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煮酒漁樵
-
2 # 福子說歷史
在明朝,一國之君的廢立並不是一個女流之輩可以左右的,即便貴為皇太后,在無任何特殊情況之下都不可以也不可能做出動搖國本的行止,太祖高皇帝曾在《皇明祖訓》裡嚴格規定過“後宮不得干政”,並要求大明後世子孫必須嚴格遵守。
所以說,如果不是關係到江山的穩固社稷的安危,後宮是不可能參與朝政的,更不用說主持朝政了。
但是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被俘,也先裹挾明英宗包圍京師企圖逼迫朝廷投降,假如當時朝廷迫於無奈而投降,那麼立國還不到百年的明朝就算是亡了。
國家存亡這種大事,朝臣不敢擅自主張,所以他們只能請孫太后出山。畢竟皇帝北狩,太子未立,如此種種既是國事也是朱家的家事,他們急需一個身份地位較高的皇室宗親出來主持大局,孫太后無疑就是最佳人選。
大臣們選擇讓孫太后出面穩定局勢其實也是迫不得已的,當時張太皇太后早已作古多年,符合條件的就只剩下孫太后了。
要知道,自宣宗駕崩之後,孫太后在朝中一直都沒有什麼影響力,當時有張太皇太后統管後宮,更有三楊如此強大的內閣輔政,孫太后想插手也是不可能。所以英宗早期尚能勵精圖治,但是隨著張太皇太后和三楊的陸續去世,孫太后根本震懾不住王振,最終導致王振專權。
透過這些也能看出,孫太后不管是從威望上講還是從能力上來看,其實都不足以裁決皇帝的廢立。
當初,瓦剌裹挾明英宗圍攻北京,大臣請孫太后出山也是無奈之舉,只能將孫太后推到了風口浪尖。
孫太后雖然貴為太后,但她也有常人所具有的“人性”,筆者談歷史,除了遵從史書的記載之外,也習慣輔之以“人性”,畢竟每個人所作出的任何行為決定都是以“人性”為出發點,而“人性”就是每個人的“私慾”,孫太后當然也有她的私慾。
孫太后的私慾就在於她的親生兒子明英宗朱祁鎮身上,我們不妨從這方面著手去試想一下當時孫太后的心理。
當時的局勢是,朱祁鎮被俘,生命危在旦夕,瓦剌人想要以他的命來換取北京城,可是大臣們並不想用江山來換取一個被俘皇帝的性命,皇帝沒了可以再換,但江山沒了,換回了皇帝又有什麼用呢?所以他們一致決定另立新君,可是另立新君是需要得到皇室同意的,即便他們已經決定好了,但如果沒有得到皇室的同意,他們的一切行為就等同於謀逆。
因此他們必須讓孫太后承認他們所決定的一切,以此來為自己正名,取得行為上的合法性。而孫太后內心其實是拒絕的,她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平安歸來,可是朝臣們的逼迫和現實狠狠地打擊了她,她意識到兒子的皇位註定不保,但是她又不甘心自家的皇位落入“他人”之手,所以在向大臣們妥協的同時,她又極力的爭取,令大臣們也做出了退讓,最後雙方達成一致意見,那就是:
孫太后同意朱祁鈺為帝,為朱祁鈺的皇位正名,但必須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將來皇帝駕崩後,皇位還要再傳回朱祁鎮一脈。
這就是“人性”,就是孫太后的私心。
在孫太后與大臣們互相妥協之後,朱祁鈺臨危受命,登基為帝,他重用於謙等大臣擊退了瓦剌,保住了大明江山,在位期間,選賢任能,朝政相比於英宗朝為之一新,如此來看,朱祁鈺也算是一個非常合格的帝王。
但還是那句話,朱祁鈺也是有私心的,他的私心就是在皇位穩定之後,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當太子,所以在景泰三年(1452年),他廢了朱見深太子之位而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此舉招致了部分大臣的不滿,因為朱祁鈺破壞了當初的約定,可是從法統上講,朱祁鈺這麼做也並無不妥。
可是這麼一來,孫太后被徹底激怒了,本來孫太后對朱祁鈺登基一事就耿耿於懷,但如果日後孫子能繼承大統,她也可以勉為其難的接受。不過朱祁鈺廢掉朱見深就等同於擊破了孫太后最後的希望,因此孫太后決心維護她兒子及孫子的利益。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石亨,徐有貞等人密謀擁立朱祁鎮復位,行動之前,他們密告孫太后,孫太后想都不想便同意了,這便是“奪門之變”。
所以我們最後來看,其實從土木堡之變到奪門之變之前,孫太后就一直希望朱祁鎮復位,如果朱祁鎮復位不成,退而求其次孫子能繼位也可以,只是出於個人的能力威望,祖訓的限制以及時局的複雜多變,她無法以一己之力保證之後的事情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進行。所以最終孫太后還是選擇了勾結石亨,徐有貞等奸佞發動政變,以此來滿足自己的私心,助英宗復位。
土木堡之變總的來說是朱祁鎮的過錯,和孫太后無關。
-
3 # 希望星晨58298869
我不這樣認為。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應是明英宗朱祁鎮。
1.御駕親征是皇帝自己的決策。
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瓦剌,慘敗於土木堡,大明20萬精銳部隊幾乎喪失殆盡,朱祁鎮也成了俘虜。
土木堡之變起因是瓦剌軍迅速向南推進,來勢兇猛,守衛西北的將士交戰失利,向京師請兵救援。當時,大明朝朝廷是宦官王振大權獨攬,他根本不懂軍事,對瓦剌的軍事進攻沒有防備。他天真地認為只要明英宗御駕親征,就能把瓦刺兵嚇回老家去。為冒濫邊功,在明軍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王振就慫恿英宗親征。英宗年輕氣盛,總想效仿宋真宗親征建功立業以彪炳史冊,且平日裡對王振又言聽計從。所以,他認為這次親征是他大顯身手的機會。於是,沒有與大臣們開專題問題商議,就輕率地做出了親征的決定,而且宣佈兩天後立即北伐。注意,皇帝起駕,沒有他人脅迫。當時,兵部尚書鄺埜及侍郎于謙,向朱祁鎮陳述明軍準備不足,皇帝不宜親征。吏部尚書王直亦率群臣諫阻,但朱祁鎮一句也聽不進去,非要立即揮師上。2.軍隊的指揮權是英宗交給王振的。王振和英宗在兩天之內湊合了20萬大軍,匆忙配些糧草和武器就上路了。儘管跟隨英宗的100多位文武官員,但英宗不讓他們參預軍務,把一切軍政大權都交給王振。由於組織不當,部隊一上路,軍內亂象頻生。未到大同,軍中已經缺乏糧草。且氣候不適,導致不斷有人死亡,後來連日風雨,還未到達前線,將士疲憊,軍心已經渙散。隨駕的官員,再次請求英宗回軍。王振正要亮一手,為了殺一做儆百,特罰勸諫皇帝的兵部尚書鄺埜和戶部尚書王佐跪在草地上,直到天黑才罷。這讓其它朝臣再不敢勸諫了!但能罰朝廷重臣下跪是英宗自己,王振只是執行人。3.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應該是朱祁鎮。現象上看,此戰大敗的元兇,應該就是朱祁鎮最寵幸的宦官王振。是他勸英宗親征,是他在部隊準備不足的情況下鼓搗王師匆忙上路,是他騙取了皇帝的信任,胡作非為,取得了軍隊的指揮權,把大明國防軍帶入了絕境!但,宦官僅是秉承皇帝意志,他本身並沒有凌駕於皇權之上的權力。也就是說王振的瞎指揮是朱祁鎮允許的,他是代表皇帝發號施令。因此,土木堡之戰慘敗的真正罪魁禍首是皇帝朱祁鎮。
尤其是,明軍先取道紫荊關回京,欲經蔚州;而後已經行軍了40裡又改道東行,向宣府行進。是朱祁鎮朝令夕改的,怨不得王振,王振只是又一次忠實地執行皇帝的命令。
王振在皇帝面前是奴才,為替他皇帝遮掩,才來有了句‘’皇上是為駕幸老奴府第‘’之說,三軍將士走了冤枉路,自己怨憤噴發,導致士氣進一步低迷。
後來,不肯及時入懷來城宿營。也不肯採納兵部尚書鄺埜之議,車架先行馳入居庸關。初戰失利後,又急著與瓦剌議和,反中了其奸計,吃了大虧。都是英宗自作主張,這不是一箇中涓太監能決策的事!
4.孫太后不應該背黑鍋。
這個階段,孫太后對朱祁鎮御駕親征沒推波助瀾。在英宗御駕親征前後,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讓朱祁珏攝政她是同意的。
孫太后在朝中影響力短暫,早前有張太皇太后統轄後宮一切,更有三楊內閣輔政,她沒插手政務的機會。張太皇太后和三楊的陸續去世後,孫太后行政資歷根本壓不住朱祁鎮,也震懾不住王振。
只是土木堡之變後,親生兒子當了俘虜,為粉碎瓦剌以皇帝作人質攫取利益的陰謀,他同意立朱珏為皇帝!這與土木堡之變無關!她不是土木堡之變的始作俑者,不應該譴責她。
後來的奪門之變,是徐有貞與石享鼓搗出來的!她的威望與政治手腕和謀略根本決定不了皇帝的廢立。
-
4 # 這個歷史很正
土木堡之變與孫太后雖然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但是間接上也可以說是孫太后促成的。
先來說說孫太后這個人吧。最近《大明風華》卻是挺火的,但是這只是電視劇,不算真正的史料。那麼就來看看真實的歷史上孫太后是怎麼樣的吧。
首先,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是胡善祥,這個是朱棣生前幫朱瞻基指定的皇太妃,所以後來朱瞻基繼位皇帝的時候,胡善祥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皇后。
但是胡善祥最後卻被朱瞻基廢掉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明史》上對於胡善祥的評價非常好,但是這麼一個善良的皇后,而且還是朱棣指定的朱瞻基的正妻,卻被廢掉了,有何原因呢?
歷史上孫幼薇和朱瞻基因為是青梅竹馬,而且孫幼薇是朱棣他兒媳張太后帶進宮的,所以在朱棣看來,連續兩朝的皇后都是出自同一系,這難免會使得朱棣不安,所以朱棣就另行安排了皇太妃的人選,這個人就是胡善祥。
但是孫幼薇卻在胡善祥因為身體原因唆使朱瞻基廢后,這確實千真萬確的,對於朱瞻基來說他喜歡哪個老婆都是一樣的,有必要冒著被文武百官的反對,甚至是皇帝的一個汙跡而廢后嗎。
其次,在教導明英宗的時候,孫幼薇並沒有對王振嚴加管束,導致宦官干政,而且對於王振在朝廷上的所作所為都沒有管控,甚至在明英宗決定御駕親征的時候,各方準備都沒有到齊倉促親征,孫太后還是沒有勸阻,最後導致土木堡之戰兵敗,皇帝被俘。
如果你以為明代宗朱祁鈺的繼位時孫幼薇的鼎力支援那就大錯特錯了。在英宗被俘虜後,孫太后想到的第一個方法就是蒐集財物送個也先,換取英宗回國,然後,孫幼薇想到的就是立自己的孫子為太子,搶佔皇位,根本就沒有明代宗朱祁鈺什麼事。
雖然朱祁鈺名義上是孫氏立的不假,可實際上史官早有記錄。
“是日文武百官,具本伏文華門,請郕王即位,王再三辭讓,尚書王直,于謙,陳循等鹹以宗廟社稷大計為言,力請不退。會太后命亦下,乃許以九月初六即位。”所以實際上景泰皇帝是群臣擁立,而不是孫太后的情願的。
從孫太后奪皇后之位,放縱明英宗,而後企圖贖回明英宗或立明英宗之子為皇太子等等所作所為,都可以看出孫太后並沒有現在影視劇裡面演繹的那麼好。真實的歷史遠比影視裡面演繹的要精彩的多。
-
5 # 暖歷史
土木堡之變指明軍在土木堡被瓦剌軍打敗, 明英宗被俘事件。 英宗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 ,被瓦剌軍隊追趕上來,把明軍團團圍住,兩軍會戰,明軍全軍覆沒,王振被部下殺死,明英宗被瓦剌軍俘虜。它背後的罪魁禍首不是孫太后貪戀權力。
先來看下事變發生的起因背景
英宗的時候,蒙古部族瓦剌也先崛起。也先和明朝做買賣,為了多賺點,就謊報了貿易的數量,當時的太監王振和英宗說也先欺騙我大明,不可忍,於是決定只給也先5分之2的錢,並且對也先派來做貿易的人多有虐待,不給飯吃。
也先以此為藉口,出兵攻打大同,駐防大同的守軍不敵,節節敗退。明朝派井源領4萬兵馬馳援大同。本來這個時候英宗是可以好好等待,看一下戰爭的進展再做下一步決定。
王振因為家在大同,在大同附近有家產田莊等利益。一怕利益受損,二想在家鄉建功立業,所以極力慫恿英宗御駕親征,討伐也先。
英宗是很寵信王振的,因為是打小一直過來的,可以說他最信任的人就是王振,我覺得這個二十三歲的皇帝根本不明白也先是怎麼回事,有什麼實力。王振說也先不堪一擊,他就信也先不堪一擊,再加上他自己也想象其祖輩那樣上陣殺敵。
所以,他就同意了王振的建議,宣佈要御駕親征,給也先一些教訓,而且心情甚急,三日後就要出發,一刻也不能多等。大臣一聽,這是打仗,還是兒戲?三天出發,不說別的,光是人吃馬喂所需物資也不可能短期籌措齊。于謙和王直都上書說皇帝親征不妥。
大臣的勸諫英宗是聽不進去的,誰能有王振大哥更值得信賴呢?於是乎,一個一無物資後勤保障,二無明確進攻戰略,三不瞭解敵情的臨時拼湊起來的據說是50萬大軍(因為記載很混亂,有說40萬,還有說20萬)就在英宗和王振的帶領下出發了。出發前,英宗把把北京交給弟弟朱祁鈺留守。跟他弟弟說,等著朕殺敵退兵的好訊息吧。
我們都熟知的一句話是:不打無準備之仗,意思是很難打贏,而明英宗打的就恰恰是無準備之仗,這種把戰爭當兒戲的作法,失敗幾乎可以說是註定的。
大軍開拔,一路急奔,當年7月16日出發,8月1日就到了大同,一路上王振專斷軍政事務,英宗負責玩和聽王振所言。
也先是很會打仗的人,見明軍前來,主動後撤,意圖是誘敵深入,王振沒有紮營謀劃,直接上了也先的當,命令一路追擊,之後聽到先頭部隊被也先擊敗,又命令倉皇撤退,王振也是個不懂打仗的傢伙,進退失據。
而且就在撤退途中,他的行軍路線開始居然是使英宗於退兵時經過其家鄉 蔚州“ 駕幸其第”,以在家鄉人面前抖抖威風。後來又思慮到大軍過處,自己田園莊稼不免受損,所以改變路線,奔了宣府。也先部隊一路追殺,明軍3萬騎兵被斬殺殆盡,13日逃到土木堡。
也先敵兵跟隨而至,實施合圍,英宗駐紮處居然無處可以取水,臨時打井,挖2丈不得水,最後到了什麼地步呢?也先兵來,無一士兵與之鬥,都解甲去衣只求一死。因為也先部隊對財物更感興趣,不是見人就殺,而是見物就搶,所以士兵才有一半得以存活。
然後英宗被俘,王振被捶殺,明軍打敗。之後也先借口送英宗回京,一路殺至北京,于謙北京保衛戰,就又是另外一段歷史了。
總結一下就是:英宗以23歲之齡,既不是弱冠,也未受人挾制。一不能分辨賢愚,寵信王振,言聽計從。二不懂打仗,以戰爭為遊戲之舉,無準備,無謀劃,無策略。所以土木堡之變之最大禍首,但是英宗。至於王振,禍起他手。當然,細究起來,也不能完全讓這倆個人負責,比如情報不準,進無敵蹤,退又為敵所乘。宣府東北防禦崩潰,讓也先得以處處佔著先機,預先埋伏,致使也先獲得意料之外的巨大勝利。
簡單一句話就是,明軍此時戰鬥力已爛,加上以上的因素,才導致這場“偶然”而又巨大的失敗。
-
6 # 青鑑
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和孫太后沒有絲毫的關係。不要被電視劇誤導。
土木堡之變,是明朝軍力日趨衰落的結果,也與當時錯誤指揮、倉促應戰等有關。
01.“土木之變”之前,北方防線經歷了由強到弱的轉變。朱元璋時期,採取多項措施穩固北部邊防:
設定九邊,派兵屯守。在長城外邊有大寧衛、開平衛、東勝衛等軍事重鎮;
太祖還將兒子們的藩國封到邊鎮,如寧王在大寧,燕王在北平;
此外,在北部各邊鎮大力發展軍屯;
因此,整個洪武時期北部邊防是相當牢固的。
永樂時期,使穩固的邊防開始受到削弱:
永樂元年,成祖將朵顏、泰寧、福餘三衛地送給了蒙古的兀良哈部;
將北平行都司改為大寧都司,遷到了保定。
將營州五屯衛內調到關內,將大寧讓給了幫助朱棣奪帝位的兀良哈”後果很嚴重,使遼東與宣府和大同再也不能互相聲援;
後來將東勝衛調到永平、遵化等地。
大寧及東勝衛的放棄,等於放棄了長城以北的防線,長城外就只剩下開平衛一個據點,勢單力孤。
洪熙、宣德時期,對蒙古多以防禦和安撫為主,防線一再收縮:
宣德五年,宣宗朱瞻基認為開平衛孤懸長城之外難以防守,將軍隊收縮到今河北獨石口、赤城縣一帶,這一舉動將防線收縮了300裡;
到了正統朱祁鎮時期,宣府、大同成為北方最主要的防敵陣地,稍有疏忽,蒙古軍便能迅速南下,甚至北京。
正統年間,明朝對瓦剌以撫為主,放棄了積極的遏制策略,既不援救哈密,又坐視其兼併兀良哈。持續十餘年的麓川之役,耗費了大量的財力和軍力。
02.土木失利的直接原因就是,王振的瞎指揮和將領的懦弱無能。此番朱祁鎮親征,隨從官員有兵部尚書鄺野、英國公張輔等重臣,特別是張輔已經老邁,失去了征討安南時的勇氣。他們在土木堡之變中的表現實在令人不敢恭維,只知一味乞求跪請,助長了王振囂張。
在土木堡之變的整個過程中,朝廷存在很多失誤。
首先,出征時準備倉促。
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竟然只准備了幾天。由於時間倉促,發放軍需物資時十分混亂。糧草也準備不足,大軍出發10天就出現了缺糧的現象。這樣惡劣的物質條件,對軍事行動當然非常不利,但朱祁鎮和王振卻一意孤行,失敗在所難免。
其次,錯誤的撤軍路線直接將明軍送入敵手。王振在得知了前線慘敗的訊息後,決定班師。但是他選錯路線。當時,返回京師路線有2條:
東北向路線,大同→陽和→宣府→懷來→居庸關→北京;
東南向路線,大同→陽原→蔚州→紫荊關→易州→北京。
後一條,可以避開瓦剌的追擊。但是,明軍在王振的錯誤指揮下,沿東南向行40裡後,又向東走,回到了第一條路線,正好撞入敵人的口袋。
再次,行軍途中,因為等待輜重車,全軍在土木堡駐紮,耽誤了撤退的時間,致使明軍陷於瓦剌包圍中。土木堡地形複雜,不利於軍事調動。並且,明軍也沒有做好勘察工作,掘地兩丈多深也沒有水,犯了兵家之大忌。
-
7 # 漫步史書
孫太后,明宣宗朱瞻基皇后。事實上此人在歷史上的評價並不是很高,在蔡東藩先生的《明史演義》中,孫皇后“孫貴妃體態妖嬈,性情狡黠,少成若天性。百般取悅上意,幾把這位宣宗皇帝,玩弄在股掌中。”蔡東藩先生雖然是歷史學家,不過小說創作,難免誇張。從史書記載的情況來看,這位孫太后的政治才能實際上很一般,並沒有所謂力挽狂瀾的樣子。她只是在該她出場的時候,順應潮流而已,並未起到關鍵的作用。正統元年,朱祁鎮繼位,而作為母親的孫皇后自然就升格成為太后。但當時宮中還有張太皇太后在,加上內閣有三楊輔佐,朝政也得以安穩。處理國家大事時,明英宗朱祁鎮面西而站,張太皇太后居中而坐,而三楊則是跪在下面稟報,可見當中根本沒有孫太后什麼事情。張太皇太后在明代的影響力對比歷史來看,影響並不大,他不如武則天臨朝稱制,也不如劉娥穿上了龍袍,但至少在他去世之前這一段,基本上她就是國家的君主。隨著張太皇太后和內閣三楊陸續去世以後,朱祁鎮也差不多近20歲,大婚後也獨當一面,孫太后這一時期更是避居深宮之中。如果非要牽強附會一點,如果孫太后強行出面干預的話,沒準還能阻止朱祁鎮親自率軍北伐,這樣也就不會有後來土木堡之變了。但在出徵前,為了說服孫太后,他立朱見深為太子,還讓郕王朱祁鈺監國。事實上這樣的安排反而引起了國家的動亂。在土木堡之變之前,朱祁鎮就已經犯下了兩個錯誤,孫太后對此並沒有深入的認識,如果她能預支風險,出面干預的話,歷史說不定還能改寫。事實上在後來的歷史中,張太皇太后在仁宣之治中的作用,非常的大,即便是宣宗皇帝朱瞻基,也要在大事上聽這位母親的意見。而朱瞻基的廢后胡善祥,歷史上對她的遭遇也表示了同情,認為他無辜廢后,十分可憐,胡皇后也是在張太皇太后去世以後,過於憂傷去世。換個假如,如果胡善祥能生下嫡子,或許以胡善祥為太后,也能夠避免後來土木堡之變。說到底,孫太后在歷史上的才能還是太平庸,尤其是在明英宗、明代宗這十多年的時間裡面,基本上沒有起到積極的一面,相反由於她的柔弱無能,差點釀成明中期最大的一次災難。
-
8 # 歷史深度揭秘
明代後宮不得干政。因為英宗幼年繼位。事實上明代主幼而太后理政正是從這開始。從正統一朝看。各方面秉承仁宣時的政策,國家發展的還不錯。正統親政,太后還政後。危機也就是從這開始。皇帝親政而太監作為內庭參與朝政這事從永樂就開始了。設立內書房授予太監批紅權也是宣宗開始。縱容王振這事前面就有。既然太后還政於皇帝也不好干涉。明史關於正景天這三朝的史料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估計當時記錄就已經被刪改掉了。包括景泰繼位詔書和天順復辟時的太后詔書,完全不是一個風格。景泰其實比正統稱職。
當時朝廷上下全部都是王振的人,控制了整個朝廷,皇帝也是他的學生,所以對他特別信任,而當時蒙古又來騷擾,王振就下了個皇帝親征的命令,他又是個白痴,不會指揮,讓當時明朝最精銳的三大營20萬餘人亂竄,走了好幾天,又斷水斷糧,還被王振當指揮官,必敗,所以並不是明軍不行,朱棣才死多久,他5次出征本來就大勝,除了最後一次朱棣病重,早早班師,而且那二十萬怎麼可能差,都是參加過靖難和北征的軍隊怎麼可能差。
由細節看出也先指揮的是一直百戰的精銳部隊,在同等人數上往往能全殲明軍,殺死守將。又是一支草原騎兵,秉承了蒙古人靈活機動的戰鬥思路。同時期的明軍,官兵都無戰鬥經驗,騎兵不能脫離大隊穿插機動尋找戰機,一位尋求主力決戰,被各個擊破,不能不說也是戰備,戰術,戰略各方面的全面落後。
王振從京師附近用“三天”時間“湊”了五十萬“大軍”出征~ 首先軍隊數量上看,懂戰爭的都知道,我們農耕民族的戰爭後勤,五十萬大軍的話,至少需要不低於五十萬的民夫運送物資糧草才能保障軍隊的軍需供應,但三天時間能湊齊百萬人出征嗎?顯然在當時是覺不可能的,“五十萬大軍”是有水分的,合理的理解是五十萬裡頭一部分是士兵,一部分是民夫,一部分是虛報。 從時間上看,明朝的對外戰爭,從沒有一次是如此倉促如此兒戲的!三天時間從準備到出征,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戰爭,後勤軍需的保障連當今的美帝都是做不到的,糧食放在庫裡及糧食隨軍運輸完全是兩個概念,不是說京師附近有糧文官故意不運給軍隊,而是周圍的民夫已全部被抽空,根本沒有多餘的人力完成後期糧草的轉運!導致于謙後來只能要求援軍士兵在支援過程中自行到周邊糧庫取糧帶到京城,把士兵當民夫用了! 再從軍隊質量上看,“湊”的大軍~明朝有戰力的部隊都在九邊,京城附近大都是樣子貨,在戰爭史上從來都不是以人數對比來判定輸贏,不敢戰的軍隊和平民無已,別說也先的三萬,三千騎兵追著數萬屠殺在古今戰爭史上都比比皆是。
當時朝廷上下全部都是王振的人,控制了整個朝廷,皇帝也是他的學生,所以對他特別信任,而當時蒙古又來騷擾,王振就下了個皇帝親征的命令,他又是個白痴,不會指揮,讓當時明朝最精銳的三大營20萬餘人亂竄,走了好幾天,又斷水斷糧,還被王振當指揮官,必敗,所以並不是明軍不行,朱棣才死多久,他5次出征本來就大勝,除了最後一次朱棣病重,早早班師,而且那二十萬怎麼可能差,都是參加過靖難和北征的軍隊怎麼可能差。把打仗看的過於兒戲了,50萬大軍說出徵就出徵,糧草後勤,軍事計劃都沒準備。偏偏還為了王振的私慾,繞路去家鄉炫耀一番,想著錦衣還鄉。走到一半想到田裡的糧食快熟了,大軍過去肯定要糟蹋不少,又改變主意不去了。後來撤退時,又慢吞吞的,駐紮在土木堡。牽頭豬過來,都指揮的比他好,真拿瓦剌士兵當白痴?
土木堡之變最大的損失不僅僅是幾十萬精銳,而是開國階段傳承下來的武將勳貴集團近乎全滅,這群人不談本領如何,但他們作為一個武將集團的還是很重要的!武將勳貴的消亡,使得朝堂之上任由文官清流把控,缺少了平衡,那一切也就完了!明軍應該在25萬左右。先期騎兵五萬遭到毀滅打擊,還有近20萬軍隊,但是由於騎兵幾乎被殲,僅靠步兵難以形成配合在開闊的草原。而且我個人認為歷史將土木堡之變象徵明朝由盛轉衰,並不是確切。之後的明朝直到萬曆年間都沒有特別變化,既沒有權臣架空皇帝,也沒有地方割據勢力不聽中央。土木堡事件標誌著明朝宦官專權開始和明朝軍事上從主動出擊到被動防禦蒙古的開始。明朝的衰落應該從萬曆年間建州女真崛起開始為標準,以李自成流寇成主要反明勢力為標準。標誌著明朝末期吧。
想幹大事就得狠,朱元璋最懂這點,文官集團就很幼稚,既然以賣國為代價幹掉了王振,捎帶著團滅了武勳貴族,也先這時候送還英宗明擺著就是添亂,不說派人截殺英宗,也絕不能令其重掌大權啊,沒有英宗,哪來的王振,他才是王振背後那人啊,英宗大勝,明朝也沒事,英宗敗亡,于謙他們正好改革了,錯就錯在文官們不夠狠,捅刀子還不捅死,害人害己害國害民,一害就是幾千年害光,一害就是幾百年害慘。每一件歷史大事的發生,都是長期內外矛盾累積,從量變到質變的結果。大明帝國軍事實力的迅速衰落,從中樞指揮系統的大權旁落,到名將張輔成了皇帝朱祁鎮身邊的一張形式上的護身符,三大京營戰鬥力的不堪一擊,處處都顯露出明帝國衰落腐朽的痕跡。所以百年之後薩爾滸之戰一邊倒結果的出現也就不奇怪了。
-
9 # 韶華傾夢
土木堡之變,是大明從盛轉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而這場戰爭的失敗,筆者認為罪魁禍首不應該是孫太后的貪戀權力導致的,而是朱祁鎮的年少輕狂和王振的貪婪無能所導致的。甚至,進一步的講,應該是朱祁鎮一人的過錯。
在明朝的殉葬制度下,皇后嬪妃們並不敢過多逾越明朝自朱元璋建立以後,為了給兒子朱標‘孫子朱允炆鋪路,朱元璋大肆殺害了眾多有著從龍之功的大臣。其後,在其時日無多之際,又感嘆前朝有後宮干政,甚至取代皇帝的事件,便留下遺命,要求再興殉葬制度,而殉葬制度的主要人選,就是後宮中的那些無子的妃嬪們。
從太祖朱元璋開始,到此後的明成祖、仁宗、宣宗、代宗等幾代皇帝都遵循祖制,將除皇后與當代皇帝生母除外的大量嬪妃們進行陪葬。在這種恐怖的殉葬氛圍之下,這些妃嬪們根本不敢有過多的貪念。
到了明英宗朱祁鎮的時候,因為朱祁鎮八九歲登基為帝,主少國疑,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張太皇太后才出面為朱祁鎮起勢。但是,張太皇太后雖然掌控著國家的大權,但是她有感於武則天的經歷,並沒有垂簾聽政。雖然張太皇太后地位尊崇,卻從不重用自家人,甚至不允許外戚干預國事。另外,張太皇太后還三天兩頭的把王振叫去罵一頓,有效地打擊了王振,使得王振在她掌權的時候並沒有過多的放肆行為。
在張太皇太后的時候,孫太后根本沒有掌權的機會。而等到張太皇太后,以及三楊相繼去世後,朱祁鎮也逐漸長大,掌控了國家的社稷。而且,朱祁鎮為帝的時候,信任和下放權力過多的還是王振一人,孫太后也無機會干涉國事。
所以,在這一方面上,題目所講的罪魁禍首是孫太后是不準確的。
朱祁鎮的“憤青”行為,加上一點不成熟的小計謀土木堡之戰的起因要從大明王朝熱衷的“朝貢制度”說起,為了彰顯大明王朝的尊貴和一統天下的威風,大明向周邊展開朝貢制度。也就是在這種條件下,大明和瓦剌之間的矛盾產生了矛盾。
因為大明王朝的死要面子,“朝貢制度”有了很大的漏洞。瓦剌的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由,不斷地騙取大明的回贈禮品。因為面子的原因,瓦刺來一個人,大明就要給一份禮,因此瓦刺的朝貢使團的人數越來越多,後來竟達到了三千多人。
瓦刺的這種行為,很大程度上的惹怒了當時貪婪的大宦官王振。王振看到世上居然有人比他還無恥,還貪婪,便下令不準給瓦剌太多賞賜。但是,王振的行為卻給也先師出有名的機會,他藉此機會,舉兵南下侵犯大明,兵鋒直指大同。王振也是在這種情況下建議皇帝御駕親征,彰顯大明國威。
而朱祁鎮作為少年天子,雖然信任王振,但也不可能蠢到王振說什麼就做什麼。而其之所以同意王振的“御駕親征”計劃,不在乎以下兩點:
大明王朝到了明英宗的時候,雖然有張太皇太后和三楊的有所作為,但是大明王朝內部還是避免不了腐敗。而且,隨著安逸的時間越長,大明計程車卒和官員也不可避免的產生了怠倦。這不僅對大明的發展無利,更是對周邊毫無威懾可言。隨著程朱理學的興起,大明境內出現了一大批自以為“清流”的學子,他們自認清高,滿嘴仁義道德,但其實內心迂腐不堪。其後,隨著他們步入朝廷後,更是組成了所謂的文官聯盟,與武將和皇帝出現了抵抗的維護局面。這些文官的做派,很大程度上惹怒了朱祁鎮這位青年天子。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朱祁鎮不僅想透過一場大勝,來彰顯大明王朝的威風,打響他朱祁鎮的英明;更是想透過這一場大戰,把大明王朝內部的這些“清流”給清理掉,穩定大明內部的發展。
只可惜的是,朱祁鎮的這些小計謀,卻因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及親信王振的一系列行為給破壞了。
總而言之,土木堡之戰的失利,不僅使得大明王朝由盛轉衰,更是把朱棣留下的幾十萬精兵給禍禍掉了。但是,追其源頭,並不能說罪魁禍首就是孫太后,而是這一列事件背後的明英宗朱祁鎮。雖然朱祁鎮想有所作為,但年少輕狂的他並沒有足夠匹配他野心的計謀,也沒有能夠駕馭王振的能力。因此,土木堡之敗無可避免。
-
10 # 你dayed
土木堡之變距離明朝開國已經90年了。在農業社會一個90年的王朝,意味著人口與土地已經飽和。官僚機構開始腐化怠政。軍備開始廢馳。文官集團的勢力已經發展到不可控制。明英宗為了加強皇權扭轉這種狀況。聯合日漸沒落的軍事貴族,倉促出擊兵敗被俘,提前暴露了帝國的衰弱。其實就算沒有土木堡之變。官僚機構的野蠻生長對帝國權力機構的腐蝕已經是不可逆轉的態勢。
-
11 # 權且說說
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主觀上,統治階級內部享樂安逸已久,居安而不思危,孫太后專權任人唯親,英宗皇帝年少貪玩,士大夫階層庸碌無為、平穩安生;客觀上,瓦剌人口急劇增長,需要掠奪資源,求生存慾望強烈,而以騎兵為主,戰鬥力遠勝明軍
-
12 # 強加於我
不是,他心疼兒子,沒經驗太年輕,不像他爹有爺爺太爺一直在身邊帶著,學過見過經歷過很多,還有朱棣交他爹更多!總得來說就是年輕任性!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回覆列表
我是閒翻古書笑談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土木堡之變的起因需要從朱棣時代談起,作為皇帝,他無法接受朱元璋那種瘋狂的工作狀態,就建立了一個秘書班子,協助自己處理政務,這就是內閣。
到朱棣死後,朱高熾時代開始,偃武修文,馬放南山,內閣與文官集團的勢力大大加強,而朱棣時代起家的軍功貴族勢力大減,這也就造成了即使張輔這樣的名將存在感也越來越弱。
朝廷內部逐漸失去了平衡,文官開始有一家獨大的趨勢,因此朱瞻基讓太監讀書,開始重視內廷勢力,恢復朝廷內部的平衡。
王振這個懷才不遇,自閹入宮的有志青年就此脫穎而出了,成為了宮裡太監們的老師(他有功名)。
自幼喪父的朱瞻基在自己的青春期是把王振當做了父親的化身,從少年時代建立的深厚感情使這個傻孩子深信王先生無所不能。
這種感情也曾發生在後世的萬曆與張居正身上。
一個是志大才疏,一心想露一手,自比諸葛的有志太監。
一個是青春期叛逆,少年喪父,一心想強爹勝祖的問題少年。
這倆湊一起,征途就是星辰大海,沒不敢幹的了。
當時勳貴廢了,文官被內廷壓制,皇權還是處於巔峰期的,所以沒人管的了他倆。
軍隊方面,京營早不是當年朱棣時代的精銳了,因為那些軍功貴族沒有了上升通道與權力地位,就學北宋將門,求田問舍,軍隊逐漸腐敗了。
這樣的軍隊,就這樣在倆任性的中二病患者帶領下出發走向了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