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齊君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在整個明朝歷史中,朱高熙和朱高熾都算是很有能力的人物,他們並不像後世之君那樣酒囊飯袋,畢竟都是從戰場上殺出來的。肯定比從溫柔鄉成長出來的溫室花朵有著截然相反的結果,朱高熙和朱高熾都是人物。一個算是軍事能力極強,一個是政治能力極強。如果他們倆誰適合當皇帝的話?毫無疑問就是朱高熾,朱高熙可以當個大將軍。但是畢竟誰都有野心,不會把皇位拱手讓給別人。

    (大明風華中的朱高熾)

    朱高熾以仁德出名,在百姓眼裡他算是一個好皇帝,為國為民,讓老百姓吃飽飯,把日子過好。可惜就是天妒英才,朱高熾死的太早了。要不然根本就不次於他爹永樂大帝。而在家室中也算是比較有擔當的大哥,並沒有將朱高熙怎麼樣,反而還將他重用,好生伺候,朱高熾很有仁德仁愛之心。並沒有因為和爭奪皇帝的弟弟撕破臉,將朱高熙趕盡殺絕。但是他的兒子朱瞻基卻把他二叔給烹了(燒烤或者是煮了)所以朱高熙在後邊死的算是很慘的。

    (大明風華中的朱高熙)

    朱瞻基並沒有繼承他父親的仁愛之心,反而在權利方面非常殘忍,朱瞻基之所以將朱高熙給殺了的主要原因,就是朱高熙常常和他父親作對,在朱棣活著的時候,哥倆都是明爭暗鬥,而大哥朱高熾卻反而不在乎,但是朱瞻基卻看在眼裡,並同時也十分記恨他二叔。而且並在傳位期間企圖謀反,掌握國家政權,這是朱瞻基最不能忍的事情。正所謂成王敗寇,朱高熙一輩子和朱高熾和朱瞻基作對,可是結果還是沒贏過他爺倆。朱高熙也只能認栽,朱高熾在位期間施以仁政對待天下百姓和朱高熙,但是到了他兒子朱瞻基時代,就把他二叔作為統治威脅給殺了。

    (大明風華中的朱瞻基)

  • 2 # 夜半屋簷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二個兒子,也是最受寵愛的兒子。《明史》中曾記載,“強力善騎射。燕藩兵起,摧鋒陷敵,從徵有功”,這跟朱棣很像。

    而朱高煦與其兄長朱高熾的皇位爭奪戰也蔓延至整個永樂年間,一方是自己的長子,另一方是自己最寵愛的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正是朱棣這樣的心態才導致朱高煦的野心日越龐大。

    當然了朱棣也不是昏庸之人,特別自己是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奪取的皇位,所以特別忌諱兄弟之間的骨肉相殘。最終在朝廷各位大臣的勸說下,朱棣將皇位傳給了長子朱高煦也就是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後對朱高煦十分好,不僅僅給錢給人,還把他的兒子朱瞻圻封為世子,其他的兒子也都給了郡王。

    當然在朱棣在位期間他曾經在京城私養武士,挑撥解縉被貶被殺,最終被朱棣剝奪了他的冠服和爵位,準備將他廢為庶人。不過由於朱高熾的求情,朱高煦才免於一劫。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原因還是朱高熾的繼位名正言順,朱高熾不僅僅是自己的兄長,更是朱棣密旨的接班人。如果朱高煦起兵謀反必將會遭到天下人的唾棄。結合種種,朱高煦選擇了在樂安蟄伏起來。

    然而朱瞻基繼位則不同了,一朱高煦是他的叔叔,名義上不是吃虧;二是父親朱棣的成功讓朱高煦覺得自己也能成功。

    於是在宣德元年,朱高煦起兵造反。不過朱瞻基可不是朱允炆,結果一個回合朱高煦就被部下綁了投降給朱高煦。

    最終的結果是羽翼豐滿的朱瞻基在皇城內用銅缸將朱高煦活活炙死在在其中,而他的兒子也相繼被殺。

  • 3 # 鄧壇拜將

    朱高熾仁厚,自己的弟弟雖然總是挑戰自己,但是還能夠容忍。朱瞻基就不一樣,從小看著自己的二叔挑戰自己的父親,心中早就對其不滿,朱高熾的結局可見一斑。

    朱高煦自幼就言行輕佻,好行伍,長大後經常隨朱棣南征北戰,屢立戰功。朱棣對著二兒子也十分喜愛,所以對其也非常嬌縱,導致朱高煦誤以為自己有爭奪的儲君的能力。

    朱棣在北伐回軍的途中病逝,太子朱高熾繼位為帝。當時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圻也在北京,將探知朝廷的各項舉動及時報知朱高煦,然後配合朱高煦安排入京的心腹,一起策劃叛亂。

    朱高熾知道後,並沒有將自己的弟弟怎麼樣,裝作不知道的樣子,將朱高煦召回京城,給其加工資、賞寶物後,仍命他返回樂安封地,還將他的長子朱瞻圻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

    朱高熾去世後,太子朱瞻基當時正在南京,得知訊息後急忙趕往北京,朱高煦卻命人在半路截殺自己的侄子,但是因為事發突然,比較倉促,所以最終沒有成功。

    朱瞻基繼位後,對於朱高煦提出的利國安民四事還是給予肯定的,也命人予以實施,但是給朱高煦錯誤的訊號,以為朱瞻基也跟他的父親一樣軟弱無能。

    第二年朱高煦就跟當時的山東都指揮靳榮、英國公張輔密謀造反。不成想,張輔將他告發了。處心積慮的造反,在朱瞻基的御駕親征之下,以出城投訴而夭折。事後,朱瞻基並未對自己的二叔趕盡殺絕,只是將朱瞻基父親貶為庶人,關押在皇城西安門內。

    後來,朱瞻基去看望自己的二叔朱高煦,卻被朱高煦故意絆倒了。朱瞻基畢竟是皇帝,這可是很丟面子的事,盛怒之下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銅缸將朱高煦扣住,用大火在周圍點上木炭,將朱高煦活活的烤死,他的幾個而兒子,隨後也相繼被殺。

    總結:朱高熾對朱高煦的容忍,是其真的仁厚。朱瞻基對其二叔朱高煦的寬容就有點玩味了。試想,造反的時候朱高熾手握兵權,竟然嚇得主動投降,最後自己已經是庶人的時候敢去故意絆皇帝?

  • 4 # 瀾石記

    明成祖朱棣的大兒子太子朱高熾和太孫朱瞻基,與二兒子漢王朱高煦、三兒子趙王朱高燧的奪位之戰延續到朱棣去世,朱高熾繼位成為明仁宗。朱高熾當皇帝后,對弟弟朱高煦、朱高燧還是很寬容,給他們優厚的待遇,試圖感動兩個弟弟,效果還是不錯的。在朱高熾當皇帝期間,朱高煦沒有輕舉妄動,朱高燧和他很靠近。一是因為朱高熾有威望,施行仁政,很得人心,朱高煦沒有足夠的理由造反;二是朱高熾當皇帝的時間短,不到1年,朱高煦沒反他,可能沒準備好,他也沒有削藩,收拾朱高煦。

    到了朱瞻基當皇帝后,朱高煦就不服氣,同時也覺得再不造反,他耗不過朱瞻基,於是就想效仿他父親朱棣,再發動一場“靖難之役。但朱高煦打錯了算盤,天下人心思定,他拉幫結夥,爭取同盟,也沒有多少人響應,以往和他勾結的弟弟朱高燧沒有動作,大將張輔乾脆把他的書信交給了朱瞻基。而且,明宣宗朱瞻基可不是建文帝,文韜武略俱佳,做事雷厲風行。朱高煦還沒有走出他的封地樂安,朱瞻基已率領大軍圍城了,並收拾了他外地的爪牙。強大的攻勢下,朱高煦眾叛親離,束手就擒,被朱瞻基帶回北京,圈禁起來。同時,隨他造反的一撥人,都得到了嚴懲。

    如果朱高煦老實一點,安分守己,是可以安度晚年的。偏偏在明宣宗朱瞻基去看望他時,他再次挑釁朱瞻基,把朱瞻基撂倒,讓皇帝當眾出醜。結果,朱瞻基忍無可忍,把他扣在銅缸裡烤死了還把朱高煦的兒子們也殺了。朱瞻基殺他叔叔朱高煦,既是朱高煦越過了他忍耐的底線,又是長時間積累怒火的爆發,而且朱瞻基不像他父親朱高熾那樣,一味地仁慈、忍讓,當斷則斷,絕不手軟。但手足同胞間以這種殺戮的方式收場,無論如何都是個悲劇。

  • 5 # 仁者厚德載物

    朱高熾不愧明仁宗的稱號,的確對雄心勃勃想效仿李世民篡位的二弟朱高煦仁至義盡。但朱高煦卻沒有司馬懿的耐心,在熬死父親朱棣與大哥朱高熾以後,沒有耐心再熬下去了,於是想效仿朱棣奪侄子的皇位,但朱瞻基卻不像朱允炆那樣對叔父婦人之仁,直接把二叔做成烤乳豬。

    如果朱高煦像司馬懿那樣有耐心,再熬八年把侄子明宣宗朱瞻基熬死,等八歲的小皇帝明英宗朱祁鎮繼位,到那時55歲的朱高煦篡位稱帝的機會也許就來了,可惜朱高煦不自量力自尋死路,最終被心狠手辣的侄子明宣宗朱瞻基滿門抄斬。

    提起朱高煦,得從明太祖朱元璋說起。朱元璋的嫡長子朱標死的早,選接班人時朱元璋還是按世襲制的規矩,立了孫子朱允炆。朱元璋的決定,引起了雄才大略的四兒子燕王朱棣的不滿。

    據說朱棣的次子朱高煦長的很帥,而且非常勇猛有膽略,的確有點像唐朝的秦王李世民,而朱棣的長子朱高熾身體臃腫肥胖,行動不便,朱棣在最初並不喜歡朱高熾,朱棣認為次子朱高煦更像自己,所以很喜歡他。

    “ 漢王高煦,成祖第二子。性兇悍......及太祖崩,成祖遣仁宗及高煦入臨京師。舅徐輝祖以其無賴......不聽,盜輝祖善馬,徑渡江馳歸。途中輒殺民吏,至涿州,又擊殺驛丞,於是朝臣舉以責燕。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從,嘗為軍鋒。白溝河之戰,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徐輝祖敗燕兵於浦子口,高煦引蕃騎來。成祖大喜,曰:“吾力疲矣,兒當鼓勇再戰。”高煦麾蕃騎力戰,南軍遂卻。成祖屢瀕於危而轉敗為功者,高煦力為多。成祖以為類己......”——《明史.朱高煦傳》

    這段話大概的意思就是,朱高煦被送到朱元璋身邊,他很不討爺爺喜歡,在朱元璋死後諸王的子嗣又都送到了京城當人質,而他的舅舅徐輝祖(徐達的兒子)很討厭他,將他視為無賴一般,朱高煦百無聊賴就把舅舅的馬偷走了,然後北渡,途中還殺了很多官吏和老百姓,朱棣起兵後,朱高煦數次救朱棣於危難之中,朱棣很喜歡他,說他最像自己。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讓長子朱高熾在家看門,自己帶著次子朱高煦以“清君側”為名,率軍大舉進攻首都南京。 朱高煦是英勇善戰的猛將,總是衝在隊伍前面,白溝河之戰,斬殺都督瞿能父子。

    後來,朱棣在山東交戰時兵敗東昌,朱高煦率軍及時趕到,從亂軍之中救出老爸朱棣。靖難之役時,朱棣軍隊多次瀕臨危難,都是經過朱高煦浴血奮戰轉敗為勝。

    在靖難之役的戰爭中,老二朱高煦確實立下汗馬功勞。朱棣常說朱高煦很像自己。為了讓他在戰場上賣力氣,朱棣暗示讓朱高煦作為接班人,比如在浦子口一戰中,朱棣被擊敗,朱高煦再次神兵天降,朱棣喜出望外,大聲說:“再晚一步老爸就累死了,兒子,給我使勁打!”又拍拍他的背部說:"努力幹!世子常常生病。"

    朱棣這話有太多內涵,世子就是指朱高煦的大哥朱高熾,暗示朱高熾常常生病,可能無法勝任皇位接班人的重任,或不會活多久。

    朱高煦聽了老爸的話像吃了興奮劑一樣,率軍直接衝入敵陣,一鼓作氣將南軍擊退。

    等到朱棣攻佔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以後,自己當了皇帝。

    至於老二朱高煦為什麼一直覬覦皇太子之位?

    “成祖稱帝,論佐命功,擢工部右侍郎,贊世子守北京。尋召還,進兵部尚書。帝起兵時,次子高煦從戰有功,許以為太子。”——《明史》

    《明史》上白紙黑字寫的很清楚,朱棣跟朱高煦許願讓他做皇太子,而且在朱棣稱帝后群臣建議立朱高熾為皇太子時,朱棣還含含糊糊的給他們推辭了,還不止一次。

    “顧長子雖有仁厚之資,而智識未充,行業未廣”——《明太宗實錄》

    本來老二朱高煦沒想做皇太子,是朱棣三番五次向朱高煦許願,當大臣們一再推舉朱高熾做皇太子時,朱棣自己還屢次三番的推辭,這種做法能不讓朱高煦往自己身上想嗎?

    朱棣的所作所為真的會讓朱高煦誤解的。 但在真正決定立儲之事時,朱棣變卦了,他忘記在戰場上向次子朱高煦說的話,以朱高熾的世子之位是太祖朱元璋死前就定下來的,且為人仁厚賢德,因此作為皇太子。而朱高煦性格暴烈,過失太多,封朱高煦為漢王,藩國雲南。

    浴血奮戰打下江山卻被老爸朱棣忽悠一把,朱高煦的憤憤不平可想而知,出生入死奪得天下,儲君位置還是被坐在家裡,養得肥肥胖胖的大哥朱高熾搶了,自己被支到萬里之外當藩王,不肯前往藩國。

    朱棣也覺得對老二朱高煦言而無信有點過分,也就默許朱高煦留在南京。

    朱高煦覺得父親朱棣的天下是自己衝鋒陷陣打下來的,居功自傲,把自己比作秦王李世民。向皇帝朱棣索取天策衛為漢王護衛,不久,朱高煦又請求增加兩護衛。

    就這樣心裡朱高煦還是感到不痛快,就經常搞事洩憤,多次挑撥是非,陷害皇太子朱高熾,致使解縉冤死、黃淮入獄。

    明成祖朱棣怕漢王朱高煦效仿李世民弒兄逼父搞出大事,就改封地為青州,想從南京支走他,但朱高煦仍不願前往,還私自挑選衛士,招募精兵三千人,胡作非為,兵馬使徐野驢去維持秩序時,朱高煦竟然用鐵瓜錘將他打死。

    明成祖朱棣得知朱高煦違法之事達數十起,怒不可遏,剝奪了他的官職,把他關在西華門內,準備將他廢為庶人。

    皇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極力求情。朱棣削去朱高煦的兩護衛,殺了和他一起為非作歹的人以示警告。

    公元1424年,64歲的明成祖朱棣在北伐回軍途中病死,皇太子朱高熾繼位明仁宗。

    朱高煦看到父親死了,便準備效仿李世民搶奪皇位。皇帝朱高熾知道後,沒有責備二弟朱高煦,卻將他召回京城,增加其俸祿,賞賜數以萬計的寶物,還將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都封為郡王,想以些安撫他。

    漢王朱高煦卻不領情,依然藐視身體有殘疾的皇兄,原來朱高熾身體肥胖,又是瘸子。

    有一天,兄弟倆去陵墓祭拜,朱高熾一不小心跌了個跟頭,朱高煦在後面打趣說:"前面那個人栽了跟頭,後面的人警覺了。"

    朱高煦剛說完,沒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聽到後面有人說:“還有更靠後的人警覺啊!”

    這句話預示了朱高煦的悲慘命運,因此朱高煦大驚失色,回頭一看,說話的人是大哥朱高熾的皇太子朱瞻基,這話裡有話啊,於是朱高煦又恨上了這個大侄子。

    老大朱高熾的確體弱多病,剛當了一年皇帝年僅47歲就病死了,皇太子朱瞻基從南京趕往北京奔喪。

    野心勃勃的朱高煦仍然憤憤不平,大哥死了,侄子繼位,皇位還是沒自己的份,於是下了黑手,在半路設下埋伏截殺儲君朱瞻基,但陰差陽錯錯過了時機,刺殺沒有成功。

    皇太子朱瞻基繼位,就是明宣宗。明宣宗對漢王朱高煦與趙王朱高燧兩個叔父的賞賜厚於其他王府。

    後來,朱高煦向宣宗提出請求,敷陳利國安民四事。宣宗命有關官員將其建議予以實施,又覆信答謝。此後,凡是朱高煦提出的請求,宣宗都按照他的意見一一照辦,朱高煦卻認為宣宗軟弱無能,更加驕橫狂妄。

    公元1426年八月,朱高煦不自量力,起兵造反,聯合山東都指揮靳榮,散發刀箭、旗幟,掠奪老百姓的馬匹,設立前後左右中五軍,任命王斌、朱恆等為太師、都督、尚書等官職。

    對於二叔朱高煦造反,明宣宗朱瞻基早有防備,親自帶兵征討。朱高煦生性殘暴,平時飛揚跋扈,不體恤手下的人,動不動就殺人,很多人早就不想跟他幹了。

    城內叛軍聽說皇帝親自征討,都密謀反水抓住朱高煦獻給宣宗。

    朱高煦雖然自比李世民,但政治軍事才能以及籠絡人心的能力與李世民是天淵之別,朱高煦見大勢已去,造反不會成功,於是出城投降侄子明宣宗。

    群臣紛紛上奏,請求將朱高煦明正典刑。宣宗不許,還把彈劾奏章給朱高煦看。

    朱高煦叩首道:“臣罪該萬死,惟聽陛下處置。”朱高煦餘黨全部被擒後,宣宗赦免城中守軍之罪,改樂安州為武定州,命薛祿與尚書張本留守,然後班師回朝。

    返回北京後,宣宗將朱高煦父子廢為庶人,關押在皇城西安門內,還親自把平息朱高煦叛亂一事編寫成《東征記》,昭示群臣。逆黨王斌等人伏誅,同謀伏誅者六百四十餘人,因故意放縱和藏匿反賊而被處死或戍邊的計一千五百餘人,發配到邊遠地區的計七百二十人。

    後來,宣宗去探視朱高煦,卻被朱高煦一個掃堂腿故意絆倒。

    跌得嘴啃泥讓28歲的明宣宗怒不可遏,他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銅缸將朱高煦扣住。

    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將大缸頂起。

    宣宗又命人在銅缸周圍點燃木炭,把46歲的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銅缸內。朱高煦的幾個兒子也全都被殺。

    造成朱高煦悲劇的始作俑者無疑是他的父親明成祖朱棣,所謂知子莫若父,作為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的朱棣難道不知道兒子朱高煦有沒有勝任皇帝的能力,不應該言而無信忽悠朱高煦。

  • 6 # 媚之夭夭

    朱高煦和朱高熾搶皇位,朱高熾和後來的朱瞻基當皇帝后怎麼對待他?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喜歡舞槍善戰,得到了朱棣的喜愛。朱高熾是長子,仁愛,慈孝,頗受朝中大臣的擁護。倆個人的性格恰相反!一動一靜,一武一文!

    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確實立下了赫赫之功,也多次相救朱棣於危難之時,正是這種出生入死,朱棣更加賞識他!也曾暗示今後的儲君非他莫屬!以至後來,朱棣立朱高熾為太子時,朱高煦不服,想造反其實跟朱棣很大的關係!

    那麼,朱棣本意是想立朱高煦為太子,後來在幾個重臣,像解縉的力諫之下,按照祖制,立長不立幼,才改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

    那麼,朱高熾當上皇帝后是怎麼樣對待這個弟弟呢?

    一,朱高熾對朱高煦是以德報怨!

    朱高熾由於身體的緣故,不喜歡舞刀弄槍上陣殺敵,而是喜歡讀儒家思想的書,仁愛待人!這樣跟爭強好鬥的朱高煦形成了對比!

    朱高煦也沒有把這個大哥放在眼裡,仗著自己的戰功和功夫飛揚跋扈,隨心所欲!原以為太子之位非自己莫屬時。沒有想到朱棣改立了大哥,還把自己封地到雲南!惱羞成怒之下,朱高煦要造反,朱棣得到報信後,立即拘禁了他,還把他貶為庶人!

    朱高熾在公元1424年繼位,大赫天下!當然也包括這個弟弟朱高煦!

    曾經對自己的陷害,曾經想謀反,朱高熾全部不計較!還讓朱高煦食親王俸祿,封他的幾個兒子爵位!這就是典型的以德報怨!可是,朱高煦不但不認錯,更說不上領朱高熾這個大人情了!

    二,朱瞻基對朱高煦的不客氣!

    公元1426年,朱瞻基即位,是為明宣宗!

    朱高煦見大哥死了,侄兒又繼位了,曾經那顆奪位蠢蠢欲動的心終於暴露出來了!親自寫戰書,舉兵造反!

    別看,宣宗剛繼皇位,其實對這個二叔一直提防著!所以,朱高煦要造反,他覺得不奇怪!

    就在大臣紛紛推薦誰帶兵征討朱高煦時,宣宗說自己御駕親征!

    朱高煦以為,無論是誰來帶兵,自己都有勝算,可是宣宗親征,自己這邊的大臣都心繫朝廷,甚至是倒戈一擊那就後果嚴重了!

    經過一番權衡,朱高煦親自來到宣宗馬前乞降!

    就這樣,朱高煦的叛亂很快平息!

    但是,宣宗有好心之德,只把那些叛亂的同謀,像王斌那些共計640人,誅殺了!而朱高煦呢?只是拘禁他!

    一有時間,宣宗還去看望這個二叔!

    沒有想到那次,宣宗近至朱高煦身旁時,這個武功高強的二叔一記“秋風掃落葉”把宣宗掃倒!

    宣宗大怒,就叫人抬來近400斤重的銅缸,把朱高煦押進去,下面燒木炭,活活的烤死!隨即幾個兒子跟著被殺!

    由此可見:朱高熾一直仁義待朱高煦,可是朱高煦仍不悔改!對待侄兒還是那樣,可是侄兒就沒他父皇的隱耐和善心了!算是自作自受吧!

  • 7 # 安定郡小書生

    中國有句古語為“賊心不死”,常用來形容那些對於一件明知不可為的事情,偏偏惦記在心中,念念不忘。用“賊心不死”來形容朱高煦想做皇帝的痴夢,可以說恰如其分。當然這個皇帝夢的源頭,要歸罪於自己的老爸,一個靠造反做了皇帝的燕王朱棣。

    夢起

    當年燕王朱棣造反,南下搶侄子的皇位。在浦子口戰役中,燕王朱棣的軍隊被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派來的軍隊擊敗。這時,朱高煦帶著一支生力軍衝了進來,看見兒子在戰場生猛的表現,朱棣一高興,就撫摸著兒子朱高煦後背,說道:“好好表現吧,兒子,你大哥身體不行,你懂的。”

    逐夢

    從此,這個代替自己哥哥,做自己父親接班人的夢想在朱高煦心中算是紮根發芽,以至於逐漸長成了一個參天大樹。作為弟弟的朱高煦,從心中一直希望身體多病的哥哥朱高熾早點與這個世界告別,然後由自己順理成章的接班繼續幹。

    而然體弱多病的世子,以後之後成為太子的朱高熾,就是一直病懨懨的拖著不離開。剛開始,已經成為漢王朱高煦心裡想著,那就耗著吧,當然偶然製造點小矛盾,刷下存在感;可是越耗,朱高煦發現越不對勁,都十幾年過去了,太子依然病懨懨的活著。

    朱高煦急了,之前的小動作開始逐漸升級。同時,人一急也就容易漏出破綻,這不朱棣也發現自己的二兒子朱高煦的不規矩行為。一怒之下將朱高煦貶為庶人,囚禁起來。最後還是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出面極力求情,這才保住自己的漢王爵位。但朱棣還是不放心,這次下死命令,讓朱高煦前往樂安州就藩,意圖讓其遠離京城權利中心。

    看到依靠政治鬥爭,實現接班夢想破滅了。我們的朱高煦同志依然不氣餒、不妥協,決定採用自己老子當年用過的方式實現自己的皇帝夢,那就是造反。在藩地的朱高煦開始訓練死士,緊鑼密鼓的策劃謀反事宜。能把謀反事業弄得理直氣壯,讓對手知道的人只有我們的朱高煦同志了。知道自己的弟弟在藩地一直不消停,太子朱高熾多次寫信勸誡,意思是你別胡折騰了,老哥全知道。但是朱高煦同志依然是我行我素,賊心不改。

    公元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在北伐回軍途中病逝,太子朱高熾繼位成為了明仁宗。在藩地的漢王朱高煦沒有等到自己哥哥的病亡,卻等到自己老爸的去世,而且自己哥哥朱高熾順利成為了新的皇帝。

    夢滅

    朱高煦的皇帝夢破滅,朱高煦很傷心,朱高煦要報復、要做最後一搏。此時朱高煦嫡次子朱瞻圻正在北京,負責監視朝廷舉動;朱高煦也乘機派遣心腹入京,伺機叛亂。面對還不死心的弟弟,成為明仁宗的朱高熾很無奈,只好將弟弟朱高煦召回京城,好言安慰了一番,增加俸祿,賞賜珍寶無數,並將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也封了郡王,然後繼續讓他回藩地做一個逍遙的王爺。

    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當了僅僅十個月皇帝的明仁宗病逝,太子朱瞻基從南京趕往北京即位。

    看到僅僅當了十個月皇帝就病逝的皇帝哥哥,朱高煦心裡又開始不平衡起來了,大罵老天的不公。心裡埋怨自己的哥哥太不地道了,遲不死早不死,剛當上皇帝沒幾個月就死了。朱高煦不甘心啊,就準備在太子朱瞻基北上經過自己藩地的時候,來個半路截殺。結果是很不幸,還是沒有成功,自己的侄子朱瞻基還是順利的當了皇帝,成了明宣宗。估計對自己這位叔叔是同情多於憎惡,成了皇帝的朱瞻基對自己叔叔朱高煦也是進行了一番封賞,遠遠高與其他王府。

    作死

    看到自己皇帝侄子沒有跟自己算賬,心死如灰的朱高煦的心又開始熱了起來。曾經的莽夫朱高煦也開始操心國家大事起來,給遠在北京的皇帝侄子上了一份立國安民的奏摺。作為侄子的明宣宗,看到自己叔叔也開始為這個國家操心,也就準了他的奏摺,讓人按照奏摺上的建議開始實施。看到皇帝侄子按照自己的吩咐一一照辦了,朱高煦的膽也跟著肥了起來。

    朱高煦開始招兵買馬,準備武器、旗幟,對外聯絡山東都指揮靳榮等人,對內聯絡京城的英國公張輔為內應,開始準備造反事業。然而英國公張輔早就看清了朱高煦的能力,知道是小孩子過家家,將來失敗了人家朱高煦仗著皇帝的叔叔尚可免一死,自己可就倒黴了。於是張輔檢舉了朱高煦,當時還有在山東老家守孝的御史李浚也跑進京來告變。皇帝朱瞻基經過確認之後,開始御駕親征。

    看見皇帝侄子御駕親征,牛人朱高煦並沒有慌,緊閉城門,準備與侄子朱瞻基放手較量一方,甚至對侄子的勸降信置之不理。結果皇帝朱瞻基在城外的大炮一響,城內開始慌了,準備將首謀朱高煦擒了獻城投降。朱高煦慌了,趕緊讓人偷偷出城,告訴自己皇帝侄子,叔叔要投降。

    朱高煦投降了,朱瞻基也撤兵回了北京。曾經的漢王朱高煦及兒子們被廢為庶人,關押在皇城西安門內,那些跟隨朱高煦造反的人果然都被誅殺了。後來,朱瞻基還是不忍心自己叔叔悽慘的下場,親自跑到關押的地方去探視。於是叔侄二人一邊散步,一邊聊天,當看到自己皇帝侄子在前面揹著手的樣子,朱高煦心裡又開始不平衡起來了,就上前給自己大侄子使了一個絆子。然後朱高煦看著來了個“狗吃屎”的侄子狼狽樣子,終於開心的哈哈大笑起來。

    朱高煦是高興了,可自己的皇帝侄子朱瞻基不高興了。就讓人抬了一個大缸,把自己叔叔扣在缸中。可是朱高煦畢竟是曾經戰場上下來的人物,勇力依然不減當年,直接就將銅缸頂了起來。朱瞻基又命人將銅缸壓住,並在周圍點燃木炭,朱高煦就這樣被活活炙死在銅缸內,自己的幾個兒子也跟著被誅殺了。

  • 8 # 肖邦老師的課堂

    現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中,朱高煦受到朱棣的寵愛,因此他與太子朱高熾爭奪太子之位。歷史上也確實如此,但由於朱棣喜歡太孫朱瞻基,而且大臣們都支援朱高熾,比如楊士奇,解縉等人力挺朱高熾。他們認為朱高熾有治國能力,朱高煦只會打仗,治國水平差,為了明朝未來的長治久安,只能讓朱高熾繼位。可是朱高煦不這麼認為,他自比唐太宗,還請求增加護衛,而且還挑撥太子的是非,說朱高熾身邊的官員離間他們皇家的內不關心,導致解縉冤死,黃淮下獄。

    他最大的錯誤是自己招募軍士三千人,還僭越使用皇帝的車馬,朱棣知道後,奪了他的冠服,把他囚禁在西華門。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為他求情,於是朱棣讓他去了樂安(山東惠民)就藩。朱高煦到了封地後,開始策劃謀反。朱高熾即位後,也就是明仁宗,朱高煦就派人監視朝廷舉動,準備叛亂。朱高熾知道後,就把朱高煦召回京城,大加封賞,但是不到一年,朱高熾就病逝了。此時的太子朱瞻基準備從南京回北京,這時朱高煦想在半路截殺他,但是沒有成功。

    這樣朱瞻基就登基了,就是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後,仍然賞賜朱高煦,並且對朱高煦提出的意見都實施。這樣朱高煦認為朱瞻基軟弱,不久朱高煦就起兵造反了。他想勾結英國公張輔作內應,可是張輔是支援朱瞻基的,於是告發了朱高煦,同時御史李浚也告發了朱高煦。可是朱高煦不願用兵,就寫書信給他,勸他不要造反,可是朱高煦不以為然,還要求朱高煦把夏元吉送來,再談判。

    朱瞻基於是派兵攻打朱高煦,大軍到達樂安後朱高煦還下了戰書,結果朱高煦軍中內部倒戈,朱高煦就此投降了。回京後,朱瞻基將朱高煦廢為庶人囚禁在西安門,後來朱瞻基探視朱高煦,然而朱高煦故意把朱瞻基絆倒,朱瞻基就把朱高煦燒死在了銅缸裡了。

  • 9 # 跪射俑

    朱高煦不過是一個在政治上懷有野心,居功自傲,蓄意製造叛亂,違逆軍心民意的野心家。在軍事上,朱高煦是無謀無斷、無深圖遠算之人。他在違逆形勢的情況下發動叛亂,既在政治上負叛亂之名,又在軍事上倉促盲動,困守樂安,自取滅亡。

    永樂十四年(1416年)十月,成祖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違法之事達數十起,對其予以痛斥,剝奪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準備將他廢為庶人。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在成祖面前極力請求。成祖削去朱高煦的兩護衛,將他的親信誅殺。

    永樂十五年(1417年)三月,成祖將朱高煦徙封到樂安州(今山東惠民),並命他即日起程。朱高煦到達封地後,心懷怨念,更加著急地策劃謀反。朱高熾雖多次致書勸誡,朱高煦仍不肯悔改。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在北伐回軍途中病逝,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朱高煦之子朱瞻圻當時正在北京,窺視朝廷舉動,朱高煦也派遣心腹入京,伺機叛亂。明仁宗知道後,將朱高煦召回京城,增加其俸祿,賞賜寶物數以萬計,仍命他返回樂安,還將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 [14]

    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病逝,太子朱瞻基從南京趕往北京奔喪。朱高煦打算在半路設伏,截殺朱瞻基,但由於行動倉猝,沒有成功。不久,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對朱高煦與趙王朱高燧的賞賜厚於其他王府。

    後來,朱高煦向宣宗提出請求,敷陳利國安民四事。宣宗命有關官員將其建議予以實施,又覆信答謝。此後,凡是朱高煦提出的請求,宣宗都按照他的意見一一照辦,朱高煦卻認為宣宗軟弱無能,更加驕橫狂妄。

    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朱高煦起兵造反,聯合山東都指揮靳榮,又在衛所散發刀箭、旗幟,掠奪周邊郡縣的所有馬匹,設立前後左右中五軍,任命王斌、朱恆等為太師、都督、尚書等官職。朱高煦還企圖勾結英國公張輔為內應,但被張輔告發。

    當時,御史李浚在家守孝,得知朱高煦謀反,改名換姓,由小路趕往北京告變。明宣宗仍不忍用兵,派宦官侯泰賜書信給朱高煦。朱高煦部署重兵壓陣,面南而坐會見侯泰,並道:“永樂年間皇帝聽信讒言,削去我的護衛,把我封到樂安,仁宗也僅用金帛引誘糊弄我,我怎能這樣鬱鬱不樂地長居於此?你回去告訴皇帝,將奸臣夏原吉等人送來,然後再慢慢商議我的要求。”侯泰非常恐懼,只好返回京師。宣宗問起朱高煦所言,侯泰不敢據實回答。

    同月,朱高煦派百戶陳剛上疏,又給公侯大臣寫信,多有指斥之詞。宣宗嘆道:“漢王果然謀反了。”於是派陽武侯薛祿率軍討伐,大學士楊榮卻勸宣宗御駕親征。張輔奏道:“請給臣二萬兵馬,擒拿朱高煦獻給陛下。”宣宗道:“你確實可以平定叛亂,但我剛剛繼位,也許還有心懷二意的小人,若不親征,便不能安定小人的反叛。” [19]

    朱高煦起初聽聞薛祿率軍,非常高興,認為容易對付,及至得知宣宗親征,方才害怕。後來,宣宗致信給朱高煦道:“張敖失國,始於貫高,淮南被殺,成於伍被。現在大軍壓境,你只要交出慫恿謀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過失,恩惠禮遇與原先一樣,不然的話,一開戰你必然被擒,或者你的部下把你當成奇貨綁了獻於朕,到那時,你後悔也來不及了。” [20]

    征討大軍前鋒到達樂安後,朱高煦下戰書,約定明晨開戰。宣宗命大軍疾行,駐軍在樂安城北,包圍四門,併發射神機銃箭,震懾叛軍,又不顧眾將請求,再次把勸降書信射入城內,朱高煦仍不理會。

    這時,城內叛軍都想抓住朱高煦獻給宣宗。朱高煦大驚,暗中派人到行營面見宣宗,打算明日出降,得到允許。當夜,朱高煦把兵器與通謀書信全部燒燬。次日,宣宗移駐城南。朱高煦打算出城,被王斌等人勸阻,只得假意回到漢王府,暗中從小路出城投降。

    被殺

    這時,群臣紛紛上奏,請求將朱高煦明正典刑。宣宗不許,還把彈劾奏章給朱高煦看。朱高煦叩首道:“臣罪該萬死,惟聽陛下處置。”朱高煦餘黨全部被擒後,宣宗赦免城中守軍之罪,改樂安州為武定州,命薛祿與尚書張本留守,然後班師回朝。

    返回北京後,宣宗將朱高煦父子廢為庶人,關押在皇城西安門內,還親自把平息朱高煦叛亂一事編寫成《東征記》,昭示群臣。逆黨王斌等人伏誅,同謀伏誅者六百四十餘人,因故意放縱和藏匿反賊而被處死或戍邊的計一千五百餘人,發配到邊遠地區的計七百二十人。 [24]

    後來,宣宗去探視朱高煦,卻被朱高煦故意絆倒。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銅缸將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將大缸頂起。宣宗又命人在銅缸周圍點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銅缸內。朱高煦的幾個兒子也全都被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劇《安家》播出後,關於房子你有什麼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