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趙大闊

    首先,“唯美”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

    若論辭藻華麗,當推漢賦;

    若論言之有物,首選唐詩;

    細節描摹,明清小說獨樹一幟;

    而宋詞因獨特的韻律,別具一格。

    每個時代的大家或許風格不盡相同,但總的脈絡一致。任何時代的文學創作都脫不開所處時代的整體認知與價值取向。強如李賀,詩文雄奇,也避免不了時代的窠臼。

    希望在若干年後,後人遙望我們所處時代,映入眼簾的不要只剩網路軟文!

  • 2 # 河漢清且淺1386686778

    是的。宋詞是繼唐詩之後的又一種文學題材,它兼有文學與音樂的兩個方面的特點,每首詞都有一個詞名,又叫長短句。可以配樂歌唱。宋詞是中國古代漢語文學皇冠上光彩奪目的明珠,在古代漢語的花園裡,它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它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著一代文學之盛。

  • 3 # 三兩梅花

    宋詞代表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它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清新婉麗、豪邁大氣,讓人回味無窮!

    一是、唐詩的大發展給宋詞留下了很好的文學基礎。

    如,王觀的這首《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這首詞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設喻巧妙、情趣盎然,又語帶雙關,寫得妙趣橫生,在送別詞中獨樹一幟。

    二是,詞的鼎盛是在宋代,冠以“宋詞”之稱。唐詩與宋詞是兩種不同的美,像是人生的兩種狀態,前者豪放,後者內省、婉約。

    如,秦觀的這首 《滿庭芳》:“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消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在宋代,這首詞可是大名鼎鼎,連蘇軾都曾說道“山抹微雲秦學士”。這首詞的景寫的特別好,令人如痴如醉。

    一個“抹”字將山與雲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勾勒出暮靄蒼茫景象,詩中之畫。“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夕陽西下,歸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真是又一種無法言語的美,美的令人神往。

    第三,雖然,宋詞、唐詩、元曲都代表不同抄底啊的文學之盛,但是宋詞的美是永恆的。宋詞中蘊含著生活的瑣事、相思與離別的惆悵,濃濃的愛國熱情,脈脈的兒女情長。即便是在千年之後,讀起來依然是美得身臨其境。

    比如,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寫的一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從內容上說“常記”一詞作者是非常懷念當 初的美好生活,對大自然的嚮往與讚美,整首詞歡快、明朗。

  • 4 # 華藝詩書畫

    只能說是高峰,不能謂之顛峰,宋詞之妙,確是漢語歷史上光輝燦爛的一座高峰,之前的唐詩,再之前的先秦文學、漢樂府以及魏晉詩歌,還有後來的元曲和明清小說,各領風騷,均是漢文學史上一個又一個高峰,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而顛峰一詞,意味高山之頂,無法超越,用以形容宋詞之成就,顯然不合適

  • 5 # 一方漫談

    詞至兩宋,正如赤日中天,嬌花放蕊,且看詞林巨擘,揮斥方遒,好不瀟灑。薛礪若先生在《宋詞通論》中說:“詞在兩宋,不獨能代表宋人的文學,且為宋人的靈魂。”當時,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市徐走卒,抑或是山野村夫,都能製作幾首歌曲,都能詠唱各種新調。

    宋詞的成就之高與其所處的時代時密不可分的。兩宋時期,中國的經濟鼎盛,士大夫承平享樂,“鐘鳴鼎食,侍妾滿座”,生活有滋有味。至於北宋滅亡,亂離時代降臨,故國山河不在,大多詞人都子啊哀鳴或悲吟。宋詞即是宋代社會地素描。

  • 6 # 明之書苑

    漢語唯美的巔峰,不能固定在某一個體裁中。詩、詞、曲,只是體裁不同而已,這些體裁中,都有美到極致的作品。

    一、比如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小雅》,裡面的一篇《采薇》中的一闕:“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雖是四言,卻用最少的詞勾畫出了最美的情感和意境。

    二、春秋戰國時期的《楚辭》,同樣能美得讓人窒息。比如屈原的“汨餘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讀之,不由得讓人黯然神傷。

    三、再如被劉勰譽為“五言之冠冕”的《古詩十九首》裡面的數句詩文: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質樸卻令人為之動容。

    四、詩歌鼎盛時期的佳作更是不勝列舉。比如最近日本人在捐贈物資上印的“山川異域,日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都是唐人的佳作。再比如李白讚美楊貴妃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都是美到極致的典範之作。

    五、到了元代,元曲盛行,同樣出了很多佳句,比如“我欲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等等都是巔峰之作。

    六、最後到了明清小說,以敘事為主,沒有那麼唯美的感覺,但那時的對聯同樣有令人拍案叫絕的佳句,如《紅樓夢》中的“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等

    總之,詩、詞、曲、對聯、小說等,都是一種體裁形式,每一種體裁都有其獨特的美,不能說宋詞是巔峰。即使說詞最能婉約表達情感,那也不限於宋詞,比如元代的元好問寫的: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清代的納蘭容若寫的: “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都有著不弱於宋詞的唯美感。

    所以,唯美漢語的巔峰跟體裁無關,與文人士子的水平相關。

  • 7 # 聽風軒主

    中國古典文化源遠流長,詞是其中一種文體,詞始於唐朝中後期,而盛於宋代。所以一般後人提到詞,首先會想到宋詞。宋代推行科舉,注重文化,致使宋文人盛行,人才輩出,最著名的是唐宋八大家的,歐陽修,蘇氏父子三人,王安石,曾鞏。這幾位都是當時的文化領袖,其實宋朝還有許多流落人間的落魄文人和女才子們,如柳永、李清照、朱淑真等都傳下了膾炙人口的優美宋詞。

    有宋詞珠玉在前,後也湧現出一些善寫詞的文人墨客,如清朝納蘭容若和近代毛主席等。

  • 8 # 恭川

    起手錶明一下觀點

    宋詞很唯美,毋庸置疑。至於算不算巔峰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畢竟在中國歷史上有代表性的文學體裁還是很多的,而且在不同的時代都有過巔峰狀態。比如和它最近的唐詩,絕對堪稱一個巔峰。

    既然說到了宋詞,那我們就來了解和欣賞一下宋詞吧。

    宋詞小知識

    宋詞這種文學體裁起源很早,無從考證。

    為什麼叫做宋詞?

    因為這種體裁是宋代盛行的一種相當有時代特色的詩歌體裁,並以代表宋代的漢語巔峰,故稱宋詞。

    宋詞用在哪裡?

    宋詞句子有長有短,非常適合歌唱創作。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

    宋詞的為何如此被熱捧?

    宋詞基本都是寄情山水,或者歌以明志。詩情畫意好不快活,正是這樣才被大眾所接受,被大眾接受雖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很容易理解的,而且能用來表現自己,這就是流行的特點。情情愛愛,勵志豪邁等等這些在大眾心中有情結的元素一直以來都是流行的主旋律,只是不同時代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宋詞的派別

    宋詞分為婉約派(包括花間派)和豪放派。

    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晏殊、晏幾道、周邦彥、李清照、秦觀、姜夔、吳文英、李煜、歐陽修、史達祖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陳亮、陸游、張孝祥、張元幹、劉辰翁等。

    感受一下撲面而來的宋詞經典

    《蝶戀花·春景》

    蘇軾——宋詞第一人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棉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

    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武藝高強殺人不眨眼的猛人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聲蕭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八聲甘州》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闌杆處,正恁凝愁!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 9 # 阿南林

    我感覺達到時代巔峰的作品應該是,後人一直不能忘記的作品,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詞都是時代的產物,我們從現在的角度去品嚐去拜讀,許多人物李白,杜甫,百居易,還是蘇軾,陸游,李清照,辛棄疾。千百年來都會永遠傳承下去,影響中華大地的每一輩。

  • 10 # 環宇一統

    我感知是的。首先我們要確切“美”屬於藝術範疇,是評論作品藝術性的概念。文藝作品的思想性指精神意識,諸如議論文、雜文,偏重於思想性,思想觀念比較強。文藝作品有藝術性就是有美感,能給讀者以美的享受,產生審美愉悅,淨化心靈。美感的產生不只是詞藻的絢爛、綺麗,語言的自然流暢,更主要的是要塑造出靈活生動的藝術形象,營造出美妙的藝術境界。象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塑造出來的人物形象,大多是依靠於人物的語言行動,為人處事來完成的。要透過很多事態很多章節,人物形象才栩栩如生地活泛在讀者面前與心胸。古體詩詞的形象塑造,藝術美創造主要是靠簡煉、精粹的語句來完成的,因此是唯美的漢語。我們先來看唐詩:“兩個黃鸝鳴翠柳”,營造的是優美的意境。“兩個黃鸝”,融融的愛意(如一隻黃鸝就有孤獨之意,屬於悽美幽美了。)。“鳴”,清脆而響亮之境。“翠柳”,明麗之境(如用煙柳、絲柳則幽美了)。“一行白鷺上青雲”,豪放而渺遠,是壯美的意境。“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千秋”“萬里”二詞營造出了既優美又壯美的境界。

    詩的功效是抒情壯志,唐詩大多精短,作者直抒胸臆,只是小序曲。發展到宋詞,就意象紛紜,時空穿織,意境多彩多姿了。很多作品都達到了完美的境界,幽美、悽美、優美、壯美兼蓄並放。我們來欣賞歐陽修的《生查子》:上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喜慶的優美意境。下闕,“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幽美而淒涼了。

    詩詞再往後發展,不但摒棄了字詞的修煉,失去了語句的精美,那種講究渲染氛圍,營造意境的藝術美也不再顯現了。更讓人不能忍受的是,現當代有些妖魔鬼怪聲嘶力竭一些顛三倒四的病句,令讀者的神經也隨著錯亂了。鮮明藝術形象,藝術美免談。思想性?有的就是精神分裂,搗弄著瘋喊著,自己先行了斷了,還要引導人類的精神?

  • 11 # 江東艾

    是,是的。我認為宋詞是唯美漢語的巔峰。

    儘管漢語的文化形式是多樣的,散文,白話,詩歌,詞賦,等等,如講“唯美” ,應該獨數宋詞了。白話文所表達的語境,是最直白最淺顯的,即便有美感,也是不耐咀嚼,是很難有回味無窮的感覺的;而明清小說演義記史諸書,也只能事件和情節的表達,談不上多少漢語之美。光是詩歌詞賦這個範疇,妥妥的也數宋詞最美。比如散文詩,這種近現代的體裁,恰有很好的意境之美的表述,然而,字句詞句之美,就很欠缺了;而楚辭漢賦,雖然雄渾大氣,抒陳到位,但若論修辭之嚴謹,表意之精到,實在也不及宋詞;再論宋詞的近親~唐詩,兩者就“唯美”而言,自然還是宋詞最好。詩以唐為最高峰,詞以宋為最高峰,宋詞是在唐詩的基礎上發展演化而來,宋詞是它的前輩唐詩的升級版。

    可以試舉幾句宋詞感知一下。

    楊柳岸,曉風殘月。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若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隨便摘取幾句,其意境之美,內涵之美,語句之美,真正是美不勝收。粗領略也好,細品味也好,無論你讀多少遍,都覺得韻味無窮。

    宋詞之所以唯美,得益於它的體裁,它的結構形式,即長短句。既嚴謹,又靈活,對仗韻律不輸唐詩,字句更為凝鍊。不像五言七絕那麼刻板,七個字,六個字,五四三二,連一個字的也有,讀來琅琅上口,蕩氣迴腸,一個宋詞,把詩歌的形式給搞活了,也寫絕了,實實在在是漢語文字的巔峰之作。

    因此,我說,體現文字唯美的最佳表現手法,唯宋詞也。

  • 12 # 小話詩詞

    誠邀,一縷英雄為您解答

    看到樓主的這個問題,感覺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宋詞是不是唯美漢語的巔峰?”首先,我認為宋詞作為中國古代文學的一種體裁,是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的;其次,我認為中國古代文學博大精深,每一個時期都有每一個時期的不同文學形式,宋詞只是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到宋代繁榮興盛起來的。

    著名學者陳寅恪先生說過:“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自開國以來,重視文化,對讀書人格外器重,這也讓宋代出現了一大批燦若群星的才子,宋代的詩詞文章金聲玉振,繪畫書法卷帙繁多,其他諸如印刷工藝的發展,史學的發展等等。

    總之,宋代出現了一個文化空前繁榮的盛景,尤其在文學方面取得的成就更是令世人矚目。(北宋都成汴梁的繁盛場景)

    也正如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序》中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朝之姘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

    作為“一代文學”的宋詞,可以說是宋代文學的代表,因為宋代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詞人,他們譜寫出的一首首優秀的詞作,宋詞可以說是那個時代最璀璨的明珠。

    詞的特點是什麼?

    其實詞並不是宋代就產生的,只是在宋代才繁榮起來的,詞在南朝末年至隋朝初年這一段時間就已經產生了,當時是配合音樂演唱的。說白了,詞本身是一種有娛樂性質音樂文學。

    如南朝·梁·文學家沈約在《宋書·謝靈運傳》中就說到:“夫五色相宣,八音諧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欲詩宮羽相變,低昂互節,若前有浮聲,則後須切響。一簡之內,音韻雖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秒達此旨,始可言文。”

    (謝靈運書影繪像)

    這說的就是詞作為音樂文學的特點。還有五代時期的花間詞人歐陽炯在《花間集序》中說的“則有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舉纖懺之玉指,拍案香檀。不無清絕之詞,用助嬌嬈之態。”

    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詞人把詞寫在花箋上,交給能歌善唱的女子,讓她們敲著檀板的節拍去歌唱,以典雅的歌詞去增加酒筵歌席間的氛圍的。

    現在回到樓主的問題上來,我試著回答一下,從以下六個方面來說一下宋詞的美。

    (一)宋詞之美:音樂

    除過以上說的這些之外,宋詞的數量也是非常可觀的,今存的唐五代詞不足兩千首,而今存的宋詞將近兩萬一千首,從唐圭璋編撰的《全宋詞》來看,收錄的宋代詞人就有一千四百三十餘人。從這一點上來說就可以得知詞到了宋代的繁榮鼎盛氣象。

    (當代著名詞人,《全宋詞》編撰者唐圭璋先生)

    宋詞也具有這樣的音樂文學性質,宋詞的音樂性更加具有獨特性,而且宋詞更講究文字的協律,所以宋詞的音韻更諧美,音樂感更完善。據當代學者統計,宋詞中有一千多種詞調,也就是說,每一種詞調都代表著不同的音樂形式。

    如《水調歌頭》高亢悠揚,常用作凱旋的軍樂,《水龍吟》是清徹嘹亮的笛曲,《念奴嬌》是響遏行雲的高調,《賀新郎》音韻洪暢,歌時浩唱,《沁園春》是清美的旋律,《雨霖鈴》又極盡哀怨,《暗香》、《疏影》樂節諧婉……

    詞人在填詞時,選擇不同的曲調,也就能給人以不同的音樂美感。

    有了這麼多的詞調,所以宋代的填詞人就可以依樂段分片、依詞腔押韻、依曲拍為句,依樂聲的高低升降選擇確定字音的平仄四聲,因而詞的節奏、 韻律更加靈活多變。

    宋代詞人不僅善於擇聲情,也很注重歌詞的文字聲律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和諧協調,以達到聲情並茂的藝術效果。

    詞在宋代不光流行於民間和士大夫階層,甚至宋朝的皇帝也是詞的愛好者,比如宋徽宗,他還專門設定了一個最高規格的國家音樂機構——大晟府,專門掌管音律,任命精通音律的音樂家制定大樂令,還有專門從事協律、按協聲律、制撰文字、運譜音樂家。

    (宋徽宗繪畫作品《瑞鶴圖》)

    北宋著名的大詞人周邦彥就擔任過大晟府這個最高音樂機構的領導,我僅舉一首他創制的詞調《憶舊遊》,我們來共同體會一下這首詞作的“文字之聲律助音樂之諧美”。原詞如下:

    記愁橫淺黛,淚洗紅鉛,門掩秋宵。墜葉驚離思,聽寒螿夜泣,亂雨瀟瀟。鳳釵半脫雲鬢,窗影燭光搖。漸暗竹敲涼,疏螢照晚,兩地魂消。迢迢,問音信,道徑底花陰,時認鳴鑣。也擬臨朱戶,嘆因郎憔悴,羞見郎招。舊巢更有新燕,楊柳拂河橋。但滿目京塵,東風竟日吹露桃。

    宋詞中像這樣既有文字美又兼具音樂美的詞作可以說不勝列舉,再比如“凡有進水處,即能歌柳詞”的著名詞人柳永,他的既有文字美又兼具音樂美的詞作也是很多,我舉一首大家比較熟悉的《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二)宋詞之美:畫面美

    宋詞除過獨具特色的音樂美之外,還有詞的境界帶來的畫面唯美感。詞是感性的文學作品,總能在腦海中形成一幅幅的畫面。當你入了情境,便能在腦海中勾勒出完整的畫面,品味其中的意境和深意。宋詞的畫面唯美感,不光表現在形體上,還變現在色彩上,比如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其中“人比黃花瘦”之句,以人比黃花,不但有形,而且有色,既描繪了憔悴的面色,又刻畫了嬌弱的體態。用黃花的形色作比,把詞中人憔悴、嬌弱、病態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在讀者眼前。詞人把“形”與“色”統一於一體,創造了渾然一體的詞境和唯美的畫意。

    (三)宋詞之美:傷感美

    宋詞的整體基調是比較感傷柔婉的,感傷是宋詞的基調。在兩萬多首宋詞中,給人最清晰、最突出的印象是:充滿著濃厚的感傷情調。宋詞中的抒情主人公,大多是各種各樣的傷心人傷心事。

    傷心灑淚的詞作也比比皆是:但他們的傷感,各有不同,有的是相思離別,思想懷人的感傷,有時光易逝,年華易老的感傷,有懷才不遇、漂泊零落的感傷。我在這裡舉一首秦觀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一起感受一下: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這首詞最佳處在於虛實相間,互為生髮。上片以虛帶實,下片化實為虛,以上下兩結蜚聲詞壇。全詞以委婉曲折的筆法,抒發了詞人失意人的悽苦和哀怨的心情,讀來悽婉動人。

    (秦觀書影繪像)

    (四)宋詞之美:愛國主義色彩

    宋代詞壇以南渡為界,又分為北宋詞和南宋詞。南宋詞人面對北宋的滅亡、南宋半壁江山的現實,詞人們將自身命運和國家命運交織在一起,收復山河和報國無門的感情交織在一起。

    這種情感更多的流露在詞中,因而讓宋詞呈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色彩,也讓宋詞多了一種豪放的風格。我舉一首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這首詞在佈局方面也是很有特色的:“醉裡挑燈看劍”一句,突然發端,接踵而來的是聞角夢迴、連營分炙、沙場點兵、克敵制勝,有如鷹隼突起,凌空直上。而當翱翔天際之時,陡然下跌,發出了“可憐白髮生”的感嘆,使讀者不能不為作者的壯志難酬灑下惋惜憐憫之淚。

    這種陡然下落,同時也嘎然而止的寫法,如果運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絃,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這樣的結構不但宋詞中少有,在古代詩文中也很少見。也只有在宋詞中能看到這樣絕美的詞作。

    (書法作品·辛棄疾《破陣子》)

    這種藝術手法也正表現了辛詞的豪放風格和他的獨創精神。但是辛棄疾運用這樣的藝術手法,不是故意賣弄技巧、追求新奇,這種表達手法正密切結合他的生活感情、政治遭遇。

    由於他的恢復大志難以實現,心頭百感噴薄而出,便自然打破了形式上的常規,這絕不是一般只講究文學形式的作家所能做到的。

    (五)宋詞之美:愛情美

    愛情詩文學作品中永恆的主題,宋詞也不例外,而且宋詞中描寫愛情的詞作在全宋詞中佔有很高的比例。宋詞中有描寫與情人相會的,有描寫新婚生活的甜蜜的,也有描寫異地相戀的,有描寫長相思的,也有悼念妻子的。

    總之,宋詞中描寫愛情的詞作是唯美的。我舉兩首,一起看一下。第一首,賀鑄的《青玉案》: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的《青玉案》,抒寫的是對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悵惘,因為詞意的唯美,歷來被人們讚譽有加。

    第二首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的這首詞運用分合頓挫,虛實結合以及敘述白描等多種藝術的表現方法,來表達作者懷念亡妻的感情,在對亡妻的哀思中又糅進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將夫妻之間的情感表達得深婉而摯著,讀來深婉感人。

    在小說《神鵰俠侶》中,楊過和小龍女一別十六年,金庸先生在表達楊過對小龍女四年的時候,引用了蘇軾的這首《江城子》。

    (廣州六榕寺,蘇軾石刻像拓片)

    (六)宋詞之美:柔婉美

    就宋詞的整體而言,其風格是偏於“柔”的,柔婉是宋詞的主體風格。在詞史上早就有宋詞以婉約為“正宗”、“本色”的說法。宋詞的情調是以柔婉為主的。宋詞中直接加以具體刻畫的人物重於女性,她們的形象輕柔嫵媚,柔婉細膩,是無可爭議的柔婉。

    宋詞描繪的自然景物,大多是與水相關的。江水、湖水、溪水、池水,春雨秋雨,水中的荷花,汀上的禽鳥,岸邊的楊柳等等。宋詞中的水景多是平和幽靜、富於柔婉之美的。一些花草,如嬌楊垂柳,微風細雨,輕煙薄霧,斜陽淡月等,在宋詞裡也是俯拾皆是。

    這裡我在舉兩首,第一首,描寫女子形象的,北宋詞人張先的《謝池春慢·玉仙觀道中逢謝媚卿》:

    繚牆重院,時聞有、啼鶯到。繡被掩餘寒,畫幕明新曉。朱檻連空闊,飛絮無多少。徑莎平,池水渺。日長風靜,花影閒相照。塵香拂馬,逢謝女、城南道。秀豔過施粉,多媚生輕笑。鬥色鮮衣薄,碾玉雙蟬小。歡難偶,春過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調。

    張先在去玉仙觀的途中,與美女謝媚卿偶遇,在張先的眼中和筆下,謝媚卿是明豔絕倫,秀麗出於天然的美女,詞人並沒有花太多筆墨來寫二人相遇如何的交談或品樂,卻透過相顧無言的描寫將彼此的傾倒愛悅和相見恨晚的惆悵情緒表露得淋漓盡致。

    第二首,我舉一首描寫自然景物的,南宋詞人蔣捷的《虞美人》:

    絲絲楊柳絲絲雨。春在溟濛處。樓兒忒小不藏愁。幾度和雲飛去、覓歸舟。天憐客子鄉關遠。借與花消遣。海棠紅近綠闌干。才卷朱簾卻又、晚風寒。

    詞中的“絲絲楊柳絲絲雨,春在溟濛處”,楊柳絲絲,細雨綿綿,柳絲輕拂。煙雨籠罩的遠處,一派迷濛縹緲的景象。這二句如一幅精心細琢的工筆畫。以“楊柳”、“細雨”繪出江南春雨圖。

    “絲絲”逼真地再現了柳枝的柔姿,描畫了春雨連綿不斷的形象。也喻指絲絲愁緒。詞的起句重複出現了“絲絲”這一疊詞,因而產生了特定的渲染效果,加強了詞的豐富的內涵。讀來琅琅上口,增強了詞的藝術美感。全詞語言清新素淡,雕琢之下,不失平淡本色,和有藝術特色。

    總結

    如樓主的問題“宋詞是不是唯美漢語的巔峰?”宋詞是我國古代文學的優秀代表,是“一代文學”,宋詞是中國文學長河中一朵驚豔的浪花,宋詞中豪放、悲壯、溫婉、纏綿的藝術表現,都展示了漢語凝練的語言藝術,宋詞與中國文學史上每一個時期的“一代文學”一樣,都是漢語的巔峰代表。

  • 13 # 雲隱

    中國唯美漢語的巔峰一直都是散文,詩詞小道矣!

    散文是中國古代文學中最重要文體, 古代將駢體文、韻文相對的散體文章均稱為散文。古代散文為中國古代文學殿堂中的一幅蘊意深遠、氣象恢弘的壯麗畫卷,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大放異彩,且歷久彌香。

    詞只是一個階段的一種單一文體形式,而且這種文體形式從一開始就是基於民間俚語、歌唱文化而產生的。雖然經過柳永、蘇軾、周邦彥等大家的革新,但還是脫離不了其本質。

    古代散文作為中國文學中一種較為早熟的文體之一,在戰國時期,在語言快速發展的情況下,該種文體已經達到一個發展高潮,也是在這個時期,該種文體逐漸成為人們進行文學創作過程中的典範。在創作目的上,散文與小說、詩歌也存在差異性,在諸多文體中,其文學地位居首。

    散文在文學創作的內容上具有廣泛性、多樣性、真實性以及深刻性為中國古代文學表現出來的獨特魅力之一。其內容涉及到古代的經濟、政治、軍事、哲學、科學、文藝、歷史等諸多領域。因此,也可以將古代散文視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主要承載體。

    要想體會到豐富和深刻的中華文化精髓,尋找到中華民族崇尚的高尚靈魂,感悟中華民族傑出智慧以及才華,唯散文也。

    《莊子》《論語》《老子》《墨子》《戰國策》《漢書》《左傳》《史記》這些散文的經典名著,那一個不是漢語唯美的巔峰?

    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四人的作品,哪一篇散文不是朗朗上口,極致華美。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哀二世賦》《長門賦》《美人賦》。揚雄的《河東賦》、《羽獵賦》、《甘泉賦》、《長楊賦》、《蜀都賦》。班固的《兩都賦》聞名天下。張衡有《西京賦》、《東京賦》《南都賦》等等。

    “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國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的合稱。韓愈、柳宗元發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

    明代李贄、袁宏道、鍾惺、譚元春、劉侗、王思任、張岱,都是風格獨特、成就較高的散文家。

    清代以張岱、李漁與袁枚為主的小品文;又有侯方域、魏禧、汪琬合稱“清初散文三大家”,以及方苞、劉大櫆、姚鼐的“桐城派”,也是人才濟濟。

    當代毛主席更是繼承了古代散文品格的大家,《老三篇》《論持久戰》經典永存。

    不看散文,就不會了解漢語的雄壯、毓秀、率真、浪漫、典雅,相對於詞,青樓煙雨,淺斟低唱小道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現在的房奴就像古代的佃農,這個說法你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