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張9844
-
2 # 大海泛舟客
要回答您這個提問,關鍵是那個“本”字。所以不能少去前提條件,就是:人之初。
人性,倒底是“本善”?還是“本惡”?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對此進行過辯論,卻誰也說服不了對方。依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從辯證來看,對“性本善”與“性本惡”的說法,應該是相對的!敵對的雙方,由於立場不同,對同一種現象或行為,會得出善或惡的相反結論。
從現在所瞭解到的科學知識來看,人性,天性是自私的!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性本善”不正確。
依據是:
每個母親懷上胎兒,妊娠時,有段時間會發生嘔吐,吃啥吐啥,反應還很大。
科學家解釋了這一現象,認為這是胎兒的本能反應,這是母子之間的戰爭。 因為胎兒幼時太弱小了,容易受到傷害。為保護自己,他就想辦法讓母體嘔吐,排除母體吃進肚子裡的東西。以減少接觸母體外界的事物。
“反應停”。這一意外的藥物事件,更進一步證實了這種“母子戰爭”理論的正確。
“反應停”,可以制止妊娠嘔吐。但服用了“反應停”的孕婦,卻產下了大量畸形胎兒。
懷孕後期,母親為了供應兩個人的營養,胃口大開。此時的母子雙方,依然在鬥爭中。如果是嬰兒贏了,母體就會瘦去,胎兒就會發育良好,甚至超重。如果是母體勝利,那生下來小孩就會重量不足,而母親卻發福發胖,顯得營養過剩。
由此看來,就算是天下最純真的母子情,也存在著自私的鬥爭。
這種本能的自私,不就是一種惡嗎?
-
3 # 尋真理91
嚴格地說善於惡都不是人的根本屬性!人的根本屬性是包含於所有人的,因此,它就不可能用善惡來說明它。即然不可以善惡來證明它,那它就是至善的了!這也是為什麼畜生是沒有這樣的至善之故。
-
4 # 覃俊益
人之初,性本善。在接觸社會現象發展提高中,得到了很多啟發,改孌了人的本性。
跟好人學好、跟壞人學壞。
-
5 # 國子138782386
人性本無善惡,人性本空。人呱呱墜地,不過一張白紙,受境遇薰染,才趨向善惡。善惡不是絕對的,而是主觀的、社會的、歷史的。
-
6 # 大任說
問:“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是相對的還是絕對的說法呢?有何依據?
回答前言對人性之初是善是惡的爭論已經延續了幾千年了,至今仍然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如孟子的性善說,荀子的性惡說,告子的性既不善又不惡之說都有他們的觀點和論據,一時難分孰是孰非。
而人本性的善惡,我認為是絕對的。我們不可否認人生下來在智力和體力方面存在差異,但是造物者賦予的人的本性是一樣的,就不存在對比,更沒有相對而言。
一、人之初,性本善幾千年來,人們對人性善惡的討論是集中在”本“上,”本“即是”根“,是指人從母親的子宮裡出來,來到世間的那一段極短時間。在這一時間段的嬰孩,沒有被周圍環境所影響,老子命名為”赤子“。因此,可以把人性本善或本惡理解為剛生下來的赤子之性是善是惡。那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關於人之初性的觀點歸納起來有三點:善,惡,不善不惡。自開始爭論到現在,不管是善也好,是惡也罷,人們對人性的看法都是絕對的,肯定的。不善不惡也是一種肯定的觀點,而且論據在當時讓人信服不已。
人性不善不惡提出者是告子,西漢的董仲舒把它發揚光大。董仲舒舉了一個非常著名的論據,他認為人性就像是禾苗,並無善惡好壞之分,而人性善惡的分別好比稻米飽滿與乾癟的分別,全由後天成長與環境所致。
但董仲舒的觀點存在一個漏洞,他忽略了禾苗是從哪裡來的。一個乾癟的稻米不可能健康地長成禾苗或是結出稻米,而顆粒飽滿的稻米是長出一株健康禾苗的基礎。所以,人性該是善的。楊絳先生在《走在人生邊》一書中闡述過她對人性的觀點,大致意思是:人性之初是善的。假如人性本惡,從根上都是壞的,那怎麼能變成好的呢?人性本善,經環境影響變惡。有的人內心原本的善能戰勝心中的魔鬼,於是重回善道,這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的人到臨死的時候,內心的善能都沒能發揮作用。
二 、人性最初的善惡不是相對的什麼是相對的人性之本善或惡?
在社會中流行著一種觀念:人之初,性本善或者性本惡沒有明確的劃分,你相信性本善,那麼它就是對的,反之亦然。這便是相對的人性善惡之分的例子。不過人性之初確確實實是有明確的判別的,可能只有造物主向世人揭示,我們才會相信吧!
例如,我們人類社會有道德標準,標準是人定的,這是不是善惡相對的理論依據呢?顯然不是,甲為了保護乙而去傷害丙,其中在乙的角度看甲是善的,在丙的角度看卻是惡的,看似是相對的。但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這不是人類最初的赤子狀態。
結束語綜上,人之初,性本善。本善是絕對,相對在形成一定的道德價值後,可惜已不是本來狀態。
-
7 # 智宇思維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是相對還是絕對的?
我的回答是:人性出生本沒有善惡之分。人性的善與惡都是後天養成的,是後天相對而言的。
我們要判斷人性本(出世時狀態)善或本惡?首先要知道什麼是人性善與人性惡?才能去判斷人性本善或本惡。
人性善,就是隻要能夠給人們帶來幸福快樂,帶來和諧美好,帶來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行為等等這些都是人性善的表現。比如:人們內心善良、純潔、純真、溫厚、質樸、和善等等,這些積極向上的思維表現。
人性惡,就是那些破壞人們幸福快樂、破壞人們和諧美好、破壞人們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行為等等這些都是人性惡的表現。比如:人們內心很壞、惡劣、醜陋、厭惡、罪惡等等,這些消極頹廢的思維表現。它與人性善完全是對立的。
究竟人性本善還是本惡?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人性:
第一、從我們人類剛出生的現狀來說,我們人類在剛出生時,他的動物天性與普通動物是沒有什麼兩樣的,都具有動物所具有的純天然動物屬性,都懂得天性都會的吃喝拉撒等這些生存技能。只不過各種生物在他們出生時的生理結構不一樣,導致每種動物因生存需要而產生各種天性所具有的生存技能也不一樣而已,要不然就無法生存下來了,早就滅絕了。
從我們人類在剛出生時的行為表現來說,一出生是不會說話的,只是會哭,會哭這點就是我們人因生存所需要的本性技能。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剛出生的嬰兒不哭會發生什麼狀況呢?那就讓我們大人無法隨時判斷並掌握他的需求,因此嬰兒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吃食就會餓死而無法生存下來。有此你能判斷這哭的行為是善的?還是惡的?答案是既不能判定它是善也不能判定它是惡。他的哭聲既不能給人們帶來幸福快樂、和諧美好,也不能去破壞人們的幸福快樂與和諧美好。所以說這是中性的行為表現,並沒有什麼善惡之分。
從我們人類在剛出生時的思維表現來說,除了天性使然的哭聲行為表現,還有就是嬰兒的思維模式,當他在睜開第一眼望著周圍嶄新世界的時候,他會怎麼去思考?在他腦袋裡還沒有接受任何資訊給於刺激的時候,在他的大腦里根本就還沒有形成記憶。這個時候他的大腦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你覺得他能夠給人們帶來這些幸福快樂與和諧美好嗎?他會想辦法去破壞人們的幸福快樂與和諧美好嗎?甚至他連思維都還沒有形成,不過就是一個由各種各樣的細胞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組合體而已。這個時候的他與動物沒有什麼兩樣。我們仔細想想,他是哪裡來的善惡之分?所以說人類剛出生的時候沒有什麼善惡之分。
第二、從出生後接受教育方面來說,自從他出生世這一刻起就開始接受他周圍環境對他的影響,由他的身體五官以及人體所有能夠接受到環境資訊的各種感覺細胞。如:用我們人類的五官“耳、目、鼻、舌、膚”分別去“聽、視、嗅、味、體”來接受各種侵入他並影響他的資訊,再在我們的大腦裡進行儲存起來,由於接受周圍環境資訊的不斷增加,隨著時間的積累,久而久之,在我們的大腦裡就會根據接受到的資訊而由大腦慢慢形成自己的記憶資訊。這些記憶資訊就變成了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這個時候才有自己獨有的思維表現和行為表現。也就行成了自己的個性表現。
例如:幼兒一開始睜開眼望著周圍環境中的一切就開始學習了,不斷透過自己接受各種外來的資訊,比如一睜眼就看到“光”,再由大腦接受並儲存起來,從此就認識了光會對他的眼睛感覺到“刺眼”,以後就會對光避開一點,知道把眼睛睜小一點就可以了。慢慢跟著大人學習說話、走路、拿筷子吃飯等等這些生活技能。再大一點就去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進行學習知識。
所以說:人的性格形成主要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一個是先天的,即出生就具有的;另一個是後天的成長環境和教育。
由此可知,人一出生沒有善惡之分,只是後來的環境和教育的影響而導致人的善與惡之分。環境造就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性的善與惡都是後天造就的。
-
8 # 黃曉波
“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孟子性善論。從小我們就記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孟子僅次於孔子被尊為“亞聖”,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性本善的觀點佔據了正統地位。例如在《告子》篇,孟子就試圖去證明人性本善觀點的正確性。
荀子性惡論。荀子認為人性本惡。荀子教育出了兩個頗負盛名的法家弟子,即韓非子和李斯。
告子“人性如水”論。告子認為人性最初並沒有善惡之分,就像流水一樣,是善是惡全看後天引導。如果是向善引導則為善,如果向惡引導則為惡。
-
9 # 儒釋道小火鍋
小時候,我們都背過《三字經》。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就這麼一句,後世的人們爭論不休。其實這句話說的很好,不過再好的人參果也經不住豬八戒那種吃法啊。有些人提出“性善論”,搬出儒家大宗師孟子做後盾。有些人提出“性惡論”,理由是儒家VIP荀子也這麼說。
其實,孟子沒錯,荀子沒錯,三字經也是很好的。錯就錯在,後代學者們沒有把“初”和“性”定義清楚就開噴。各執一詞,變成了機器貓大戰聖鬥士——這是哪兒跟哪兒啊……
今天,我們就嘗試對“人之初性”做一個梳理,搞清楚這個問題的本質。
什麼是性?
性,在大眾腦袋裡,有天性、本性、性格、習性等等理解。
而古人,對“性”有非常精確的定義:
儒家的根本經典《中庸》,在開篇第一句就說:
“天命之謂性”
啥意思?上天創造你的生命時,從它自己裡面分給你那一點東西,就是性。這也是宋儒所說的“天命之性”。
而《中庸》裡還說道: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啥意思?人生來就有喜怒哀樂,這是人的情緒,也叫做“情”。宋儒把這個叫做“氣質之性”。
所以,我們歸納一下,人性有兩種:天性、氣性,這兩種性貫穿著每個人生命的一生。
天性與氣性有什麼不同?
天性是每個人都有,且一樣的,因為他來自於天。當年有人問孟子什麼是仁,孟子說,任何人看到小孩趴在井口玩耍,將要掉進去,都會心裡咯噔一下,擔心小孩掉下去。這就是惻隱之心,也就是仁。而不論有沒有文化,是勞動模範還是黑道大哥,對於這個掉井畫面,心裡都會有這種反應。因此,這就是人人所共有的,相同的“天性”。
氣性就不同了。有些人去餐館吃完飯還要扯一卷衛生紙回家上廁所用,而有些人去了酒店,免費的洗漱用具也不用,拿出自己的舊牙刷用起來……有些人好學,有些人只知道玩耍;有些人喜歡助人,有些人成天網上找人掐架……說起各種人性的善惡美醜,怕是幾百萬字也說不完的。這就是氣質之性,也就是“氣性”。
因此,宋儒說“存天理,去人慾”。我們學術界的學者們常常批駁這句話,說它是封建思想,壓制人如何如何。其實這句話原本的意思是很好的,只不過又被豬八戒吃了這好好的人參果。
啥是天理?啥是人慾?
——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慾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朱子語類》)
所以,存天理,人的天性就會保全。滅人慾,人的氣性就不會氾濫。
朱熹(1130年—1200年)
什麼是人之初?
性的定義我們搞清楚了,現在我們來定義什麼是“人之初”。
所謂初,就是開端。而人的開端是哪裡呢?是應該以出生為開端?還是以受精卵為開端?還是以懂事為開端?
這裡,儒家沒有說明白的事情就需要請道家出場了。
道家對於“初”,有幾種定義:
胞胎階段、赤子階段、童子階段、少年階段。
對於生命形成之初是怎麼回事?我們下面的敘述的觀點來自於清代著名的道家學者劉一明。
劉一明著《象言破疑》
一、胞胎階段:
當父母那個以後,精子和卵子結合為受精卵,在母親體內開始生長。這個過程中,道家認為有三種力量參與了生命的創造:
來自父親母親的“陰陽二氣”,還來自宇宙的“先天炁”。亦或稱之為:陰神(來自母親)、陽神(來自父親)、元神(來自宇宙)
這個時候的人,在母親肚子裡逐漸成形,不需要像普通人那樣呼吸就能維持生命,真是神奇。道家把這個階段稱作“先天”,又稱作“無極”。這是把人比作宇宙了。意思是宇宙還是混沌,連天地都還沒創造之前。佛家把這個叫“父母未生”或“本來面目”。這個時候的人,沒有意識,一切都是宇宙的神奇之力在持續的雕刻創造生命的形體。
二、赤子階段:
隨著十月懷胎,分娩將至。嬰兒終於“哇嗚~”一聲墜地了。這個時候,也是人的第一口氣開始呼吸的時候。而正當此時,第四種力量參與到這個生命的創造裡。這就是道家所說的“識神”。當第一口呼吸開始的時候,識神就進入到孩子的身體,與先天的“元神”混合附著在一起,寄生在元神之上。這個階段,道家稱之為“後天中之先天”,意思和前面一樣,就是宇宙從混沌到開天闢地了。
《道德經》這樣描述嬰兒的“天性”: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為什麼?你看看剛出生的小寶寶,特別招人喜愛。無論你美還是醜,他都用好奇的目光看著你。而寶寶與小貓小狗一起躺在搖籃裡,寶寶也不會害怕貓狗,貓狗也不會傷害寶寶。這是因為嬰兒此時只有“天性”,而沒有“氣性”。雖然識神附著在元神上,但是還沒開始發作,伏藏而已。
三、童子階段:
隨著嬰兒漸漸長大,有了語言能力,有了知識,開始形成自己的三觀。這個階段,童子依然是純真善良的,因為支配童子的依然是來自宇宙的“元神”,即天性。
四、少年階段:
當童子漸漸長大,到了臨界點(道家稱之為“二八氣足”)的時候,伏藏的識神終於跳出來,反客為主,把元神給壓制到後臺去了。這個時候,男孩女孩,開始有了青春萌動的意識,開始攀比和佔有……這個階段就是“氣性”壓制“天性”。
這也是每個人逐步形成自己性格的階段,也是顯露出才華差異,品德優劣的階段。
結論:人之初,性非善非惡
回到我們開頭,再看性善論、性惡論,再看孟子,荀子,是不是一切都清晰了?
孟子其實是在強調人的天性,讓我們不要丟失天性。
荀子其實是在憂慮人的氣性,讓我們要透過教育教化來抑制氣性的泛濫。
性善論,說的是人之初(胞胎階段、赤子階段),人的本性來自與宇宙的賦予。這個本性是至純至善的,所以“人人皆可為堯舜”,所以每個人都要從自己開始覺悟自己的本心。
性惡論,說的是人之初(童子階段、少年階段),人性中已經伏藏著自我意識。這個自我意識是自私和佔有的,能夠衍生出貪婪、嫉妒、兇殘、懦弱……等等惡。所以要重視教育,所以要讀聖賢書,所以要修身齊家,要忠孝仁義。
所以,綜合而言,人善論,性惡論,是後人創造的,並非二聖的觀點。本質上是源於語言文字的誤讀和誤解。為了矯枉歸正,我們基於不能全面解釋人性的性善論和性惡論,提出“性非善非惡論”來撥亂反正,迴歸正解。
結論就是:人性之初,非善非惡,有善有惡,可善可惡,揚善去惡。
如何迴歸天性?
一、儒家:懲忿窒欲
懲忿,是去掉人的躁性,謙卑處世,不生氣。
窒慾,是節制人的慾望,寡慾淡泊,不放縱。
二、道家:保養精氣神
修身,所以飲食有節、起居有常。
養心,所以恬淡虛無、真氣從之。
三、佛家:戒定慧
戒,就是做正確的事,不做錯誤的事。久而久之,就能形成定力,定力不斷打磨滋養,就能生髮出智慧。
儒釋道三家,總而言之,不外乎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從身體、語言、內心層面持續的做正確的事,把善培養成性格,從而返還“天性”。
結語
今天我們透過對中國文化裡“性”和“初”的概念辨析,進而論述性善論和性惡論之爭的具體原因,還原了孟子和荀子兩位聖賢關於人性論的正確理解,簡單介紹了儒釋道三家對於如何修養人性的方法。相信朋友們今後對於別人問起“人到底善還是惡?”的問題,都能清晰的回答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如果有不同觀點或問題,歡迎在討論區提出來和我討論。
-
10 # 趣文社
人性問題最早是由孔子提出來的,自那以後,針對人性的探尋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也出現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其中,孟子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兩種學說。下面,我將從人性的概念入手,跟大家分享我對人性善惡的理解。
人性的定義1,人性,即人的本質屬性。
孔子在《論語》中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是我們歷史上第一次對人性進行的表述。孔子在這句話裡論述了人有“性”和“習”的區分,認為人和人的“性”是差不多的,而人的“習”會因為外部環境和條件的影響會有越來越大的差距。但是,孔子整個思想體系都沒有對“性相近”的性有一個明確的說明。
2,孟子和性善論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學術思想,也是第一個對人“性”進行回答和定義的學者。他首先透過提出“類”的概念,從理論上將人從動物中剝離出來。他說:
“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
透過這句話,孟子不僅以“類”概念區分了人和動物,而且還用認為凡人和聖人是同一類,在人性上是沒有區別的。那麼,凡人和聖人這個同“類”共同本性是什麼呢?孟子說:
“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不善,水無不下。”《孟子告子上》
3,荀子和性惡論
在孟子之後,儒家大師荀子對人性的本質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認為: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荀子•性惡》
也就是說,“人性”是與生俱來的、不用學習、無須外力作用產生的屬性。就其內容來說,荀子認為還包括“情”,即各種生理本能。
“今人之性,目可以見,耳可以聽;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目明而耳聰,不可以明矣。…人之性,飢而欲飽,寒而欲愛,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荀子性惡》
這些就是荀子性惡論的理論依據。
小結:
無論是孟子的性善論還是荀子的性惡論,他們有一個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他們都認為“人性”是與生俱來的自然本性,也認可後天的教化對人性的作用。
“善”與“惡”的根源對善惡根源的探討有利於我們對“人性”辯證的分析。孟子主張人性善,荀子主張人性惡,那善惡的根源在哪裡呢?二位大師分別進行了回答。
1,孟子認為人性“善”的根源在於人本性的四種善端
1)善端之四心、四德
他認為,人心的“善端”不僅是先天性的,也是非功利性的,這也是人之所以是人、野獸之所以是野獸的原因。
比如說,一個人看見一個小朋友滑向水庫,在這個時候,他會馬上做出反應衝上去拉住小朋友。他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反應,絕不是因為打定主意要從小孩父母那裡獲得不菲的報酬,也不是因為他是小朋友父母的朋友才去救的,完全是出自本能的“不忍人之心”。因為他知道,孩子如果遭遇危險,無論是孩子本身還是孩子的父母親人都會陷入痛苦絕望之中。
孟子透過人們普遍存在的類似反應,證明了,人們心中具有先天性的“善端”。即“側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中“側隱之心”是根本。
“側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恭敬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公孫丑上》
後來,孟子透過不斷的研究,將“四心”進行擴充、發展,提出“四德”說,即“仁義禮智”。我們看到,既然“四心”是人與生俱來的,由“四心”而來的“四德”自然也是如此。所以孟子說:
“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也。”
2)不善
雖然孟子提出了性善論並進行了系統的論證,但是,他也看到了這個觀點並不能完整、準確的定義人性。
“若夫為不善,非其才之罪也或相倍蓰而無算也,也不能盡其才者也。”———《孟子·子上人》
可見,孟子對人的不善同樣進行了論證。在他看來,人之所以有善、惡之別,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四心”有何不同。而是因為有的人能好好的利用維護,有些人沒有做到好好利用維護,這才出現了差別。所以他說:
“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孟子•告子上》
2,荀子認為人性“惡”的根源在於“欲多物寡”
透過這種觀點,他批判了那種對人們進行“寡歡”、“去欲”、“無慾”的虛偽說教。從客觀角度肯定了人對物質生活的慾望是必然存在的事實。荀子這種觀點的提出,證明他對人性的研究要比孟子更深刻,更實際,更具價值。
對於道德品質的養成和提高,荀子認為是由後天“積偽”而成,是透過教化而來。他說:
“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今人之性固無禮義,故疆學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禮義,故思慮而求知之也”
既然荀子認為人性本惡,那麼怎樣才能讓人改惡從善?荀子給出的辦法就是“化性起偽”,通過後天條件的設立來實現對惡的本性進行制約改造,使之變善。
從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孟子和荀子,一個以性善為本,一個以性惡為本。雖然立足點是相互對立,但是殊途同歸,他們的目的都是去惡揚善。孟子說人人皆可為堯舜,荀子說塗之人可以為禹。
所以,與其說人性“善”或者人性“惡”是對人性進行定義,還不如說是兩位儒家大師透過善惡之辯為教化民眾提供的理論依據。
-
11 # 顏如玉如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善醜一念間!善惡本是人性的共生體!人選擇善或惡都是後天養成的!
人擇善而從,擇善而行,必然成為善良之人!
如果選擇了十惡不赦,必將隨著惡性環境成為大惡之人!
-
12 # 雲龍256013933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是相對還是絕對的。
關於人本性是善還惡問題,一直是古今中外宗教、哲學界頗有爭議的話題。從2000多年前就開始了,在東方,孔子、孟子認為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韓非子認為人之初性本惡;在西方,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主張人性惡,受基督教人本有罪論的影響,古代沒有性善說,只是到了近代以莎士比亞為代表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觀點。
由於孔孟之道在中國長期處於主導地位,所以性善論是主流思想,育人經典《三字經》開場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以此作為基本出發點來展開對個的教化的。正因為這個基調的確立,使中國曆來的統治都是以激發和固化人本身的善性為主,表現為重教化,輕懲戒,懲惡的目的是為了揚善。也就是重道德輕法制。
而在西方,古代文化名人確立的性惡論與基督教的有罪論形成合力,性惡論佔絕對主導地位。因此,西方一直的統治以打擊人性之惡為主,表現為重懲罰,輕教化,懲惡的目的是護善。也就是重法制輕道德。
人的本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呢,我認為善惡兼有,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按中國的說法就是陽和陰,按西方的說法就是正和負。兩者本身都是存在的,並且相對又相依。試問,從一開始起,人如果都是善的,惡從何來。反之亦然。
孟子講“人性本善”,荀子講“人性本惡”,人性善惡的問題爭論了上千年,究竟有沒有答案?!禪者沒有這樣的困惑。他們明白,人性乃至於一切眾生,其性本“善”!而且這個“善”還不是“善與惡”中的那個“善”,這個“善”是永世隨身的“至善”——大愛。但是,有人一定會問:既然人性本善,這個世間又有這麼多的惡呢?為什麼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去做壞事的衝動呢?因為,人不是無緣無故的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凡是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除了佛、大菩薩(乘願再來)之外,都有一個“因”,這個“因”中都帶著“情”(或者“惡”“ 罪”“ 債”)的種子,基督教稱其為“原罪”。換句話說,如果人沒有帶著這樣的“種子”,是壓根不會來到這個世間的。
所以,以表象觀之,人降生下來,善與惡的屬性是同時具備的。但是,我們絕不能以表象來否認人類,乃至於一切眾生本性的至善
所以,與其說做壞事違背的是神的意志,不如說做壞事違背的是我們自己的本心本性。當我們和我們的本質合而為一的時候,至善至美就就產生了,至福就降臨了。但這種合而為一是難以一蹴而就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受假我之身的誆騙、驅使與威脅,即便你一念之間識破了他的詭計,識破了他“空”的本質,他也不會善罷甘休,因為他也有自己的“生命”,他不想這麼容易就被你終結,他是一定要反撲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要費點功夫。這一步步向本心本性的至善迴歸的過程,就是修行。這是真修行。
所謂相對,就是兩者作用的方向是相反的,產生的結果也是相反的。所謂相依,指的是沒有善,就沒有了參照物,就無所謂惡。不僅是人,世界所有動物都是善惡兼有的,羊是善的嗎,它要吃草,草也是有生命的;在草源匱乏的時候它們也會爭先恐後去吃而不會想到其它羊和食草動物,又表現出了惡的一面。狼是惡的嗎,他們消滅羊保護了草源,同時也為羊之類食草動物維護了生存空間。又表現出善的一面。這就是事物所表現出的兩面性。如果說這些動物的善與惡都是與生俱來的,人作為動物的一種也不例外,只不過人有更多的意識和理智罷了。
去刻意說人性本來的善和惡都是不對的,但又是對的。因為如果沒有了判斷就沒了統一的努力的方向,就會產生混亂,混亂就不團結,不團結就會削弱群體競爭力,競爭力下降就會危協生存。
綜上所述,人是一個善惡兼有的動物。這也是生存的需要,因為沒有善就不能形成一個團結美好的團隊,沒有惡就不可能去消滅對手,爭取到生存空間。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去爭論人性本身的善與惡是沒有必要的。
-
13 # 流心雨3
“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是相對的,人性屬於人及其動物的本能自然屬性,其善是主體,顯性,處於主體主導地位;其惡是附體,隱性,處於從屬次要地位;但兩者在特殊環境條件下會相互轉化,從而體現不同心理邏輯思維狀態,對事物表現出不同的認知與對待處理方式……
-
14 # 通天海看天下
人生來是混沌的,也就是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在人生過程中,善和惡始終相伴相隨,所謂一念之間前途無限,一念之間萬丈深淵。活著,就是修行,就是矯正過妄。依據,我想老祖宗研究的比我們透徹,要知道就去讀。
-
15 # 龍爪手聊教育
人之初 性本貪
這個貪並無善惡,是佔有的意思
這是生存基因決定的,不貪,不佔有資源就會滅亡
這個貪字,嬰兒就以顯現。
-
16 # 無敵的天使呀
人性善惡論
如果說至高混沌延生了一切永珍,而它之法則則衍化萬千,萬物皆遵循。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如果說站在天的角度上,眾生皆是虛無,它只任萬物自生自滅,而它最終卻還是那個“局外人”,一點都不會變。
而站在人的角度上來解析人性的善與惡的話,我認為“人之初性本天性”,人之天性就是本能反應(即分別是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貪食、色慾 、專心、驕傲、推測、藐視、得意、快樂、瞌睡、自負、思考、冷漠、注意、愛慕、遲鈍、躊躇、驚愕、恐懼、深慮、失望、熱烈、不耐煩、痛苦、嚮往美好、趨利避害、欺軟怕硬等等)。善與惡就是人類所定義的正能量(美好的人事物)及負能量(有害的人事物),同時這一切也與人“外內在的行為與念頭”有關。當一個人誕生之時被天性的慾望充斥一身,後來受周圍環境的影響,開始“塑造人格”無論是或好或壞,還是受社會道德觀念的約束、法律的威懾等等,反正“善與惡”都源於後天形成的自我的“理智”所控制。
——秒殺君
題外話❤️語(花裡胡哨,你們都能簡練再精闢些的說不?比如我本人,都別辯論啦!也別探討啦!秒殺君在此~萬事皆休已!!你秒殺哥呀!!!
回覆列表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這就是說:人剛生下來,本性還是善良的;先天本質是相近的,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後天的生活環境,養成的生活習慣,卻有了善惡之分,差別也就大了。
至於人之初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對於 這個問題爭議頗多。
有人贊成:“人之初,性本善”這一論斷。其理由是:人剛生下來,本性是好的,是善良的。那些不好的、罪惡的東西是後天養成的。
也有人反對這一說法,其認為:人以生下來就有善惡之分。其理由是:水管裡流出的都是水;血管裡流出的都是血,好壞在於本質!老虎生來就吃人,蚊蟲生來就叮人,這是本性決定的。
還有一種論斷,其認為:人之初,無所謂善,亦無所謂惡,它無善惡之分。就象一張白紙,沒有任何負擔,沒有好壞之分,後來畫紅則紅,畫黑則黑,一切都是後天造成的。環境造就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十分贊成第三種說法,也就是:人剛生下來,沒有善惡之分。一切善惡都是後天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