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飄逸的歷史
-
2 # 小刀三國
司馬徽的雖得其主,不得其時的記載出自哪裡?如果我沒估計錯的話,可能是三國演義中的記載吧。那就要注意了,羅貫中老師寫三國演義小說時已經充分了解三國這段歷史了,為了加強小說中的伏筆,讓他的小說更吸引人,這句預言完全可能是他加進去的。
當然,正史上的司馬徽確實是個名士,學識淵博,知人論世。也可能他確有此預言。
-
3 # ZT集團全球副總裁俊琅
如果司馬微那麼牛逼就不會死那麼早了,況且劉備仁義裝出來的諸葛亮也沒有統一天下的大才,從諸葛亮隆中對就知道什麼哪個地方是資將軍劉備,哪個地方能夠這麼這麼胡說八道只能夠佔天下二洲三分天下。至於諸葛亮說的漢室可興當然可能是三分天下的蜀漢。所以說能夠幫曹操以小勢力平定北方的郭嘉才是頂級謀士,至於別人說是荀攸幫曹操平定北方。那麼為什麼郭嘉死後荀攸一直敗給比諸葛亮低半籌那個徐澤?難道不能夠說明失去郭嘉的荀攸旬邑不能夠運轉曹操策略嗎?諸葛亮最多隻不過一級演員三分天下只不過是漢初差點成立的經驗。而且隆中對都和劉備說好了是陰謀詭計謀取收留劉備他們的皇親國戚的地盤,所以劉備後來說什麼不應該謀取益州是做戲收買人心叫做得人和
-
4 # LiveHouse洋洋
水鏡先生,雖然是雄才大略,但跟普通文人還是有相似之處,只知道說別人而不看看自己的處境,覺得世外桃源好逍遙自在,談論天下事如同踩其螻蟻!儘管他說孔明得其主不得其時,但成就空明的聲望是空前的,同時還成就了水鏡先生!因為在諸葛亮五丈原病倒之時說過,“我孔明攻伐一生,問心無愧!沒想到水鏡先生當初說的孔明雖得其主,但不得其時!竟然成了事實!嗚呼痛哉!”這句話被蜀國的史官記錄下來,並傳於後世,所以大家才知道三國還有個水鏡先生,儘管其他史書上也有水鏡先生的影子,但所有的記載都沒有這句話的影響大!所以諸葛亮成就自己也成就了他!至於為什麼會說不得其時,是因為當時曹操已經打敗袁紹,平定中原,任何諸侯勢力不得與其抗衡!才會說這樣的話!倘若荊州不失,和夷陵之戰劉備不大意的話幾十萬精銳也不會瞬間毀滅!透過這兩點再結合當時的天下大勢,也只能是三分天下而治!北伐中原道路崎嶇,諸葛亮又處處謹慎!不出奇兵!才導致北伐失敗!但每次北伐都能把部隊帶回來實屬不易!所以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這句話用在諸葛亮身上一點都沒錯!
-
5 # 流浪的風2021
謝謝小林兄相邀!我們對孔明的瞭解,基本上都來自於三國演義。水鏡先生世外高人,我卻不能苟同。三顧茅蘆,火燒新野,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火燒藤甲兵,七擒孟獲,空城計,六出祁山……一幕幕鮮活生動的故事都離不開諸葛亮!試想孔明生於清末(慈禧)時代,充其量也就做個李紅章,袁世凱了,哪還叫孔明嗎?
-
6 # 人文視角
三國裡面的司馬微老先生博學多才是一名世外高人,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人稱“水鏡先生”,他曾向劉備力薦“臥龍、鳳雛”,說是得二人其一便可得天下。待劉備三顧茅廬把孔明請出山的時候他感嘆道:“其實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其實除了水鏡先生早有預言,就連諸葛亮的死對頭司馬懿也曾這樣評價過他:亮志大而不見機!意思都是說諸葛亮雖有遠大的抱負理想但是看不準時機。事實證明,司馬微老先生和司馬懿並非胡說八道。諸葛亮確實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沒能統一三國,落了個壯志未酬身先死的下場。
世人都知諸葛亮有通天徹地的本領,經天緯地之才,劉皇叔劉備更是個有著雄才偉略的明主,二人湊在一起可以說是相得益彰恰到好處。司馬微老先生也說過孔明遇到了劉皇叔,就像千里馬遇到了伯樂,伯牙遇到了子期。可是就是遇到的時機不對,因為諸葛亮一直隱居南陽,"樂耕"的時間太長,以至於錯過了絕佳的下山時間。
因為早在諸葛亮下山前,當時的局勢就已經是: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戰勝了袁紹雄霸中原,成為了一家獨大的梟雄。當時唯一能跟曹操抗衡的孫權偏處江南東吳一隅,事實上也只能消極防守而已,並無多大的反擊能力,然而縱觀中原其它諸侯,荊州劉表、益州劉璋都是膽小如鼠的無能之輩,不像是幹大事的也搞不出什麼動靜來。
反觀當時的劉備帶著關羽、張飛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居無定所要什麼沒什麼,所以諸葛亮這時候跟著劉備出山可以說是“白手起家”,可想而知難度是有多大,而且在那個群雄割據的亂世當中,落後就得捱打,經常被曹操的大軍追殺,劉備諸葛亮等人可以說是在夾縫中求生存。如果諸葛亮要是趕在官渡之戰,曹操還沒有稱霸中原的時候出山,趁曹操和袁紹兩虎相爭的時候,劉備諸葛亮藉機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甚至可以先奪取荊州為根據地,那麼就不可同日而語了,也許結局就不是這個樣子的了。
不過雖說諸葛亮未能統一三國,但是諸葛亮為蜀漢做出的貢獻可是有目共睹的。他這一生為蜀漢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毫不客氣的說,沒有他諸葛亮就沒有當時的蜀漢!你們認同嗎?
-
7 # 薩沙
這是作者羅貫中的高明之處,而不是水鏡先生的高明之處。
諸葛亮出山的時候,局勢很不好。
大家有沒有玩過《三國志》系列的遊戲,如果選擇劉備開局,最難打的就是在新野的時期。
兵力太少,周邊曹操、劉表、孫權實力都太強,沒辦法打。
其實,遊戲和現實差不多。
當時天下的局勢大體已經確定了。
北方的曹操剛剛打敗袁紹,統一北方,有30多萬的軍隊。
以新野劉備的幾千人,根本沒法對付。
再說東面的孫權實力也很強,地盤傳了兩代,當時已經很穩固。孫權也有出兵10萬的能力,而且有強大的水軍,特別擅長防禦,也是很難對付的。
即便是荊州的劉表,也有出兵五六萬的能力,劉備也對付不了。
當時劉備就算能夠吃掉劉表的地盤,才吃掉劉璋的巴蜀,實力也弱於東吳,更遠不是曹魏的對手。
而且,孫權一直就盯著荊州,不可能隨便讓給劉備。以孫權的實力,劉備是爭不過他的。
如果劉備只得到部分的荊州,加上人口只有90萬的巴蜀地盤,也是大大弱於東吳和曹魏的,而且差的很遠。
以後來諸葛亮北伐來說,他最初出動兵力8萬人,而曹魏可以輕鬆出動一倍兵力15萬以上。
曹魏的將軍多是久經戰爭的悍將,他們只需要防禦的話當然不會犯大錯。
在冷兵器時代,士兵戰鬥力相差不多,兵力相差一倍根本沒法打,就是指揮官是神仙也不行。
所以,諸葛亮北伐全部失敗,就是國力相差太原的原因。
-
8 # 江南飈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黃巾起義,諸侯趁機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準備在鎮壓黃巾起義之後下。在這樣動盪的時代,一個像諸葛亮這樣的智者必定要找一個各方面都符合封建倫理道德標準的人去輔佐。水鏡先生是個世外高人,對當時的社會政治形勢十分了解,當然對諸葛亮的德才也非常瞭解,因此,水鏡先生必定會把諸葛亮推薦個一位比較“優秀”的創業者,在眾多的真多天下的諸侯中誰才是優秀的人選呢?
要從封建倫理道德的角度來考量。封建社會對於政權的更迭講究的就是正統,劉備宣稱自己是漢室宗親,而且被證明了,這當然就是得天獨厚的優勢了。第二就是看帝王的品行,封建社會對君王的要求就是仁恕,就是寬仁厚德。劉玄德自從出道以來就以仁德著稱於世,在整個混亂的社會上就劉備還可以,其他人都太暴戾殘忍,比如董卓、曹操、袁紹等等,都不符合這個條件。於是劉備就從這些人中勝出了。從封建倫理道德的角度出發,劉備是諸葛亮可以輔佐的最佳人選,這是瘸子裡頭拔將軍拔出來的。
人選雖然確定了,但是能不能成事還是另外一回事。當時天下紛爭,群雄並起,爾虞我詐,翻雲覆雨,什麼樣的人才能在這樣複雜血性的政治軍事鬥爭中脫穎而出,獲得最後的勝利呢?肯定不是一個寬仁厚德的人。這是時代造就的。
要想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取得成功,必須要採取多這種手段,當然寬仁厚德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是最具決定性的。最具決定性的是翻雲覆雨,爾虞我詐,是兩面三刀,是不講道義。
這些素質是時代對人提出的要求,是客觀要求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是劉備不具備這些素質。或者說這方面比較差。
正是由於這兩個方面的原因,司馬徽才說諸葛亮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
9 # 第一電力工程
水鏡先生為人清雅,學識淵博,他向劉備推薦諸葛亮,龐統,並說出那句廣為流傳的“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其實他還說過一句“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諸葛亮得其主,這個主指的便是劉備。
劉備,當世英雄,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喜歡人云亦云的把劉備當成是一個虛偽的人,不過在我看來都是些愚人們以己度人,不必在意。
在當時,劉備的聲望和影響可是有目共睹,在一些有長遠眼光見識的,如司馬徽,荀彧,郭嘉等名家謀士眼裡,都將劉備視作英雄。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時,也將劉備視作是當今天下自己的唯一對手。自己出生太晚,遇到劉備太遲了。
也就是水鏡先生所說的,不得其時。
假設諸葛亮早生十幾年,在劉備起兵之初,就完成學業,出山輔佐劉備。
那個時侯,各地軍閥多如牛毛,曹操,袁紹還沒有獨霸北方,江東荊州還在混戰。劉備的對手要弱的多,發展的機會太多太多。
諸葛亮一心為大漢盡忠,但是他雖然的時候,大漢其實已經是一個空殼子了,而且當時曹魏、孫吳的政權都是非常強大的,如果諸葛亮要實現自己興復漢室的目標,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這就是所謂的未得其時。
如果時候晚出山幾年的話,也許雖然在消滅荊州勢力以後,已經在南下途中將其抓獲,根本不會有後來的赤壁的征戰。劉備再度失敗後,已經是個老頭,應該不會再有稱霸的心思,諸葛亮這時候出山,便不用帶兵打仗,不會那麼辛苦。因為他出山不是時候,所以蜀漢沒能救活,而他自己也因為操勞過去,早早死去。
成功與否都是後人評價的,雖然孔明生前無法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卻得到後人極高的評價!我們大多記住了躹躬盡瘁又有幾個對司馬炎有印象,這難道還不算成功?我個人覺得孔明是既得其主也得其時!
-
10 # 侃哥說球
水鏡先生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這段話最關鍵的一個字是“時”,時間一變一切都跟著在變。說說跟時有關的成語,如:時不待我、時來運轉、審時度勢、生不逢時、不識時務、曾幾何時、時運亨通、轟動一時、時光荏苒、時過境遷…………
從這些成語中就能看出時間有多麼的重要。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時,可以說當時的漢朝已經氣數將盡,朝廷腐敗,宦官當道,諸侯並起,爭霸戰爭非常激烈。一開始曹操也有光復漢朝的想法,可是發現漢朝根本就沒救了,所以曹操以挾天子令諸侯。
而水鏡先生這句話就是根據當時的社會情況作出的具體分析,同時也是客觀的評價。即便諸葛亮再厲害,最終也很難改變結果。如果以三分天下來講,諸葛亮是成功的(這是隆中對諸葛亮鎖設想的),但以統一來講,諸葛亮是失敗的,六出祁山也沒能夠幹掉魏國,甚至連魏國都城也沒有打到。
總之,結果就是這樣一個結果,可以說諸葛亮是逆天而行,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
11 # 色國丞相
強調《三國演義》這本小說的終極主題:宿命。
孔明雖然遇到合適的人主,自己也有經天緯地之才,但漢朝天命已絕,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再復興。所以,從孔明出山的那一刻開始,作者就已經埋下伏筆,暗示蜀漢最終失敗的結局。
-
12 # 小燕子讀歷史
其實,水鏡先生說這句話,是已瞭解當時天下格局,包括每個諸侯的背景,這句話是對孔明的以後所走之路的一種嘆息。
雖得其主,不得其時這句話要分開來說,才能明白水鏡先生的意思。
什麼是得其主?主,說的就是那些領導者,比如曹操、袁紹、孫權等。從三國角度來講,優秀的謀士很多,優秀的領導也很多,但謀士的想法跟領導的想法一致的不多,也就是說那些謀士沒有跟對人。比如袁紹手下那批謀士,或陳宮等人。
一個優秀的主公能聽得見別人的意見,自己還要有主見,這其中就存在一個度,一般人很難把握,而能把握住的無非也就那麼幾個,如曹操、劉備、前期的孫權。其他的跟著三位比,確實差了那麼點。
想要得起主、跟對人,至少主公跟臣子想法必須是一樣的,大家都有著共同的追求。曹操是個優秀的主公,可惜陳宮跟他的理念不一樣,所以合作起來磕磕碰碰,後來跟荀彧合作的也不大愉快。沒辦法,大家的觀念、理念都不一樣,怎麼配合?
而孔明跟劉備的配合就很好了,兩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興復漢室。
這有共同的追求,合作起來當然順心,我們可以想象,如果孔明加入袁紹的團隊,肯定會因為計策謀略不同袁紹聽不進去;加入曹操團隊,也會因為孔明對漢獻帝的態度,而遭曹操排斥。
所以,孔明和劉備兩人才是天作之合,而劉備也禮賢下士,對孔明待如上賓,讓他可以完美髮揮出自己的能力,這叫“得其主”。
而不得其時,要從內外兩個方面來講。從外講,時逢三國亂世
我們知道張良出場時,天下是一種將亂而未亂的局面,當他加入劉邦陣營時,秦國主力被消滅在鉅鹿,楚懷王讓項羽劉邦入關,天下才大亂。
在這個亂局中,項羽看似有絕對的優勢,但實際上自身實力還沒穩固,後來有昏招跌出。而劉邦的力量雖然不如項羽,但也有著一定有數的力量,在陳倉佔關中後,他的勢力更是不下項羽了,這樣對比下,就給了張良很大的發揮空間。
為什麼拿張良對比,因為對比後才能明白,孔明當時面臨的是什麼局面。
當時天下除了曹操,還有孫權、劉表、劉璋、馬騰這些很有勢力的諸侯,但唯獨劉備啥都沒有,地盤不過新野,人數數千而已,而這些唯一拿得出手的東西還是劉表賞的,活脫脫的一個打工仔。
而曹操當時在北方已經人才濟濟、地盤穩固,這就跟張良配合劉邦打項羽一樣,張良的發揮空間很多,而孔明跟著劉備對付曹操,發揮的空間太少了,特別累。
再從內講,天下大勢
所謂天下大勢,即便是最優秀的人在當時的環境中,也無法看的透徹。我們總會嘲笑歷史人物某些時候的過錯,那時我們知道後來的歷史走向,而身處歷史中的人是無法看透的。
我們再拿張良做比較,張良當初跟隨劉邦的目的是什麼?
起初的對秦國戰爭,一是農民起義,而是六國意圖復國。在秦軍主力失敗後,各國紛紛復國,那時候就好像回到了戰國時代。
我們站在現在的角度看待歷史,自然知道大統一是一個主旋律,而張良在當時是不會這麼看的,全天下的人也都不會這麼看,在那時候的所有人都會認為戰國七雄才是一種常態。
張良擁立了韓王成,南韓復國。但在楚漢爭霸中,項羽殺了韓王成,滅了南韓,張良的追求失敗了。但他是個聰明人,在所有人都想著封王割據想回到戰國時代時,張良意識到了不對。
大家都想當王,唯獨張良沒有這個想法,他向劉邦請求不要有恢復南韓這種想法。大統一勢在必行,張良看到了天下大勢,就放棄了恢復南韓。
而孔明的追求呢,只是興復漢室。
漢朝是一個長時間的大一統國家,王朗所謂的天數有變神器更易,不可能是三國時候的人說出來的,而是明朝時期看慣了大一統王朝更替才有的感嘆。
東漢末年的亂局,是那個時代人從未見過的新局面。作為後人我們當然明白漢朝的覆滅是不可挽回,士族豪門會逐漸佔據歷史舞臺成為政權核心,他們和北方少數民族的生死鬥爭即將成為漢族未來兩千年內的主旋律。
三國一部分人意識到士族的重要性,但孔明認為士族崛起和維護漢朝不會衝突。因為他本身也是士族的一部分,他很重視跟士族的關係,但孔明也都沒有意識到,漢朝的行政模式和士族崛起時水火不容的。
從漢朝模式建立的晉朝,士族普漲奢華,王則因為不同門閥的支援而野心勃勃,八王之亂爆發等,就能證明。
三國裡沒有意識到漢族會被少數民族滅種。北方少數民族原先是被漢族吊打的存在,即便再三國亂世,曹操、袁紹、馬騰等這些諸侯,打少數民族都很輕鬆。孔明雖然也很重視少數民族工作安撫南蠻,但沒有人會想到,這些曾經不被放在眼裡的少數民族,有一天會深入中原腹地,佔據了半壁江山或掌控了全部疆土。
如果孔明能看到這些歷史的主旋律,他會如何操作,誰也不知道。但我們從後人的角度來看,孔明所作的一切都是那麼的不合時宜。
因為,漢室不可復,即便復興了也不可守。孔明的偉大,在於無論當時是怎樣的局勢,他都鍥而不捨的追去,然而他的追去和現實不相符合。
因此,水鏡先生才會說“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這句話!
-
13 # 中國雄風
水鏡先生說這番話的意思是說諸葛亮投靠劉備的時機還不太合適。我們都知道,在當時,曹操、孫權和劉備三家爭雄的時候,劉備是勢力最弱小的一方。在諸葛亮未入夥時,劉備還是一個居無定所的流寇,他當時也是借劉表的地盤暫時落腳。諸葛亮輔佐劉備這一支最弱的勢力,註定最後要活活的累死也不會有太大作為。結果就如同水鏡先生預測的那樣,僅管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也難以扭轉劉氏政權最先滅亡的命運。事實上,在諸葛亮去世不久,劉備的兒子劉禪就向伐蜀魏將鄧艾投降了,成了三國中最先滅亡的國家!
-
14 # 小小滴吟兒
為什麼水鏡先生說諸葛亮“得其主而未得其時”?我們細細道來:
諸葛亮出山之時,年齡不過二十出頭,但他安邦定國之才,常自比管仲樂毅,他的師父龐德公給他起了個響亮的名號,名曰臥龍。既然是龍,必能吞雲吐霧,翱翔於九天之外,不可能甘願埋沒于山丘野壑中。正所謂良禽擇佳木而棲,良臣擇明君而侍,諸葛亮雖是隱居,但其實是待價而沽,而且他自視甚高,他要的是身居高位,他要的是絕對權力。
有哪些領導可供選擇呢?誰能滿足他的要求呢?北面有曹操,雄踞北方,實力最為雄厚,加之其挾天子以令諸侯,乃漢室正統,且曹操愛才惜才,主張唯才是舉;東南有孫權,稱霸江東,實力次之,他知人善任,善於以感情籠絡人心;西南有劉璋,佔據益州肥沃之地,但他昏庸懦弱,益州早晚會被別人奪走;中部有荊州劉表,他是守成之主,不思進取,各方軍閥對荊州垂涎三尺;還有漢室宗親劉備,胸有大志,聲望很高,但東奔西走,始終未有立足之地。
採用排除法,諸葛亮首先排除了劉表和劉璋,剩下三個選項,曹操、孫權和劉備。
諸葛亮首先想到了曹操,曹操是三國爭雄中,最有可能笑到最後的,但是曹操手下人才濟濟,比較出名的謀士有荀彧、郭嘉、賈詡、荀攸、程昱、劉曄等等,個個都是奇謀善斷之士,才能都不弱於諸葛亮。最為曹操讚許的郭嘉,只混了個個軍師祭酒的職務,所謂軍師祭酒,其實就是個沒有正式編制的丞相府的屬官,根本沒有任何權力。諸葛亮去了,又能如何呢?諸葛亮首先排除了曹操。
其次諸葛亮又考慮了孫權,孫權手下能臣強將也不少,謀士有魯肅、周瑜,文臣有張昭、顧雍、諸葛瑾等,孫權知人善任,重情重義,自己的親哥哥諸葛瑾,才能雖不如自己,尚且得到重用,諸葛亮去了,應該能有一番作為的。但諸葛亮期望值比較高,孫權給不出他想要的職位,因為周瑜已經幹了大都督,諸葛亮去了之後最多隻能屈居周瑜之下,幹個謀士什麼的,躋身不到權力核心。是否選擇孫權,諸葛亮猶豫不決。
再次諸葛亮考慮了劉備,劉備武有關羽、張飛和趙雲,都是能征善戰的虎將,唯獨缺少駕馭他們的軍師,諸葛亮去了,倒是能手握大權,身居高位。但是劉備勢單力薄,連一塊根據地都沒找到。諸葛亮也有一絲顧慮。
諸葛亮躊躇未定,不知作何選擇時。而他的好朋友卻替他做了選擇,誰呢?徐庶和司馬徽,他倆比較看好劉備,不失時機的推了諸葛亮一把!
先是徐庶化身單福,幫劉備打了一場翻身仗,緊接著便藉口母親被曹操擄去,準備離開劉備,前往曹營,臨行前特意推薦了諸葛亮,並把諸葛亮一個勁的猛誇,說自己若是寒鴉,諸葛亮就是鳳凰;自己是劣馬,諸葛亮就是麒麟。劉備有些心動了!
徐庶又擔心諸葛亮不去,特意騎馬來到臥龍崗,和諸葛亮說了舉薦他這件事,諸葛亮當場就氣懵了!
就如《三國演義》中所描寫:孔明聞言曰:“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說罷,拂袖而入。
可見,諸葛亮當時還沒做好決定,劉備不一定是他的首選。所以他才如此激動。徐庶碰了一鼻子灰!
緊接著,司馬徽出馬了!他幾次三番的跑去劉備那替諸葛亮造勢,說諸葛亮才能超過姜子牙和張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如果這個超級大腕要被別人搶走,那就悔之晚矣了!劉備這下徹底心動了,立馬就要動身去請諸葛亮。司馬徽見已促成好事,就飄然而去了,臨走時說了一句摸不著邊際的話:“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
亮久樂耕鋤,懶於應世,不能奉命。
這不一定是諸葛亮故意謙讓之詞,更像是他內心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他或許真沒把劉備當做最佳人選。最後劉備使出殺手鐧,一個勁的哭,諸葛亮毫無辦法,劉備怎麼著也是個漢室宗親,他都這樣屈尊相邀了,怎麼也得給個面子,於是諸葛亮只得隨劉備而去了。他應該不會想到,在劉備那一干就是一輩子,一直幹到死;他更不會想到,他這一選擇,成為了千古佳話!
諸葛亮另外一位好朋友崔州平,在劉備第二次光顧茅廬時,曾對劉備說:將軍欲見孔明,而使之斡旋天地,扭捏乾坤,恐不易為也。
這番說辭與司馬徽的“得其主不得其時”,異曲同工,意思就是漢朝最終必然覆亡,這是宿命,是大勢所趨,是人力無法改變的!就算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也不可能扭轉乾坤。諸葛亮的朋友能看到這一點,諸葛亮應該也能看到。
所以說,諸葛亮出山,實在是迫不得已!
-
15 # 斷琴抿紅顏
從天下大勢上看,此時曹操已經大敗袁紹,統一北方,打敗袁紹意味著曾經群雄割據,諸侯在戰亂中的平衡已經被打破,成為曹操一家獨大之勢。南方各諸侯之力都不得與曹操抗衡。所謂不得其時,其意便是如果劉備與孔明或早相識幾年,征伐天下就沒有這麼難了。試想假如劉備從陶謙提領徐州時,有諸葛亮在身旁,曹操能拿下徐州嗎!此時若有諸葛亮在旁,定會在群雄逐鹿中定能得到更大地盤。
而今,曹操卻已經擁有一統天下的實力,其他諸侯,憑實力單獨已經絕對不可能與曹操抗衡了。而此時劉備駐紮新野小城,兵不過數千,又怎麼有實力和已經傭兵五十多萬戰將數千的曹操抗衡呢?
此時,劉備還面臨著荊州蔡冒蔡氏的威脅。想在這種情況下,得到天下豈不是笑談嗎!江東孫策勢力也絕不可小覷,從當年項羽帶領江東子弟,打天下之時,便一直流傳著江東子弟多才俊。劉備想成就大業這些勢力哪個都不敵。
正如水鏡先生所料,劉備、諸葛亮傾其一生征伐天下,最後還是半途而廢!這說明了一點,便是隻能三分天下,而劉備沒有攻取天下的實力。
有另一種相反說法,便是如果諸葛亮得其主,又得其時,那便是劉備得徐州之後,諸葛亮輔佐,定會壓制曹操勢力壯大,然後以袁術稱帝為由,南征袁術得淮南,再西取荊州這樣一來劉備便是可以做到聯合袁紹滅到曹操。這樣天下方可大定。一統天下的便是劉備了!
水鏡先生認為,諸葛亮投奔劉備太晚了。加上劉備此時已經將近五十,此時的劉備還是沒有任何地盤,想攻取天下,哪是幾年十幾年就可以完成的呢!曹操已經統一北方,赤壁之戰後醒悟,統一天下絕不是十年二十年之功,是幾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實現。
可見,諸葛亮的確是,得其主,不得其時啊!
-
16 # rmgago
"得其主,而未得其時",這簡短的八個字,在我看來其實是對於諸葛亮一生命運的高度概括。考慮到司馬徽說這句話的時間,我甚至認為這是一個在對天下形勢進行了清晰判斷,對孔明的能力、性格、志向有了深刻了解的基礎上做出的精準預言。
彼時曹操、孫權、劉備三家,曹操無疑是實力最為強大的一家。諸葛亮與曹操,可以說是三國時期具備頂尖才能的兩位名人,二者強強聯合豈不是難逢敵手?但諸葛亮顯然不會選擇曹操。
其一,諸葛亮骨子裡受儒家思想影響頗深,在他的思想中,忠君愛國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而曹操“名為漢相 實為漢賊”,諸葛亮在當時選擇曹操,顯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其二,即使摒棄上述因素,單純從“職業發展”的角度講,諸葛亮選擇曹操也並非明智的選擇。曹操手下人才濟濟,且多為背景深厚之人,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等人,皆非尋常之人,諸葛亮出山前"躬耕於南陽",縱有經天緯地之才,也難在曹操陣營中脫穎而出。
其三,從性格角度講,曹操暴虐多疑,高傲奸詐,而諸葛亮也是頗有主見之人,諸葛亮在曹操手下,很可能才華不得施展。
另一方面,諸葛亮一家正是因為曹操攻打徐州才遷移到荊州,這麼多因素加起來,孔明怎麼可能選擇曹操?
孫權方面呢?諸葛瑾為東吳效力,本是諸葛亮投奔東吳的有利因素。孫權“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但俗話說東吳“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常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到了東吳,儘管孫權可能對他另眼相待,但在東吳一眾謀士中,諸葛亮的定位勢必頗為尷尬,又何以施展人生抱負?
劉備事實上是諸葛亮最好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劉備生性寬厚仁慈,禮賢下士,且為漢室宗親,有匡扶漢室之志,且手下雖有關張二人,卻缺乏謀臣。
諸葛亮與劉備可謂是天作之合。若非在劉備陣營中,諸葛亮怎麼以“丞相”之名可能流芳百世?加上劉備三顧茅廬之至真至誠,諸葛亮選擇為劉備效力,自然不難理解。
於是,孔明真可謂“得其主”。
然而,孔明“未得其時”,早已註定了蜀漢難以成功的命運。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權傾朝野,兵多將廣,在各方面都是三國之首,統一北方,向關西方面發展勢力;孫權在江東的統治穩固,向嶺南地區擴張勢力;劉備得荊州、益州,此為天下三分大勢。
諸葛亮的“隆中對”,其實也只講到了“三分天下”這一步。劉備北受曹操壓迫,東面則有孫權對荊州虎視眈眈,政權相當脆弱,在各方面都無法與魏、吳相比。
從歷史的角度講,很多事情,在開始之時便註定了最終的結局。這是歷史的弔詭之處,也是人生的弔詭之處。
然而,歷史還要繼續,故事還要演繹,否則,便不會有了三國時代群雄逐鹿的歷史景點,以及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不朽傳說。
-
17 # 小文章大視野
司馬徽這一句話是有道理的。
《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終於請得諸葛亮出山輔佐,從困居新野彈丸之地,到稱帝成都建立蜀漢,與魏吳鼎立天下,諸葛亮可謂居功至偉。劉備死後,諸葛亮又苦苦支撐危局,為蜀漢延續了近四十多年的國祚,真正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單從這方面來說,劉備與諸葛亮是龍虎際會,互相成就。自諸葛亮出山後,劉備的發展方略便是依照隆中對時的決策進行推進: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建立基業,以成鼎足之勢。對諸葛亮也可謂是言聽計從,尊為軍師而掌軍權,處萬事而不疑,歷嫌隙而不棄。當然,最可惜的是來關羽被殺,荊州陷落,劉備不聽諸葛亮苦諫,傾全國之兵伐吳復仇,最後被陸遜火燒連營,家底敗光了,自己也縮到白帝城,鬱鬱而終,可憐興復漢室,最終也只是一場美夢。不過,有君如此,諸葛亮卻也說得上“得其主”了。
說孔明未得其時,正好看出如司馬徽之類的處士對天下大局看得很透徹。劉備三顧茅廬時,北方已經為曹操所據,麾下猛將如雲,士卒數十萬,而東南方的孫權固守父兄之業,執掌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國險而民安,即便是西北,也有馬超韓遂的鐵騎馳騁。這樣算來,留給劉備與諸葛亮的天地,也就只有荊州和益州。別看諸葛亮將荊州益州吹上了天,其實,當時的荊州河道縱橫,山林廣佈,而益州交通更是閉塞,比起中原各州,相差的不是一星半點。雖說中原屢遭戰亂,但是復原的速度也很快。實際上到了曹操晚年,北方的經濟和人口已經很大程度上覆原了。所以說即便劉備諸葛亮發展順利,也只能割據荊州、益州、其他的只能徐圖進取。這是從形勢方面來說。
從人的方面來說,你劉備雖然有個臥龍諸葛亮,自己也是一代英雄,但其他兩家也不差。曹操的軍事和政治素養在三人之中是最高的,收攏人才也很有一套,手下謀士如荀彧、荀攸、賈詡之類何止十數人,而猛將也有張遼、許諸、夏侯之輩;孫權武略雖然稍顯不足,但江東諸賢也是不小的助力,文武之才不輸曹魏,這樣看起來,劉備還是處於弱勢的。
司馬徽高士,早已看清了形勢,其實,他自己雖然很賞識劉備和諸葛亮,但是對於劉備興復漢室之舉,也大概知道其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終究不會成功,但是內心又希望他們有所建樹,這才有這樣的感嘆吧。
(全文完)
-
18 # 南豪星會
諸葛亮,號臥龍,神機妙算,計謀無雙,精通奇門遁甲之術。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時候曾說,“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但他卻在諸葛亮出山時,說:“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這是為什麼呢?
水鏡先生是諸葛亮的師父,真名叫司馬徽,是一位世外高人!當初劉備騎著的盧馬,一躍過擅溪,見一小屋清奇,想要拜訪高人,就這樣見到了水鏡先生。水鏡先生說他不懂天下大勢,但可以推薦幾位懂天下大勢,便是諸葛亮,龐統等人了。
雖得其主諸葛亮的主公自然就是劉備。劉備其人,天下大亂時,靠“劉皇叔”的名號,就有數人投靠他。所以他本就是正統,若今後稱帝,必然名正言順。
劉備也是個求賢若渴,知人善用的人。天下大亂之時,他只有幾個猛將,沒謀士。為此他不惜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但他太仁義,諸葛亮想要奪取劉表的地盤,劉備不想害劉表,就一直沒答應。
劉備一開始只有關張兩人,但卻也不錯。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張飛大戰長坂坡一吼喝退十萬大軍。
諸葛亮接手後,表現很出色,為他開創了蜀國,三分天下;與東吳聯手,赤壁之戰大殺魏軍;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看到這些,劉備欣慰地說了句:“吾得孔明,如魚得水。”
不得其時諸葛亮出山之時,曹操已經北定魏地,孫權獨霸東吳,而劉備此時連一塊可以堅守的城池都沒有,弱得可憐。到頭來只得打劉表的主意,還向東吳借荊州,有借無還。
那諸葛亮什麼時候出現最合適?
若是諸葛亮早幾年出山,趁那時天下未定,必可以雄霸一方,甚至統一稱帝也未可知。但那時曹操上有郭嘉,不見得會敗,東吳地還有周瑜呢!晚幾年更是不行,只怕那時已經二分天下了。
這是我的看法,你怎麼看?
-
19 # 三千東流水
諸葛亮,一個宛如神仙般的人物,地位之高,後代文人幾乎無人與之匹及,但是這與歷代文人的吹捧不無關係。為何呢?孔子說過“學而優則仕”,即讀書是為了做官的,但卻不好意思主動去要,那麼如果有人主動上門請自己做官,豈不妙哉!歷史上基本上只有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請諸葛孔明出山,歷代文人當然也想有如此般待遇,然明主少有,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所以歷代文人莫不對此行為大為褒揚!
至於,臥龍諸葛孔明“只得其主”是說劉備三顧茅廬,必然也是十分信任諸葛亮的,諸葛亮得到信任後憑其才能必然也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實際上也是如此。
”不得其時“是說劉備見諸葛亮時,曹操已經基本統一北方,北方在此之前大部分時間是中國的經濟政治中心,因此,曹操之後便會統一中國,可謂指日可待,縱觀古今,細數各朝,自南方統一北方,大概只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成功了,由此可見,天下統一大勢,已經基本形成。
除此之外,劉備與曹操兩主相比,在軍事、政治、文學以及任用人才上,劉備都不如曹操,即使諸葛亮有回天之力,那麼這條興漢之路多麼艱辛,各位可想而知。然而,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在此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假設諸葛亮能早些遇到劉備,可能將會是另一番景象。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孔明六出祁山,最終殞命五丈原,古語中的“天時地利人和”,所謂天時,在彼時也正是時機,諸葛亮的“不得其時”,實在令司馬徽為之惋惜啊!
-
20 # 傾一生
孔明只得其主,是說諸葛孔明出山幫助劉備是個正確的選擇。一方面三國演義中劉備是一個仁君,主仁臣賢,最理想的君臣組合。另一方面,劉備會給予諸葛亮最大的信任,給諸葛亮施展的舞臺,充分發揮諸葛亮的才智,能讓諸葛亮一展心中抱負。
但是不得其時,是說天下大亂,漢室以不可扶,劉備、諸葛亮一心想要匡扶漢室。匡扶漢室最終也成為蜀漢的政治包袱,孔明六出祁山,無功而返,病逝五丈原。
回覆列表
公元207年,劉備到隆中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時,天下格局剛發生重大變化。此前,天下還是諸侯混戰,而此時曹操消滅袁紹一統北方江山,大漢天下已取其半。當207年,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戰略後不久,曹操就南下發動統一天下的戰爭,完全沒有給諸葛亮實施據有荊益的戰略規劃。雖然赤壁之戰後,劉備也取得部分荊州和益州,但由於時間過短,沒有充分整合,基礎薄弱,最後也造成失荊州和夷陵之敗。
假如,諸葛亮能早生五年,在曹操尚未能一統北方時與劉備相會於隆中,那麼《隆中對》就決不會是“天下三分”的格局了。所以,說諸葛亮得其主未得其時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