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企業都希望找到合造的人才。但經常在招聘的環節由於選人不當,造成之後的許多麻煩。如果你是主管,在招聘人才時如何找到有職業精神,成長潛力又比較高的人才?
20
回覆列表
  • 1 # 知行合一369

    高潛能人才需要藉助人才盤點技術,從能力和業績兩個維度透過人才九宮格,每個維度分為高中低三個級別從而確定各類人才測評結果。對於高能力高業績的我們定義為高潛能人才,這類人才是企業最核心的人才。下面,我們從三個行為特徵和六種能力進行描述,大家可以對應下:

    一、 自我管理行為特徵

    1. 簡潔快捷的行為模式;

    2. 持續的自我開發熱情;

    3. 超強的情緒管理能力;

    二、任務管理行為特徵

    1. 善於用目標激勵自我 ;

    2. 樂於持續的工作投入;

    3. 堅信過程能決定結果 ;

    三、人際管理行為特徵

    1. 團隊取向的工作風格 ;

    2. 客戶導向的工作理念 ;

    3. 編制網路關係的意識 ;

    四、高潛力管理者的六種能力

    1看一個人是否具有抓住工作重點的能力,是否有明確的工作思路。

    2看一個人是否具有強烈的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意識。

    3、看一個人是否具有快速發現規律和預測結果的能力。

    4看一個人是否擁有大格局和整體觀。

    5、看一個人是否具有突破常規思考的能力。

    6看一個人是否具有創設溝通平臺的能力。

  • 2 # 天道若龍

    所謂的高潛人才往往具有這些特徵。儘管隱形於市井鄉野,但是仍然會有痕跡可察。主要觀察"四其"。就是察驗四個方面:首先是聽其言。語言文字是一個人的思維軌跡的留痕。透過聽其所言或者看他的文章結構邏輯,可以發現此人的思維模式。如果不是直線性思維模式,而是發散性思維模式,此人必是高人;

    其次是觀其行。就是觀察他的行為舉止。如果不是雜亂無章,而是井然有序,必有潛能;

    再次是驗其事就是分析他做過的事情。如無過激與不及,必是能人;

    最後是察其省。就是有無嚴於自律的自省行為。如果能夠經常自省,反思己過,而且聞過則喜。此人必定是高人。

    同時具備了四其的人,堪稱國士,乃國之棟樑。如隆中之孔明也。

    一點拙見,權作引玉之磚頭。

  • 3 # 能量漫漫傳播者

    你很善於規劃自己工作的方方面面,你事先設想你面試的這個人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然後你透過你的日常招聘經驗大概分析幾類自己滿意人選,最後是直接當面面試判斷跟自己設想的人有那些不足的地方。

    真正的有用之人,他們非常善於規劃,設想,想象,分析,判斷,他們會規劃自己的路線,他們會設想工作之中會遇見什麼困難,怎麼快速解決困難以及問題,他們會想象自己的能力離目標差距有多大,他們會分析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最高要求存在多大的差距,怎麼快速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最後判斷怎麼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是否可行。

    我見過一個人,他能把自己以後道路上所有失誤、困難、問題全部規劃出來,然後他會想象怎麼能避免失誤、困難、問題的出現,然後他會設想自己現在的能力能走多遠,有哪些不足要自我提升,再然後他會分析如何提高自己能力,技術,實力,最後判斷要用多少時間。

    他之前只是金店裡面的一個小員工,然後直接升職到總經理,然後辭職面試廠長,一直在尋找自己身上的不足,他想把他自己身上的不足全部完善。

  • 4 # 只有中大獎才能救我啦

    比如:π值你算不出只能交由機器運算吧?新冠你只能被隔離治療吧?房價只能被漲跌價吧?天下雨你只能被淋雨吧?很容易判斷…你不能把自己放到皇上的定位哦…只能被奉天承運…只論主動努力是不可能的…所以說,是被動的效果對人的作用更大,側重自我智慧,一味考量主觀能動的說法很故作才能為了顯得能耐而已。平凡百姓,被動得好才是真的好,不該雞血自大,雖然人們皆愛逞能~於是睜眼瞎講:您是被出生,被死亡…生死之間,各種被髮生,難道故作無視被動事項硬說靠自己本領強,就顯得很聰明能幹嗎?您腦子裡的數理化,不都是被牛頓愛因斯坦高斯和拉瓦錫的嗎?難道是你自己編的?明明搭個飛機都是被駕駛,然而硬說是自主購票,難道您搭乘著飛機票就能到紐約嗎~選項有限…智慧有限…努力有限…作用有限…只是命運差別很大,而且不可硬行求索,作個盼頭是為了有個精神牽引作用…不是非要達成,非要達成就是冒充上帝。~魯噠

  • 5 # 職場再出發

    我認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企業當前並沒有一個非常清晰的高潛人才畫像,也就是說,如果我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具體說一下到底符合什麼要求的人才,才算是高潛人才?”,你都不一定回答的非常清楚。沒有這個“高潛人才畫像”,在招聘中去尋找高潛人才,自然就無法按圖索驥,也就很難識別出哪些人屬於高潛人才。就企業的實際情況而言,某位員工屬不屬於高潛人才,屬於“後置判斷”,也就是要等到這位高潛人才最終成為了人才,我們才能說“他原來是高潛人才”,如果最後他沒有成為人才,即使他確實是高潛人才,我們也只能說“你一開始找錯了,他不屬於高潛人才!”。

    我對你的建議:先不要把精力放在“如何識別”高潛人才上面,而是要先和公司的高管以及各個用人部門溝通,先確定公司和用人部門對高潛人才的“畫像”是什麼,即到底符合什麼具體的條件才算是你們公司的“高潛人才”,然後根據這些具體的條件去一一對位如何識別高潛人才。只有這樣,在招聘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否則的話,招聘中的主觀因素就太強了,很容易被某些擅長面試的“偽高潛人才”矇混過關!最後,一定要格外關注“高潛人才的培養”,沒有相應的人才培養體系,即使招過來的全部是高潛人才,最後也會紛紛辭職或者消極怠工的!

    識別“高潛人才”的第一步,是先要有非常清晰的“高潛人才畫像”!

    這就跟你開車用的GPS導航是一樣的,你要先知道目的地,我才能幫你規劃如何到達。既然你想要識別“高潛人才”,那你首先要告訴我,什麼樣的人才才是你想要的“高潛人才”,也就是你要顯首先對目標高潛人才進行一個畫像!

    高潛人才畫像和崗位描述不是一回事。崗位描述是基於某個具體崗位的,工作職責和勝任力的描述;高潛人才畫像則是基於人才發展的,對於人才所具備的人才發展方向的素質進行的描述;這兩者有著本質區別!

    舉例:

    某企業的“高潛人才畫像”是這樣的,它包含了6大類,而每一類裡面又具有6個詳細的描述,這樣加起來,一共就有36個小項的描述。而這36個小項的描述,就像36個顆粒感的小畫素,組成了該公司高潛人才的最終畫像!

    比如在這些描述裡面,有一條是“在工作時間之外,能夠進行一定時間的主動學習”,這就是一個非常具體的描述;比如還有一條是“在工作中,能夠對自我工作進行總結,以日報或者週報的形式進行工作管理”,等等!

    總之,想要識別“高潛人才”,就必須要明確框定到底什麼樣的員工才算是“高潛人才”。而由於每個公司招聘“高潛人才”的目的是不同的,因此,為“高潛人才”畫像時就要綜合考慮企業戰略、部門需求、未來需求等多個方面。

    在具體的操作中,為“高潛人才畫像”時,有三個因素是必須要考慮的:

    是否符合公司未來發展要求,而非滿足當下要求

    是否符合公司整體戰略要求,而非滿足部門要求

    是否符合公司價值薪酬體系,而非滿足當前體系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第三條,即“符合公司價值薪酬體系”而非“滿足當前體系”。這是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吧!

    比如某公司目前的價值薪酬體系是3等9級,高潛人才員工入職時薪資5000元,在目前來說,是很有競爭力的,但員工經過培養升職為主管時,薪資會漲到7000元,而這個薪資在當今市場是沒有競爭力的。

    這就要求在給“高潛人才畫像”時,要充分考慮到薪酬體系這一點,否則的話,即使招聘進來的都是高潛人才,他們也會在工作一兩年後,紛紛辭職,因為升職主管對他們而言,還不如跳槽來的更實惠!

    小結:

    識別“高潛人才”,首要就是召集公司的各個相關部門,對“高潛人才”進行清晰的畫像,只有拿到這個畫像後,才能按圖索驥,進行高潛人才的甄別。否則的話,後續的一切,都將沒有依據。識別“高潛人才”的第二步,面試時重點匹配三個方面!

    在識別高潛人才時,雖然畫像很具體,但一定要堅持重點匹配三個方面,並堅持用這三個方面進行一票否決制。就像相親一樣,雖然也會有很多具體的指標,但通常都是設定好身高、房子等幾個關鍵指標後,然後進行一票否決!

    識別“高潛人才”需要重點匹配的三個方面,具體的企業可能會有所不同,但通常而言,都會集中在企業文化及價值觀,可成長性和自我學習力這三個方面!

    1、企業文化及價值觀

    非常重要,沒有之一!面試官一定要清楚自己招聘的是一位“高潛人才”,而不是招聘“人才”。這兩者有非常大的區別!高潛人才的關鍵在於他的“高潛”,而想要讓“高潛”體現出來,就要求候選人必須認可公司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

    如果公司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就是“狼性”和“優勝劣汰”,那麼候選人如果是一位沒有多少激情甚至不喜歡加班的,不管他現在的能力多麼強,你都要把他從“高潛人才”裡面劃掉。

    因為這種不發自骨子裡認同公司價值觀和文化的員工,是不會完全接受公司的培養體系的,也不會在公司裡獲得高速成長。但在面試時,很多候選人都特別善於裝扮自己,因此需要面試官在這方面透過反覆考驗,來評判候選人最真實的一面。

    2、可成長性

    高潛人才必須是具有成長性的人才,如果一位候選人,他的能力模型和思維方式已經比較固定,而且也不想接受改變,那他的潛力基本就被“固定”了,是很難獲得“高潛力”成長的。

    換句話說,面試官在識別高潛人才時,不應當以他們現在的能力作為主要的評價標準,而應當以未來他們可以達到的能力作為評價標準。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國企央企事業單位以及大外企,在尋找高潛人才時,直接放棄了社會招聘,只願意從剛畢業的學生中尋找的原因。因為應屆生的可成長性是最強的!

    3、自我學習力

    就是具有自我進行學習能力及習慣的人,你也可以把這條理解為“員工自己主動要求進步的意願性很強,而且願意為這種進步付出時間和精力”。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很多員工是抱著“給多少錢做多少事,不給錢的事,一件也不做”的思維的,這種思維對於普通員工是正常的,但具有這種思維的員工,一般很難成為“高潛人才”。

    高潛人才的自我學習力,通常會體現在他願意主動承擔一些額外工作,主動對自己負責的工作進行復盤和提升,業務上具有精益求精的思維,具有渴望進步的超高意願!

    小結:

    在實操中,我們在識別高潛人才時,要格外看重三個方面的匹配,分別是企業文化價值觀、可成長性、自我學習力。而根據實際的經驗,如果候選人在這三個方面有問題,通常招聘進來以後,是很難成為真正的人才的。當然也可能他們本身就是人才,但卻不是能夠為本企業所使用的人才。識別“高潛人才”的第三步,“後置判斷”格外需要人才培養體系!

    識別高潛人才,是一種後置判斷的工作,這也是讓所有HR工作者,所有人才培養者比較頭疼的事情。

    舉個例子,高中生就相當於“高潛人才”,被高中學校從各個初中選拔進來,高中生考上大學就相當於由“高潛人才”成為“人才”。如果一名高中生沒有考上“大學”,那麼是因為當時他初中的底子本來就差,還是因為高中沒有好好學習呢?誰也說不清!

    識別“高潛人才”也是這樣的,按照“高潛人才畫像”招聘進來一批人,這些人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高潛人才,誰也不知道!只有等到過段時間,看他們能否成為人才才知道,而這中間是需要“人才培養體系”的。

    實際上,人才培養體系強大的公司,即使招聘進來的是普通員工,最後很多也成了人才;而人才培養體系很差的公司,即使一開始招聘進來的個個都是真正的高潛人才,過一段時間,大部分也被同化成了普通員工!

    因此,企業想要找到合適的人才,尋找和識別是一方面,培養是另一方面,需要雙管齊下才有效果。而現實中,只要企業的HR相對專業,招聘進來的人才都是非常具有潛力的,但在後期的工作中,由於並沒有提供配套的人才培養體系和薪資結構設計,致使很多高潛人才要麼離職流失,要麼被同化為普通的混日子的員工。

    小結:

    高潛人才的識別和培養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如果僅僅關注在高潛人才的識別,而沒有輔助於配套的培養體系。明明進來時是高潛人才,過段時間也會同化為普通人才。最後的總結

    如何識別高潛人才,其實是一個綜合性的話題,並不僅僅是“識別”這麼簡單!按照現在的操作手法,首先你要制定出一個完整且相對詳細的“高潛人才畫像”,對以此作為招聘的依據。

    其次你需要在招聘過程中,對候選人匹配三個重要的方面,而不是僅僅依靠崗位技能和勝任力進行招聘;最後就是招聘進來後,需要有對高潛人才的完善的培養計劃,而不是任其自生自滅。

    在實際的情況中,高潛人才的選育留,還和薪資設計和崗位設計密切相關。各個大型企業為了能夠找到自己理想的“高潛人才”,更是不惜以各種“淘汰型專案”作為依託,畢竟將招聘基數放大,比如1000名,比招聘100名更容易在日常工作中篩選出高潛人才,這也是很多大企業的“培訓生計劃”常常會規模很大的原因。

    -END-

  • 6 # 馬國棟

    這是兩個問題,1是如何識別這個人是否具備良好的職責精神。2.是對方有何潛質。

    第一個問題很好回答,看他言談舉止與行為,聽他對三觀的認知,用企業要求的標準衡量匹配即可。

    第二個問題是選錯人的關鍵,很多老闆因為不會選人而選錯過很多人,用錯過很多人,傷人傷己傷企業,人才兩空的案例比比皆是,那麼我重點講下這部分。

    1.潛力是什麼?潛力是一個人內在的力量、能量、天賦,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特質,這種特質基於遺傳,顯現於後天。每個不同型別的人都具備自己一套基因預設好的潛能特質,你需要能識別出來。

    例如這個那小男孩,他神情特別顯成熟,那麼未來會不會很早熟?答案是肯定的,一定會比大多數人成熟的早,接觸到的人群也會不一樣,機會也會不同,但只依據這點知識相信大多數都會。顯然需要把他識別出來,需要更專業的系統知識。

    專業篇:

    還以這個小傢伙為例,他遺傳了父親特質,邏輯思維為主、全能特質為輔,他的思維模型是用邏輯思維推動全域性觀的思維模式。

    他以自我為中心展開所有問題的思考、分析、論證,喜歡價值觀匯入的衡量與表達。這點誰認識他爸爸就能夠看到他未來的形態,他在3-6歲中間就開始逐步展現。

    他未來眉毛會長的很濃密,身高會在173cm左右,身材上下趨於對稱,31歲前會有幾年偏瘦,而31歲後就會鼓起來,大肚子。

    他的體質也遺傳父親的平和體質,所以人很穩,氣場大,霸氣大氣順利的話,會展現的很極致。

    他的天賦是邏輯思維,會對事情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反覆論證、推理。全能特質是指全域性觀,有三維全域性的視野。看問題會深入並多角度,未來喜歡佈局、整合,所以是個領袖型的人格,在他小學2年級開始,他會帶著別人玩,領導指揮他人。

    未來他講話的方式是講別人喜歡聽的、需要聽的,一般不會表達自己真實看法,喜歡用價值觀說服他人。講話時候抑揚頓挫,會特別突出字裡行間的某一個字,很用力,很強調。音色會趨於腹音,喜歡開別人玩笑。同類特質的成人可以參考劉強東、古天樂、周潤發等。

    他未來非常合適做實業,合適帶領他人突破重重難關,取得不凡成就,但他的人生也會因此而大起大落,需要調整他人生成敗的時間,讓其儘早失敗,從而後期變的更強大,如果沒有失敗後期很難有大的突破,容易變成自己為是的頑固性格。

    看到這裡是不是對他已經有了一個從小到大的識了呢?所以衡量一個人除了知識、技能、思想以外,特質最重要最根本,一旦看不到特質後天的所有培養、設定、計劃都會變的不確定,所有的投資、期望也都將不能確定,但能識別人的先天預設,後天就瞬間豁然開朗,結果會變的可期。

    除了上述的特質以外還是另外5種天賦特質,都是需要專業知識才能識別出來的,幾句話根本講不清楚。若想識人用人準確,需要掌握多數人未掌握的知識,而非市面通識。

  • 7 # 焱公子

    我們常說“方向不對,努力白費”,特別是在人才的識別甄選上更是如此,高潛人才是企業的寶貴財富。那麼,要如何才能識別高潛人才呢?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什麼是高潛人才,高潛人才更看重的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這就需要進行“人才畫像”。

    人才畫像簡單來說,就是把企業所需的人才的標準,像畫家畫人物速寫一樣,把它描述出來。這樣才能精準的定位找人的標準,以便HR招聘時快速識別。

    一、怎樣做人才畫像?

    我們可以從以下5個方面來搭建一個高潛人才的識別模板:

    認知力

    突出表現為學習能力強,能夠透過快速學習提升自我思考和自省,從而具備簡化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

    思考力

    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人基本工作能力的必備基礎,突出表現在邏輯清晰、表達流暢、溝通高效,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問題。

    洞察力

    能夠迅速的收集、接受並準確分析新資訊,在對資訊整合分析的基礎上,準確的預測發展趨勢。

    好奇心

    具有開放的心態和成長思維,渴望並主動爭取獲得新知、新體驗、新工作內容、新機會,喜歡探索未知勝過滿足已知。

    進取心

    有較強的抗壓能力,面對逆境和挑戰仍能為達成目標不放棄,做出持續努力。

    如果要對以上四個方面作個歸納的話,可以理解為高潛人才就是有能力面對不確定性的挑戰,並能無所畏懼的一往直前的人,這也是時代對人才提出的要求。

    二、如何識別高潛人才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如何具體識別高潛人才。市面上有很多輔助HR的人才測評工具,比如主流的有MBTI、DISC、九型人格、卡特爾、POP、艾克森等等, 這些工具有的是分析人才的性格,有的是分析人才的行為習慣,都能夠幫助HR來識別人才,但都需要掌控人才測評技術的專業人員來開展。

    今天我想說的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在招聘現場就能用上的方法,這個方法借鑑了中醫臨床診斷的“望、聞、問、切”法,幫助快速識人。

    (一)望,即觀察

    孔子說“識人要觀其行”,觀察什麼呢?觀察細節,從哪些地方觀察細節呢?微表情、肢體、小動作等。

    比如,如果一個人的眼睛在思考問題時經常向上或向右看,就表示這個人的個性通常是積極樂觀的,更多看到的是未來;而如果習慣向左看,就表示這個人的個性通常是消極悲觀的,更多的滿足於過去。從望中能透過人外在的表現看到其行為習慣、內在的經驗及其背後的價值觀。

    (二)聞,即傾聽

    孔子還說“識人要聽其言”,聽什麼呢?聽他的說話的音量、聲調音調、快慢、頻率等。比如從說話的速度中可以初步判斷性格的急慢,音量大小可以初步判斷自信程度,頻率可以初步判斷對工作的喜好程度等等。聽的過程中可以收集到很多潛在資訊。

    (三)問,即提問

    提問是一個對個人的經歷和三觀進行收集驗證的過程。為了得到更準確的分析,我們通常把提問分為以下幾種方式:正著問和反著問;問過去、問現在、問未來;問成功、問失敗;問喜好、問厭惡。透過問來了解一個人的思想深度和信念。

    (四)切,即深挖

    有了望、聞、問的基礎資訊,最後就是綜合以上資訊,找出當下有疑問或者需要重點了解的部份做深入的挖掘,也就是切中重點追根問底。

    中間講“四診合參”,在招聘中,以上“望、聞、問、切”四個方面一定要結合在一起使用,把“望”和“聞”作為基礎,用“問”和“切”加以驗證。最後需要提醒一點,為崗位匹配合適的人是選人的原則,切勿選高出崗位標準太多的人,否則錄用後也是留不住的,同時對人力資源也是一種浪費。

    以上。

  • 8 # 銷售心理課堂

    企業在招聘中想發現求職者中的高潛人才,可以重點觀察求職者以下5個方面:1、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我們公司在招銷售員時,會給應聘者一本厚厚的產品目錄,要求求職者在20分鐘閱讀時間內,簡單瞭解公司的產品,同時會給對方紙和筆,讓對方記錄重點。

    20分鐘後,銷售主管會再來考察,讓對方講產品的賣點和優缺點,如果是高潛人才,則他學東西會很快,寫的記錄也一定比較有深度。

    2、說話辦事能力

    透過給對方一個棘手的銷售案例,比如客戶投訴產品質量問題,需要馬上給客戶處理,問他解決策略,看他是如何來處理這類問題的。

    從他反饋的解決辦法和過程,看他思考問題的思路,陳述用詞的表達,能看出他的邏輯思維能力,高潛人才,說話辦事能力是不會差的。

    3、溝通協作能力

    協作能力,可以問應聘者之前的案例,比如經手過哪幾個銷售專案?該專案是由他主導,還是是配合其他同事共同完成,如果絕大部分都是他一個人搞定,他在專案中占主導地位,則他的溝通協作能力不強,屬於獨狼型別。

    高潛人才,一般是企業未來的中高層領導,如果應聘者自身能力強,但協作能力差,可能成為未來的銷售冠軍,但團隊配合度不高,就很難和公司共同發展進步,就不屬於有價值的高潛人才。

    4、情商能力

    情商高低可以從小細節看出來,比如,問面試者日常生活問題,看看他的親和力如何,問尖銳的問題,看看他的承壓能力,另外,面試者是否講禮貌,比如對面試官的稱呼,留心這些小細節,一般都能看出應聘者是否具備高情商。

    企業用人,情商一般大於智商,不會幹可以培養,智商再高沒情商也是不行的,高潛力的人才,當然也是高情商的。

    5、靈活應變能力

    當下的環境,企業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所以需要的高潛力人才,也應該具備靈活應變的能力,比如,可以臨時安排一個不在面試流程中的測試,或者給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看看應聘者的臨場應變能力。

    一般來說,能處變不驚,應對自如的人,多半是擁有高潛力的人才。

    總結:

    高潛人才,屬於眾多面試者中的小部分人,往往需要招聘企業細心篩選,才能在一摞簡歷中找到千里馬,而透過上面5種能力挑選,符合要求的,則大機率有高潛人才的潛力,招聘者可以重點留意。

  • 9 # 葉偉

    所以這個人能否成為高潛人才,具有職業精神,能否留下來適用,併成為我們想要的人,招聘環節一一進水口尤為關鍵。那如何在招聘時就把好這一關口,真正篩選出我們公司需要的人呢?

    作為主管,只需要問三個問題就可以篩選出是否為高潛人才。問題一,你吃過最大的虧是什麼?

    問這個問題可以明瞭:受聘者是否是一個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視長期利益的人?是否是一個喜歡佔便宜而拒絕吃虧的人?是否是一個願意成就他人而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人?是否是一個喜歡幫助他人,願意為團隊付出的人?

    受聘者是否有管理潛質?是否有胸懷格局?是否有職業經理人精神?透過這個問題就可以清晰明瞭。

    問題二,你吃過的最大的苦是什麼?

    透過這個問題可以明瞭:他的家庭情況、經濟狀況、處事態度、既往經歷以及他對吃苦的認知和麵對吃苦時的人生邏輯。這一點很考驗人性,可以從側面瞭解他的慾望。

    看他是否有強烈的“要”性,看他是否有強烈的成事慾望,看他成事的驅動力。

    問題三,講一講你的求職故事。

    透過他一路的求職故事,可以明瞭他的價值觀、興趣愛好、專業擅長以及他對現有工作的渴望程度及對人生的目標規劃,是否有執著的意志力和激情。

    求職故事也代表了他拿什麼來換取這份工資,他現有的資本和他的融資能力。一個有潛力的人,不僅有要老闆發放現有工資的能力,還有向老闆要未來的融資能力。

    【總結】總之,招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進水口,員工發展的好,企業運轉的快,進水口的質量決定了企業的質量,所以要嚴把進水口,讓真正有用的高潛人才,篩選進入公司,培養其為公司的發展和個人的目標願景而創造價值。

  • 10 # 職場教練李麟

    很多人會把高潛人才定義為執行力強、結果導向、悟性高等等,這些都不算錯,但是這些很難窮盡,因為你無論選擇什麼樣的能力素質都是一個管理崗位需要且重要的,而窮盡所有的能力知識、素養要求,這樣的人是完人是不存在的。

    所以,我定義真正的高潛人才是不具備這些能力,但其具備某些能力後能夠持續的、主動的去獲取這些能力的能力,這樣才叫高潛,也就是具備自我成長的能力。

    具體來看其包含三個方面:

    1、持續學習轉化的能力

    當你不具備溝通表達能力、當你不具備悟性、當你不具備協作能力,這些都不要緊,這才是每一個真實的潛在人才的畫像。但一定要具備【持續學習轉化的能力】才能成為高潛人才。

    持續學習轉化的能力能夠讓你本身不具備某些能力,但是你能夠持續的去學習然後轉化為自己經驗技能,這樣才具有補足自身的能力。

    持續學習轉化的能力,不是單一的學習能力,其包含“持續性”並不會因為三分鐘熱度或者被別人影響說服燒開水一樣,過了興頭就無法自主學習了,持續性要求個體能夠自發、自主、持續的學習,形成一種習慣。同時,還包含本身“學習力”,學習力要求自身有一套自己長期形成的學習方法,能夠有效的理解、吸收知識,而不是單純的“讀書”讀完一本書什麼也記不住只能感動自己,這恰恰是很多人所謂學習的狀態,如果沒有很好的方法最簡單的就是摘抄重點文段、寫總結、做應用思考題。最後還有“能轉化”的能力,轉化成為經驗技能。知識只是資訊,技能才是行為經驗的組合,知識能夠變成行為與經驗就要轉化,轉化的最佳方法就是不斷的實踐,一邊把知識應用場景去實踐、一邊思考改良。

    2、勇於變革自我的能力

    學習轉化的能力改變的自己的知識結構、技能能力經驗方面,而在個人潛質中還有一部分影響極其重大,它叫做人格特質。比如有的人細膩嚴謹、有的人開朗活潑、有的人內斂謹慎、有的人理性邏輯,任何的人格特質都沒有對錯、也沒有好壞,但是對你勝任的崗位以及擬發展的崗位卻有適不適合的問題。

    所以,在面對個人職業發展高潛選項時,確實在不同崗位方向上有誰更適合的問題,也就決定了誰更高潛。

    我一般建議當你職業生涯進入到中期後不要去嘗試改變性格人格,這是很難改變的,不如揚長避短髮揮長處,更容易發光發熱。但是當你還處在職場新鮮期、剛剛進入職場不久,這時候你的職業生涯週期還很長,你還處在上升期,你去嘗試改變人格特質很有必要,至少能夠在人格塑造上把短板補齊,就很重要。

    所以,當職場個體能夠意識到自己經驗能力、知識技能不足的時候很容易獲取,但是很少有人能夠發現自己的人格特質、性格興趣是否符合崗位方向,這一點就篩選掉很多人,其次改變性格人格是個漫長艱難的過程,很多人發現卻不想去改變也就篩選掉更多人。要做到稀缺的高潛人才,要能夠革自己的命、敢於變革自己,發現不足,敢於挑戰性格人格的不適配性,去調整最佳化,這才是高潛。

    3、面對應對挫折否定的能力

    我在以前釋出的問答文章有說到,面對應對挫折否定的能力是一種韌性,這是管理者必備的一種能力,當然作為高潛人才這一點也是必要的。

    因為你在職場路上,不僅要面臨技術上的難題、挫折,還會面臨上下左右給你的人際壓力,否定,甚至於不懷好意的人給你使絆子,這些都會給你帶來無窮無盡的挫折與否定。很多人會因此而回避、退縮,讓自己回到安全區,從而自己也就不敢再向前,也就不再“高潛”。

    高潛人才應當在面對問題時候,有足夠的柔韌性,即能夠在專業領域把握原則立場剛性的站定,也能夠在無法處理解決的人和事上回緩、繞彎、借力的去解決而不是一根筋,還能夠在解決不了問題時候並不會因為困難阻礙而沮喪,但也不會逃避麻醉式的躲避問題。這就是柔韌性,就是面對應對挫折否定的能力與態度。

  • 11 # 無名13044461

    用人都選擇適合崗位,崗位需要什麼能力不清楚嗎?首先提出問題,然後看所回答進行判斷。問題要與工作崗位相關,作為農民的我是怎麼認為。擴張發展,崗位也多。不擴張,崗位是有限的。退休或者人員流失,裁員這才會有崗位空缺。經營業務縮小,崗位不會空缺。人才培養機制或者與相關方面合作,也是應對稀缺人才。如何考量,是根據公司所缺而決定。有的小說裡的內容,說過程不重要,結果重要。我是不怎麼贊同,只重視結果,不計後果或者不看後果。好土地和壞土地區別是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穩定器哪一款好用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