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一山貨
-
2 # 三農一姐
土地流轉給承包大戶,或者是種糧大戶,或者是涉農企業是我國目前對土地經營權改革的一項重要的舉措,也是我國土地發展的一個方向。畢竟現在我國的土地依舊是各家各戶的經營權,也可以說是傳統的小農式的種植模式。目前已經不利於農業的穩定發展,也不適應現代化的農業種植模式,不適合農業的規模化、機械化、科學化、機械化的種植模式。在一些土地流轉給承包大戶,期間已承包大戶在承包過程當中退出承包,應該是承包土地經營不善造成的虧損,其實這種現象承包大戶退包也是很正常的現象。現在糧食價格低迷,種植土地基本上賺的就是辛苦錢,如果遇上了自然災害的話就直接導致虧損,所以近些年來承包大戶陸續退出承包土地。承包大戶流轉的土地一般是成方連片的土地,也就是整片區域土地全部承包下來,涉及到農村的千家萬戶。這樣流轉的土地便於使用機械化種植,至少減少了種植的成本。土地流轉以後承包大戶會使用機械把土地進行整平,把小塊土地變成大塊土地,這樣利於機械化種植。有時把流轉土地當中的生產路取消改成為耕田,這樣主要是增加的耕地面積,能夠取得更高的收益。這種情況下就會把原有的地貌進行了,改變原有的土地狀況也進行了改變,不能再分出原有的各家各戶的土地的標誌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承包大戶不再承包土地,那麼如何把流轉的土地分給村裡的村民呢?首先,把流轉的土地可以尋找承包的大戶或者涉農企業再次整體進行流轉出去。
現在土地流轉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畢竟土地現在流轉的費用不斷的上升,尤其是涉及到農村千家萬戶,流轉土地是非常麻煩的一個事情,家家的情況不一樣,所以流轉的過困難是非常的多。既然土地已經流轉成功,如果面積特別大尋找另一個承包的大戶是非常好找的,畢竟現在土地大面積的流轉是很難有這樣的機會。這種把土地再流轉出去的做法也適合這個村裡的基本的情況,而且還是非常的省事省力,農民可以繼續享受土地流轉的費用,並且能夠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幹其他的活或者安心外出打工。
其次,流轉的土地已經被打亂,各家各戶的土地的標誌已經不存在了,這種現象根據原有的承包土地的面積重新分配。土地流轉以後,種植大戶會對原有的土地進行規劃整改,把小塊的土地整成大塊的土地,這樣利於機械化的種植。由於原有的地貌發生了變化,如果承包大戶再不承包土地,再找不到其他的承包大戶的話,土地重新分配給村民是最好的選擇。土地被機械整平以後也利於農民對土地的耕種,這樣村裡有可能會多出一部分土地,那就是把一些生產路或者地邊地沿整成為耕地,村裡又多了一份收入。對於絕大部分土地流轉以後土地面貌發生了變化,基本上都採取了這種對於農民進行重新分配土地的方法。
第三,對於原有的土地地貌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也就是那些平原地帶的土地,可以按原有的地貌再分給原有的農戶。有一些土地流轉以後承包大戶沒有對土地的原來的面貌進行大規模的整改,而是按著原有的土地的地貌進行耕種,這樣能減少一部分對土地的投資。比如說那些平原地帶本來就是一馬平川的土地,再怎麼對土地進行整平也就是原有的地貌,無非就是各家各戶的界限取消了而已。像那些丘陵山地等有可能承包大戶會進行土地合併的現象,也就是把小塊土地合併成為大塊土地。這種現象就要按照第2種方法打亂,重新分配土地。
總之,對於題主所說的土地流轉出去承包大戶又不再承包了,還要按原先的地貌進行分配農民的土地,這種現象是不可能的。因為承包大戶已經把土地夷為平地,也就是說把土地原有的面貌都已經改變了。建議把原有的涉及的村民召集在一起,最好給他們講明白重新把土地分配。這樣才是省事、省力的事情,如果尋找原有的農民承包土地的位置的話,這是非常費力的事情,而且有些地貌已經發生了改變。 -
3 # Laohubei
我家地處丘陵地帶,地都是各種不規則地塊,土地承包確權登記書上各地塊都是衛星檢視,面積精確到0.1平,根本上不會存在問題!
-
4 # 滬歲月悠悠
這種情況還真有,有的承包大戶開始信心十足,可按老的經驗耕種,根本無法賺錢,就賠損失提前解約。因為剛開始租賃,農戶也沒有意識到會有這種局面,很是為難。
當年承包責任制時按等級劃分,分一二三級,所以田分得十分零散,但界線很清晰,當時都是竹杆皮尺齊上,所以並不是特別準。現在一下子推平了,就特別難復員。那怎麼辦好呢?
我看到過的一種重新分田的方法,我認為特別好。就是根據當初分這些田的總人數劃分,因為同一塊大田是同一等級,當時分田各家有幾口人絕不會錯。以前的田不規則,互相穿插。現在就取正以後按人口總數劃成條,然後進行抓鬮排列順序,再根據各戶人數分得份數。這樣分特別科學便於耕種少浪費面積,又很合理。同一塊田,耕種,澆水,施肥,噴藥,收割都更統一,大大節約了成本,農機手更開心方便。
當然,如果有誰願意接下手更好,就不用重分麻煩。
-
5 # 古城外厚生活
?怎麼分辨原來農戶土地的正確位置呢:
1.召集原來有土地的農戶,對照政府頒發確權的土地使用證,到承包地邊重新丈量,各戶確認後即可分辨出來了。2.如果各戶之間對土地面積、位置有分歧,這時農戶之間自己不能確定了,就要請求政府土地部門派人協助解決,可以委託第三方測繪人員,按照政府登記的各戶土地面積數量、四至位置座標資料進行測量,劃分各戶之間的土地邊界,各戶確認分辨。(圖片來源網路)
-
6 # 青衫146983340
其實哪有那麼難,一大塊土地按照原來的份額分就好啦,誰說之前承包的人不承包了就必須得迴歸小農經營呢,大家可以一起成立一個共同經營的組織也可以另外找人承包嘛。
-
7 # 邵宗祥379
這問題你不回擔心!他不包了,但地是平地,能種。我問的是:全村人的一百畝包去五年,修房,帶荒。現在曝費了[流淚]在也不能種了,你說說這咱辦???
-
8 # 土兒賴毓華
關鍵問題是土地流轉時間多長,是直接和承包大戶簽訂流轉協議,還是向村流轉後村裡再次發包。在土地流轉期間內,被流轉方(原承辦人)已經不再對被流轉土地享有經營權。直接向承包大戶流轉土地的,除非流轉方放棄經營權不再支付應付流轉費,被流轉方才能收回被流轉土地,並要求流轉方恢復土地原狀。如果是經過第三方再流轉的,第三方無法繼續支付流轉費的,被流轉人可以收回土地,並要求流轉人恢復土地原狀。
-
9 # 為你助興
一:承包方在合通完成前,先丈量各戶的土地面積(長、寬)編號,製表,每戶各發一張完整的表。二:農戶確認,在表上簽字,農戶誰家有多少地,表上一目瞭然,還可以互相監督。三:如果承包方不願承包了,再以此表為準,原來是多少就發多少面積土地。四:如果地面積多了,按照各戶的面積均分這些多岀來的面積。五:如果地面積少了,用各戶的土地面積來均減少出的土地面積。如果不想承包了,把土地完整的交還給農戶,農戶的位置也不會錯,面積也很正確。
-
10 # 基層等青天
想聽真話嗎???
在流轉土地資料有多少是真實的???
本地每戶土地被流轉幾次了!還是原來那幾塊地,給這填個表,給那個補個缺,……
反正土地我在種!國家補貼爭取是你自已的事……
另外的一種,在簽署合同應該有詳細細則,凡涉及到的,都必須落實到位!!!
這樣的事例多的是:這專案,那政策,多賺錢!把你忽悠的一楞楞的簽了字!……
後來呢?!有幾個還有後來的?!
……
……
-
11 # 愚工移農
這個問題可能分為兩種。一種是丘陵地帶,梯形田。另一種是平原。其實很簡單,大戶流轉都經村級組織,都有土地確權證,在哪裡都有定位。這個提問的人有點呆板。首先大戶幫你整平土地,留下一些好的耕作模式,你們只要將原幾十塊小田分在一塊多好,便於農機作業,成本降低,效益上來了,通天大道你不走,泥濘小路卻上來!謝謝相邀!
-
12 # 農大知事
目前在農村土地流轉以顯然成為了趨勢,越來越多的農戶會把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這種方式也是當下不少農民不願種地的最好途徑。但是在土地流轉過程當中,難免會出現變數,就如同此問題,承包大戶不願意把土地繼續承包,而土地已經被統一規劃和平整,農戶該怎麼辦?
這種現象在農村還真不是初次發生,在我當地也有類似的情況出現,甚至情況更為複雜。原因是原來的承包大戶,把流轉的土地用於了蔬菜大棚建造,但是由於經營不善,無法維持,要退出種植,流轉費用三年沒有給到農戶,面對這樣的情況確實也比較棘手。
後來村裡就把蔬菜大棚進行抵扣流轉土地費用,又轉給了其他人經營,目前大棚種植依然還在進行當中,後來接管的這家單位由於底子厚,實力大,經營的還挺不錯,農戶又能夠按時領取土地每年的流轉經費了。
土地在流轉過程當中,承包大戶不願種植之後應該如何處置?我認為村集體首先應該找其他種植大戶,畢竟土地已經有了整改,有了繼續種植的基礎,所以還是有人願意進行接手的,只要是能找到了新的接管人,就能夠繼續維持下去。
其次,如果土地找不到接管下家,個人家的地塊又無法識別邊界,可以從最初的第一家的地塊以此測量下去。因為在農村誰家多少地都是有據可查的,通常村支部都有資料記錄,按照這樣的資料重新測量一次,重做一次地邊就可以解決了。
如果這樣還不行的話,那就還利用最初土地分戶的方法,抓鬮完成,在徵得大家同意的情況下,抓鬮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可能會對一部分人不公平,但是這也是農村在沒辦法處置問題當中,習慣採取的一種方式,也是能夠被村民接受和認可的。
另外,土地在流轉的過程當中,一定要簽約好相應的協議,避免在流轉途中發生這種終止承包的現象出現,即便是承包大戶,沒有能力承包下去,但是在前期要有一定的資金或物質上的抵押,如果是承包大戶單方面終止了合同,那麼這些抵押物就應當分給農戶,以此抵消農民的損失。
對此你怎麼看呢? -
13 # 遠景樓三農
〖具體問題〗全村農村土地流轉給承包大戶,承包大戶不繼續承包,而土地都全部夷為平地。那怎麼分辨農戶原來土地的正確位置?
自2013年開始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歷經5年時間,在2017年前後基本完成。2020年11月2日,全國召開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總結表彰會。
該次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實現了權屬證書到戶、承包地塊到戶、承包合同到戶等四到戶,解決了面積不準、空間位置不明、登記簿不健全等問題,讓農民吃下了"長效定心丸"。農戶持證流轉土地經營權,不擔心天長日久因此而喪失承包地。
該次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採用航攝十衛片十實測等現代科學技術,確定了地塊的經緯度、界址點等空間位置。農戶持有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上面記載的東南西北北四至是平面位置資訊,但是在縣級農業農村部門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管理資訊系統裡面記載了地塊界址點及經緯度等空間資訊。
業主在農村流轉農戶土地,開展土地整理,小田變大田,原來的田坎夷平了,田方渠連路通,實施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流轉到期後,按照合同約定將土地歸還流出農戶,根據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管理資訊系統資料,藉助專業儀器裝置即可恢復原有邊界,流出農戶大可放心。
-
14 # 三農孺子牛
土地流轉肯定是以後的大趨勢。農村土地尤其是偏遠山區,土地分散零碎,本來地塊就小耕作不便,再加上承包時為了均等化、公平化人為的把地塊進行分割,更使土地碎片化,難以實現農業機械化,大型農機具難以進入田間耕作。
土地碎片化制約了機械化的發展,農民在田間受苦勞累問題也難以解脫。洗腳上田就是一句空話。國家對此問題給予高度重視,因而實行了土地確權。土地確權就是為了以後進行土地流轉,小塊並大塊,集中連片種植,便於機械化操作,打好第一步基礎工作。首先把土地面積準確測量,把真實的土地面積讓種地農民心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後按照自願原則,把土地進行流轉集中到種植大戶手中,或者是農業託管中心。然後把所有的界伴石取消掉,在政府的補助下把小塊併成大快,集中連片種植,便於農業機械化操作,把農民從繁重的勞累中解脫出來,真正做到農業是一種體面的職業,農民是許多人願意當的工作。
我們現在再回到題主的問題上,全村土地流轉給了種植大戶,所有四至界伴石全部取消,種植大戶又不想種了,各家想再種,但是四至被取消,有點摸不著邊際,不知如何辦?其實只要確權面積在,不愁往開分。首先把全塊地進行測量一下總面積,看是多少,如果正好夠各分戶的總面積,那就按照原確權面積分開。如果大於分戶的總面積,則把多餘的用分戶的總面積除開,看各戶應該帶多少,然後加上原確權面積,選擇一個大家公認的劃分走向進行分割。如果總面積小了則於上述相反操作。不過小的可能性不大。
還有一種方法找到原來的航拍片,即可清楚的看到原來的各戶分地四至,然後進行電腦勾劃,確定原面積。這個簡單實用。
如果有人願意再流轉承包,則沒有必要麻煩重分,談好流轉價格,流轉出去最省事。也可委託村集體經濟組織讓它們來替村民進行操作,尋找下家。不過要力求公道,讓村民參與,不要糊弄百姓就行。
-
15 # 草民論理
草民本想此問題非常明瞭,地該是誰的就是誰的,分辨原來農戶土地的正確位置非常簡單,農民有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擁有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不說別的,咱就說最為神奇微妙精密系統的人的身體,中國人用草根樹葉就能將其調理順
-
16 # 汪重聲
這個農民在租賃給大戶人家時肯定有所告知了。還有就是農民承包土地使用權的時候都有一紙公文,上面都有面積與地塊位置。所以要還原是不成問題的。只是不能一家說了算,到時可能要出錢請技術員丈量土地重新分配。或者買國家當年的土地衛星照片再進行復原。
-
17 # 吳陳發女
我們說的在多也是莧菜湯的,都是看當地政府怎麼做,個人認為只有農民才是土地的伴呂,城裡人是為了能讓錢生錢的事才會去,不掙錢他會走人的,農民是土生生長的,對土地有感情的,土地成平地了,可分一個組一個組的,就不用去管是誰的了,讓每個組在家自己會種地的發輝各自長處就可。
-
18 # 鄉村立冬
我來告訴你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並且可以告訴你可以準確無誤的找到你的原來地塊的正確位置。採用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基於GPS衛星定位座標資料。
實際上土地流轉分為兩個階段,是以“土地確權”為時間界線的前後兩個階段。
之前的大部分土地流轉,只是單純的把土地流轉給承包戶,之後土地就變成一大塊。等到了停止流轉以後恢復土地原狀時,就成了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對於已經流轉過土地的村集體,我相信土地確權部分地區應該有這樣一個印象,土地確權並不是按臺帳確權也不是按照實測面積確權,而是按人口比例去劃分的,也就是採用“確權確股不確地”的方法,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確權需要對每戶的每個地塊進行實測,但是流轉後找不到每戶的地界,所以只能整體測量再劃分,原因就在這裡。
實際上要想準確恢復地界,按理說也該流轉前逐戶每個地塊去測量採集座標資料,這樣根據座標後期恢復起來就特別容易。但是這裡我要說句實話,測量採集座標前期採集再到後期恢復是需要費用的,就算老百姓懂這個道理也溝通不成,流轉土地一方也不可能答應去花這個錢。說到底還是過去土地利用管理不規範造成的。
但是經過土地確權後的土地這些問題就已經不復存在了,大家可以放心大膽的進行流轉。
首先經過土地確權之後的土地,每個地塊每個邊界點的座標都是已經採集的,並且編造成冊放在國家主管部門,歸屬農業農村局管理。座標資料整理成冊的專業名稱叫“界址點成果表”,裡邊詳細記載著每一塊地現狀的座標資料。如果之後再有土地流轉,可以透過界址點成果表的座標資料,透過測繪專業手段“點放樣”的方式,很快就把你的土地原來的位置給找出來,不管你的土地實際位置多複雜絲毫無誤。完美的解決了一個問題,解決了過去就算想恢復也因為沒有座標資料難以下手的問題,只要想恢復現狀,辦法是有的。土地確權後透過專業手段完美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大家今後在進行土地流轉時,也沒必要像之前那樣擔心沒辦法恢復原來的位置,只要雙方交涉好,辦法實際是很多的。
-
19 # 溫土生根
題主提問的土地已經全部夷為平地,怎麼分辨原來農戶的正確位置?如果在過去是個難事,因為在過去農村少採用科學技術,在原承包合同中,雖然填寫的,有四至有畝數清清楚楚,但四至都指的是一些地形物名,比如東至河邊,或西至牆根兩米,南至崖邊等等,而這些地形物名隨著風吹雨淋也會有變動,更不用說士地集中整合了。就是一絲不動時間長了也很難準確分清。
而現在高技術進入各個行業,就不是個難事了。特別是經過了土地確權後。各個承包戶都領到了國家統一制定的土地確權證書,證書中包括有每塊地的統一編號,(本區域)地形圖,並且還有座標號,土地類形等等,一切詳細記錄,標準資料,就是你把這片零碎地怎樣整理變樣,到時侯根據你的土地原形,使用衛星定位座標,準確地給你劃分的清清楚楚。不差分釐,不變原樣。
反過來說,農村實現機械化是農民的發展出路,土地連片整理必然是必經之道,在此我希望廣大糧農們要大力支援,決不能以小失大。
-
20 # 打油詩ren慕陶
這個題目很無聊,
非要原位是瞎搞。
找出原始大底冊,
挨家挨戶丈量好。
也可快刀斬亂麻,
重新抓鬮分寅卯。
因為推平有結餘,
權歸集體再發包。
回覆列表
農村的土地大多都是承包到戶,每家的地塊都胡明確的四至邊界,平時耕種的時候都是在自己承包地的邊界範圍內,如果超出邊界範圍耕種到別人的地的話,很容易產生矛盾,所以通常情況下人們也不會故意的越過自己承包地的邊界去耕種別人的承包地。
每家每戶自己種自己的承包地很正常,但是將土地流轉出去之後,承包大戶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會從便於耕種的角度出發將流轉過來的土地邊界打亂整平,這樣利於規模化經營,也能理解。
那麼土地流轉到期後,承包大戶不繼續流轉土地了,而土地原始面貌又已發生改變的情況下,怎麼能確定自己土地的原始位置呢?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
一、可以調閱原始的地形圖,根據地形圖大致的找出自己承包地的位置,然後測量出承包地的面積後確定出自己的承包地。這種方法最原始,也有效果,土地總面積在那裡管的,自己承包地的面積也是固定的,只要是自己承包地的面積沒有減少,還是原來的面積,位置稍有變動對以後自己耕種也沒有什麼影響。
二、抓鬮確定自己承包地的位置,如果大家承包地的面積相同,可以將總土地面積劃分成同等的小塊,然後大家抓鬮確定自己承包地的位置,這種方式簡單、公平,也有效果。
三、繼續流轉。原承包大戶不流轉了,土地的邊界又打亂了,土地整理成塊更有利於再次流轉,大家可以商量一致,將成塊的土地再次流轉出去,這樣豈不省事?不用將土地收回再投入劃分邊界,省事省心省力多好。
以上三種方式,我覺得第三種最好,因為土地流轉可以將勞動力從土地之中解放出來,土地流轉出去可以獲得一份收益,解放出來的勞動力可以從事別的再獲得一份收入,雙份收入對於家庭的增收有明顯的效果,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