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杏林鍾聲
-
2 # 培媽育兒
媽媽在產後發生痔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孕期胎兒壓迫盆腔影響血液迴流
妊娠期間,由於胎兒的逐漸生長髮育,子宮體相應增大,向下壓迫盆腔,影響了血液的迴流,造成肛門及周圍組織水腫,從而出現肛裂和痔瘡。
2、分娩時肛門部位的血管組織充血水腫
分娩時胎兒頭部下降,使肛門部位的血管組織充血水腫,或分娩時因過於用力或會陰撕裂,加重靜脈迴流障礙,都會引發產後痔瘡。
3、產後進補過多,活動量少
有些產婦分娩後基本上以臥床休息為主,活動量小,腸胃蠕動減慢,腹壁鬆弛,導致排便無力,而營養上又大量進補高蛋白質食物,而蔬菜、水果吃得較少,缺乏膳食纖維,導致腸胃蠕動變差等,這樣都會增高產婦痔瘡的發病率。
生完孩子後,很多產婦都會出現痔瘡,痔瘡,其實簡單理解為肛門靜脈血管的擴張,或血栓痔。西醫大咖們解釋得很明白了,鋒兄從中醫角度作個分析。
氣
中醫的氣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很神奇嗎?其實也不神奇,它就在我們生活中。“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剩下一口氣”,久病的人多氣虛,壯實的人多氣盛,都是百姓對氣的一些理解。中醫的氣又不限於此。中醫還有氣虛、氣陷、氣脫等表現。孕婦本身氣血營養就供應給腹中的胎兒,生產以後身體更是極度虛弱,如果是自身體質本身不強者,出現產後氣虛氣陷,不僅會出現產後痔瘡,嚴重者甚至出現脫肛、脫垂等情況。所以產後氣血不足,氣虛是最多見的情況之一。也是為什麼產後要坐月子調理身體。
血
產後除了出現氣血虧虛,還容易出現氣滯血瘀。從中醫角度理解,氣為血之帥,氣虛則血液執行緩滯,後期容易出現氣滯血瘀。淤血凝滯於極虛之位,則生痔,為血栓痔。中醫的淤血和現代醫學的淤血不同,不能用凝血六項化驗出來,而且一種證,多表現在舌淤紫,脈澀,唇淤或刺痛等方面。行氣活血化瘀往往能取效。
結語產後痔瘡從中醫角度分析,多考慮和氣血相關。生活中應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勤預防。如果已經出現症狀,應及時到肛腸門診就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