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碧柳春亭
-
2 # 大王愛酸菜
回答這個故事前,我們先看一下我們這個故事的大體情況,透過這些,我們也可以稍微得出一些啟示,便於我們認清,這個故事到底是不是一場“騙局”。
首先,我們看卓文君的身世背景,家中鉅富,本身姿色嬌美,又精通音律,善於彈琴,有文名,從這一點看,妥妥的一個白富美,但是因為十六歲嫁人,幾年丈夫過世,現在回到孃家,寡居。雖然,古代對於寡婦再嫁基本很是抗拒,但是單憑卓文君的家室和才華,在那時候肯定還會有人趨之若鶩的,所以對於卓文君這邊,這個肯定對這個事情實先不知情的。
其次,我們再看看司馬相如的情況,司馬相如當時是因為劉武去世,上面沒人,不得志,辭官出遊,生活清貧,所以,他此時的生活應該很不如意。但是由於自己本身文采出眾,來到這,得到了身為縣令的好友邀請招待,不知道和卓文君是不是否認識。但是不排除他聽說過,因為卓文君在當地應該很有名,就像現在的熱點人物一樣,但是這也不能確定,所以我們還得接著看。
最後,看看他們是如何認識的,是因為卓文君的父親聽說縣令這幾天有貴客,天天拜見,卻又天天見不到,所以為了看看縣令的貴客到底是誰,決定對親自設宴招待縣令和他的貴客,所以才有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見面。我們看過這個故事的應該知道,身為縣令的朋友,邀請司馬相如在此地住下,作為客人,司馬相如卻對他這位縣令的前幾次拜見,一直推脫有病不見,直到卓文君他爹邀請縣令赴宴,最後才出現,從這就可以看出,從此前的推脫不見,到引起卓文君他爹好奇邀請參加宴會,這一切都是鋪墊,是為了進卓文君家,有個接近卓文君的機會。最後結果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一曲“鳳求凰”,引得卓文君夜月私奔,最終抱得美人歸。
因此,司馬相如追卓文君確實是司馬相如設計好的“騙局”,如不過從頭到尾只有司馬相如一人知情,再加上司馬相如文采相貌出眾,引得卓文君自己入局,最後成就了這一段歷史上的佳話。
但是此前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到底是否認識,這個局知情人是否只有司馬相如一個人,還是個未解之謎,因為歷史故事本來很難考就真假,我們能看到的只有前人的筆記和文章,太難判斷!
司馬相如
卓文君
司馬相如彈奏鳳求凰,卓文君偷看
-
3 # 亦有所思
司馬郎欲揚先抑,卓文君還施彼身。
一開始,司馬相如居心不良用心不正。
緊接著,卓文君百般權衡,孤注一擲。
太史公在《史記》中說得極為清楚,“以琴心挑之”,何謂挑?挑即是暗示,挑逗,甚至是勾引。
要知道,在《詩經》裡我們經常看到的詞是“求之”,比如《關睢》“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在《離騷》中也如此,例如“聊浮游而求女”,白居易《長恨歌》裡不也是“御宇多年求不得”。
“求”是正常而且合理的追求方式。
司馬遷放棄“求”這個字,反而用了一個“挑”字,論文字精準,整個漢朝都沒有人是司馬遷的對手,所以這個字本身就有指向。
顯然,卓文君聽到了琴聲,更可深思的是,她聽懂的琴聲,既是挑逗,勾引,不尊重,於是一定會得出一個非常清晰的想法“這個男人只是想泡我,而不是想娶我!”
接下來的情節就是後來某一天,卓文君推開窗戶看到了司馬相如,覺得極為滿意,書上的原文是“心悅而好之。”
卓文君不是天真無邪的少女,而是大富之家的女兒,更是喪夫的寡婦。有人向自己求愛,如果是天真少女,自然是春心相許,花痴不斷,然而後從面的情節來看有幾個疑點,一是激勵相如奮發圖強,二是放下身段當壚賣酒。這哪裡是一個天真無邪少女能做出來的事情?
卓文君,心機很深!
小可之前受垂直領域所限,把這個想法變成了一個超短篇小說,今錄如下
聽著外院裡傳來的隱隱約約的笑聲,卓文君對著銅鏡輕輕撫摸著自己的臉龐,還好,依然光滑緊緻,依然柔嫩輕彈,然後不禁發出一聲嘆息,如此如花美眷卻無人欣賞,更無人享受。自己已寡居一年,阿翁和兄長平日裡雖然對自己照料有加,可下人們的眼光和嘴角又豈能騙得過自己?
每個人都知道這不是自己的結局,就連自己也曾午夜輾轉,百般尋思出路在哪裡?也曾暗自推測阿翁會將自己再嫁給什麼人?是銅臭商人的續室,還是某個官員的小妾,或者為了家族的名聲,讓自己枯萎在這所小樓裡,最後在無數人的可憐目光之中化成一抔泥土。若是運氣好一些,或者能引來某些窮酸文人窮詩句裡的嘆息,不過,也僅僅是嘆息而已。
卓文君輕輕將銅鏡放下,走到窗前怔怔地看著樓外的桃花。輕輕吟道:“桃之夭夭,有蕡其實。”恰好此時,突然從外院傳一陣清亮又清婉的琴聲。卓文君不禁側耳傾聽,這琴聲清絕而又纏綿,熱烈而不失深摯,只是這個彈琴之人為何故意彈得如此旖旎,細品之下竟然還有一絲輕挑之意?想到此處,不由心生疑惑,便召來丫環。
“桃兒,你去外院看一下,是何人彈琴?”
桃兒諾了一聲便下樓而去,不久便上樓回道:“回小姐,適才彈琴之人是臨邛令帶來的客人,他叫司馬相如。”
卓文君淡淡地哦了一聲,揮了揮手讓丫環下去,然後俏立在窗邊,明顯感覺到臉頰有些發燙,哪怕不照鏡子她也知道自己的臉色一定緋紅百端。
司馬相如她自然是聽說過,是一介寒士,不僅文賦寫得精工華美,人聽說也長得風流俊俏,交往的朋友還大多都是當今名士,只是他這是彈給誰聽?這院內賓客並無女賓,而知曉音律者又只有我一人,而他如何知道我精通樂律?為何偏偏還要彈得如此纏綿?他…他…他這是在向我暗示愛慕之情麼?可是為何卻要把這曲子彈得有些輕佻虛浮?
以他的相貌和才學,若是有心婚娶不知會有多少女子主動迎奉。再看他平日所結交的那些友人、還有他那些言談和行事方式,不問可知,這一定是一個有鴻鵠之志的男人,豈是久居人下?可是,他為什麼會透過琴聲向我示愛?
若論容貌,自己不過是小熟風韻,頂多與那些豆蔻少女各擅勝場。若論才學,自己這點才學連他萬分之一恐怕都不到。若論賢淑,那些名門閨秀哪一個不是賢淑知理呢?
順著思路便突然想到一處,卓文君也不由渾身發冷,喃喃道:“原來如此,到頭來竟是我自作多情!”她軟軟地靠在牆上,不由悲中從來,黯然神傷。
應是如此了,司馬相如雖然才貌雙全,可是他畢竟是一介寒士,哪裡有銀錢廣闊交遊,結交權貴,以圖進身之階呢?
我是寡婦,可是我家裡有錢!更重要的是雖然我家有錢,但卻是地位低下的商人。娶了別人,為了銀錢終究得低眉順眼委曲求全,而一旦功成名就,於情於理於義自然要回報母家,若是母家索取無度還好一些,若是節外生枝得隴望蜀,司馬相如豈不是自討苦吃?
可若是娶了我,限於我這尷尬的寡婦身份,哪怕有一天他飛黃騰達,依然無須如何在意我們卓家臉色,商人,永遠是低下的商人!反倒我們卓家會更加變得俯首貼耳,予取予求。
像司馬相如那種人才,心心念唸的全是功名,如何會陷入兒女情長之中?
想到此處,卓文君不禁冷笑,好一個司馬相如!好一個精心算計!旋即又陷入矛盾之中。就算是識破了他的計謀不做理睬那又當如何?自己還不是終究要做人續室做人妾室孤寂一生?
不若…,隨後她便冒出一個想法,連自己都感到大吃一驚。他若不愛我,我又何必愛他呢?成為司馬相如的正妻總勝過成為別人的妾室,再說以司馬相如之才遲早會一飛沖天,到時自己也會隨勢而起,再無寄人籬下之憂。
何況…,卓文君又摸了摸自己的臉頰,如此嬌好丰姿,難道真甘心空閨獨守麼?
這種男人都是喜新厭舊,若是他變心,我離開便是。但若是謀劃得當,日後讓他敬重於我,善待於我也未嘗不可。昔日呂后不過一居家婦人,不也是讓劉邦深感忌憚,無法離分麼?
我卓文君不做呂后,但只要摸到她的十分之一就足以安身立命了。
想到此處,卓文君長身而已,走到案前,從陶瓶中摘下一朵菊花,一瓣一瓣地剝落開來,每剝一瓣便按順序喃喃說一句“做別人繼室”,“做他人小妾”,“做別人後母”,“小樓貞潔終老”、“賭命與司馬相如”,剝到最後一瓣,恰好是“做別人後母”,卓文君渾身顫抖,纖手一鬆,這隻剩一瓣的菊花便落在地上,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跪坐在地雙手捂面,無聲地流下淚來。
隨後卓文君霍地站起來,目光堅冷,咬牙切齒地說:“我卓文君的命運豈能束縛在一個菊花瓣裡?”
只是,如果這一切只是胡亂猜測只是自作多情,那當如何是好?不行,一定要想辦法確認一下才好。
她抖了抖長裙,拿起鏡子整了整儀容。輕輕地走到門邊側耳聽了聽,然後高聲說道:“桃兒,你去外院門口侯著,宴會結束之後如果有人找你傳話或遞物,你不用害怕,直接應允便是。”
樓下的桃兒諾了一聲便去了。
卓文君深吸一口氣,開啟櫃子挑選了幾件日用衣衫,摺疊整齊後放入包裹之中。然後走到床邊取出一個方帕,拉開抽屜開啟暗格,取出些首飾仔細包好,放在枕頭底下。
卓文君看了看天色,索性躺在床上,心中默默唸道:“司馬相如,就看你上不上鉤了!”剛剛唸完,眼淚又忍不住地流了下來。
-
4 # 殤逝淺影
我覺得這個應該不能算是騙局,畢竟他曾經是真正愛過卓文君的,一首《鳳求凰》,寫得多麼真摯,只不過後來飛黃騰達了,眼界提高了,見識了外面的花花世界,想要再回到以前已是不太可能。
正如古人所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外面的世界是精彩的,外面的人兒也是新鮮可人的,所有人都逃脫不了喜新厭舊的毛病,尤其是男人,尤其是事業有成的男人。雖說糟糠之妻不可棄,可還是抵不過自己的慾望。
男人有錢就變壞,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也是至理名言,都說婚姻都有七年之癢,即便是古人也逃脫不了這個宿命,尤其還是風流的才子,自古才子多風流。窮小子娶上了為他連家庭都捨棄的女人,你能說他當時沒有動過真情嗎?那肯定是真正喜歡過的,只不過後來沒有忍住外面的誘惑而拋棄了卓文君。
卓文君是個很好才華的女人,為了挽回自己的丈夫寫了一首很出名的《怨郎詩》,可即便是這樣都沒能挽回她們的愛情,這個把青春都奉獻給了他的女人。所以說自有渣男的存在,無論社會怎麼發展,一直都存在!
-
5 # 亂世中的歷史
“騙局”倒不至於,但肯定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追求,司馬相如是個非常有心機的人。
1、在追求卓文君之前司馬相如的生活已經非常窘迫
司馬相如的文學才能被完全發揮出來是在漢武帝朝,可他早期是生活在漢景帝的年代。劉啟並不喜歡舞文弄墨之人,司馬相如只好去了梁王劉武(漢景帝同母弟弟)那裡任職。也就是在這裡,他寫出了代表作之一《子虛賦》。然而,隨著劉武的去世,司馬相如也失業了。他家裡本來就很窮,現在沒了工作,日子非常窘迫。於是投靠了在臨邛做縣令的好友王吉,而卓文君一家就住在臨邛。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照片)
2、司馬相如做足了功課和王吉演了一齣戲讓卓文君芳心暗許
卓文君的父親卓王孫是當地的冶鐵鉅富,她自己也喪夫不久,感情處在空窗期。為了引起卓家的注意,王吉天天都去拜訪司馬相如,司馬相如開始還接待王吉,後來就稱病不見。這肯定是兩人商量好的,為的就是讓卓王孫疑惑:一介布衣竟然連縣令的面子都不給,這到底是何方神聖!
目的達到了:卓王孫終於準備請司馬相如來府上作客了。可司馬相如仍然在調大家味口,當宴會人員全到齊了,司馬相如仍然沒有來,王吉就對大家說自己親自去請這位高人。至此,戲演得差不多了,司馬相如是時候露面了。
可以說,司馬相如對這次宴會準備的非常充分。他來的時候穿得雍容華貴,可能用了全部的積蓄又弄了一輛高階的馬車。至少在外人看來,這是個身份極不簡單的人。剩下的就是才藝展示了,在席間他彈奏了一首曲子(野史說叫《鳳求皇》,正史中沒有記載曲目的名稱)。這首曲徹底征服了在窗外偷偷注視的卓文君,可能在那個時候,她已經被司馬相如的容貌和才情所傾倒了。更重要的是:當宴會結束後,他還用重金賄賂了卓家的下人,以表達對卓文君的思慕之情。
當晚,卓文君就夜會相如,二人私奔,去了司馬相如成都的家。至此,司馬相如的第一步計劃完美收官。不過,他還有第二步計劃:利用卓文君飛黃騰達。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照片)
3、文君當壚賣酒迫使卓王孫同意女兒和司馬相如的婚事
對於女兒私奔這件事兒,卓王孫大怒,併發誓從此不再管女兒。而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家後,也大失所望。“家徒四壁”讓這位千金大小姐賣掉自己名貴的衣服來貼補家用,兩人甚至抱頭痛苦。司馬相如最聰明的一點就是:從來不向卓文君提物質上的要求!他要卓文君主動提出這件事兒。最終,卓文君無法忍受這樣的苦日子,就提議還是回臨邛,即便向自己的兄弟借錢也比現在強。於是二人再次回到臨邛,做起了賣酒的營生。對於普通人家來說,這或許沒什麼。可對於臨邛富豪卓文孫來說,看到自己女兒“當壚賣酒”,那是巨大的恥辱。最後,在眾人的勸說下,卓王孫同意了這門婚事。接著,他給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100個家奴,100萬錢。事情到這裡,司馬相如的計劃全部實施成功。
(卓文君當壚賣酒照片)
綜上所述:司馬相如追求卓文君確實是一個精心安排的計劃,他從始至終都沒曾向卓文君提出任何物質要求,這是最高明之處。但是,司馬相如也談不上騙了卓文君。畢竟,卓文君看上司馬相如的並不是金錢。更何況司馬相如有才有貌,他的文學才能,尤其是辭賦的水平堪稱大師。兩人算是郎才女貌吧!
-
6 # 朝陽白露
我認為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不是設計好的騙局。
司馬相如何許人也?他是西漢時期蜀中成都人,從小就非常的聰明,愛學習。平常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讀書和劍術了。他本名叫做司馬長卿,因為仰慕戰國時期趙國大臣藺相如的風采,所以才改了名字。因為其才智過人,所以文學成就斐然,被譽為“賦聖詞宗。”有代表作《鳳求凰》、《子虛賦》等。他對西漢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卓文君又是何許人也?她是蜀郡臨邛人,原名文後。是蜀郡冶鐵鉅商卓王孫的女兒。據說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通曉音律歌曲,最擅長彈琴。她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更是蜀郡“四大才女之首。”她不僅才藝驚人,而且還是遠近聞名的美女。有代表作《白頭吟》、《雨霖鈴》等。我們孰知的“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就是出自她手。
在漢景帝時期,司馬相如閒著無聊就買了一個官做,就是“武騎常侍”(景帝的護衛)。一次偶然的機會,適逢梁孝王劉武來朝,於是他就結識了他的賓客周揚、枚乘、莊忌等辭賦家。之後他因病辭官,就與這些人去了梁地做了梁王的賓客,並且為梁王獻上了著名的《子虛賦》,梁王非常喜歡,之後,景帝也看了這篇《子虛賦》,不過,景帝不好這口。因此司馬相如沒有得到景帝賞識。
相如文君之遇在前面我們提到了司馬相如去了梁地,那他是怎麼與卓文君相識相知相愛的呢?
原來,不久後梁孝王去世了,他也就還回了他的老家――成都。此時的他家境也不是特別的好,父母也都去世了。不過,他和臨邛縣令王吉是老朋友了。王吉看到他回來後,對他說:“兄弟啊!你常年在外漂泊,今天終於回來了,如果沒有什麼事幹,就來我這裡看看吧!”於是,在朋友的邀請下,他就去了臨邛。
由於這個縣城經濟還算髮達,所以,這裡的富裕人家還是挺多的。其中,卓王孫家就有七八百家奴,其他家族也是不少。
相如彈奏鳳凰曲,才女文君幕後聽
一天,卓王孫和程家程鄭商量說:“我聽說縣令有貴客,我們今天要置辦酒席,請請他們。”於是,兩家商量之下,就派人去請
了。本來司馬相如是不願意去的,但是架不住老朋友王吉的軟磨硬泡,也只好去了。
到了卓家後,大家聽聞司馬相如精通音律,就請他獻唱一曲,相如一瞧,得!敢情自己成賣唱的了。更讓司馬相如苦笑不得的是,王吉還為他專門準備了琴。司馬相如不得已之下,只好彈奏了幾曲。
而此時此刻,卓王孫家的女兒卓文君亦是在幕後偷聽。她本來是嫁過一回的,只不過前夫死的早,她只好又回到了孃家。當然了,她老爸也不希望女兒受苦,女兒回來他也是很開心的。
司馬相如自己也不知道此時有一個大美女在帳後偷聽,他彈的也是無精打采,沒啥興致。而卓文君也嘀咕道:“聞聽司馬相如琴藝無雙,今日一看,好像名不副實啊?就是人長的還可以。”
而正在這時,司馬相如不經意間從門簾縫隙間看到了卓文君。他頓時被驚豔帶了,天下還有如此美麗的女子嗎?為了向女神表達自己心中的愛意,於是,他就彈奏了一首《鳳求凰》。這回,司馬相如是真的拿出真功夫來了,彈奏的曲子優美動聽,感人至深。不僅在場的眾人,就是簾後的卓文君都被他突然暴漲的琴藝給驚異到了,她此刻真的被司馬相如的才華和氣度所吸引。於是,她偷偷與司馬相如互訴衷腸,不久後,兩人盡然私奔了。這可真是“一見鍾情情難禁,兩相愛慕意相隨”啊。
卓文君跟隨他回到了成都老家後,卓文君看到他家一貧如洗的樣子,很難維持生計。對他說:“我們還是回去吧,問親戚朋友借點錢開個店還能掙兩個錢。”於是,他倆又回到了臨邛縣。
武帝識才,相如封官兩人借錢在臨邛開了一個酒館,生意還行,兩個人也忙的不亦樂乎。卓文君的父親本來對女兒與司馬相如私奔一事正耿耿於懷呢,聽說他們在賣酒,我的天哪!頓時感覺沒臉見人了。幾天都不敢出門。後來,同族的長輩就勸他說:“既然她倆都結婚了,而且司馬相如雖說窮了點,但是才高八斗,也還拿的出手,就接納他吧。”卓王孫沒法,現在也只好同意此事了。有了老丈人的支援,司馬相如也很快變成有錢人了。
不久後,景帝逝世,司馬相如的機會來了。
景帝之後,漢武帝即位。漢武帝是個喜歡詩詞歌賦的皇帝,他看到了司馬相如寫的《子虛賦》,非常喜歡,於是,就把司馬相如召進宮來。司馬相如進宮後,又給武帝寫了一篇《上林賦》,皇帝覺得這可是個人才啊,於是就給他封了個“郎官。”他一下成了皇帝身邊的大紅人了。這可真是“飛上枝頭變鳳凰”了。
相如變心意休妻,文君寫文直抒意有句話說得好“男人有錢就變壞,”還真是這樣,司馬相如覺得自己有點能耐了,權利也大。於是就想休妻再娶,但是他又不好明說。他就寫了這樣一封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卓文君看了來信後,知道司馬相如已經變心了,因為一行數字唯獨少了“億,”也就是兩人之間已經沒有美好回憶的意思。她很傷心,於是,在傷心欲絕之下,她寫了一封回信與他。
第一篇內容是《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第二篇內容是《訣別書》
春華競芳,五色凌素,
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木,
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
瞀於淫而不悟!朱弦斷,明鏡缺,
朝露晞,芳時歇,
白頭吟,傷離別,
努力加餐勿念妾,
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這兩篇內容都是歌頌美好愛情和說明愛情應該是始終如一的。還有回憶兩人美好過往的事情。其中充滿的真情實意實在是令人感動。
在司馬相如看了信件後,頓時羞愧不已,於是打消了休妻的念頭,把妻子也接來長安一起過好日子了。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之間的愛情還是挺美好的。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開始的時候,司馬相如雖說是故意引起卓文君的注意的,但是,這也不是他開始設計好的。這僅僅只是因為對異性的愛慕,尤其是卓文君這麼美麗的女子。試問,誰又能不動心呢?雖然最後司馬相如差點兒犯了大錯(休妻),但是總算他能知錯就改,也算善莫大焉了。
-
7 # 凡易文史觀
司馬相如,字長卿,蜀郡成都人。他年少時特別喜歡讀書與擊劍,由於仰慕戰國時期趙國的上卿藺相如,所以就把名字改成了司馬相如。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
司馬相如最初擔任了一個郎官,後來又做了武騎常侍,但這些都不是他喜歡的工作。司馬相如平時比較喜歡吟詩作賦,但漢景帝卻不喜歡。人生最大的悲哀其實不是自己的オ華配不上自己的野心,而是自己的才華配得上自己的野心但卻找不到施展才華的平臺,所以,司馬相如每天都特別消沉。
一次偶然的機會,梁孝王帶著大批遊說之士來京城朝見漢景帝。司馬相如與這些遊士一見如故,於是給漢景帝寫了一封辭職信,然後,他跟著梁孝王離開了京城。
司馬相如文采斐然,深受梁孝王的器重。梁孝王讓他與那些善於辭令的遊士一同居住,互相學習。沒過幾年,司馬相如便寫下了聞名天下的《子虛賦》。
後來,梁孝王去世,司馬相如不得不返回成都老家。以前,司馬家非常富有,但此時已經家道中落,一貧如洗。臨邛縣縣令王吉與司馬相如一向交好,王吉就對司馬相如說:“長卿,你長期漂泊在外,又沒能求得一官半職,不如來我這試試吧!”於是,司馬相如就去了臨邛。
王吉每天都會去拜訪司馬相如。最初,司馬相如還以禮相待,但日子久了,就推託有病,拒絕接待。王吉見司馬相如不肯接見,不但不惱怒,反而還對司馬相如更加恭敬。
縣令受邀來到卓王孫家時,已經聚集了上百位客人,而司馬相如卻推託有病,不肯赴宴。縣令見司馬相如沒來,不肯進食,而且親自去邀請司馬相如。司馬相如拗不過縣令,只好前來赴宴。酒酣之時,縣令抱著一把古琴走到司馬相如跟前,對司馬相如說:“我聽說長卿特別喜歡彈琴,為大家彈奏一曲助助興如何?”司
卓王孫有一個女兒叫卓文君,丈夫去世多年,一直寡居在家。卓文君特別喜歡聽歌,當她聽到有人在彈琴的時候,便偷愉從門縫裡往外觀看。她瞬間被司馬相如的琴聲所吸引,並對司馬相如心生 愛慕之情。
酒宴結束後,司馬相如便賄賂卓文君的婢女,讓婢女代他向卓 文君轉達自己的愛意。卓文君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幸福來得太過突 然了。自己喜歡的人也正好喜歡著自己,這應該就是世間最美好的 愛情了吧!因為擔心父親阻止他們在一起,卓文君決定與司馬相如 私奔。
卓文君從小生活在豐衣足食的大戶人家,自從眼隨司馬相如私奔到成都之後,整天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卓文君悶悶不樂地向司馬相如建議說:“你與我一同到臨邛向我的兄弟借點錢也可以維持生活,何至於讓自己窮困潦倒成這樣呢?”
司馬相如的自尊心非常強,張不開嘴向別人借錢,只好賣掉了自己的車馬,然後買下一家酒樓,以賣酒為生。司馬相如讓卓文君在爐前賣酒,自己身穿牛鼻圍裙,與僱工們一起在街市洗滌酒器。
卓王孫聽說女兒整天像個“小姐”似的在外面拉客賣酒,感到沒臉見人,所以整天閉門不出。
有人就勸卓王孫說:“你有一兒兩女,家中又不缺錢。現在,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已經生米做成了熟飯,你再反對有什麼用啊?司馬相如雖然是個窮書生,但卻是個有才的書生。俗話說,得書生者得天下!你可不能小看這幫書生!更何況他還是縣令貴客呢!”
卓王孫感覺自己再不把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召回臨邛,自己的老臉遲早會被他們丟光,於是便命人將他們請回了臨邛。隨後,卓王孫還贈給他們一百個奴僕,一百萬錢財,還將卓文君出嫁時的衣物全部還給了卓文君。一貧如洗的小夫妻從此過上了富人的生活,而司馬相如也成功實現了逆襲。
司馬相如追求卓文君是不是事先預謀好的呢?據《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當司馬相如被縣令請到臨邛時,縣令“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
也就是說,縣令是假裝對司馬相如恭敬的,所以才會每天都去拜會司馬相如,這不過是抬高司馬相如身價的一種策略。
此外,《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還明確記載道:
“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意思是說,卓文君喜歡音樂,所以司馬相如オ會與縣令假裝互相敬重,然後用琴聲挑逗卓文君,這也是“司馬相如琴挑卓文君”故事的由來。
眾所周知,在古代,女子很少拋頭露面。而司馬相如常年旅居於梁國,後來才搬到臨邛,他能見到卓文君的機會可謂是微乎其微。
由此可見,這的確是司馬相如為追到卓家千金而設下的一場騙局。
對此,西漢末年的文學家揚雄也認為:
“司馬長卿,竊貲於卓氏”
而隋朝時期的文學家顏之推則在《顏氏家訓》中評價說:
“司馬長卿,竊貲無操”
由此可見這一切都是有計劃,有預謀,且實施……的勾富婆行為!
-
8 # 易無知
據《西京雜記》記載,卓文君(約前179—前117年),西漢蜀郡臨邛(今四川邛崍)人。眼睛明若秋水,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柔滑如脂,辭彩非常,容顏絕世。其父卓王孫為當地富商,甚有名望。而文君新寡,年方十七,富家子弟,紛紛來求,王孫公子,絡繹登門。一日家宴,落魄歸蜀的司馬相如也以當地官員的賓客身份隨從赴宴。司馬相如不但文采風流,於音樂上也造詣頗深,雅善操琴。此次慕名而來,正當有所作為。知文君素喜音樂,便奏琴曲《鳳求凰》以挑之,其詞曰: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
有豔淑女在此房,何緣交接為鴛鴦?
鳳兮鳳兮從我棲,得托子尾永為妃。
交情通體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文君雖寡居,奈何正值芳齡,初聞琴聲,已然意有所屬,再窺其人,不免款款心動。非常之人常有非常之事,封建禮數在他們眼裡視若無物,二人當夜便雙雙私奔。
卓王孫大失顏面,一氣之下發誓不會給他們提供一文錢的資助。
卓文君毫不示弱,從親戚朋友那裡東拼西湊借了些本錢,與司馬相如在臨邛街頭當壚賣酒。憑藉超高的顏值,超強的才氣,一時竟也顧客盈門。
卓王孫後來還是無法忍受女兒成天在外拋頭露面,況且司馬相如也確有非常之才,於是也就接受了這門親事,送給他們很多錢財和僕人,並幫助司馬相如疏通關係,逐步走向仕途,就此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可不久,司馬相如就不老實了,趁著在外做官,久不回家,要納妾。這也是所有男人的通病吧,自古財色難分,一有錢就開始折騰了。這時候,傷心欲絕的大才女卓文君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決絕詩《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並附書曰:“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 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井水湯湯,與君長訣!”
司馬相如看到後大為感動,回想從前,更覺羞愧滿面,很快打消了納妾的想法,與文君真正過上了一心一意白首偕老的恩愛生活。
在今四川省成都邛崍市的臨邛古城,建有“文君故居”,記錄著西漢時期臨邛大才女卓文君與大文學家司馬相如在此設肆賣酒的往事。“鳳求凰”以及“文君當壚·相如滌器”的故事已成歷代文人墨客千古傳頌的“東方愛情經典”,文君故居也被譽為“千古第一愛情名園”。
回覆列表
個人覺得是。首先記錄司馬相如追逐君的故事是正史,而不是野史(小說)。司馬相如在貧困潦倒時,窺視到卓文君的美貌和她父親卓王孫的《鉅富》!一日求到了愛才如命的知縣同去卓文君的府上。司馬相如彈了一曲《鳳求凰》詩云:【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遨遊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將琴代語兮,聊寫哀腸。願以配德兮,攜手相將。何時見語兮,慰我旁徨。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藏在屏風後卓文君窺視到司馬相如的愛心和詩賦的才能,也想嫁給他。無奈的是卓王孫是著名的富商根本就瞧不起窮小子。儘管父親不同意,卓文君還是和司馬相如一起《私奔》到司馬相如的家裡,但窮得《家徒四壁》無任何東西,連買米的錢都沒有。小兩口商定出一個《耍無賴》的辦法,卓文君到當鋪當掉了錦衣和金銀首飾,專門在卓王孫府門的對面搭建個草棚。卓文君炒菜的廚子司馬相如當酒小二,此舉驚動了滿城的人大罵卓王孫《為富不仁》對自己親生的女兒都小氣得《一毛不拔》。一時間卓文君的父親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無奈之下卓王孫只好將《私奔》的女兒女婿請回家中供養起來,《以平民憤》。當司馬相如卓文君家學習了大量的詩賦經典之書後,就告別卓文君到京城謀官,拿上卓文君給了她富裕的錢財到長安。一年後司馬相如的《賦》名滿天下隨之發達了。為此還創造了一個《千金難買相如賦》的成語,四年後他給卓文君寫了數字對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卓文君君也是個聰明睿智的才女,一眼就出無《億》即《無意》。於是卓文君對雲:【一別之後,兩地懸念,只道三四月,誰又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把郎怨,千言萬語說不盡,重九登高看秋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紅如火偏遇陣陣寒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卻對鏡心意亂,急勿勿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但司馬相如不為所動而無迴音,卓文君又作詩一首《白頭吟》雲:【皚如山上彐,皎若月間月。聞君有兩憶,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蓰。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但司馬相如還是沒有迴音,最終卓文君寫了《決別書》詩云:【春華竟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木。彼岸而新,嗟事之人兮。瞀於淫而不語。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親。錦水湯湯,與君長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