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螞蟻歷史觀

    魏、蜀、吳三國呈現鼎力之勢後,只有蜀漢的諸葛亮一直在北伐,魏國在不斷地抵住蜀漢的進攻,而吳國屬於看熱鬧的。

    在三國中,論綜合國力魏國排第一,吳國第二,蜀國最弱。

    然而蜀國卻不斷地發動北伐戰爭。我認為除了諸葛亮本人的政治抱負以及受劉備三顧茅廬和託孤之恩外還有就是以攻為守的國家策略。諸葛亮非常清楚蜀國的虛實,如果北伐勝利,蜀國地盤擴大,實力不斷成長,結果更好。如果北伐失利,還可以利用地形之利進行防守。兩個結果對蜀國而言都可以接受。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吳國就想做這個“漁人”。吳國本來就與蜀國建立了同盟關係,在蜀國北伐魏國之時,他也一直在聲援,但是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動作。所以說,蜀國能滅了魏國最好,更好的是兩敗俱傷,吳國在南方悶聲發展,收拾殘局。

    可最終,由於內部的政治鬥爭導致王權旁落,再後來吳主孫皓驕奢淫逸、統治殘暴,導致東吳上下怨聲載道,被西晉滅亡。

  • 2 # 歌舞三國

    根據吳蜀雙方聯盟協議,攻打魏國時,要兩邊夾攻,設想是好的,但是相隔太遠,造成資訊不對等,所以幾乎沒有什麼效果.

    關於諸葛亮北伐的次數,《三國演義》說是六次,就是我們熟知的“六出祁山”,實際上諸葛亮總共只有五次北伐(以《三國志》記載為準)

    一、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年初;

    第一次北伐,聲勢最大,形勢最好,也最為知名。上面我們講了魏延想用奇兵制勝,但這一次北伐,因為魏國毫無準備,所以也可以稱為奇兵。

    因為馬謖的失誤,造成街亭的丟失,對諸葛亮的北伐成果幾乎造成了致命的傷害,魏軍可以長驅直入關西,諸葛亮蠶食隴涼的計劃已經沒有實現的客觀條件了。諸葛亮風佔不到什麼便宜,只撤軍,蓄謀已久的第一次北伐就這樣地收場了。諸葛亮什麼也沒得到。

    第一次北伐應該想出奇不意,估計沒有通知東吳。

    二、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年底;

    第二次北伐的契機是這年五月,魏軍大舉伐吳,卻慘遭失敗。魏軍橫東跨西,在打退了諸葛亮的第一次進攻後,曹叡就把精力放在了東線,對付孫權。諸葛亮認為魏軍主力都被孫權牽制在了東線,關中的魏軍兵力相對空虛,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諸葛亮選擇陳倉為突破點,應該是個臨時決定,或者認為陳倉魏軍較少,可以一戰破取。蜀軍只帶了為數不多的糧食,得志滿滿的來攻陳倉,結果在陳倉城下,諸葛亮吃了陳倉守將郝昭一記大悶棍,“陳倉已有備,亮不能克”。

    一千多魏軍在郝昭的率領下,抵抗數萬蜀軍足足二十多天,蜀軍沒有一點辦法。再加上魏軍主力已經火速前來增援,蜀軍又面臨缺糧的局面,諸葛亮只好再次撤軍。

    三、建興七年(公元229年)年初;

    第三次北伐(公元229年)。這次蜀軍北伐,諸葛亮沒有親自出馬,而是派副將陳式 。

    陳式的主攻方向是較為偏僻,但對漢中極有戰略意義的武都、陰平兩個郡。 這次北伐相比前兩次來說反而取得了效果,主要原因是魏軍在這裡的軍力非常薄弱,所以陳式很快就把兩郡划進了蜀漢的版圖。

    四月,孫權在武昌稱帝,改元黃龍。吳蜀正式結盟,定分魏之議。基本上在戰爭上也沒有形成響應。

    四、建興九年(公元231年)二月;

    公元230年,12月,東吳攻打合肥不利,撤軍!

    第四次北伐,諸葛亮依然選擇了以祁山作為戰略突破口。除了對第一次北伐莫名其妙的失敗心有不甘外,諸葛亮的目標是斬斷魏關中、關西地區的戰略通道,對北伐成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次北伐的開始階段,諸葛亮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戰績,大破魏軍主力郭準和費曜所部外,還奪得到了上邽地區的糧食,“大芟刈其麥”。但還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蜀軍的糧食問題,儘管諸葛亮在北伐時是動用了最新式運輸工具——木牛流馬。

    最大困難也許還不僅僅是糧食,更是他的對手——司馬懿!司馬懿恰準了諸葛亮想速戰速決的心思,所以乾脆下令嚴守不戰,和諸葛亮拼消耗。

    而李嚴以糧盡為藉口,騙劉禪召諸葛亮撤軍。 中都護李平的糧食供應沒有跟上,上邽的麥子也消耗殆盡,諸葛亮只好含恨撤軍。 張郃的威迫下出山追擊諸葛亮,被諸葛亮在木門道射殺,但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依然以失敗告終。

    在這幾次北伐勞而無功後,諸葛亮認識到了糧食是取得軍事勝利的首要物質基礎,所以從漢中撤回來後,諸葛亮“勸農講武”,休養生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和第五次北伐中間相隔的時間最長,足足三年!

    五、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

    第五次北伐的準備工作足足作了三年,終於在234年,諸葛亮親率十萬雄師,在春暖乍寒之際,高舉大漢旗幟,心情複雜地穿越斜谷,悲壯地向關中挺進……,而對手司馬懿算定了諸葛亮不會從郿城出武功,而是駐屯五丈原,諸葛亮果然留在了五丈原。

    而司馬懿還是一直不肯與諸葛亮直接開戰,一個字“拖”,諸葛亮從二月份出兵,一直耗到八月,在半年時間裡,諸葛亮都沒有機會和司馬懿正面決戰。心情抑鬱到了極致,再加上公事操勞身體不好,終於扛不住命運的進攻,大病一場,臥床不起。在勉強向朝廷來使李福託付了他死後的人事安排後,諸葛亮含恨病逝於五丈原,壽五十四歲。

    公元234年五月,吳軍十萬大舉北伐。 七月,吳軍不利,撤退。

    總結,第一次想突然襲擊,蜀漢單方出兵,第二、三次間隔時間太短,在進行戰爭時都沒有同時進行,時間上差不多都是錯開了。第四次,是東吳先行攻擊魏國,諸葛亮隨後伐魏。第五次諸葛亮都快撐不住了,東吳才伐魏。所以,根本造不成什麼威脅。都是無攻而返。

  • 3 # 芝城小趙

    三國演義的綱要:以魏國為反派,以蜀國為正義,東吳打打醬油。

    諸葛亮北伐,從228年開始,那就一年一年盤點唄。按《三國志》的版本。

    第一次北伐

    228年北伐,初期獲得隴右三郡,很快曹魏五子良將中僅剩下的唯一一個,左將軍張郃率領中央軍預備隊五萬人馳援,在街亭幾乎全滅馬謖軍兩萬五千人。蜀軍損失慘重,加上趙雲在箕谷的失利,估計損失了將近三萬人,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總兵力約為10萬,損失將近三成。

    東吳方面:一場大勝,陸遜在石亭之戰大敗曹休。而在於曹休回去之後很快就氣死了。

    第二次北伐

    229年,諸葛亮攻克武都、陰平,戰果很大。和石亭之戰一樣,這次勝利的意義在於完善了蜀國的防禦體系。丞相生前曾囑咐“全蜀之防,當在平”,並且在陰平放下部隊留守。

    229年東吳沒什麼動靜。

    第三次北伐

    230年,這年動靜很大。蜀國方面,魏延單獨領軍,大敗雍州刺史郭淮和後將軍費耀,戰後被晉升為徵西大將軍。緊接著,曹魏大司馬曹真伐蜀,被淋了一個月大雨,被迫退軍。

    東吳:孫權親自領軍,到了合肥城下退軍。(魏軍只需要豎起一面軍旗,上寫“張遼”二字,孫權退軍。)

    第四次北伐(防守戰)

    231年,曹真死了,司馬懿終於可以染指西線魏軍了,不過首秀得分為零。據《三國志》記載:宣王(司馬懿)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

    東吳:231年十月,吳主使中郎將孫布詐降,以誘揚州刺史王凌,吳主伏兵於阜陵。不過王凌並沒上當。

    232年,蜀國沒動靜,東吳方面:陸遜率軍攻打廬江,被滿寵擊退。

    233年,蜀國沒動靜,東吳繼續,孫權帶兵出征,結果繼續被滿寵擊退。

    第五次北伐

    234年,五丈原之戰,但其實這年是吳蜀四路大軍伐魏。這四路是:西邊諸葛亮、東邊孫權、陸遜、孫韶。西邊司馬懿繼續防守,東邊則是魏明帝親征。東吳大敗而歸。

    以上就是諸葛北伐,東吳方面具體的出兵經歷。由於膾炙人口的《三國演義》,蜀國是主角,魏國是反派,東吳打醬油,所以東吳幹了點兒啥很少有人知道。事實上由於地理環境和吳蜀國力的原因,魏國的戰略一直是東攻西守,一流的名將永遠放在面對東吳的戰線上。像演義中不出名的滿寵、王凌、毌丘檢、王昶等都在東面這條戰線。

  • 4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在送經驗。

    諸葛亮上臺後,主要的目標就是一個——北伐,於是內政、後方以及與吳國的關係都提上了日程,經過一番磋商,吳蜀再度聯盟,諸葛亮平定南中後,寫完《出師表》,在蜀漢建興六年(228年)春發動了第一次北伐。

    當時曹魏朝堂的主流想法是諸葛亮不會北伐,魏軍重兵多在東線,這次北伐有點出乎曹魏意料,也使得諸葛亮前期進展迅速,很快拿下隴右三郡。

    隨後張郃率軍馳援,馬謖被派去防守,街亭一戰慘敗,蜀郡面臨後路被切斷的風險,不得不退兵。

    同年八月,吳國發動了石亭之戰,大敗曹休。曹魏重心再度東移,關中軍東調,諸葛亮看到了第二次北伐的時機。

    當年十二月,諸葛亮率軍進行第二次北伐,走陳倉古道,出散關,強奪陳倉。魏軍早有防備,數萬蜀軍圍攻二十餘日不下,糧食所剩無幾,又擔心魏軍援軍,未勝而退。

    退回漢中後,諸葛亮休整了一兩個月,於建興七年(229元)春天發動第三次北伐,率軍攻佔武都、陰平二郡,獲得勝利。

    建興八年(230年),曹魏轉守為攻,曹真率四路大軍伐蜀,但因為惡劣天氣和蜀軍據險防守,很快就失利而返,而蜀軍在這次防守戰中嚐到了勝利的滋味,對北伐更增幾分信心。

    這年末,孫權親自領軍到了合肥城下,想看看有沒有便宜可撿,到了一看,完全沒有,只得退軍。

    建興九年(231年)三月,曹真病故,司馬懿成為魏軍內最強統帥,諸葛亮則趁著西線魏軍換帥之際,發動第四次北伐。

    這是司馬懿統帥西線魏軍的第一場戰役,結果魏軍大敗。

    《漢晉春秋》載: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

    由於這次失利,司馬懿轉變戰術,把自己打造成一個鐵烏龜,使出拖字訣,一直拖到蜀軍糧盡退軍,諸葛亮也沒辦法,不得不在大勝之後退兵。

    這年末,孫權想再搞一次石亭之戰,沒成功,揚州刺史王凌不上當。

    《資治通鑑·魏紀四》載:冬,十月,吳主使中郎將孫布詐降,以誘揚州刺史王凌,吳主伏兵於阜陵以俟之。

    諸葛亮深感於糧草之苦,開始在漢中教兵講武、休士勸農、屯糧待戰,準備下一次北伐。

    在此期間,孫權按奈不住了,派陸遜率軍攻打廬江,被滿寵擊退。隨後孫權親自出馬,再度被滿寵擊退。

    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春,準備充分的諸葛亮傾全國之兵,進行第五次也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北伐。

    與此同時,孫權派出三路大軍,自己一路,陸遜、孫韶各一路,想趁著曹魏重心放在西部時撿便宜。

    結果魏明帝曹叡派司馬懿防守西線,自己親率大軍親征,吳軍慘敗而回。

    另一邊,經過上次嘗試,司馬懿再度使出拖字訣,拖到諸葛亮病逝,再不能發動北伐了。

    總的來說,由於交通阻隔,吳蜀雖是聯盟,但協同作戰幾乎沒有,大多是聽到魏軍東向或西向後發兵佔便宜,往往因為時間倉促導致兵力糧餉不足,戰役收效甚微,尤其是吳國方面,除了主動發起的石亭之戰大勝外,其他都屬於經驗包。

  • 5 # 行走西南

    根據吳蜀雙方聯盟協議,攻打魏國時,要兩邊夾攻,設想是好的,但是相隔太遠,造成資訊不對等,所以幾乎沒有什麼效果.關於諸葛亮北伐的次數,《三國演義》說是六次,就是我們熟知的“六出祁山”,實際上諸葛亮總共只有五次北伐(以《三國志》記載為準)一、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年初;第一次北伐,聲勢最大,形勢最好,也最為知名。上面我們講了魏延想用奇兵制勝,但這一次北伐,因為魏國毫無準備,所以也可以稱為奇兵。因為馬謖的失誤,造成街亭的丟失,對諸葛亮的北伐成果幾乎造成了致命的傷害,魏軍可以長驅直入關西,諸葛亮蠶食隴涼的計劃已經沒有實現的客觀條件了。

    諸葛亮風佔不到什麼便宜,只撤軍,蓄謀已久的第一次北伐就這樣地收場了。諸葛亮什麼也沒得到。第一次北伐應該想出奇不意,估計沒有通知東吳。二、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年底;第二次北伐的契機是這年五月,魏軍大舉伐吳,卻慘遭失敗。魏軍橫東跨西,在打退了諸葛亮的第一次進攻後,曹叡就把精力放在了東線,對付孫權。諸葛亮認為魏軍主力都被孫權牽制在了東線,關中的魏軍兵力相對空虛,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諸葛亮選擇陳倉為突破點,應該是個臨時決定,或者認為陳倉魏軍較少,可以一戰破取。蜀軍只帶了為數不多的糧食,得志滿滿的來攻陳倉,結果在陳倉城下,諸葛亮吃了陳倉守將郝昭一記大悶棍,“陳倉已有備,亮不能克”。

    一千多魏軍在郝昭的率領下,抵抗數萬蜀軍足足二十多天,蜀軍沒有一點辦法。再加上魏軍主力已經火速前來增援,蜀軍又面臨缺糧的局面,諸葛亮只好再次撤軍。三、建興七年(公元229年)年初;第三次北伐(公元229年)。這次蜀軍北伐,諸葛亮沒有親自出馬,而是派副將陳式。陳式的主攻方向是較為偏僻,但對漢中極有戰略意義的武都、陰平兩個郡。這次北伐相比前兩次來說反而取得了效果,主要原因是魏軍在這裡的軍力非常薄弱,所以陳式很快就把兩郡划進了蜀漢的版圖。四月,孫權在武昌稱帝,改元黃龍。吳蜀正式結盟,定分魏之議。基本上在戰爭上也沒有形成相應。

    四、建興九年(公元231年)二月;公元230年,12月,東吳攻打合肥不利,撤軍。第四次北伐,諸葛亮依然選擇了以祁山作為戰略突破口。除了對第一次北伐莫名其妙的失敗心有不甘外,諸葛亮的目標是斬斷魏關中、關西地區的戰略通道,對北伐成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次北伐的開始階段,諸葛亮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戰績,大破魏軍主力郭準和費曜所部外,還奪得到了上邽地區的糧食,“大芟刈其麥”。但還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蜀軍的糧食問題,儘管諸葛亮在北伐時是動用了最新式運輸工具——木牛流馬。最大困難也許還不僅僅是糧食,更是他的對手——司馬懿。

    司馬懿恰準了諸葛亮想速戰速決的心思,所以乾脆下令嚴守不戰,和諸葛亮拼消耗。而李嚴以糧盡為藉口,騙劉禪召諸葛亮撤軍。中都護李平的糧食供應沒有跟上,上邽的麥子也消耗殆盡,諸葛亮只好含恨撤軍。張郃的威迫下出山追擊諸葛亮,被諸葛亮在木門道射殺,但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依然以失敗告終。在這幾次北伐勞而無功後,諸葛亮認識到了糧食是取得軍事勝利的首要物質基礎,所以從漢中撤回來後,諸葛亮“勸農講武”,休養生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和第五次北伐中間相隔的時間最長,足足三年。五、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第五次北伐的準備工作足足作了三年,終於在234年,諸葛亮親率十萬雄師,在春暖乍寒之際,高舉大漢旗幟,心情複雜地穿越斜谷,悲壯地向關中挺進……,而對手司馬懿算定了諸葛亮不會從郿城出武功,而是駐屯五丈原,諸葛亮果然留在了五丈原。

    而司馬懿還是一直不肯與諸葛亮直接開戰,一個字“拖”,諸葛亮從二月份出兵,一直耗到八月,在半年時間裡,諸葛亮都沒有機會和司馬懿正面決戰。心情抑鬱到了極致,再加上公事操勞身體不好,終於扛不住命運的進攻,大病一場,臥床不起。在勉強向朝廷來使李福託付了他死後的人事安排後,諸葛亮含恨病逝於五丈原,壽五十四歲。公元234年五月,吳軍十萬大舉北伐。七月,吳軍不利,撤退。總結,第一次想突然襲擊,蜀漢單方出兵,第二、三次間隔時間太短,在進行戰爭時都沒有同時進行,時間上差不多都是錯開了。第四次,是東吳先行攻擊魏國,諸葛亮隨後伐魏。

    第五次諸葛亮都快撐不住了,東吳才伐魏。所以,根本造不成什麼威脅。都是無功而返。

  • 6 # 池漢66

    坐山觀虎鬥,三足才能鼎立,兩國不能鼎立。吳國會邦助弱勢的一方,但兩方都強時,也期待同時削弱兩方的勢力。如果一方被呑並,那麼呑並方就會變得異常強大,不利於吳國的生存。

  • 7 # 散步的魚讀歷史

    自劉備去世之後,蜀國與吳國關係緩和,繼而在面對曹魏這強大的共同敵人的問題上,又重新簽訂了盟約——一致抗曹。

    但這個聯合抗曹盟約,猶如蜀漢的獨角戲。縱觀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吳國方面都沒有實際上的配合。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時,帶領軍隊在奮力對抗曹軍,並將魏國主力吸引過來,但吳國卻按不動,與當初盟約相差甚遠。是一紙盟約不可信?還是吳國故意不出兵呢?

    一、蜀漢第一次北伐採取奇兵作戰策略

    蜀漢第一次北伐,公元228年春,諸葛亮派大軍進攻曹魏,打得曹魏措手不及,接連丟失三郡。說明當時曹魏對蜀國這次兵犯,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種種跡象表明,諸葛亮這次進功採取出奇制勝的原則。但對後面作戰計劃沒有做出詳細部署,導致在馬謖失街亭之後,諸葛亮軍隊全線潰敗。而吳國沒有配合作戰也在情理之中。

    二、氣候問題,蜀漢北伐時間都是一月二月

    蜀國每次北伐都是在春季,或者是冬季。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出兵北伐,是因為北方少雨,有利於行軍和糧食補給。蜀地地形多山地,不像北方一路平坦。若遇到雨季,行軍極不方便,更別說後方糧草供應問題。

    而吳國方面,由於軍隊大多是水軍,河水結冰,步兵雖然可以直接透過河面作戰,但水軍的優勢發揮不了。也因為吳國太過依靠水軍作戰,從而總不敢離水太遠。而曹魏在合肥部署是主力部隊,在這樣的情況下,與曹魏軍隊相比實力大打折扣,吳國不敢貿然進攻。因此,作戰時間上孫吳很難與蜀漢形成首尾掎角之勢。

    三、患得患失的孫權

    孫權在逍遙津戰役中被張遼嚇破膽,還讓孫權蒙上了心裡陰影。多年前,那一幕猶在眼前,只要是張遼在的一天,孫權就不敢輕舉妄動。

    再者,與諸葛亮北伐性質不一樣,諸葛亮北伐是為了鞏固漢蜀統治而戰,是信念之戰,而孫權逐利而動的心態。在對抗魏軍時,一旦稍微遇到挫折就打道回府了。蜀漢建興十二年,也就是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孫權派三路大軍,分別而上,還未經歷決戰,就全線而退軍了。

    綜上所述:蜀漢的第一次北伐採取出其不意的出兵效果,若要吳國配合作戰,那麼訊息就會洩露出去。而漢蜀和孫吳出兵的時間不同,也很難做到雙方配合作戰。再加上孫權對待伐魏的事情並不很上心,有利可圖才願出兵,且每次出兵淺嘗輒止。雙方交戰時間太短,剛要進入戰爭高潮時,孫權卻收拾鍋瓦瓢盆回家了。正是由於這三個方面的原因,導致看上去諸葛亮在北伐時,而吳國好像沒有采取任何軍事行動一樣。

  • 8 # 小太陽D

    其實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吳國也都沒閒著,都是在一起攻打魏國,也就是所謂的蜀吳同盟。

    只不過沒有和諸葛亮形成過合圍,並且在劉備死後,曹魏對於西蜀就看不太上了,基本上大部隊都放在東吳這邊,在演義中不怎麼出名,但是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名將像滿寵、毋丘檢等人都在東吳戰線上。

    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看的《三國演義》都是以蜀漢為故事主線,所以對於東吳方面的記敘都是一筆帶過,明確記載的只有第一次北伐的時候,也就是石亭之戰。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諸葛丞相北伐的228-234年間,我們的孫仲謀都幹了什麼。

    河有兩岸,所以我們也分兩條故事線來說,先說諸葛丞相

    一、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使中護軍鎮東將軍趙雲、中監軍揚武將軍鄧芝據箕谷,為疑兵,身率大軍往西出祁山,先攻天水郡。

    街亭守將馬謖自信上山據守,失街亭,漢將王平率軍死戰,勉強擋住張郃,軍隊雖然損失重大,但使魏延、馬謖得以撤回冀城軍中。街亭之後,諸葛亮從戰略進攻變為戰略防守、曹真由戰略防守轉為戰略進攻。而全面進攻的魏軍也在斜谷打退了趙雲、鄧芝一部,趙雲為了安全退出斜谷,下令燒了棧道,斷絕魏軍進攻路線,得以退回漢中。第一次北伐失敗。

    二、公元228年12月,諸葛亮率軍進行第二次北伐。進軍路線為:走陳倉古道,出散關,強奪陳倉。但魏國大將軍曹真在年初擊敗漢軍時已經預測,諸葛亮再次北伐必出陳倉,於是留下將軍郝昭督千餘軍鎮守陳倉,修建堅城,等待蜀漢大軍。於是,在魏國早有準備的情況下,諸葛亮圍攻二十餘日不下,糧食無多,僅只得退回漢中。第二次北伐未勝退回。

    三、諸葛亮回漢中後,休整一、二月餘,即於漢建興七年(公元229元)春,遣將軍陳式率軍進攻魏武都、陰平二郡。漢軍隨即劃武都、陰平二郡而入版圖。獲勝後,劉禪下詔恢復諸葛亮丞相一職。第三次北伐獲小勝而得武都、陰平二郡。

    四、公元231年3月,魏大司馬曹真病故,魏明帝曹叡加大將軍司馬懿為隴右大都督、假黃鉞,督隴右諸將如張郃、費耀、郭淮等鎮守隴右,以防蜀漢。諸葛亮知聞曹真病故後,率大軍開始第四次北伐,並吸取了前幾次的經驗,使用了著名的“木牛”來運送糧食,保證後勤。第四次北伐由於糧草不足,諸葛亮獲勝後僅只得退回漢中。不過第四次北伐的成就是曹魏五子良將中所剩的最後一位,也就是張郃,在諸葛亮和司馬懿有心無心之下共同搞掉,曹魏再無人可以制衡司馬懿。

    五、公元233年,諸葛丞相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準備再次北攻曹魏,進行戰爭動員。公元234年,諸葛亮盡全國之兵,率大軍十萬,進行第五次北伐。這次北伐由於司馬懿仍然堅守“龜殼大法”只守不戰,終於將諸葛丞相耗死在五丈原。

    相同時期的東吳在幹嘛呢

    一、公元228年,吳國鄱陽(今江西鄱陽)太守周魴用詐降誘敵之計致書魏國曹休,表示願意叛吳歸魏,請求曹休派兵接應。八月,孫權到達皖城,任命陸遜為大都督,賜予黃,手執馬鞭接見了他。又任命朱桓、全琮分別擔任左、右督,各領三萬人迎擊曹休。曹休知道被欺詐,仍然仗恃人多,率軍10萬向皖(故治今安徽潛山),與另外兩路魏軍同時深入吳地。孫權率軍進駐皖口(今安徽懷寧皖水入江處),派陸遜、朱桓、全琮各率兵3萬,迎擊曹休於石亭(今安徽舒城境)。陸遜等三路吳軍同時向曹休的軍隊衝殺、追擊,斬俘魏軍1萬餘人。這次是東吳和西蜀聯合作戰合作的最好的一次。

    二、石亭之戰之後,東吳可以說是取得了輝煌的戰果,而之前曹魏稱王、西蜀稱皇,東吳孫權卻只是叫吳王,始終比人家倆人低上一等,所以公元229年,東吳沒有做什麼打仗的事情,所以在公元229年,四月十三日,孫權在武昌稱帝,改元黃龍,立國號為吳,大赦天下。追尊其父孫堅為武烈皇帝,孫策為長沙桓王,立子孫登為皇太子。九月,孫權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孫權稱帝,是三國鼎立局面完全形成的標誌。

    三、公元231年,孫權派太常潘叡率兵五萬去討伐叛亂的五溪蠻夷,因為雙線作戰比較不合適,所以沒有和諸葛亮共同合圍攻打魏國。

    四、公元232-233年,這兩年諸葛亮在休養生息,但是東吳卻不安分了,陸遜率領軍隊進攻廬江,魏國上下議論紛紛,都建議魏明帝曹叡立刻發兵,馳援廬江。但是滿寵卻打算不支援。

    陸遜當然知道深入敵境,進攻廬江的危害,本以為曹魏會中計,緊急率軍來救,那麼自己就可以半路截殺。沒想到曹魏大軍穩紮穩打,陸遜知道自己的計策被人識破,連夜撤軍回到東吳。到了233年,東吳孫權主動向曹魏派出使者,送上禮物,希望兩國和好。魏明帝也知道自己的斤兩,孫權可是連自己的爺爺曹操也感到頭疼的人物,既然孫權主動示好,那自己也就見好就收。兩國停止攻伐,過了幾個月太平日子。

    太平日子過得滿寵很不舒服,他覺得孫權有陰謀,於是建議曹叡修建新城來防止孫權進攻,後來孫權果然要攻打合肥,但是因為新城的建立致使失敗撤兵。

    五、公元234年,因為前兩年打仗打的不舒服,新城成了孫權的心病。於是,孫權又興兵十萬,把目標瞄準新城,只有把新城給拿下,才有可能對付合肥。滿寵收到訊息,率軍快速趕往新城。可是滿寵沒有和孫權正面作戰。畢竟孫權有十萬大軍。滿寵帶著幾十個人在晚上的時候悄悄潛入孫權軍中,把松樹枝折斷做成火把,然後澆灌上許多麻油,來到孫權軍隊放攻城器械的倉庫,一把火把燒光了。孫權的侄子孫泰也在混亂之中被滿寵等人射死。沒有了攻城器械,突襲的計劃也已經暴露,孫權軍隊只能撤退。

    結語

    東吳在蜀國滅亡之後還能存活十八年,可見其實力,只不過因為《三國演義》對於東吳的描述太少了,所以讓很多人覺得東吳只不過是一個三國中打醬油的存在,但是東吳打的仗一點都不比蜀國少,甚至三國時期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都是東吳和司馬昭之間的戰爭。即使很多人認為東吳是經驗寶寶,但是東吳在諸葛亮北伐過程中,的確牽制住了很大部分曹魏的兵力。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 9 # 地瓜說歷史

    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初期獲得隴右三郡,很快,曹魏五子良將中僅剩下的唯一一個,左將軍張合率領中央軍預備隊五萬人馳援,在街亭幾乎全滅馬謖軍兩萬五千人。蜀軍損失慘重,加上雲哥哥在箕谷的失利,估計損失了將近三萬人,完敗。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總兵力約為10萬,損失將近三成。

    東吳呢?一場大勝,陸遜在石亭之戰大敗曹休。石亭之戰的意義倒不在於幹掉多少魏軍(當然曹休身為徵東大將軍,帶的部隊絕不會少於三萬人),而在於曹休回去之後很快就氣死了。魏文帝曹二接班之後,由於當儲君時和兄弟關係不好,做皇帝后一改曹老闆軍權全部託付給自家人的風格,很不信任同輩的自家人,唯三信任的人,分別是:曹真,曹休,夏侯玄。很快,曹休死於石亭之戰後,曹真被諸葛亮拖死,夏侯玄這個情種死於女人。於是,司馬懿終於有了染指軍隊的機會,曹操生前“司馬懿鷹視狼顧,絕不可付之兵權”的囑託被扔到了九霄雲外。

    229年,諸葛亮攻克武都陰平,戰果很大,尤其是陰平。和石亭之戰一樣,這次勝利的意義同樣不在於砍了多少人頭,而在於完善了蜀國的防禦體系。丞相生前曾囑咐“全蜀之防,當在平”,並且在陰平放下部隊留守。可惜後人並沒深刻理解啊

    229年東吳沒什麼動靜。

    230年,這年動靜很大。先看蜀國,魏延單獨領軍,大敗雍州刺史郭淮和後將軍費耀,戰後被晉升為徵西大將軍。緊接著,曹魏大司馬曹真伐蜀,被淋了一個月大雨,被迫退軍。

    東吳:孫權親自領軍,到了合肥城下退軍。看到這兒真心感慨一句,孫十萬北進的雄心壯志已經徹底破滅在公元215年,魏軍只需要豎起一面軍旗,上寫“張遼”二字,十萬先生就會屁滾尿流逃回徽京市,哎~

    231年,曹真死了,司馬懿終於可以染指西線魏軍了,不過首秀得分為零。“宣王(司馬懿)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此戰的最大意義在於,司馬懿先生從此改行為烏龜,對付諸葛亮的唯一辦法就是拖,拖到蜀軍糧盡退軍完事。不服不行啊

    東吳:“十月,吳主使中郎將孫布詐降,以誘揚州刺史王凌,吳主伏兵於阜陵以俟之。 ”不過王凌並沒上當。簡單介紹一下王凌,也是一位戰功赫赫的名將,出身於太原王氏,叔爺爺是王允,涼州軍血洗王允家族時爬牆頭逃生,在街頭瞎溜達時撞見曹操,於是開始飛黃騰達,在揚州鎮守多年,面對東吳,最後領銜主演淮南一叛,身死族滅。

    232年,蜀國沒動靜,東吳有。陸遜率軍攻打廬江,被滿寵擊退。滿寵是此時很少很少的曹老闆時期留下的名將了,襄樊之戰時曹仁彈盡糧絕想撤退,也就是他一番話堅定了曹仁堅守的決心。

    233年,蜀國沒動靜,東吳繼續,孫權想替陸遜找場子,結果繼續被滿寵擊退。十萬先生你就老老實實呆在徽京吧,別出去送人頭了,行不?

    234年,五丈原之戰,但其實這年是吳蜀四路大軍伐魏,東吳那邊羅貫中一筆帶過而已。這四路是:西邊諸葛亮,東邊孫權,陸遜,孫韶。西邊司馬懿繼續當烏龜,東邊則是魏明帝曹三親征。記得三國演義五丈原這一段裡面,借別人之口(好像是費禕)大致描述了一下東吳的戰績,敗得挺慘,而且是陸遜那一路。懶得翻書了

    我一直認為魏國是東攻西守,把精銳主力和一流名將都放在東線,演義中不出名的滿寵,王凌,毌丘檢,王昶,這都是雙手沾滿東吳人民鮮血的劊子手。當然評論裡面有人說是這些人都是十萬先生這個經驗寶寶成就,我確實表示無力反駁~不過一點可以肯定,由於吳強蜀弱,魏國的主要軍力確實是用於對付東吳,歷史上諸葛亮五次北伐,魏國中央軍南北二軍(魏承漢制,中央軍分為南軍和北軍)明確記載的僅僅出動一次,第一次北伐。我這樣長篇大論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東吳在丞相北伐時確實想幹,也幹了些兒啥的,至於說是光輝勝利還是經驗寶寶,那就不好說了。

    總結:由於膾炙人口的三國演義,蜀國是主角,魏國是反派,東吳打醬油,所以東吳幹了點兒啥很少有人知道。事實上由於地理環境和吳蜀國力的原因,魏國的戰略一直是東攻西守,一流的名將永遠放在面對東吳的戰線上。曹家祖孫三代都親征過東吳,而蜀國自從大耳先生死後,是很不受魏國重視的,除了第一次北伐時動用了中央軍,其他也就是邊境常備軍防守一下而已。東吳就不一樣了,戰爭級別是一次比一次大,淮南三叛時諸葛誕造反,東吳出兵接應,司馬昭徵發東西二京(洛陽長安)的中央軍和揚州荊州部隊,挾持高貴鄉公曹五親征(當然,實際上是晉文帝司馬昭親征,曹五當司機),總兵力高達二十六萬人,是三國時代規模最大的戰役。所以,東吳能在蜀國滅亡之後還存在了十八年,當然得呵呵一句,老羅對東吳真是不重視啊,十八年是個什麼概念?是官渡之戰後到漢中之戰的時間段,同樣的時間段,一個在演義裡面半本書,另一個也就三四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蔥怎樣防地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