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雪雪雪雪雪咲

    首先是要根據人的消化來定食物在人體的能量的 也有的是地域方面的原因 有的地區就有隻吃兩頓的習慣 比如雲南有的少數民族 還有內蒙的遊牧民族也是吃兩頓的 還有的就是個人習慣而已啦

  • 2 # 一帆風順140376561

    一天可以吃兩頓啊,而是現在人的生活條件好了,不像以前窮苦連飯都沒得吃吃一些亂七八糟的青菜葉煮米湯那時候真的是人們真的苦,我不提倡人家能吃兩頓也不反對人家吃三頓而是以自己的要求去吃你想吃兩頓就吃兩頓你想吃三頓就吃三頓想不明自為什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奇葩的問題。

  • 3 # 愛做菜的攝影師

    這個問題其實挺好的,下面我就簡單的說下,其實現在的人不一定每天都是三頓飯,我覺得一天吃兩頓飯的人遠遠比吃三頓飯的人多,一天吃兩頓到的人基本都是要麼不吃早餐要麼不吃晚餐,比如減肥的女士一般很少吃晚餐,像那些生活節奏快一點的人們早餐也很少吃,因為時間不足,下來就說說一天吃兩頓飯和三頓飯的區別。

    先來看下一天兩頓飯,有不少的人在一天內會吃兩頓飯。一頓是午餐,一頓是晚餐,而早餐會因為各種原因,如起床太晚了、上班早等原因自動省略。但是吃早餐對健康才是最有益的方式

    一是因為當我們機體睡醒一覺之後,身體不光會缺少水分,還需要我們透過吃的方式,給機體補充營養。對於上班、上學的人群來說,豐富有營養的早餐,還提高工作跟學習效率。相反,如果我們不吃早餐,單靠午餐跟晚餐來補充營養的話,很難達到中國膳食指南推薦的食物攝入量。如果真的沒有時間吃早餐,也希望你儘量做到營養均衡。

    每天吃三頓飯,本身有它的科學道理。因為人的胃排空是四個小時,就是說四個小時之後,吃進的食物基本完全消化了。如果,從事重體力勞動,消化的更快。這樣看來,每天吃三頓飯,是比較科學的。

    不管是一天兩餐還是一天三餐,要根據自己的身體來搭配,有一些特殊人群有特殊的需求,一天兩餐只要保證營養不讓身體受到傷害也是可以的,早餐這一餐是非常重要的,畢竟身體在經過一夜的消耗後如果早上沒有食物及時補充,就會持續受損而最後誘發胃病

  • 4 # 冽風

    記得曾經看過這樣的文章,在清朝以前,一天是兩頓飯,到清朝的時候,人們感覺一天兩頓飯已經滿足不了大家的肚子,慢慢的就演變成了一天三頓飯,早中晚三頓。當然,現在還是有很多人一天兩頓飯,以前去東北待過一段時間,那邊人就是一天兩頓飯,早飯是八九點吃,晚飯是四點左右吃,不過現在大家普遍的認知就是一天三頓,但是現在的生活工作壓力大了,時間上也比較亂,忙的時候一天就吃一頓,甚至不吃,不忙的時候,一天吃個三頓四頓也是正常的,所以現在一天吃幾頓飯已經在固定了,看自己的時間。

  • 5 # 美食強子

    一天吃幾頓飯,這個問題因為地區不同而不同。我在內蒙古,我就說說內蒙古地區的飲食習慣吧!

    以前在老家農村的時候,夏天就吃三頓飯,因為夏天白天時間長,早上五點左右就亮天了,人們很多都起床收拾院子,喂牲口,喂家禽,都忙完之後準備做飯吃飯之後還要去地裡面幹活。所以早飯吃的就早,因為早上吃的早,在去地裡面幹活,餓的就快,到了中午十一點半以後人們都回家做飯,準備吃中午飯,夏天容易困,幹活辛苦吃了中午飯後人們休息一下睡一會。下午有精力幹活。到了下午五點左右都回家做飯吃晚飯。內蒙古地區黑天時間夏天在晚上八點半左右,五六點鐘吃完晚飯大家就串串門,聊聊天。到了冬天家家戶戶都吃兩頓飯,地裡都上凍了,也沒有弄活幹,都在家裡休息過冬,再加上冬天白天短黑天長,所以都吃兩頓飯。

    而城市裡的人們基本一年四季吃三頓飯,上班下班時間很固定的緣故吧

  • 6 # 語桐一家人

    一般來講,人每天都需要進食食物來幫助提供能量攝取營養,而由於每個人的飲食習慣不同,有些人每天會吃兩頓飯,有些人每天會吃三頓飯。但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講,一天三餐是比較科學的,因為一天三餐所標定的時間是身體能量需要補充的時間,按照正確的時間進食,對身體來講會有好處。但也有一些特殊的人群像一些女性,們為了保持身材而讓自己控制飲食,就會讓自己一天吃兩頓飯,但如果這種情況下一天吃兩頓飯也是正常的,只要身體的能量攝取足夠即可,對於一些正在長身體的年輕人來講,他們的運動量比較大,消耗能力也比較強,所以每天吃三頓才是比較合理的。但是要注意,有一些人每天吃兩頓飯會將早餐這頓省略,認為早餐可有可無,卻不知一天中的早餐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而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因為上班來不及製作早餐,就會讓自己忽略早餐,一天只吃中午和晚上,所以最容易給腸胃帶來傷害的,如果一天只讓自己吃兩頓要保證早餐以及中午,晚餐可以不吃或者少吃。總的來講,不管是一天兩餐還是一天三餐,要根據自己的身體來搭配,有一些特殊人群有特殊的需求,一天兩餐只要保證營養不讓身體受到傷害也是可以的,早餐這一餐是非常重要的,畢竟身體在經過一夜的消耗後如果早上沒有食物及時補充,就會持續受損而最後誘發胃病。

  • 7 # 麻辣小飛哥

    這個問題就問的很有靈性[捂臉] 人為什麼每天要吃三頓,因為人首先要生存,要吃東西。然後吃了東西會消化,一般消化的時間要四五個小時。然後這個也是從古時候沿襲下來的習慣。那麼這時候有人會問,我每天吃兩頓、我吃四頓。這個都是因人而異,都是個人飲食習慣和環境因素決定的。

  • 8 # 玩兒唄161125

    這要取決於你的生活習慣和就餐方式。自己做飯和在食堂吃飯,全都有你自己做主。有老人和孩子的必須保證一日三餐準時準點。不過不管三頓還是兩頓都要有相對穩定的規律,不然容易傷到腸胃,造成健康受損。

  • 9 # 高手如星空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人要吃幾頓,是取決於你的肚子的容量。現在生活條件都好了,都講究少吃多餐。

    實際上吃幾頓都說不準,早餐後,上午加個小甜點,午餐過後還有下午茶,晚上還可以價格夜宵。

  • 10 # 陝西西安王小二

    沒有人規定人每天必須吃三頓飯,但是三頓飯也是符合大多數人的身體需要和飲食習慣的。少食多餐對身體有益。要養成好的習慣,定時定量進食才好。如果很餓了才吃那樣對身體不利。

  • 11 # 任平生點外賣

    這個一天3次是大部分人的習慣,有的人也一天吃2次,甚至一次,如果有消化系統疾病的人,一次只吃一點點,可能一天吃好幾次,都是按照個人生活習慣和實際情況來定的,具體的一日三餐是這麼一個情況,早餐,是為了給空了一夜的肚子補充能力,和支援一個早晨的活動量,午飯是為了支援下午的活動量,晚餐是為了支援夜晚的一個身體消耗,就是這麼一個情況,有很多夜班工作者,一天吃兩頓,都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定的。

  • 12 # 使用者12662874417

    這個應該是地域文化差異的原因吧,我家是山東棗莊的,每天都是準時準點的三頓飯,但離我們很近的滕州那裡就有一個地方就是每天吃兩頓飯,我嫂子家是昆明的,他們那裡也是每天都是兩頓飯,嫂子剛來我家時對我們一天吃三頓飯還很好奇,問我們為什麼每天要是三頓,不應該是兩頓的嗎?好吧,無論是三頓還是兩頓,我們都要尊重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吧!

  • 13 # 餐飲負責人

    僅是我推理得來的結論.根據之前看過一些原始人紀錄片等影像資料.我得到的基礎資訊.

    1.早期原始人獲得食物的手段很匱乏.

    2.沒有可靠照明工具的前提下.人類的活動時間範圍受制於光線.也就是說除開大概上午5點到晚上5點這個階段.其他時間進行捕食的可能性極低.危險性也高.

    3.隨著時間推移.人類趨向於群居生活.

    就是說.在上午5點到晚上5點這個時間範圍.尋找利於人類聚集在一起的時間點.

    同時尋找不利於人類活動的時間點.

    有利聚集時間.

    1.早上5點左右.這個時間是人類在醒來之後的第一次聚集.同時.因為此時剛剛由夜晚過渡到黎明.有了光線就有了可靠活動條件.(因為前一天晚上大家就是在一起休息的)

    2.晚上5點左右.天黑之前.人類晚上可視範圍極低.貓科動物等野獸的危險性提高.大家需要聚集在一起獲得安全感.

    不利活動時間.在能活動的時間範圍內.溫度變化影響活動效率.而非洲一天中溫度最高的是中午12點左右.

    此時.人類進行捕食也好.勞動也好.非常影響效率.所以中午12點有較高的機率成為大多數人停下來休息的時間點.

    所以.聚集時間點可能有這3個.早上5點.中午12點.晚上5點.

    同時.前面也說了.人類趨向於群居生活.便於合作抵抗自然危險.群體捕食的成功率更高.

    所以大家聚集在一起進食可能性也更高.

    當然.早期原始人的進食時間可能發生在每個時間點.只不過當多數人趨向一個時間點的時候.其他人會被慢慢影響.使得這一個時間點越來越來重要.去影響其他人的捕食和進食時間.

    就好比.一條100公里的環形公路.有一段公路沒路燈.易出車禍.我想多數人都不太願意在晚上開車過去把?然後.這條公路有個加油站.很多車會在這停下來補給.再然後.加油站有利於超市.洗車行等配套設施的發展.隨著時間推移.加油站附近就發展起來了.

    人類每天在任何時間都可能進食.只不過當時受制與自然因素的有利和不利條件.

    早上5點.中午12點.晚上5點.這3個時間範圍才成為多數人類群居進食的最佳選擇.

    (也有極大可能每天獲取的食物都不夠當天消耗.所以早上可能沒有存貨.而後來狩獵種植技術漸漸提高.食物充足.早上便有得吃了)

    在網上也看到過早上.中午.晚上這三段時間人體消化酶活躍.但我相信這是長時間一日三餐的配套進化原因.

    我猜應該還有人的胃的大小.能量消耗.食物獲取難易程度等等原因.

    但是目前我認為天氣是主要因素.

  • 14 # 油我心

    不一定! 三頓餐食是相對均衡,只吃兩頓也沒有什麼不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三頓與早中晚對應有利於身體、早上吃好,豆漿油條之類不要吃太多,午飯可以多吃,而晚上則少吃!這是最合理的但人的工作環境限制、心情、和身體腸胃情況等等、都會影響食慾,所以不那麼容易控制總的說 養成良好作息和飲食習慣對身體好

  • 15 # 強行天下QU960

    實際上,在中國歷史上,古人大部分時期一天只吃兩頓飯,只是到了解放後,才慢慢固定為一天吃三頓飯。

    古人吃兩餐主要是由糧食產量和作息習慣決定的。首先,糧食產量低,農作物種類少。

    古代農業靠天吃飯,年景好,產量稍高點,年景差糧食大幅度減產。古人耕種沒有現代技術,即沒有化肥農藥,也沒有潛水泵澆地,遇到乾旱,洪澇,蝗災等年景,輕則減產,重則絕收,即使風調雨順,糧食產量也遠沒有現在這麼高,畝產只有一二百斤,兩三百斤。除了吃,還要上交各種地租和苛捐雜稅,因此所剩無幾,即便有多餘糧食,也要留到第二年,以防天災。普通百姓很難天天吃飽飯,每天能吃兩頓飯已經很不錯了,很多人一天只能吃一頓粥。

    其次,因為古人晚上照明措施較差,沒什麼夜生活。

    加上古代大都有嚴格的宵禁制度,嚴禁晚上隨意遊走。天黑以後習慣早早入睡,古時起更時(19:00--21:00)基本就代表該休息了。睡的早自然起的早,所以古人習慣早起勞作,起床後先下地耕種一段時間後回家吃飯,下午晚點時候吃第二頓飯。沒有夜生活睡覺早,也就沒必要吃晚飯了。但是那些王公貴族們由於王府裡晚上張燈結綵,燈火通明,夜生活豐富多彩,因此他們會吃第三餐晚飯,久之吃三餐也就成了貴族的特權,而皇家更是一天吃四餐。

    然而,也不是所有時期都只吃兩頓飯。

    比如宋朝時由於國力強盛,百姓豐衣足食,社會治安穩定,政府曾一度取消宵禁制度,民間夜生活豐富,因此宋朝人加了一頓晚飯,大多一天吃三頓飯。

    直到解放前,我國基本還是每天吃兩頓飯。解放後,我國各方面制度跟蘇聯接軌,吃飯上自然也效仿蘇聯,逐步改為一日三餐。近些年,由於網際網路及夜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熬夜,於是在夜晚加頓夜宵,以補充能量,變成不規則的一天四餐。所以吃幾頓飯主要跟人的活動量,跟人所需要的能量有直接關係。現代醫學認為晚上21:00之後不適合進餐,因此更多人倡導一日三餐有規律,健康飲食。

  • 16 # 居家小廚阿孫

    用膳因人而宜,有人少食多餐,有的人多吃少餐,吃多少要根據個人身體,最好飲食起居要有規律,不要暴飲暴食,適可而止才健康。

  • 17 # 西安小豪

    在這裡我說說我的感覺

    首先早餐;吃早餐是因為已經睡了一晚上,早上起來肚子空空的所以要吃,而且早上不能吃太多,睡了太久時間長不吃飯一次性不能吃太多。故,早上要吃好午餐;吃午餐是因為人們每天都工作,而且是一天忙碌的時間節點,消耗更大,為了人體的需求能量要多吃一點兒。故,午餐要吃飽晚餐;吃晚餐是因為一天的忙碌結束了,休息之前吃一點兒,而且不能吃太晚,也不能吃太多,吃太晚人休息了消化不好。故,晚餐要吃少大家要按時吃飯呢!

  • 18 # 認真麥蒙

    這個問題很好,很多人已經習慣了一天三頓飯。

    其實在古時候人一天只吃兩頓飯的,那時候因為生產力底下,糧食本身是一方面原因,還有就是作息時間跟現在不同,現在人們基本上是早上7點鐘活動到晚上10點鐘,一天只有9個小時是休息時間,活動時間達到15小時,人本身的胃基本吃飽後6個小時就會感到飢餓,所以現代人基本需要吃三頓飯,甚至有的熬夜需要再來頓夜宵。

    而古時候是沒有電器化的,天黑後基本沒有什麼娛樂,專案,而且照明也是一個問題,蠟燭基本是奢侈品,沒有重要的事平民是不會點的,所以基本就是天亮而作日落而息,活動時間大大縮短,基本就是晌午一頓,到兩三點中再吃一頓,一天兩頓。

    所以現代人一天吃幾頓飯完全取決於個人的活動時間,你要是一天睡12個小時,吃兩頓完全夠使。[耶][耶][耶][耶][耶]

  • 19 # 鄧一男的時光機

    其實在很多地方的農村,是一天吃兩頓的,比如我們湖南邵陽的農村。

    因為在鄉里,如果不用順應小孩的上學時間(比如暑假),大部分一般早上9點左右吃早飯——確實吃的是米飯哦。

    然後一般到下午兩點到三點鐘才吃午飯,也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這之後就不吃飯了,因為以前條件不允許,農村沒有多少娛樂活動,到了8點9點就都睡覺了。

    但是家裡如果有正當長身體的孩子的時候,晚上餓了也是要加餐的,比如用豬油拌點米飯,比如家裡還可以的,煎個雞蛋下飯。

    為什麼一天吃三頓呢?因為這符合大部分人的生活作息規律,符合身體正常的生理需求哇。

    80後共同的回憶——露天電影

  • 20 # 神秘大叔

    如今習見的一日三餐,最早或見於古埃及。古埃及普通人本早晚各一頓,但富裕者逐漸在下午加一餐。在食物供應匱乏的時代,能多吃一餐,本身即是經濟狀況較好、乃至社會地位優越的表現。金字塔銘文記載有法老號稱“五餐”,朝鮮李朝時國王也一日五餐。上層人物每日多餐,在中國歷史上亦然:漢代時最高統治者每日四餐,貴族三餐,而平民只兩餐,可見向三餐的演變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側面。但另一方面,“多餐”自然而然與某種特權、貪婪、浪費等負面形象聯絡起來,翁貝託·艾柯在《倒退的年代》一書中曾說:“我甚至仍記得當年法西斯政府要求包括我在內的學童高喊‘上帝降禍給英國鬼’的口號,因為他們是‘一天吃五餐’的民族,所以犯了七大罪之一的貪吃罪,是不配和刻苦耐勞又節儉成性的義大利人相提並論的。”

    然而上述僅是社會極少數富裕者的行為,從整體來說,中間加餐的主要動因,推想起來一是社會發展水平提升後可得到更多穩定的食物供應,二是為應對體力勞動的支出而臨時加餐逐漸固定化。這在日本表現得很明顯:日本在傳統上只吃兩餐,三餐最初是特權或重體力者所需的。直到江戶時代,尤其17—18世紀後,日本才逐漸普及三餐制。當時因體力勞工兩餐無法支撐其體力消耗,所以開始在早晚兩餐之間吃點心,逐漸演變為午餐,最早將這第三頓正餐叫作“中食”。日本早先的食俗中,每天上午10時、下午3時,有給兒童食用點心的習慣,被稱為“御八”(oyazu),即吃零食;後來成年人也在這個時間喝茶、吃點心,叫“御八時間”,這同樣是非正式加餐。

    在英國,最初也沒有三餐的習慣,英語中“午餐”(lunch)一詞作為mid-day repast的含義是自1786年後才有的,其原先的形式luncheon的本意是指“大塊麵包或乳酪”,1650年代才用以指兩頓的加餐(light repast between mealtimes)。由於這一餐到18世紀時仍十分簡便,到下午時人們普遍感到餓,而社交活動要到晚上8點才開始,為充飢乃在下午4點左右喝茶吃些點心,即演變為後來的“下午茶”。

    在法國,早餐原本叫déjeuner(詞義上相當於英語的breakfast,都是“打破齋戒”之意,因是每天第一餐),但後來這一餐往後推移,現在該詞在法語裡變成“午餐”之意,為表示插進來的較早一餐,只能另造petit déjeuner一詞表示“早餐”;但在保留古老語義語法較多的魁北克法語中,déjeuner至今仍是“早餐”的意思。

    中國的情形並不例外。如果說有什麼差別,那可能是這種演化在中國出現得更早。有一種觀點認為漢代已出現一日三餐,但顯然未普及到整個社會。如前所述,兩宋時官民均日食兩膳,但已沿用唐代以來的飲食習俗,“例以早晨小食為點心”(《能改齋漫錄》卷二點心條)。對敦煌餐制的研究表明,唐末五代時期敦煌也已出現在兩餐之間加小食的習慣(高啟安《唐五代敦煌飲食文化研究》)。方回《古今考》卷一八謂:“近世東南省鬥學糧養士……多止兩餐,日午別有點心。”此處所談乃是對“士”的特別待遇,但中午加餐“點心”之事顯已可見,但還只是偶爾的加餐。

    三餐制的演化定型,最初可能見於明代江南較富裕地區,相關記載表明,“明代江南人家,朝夕亭午,每天均以三餐為足。此外,又有上下午中間的點心。這種飲食習俗,不僅存在於官宦人家待客,即使工匠、傭夫之家,也是如此”(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這一情形延至清朝:清人張履祥《補農書校釋》就提到,農忙時傭工“炎天日長,午後必飢;冬月嚴寒,空腹難早出。夏必加下點心,冬必與以早粥”,在這裡,“點心”和“早粥”都是臨時加餐。曹錦清等在調查浙北農村時發現當地村莊“一日四餐:早晚各一頓粥、中午飯、午後點心”,這種午後點心可想肯定是由於類似的原因,在兩餐之間發展出來的。一日三餐中多吃稀飯正如少餐一樣是較貧窮的象徵。因此,“點心”才在某些吳語中演化出了“午飯”的意思——無獨有偶,在韓語中,“點心”[chəm-shim]也指午飯。

    有趣的是,中國的佛教僧侶同樣出現了加餐的情形,原因也是為了接續體力。傳統佛教戒律有過午不食的規定(即“日中一食”),至今在泰國等南傳佛教國家仍是如此。當時謹守戒律的僧侶每天只吃一頓午飯,據唐道宣律祖《四分律羯磨疏》雲:“佛教之中,一食為本,託緣開二,不是長途。至今西域統五天竺常行一食”,意謂除個別人因病須少食多餐(故言“開二”)外不得例外。甚至有佛教徒強調只有中午飯才合乎正道,而“多餐晚食”則是“甘同鬼畜”。

    然而,每日只吃午飯一餐乃“基於僧人不參加生產勞動這一前提之下。中唐禪宗興起以後,在農禪並行的普請制度下,寺僧普遍參加生產勞動,‘過午不食’和‘日中一食’的律制,已難以堅持。事實上中唐以後的初期叢林,已是‘齋粥隨宜,二時均遍’(《禪門規式》),也即在叢林繁重的體力勞動下,傳統的‘日中一食’已改作日食兩餐了。”(張十慶:《中國江南禪宗寺院建築》)。日本料理中著名的“懷石料理”,即起源於此:僧人原先午後不能進食,飢餓難耐時只能用石頭按住腹部,後來發展出的精緻餐點遂以“懷石”為名。

    對農民來說,可能也是因為體力支出,才使加餐主要放在早晚兩餐之間,且逐漸固定化。午飯系屬後起這一點,在語言學上亦可證實:李錦芳分析侗臺語各支語言後發現,除黎語外“較明視訊記憶體在‘早飯’、‘晚飯’同源詞”,但“‘午飯’當為後起,侗臺語言不能構擬語支間的同源詞”(《侗臺語言與文化》)。農忙時加餐的習慣,在國內許多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仍有明顯痕跡可尋,據趙榮光《中國飲食文化史》,有許多材料可證明,農忙期間人們往往傾向於多餐來補足體力,像藏族有些地區在勞動強度大的季節,甚至一日六餐。

    隨著一日三餐的逐步形成,三餐的內容本身也固定化了。如果看《紅樓夢》,按第六十一回柳家所說,當時一日兩餐(“連本項兩頓飯還撐持不住”),而從五十回等處看,當時的早飯和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那種簡便的早餐也完全不同。從各方面看,午飯已漸漸地從非正式的點心,變成了重要的正餐,而原本重要的早上第一餐,反而漸漸地非正式化了。

    二戰期間,德軍的飲食量配給模式是:早餐約佔17%,午餐佔55%,晚餐佔33%,可見午餐才是日常用餐的中心。對現代都市而言,也許晚餐有時更重要,而午餐僅是工作餐,但不論如何,午餐的存在至少對餐飲業而言至關重要:設想一下,如果現在仍是兩餐制,那城市餐飲業的繁榮是不可想象的,其收入幾乎要減半。

    三餐的演變史告訴我們:我們所習以為常的事物,並不那麼理所當然。這種日常生活的改變,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極其漫長的變化。雖然三餐制在某些地區、某些階層中出現,但其普及也許經歷了千餘年,直至被人們普遍視為當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和小米,誰會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