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洪波養殖記
-
2 # 農村土雞刀刃
對於一些相對較小規格的苗木。在封凍之前溫度還不是特別低的時候,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埋苗處理。對小苗進行埋苗要順苗行將小苗按倒,從苗木的兩側進行覆土蓋嚴,浮土厚度一般為10到15公分。如果是落葉類小苗,要等到苗木落葉後才能埋苗。
-
3 # 知曉三農
有些新栽植的苗木不易越冬,尤其在北方,更應該注意不耐寒苗木的防凍工作。主要有以下幾種措施:
一是給苗木冬灌,提高苗木根部抗凍能力。水的比熱容比較大,冬季進行冬灌,能有效提高苗木根部的抗寒能力,防止根系風乾。
二是給樹幹纏布條或草繩,防止樹幹風乾。給樹幹纏布條或纏草繩,相當於給樹幹穿上了棉衣,能有效提高樹幹的溫度,提高樹幹抵抗力。
三是給小樹搭建小拱棚,提高成活率。給小樹搭建小拱棚,給它們一個避風港,讓它們健康快樂生活。
防凍措施還有很多,請大家多積累,進一步提高苗木的防凍能力。
-
4 # 興豐園1163957179628
中國地大物博,植物品種多樣,其生理特點各異,特別是在低溫耐受性方面,具有明顯的地域差別。所以,為了使引進的植物免受凍害,保證存活,一般應採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充分了解植物最低溫度的耐受性。東南、華南一代的植物,一般不能低於5度,低於5度就會因凍害死亡;中南一帶的植物,一般不能低於零下5度,否則就會凍死;黃河流域南北一帶的植物,可耐零下10度左右的低溫;華北、西北除高寒地區以外的植物,可耐零下15度左右的低溫;東北及其他高寒地區的植物,可耐零下20以下的低溫。
其次要採取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根據本地冬季最低氣溫,對從不同地區引進的植物,採取不同的保護措施。
對無法露天越冬的植物,要採用溫室、冷棚、地窖等設施加以保護,確保設施內的最低溫度,不能低於植物最低溫度的耐受性。
對透過適當保護則可露地安全越冬的植物,在土壤封凍前結合追肥澆灌防凍水,對當年引進栽種的植物,可在修剪後,採取深埋,搭建風障,樹幹纏繞草繩,塑膠薄膜等進行保護。
再次,要在第二年開春,土壤解凍時澆灌返青水。
透過以上措施,我們就會有效地保護植物安全越冬。
-
5 # 鄉村小馬vlog
苗木主要有灌木和喬木,對於那些不太耐寒的樹種如:葡萄藤、玉蘭、大葉女貞、大葉黃楊、小葉黃楊等樹種,則可採取覆膜法,這也是我們這非常普遍的用法。
1)喬木:應先用草繩纏幹,然後進行覆膜,再用加厚的農用薄膜套從頂一直套到樹根頸部,塑膠薄膜一定要寬大,不能緊纏樹幹,四周用竹棍支起。根部採取灌封凍水、根頸培土等措施後,可用稻草或麥秸、玉米秸杆、鋸末等進行覆蓋,最後再罩以塑膠薄膜,四周用土壓蓋好即可。
2)灌木:因為灌木比較低矮,受風力較小,苗木根部、冠部保溫可用兩根柔韌性較強的竹條(寬2釐米左右),將兩頭削尖,交叉插於植株四側。弓頂距植株冠頂保持在15釐米左右,側面距植株8釐米左右,竹條插入土中深度為4釐米左右,然後覆農膜。農膜蓋好後,四周再用土蓋好即可。
-
6 # 廣西三農業產業鏈
1、定根水澆足澆透:栽植後立即灌一次透水,保證樹根與土壤緊密結合,促進根系發育,連續灌2-3次水,灌水後及時用細土封樹盤。
2、澆凍水:在灌足定根水的同時,若土壤封凍前土壤乾旱,還應再澆一次透水。灌凍水的時間不宜過早,否則會影響抗寒力。一般以“日化夜凍”期間灌水為宜,這樣到了封凍以後,樹根周圍就會形成凍土層,以維持根部溫度保持相對穩定,不會因外界溫度驟然變化而使植物受害。
3、回填土填實:栽植時土壤要分層搗實,灌水后土下沉時應及時填平。冬季施工更應注意將種植凍土整碎整細,並挑揀出大的凍塊,避免凍土回填造成空隙而使根系受風。
4、栽植深度要合理:栽植深度一般要與原土痕平齊,或稍淺但不宜深,以免過深使苗木窒息而死亡,並避免積水。
5、及時處理修剪傷口:不論根系還是枝條,修剪後都要及時塗抹傷口癒合劑/膏,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水分散失造成枯枝及根系腐爛。
6、合理安排栽植與進苗進度:要做到苗木隨到、隨栽,苗木進場要安排合理,當天到場苗木當天栽完,不積壓苗,不過夜。 在苗木栽植時,並不是所有的苗木都是耐寒樹種,如果你栽植了一些不耐寒的樹種,如何才能安全越冬不受凍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都有哪些方式吧。
埋苗
對於一些相對較小規格的苗木。在封凍之前溫度還不是特別低的時候,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埋苗處理。對小苗進行埋苗要順苗行將小苗按倒,從苗木的兩側進行覆土蓋嚴,浮土厚度一般為10到15公分。如果是落葉類小苗,要等到苗木落葉後才能埋苗。
苗木假植
一般多用於抗寒性比較差的小苗。進行假植的苗木,多是來年要進行移栽的苗木。可在入冬前進行挖苗並分機將苗木放入假植溝內,或者是地窖內,待來年春季可進行栽植。
保護性防寒
對於一些抗寒性較強,或者是移栽南北區域差異大的苗木,可增加保護防寒設施進行防寒。如加蓋小拱棚或者是防寒布等保護性設施或材料。
灌封凍水
在晝化夜凍的時候,對苗木澆灌封凍水可使苗木充分溪水增加抗乾旱抗風能力,同時能夠增加土壤的熱容量,提高地溫使根系免受凍害。但封凍水的灌溉時期,一定要把握好時機,不可過早或過晚進行澆灌,一般是在晝化夜凍之時段進行。
搭建防風障
在苗木來風的方向,搭建高於苗木的防風障可有效預防冬季凍害。根據中國的季風特點,防風障多搭建在苗木的北側和西北側。
-
7 # 阿陽視角
那些不耐寒的苗木,冬天怎麼辦?
在苗木栽植時,並不是所有的苗木都是耐旱樹種,如果你栽植了一些不耐寒的樹種,如何才能安全越冬不受凍呢?
1.埋苗。
對於一些相對較小規格的苗木。在封凍之前溫度還不是特別低的時候,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埋苗處理。對小苗進行埋苗要順苗行將小苗按倒,從苗木的兩側進行覆土蓋嚴,浮土厚度一般為10到15公分。如果是落葉類小苗,要等到苗木落葉後才能埋苗。
2.苗木假植。
一般多用於抗寒性比較差的小苗。進行價值的苗木,多是來年要進行移栽的苗木。可在入冬前進行挖苗並分機將苗木放入假植溝內,或者是地窖內,待來年春季可進行栽植。
3.保護性防寒。
對於一些抗寒性交強,或者是移栽南北區域差異大的苗木,可增加保護防寒設施進行防寒。如加蓋小拱棚或者是防寒布等保護性設施或材料。
4.灌封凍水。
在晝化夜凍的時候,對苗木澆灌封凍水可使苗木充分溪水增加抗乾旱抗風能力,同時能夠增加土壤的熱容量,提高地溫使根系免受凍害。但封凍水的灌溉時期,一定要把握好時機,不可過早或過晚進行澆灌,一般是在晝化夜凍之時段進行。
5.搭建防風障。
在苗木來風的方向,搭建高於苗木的防風障可有效預防冬季凍害。根據中國的季風特點,防風障多搭建在苗木的北側和西北側。
6.科學施肥
秋季少施氮肥,控制苗木徒長,促進苗木生長健壯,增強其自身的抗寒能力。
7.苗幹包裹
用於大苗,多在入冬前進行,將苗幹用草繩或麻袋片等纏繞或包裹起來,高度可在1.5~2米左右。
8.苗幹塗白
用於大苗,一般在秋季進行,用石灰水加鹽或石硫合劑對苗幹塗白,利用白色反射Sunny,減少苗幹對太陽輻射熱的吸收,從而降低苗乾的晝夜溫差,防止樹皮受凍。重點是苗幹西南面。另外,此法對預防害蟲也有一定的效果。
在封凍前進行。在苗幹上塗上熟石灰,形成一層保護膜。對一些抗寒性差和苗幹怕日灼的苗木,如香椿、柿樹、合歡、懸鈴木、七葉樹等常用該法。塗白劑濃度不可太黏稠,應加入適量的黏著劑,防止塗劑脫落。塗白劑的配方:石灰5千克、硫磺0.5千克、水20千克。
9.覆蓋
在霜凍前,在地上覆蓋乾草、草蓆、馬糞、樹葉、鋸末、秫秸等物。也可覆蓋塑膠薄膜等材料,平鋪苗床,四周用土壓實。
10.燻煙法
一般在晴天的夜裡進行,點燃草堆,利用煙霧減少土壤熱量散失,溫度過低時使用此法效果不明顯,而且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汙染,所以此種防寒措施在靠近市區的地方儘量避免使用。
11.抑制蒸騰劑防寒
對於抗寒性較差的常綠樹雪松、龍柏,冬季容易抽條的紫薇、法國梧桐、金葉女貞等落葉樹種可用此法。在冬末、春初階段,利用噴霧器噴布原粉(液)的200倍稀釋液,高脂膜可附著枝、葉表面10天左右,可連續噴二三次。遇雨雪天氣過後應重噴。
12.間作防寒
將不耐寒的小規格的苗木間作在定植行距較大的大規格常綠樹中間,形成防風籬牆。如圓柏、側柏、雪松、刺柏的大行距中間種植大葉黃楊、小葉黃楊、金葉女貞等綠籬牆,可極大提高他們的越冬儲存率。
13.處理樹皮:將樹幹、大枝及枝幹分杈處的老翹皮、病皮、蟲蛀皮等刮掉,集中燒燬或深埋,可有效消滅在粗皮中越冬的病蟲。刮皮的深度以皮層微露黃綠色為宜,在傷處塗抹40%福美砷可溼性粉劑50~100倍液或5~10波美度石硫合劑,以保護傷。
14.噴藥預防:樹木落葉後噴一次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加200倍五氯酚鈉,對消滅越冬病菌和蟲卵、減少來年病蟲危害效果顯著。
清除病落葉和枝幹蟲繭:對於因病而造成的早期落葉,應徹底清理出苗圃,對枝幹的蟲繭蟲苞,也應剪除後集中銷燬。
-
8 # Q預設
那些不耐寒的苗木,冬天該怎麼辦?
那些冬季不耐寒的苗木管理其實就是是澆凍水和修剪樹枝兩項工作。以國槐為例。
一、 停止促進國槐生長的措施。這一時期,嚴禁給國槐追肥,防止國槐徙長。但也可以增施磷鉀肥,促使國槐木質化,形成健壯的頂芽。在這段時間裡,可從11月起每 隔十天至半個月用0.3%的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施肥,連噴三次。或用草木灰每次每畝施4-5擔,連續施兩次。根外噴硼,提高抗寒能力。從11月起每隔10 天噴一次0.5%的硼砂液或與磷酸二氫鉀混噴。連噴三次。
二、清園管理。秋冬季要對苗圃地進行全面的清園整理,疏通並開挖排灌溝,根 據樹木不同的景觀特性,進行正確的整形修剪,將枯死枝、衰弱枝、病蟲枝等一併剪下,並對生長過旺枝,進行適當回縮,改善樹冠內部的通風透光條件,培養理想 的樹形,對於較大的傷口,用藥物消毒,並塗上油漆加以保護,同時拔除病死株和清理圃地枯枝及雜草。加強病蟲害的防治,休眠期全園用波美2-5度的石硫合劑 進行全面的病蟲害防治。
三、做好防寒抗寒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1)灌水防凍。為了加強冬季植物的抗旱工作,需要合理的安排國槐的冬灌工作,以起到防凍和增加水分作用;尤其是新栽植的樹木要灌足防凍水,結合封凍水,在樹木基部培起土堆。在北方氣溫較低的地區可以在土堆外覆蓋一層地膜來加強其保溫、保溼效果。
所謂冬灌,即在冬季上大凍之前進行了一次充分的水分灌溉,冬灌宜在上凍初期進行,最好是夜間結凍、白天化凍時灌溉,利於形成一層防凍層,以保證土壤裡充足的水分儲備,一般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2)燻煙防寒。特別冷的天氣,可在苗圃四周設煙堆2-3處,在氣溫降至0℃時點菸,並保持煙霧到日出時為止。
(3)覆蓋:多用於圃地露地花卉,在霜凍前,在地上覆蓋乾草、草蓆、馬糞、秸稈等,此法既經濟效果又好,此法既經濟效果又好,應用極為普遍。另外也可覆蓋塑膠薄膜等材料,但需要有一定的經濟條件。
四、國槐樹幹防護:常見為國槐樹幹包裹和塗白。
(1)國槐樹幹包裹:多在入冬前進行,將新植國槐或不耐寒品種的主幹用草繩或麻袋片等纏繞或包裹起來,高度可在1.5至2米左右。
(2)國槐樹幹塗白:一般在秋季進行,用石灰水加鹽或石硫合劑對國槐樹幹塗白,利用白色反射Sunny,減少國槐樹幹對太陽輻射熱的吸收,從而降低國槐樹幹的晝夜溫差,防止樹皮受凍,另外此法對預防害蟲也有一定的效果
-
9 # 大山裡的少年
苗木的組織較幼嫩,木質化程度不高,一旦遇到連續低溫或冰凍雪霜天氣,就很容易發生凍害,導致苗木死亡。如何使不耐寒苗木安全過冬呢?自己總結出下面幾種苗木過冬防寒的方法:
一、樹幹纏裹保溫帶
對於剛移栽或者長勢較弱的樹木。可用草繩或者保溫帶包裹主幹,簡便快捷,而且安全。(保溫材料包括保溫帶、草繩、無紡布等。)
二、噴施防凍霜
針對常綠或落葉喬木以及小灌木,在秋季植物落葉休眠前;霜凍或者寒潮來臨前3-5天,噴2-3次,能使藥液充分被樹體吸收,形成抗凍因子,提高木質化程度,顯著增強植株保水和抗凍能力。
三、樹幹噴塗白
在11-12月份。在防寒的同時,使用噴塗型塗白劑不僅能夠殺死在樹皮中越冬的蟲卵,還能對腐爛病和流膠病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四、澆封好凍水
北方地區一般在十二月份澆灌封凍水。要求澆到樹穴存水,不再滲水為止,切忌澆水不足易引起乾旱導致植物根系受凍。防凍霜加旺長根隨封凍水澆灌效果更佳。
五、高培土
對於新栽樹木,由於根系傷根較多,對外界環境抵抗力差,特別是冬季容易遭受凍害,應在土壤結凍前在樹盤上培土30—50公分高,以透氣較好不易板結的土壤為好。
-
10 # 基層林業
中國疆域遼闊,橫跨幾個氣候帶,從南到北,氣候差異較大,因此各地物種迥異,豐富多彩,各具特色,不同樹種的耐寒能力也不盡相同,即便是同一樹種,在不同區域種植,耐寒能力也有差異。
在林業生產上,對樹種的選擇,有一個根本的原則要求,那就是“適地適樹”,意思是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條件,選擇適宜種植的樹種種植,才能滿足樹木生長的基本需求。
中國南北樹種引種種植的基本原則1)毗鄰區域可以相互引種
在中國,越往北溫度越低,越往南溫度越高,最南端與最北端樹種具有天壤之別,也無法在自然條件下相互引種種植,只有毗鄰地區的樹種,可以相互引種栽培。
2)北樹南移優於南樹北移
通常情況下,北樹南移易於成活,而且跨度可以略大;而南樹北移要略困難,只能小跨度移植。這也是基於植物的耐寒能力較差得出的結論。
3)逐步適應的手段階梯引種種植
對於一些具有一定耐性的樹種,可以小跨度引種種植,待樹木適應以後再向南(北)階梯式移植。如香樟,以前在安徽淮河沿岸很少見,現在透過逐步北移的手段,淮河沿岸的香樟長勢非常好,完全適應了淮河的氣候。
不耐寒樹種如何安全越冬1)樹種選擇上遵循南北樹種引種種植基本原則
首先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南北苗木引種種植按照前面介紹的方法種植,儘可能做到適地適樹,確保苗木安全生長。
2)秋季控水控肥、噴施矮壯素、煉苗等,增強苗木抗性
其次,在種植管理上,對於不耐寒的樹種,秋季要控水控肥、噴施矮壯素、煉苗等,控制苗木抽生秋稍,儘早木質化,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以便安全越冬。
3)密切關注氣候變化,必要時採取一些手段幫助苗木抵禦凍害
同時,密切關注氣候變化,在極寒氣候出現前,可以採取燃放煙霧、覆蓋稻草、搭建大棚等手段,幫助苗木抵禦寒流侵襲,安全越冬。
4)盆景花卉直接移至室內或套袋越冬
對於小型盆景花卉,可以在冬季移至家中越冬,或者套上薄膜,來減少寒冷天氣對苗木的傷害。其中一些嬌嫩的植物,還需要逐步套袋、逐步脫袋,讓苗木適應氣溫變化,安全越冬。
-
11 # 農村大東哥
在苗木栽植時,並不是所有的苗木都是耐旱樹種,如果你栽植了一些不耐寒的樹種,如何才能安全越冬不受凍呢?
1.埋苗。
對於一些相對較小規格的苗木。在封凍之前溫度還不是特別低的時候,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埋苗處理。對小苗進行埋苗要順苗行將小苗按倒,從苗木的兩側進行覆土蓋嚴,浮土厚度一般為10到15公分。如果是落葉類小苗,要等到苗木落葉後才能埋苗。
2.苗木假植。
一般多用於抗寒性比較差的小苗。進行價值的苗木,多是來年要進行移栽的苗木。可在入冬前進行挖苗並分機將苗木放入假植溝內,或者是地窖內,待來年春季可進行栽植。
3.保護性防寒。
對於一些抗寒性交強,或者是移栽南北區域差異大的苗木,可增加保護防寒設施進行防寒。如加蓋小拱棚或者是防寒布等保護性設施或材料。
4.灌封凍水。
在晝化夜凍的時候,對苗木澆灌封凍水可使苗木充分溪水增加抗乾旱抗風能力,同時能夠增加土壤的熱容量,提高地溫使根系免受凍害。但封凍水的灌溉時期,一定要把握好時機,不可過早或過晚進行澆灌,一般是在晝化夜凍之時段進行。
5.搭建防風障。
在苗木來風的方向,搭建高於苗木的防風障可有效預防冬季凍害。根據中國的季風特點,防風障多搭建在苗木的北側和西北側。
6.科學施肥
秋季少施氮肥,控制苗木徒長,促進苗木生長健壯,增強其自身的抗寒能力。
7.苗幹包裹
用於大苗,多在入冬前進行,將苗幹用草繩或麻袋片等纏繞或包裹起來,高度可在1.5~2米左右。
8.苗幹塗白
用於大苗,一般在秋季進行,用石灰水加鹽或石硫合劑對苗幹塗白,利用白色反射Sunny,減少苗幹對太陽輻射熱的吸收,從而降低苗乾的晝夜溫差,防止樹皮受凍。重點是苗幹西南面。另外,此法對預防害蟲也有一定的效果。
在封凍前進行。在苗幹上塗上熟石灰,形成一層保護膜。對一些抗寒性差和苗幹怕日灼的苗木,如香椿、柿樹、合歡、懸鈴木、七葉樹等常用該法。塗白劑濃度不可太黏稠,應加入適量的黏著劑,防止塗劑脫落。塗白劑的配方:石灰5千克、硫磺0.5千克、水20千克。
9.覆蓋
在霜凍前,在地上覆蓋乾草、草蓆、馬糞、樹葉、鋸末、秫秸等物。也可覆蓋塑膠薄膜等材料,平鋪苗床,四周用土壓實。
10.燻煙法
一般在晴天的夜裡進行,點燃草堆,利用煙霧減少土壤熱量散失,溫度過低時使用此法效果不明顯,而且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汙染,所以此種防寒措施在靠近市區的地方儘量避免使用。
11.抑制蒸騰劑防寒
對於抗寒性較差的常綠樹雪松、龍柏,冬季容易抽條的紫薇、法國梧桐、金葉女貞等落葉樹種可用此法。在冬末、春初階段,利用噴霧器噴布原粉(液)的200倍稀釋液,高脂膜可附著枝、葉表面10天左右,可連續噴二三次。遇雨雪天氣過後應重噴。
12.間作防寒
將不耐寒的小規格的苗木間作在定植行距較大的大規格常綠樹中間,形成防風籬牆。如圓柏、側柏、雪松、刺柏的大行距中間種植大葉黃楊、小葉黃楊、金葉女貞等綠籬牆,可極大提高他們的越冬儲存率。
13.處理樹皮:將樹幹、大枝及枝幹分杈處的老翹皮、病皮、蟲蛀皮等刮掉,集中燒燬或深埋,可有效消滅在粗皮中越冬的病蟲。刮皮的深度以皮層微露黃綠色為宜,在傷處塗抹40%福美砷可溼性粉劑50~100倍液或5~10波美度石硫合劑,以保護傷。
14.噴藥預防:樹木落葉後噴一次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加200倍五氯酚鈉,對消滅越冬病菌和蟲卵、減少來年病蟲危害效果顯著。
清除病落葉和枝幹蟲繭:對於因病而造成的早期落葉,應徹底清理出苗圃,對枝幹的蟲繭蟲苞,也應剪除後集中銷燬
-
12 # 金醉紅顏
冬季來臨,提前做好苗木防寒工作 隨著氣溫降低,北方大部分地區將逐漸進入冬季冬季寒冷,要及時對苗木特別是對抗寒性弱和木質化程度差的苗木做好防寒防凍工作,確保苗木順利過冬,因此必須及早動手採取有效的防寒措施。 苗木的防寒有兩方面: 一、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選育抗寒品種,正確掌握播種期,入秋後及早停止灌水和追施氮肥,加施磷、鉀肥,加強鬆土、除草、通風透光等管理,使幼苗在入冬前能充分木質化,增強抗寒能力。闊葉樹苗休眠較晚的,可用剪梢的方法,控制生長並促進木質化。 二、預防苗木免受霜凍和寒風危害 1.覆蓋在土壤結凍前,對幼苗用稻草、麥秸等覆蓋防寒。對少數不耐寒的珍貴樹種苗木可用覆土防寒,厚度均以不露苗梢為度。翌年春土壤解凍後除去覆蓋物。 2.設防風障土壤結凍前,在苗床的迎風面用秫秸等風障防寒。一般風障高2米,障間距為障高的10至15倍。翌年春晚霜終止後拆除。設風障不僅能阻擋寒風,降低風速,使苗木減輕寒害,而且能增加積雪,利於土壤保墒,預防春旱。 3.設暖棚暖棚應比苗木稍高,南低北高,北面要緊接地面不透風,用草簾夜覆晝除,如遇寒流可整天遮蓋。暖棚能減弱地表和苗木夜間的輻射散熱,緩和日出時的急劇增溫,阻擋寒風侵襲。 4.燻煙有霜凍的夜間,在苗床的上風,每畝分散地設定3至4個發煙堆,當溫度下降有霜時即可點火燻煙。儘量使火小煙大,保持較濃的煙霧,持續1小時以上,日出後若保持煙幕1-2小時,效果更佳。燻煙可提高地表溫度,有效地防霜凍。 5.灌水土壤結凍前灌足凍水可防止抽條,減輕凍害。早春在晚上灌水,能提高地表溫度,防止晚霜的危害。 6.假值防寒把在翌年春需要移植的不抗寒小苗在入冬前挖起,分級後入溝,假植防寒。嚴寒地區也可將苗木全部埋入土中,防止抽條失水。
-
13 # 龍江小寶
擴充套件資料:
苗木防寒注意事項:
對於山東的新苗圃可採用多層防護,既內層包裹一層草氈或草繩,外層纏繞塑膠薄膜:對於忌強光和暴曬的樹種。
如七葉樹、廣玉蘭、五角楓、紅楓、雞爪槭、香樟,內層可包裹無紡麻布,外層纏繞塑膠薄膜(晚霜後可拆除外層薄膜,內層保留,用於防曬)。纏乾材料一般晚霜後拆除,不宜拖延。過早易受晚霜和倒春寒影響,過晚影響萌發和生長。
玉蘭法桐合歡西府海棠紅葉李櫻花碧桃等要用草繩纏幹:纏到分支點即可,石榴,可纏到分支點以上30cm。草繩應從幹基部纏起,向上密纏,纏繞要緊密。
在防寒區、假植區,應每隔20米~25米用整捆秸稈夾一道防寒障隘牆。防寒障在春季起苗前3天~5天內分2次撤除,不宜撤得過早。設障防寒不僅可以降低風速,使苗木減輕凍害,而且有利於土壤保墒,增加積雪,有效地預防春旱,但用料較多、費工,增加苗木成本。
0 1
泰山是冠軍91
LV.4推薦於 2017-12-16
冬季來臨,提前做好苗木防寒工作 隨著氣溫降低,北方大部分地區將逐漸進入冬季冬季寒冷,要及時對苗木特別是對抗寒性弱和木質化程度差的苗木做好防寒防凍工作,確保苗木順利過冬,因此必須及早動手採取有效的防寒措施。 苗木的防寒有兩方面: 一、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選育抗寒品種,正確掌握播種期,入秋後及早停止灌水和追施氮肥,加施磷、鉀肥,加強鬆土、除草、通風透光等管理,使幼苗在入冬前能充分木質化,增強抗寒能力。闊葉樹苗休眠較晚的,可用剪梢的方法,控制生長並促進木質化。 二、預防苗木免受霜凍和寒風危害 1.覆蓋在土壤結凍前,對幼苗用稻草、麥秸等覆蓋防寒。對少數不耐寒的珍貴樹種苗木可用覆土防寒,厚度均以不露苗梢為度。翌年春土壤解凍後除去覆蓋物。 2.設防風障土壤結凍前,在苗床的迎風面用秫秸等風障防寒。一般風障高2米,障間距為障高的10至15倍。翌年春晚霜終止後拆除。設風障不僅能阻擋寒風,降低風速,使苗木減輕寒害,而且能增加積雪,利於土壤保墒,預防春旱。 3.設暖棚暖棚應比苗木稍高,南低北高,北面要緊接地面不透風,用草簾夜覆晝除,如遇寒流可整天遮蓋。暖棚能減弱地表和苗木夜間的輻射散熱,緩和日出時的急劇增溫,阻擋寒風侵襲。 4.燻煙有霜凍的夜間,在苗床的上風,每畝分散地設定3至4個發煙堆,當溫度下降有霜時即可點火燻煙。儘量使火小煙大,保持較濃的煙霧,持續1小時以上,日出後若保持煙幕1-2小時,效果更佳。燻煙可提高地表溫度,有效地防霜凍。 5.灌水土壤結凍前灌足凍水可防止抽條,減輕凍害。早春在晚上灌水,能提高地表溫度,防止晚霜的危害。 6.假值防寒把在翌年春需要移植的不抗寒小苗在入冬前挖起,分級後入溝,假植防寒。嚴寒地區也可將苗木全部埋入土中,防止抽條失水
-
14 # 三農參謀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中國大部4日-7日將自西向東出現大範圍雨雪天氣,部分地區降水量可達中到大雪,降水的同時也伴隨著溫度的巨幅下跌。
新年第一場雨雪寒潮來襲,小寒、大寒節氣臨近,溫度會持續下降。這些因素對於越冬的苗木來說,面臨著凍害的風險。特別是南種北移、新栽、留床越冬出圃的苗木幼苗來說,採取有效的防寒措施,才能安全越冬。
那麼,我們今天共同探討一下苗木幼苗怎樣避免低溫危害,安全有效地越冬。
1、促進苗木木質化。苗木進入生長休止期後,主要任務是防止苗木徒長,促進木質化,形成發育正常的項芽,提高苗木的越冬能力。這個時期必須停止追肥、灌溉、除草鬆土等一切刺激苗木生長的措施,採取截根控制土壤水分等辦法以控制苗木生長。
2、澆封凍水和返青水。在入冬苗木休眠之前,將苗木澆足封凍水,這樣可增加土壤溼度,使苗木增加抗風寒的能力。在這裡要注意的是:灌凍水時間不能太早,一般在土壤晝化夜凍時期,進行冬灌,灌水量要大,這樣有利於土壤保溫保溼,也可防止春季生理乾旱。還有,返青水一般在早春進行。早春水要澆得及時,因為早春晝夜溫差大,澆水有助於使地表晝夜溫差拉小,避免倒春寒危害植物根系。
3、覆土防寒也是種行之有效的辦法這樣,方法簡單但作用很大,它既可保溫,又能鎖水,也是防止苗木生理乾旱的最好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開始埋苗不宜過早。只要在土壤凍結之前的三五天開始就行。如埋得過早容易造成苗木腐爛。
具體方法是:首先灌凍水,高大苗木應彎向一側,然後將步道的土壤翻鬆、打碎,將土覆蓋在苗床上,覆土厚度5-15cm,直到第2年春季解凍後再扒開。來年春天撤土的時間很重要,在要起苗時或苗木開始生長之前,分兩次撤除覆土。撤土後,第一件事就是進行一次充足的灌水,以滿足早春苗木所需的水分。如撤的過早,易發生生理性乾旱,過晚則易捂壞苗木造成苗木腐爛。本法適用於多數春季易患生理乾旱的苗木,如紅松、雲杉、冷杉、側柏、油松、樟子松、核桃等。
4、進行覆草土壤凍結前,把草、樹葉或作物秸杆蓋在小苗上,厚度5cm以上就可以,直到來年春季化凍後再除去覆草。在這需要注意的是:覆草,遇到大風會把覆蓋物颳走,所以要在覆草上蓋一層浮土。
5、風大的地區還可以設定防風障目的是防止苗木生理性乾旱。風障可以降低風俗,也可形成一種小氣候,可減少苗木水分蒸騰,並增加積雪降落,能起到保護苗木的作用。防風障一般用玉米秸稈、樹枝或草簾子等在苗床北側、西側與冬季迎風垂直方向上每隔2-3個床設一道防風障,也可在苗圃北側設定一道高50cm以上土牆用以防風,為苗木營造一個背風向陽的環境,保證其安全越冬。
6、搭建保溫棚用樹枝條於苗床兩側搭起拱棚,蒙上塑膠薄膜,兩側的薄膜用土埋嚴。拱棚兩端留下開口,便於溫度高,使苗床內通風,開口處用草簾遮蓋,遇溫度升高,及時掀起。拱棚對於苗木防寒、防風是最理想的辦法,但投資多,又費工,僅適用於一些貴重稀有的苗木。
7、假植秋季起苗,來年春栽植的苗木,也可與假植結合起來進行防寒。選擇避風、排水良好,不低窪積水也不過於乾燥的地方作為假植地。與主風方向垂直開溝,溝的迎風面一側削成45°的斜壁,以免強風透入土壤,傷害苗木。將苗木在入冬前掘出,按不同規格分級埋入假植溝中假植,這是一個較好的防寒方法。
8、樹幹防護對於楊、柳、槐等落葉喬木大苗,可採用樹幹包裹和塗白方法防凍:樹幹包裹法,在入冬前進行,將新植樹木或不耐寒品種的主幹用草繩或麻袋片等纏繞或包裹起來,高度可在1.2-1.5m;樹幹塗白法,一般在秋季進行,宜早不宜遲,氣溫低時,會造成塗白材料成片脫落,影響防寒效果。對苗幹塗白可預防冬春日溫差過大所引起的日灼,利用白色反射光,減少樹幹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從而降低樹幹的晝夜溫差,防止樹皮受凍。塗白材料配比為:40∶10∶1∶0.5(水∶生石灰∶硫磺∶食鹽)。
9、煙塵薰染法提前關注幾天天氣預報,如預知霜凍時,當晚可利用半乾的柴草堆放在育苗地上風口處,45-60堆/公頃,每堆30-40kg。當氣溫下降到接近0℃時,點燃草堆,使其煙霧瀰漫地面,這樣也可減少地溫散失。另外,煙塵還能吸收一部分水汽,凝成小滴放出潛熱。透過煙燻措施,可將圃地溫度提高1-2℃ ,燃燒時要火小煙大,日出後應繼續保留濃煙1-2h。
10、根頸部培土,可預防根部凍害在澆封凍水之後,在其根頸培土,土高30-40cm,並用腳踩實。這樣可以防止植株根系受凍,等開春土壤解凍後除去覆土並進行灌水。
上面介紹了十大方法,在實際管理中,要根據苗木種類、大小、健壯程度等選用合適的一種或幾種方法。如果應用得當,不止這次大寒潮,以後的降溫雨雪天氣我們辛勤培育的苗木可安全避開寒潮,實現安全越冬。
回覆列表
1、埋苗
對於一些相對較小規格的苗木。在封凍之前溫度還不是特別低的時候,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埋苗處理。對小苗進行埋苗要順苗行將小苗按倒,從苗木的兩側進行覆土蓋嚴,浮土厚度一般為10到15公分。如果是落葉類小苗,要等到苗木落葉後才能埋苗。
2、苗木假植
一般多用於抗寒性比較差的小苗。進行價值的苗木,多是來年要進行移栽的苗木。可在入冬前進行挖苗並分機將苗木放入假植溝內,或者是地窖內,待來年春季可進行栽植。
3、保護性防寒
對於一些抗寒性交強,或者是移栽南北區域差異大的苗木,可增加保護防寒設施進行防寒。如加蓋小拱棚或者是防寒布等保護性設施或材料。
4、灌封凍水
在晝化夜凍的時候,對苗木澆灌封凍水可使苗木充分溪水增加抗乾旱抗風能力,同時能夠增加土壤的熱容量,提高地溫使根系免受凍害。但封凍水的灌溉時期,一定要把握好時機,不可過早或過晚進行澆灌,一般是在晝化夜凍之時段進行。
5、搭建防風障
在苗木來風的方向,搭建高於苗木的防風障可有效預防冬季凍害。根據中國的季風特點,防風障多搭建在苗木的北側和西北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