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秝盺童

    北極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部署軍事戰略武器和進行軍事偵察的高地,白令海峽作為連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軍事通道,一定程度上把握著軍用裝置和人員在該地區的進出權,軍事戰略價值相當突出。

    北極地區地理緯度高,視野開闊,是戰略預警的特殊地帶,也因此一度成為全球彈道導彈部署最密集區域。北冰洋的表面常年被冰雪覆蓋,冰層較厚,為戰略核潛艇等軍事武器提供了天然的隱蔽保護。從理論上而言,北極到北半球任何一個地區的距離都是最短的,根據目前擁有核武器國家的現有武器水平,從北冰洋發射導彈幾乎可以覆蓋到整個北半球,具有極強的軍事威懾力。如1904年到1905年間的日俄戰爭,當時俄方戰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北極冰凍導致俄海軍長途奔波,疲於應戰。如今北極冰雪融化的趨勢以及現代化武器的發展正是增強北極軍事存在的一個契機。美俄兩國任何一方透過掌控白令海峽,海軍艦隊就可以經北極航道迅速在指定海域集結部署,所形成的“太平洋一北冰洋一大西洋海上戰場”將會成為席捲整個北半球的戰場優勢。

    2美俄白令海峽的較量

    白令海峽具有非常突出的戰略地位,美俄兩國在此也長期存在著既合作又較量的複雜關係。對美國而言,北極戰略只是其國家戰略的一部分,服務於全球戰略,力求在北極地區聯合挪威等國,建立一個符合美國利益並由美國參與管理的新秩序。而俄羅斯卻把北極戰略看成其國家核心戰略,力求依靠其地緣優勢加強北極軍事存在,以強硬的手腕佔有並形成既得利益,在北極實現戰略突破和維護安全。因此,美俄兩國在戰略地位、戰略重點和戰略前景等方面的不同導致兩國北極戰略中多個領域互相較量。在白令海峽地區,美俄兩國的衝突既集中在法律地位認知、航道利益等“低政治”領域,也存在於軍事安全等“高政治”領域。雖然兩國在白令海峽地區並未爆發過大規模的激烈衝突,但長期以來特別是冷戰時期摩擦不斷。

  • 2 # 海中巖haha

    因為這裡不適合人生存,雙方在這裡都沒幾個人,戰爭都是發生在資源豐富,適合生存的地方。阿拉斯加就沒多少人口,也養活不了多少,是俄國覺得沒什麼價值,當時又敗給英國怕加拿大白白搶走,就便宜賣給美國了

  • 3 # 裝機帝

    題主,這兩個擁有毀滅世界幾十遍恐怖武器的鄰居你希望它們怎麼摩擦?這可不是你在鄰居之間串串閒話,人家吵起來你看戲這麼簡單的事。我相信美俄都深知不能徹底激怒鄰居,所以白令海峽應該是所有以海峽分界的區域中最安全的一個。

  • 4 # 瘋行舟舟自助遊

    雖美俄隔白令海峽相望,但兩國不會在此對峙,為什麼呢?這和美國的一貫思維不相符。美國一般是帶領一幫狗腿子,讓狗腿子衝鋒在前當炮灰髮家的,在一戰二線淨是幹趁火打劫丶落井下石的構當。

    如和俄羅斯在白令海峽對峙,沒有東歐那麼多小國調動,只能自已光著膀子赤膊上陣。美國是不會做的。普京可越過白令海峽回收阿拉斯拉,看看美國反應。

  • 5 # 故事終末

    太偏僻,後勤跟不上,都是兩國的勢力末端,難以摩擦。何況美蘇爭霸也有政治秀的成分,喊得多叫得兇,真正美軍蘇軍開戰的沒有。實際上美國人俄國人心知肚明,製造敵人形象就夠了,這邊打到美帝那邊紅色警戒,無非是嚇唬小弟形成秩序

  • 6 # 千佛山車神

    肯定有摩擦,只不過大家都選擇低調處理

    美國和俄羅斯原本是並不相鄰的兩個國家,但是在克里米亞戰爭之後,當時戰敗的沙俄擔心英國會從加拿大偷襲自己的海外屬地阿拉斯加,於是就找到美國人,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將自己在美洲唯一的殖民地賣給美國,此後美俄兩國就成了鄰居。

    (美國和俄羅斯挨著很近)

    美國的阿拉斯加和俄羅斯的楚科奇半島距離很近,中間只有一個白令海峽,而白令海峽的寬度只有80公里,可謂是近在咫尺。

    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美俄的實際領土距離其實更近,只有3公里。

    沒錯,在白令海峽的中間海域有兩個島,大代奧米德島和小代奧米德島,前者屬於俄羅斯,後者屬於美國,這兩個島之間只相隔3公里,可以用肉眼之間看到對方。

    (兩國的實際距離只有區區3公里)

    自從蘇聯成立之後,美俄兩國的關係就一直不佳。雖然在二戰時雙方曾短暫的成為盟友,但是在二戰結束之後,雙方就成為勁敵,美國和蘇聯在歐洲駐紮有大量的軍事力量,隨著做好開戰的準備。

    1991年蘇聯解體,對於新獨立的俄羅斯,美國人依然是保持敵視的態度,不斷在歐洲擠壓俄羅斯的安全空間,搞得兩國劍拔弩張。

    但是奇怪的,美俄在歐洲針尖對麥芒,但是在白令海峽地區卻維持著和平,幾乎沒有什麼大的軍事摩擦。

    其實這個疑惑很好理解,美俄在歐洲掐架是為搶地盤,而如果在白令海峽發生衝突,搞不好就把戰火直接燒到自己家裡面,所以雙方肯定要冷靜一點。

    不過由於距離實在太近了,兩國空軍和海軍稍有不慎就會威脅到對方領空,美俄在此地的偵察和反偵察也在不斷持續。

    事實上美俄在邊境地區確實沒有駐紮大量的軍隊,因為不論是美國的阿拉斯加還是俄羅斯的西伯利亞,都是荒蕪的冰寒地區,打常規戰爭沒有啥意義。但是雙方都在此地部署了大量洲際導彈,一旦美俄之間爆發戰爭,駐紮在這裡的導彈部隊就會率先攻擊對方。

    (阿拉斯加是美國距離俄羅斯最近的地方,從這裡發射導彈對俄羅斯威脅最大)

    除此以外,兩國在邊界如今海域還經常出現漁業摩擦,多數情況下是俄羅斯漁船進入美國的海域捕魚,對此美國方面則是該抓就抓,但不過度聲張,交完罰款就會放人。

  • 7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一山不容二虎。

    打從美國崛起,成為超級強國之後,和老牌東歐霸主俄羅斯之間,就沒有停止過對抗。雙方誰都想成為世界格局的掌控者,誰都把對方當成阻礙自己稱霸世界的敵人,為此,兩國之間還曾進行了長達近五十年的冷戰和軍備競賽。

    蘇聯解體以後,美國加緊推進北約東擴。透過顏色革命,瓦解俄烏聯盟,離間喬治亞,進一步封堵俄羅斯。而俄羅斯則毫不示弱,收復克里米亞,支援東烏迴歸,出兵喬治亞,實現完美突圍。

    在中東,兩國間的爭奪也非常激烈,敘利亞戰場上,俄羅斯支援的阿薩德政權和美國扶持的反對派武裝之間,也是大打出手,毫不留情。

    其實,從地域上看,雖然美國地處拉美,俄羅斯位於東歐,但兩國間並不遙遠。俄羅斯東部的楚科奇半島,和美國的阿拉斯加州之間,只是隔著一條白令海峽相望,兩地最短距離處僅37公里。

    令人奇怪的是,既然仇視已久,爭執不斷,領土又相距如此之近,俄美兩國為何沒有在這裡大動干戈直接發生軍事衝突呢。

    (克里米亞戰爭)

    一、俄美沒有領土爭端。

    其實阿拉斯加最早是俄羅斯人的地盤,早在1867年,沙俄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戰敗,內外交困之際,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擔心英國人搶佔阿拉斯加,進而透過白令海峽進攻俄國,於是將它以720萬美元的低價,賣給了同為英國敵人的美國,從此,它就成為距離美國本土萬里之遙的一塊飛地。

    可是隨著美國不斷壯大,這個昔日的交易夥伴圖窮匕見,獠牙盡露,居然成為俄羅斯最頭疼最強大的敵人。一峽之隔的阿拉斯加,也被建造了導彈基地,目標直指對岸的俄羅斯。再加上阿拉斯加探明的礦藏和油氣資源價值萬億以上,更讓俄羅斯人心疼不已。

    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人家可是有白底黑字土地買賣合同的。而且,依照國際慣例,距離海岸線200海里的海域主權屬於本國,但白令海峽遠遠達不到400海里的劃界標準,最窄處只有47海里左右,如果非得控制200海里,那就要控制到對岸了,所以,兩國直接以白令海峽中心線為作為國界,邊界清晰,沒有領土爭端。

    (普京舊照)

    二、俄美無意正面戰爭。

    俄羅斯和美國雖然相互敵視,但目的都是為爭奪勢力範圍,不斷擴大自己的利益和影響力。所以美國打壓俄羅斯,首先是透過對俄羅斯周邊國家進行滲透拉攏,來孤立封堵俄羅斯。比如在分家後的獨聯體國家烏克蘭、喬治亞策動顏色革命。

    或是扶持代理人推翻俄羅斯的盟友國家。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比如發動敘利亞內戰,鼓動土耳其向俄敘聯軍公開發起挑戰。從而逐漸把前蘇聯擁有的戰略空間,壓縮到俄羅斯領土周邊。而實現這種戰略目標,並不需要面對面的軍事衝突。

    而且,雖然當年的冷戰對手蘇聯早已不復存在,但繼承蘇聯大部分軍事力量的俄羅斯,仍然不可小覷,尤其是核彈頭數量上,位居世界第一。

    (多國聯合軍演中的戰機)

    三、挑釁和反擊。

    雖然俄美兩國暫時相安無事,並沒有在咫尺之遙的白令海峽發生軍事摩擦,但在這一地區,雙方的挑釁和秀肌肉卻從未間斷。

    2018年10月,美國率先在阿拉斯加,舉行了代號為“紅旗-阿拉斯加”的多國聯合軍演,進行了空中攔截、緊急目標攻擊等專案。

    一個月後,俄軍動用“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和一艘核潛艇,在白令海峽開展軍事演習,併發射導彈。有輿論認為,俄羅斯此次軍演大有叫板美國的意圖。

    兩國戰機在白令海峽的過招更是屢見不鮮,幾乎每隔一段時間,美俄飛機都會穿過海域線,到對方領空附近遛達一圈。

    而另一方戰機則會迅速升空,對可能越界的敵方飛機進行緊逼監視,嚴重時甚至會開火驅離。

    總之,由於美俄間的軍事實力,差距並不是太大,一旦發動直接戰爭,雙方都會損失慘重。所以雖然隔海相望,白令海峽也並不寬廣,但兩國間仍然能形成一種默契,維持一個相對和平的狀態,因為誰也不願招惹對方引火上身。

    (參考資料:《普京執政以來的俄美關係》等)

  • 8 # 黃叔觀察

    “每個國家都在想盡一切辦法擴大自己的領土,但這點可能並不適合俄羅斯”

    俄羅斯著名報刊《彼得堡公報》曾經發表過這樣一句話形容俄羅斯的過去。

    除此之外,普京在談及阿拉斯加半島的時候也提到,出售阿拉斯加半島可能是俄羅斯有史以來經營的最失敗的一場生意。

    這場交易俄羅斯只賺了720萬美元,放在現在來看絕對是虧本的。

    開啟世界地圖你就會發現,美國領土除了加拿大和墨西哥中間那一部分之外,在遙遠的北冰洋附近還有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左靠俄羅斯,右邊則與加拿大接壤,也是美國的部分領土,叫做阿拉斯加州。

    關於售出阿拉斯加一事,俄羅斯政府現在回想起來表示後悔莫及。

    白雪覆蓋的阿拉斯加在當時看來並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但由於現在技術發展,在阿拉斯加上勘探出豐富的石油資源,讓阿拉斯加州身價瞬間漲了數倍。

    這一訊息曝出讓俄羅斯坐不住了,俄羅斯望眼欲穿,歇斯底里的想將阿拉斯加贖買回來,可這事兒你說美國能答應嗎?

    這讓俄羅斯政府非常不爽並屢次派出軍艦在阿拉斯加附近兜圈,目的就是為了給美國政府施壓,促成商議。

    向來稱王稱霸的美國針對此事上卻沒有做出積極的迴應,面對俄羅斯的挑釁,美國政府也只是驅逐了事。

    這樣的行為令人不解,到現在為止俄羅斯和美國關於阿拉斯加一事沒有達成實質性的結果,俄羅斯也沒有尚罷甘休。

    但出乎其料的是,這兩個國家之間雖然就此事存在矛盾,可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軍事摩擦,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主要原因有兩點:1.阿拉斯加出售有合法手續

    阿拉斯加是俄羅斯親手售賣出去的,美國也按照約定給了買金,在此事上俄羅斯並不佔據道德制高點。

    普京一上任就在短時間之內平定了殘存在俄羅斯已久的車臣之亂,將車臣國再次併入俄羅斯領土。

    但還有一個地方一直以來都是普京心裡懸著的一塊石頭,這個地方就是阿拉斯加。

    但普京也沒有辦法,畢竟這個地方是自己的祖先親自售賣出去的,心中縱是對美國不爽但也只能表面上發洩一下。

    自古以來交易以誠信為本,已達成的交易豈能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意願隨便違約?

    就算要違約也得徵求對方的意見,顯然在這件事情上美國是絕對不同意的,這讓俄羅斯政府沒有辦法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美國提出進一步的要求。

    不過有一點要澄清,阿拉斯加並不是俄羅斯國家的領地,而是一家叫做俄羅斯美洲公司旗下的一塊領土,這種公司的性質有點類似於東印度公司。

    但俄羅斯美洲公司的頂頭上司是當時掌握國家絕對權力的沙皇,所以阿拉斯加在名義上也成為了沙皇政府的領地。

    當初沙皇政府之所以要將阿拉斯加售出原因很簡單,是因為受到了克里米亞戰爭的影響。

    19世紀,盛極一時的沙俄政府想要開闢沿海領土卻遭到了日不落帝國,英國強大軍艦的阻攔,在此原因上沙俄政府與英國展開了多次戰鬥。

    打仗打的是錢呀,多年的戰爭讓沙俄的國庫面臨空虛,特別是克里米亞戰爭讓富得流油的沙俄頓時成為了強弩之末。

    為了讓這場戰爭繼續持續下去並取得最後的勝利,沙皇旗下的俄羅斯美洲公司將注意力集中在了阿拉斯加身上。

    這個地方因在北冰洋附近,常年冰凍由白雪覆蓋,是一個十足的不毛之地,沙皇覺得這塊地也沒有什麼利用,便在國際上拍賣想將這塊地兜售出去。

    拍賣阿拉斯加正值剛經歷過獨立戰爭的美國開疆拓土的時候,經過幾番考慮到1867年美國政府決定買下阿拉斯加,並於當年3月18日簽訂協議,以74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

    但是這筆交易是兩個國家之間明面做出的決定,已成為板上釘釘的事情,所以誰也沒有資格撤銷當初的協議,誰要是後悔誰就是耍無賴。

    這就讓俄羅斯失去了道德制高點,如果針對此事再貿然採取武力行動,則會讓俄羅斯在整個國際上顏面盡失。

    所以這件事情也讓普京猶豫不定,但情緒還是要發洩一下的。

    2001年俄羅斯派出了幾架95型戰略轟炸機在阿拉斯加半島附近徘徊,引起了美國英國以及加拿大的注意,國際上推測此次戰事一觸即發,但是被完美地避免了。

    原因是,俄羅斯的這幾架戰機沒過多久又回到了俄羅斯境內,俄羅斯政府也解釋這只是在做常規的軍事訓練,並沒有更多的內容。

    這件事情也就這樣不了了之,最後並沒有留下太多的痕跡。

    2.美國和俄羅斯互相敬讓三分

    雖然俄羅斯和美國並沒有在阿拉斯加州一事上發生實質性的軍事摩擦,但並不代表這個地方沒有緊急局勢的出現。

    上面我們也談到了,2001年俄羅斯95型戰略轟炸機事件確實讓俄羅斯和美國的關係趨於緊張。

    但當時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過度反應讓俄羅斯也倒吸了一口涼氣,俄羅斯在此方面也做到了部分收斂, 雖然情緒一直存在但表達情緒的慾望卻有所減少。

    俄羅斯政府也深知生米已經煮成熟飯的道理,如果就阿拉斯加一事與美國鬧僵甚至發生戰事,一方面出師無名,另一方面損失也會不少。

    美國也不想就此事和俄羅斯徹底鬧掰,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你俄羅斯不觸碰底線,隨便你怎樣。

    事實上,在這種雙方都擁有核武器的情況下誰也不敢率先發起衝突,畢竟解決不了實質性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還會帶來得不償失的結果

    就這樣,針對阿拉斯加一事,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竟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和諧。

    當初英國分裂美國卻和美國達成了盟友的關係,俄羅斯不僅賣給美國阿拉斯加並且支援美國獨立戰爭,現在倒成了美國公開指向的敵人。

    這正應了英國作家本傑明的那句話:

    世界上沒有永恆的朋友,同時也沒有永恆的敵人,有的只是永恆的利益。

  • 9 # 平平說故事

    熟悉歷史上的人都知道,美國最大的州阿拉斯加州本來是俄國人最先發現和戰友的,只不過後來因為克里米亞戰爭的緣故,俄羅斯害怕當時的英國從加拿大方面攻打俄羅斯的阿拉斯加,所以乾脆把這塊地賣給了當時的美國,這是因為這一決定俄羅斯退出了美洲,國土侷限在了西伯利亞。

    俄羅斯所佔有的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事實上隔得非常近,雙方之間也就擱著一個白令海峽,而白令海峽最短的距離只有37公里,比臺灣海峽和英吉利海峽還要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和蘇聯這兩個世界超級大國展開了軍事對抗,在全球各地幾乎都是如此。而白令海峽作為兩國交界最近的地方,事實上也逃離不了雙方之間的對抗,只不過因為這個地方環境的緣故,使得這個地方的對抗不是那麼明顯而已。

    從地球上就可以看出白令海峽實在太靠北了,幾乎快到北極圈了,所以氣候相當的嚴寒。這塊地方每年很長多時候都會結冰,所以地球上主要的航線也不會經過這裡,因為實在是缺乏經濟價值。不過雖然缺乏經濟價值,並且天氣嚴寒,但是也不代表兩國之間沒有衝突,兩國偶爾還是會在這個地方刷存在感,最終實現雙方之間的對抗。

    要是因為這個地方等於是兩國的分界線,所以雙方的飛機幾乎都是長沙成對的出現,只要俄羅斯的飛機在這裡出現,美國肯定也會立刻飛過來作伴似的。當然雙方飛機之間的對抗,有的時候只是一種姿態而已,並不會有太危險的動作,事實上俄羅斯的軍機經常到處巡邏,其他國家的飛機也會與之監視性的伴飛,但是雙方之間不會擦槍走火。

    前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飛機事實上出現的比較少見,很少會到白令海峽這兒來。主要是因為這個地方離俄羅斯主要的軍事基地實在是太熱,而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經濟也比較差,而大型的轟炸機每次飛到這裡都要燒不少的油。而囊中羞澀的俄羅斯軍方實在供不起這麼多油,所以俄羅斯的飛機還是比較少見的到這裡來。

    不過這塊地方雖然偏僻,但還是有很大的軍事價值,因為它是聯絡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必經之路。而近年來北極的地理位置也得到了大家的重視,北冰洋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北極附近的國家再加上世界上其他的國家都對北極極其重視,相繼參與北極的事物,而白令海峽這個時候的戰略地位自然越發受到大家的重視。美國對這一塊的地方也是相當的重視,只要俄羅斯有飛機來,他們立馬會升空飛機對抗。

    白令海峽雖然是一個較為冷門的地方,但是由於是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大兩個國家的分界線,所以一旦發生了軍事衝突,對整個世界來說都不是小事。不過二次大戰之後,美國和俄羅斯乃至前蘇聯都沒有直接發生過沖突,畢竟有核大國之間的衝突,對兩個國家來說都是致命的。所以他們打的都是代理人戰爭,就是不會自己直接參戰,而是透過代理人之間作戰而已。所以白令海峽雖然戰略位置不低,但是兩國都不會在這個地方挑起大的軍事衝突。

  • 10 # 歷史星選

    對於阿拉斯加,俄羅斯不但不能打,還要儘量避而遠之,是一個讓俄羅斯感覺很憋屈的地方。

    阿拉斯加為什麼會讓俄羅斯感到憋屈?

    原來在1867年之前,阿拉斯加其實是俄羅斯“俄美公司”的領地,也就意味著最終阿拉斯加是屬於俄羅斯的。

    阿拉斯加:171.78萬平方公里,也只有0.09%的土地被開發過,人口也只有72萬而已,看上去像是一個蠻荒之地。

    而就是這個地方,讓俄羅斯十分的“惱火”,是碰不得,卻也忘不掉。

    而最讓俄羅斯沒有想到的是,阿拉斯加竟然產石油,石油是什麼,那就是暴利,每天輸送約145萬加侖的石油,這是什麼概念。

    而俄羅斯竟然把如此暴利的財富賣給了美國,讓美國悶聲發大財,俄羅斯如何不惱火。

    俄羅斯為什麼把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

    這要從1853年的“克里米亞戰爭”說起,原來當時俄羅斯正與英國、法國為爭奪小亞細亞地區的權利而開戰。

    當時俄羅斯因為無暇顧及,擔心最終阿拉斯加殖民地會被英國奪走,迫不得已之下,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

    美國正巧也有此意,兩國一拍即合,在1867年3月30日,俄羅斯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美國。

    171.78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被賣了,平均每英畝土地僅僅只有兩美分,這樣的價格,和它的價值,是個什麼比例?

    阿拉斯加最終成為了美國的屬地。

    美國得到阿拉斯加之後有什麼好處?

    當時購買阿拉斯加的美國國務卿威廉.亨利.西華德,因為在當時美國人眼中,就是花了大價錢買了一個“不毛之地”的阿拉斯加,還被美國人揶揄,稱其為“西華德的蠢事”或“西華德的冰箱”

    “現在我把他買下來,也許多少年以後,我們的子孫因為這塊地,而得到好處。”

    這是當時威廉.亨利.西華德面對一些嘲諷的聲音,做出的直接回答。

    而他真的一語道破真諦,美國真的因為阿拉斯加,得到了數不盡的好處。

    隨著金礦在阿拉斯加的發現,又發現了石油,這簡直是讓美國如虎添翼。

    俄羅斯對此是什麼態度?

    不管是從戰略的角度,還是阿拉斯加創作的巨大財富,俄羅斯肯定是後悔的,只是可惜的是就算是俄羅斯想買回來,以地價如此高,不說美國會不會賣,俄羅斯肯定是買不起的。

    相信倘若俄羅斯問美國是不是賣阿拉斯加,美國非但不會賣,還很有可能反問一句“要不要連西伯利亞再賣給美國?”

    相信一個阿拉斯加,是俄羅斯鐵的教訓,後悔不足以形容俄羅斯的心情。

    至於為什麼兩國在阿拉斯加沒有軍事摩擦?

    ①,軍事不過硬。

    俄羅斯雖然軍事很強大,但是美國的軍事更強大,面對一點勝算都沒有的戰爭,俄羅斯不會輕舉妄動。

    再則俄羅斯若是在阿拉斯加與美國打仗,顯然也有一些心虛,畢竟阿拉斯加已經被老沙皇賣給了美國,在此地開戰,有一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②,地理條件受限制。

    俄羅斯賣了一個阿拉斯加,不單單是失去了用之不盡的錢袋子,同時也在地緣戰略處於了劣勢。

    從阿拉斯加西南部的半島算起,阿拉斯加就像外圍島鏈的一個口袋出口,其戰略意義是十分明顯的,使得俄羅斯輕易不敢碰觸。

    國與國的戰爭,並不是小孩子過家家一樣的遊戲,倘若兩國交戰,那是要付出代價的。

    除非迫不得已,相信美俄兩國,若是交戰,肯定會擔心最終會便宜了其它國家。

    不過兩國戰爭沒有,但是偶爾的小摩擦卻不少。其中就包括了俄羅斯的兩架95戰略轟炸機,穿越了白令海峽,進入了阿拉斯加的放空識別區域,被美國攔截的事件。

    之後俄羅斯又用同樣的方式進入,同意被美國軍方攔截。

    不得不說,俄羅斯這樣的試探似乎帶著一種挑釁,這大概是俄羅斯的不甘心的一種表現方式吧。

    總結語:

    美俄兩國若是沒有非得開戰的必要,即便是阿拉斯加再重要,也不會在白令海峽開戰。

  • 11 # 有點南說

    有道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美俄兩國的關係正好應景這句話。

    雖然不至於時時刻刻打得頭破血流,但是兩國經常出現擦槍走火甚至短兵相接的情況。兩國已在別的地區已經打得難解難分了,如果再在白令海峽地區產生摩擦,那麼真算得上騎虎難下了。

    俄羅斯與美國阿拉斯加州相隔一條白令海峽,阿拉斯加州在很早以前由俄羅斯賣給美國,俄羅斯也是個爽快的主,賣就賣了也從不反悔,當然反悔估計也沒用了。

    白令海峽最窄處僅有35千米,按照通常情況來講,一個狹窄的海峽兩側如果分屬兩個國家,那麼這兩個國家肯定會有衝突。這個說法確實正確,對美俄兩國也適用,即便在白令海峽地區沒衝突,美俄其他地區的衝突也早已劍拔弩張。

    事實上,從近些年來的美俄衝突中大家就能看出一點端倪:兩頭猛獸不願意直接衝突,因此找自己的小弟代替自己出面。如果兩頭猛獸真在白令海峽咬起來,那麼它倆誰都佔不到便宜。

    就像兩隻被隔離開,相互狂叫看似要咬架的狗一樣,如果你突然將它倆之間的隔離障礙拿掉,它倆可能不會咬架瞬間變得不再怎麼狂叫。白令海峽將兩國連在一起,兩國不在白令海峽地區互相撕咬,反而跑到別的地方顯示自己的威風,因為它倆清楚自己直接動手恐怕要傷者自己。

    離得近了就互相秒慫,離得遠了就爭強鬥狠,反正只要不將禍端帶到自己家裡,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發生摩擦,兩國肯定要奉陪到底。

    古巴導彈危機的時候,蘇聯將導彈運往美國家後院,美國立即要跟蘇聯翻臉胖揍古巴,一場大戰看似要一觸即發,最後蘇聯只好乖乖撤走導彈。

    烏克蘭緊挨俄羅斯,美國又從中作梗想拉攏烏克蘭進入西方陣營,俄羅斯一舉拿下克里米亞,烏克蘭瞬間老實了很多。

    敘利亞戰爭已經打了好多年,美俄兩國你方唱罷我登場,各自尋找自己的代理人,即便戰爭打到現在兩國也很少在戰場上短兵相接,因為雙方都知道:一旦雙方實打實的硬碰起來,後果是誰也承受不起的。

    美俄兩國在許多地方都有軍事摩擦,但兩國面對面真打的情況確實很少見。白令海峽是如此淺的一汪清水,開個艦艇幾分鐘就能到達對方領土,如果兩國真想親自打仗,那麼在白令海峽來個炮彈互射就得了,幹嘛搞得在世界各地你死我活有你無我

    只能說美俄兩國分寸把握得真的很好:不直接出面,不將禍事引到自己國土,剩下的管他是輸是贏是死是活都要死磕下去。

    阿拉斯加州和俄羅斯東部都是地廣人稀的地區,白令海峽又不是特別繁華的交通要道又是國際公共航道,頂多就是捕個魚,只要不太靠近對方海岸線也沒人管你,如此廣袤的太平洋難道找不到幾艘漁船的棲身之地?

    事實上,由於白令海峽地區氣候惡劣,美俄兩國還存在許多共同的語言。為了能獲得該地區豐富的漁業資源,同時又為了防止惡劣氣候所帶來的影響,美俄兩國時不時會在該地區進行聯合搜救演習。

    雖然兩國在許多方面的對抗時有發生,但是在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危險面前,兩國還是會化干戈為玉帛,共同應對來自海上的困難共同追求來自海上的利益。不得不說的是美俄兩國都是老油條,只要自己能受益,只要不把禍水引到自己家裡,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撕破臉皮。這可能就是國際政治的奧妙所在。
  • 12 # 世界淺談

    在這裡我們需要明確的是“摩擦”與“距離”是沒有必然聯絡的,而且軍事摩擦的定義相對比較寬泛,所以這裡我們要給摩擦劃定一個範圍,這個問題指出的摩擦應該是指比較激烈的軍事對抗,下面我們就針對具體問題來簡單分析一下。

    瞭解俄羅斯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阿拉斯加這片廣袤的土地原本屬於俄羅斯,1867年3月30日美國以720萬美元從俄羅斯購買阿拉斯加,地價大概每英畝(約6畝)2美分,從此阿拉斯加成為美國最大的飛地。

    要知道這片土地的面積高達171.7萬平方公里,如果放眼現在俄羅斯打死也不會出賣這片土地,但是當時由於形勢所迫再加上是不毛之地(當時人們對石油和天然氣還有沒有認知),所以俄羅斯才會將這片土地賣給美國,當時的美國為了購買這片土地內部也是經過了激烈的討論,由此可見當時的拉斯維加斯絕對不是兵家必爭之地。

    美俄軍演不斷

    阿拉斯加州不僅是美國最大的一塊飛地更是世介面積最大的一塊飛地,其中的白令海峽更是兵家必爭之地。白令海峽位於俄羅斯與美國阿拉斯加州之間,最窄的地方只有大約37千米,在這塊狹小的海域里美俄經常說你來我往軍演不斷。

    俄羅斯軍演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震懾北約,主要對外展示其海軍的進攻能力,其中“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和核潛艇一直都被視為俄海軍的殺手鐧,也是向北約展示武力的主要戰艦。

    美國這面則會不定期的拉攏盟友在白領海峽開展海上軍演,演習的主要目的是檢驗盟友之間的配合,內容主要包括空中攔截、緊急目標攻擊和近距離航空支援等專案。

    在今年9月俄羅斯剛剛在白令海峽舉行了超大規模的軍演,演習出動了50艘軍艦和40架軍機,這種演習規模即便是美軍也沒有想到。

    白令海峽為什麼會成為美俄眼裡的香餑餑

    開啟世界地圖我們就會發現白令海峽是連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軍事通道,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控制了白令海峽就相當於在這個連線通道上放上了一個閘門,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控這一地區的通行權,同時也可以控制和監視這一地區的人員往來。

    由於地球溫度上升北冰洋的航道也開始顯現,再加上這一地區從未被人類所染指,因此這一地區的地下蘊含著豐富的地下礦藏,所以北冰洋並非是人們想象的寸草不長、生物絕跡的貧瘠之地。作為地球尚待開發的資源寶庫,北冰洋地區蘊藏超過100億噸的石油和天然氣,同時這一地區煤炭和鐵礦石的儲量也非常驚人,其中還蘊藏著豐富的鉻鐵礦、銅、鉛、鋅、鉬、釩、鈾、釷、冰晶石等礦產資源。

    可以說北冰洋的航道、漁業、石油、天然氣和礦產都是周邊國家的必爭之物,因此近些年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俄羅斯圍繞這一地區的主權爭奪尤為激烈,彼此之前的軍事試探根本就沒有停止過。

    為什麼美俄兩國沒有爆發直接的軍事衝突

    我們都知道美俄從冷戰時期就交鋒不斷,但是彼此之間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兩國之間的爭鬥幾乎全都是由“代理人戰爭”的形式開始和結束的,二戰以後兩國並沒有直接爆發過正面的軍事衝突,因此在兩國邊境上經常出現的鬥爭形勢都是以以飛機攔截開始和結束。

    美俄這兩個國家都擁有毀滅彼此的實力,這種實力上的對等就決定了任何一方都不敢也不會輕舉妄動,美國顧忌俄羅斯強大的核武庫,俄羅斯同樣也不想與美國拼個魚死網破,畢竟兩國在某些領域都擁有著共同的利益,所以兩國之間採取更為穩妥的交流方式,長遠來說是有利於世界和平發展的。

  • 13 # 楊魯克斯

    這就好比兩個隔著鐵絲網要打架的兩個人一樣,把門打開了兩個人就不打了,演戲也是國際社會大國之間的一個慣用把戲!誰也不想和一個沒有把握戰勝的對手去交手!!!

  • 14 # 威吶解析

    存在軍事摩擦的地區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或者具有重要的資源!例如,美、俄在敘利亞問題的爭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衝突,以及美、蘇在阿富汗的軍事博弈等。而問題中所說的白令海峽地區,位置偏遠、主權明確,既不是重要的海運通道、也沒有重要的戰略資源,而且均遠離美、俄兩國政治、經濟、軍事重地,在和平時期完全沒有發生軍事摩擦的必要條件。白令海峽位置偏僻,均遠離美、俄兩國經濟、政治中心美、俄在白令海峽區域的摩擦,主要是在空中!圖為美國F-22戰鬥機在阿拉斯加空域跟蹤俄羅斯圖-95轟炸機

    白令海峽地理位置上確實是美、俄兩國領土最接近的地方,最窄處只有37公里,如果這個距離是在內陸地區,那肯定是兩國戰略對峙的重地,但是白令海峽兩側,以東是遠離美國本土的阿拉斯加“飛地”)追根溯源的話這塊面積廣袤、資源豐富土地還是美國從沙皇俄國“廉價”購買過來的),另一遍則是人跡罕至的俄羅斯遠東叢林,也就是說不管對於美國還是俄羅斯,這一區域在經濟、軍事、人口等方面都不是關注的重點區域。既然如此,雙方也就不會在這一區域投入部隊進行駐防(常年天寒地凍,也不利益駐軍),沒有的武裝力量存在那也就不會有軍事摩擦發生了!自然環境惡劣,美、俄在該地區也沒有駐軍

    雖然位置偏遠、自然環境惡劣,但是自然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不過也是由於位置偏遠、氣候惡劣,周邊區域資源的開採代價極高,因此,短期內還無法展現該地區在自然資源方面的作用!也許不久的將來,其他區域的資源開發殆盡,這一區域的資源戰略地位就會提升,屆時各種摩擦可能也就無法避免了(其實,北極地區的資源爭奪早已開始)美國在阿拉斯加設有空軍基地,部署了最先進的F-22戰鬥機

    不存在軍事摩擦,也並不是說美、俄兩國在白令海峽周邊沒有戰略部署。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中的陸基中段攔截系統發射基地就部署在阿拉斯加,而俄羅斯則在遠東地區部署了遠端洲際導彈預警雷達。美國陸基導彈防禦系統攔截試驗俄羅斯遠端預警雷達佈置示意圖

    兩國之間的對抗有很多種形式,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都可以對抗,而軍事摩擦其實是對抗最直接、直觀的形式,但戰略上的對抗雖然沒有軍事摩擦那麼“生動”,但是重要性、危險性都有高於直接軍事摩擦,確實是“此時無聲勝有聲”!走著瞧!

  • 15 # 快樂老張

    俄羅斯東北部地廣人稀,還沒有被開發利用經濟發展相對比較落後。在白令海峽隔海相望的是美國阿拉斯加半島,是美國從俄羅斯沙皇時期購得,白令海峽全長60多公里,平均寬度35一80公里,由於全球氣候變暖,白令海峽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國際航運通道。

    那麼,美國和俄羅斯在白令海峽區域,產生軍事摩擦是很好的戰場,不會影響世界其它國家,何樂而不為呢。其實不然,美俄之間在這一區域發生各種形式的戰爭不符合雙方利益。俄羅斯發展經濟的重點在歐洲,人口和工業基礎主要集中在歐洲方向,軍事佈署的重點也在歐洲方向。

    而歐洲是美國政治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和戰略盟友,遏制俄羅斯的經濟發展美國必須捨近求遠,與俄羅斯在歐洲方向中東地區進行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的戰略博弈,因為歐洲是美國發展經濟,擴大武器銷售的重要地區,中東是世界能源主區域,在這兩個地區與俄羅斯博弈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

    俄羅斯轟炸機經常出現在阿拉斯加海域,美國總會以F22隱形戰機伴飛,美國不會與俄羅斯在白令海峽流域發生激烈的衝突,美國更不會將戰場引向美國本土。炸燬別的國家美國感覺天經地義,炸燬美國自己美國捨不得。

  • 16 # 軍武最前哨

    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軍事摩擦”的界定,即雙方因利害矛盾而引發的小規模武裝衝突!如果以此為衡量標準,那美俄近年來在白令海峽一帶確實沒有發生過軍事摩擦。但不代表兩國對此沒有爭端、矛盾。

    眾所周知,在白令海峽的兩邊分別是俄羅斯和美國;雖然該海峽的最窄處為三十七公里,但美俄領土最近距離僅為3.8公里,也就是位於海峽正中線的大代奧米德島(俄)和小代奧米德島(美)。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因為白令海峽溝通著北冰洋和太平洋,所以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也是自冷戰時期,這一地區就成為了美蘇對抗的前沿陣地之一,雙方的軍事摩擦也時有上演:如1955年,美軍“海王星”巡邏機在白令海被蘇聯擊落。

    所以從這一地區美俄(蘇)的博弈歷程可以將其劃分為三個階段:冷戰時期達到頂峰、冷戰結束初期應大國關係的緩和也隨之緩和、再到現在國際格局新秩序下的捲土重來。

    不過,相比冷戰時期隨時可能爆發的擦槍走火,美俄如今在白令海峽的對抗程度已有了明顯的剋制,充其量就是己方軍事飛機進入對方防空識別區!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一般都是俄羅斯主動。

    比如去年4月,俄軍2架圖-95戰略轟炸機穿越白令海峽進入美阿拉斯加防空識別區,美方隨即起飛F-22攔截;同年5月,又是2架圖-95外帶2架蘇-35故技重施遭到美軍攔截!而俄羅斯之所以如此頻繁的試探或者說挑釁美國,主要還是因為以白令海峽為起點的北極地區在俄戰略框架中佔比太重。

    對於美國而言,白令海峽和北極地區固然重要,但相比整體佈局的全球戰略又明顯次之。不過,美國也不會輕易因大棄小,畢竟北極不僅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而且也是聯合歐洲外部包抄圍堵俄羅斯的重要路線。

  • 17 # 談笑觀察室

    俄羅斯東部距離美國的阿拉斯加確實只有一個白令海峽,兩國也確實沒有大的軍事摩擦,但是它們都是非常安分的待在自己領域的嗎?其實不然,可以說俄羅斯和美國每年都會在那片區域發生小規模的摩擦。

    俄羅斯經常會派飛機去美國領地溜達兩圈,而最經常去的地方就是阿拉斯加。去年4月份,俄羅斯兩架伊爾—38型海上巡邏機和兩架圖—95型戰略轟炸機分別於19日和20日出現在阿拉斯加州附近公海空域,最後被美國和加拿大的F22和CF18攔截。在今年9月份,俄羅斯又派出了圖95轟炸機飛到阿拉斯加領空附近,隨後又被美國F22戰機攔截。其實每年這樣的故事似乎都會發生,這是俄羅斯威脅美國的一種手段,沒辦法,俄羅斯真正和美國較量不一定能贏,就只能透過派飛機去阿拉斯加巡邏了,當然了,美國也不會真的對俄羅斯怎麼樣,頂多就是攔截而已。畢竟美國也已經習慣了俄羅斯的套路,俄羅斯也知道美國不敢怎麼樣,自然就是樂此不疲的向阿拉斯加派飛機巡邏了。

    俄羅斯為什麼對阿拉斯加情有獨鍾呢?很多人都知道,俄羅斯當初因為在歐洲失利,把阿拉斯加廉價賣給美國,開始俄羅斯以為撿了大便宜,結果後面後悔的要死。因為阿拉斯加非常美麗,資源豐富,特別是阿拉斯加海灣附近蘊藏著大量的石油,俄羅斯自然非常眼紅,於是每年美國都對俄羅斯進行威脅或者怎麼樣,俄羅斯都會派出它的圖95轟炸機,再配上幾架偵察機護航,去阿拉斯加上空溜達一圈,對美國進行反威脅。俄羅斯對美國進行反威脅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在以前還真沒有,不過最近俄羅斯又抓住了一個機會,那就是“重啟古巴軍事基地”,這個目前俄羅斯不一定能夠會去做,但是如果美國對俄羅斯步步緊逼,以俄羅斯的習性,它很有可能在古巴部署導彈系統,直接瞄準美國東大門。

    美國有沒有對俄羅斯進行什麼威懾行動呢?其實美國一直都在進行著威懾俄羅斯的行動,比如美國帶領北約多國在俄羅斯西大門挪威灣進行“三叉戟”軍事演習,不過最近劇情開始反轉,當北約進行軍事演習的時候,突然一架俄羅斯戰機衝入北約部隊的視線,這可把北約小國家嚇個半死,最近北約內部好像產生了不小的矛盾,而且一些小國家有了退出演習的想法,它們覺得北約和俄羅斯打起來不一定能夠佔上風。最近俄羅斯又開始量產圖160轟炸機,目的就是應對北約下一步行動。估計俄羅斯的舉動美國都會被驚到吧,畢竟美國和俄羅斯打起來北約多國不一定會加入戰場,北約那些小國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所以呢,美俄在白令海峽附近區域的摩擦雖然不會發展成惡戰,但是美俄之爭確實一直存在,不是俄羅斯先手就是美國先發制人,總有一個出頭的,鷹和熊的爭鬥,讀者朋友們,你們覺得哪一方能勝出呢?

  • 18 # 數字使用者最為致命

    這就是美國的精明之處,美國從來不在自己本土或者本土旁邊搞事情,兩次世界大戰美國也僅僅就在太平洋上與日本交戰,那幾十年歐洲亞洲打的昏天黑地,經濟停滯或者倒退,人口傷亡嚴重,而美國本土卻沒有戰爭,經濟飛速發展,大發戰爭財,所以二戰後美國順利成為全球第一。冷戰時期北約與蘇聯對抗的前線也是歐洲日本,跟美國本土也沒多大關係,古巴導彈危機時美國有多緊張,立馬與蘇聯談判,然後蘇聯沒有在古巴搞導彈基地,現在的美國只打代理人戰爭,北韓,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等。只要不是本土作戰不管是贏了還是輸了都不虧,本土作戰就算你打贏了國家也打廢了,贏了也是輸,所以現在的美國就挑動歐盟跟俄羅斯打,讓印度日本越南跟中國打,以色列跟中東打,就北美最安全,美國是真的精明

  • 19 # 好人有好夢

    俄羅斯和美國邊界應該之前有協議的,那個地方對兩國都沒有戰略優勢,雖然美國軍事綜合比俄羅斯勝一籌,但後援補給方面比不上俄羅斯。兩國又是數一數二的核大國,所以兩國在邊界都不會輕易衝突的。

  • 20 # 冷眼看世界149749599

    白令海峽俄羅斯這邊氣候寒冷,冬季漫長,一般氣溫在零下四、五十度。因此人口稀少,基本上屬於無人區。只有俄海軍艦艇和軍機巡航到這裡。。美國阿拉斯加這邊氣候比俄國高一點,有小城市。試想兩華人接觸機會很少,摩擦當然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身狗不配一個人出來旅遊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