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胡徠
-
2 # 廿四哥看世界
煲冬瓜的推廣,導致粵語區姨家都無幾個小朋友可以講一口流利的白語咯!!!想要翻身,基本無可能!或者粵語會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吧!
-
3 # 日出8458
中國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漢族人佔總人口91.51%,約13億,全球14億,漢族人,講古漢語音,成為國語也是天經地義。問題需要時間逐步學習融洽,注重全國民族團結,莫被內外壞勢力藉機挑撥離間。革命先驅廣東中山孫中山當年論定國語時,民主投票粵語一票之差。普通話就是普通話,當時定普通話是方便全國人民交流的權宜之計,普通話是北方民族語音。總知,寫得太白易生非,各民族團結為重啦。
-
4 # 天翼使用者9566721876048
不被消滅就拜神了!從幼兒園小班就學普通話,上初中才會用白話同我交流,十六歲高二了還間中崩幾句國語出來表達句子。崩潰啊!!!!疍家話都唔識講!!!更別提廣州話了。其實講廣州話同疍家話百分之九十九都相同,只不過系語調尾音有小小區別!
-
5 # 159相請不如偶遇
粵語怎麼老是那麼感覺良好,你就是一個省的方言,沾了經濟的光,是香港把粵語帶火的,那時候沒有普通話,香港人說粵語,唱粵語歌,還想什麼第二國語,小便有點失禁了。
-
6 # 迷妖精
不說二十年,分析下來的兩年。今年的粵語是三級粵語,前兩級已流失,明年會進入七級粵語,還能佔有前還能交流,但前六級己流失,後年,進入九級粵語後,無法佔有前,即已失交流能力,是否還有存在意義未知。有空不妨去聽聽現在的十一級日語,失去入耳功能便已是名存實亡己無語言的交流意義。想辦法怎救才是出路,也許升級為二層語言可救,它該叫,廣東人話。
-
7 # 掙扎中活出尊嚴
提這個問題的人小時候是否得過腦疾病?以至於長大了常說胡話。粵語是非常難聽又難懂的地方語言。國家有關部門再怎麼糊塗也不至於會糊塗到用粵語做普通話。除了廣東地區的人之外,其他任何地方的人都會強烈反對用粵語做普通話!
-
8 # 不好不壞31040363
普通話都說不包準,學什麼粵語,還不如學點外語還能有點用,在國內說普通話就好,像香港人都不跟你說普通話的,管他呢,反正又不去香港
-
9 # 大江如煙
全國加強推行官方語言普通話,學習普通話從小抓起。在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和諧的基礎上,注意保護好而不是排斥區域性人民日常習慣用的語言,包括粵語,吳語,川話,客家話,潮汕話,海南話,閩南話,溫州話等漢遺傳文化,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的語言。普通話在推廣過程中,也應吸取古漢語在各地傳承的有益成分,以及網路用語的有價值的養分。
-
10 # 雲嘯星空
按人口和影響力,我覺得滬語(吳語)第二,各地官話第三,湘語第四,贛語第五,其後才是粵語,閩語,莆仙語,邵將語,瓊雷語,客家話。
-
11 # 風君666
二十年後內地經濟很有可能趕超沿海,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內地領先於沿海,改革開放為了對外開放需要沿海經濟發展先行,以後要持續的是均衡發展。之所以我們現在很多人接觸知道了粵語,是因為廣東經濟領先於我們,從來都是經濟引領時代引領文化文明的,但是如果大範圍推行的語言,一定是大多數人能夠聽懂易學的,這個方面南方的方言大多不具備,試想如果能夠流行,中國前面幾千年怎麼一直稱為蠻語呢?所以說粵語成為第二大國內語言那就是白日做夢!
-
12 # 自行輪迴
首先,答案是不可能。
其次,個人會吳語,並且還想學習粵語。因為他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瞭解古漢語的入聲和仄聲字。
最後,提醒一下提問者,瞭解一下粵語形成的歷史,以及國外說粵語和閩南話的原因,可以幫助提問者明白什麼是大趨勢和今後的趨勢。
-
13 # 美苑繪趣
胡說八道,粵語只不過就是地方語言而已,除了廣東香港這邊人能聽懂,其他有幾個中國人能聽懂,粵語對於我們來說,就是鳥語,難聽難懂,粵語和其他中國千千萬萬方言一樣,再普通不過了,也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中國其他地方的人更不可能把粵語作為自己的第二語言,提出這種荒唐問題的人,要目腦瓜子進水了,要目就是別有用心。
-
14 # 一粟954
可笑,沒有第一第二之說,普通話就是規範語言,地方語言永遠只是輔助性的,無論粵語還是語音,亦或者河南話、四川話,都是中國博大精深的語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必要去爭嗎?總喜歡爭來爭去的人,內心都是自卑的!
-
15 # 青春老康
別想了,全國推普,特別是廣州這邊外來人口太多,現在見人張嘴肯定普語試探,感覺見到粵語像敵後碰到自己人一樣開心。電視教育都是普通話 現在已經把粵語逼到死角,再過二十年,粵語只能從經典粵語老歌中回味
-
16 # 寧爸說兒童情感教育
我作為一個以粵語為母語的人,發表一下看法。以粵語為母語的家庭,其實在家裡大部分還是講粵語的,但不可忽視的一個事實是,在廣州深圳這些大城市長大的廣東話語境的孩子,日常基本是以普通話為主,我們家是有意識地讓孩子在某些時候用廣東話交流。這種意識不能說是所有廣東人都這麼做,沒有專門調研的資料,但我個人感覺會佔粵語語境家庭的8成以上。而那可能佔到2成的粵語語境的孩子,基本就是講普通話了。而非粵語語境的孩子又在廣東長大的,部分是會講會聽,但不會是習慣性用粵語交流。
基本情況就是這樣,廣東人有意或無意地去保留和傳承著自己的地域文化,但語言的融合上,事實上粵語語境的孩子被講普通話同化要大於非粵語語境的孩子講粵語。
所以,我覺得廣東人盡力去保留自己的語言文化就足夠了,同時我也不認為廣東人有意把粵語往所謂的第二國語地位去推動。我認為絕大部分的廣東人都不會在乎這些所謂的語言地位。
作為一個廣東人,由於工作需要,我現在也在重新再學講普通話,盡力糾正一些發音。但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孩子都一直會說廣東話。
-
17 # 上善若水145024858
印度幹不過我們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的語言系統太過龐雜(據說有300多種方言且互相不能交流),所以說我們現在的輝煌還有秦始皇他老人家的一份功勞呢。現在有人想推翻他,我們中國人民決不答應。
-
18 # 漁夫92897927
會不會成為第二國語我不知道,但在國外粵語的確是第二國語,甚至還成為了第一國語,那也很正常呀,華人在海外講粵語和白話的人多,而且歷史悠久,那時候還沒有什麼法定國語的概念了,我們的法定國語也就70年時間,粵語在海外的使用最起碼也有百年以上了。
-
19 # 晨間宣言
有可能成為第二國語,必須好學易懂,從這當面看四川話和東北話比較靠譜。反正我個人特別不喜歡粵語,不是這個語言本身,而是廣東人那種白話優越感,作為禮貌,在接受採訪或者別人用普通話詢問的時候,說普通話才是尊重別人的表現,但是部分廣東人不知道是真不會說,還是優越感作祟,就是要說白話,這樣的語言真的很難成為第二國語。像旁邊的胡建人學學,即使人家說普通話口音更重,但人家還是會盡力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和你交流,從他們身上能感受到熱情。
-
20 # 芊芊苗苗
二十年後 廣東的粵語會消亡 可能香港還會有 大陸方言的消滅是遲早的事 整天說要保護方言 可是中小學照樣以推普為藉口 根本不說方言 只要推普的任務完成就可以了 方言到底怎麼樣 根本沒有人真正的關心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那我也來談一下個人淺見,國語就是國語,至少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第一或第二國語的說法。一門語言的影響的就是文化傳播,不得不承認粵語走在了其它方言的最前端,原因有兩點:第一點就是七、八十年代香港高速發展時期的影視業傳播,第二點就是九十年代後國家對沿海的改革開放政策,使得大量的國人前往廣東發展淘金,這期間瞭解粵語的人也就自然慢慢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