口的時候在進行補窩,那麼效果會比較差,因為一旦出現停口,說明魚群已經散去,想要再次聚集,又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得不償失
二:調靈轉鈍,抓明顯訊號,防止錨魚炸窩
對於野釣情況下,我們儘量不要調的太靈,因為野釣時比較不了小魚的鬧窩和外部因素的干擾,所以我們可以棄靈遠鈍,抓一些實口,這樣不僅可以大機率降低炸窩的可能性而且還可以提高的我們的中魚率
三:時間推移溫度過高應選擇下午降溫時做釣
對於中午來說,溫度過高,魚口自然不好,這個時候我們也不要過於的堅守,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收竿回去在選擇在下午的溫度下降時做釣,我們可以在走的時候在打一些窩料進行養窩,可以選擇在下午4點-7點的視窗期做釣,或者也可以選擇進行夜釣,都是不錯的選擇
四:餌料狀態不佳時更換新餌料,做到少量多開
對於魚口的轉變餌料也有一定的原因,當我們一次性開太多的餌料時,長時間的做釣會使得我們的餌料狀態發生改變,有時候餌料會因為出絲的緣故導致霧化效果不佳,從而影響魚吃食的適口性,這個時候我們應該重新開餌進行做釣。為了防止餌料的浪費,我們可以遵循少量多開的原則,儘量開制餌料的量可以保證做釣2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
小結:當我們發現魚口轉變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學會判斷和採取應對方法,不能一味的守釣或者無改變,只有採取適當的改變才能讓魚口不停歇
總結一下魚口轉變是我們野釣經常遇到的問題,我們一定要正確的分析原因,並作出合理的應對之法,這樣我們才能保證魚貨的可觀性,切記不要在做釣過程中一味守釣,不做改變,因為釣魚講究:靈活變化,釣無定法
-
11 # 釣者老吳
這個問題是我們釣魚人經常會遇見的問題之一!結合本人的垂釣經歷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這個問題要從魚兒的生活習性,身體機能,氣候變化等多個方面進行考量!
首先魚兒在自然水域生活當中形成了一定的攝食規律,就像我們人類一樣一天三餐,到時間了就會感覺飢餓一樣,到了一定的時間魚兒就會有飢餓感,此時魚兒就會咬鉤積極,魚口就會很好,反之當魚兒沒有了飢餓感,那麼魚口就會停口!
另外一個問題,魚兒一般都是過著群體的生活 ,它每天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洄游規律,如果一群魚兒剛好洄游到你所處的釣點附近,就會被你的餌料吸引過來開口搶餌,那麼此時魚口就自然而然非常好,等到魚兒洄游走了,那麼魚口就會隨之減少,甚至沒有魚口!
還有一個問題是在一天當中的天氣變化和氣壓也會存在一定的關聯!如果此時天氣和氣壓很適宜,微風習習,水中的含氧量高,魚兒就會很活躍,魚口就會很好,不過隨著天氣和氣壓的不斷變化,如果此時天氣悶熱,氣壓很低,那麼魚兒就會沒有了食慾,沒有魚口就順理成章啦!
-
12 # 野釣晨陽
魚吃的好好的,突然不吃了。在野外釣魚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常見的判斷和解決方法!
第一種情況。大魚進窩了,小魚嚇跑了
判斷和解決辦法:這種情況可以根據水面的一些反應來判斷,比如說窩點周圍有大魚泡,或者看到水面小魚突然亂跳!換大線大鉤準備迎戰!
第二種情況,攻擊性魚進窩了,例如,黑魚,鯰魚,黃辣丁等,這些魚進窩不管魚的大小,在野外釣魚哪怕在小的黃辣丁,也能搗亂到其他魚不敢吃!
判斷和解決辦法:用蚯蚓下去,多試幾次準當沒幾下就能把它釣出來。一個兩個釣出來問題不大,一會魚還會過來,如果太多了,那就專心釣這個,或者把餌料做的清淡點!
第三種情況,螃蟹,龍蝦,河蟹,螺螄鬧窩。這個沒經驗的確實不好判斷!
判斷和解決辦法:常出現在野河裡,經常去的釣點,你知道這裡面有這些東西,那你就要留心了,如果陌生水域。怎麼判斷?最常見的,浮漂有動作,總是空杆,上推浮漂情況還是如此!再上推還是沒啥改變。直到你掛出來你才發現裡面有龍蝦或者螺螄!
怎麼解決:多次上推浮漂,感覺不是小魚鬧窩,那就調頓一點,記住不要見口就猛提竿,提的越快越釣不住它,讓浮漂跑起來,再給它拖出來!當然最快的方法,就是換釣位!
第四種情況,魚受到驚嚇,嚇跑了!例如,岸邊大聲的喧譁,有人往河裡扔石頭,跑船,中大魚跑魚等等
判斷和解決方法:這個很好判斷,你都能看的出來,受外界影響非常大的!感覺魚被嚇跑了,解決方法,換長杆子釣遠,往裡面釣。不行就換釣位!
第五種情況,窩點魚少料多,你一天打的窩料能起到的誘魚範圍是有限的,不可能把周圍所有的魚都誘過來,如果魚少,窩料又多,那魚上鉤的機率就相對的小一點!
判斷和解決方法,這種情況不是說突然不吃了,而是魚口慢了,有頻率的補窩,或者自己的頻率釣慢一點,打成功率就行!
第六種情況,漲水退水走水,造成的窩料分散,或者自己補窩補的不準確,打的片太大太散!魚不集中。
判斷和解決辦法:外界的因素,我們控制不了,儘可能的把窩點集中。跑水太快就上硬窩料,玉米麥粒等!補窩要準確,動靜要小!儘量把魚控制在你所釣的範圍內!
-
13 # 瑪嘰嘹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釣大個體的魚中,實屬於正常情況。
一般是窩子裡的窩料減少或者補窩窩料太多,魚只顧吃窩子裡的食而無暇顧及鉤上的餌料,所以讓我們感覺沒口,因此補窩時一定要少投勤投。
二是驚窩。在釣到魚時沒有及時拉出窩,其它魚受驚醒逃跑,其它魚再進窩就需要時間了。所以在我們刺到魚後儘量把它拉出窩子,在不是窩子的區域遛魚。
-
14 # 只為彎弓釣大鯉
要想魚口好,就得魚兒愛吃什麼,想吃什麼,給它準備什麼。春夏秋冬,吃的都不一樣。釣魚人就好像,伺候它們—樣。天天想著它吃什麼,(用什麼餌)。舉個例子,我這幾年專注釣鯉魚,鯽魚佷少釣了。春季:這時候的鯉魚,因為過完冬,要補充身體能量,它會吃的很多。玉米,麥類,葷餌,素餌。什麼都會吃,但是時間短,因為它肚裡有寶寶。等肚子大了,吃食就沒慾望了。不吃食,我們稱甩子,不吃。這個時間段,我不釣的。有時候也可能釣到,錨到。我會立即放生,一肚子,感覺喪良心。夏季:這時侯鯉魚,喜歡穀類,素餌。秋季,葷餌,要備冬。冬季,佷少吃東西。這年頭,作為釣魚人,魚吃什麼,給它伺候好了,釣什麼魚,用什麼餌。
-
15 # 香港名狐釣具官方
為什麼釣魚時,一會兒魚口很好,一會兒就停口不吃了?這種情況,基本就是釣手的問題,經驗不足。
窩裡有魚,在有魚的時候,沒有做好,間隔補窩和迴圈補窩措施。只顧著釣魚,窩裡魚釣沒了,魚也就沒了。黑坑也好,野釣也罷,最忌諱的就是隻釣魚不補窩。魚口好的時候,一邊釣,一邊補窩。或者釣兩條,補一下。在窩點內要時刻存留一定的窩量,讓進窩的魚有餌可尋,有餌可吃,窩記憶體餌不足,魚群會散去。窩裡魚多,會達到魚誘魚的效果,這樣魚會越釣越多,越釣越快。
另外中了魚後,需要儘快將魚拉出窩點,避免錨魚炸窩。情況發生。以上是很多釣友釣著釣著就沒口了,主要原因。
總之來說,釣魚,不要一見連竿,就得意忘形。一邊釣魚,一邊觀察魚情變化。魚情慢了就得補窩。要良性的保護自己的窩點。等到沒魚了,再想起補窩,已經晚了。
-
16 # 十八子野釣
魚口好不好
不在乎兩個原因,一個是天氣劇變,一個是大個體魚進窩。
天氣劇變,突然的太陽暴曬或者降溫,這些都是天氣原因。
還有一個就是大個體魚進窩,親身經歷好多次,就是小魚一直連桿,然後突然沒口,如果沒有天氣原因的話就是大個體的魚進窩,把小魚驅趕走了。
這是我對魚口變化大的見解。
-
17 # 憶9零
這一條相信大家都知道也最為常見,有時候小魚一條接著一條上,浮漂也像跳舞一般,突然窩子裡就沒動靜了,浮漂也穩定下來
這時候大家就要小心,手不要離開魚竿,同時眼睛要盯著浮漂,也許下一秒就來黑漂了
如果長時間沒動靜,可以觀察一下週圍有沒有魚星,判斷究竟是否為大魚
二、窩子裡魚被你釣完了
魚兒是群體動物,個體越大群體越小,個體越小群體越大,當然了也有特例
有時候一群魚進窩,咱們可以連桿,等把這二三十條魚釣完,若是下一群魚沒有接上,停口也很正常
三、窩料打的不合時宜
前一條說了魚都是成群遊動的,而野河水域寬廣,誰知道下一群魚躲在哪裡
所以有的釣友為了誘惑更多的魚進窩,會在中途補窩料,其實這是有風險的
野河的魚比較警惕,周圍有什麼聲響、異常都會影響到它,如果你在補窩的時候動靜太大或者窩料太多,也許就把它們趕跑了
補窩的時機也有講究,如果連桿的速度很快,最好別補,要補寧可鉤上搓大餌補,不要將大量窩料砸向水面
四、換餌料
野河時好時壞,也許昨天連桿今天就白板,為了防止餌料的浪費,有的朋友會少開一些
等遇到魚群連桿時發現餌料不夠用了,於是停下來開餌,這就有兩種不太好的影響
1、如果你開餌比較慢,浪費時間過多,魚兒感覺窩子裡沒東西就會遊走
2、如果你開的餌料味型和剛才的不一樣,也有驚跑魚兒的可能。
第二種原因我要解釋一下,理論上來說野河的魚不挑食,給啥吃啥,但我也確實遇到過換餌就上不魚的經歷,可能是第二次開的餌味道太重吧
五: 溫度或者風向
在夜釣的時候經常發生這種情況,釣著釣著起風瞭然後特別冷,沒過多久魚口也少了
這是典型的天氣問題,魚兒可能從淺水轉移到了深水,換根長竿也許有效,但更多時候是不會開口的
六:掠食性魚的威脅
像黑魚、鱸魚、鱖魚、翹嘴等等都是常見的掠食性魚,專門以麥穗、白條、小鯽魚為食,這種魚來了它們還不跑?
我在玩雷強(釣黑魚)的時候就特別明顯,只要看見一大堆鯽魚在某個地方安逸的待著或浮頭,我就不會在附近搜尋,因為旁邊要是有黑魚它們不會這麼安逸的
咱們在臺釣的時候也一樣,有時候小鯽魚連桿,突然掠食性魚進窩,很有可能停口。
但這些掠食性魚卻不一定釣的起來,有可能只是一兩條追完小魚就遊走了,也有可能它並不想吃食,只是驅趕小魚
七:時間到了
窩子裡或者窩子前方有魚星卻釣不起魚的情況大家遇到過吧,這是因為魚還沒有到進食時間,或者不想吃
那麼釣著釣著突然沒口也有可能是吃夠了,也許它們還停留在你的窩點,但用不了多久就會向深水轉移
有些地方水情比較特殊,魚兒的作息十分規律,每次時間一到就能連桿,過一會兒就集體失蹤任憑你怎麼改變套路都沒用
還有就是個體稍大的魚進食也十分有規律,這些年我沒少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
18 # 眼鏡哥說魚
連竿上魚,然後逐漸停口或者是突然停口,這種現象幾乎每一個釣魚人都經歷過。首先我要說的是,無論任何釣魚高手都不可能一直不停的連竿上魚,也就是說連竿上魚的最終結果都一定是停口,但是高手與菜鳥的區別就在於高手能夠讓連竿持續的時間更長,而菜鳥有可能只連竿十分鐘甚至是更短。接下來我就來說一說,如何能夠讓連竿的時間持續的更長。
(一)高頻率補窩當我們開始連竿上魚的時候,說明窩子裡的魚數量較多,因此窩料消耗的速度也就必然加快,這就要求釣魚人一定要加快補窩的頻率,千萬不能只顧著釣魚而忽視了補窩。在連竿上魚的時候,要儘量做到竿竿帶窩,並且拋竿換餌的頻率也要快,至少要保證每分鐘兩次換餌,也就是每分鐘兩次補窩,每一次補窩的量可以不用太大,能夠達到這樣的頻率就能把魚留在窩點裡。
(二)避免跑魚炸窩連竿上魚的時候突然停口很有可能是窩子裡的魚受到了驚嚇集體奔逃,這種驚嚇最常見的就來源於切線或者是脫鉤跑魚。因此在連竿上魚的時候應該適當換上大號線組,同時在抓口的時候寧可錯過也不可誤抓,沒有十足把握的訊號要果斷放棄,如果不選擇放口,就很有可能讓魚鉤掛到魚嘴以外的部位,這樣一來脫鉤跑魚就會很有可能發生。另外,中魚之後一定要迅速將魚牽出窩點,不能任憑魚在窩點中來回逃竄,這也是非常容易炸窩的。
(三)以魚誘魚所有的釣魚人都知道,餌料和窩料能夠起到誘魚的作用,但是真正的釣魚高手還會利用魚來誘魚,因為魚在覓食的時候會產生資訊素,這些資訊素能夠誘使更多的魚前來覓食。所以在連竿上魚的時候一定不能把窩子裡的魚全部釣完,當發現魚口開始變慢後就不要繼續釣了,而是要及時補窩,並且稍等片刻,直到有更多的魚進窩之後才能繼續開始釣。如果一次性將窩子裡的魚全部釣完了,那麼以魚誘魚就無法實現了。
-
19 # 木墩兒0769
兩種情況,一種是窩子沒有補窩,一種是大魚進了窩子。我也經常遇到這種情況,這和經驗沒有多大關係,魚釣到夠吃就可以了,持續連竿釣那麼多吃又吃不完,拿回去死了又扔掉很浪費的,珍惜野釣資源,畢竟現在野釣資源越來越少了!
-
20 # PS設計自學教程
釣魚時一會口很好,一會口停了這種情況我也經常遇到,不過這種情況大多數都是要爆發了,嘿嘿,我很多時候這種情況下有大魚。待老夫細細道來。
且看分析:一般的水域都會有一些不大不小的魚在搶食,所以這個時候口是經常有的,但是突然你發現沒有口了,這個時候很有可能是有大物進窩了,於是小魚都跑了,大魚吃食之前是比較謹慎的,有時候會在窩邊逗留一些時間然後才會去吃餌,這個時候可要看好你的漂了有可能下一秒就是黑漂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因為口很好連續上魚了導致炸窩了,嚇到魚群了,也會有這種情況,一般上魚之後都會引導拉到窩外去溜魚,這樣可以保持窩的穩定。
回覆列表
我在釣魚時發現釣魚停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溜魚不好,炸窩了
溜魚不好是很容易炸窩的,上魚之後要迅速把魚脫離窩點,溜魚的過程要儘量在窩子外面進行,如果是釣鯽魚等小個體的魚也是,魚上鉤之後要迅速把魚提離水面,不要讓魚在水裡過度掙扎。
二是窩子裡進了食肉性魚類了
窩子發窩之後不僅會吸引來我們的目標魚,還會吸引很多小魚來,小魚一多就可能引來鯰魚、黑魚等食肉性魚類,這些魚一出現基本上窩子裡就不會有別的魚逗留了,這個時候也就造成了停口的情況。
三是窩料打多了
窩料打多了也會造成一會有口一會沒口的情況,魚進窩子之後,如果窩料太多,會降低餌料的吸引力,警惕性差的魚會嘗試吃一下餌料,警惕性高的魚都會先吃一下窩料,這也會造成有時候有口有時候沒口的情況。
以上就是我遇到的幾種一會有口一會沒口的情況,希望對釣魚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