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簡簡0o0單單
-
2 # 若晴要穿越
中國的深夜食堂,更像是夜晚疲憊的人卸下偽裝稍作歇腳的驛站和港灣。
這條不長的夜市小街上,有一個麻辣燙攤子,三十多歲的大姐擺開爐子涮點葷菜素菜;左邊賣炒飯的大叔快五十了,生意一直好得不得了;右邊賣砂鍋米線的小夥子還長著一張娃娃臉,晚上出來多打一份工,掙蓋房子娶媳婦的錢。
先來了一堆下晚自習的學生,還有一些年輕小白領,圍著麻辣燙攤子好不熱鬧。涮點素菜丸子,配上泡麵或粉絲,迅速解決一餐。
之後來了一波吃夜宵的,基本都是打包,偶爾有兩三個人問我要了板凳坐下吃烤串喝啤酒,聊點買房、學區、合作、投資之類的話題。
有時計程車師傅也會來吃一口熱湯熱水,邊吃邊聊,感嘆生活不易。
三四點了,酒吧街裡的打雜小夥子也下班了,24歲的帶頭大哥喝著啤酒吃著毛豆,一邊教育18歲的新人小弟不要輕易跟暖場小姑娘投入感情,一邊咋咋呼呼的說有人找你麻煩你就報我的名字。
這條街上遇到過小混混來收保護費,也遇到過喝得醉醺醺的男人嚎啕大哭,也見過兩人對峙冷冰冰的分手,也見過大姐大哥們拉著攤子躲過城管,還碰到拉肚子的客人來找茬。
這些收入不同、學歷不同、階層不同、追求不同的人,在深夜的這條小街上,在麻辣燙攤子旁,大排檔裡,米線桌邊,發生了淺淺的交集,那麼不可思議。
日本的深夜食堂講述的是邊緣人的寂寞,然而這裡的深夜食堂卻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每一天都在努力的平凡小人物的生活,每天有著熱鬧歡快的氣氛。儘管隔著一條街就是繁華的商業區,有著日料、韓餐、牛排、泰國菜等等,但蛋炒飯配八卦也足以讓人產生滿滿的幸福感了。
-
3 # 娛娛Anymore
寫在前面:這是一個真實的學長的故事,雖然不是大排檔烤串,但在畢業季來臨的此時此刻,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像他一樣在深夜痛哭又在清晨逼迫自己醒來,儘管如此也沒逃得出生活窘迫。
我是分割線~~~~~~~~~~~~~~~~~~~~~~~~~
剛從上海回到故土小鎮,並非衣錦還鄉,實屬倉皇出逃。
“魔都是個遍地都是錢的地方。”我還記得畢業前和幾個哥們吃散夥飯的時候,一個上屆畢業的傢伙舉著酒杯臉通紅的跟我說。
當時我聽說那個傢伙在上海找了一份實習工資每月四千,額外有房補食補交通補。三個月轉正後基本工資過八千的工作。我心動的不得了,一畢業就拎著行李坐上了去上海的火車。
從蘭州走,三十多個小時的車程我坐在硬座上一眼沒眨,心裡盤算了一遍又一遍的三年買車五年買房的宏圖大夢。
我把該想的都想遍了,誰知道那傢伙就是個吹牛逼的料,來上海後根本聯絡不上。後來輾轉打聽才知道搞傳銷被抓了。
投出去的簡歷不停石沉大海沒有迴音的那段時間我總是一個人去黃浦江畔溜達,也總是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精緻妝容的美女靠著肥大叔的肩頭曳曳生姿;金髮碧眼的外國帥小夥四處拍照聊騷;擺攤賣水的小哥一瓶康師傅賣三塊,等到夜風漸濃再降下價去。所有人都只見一面,可就這賣水小哥每晚我都能看見他,原來大家都是出來討口飯的人。啊不,他討到了,我還沒有,實在悲涼。
我一共上海呆了三個月,同來的朋友都陸續找到工作,離開了一起租住的半地下室。雖然這不到十五平的鬼地方確實又潮又黑。一下雨,牆皮上的綠毛就在夜裡閃閃發著光。可抵不住它價格還是與日俱增,垂涎這裡的人排著隊數都數不清。
黑夜裡想過無數次逃離上海吧,這裡不是我的天堂,可又在每個太陽昇起的早晨拿著簡歷打好領帶倉促出門。
我住的地方旁邊有個小攤位,喊著正宗蘭州牛肉拉麵的口號,其實那老闆娘是廣西人。把蘭州的“州”還寫成了“洲”。不過每晚還是門庭若市,那些附近的農民工朋友也根本不關心蘭州是廣西的市還是廣東的市,有口便宜的面吃就行。
平日裡出於對家鄉的莫名自尊,也可能我覺得我不淪落到和農民工朋友搶飯,我從來都不去她家吃麵。可是不知道現在怎麼了,真想走快點,趕緊看見那大大的“蘭洲”兩個字,最好也能吃一碗牛肉麵。
家裡那兩位剛剛打來電話,讓我回家,他們又讓我回家。也不知道回去那個路都修不好的山溝溝裡怎麼致富。我就聽著他倆在裡面搶著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話。好久沒聽到方言了,還是這兩個老夥計說的正宗。
我坐在了廣西老闆娘的蘭州麵館裡,她熱情的招呼我。這一片裡住的大學生就只剩我了,和我說話她還是比對別人客氣的多,雖然她那一口廣西腔我根本聽不清幾個字。
狼吞虎嚥的吃完一碗麵,和預想的那樣,實在難吃。突然很懷念我媽親手做的拉麵,雖然沒牛肉,但面實在筋道。真是懷疑自己當年在家天天吃的時候怎麼會厭煩呢?那明明是世間唯一美味。
我翻了翻口袋,掏出來身上所有的錢,就只有九塊了。剛剛夠付了這碗色香味俱無的面。
我把錢扔在黏糊糊又黑又髒的桌子上,旁邊的農民工大哥還在聒噪的說什麼,我也沒聽大懂。
我決定逃離上海回家了,在那個吃完麵的時刻。
-
4 # 藥藥切克鬧
貴州水城烙鍋,我們大學裡關於烙鍋的“潛規則”貴州水城烙鍋
烙鍋是貴州的一種地方名小吃,比較出名的是水城烙鍋。貴陽的夜宵除了各種烤串之外,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烙鍋。
烙鍋一般是用平底的帶邊生鐵鍋煮的,大家圍坐在過旁邊吃,類似於“紙上烤肉”的吃法。可以烙的食材有海鮮禽畜、雞鴨牛羊、家野蔬菜等各種葷素原料,均被放到了鍋中,有種說法就是無所不烙。
但是,烙鍋最重要的還是各種不同配比的“蘸水”,烙鍋味道的好壞取決於辣椒麵,辣椒麵的配製要控制好比例。除了辣椒麵之外,依據不同口味還有麻辣折耳根蘸水、燒青椒蘸水等。
大學以前的日子,皮皮蝦管飽大學在貴州貴陽,作為一個東部沿海城市出來的,高中時的夜宵都是各種海鮮大排檔,但是來了貴州就吃不到海鮮了,尤其是皮皮蝦(寧波話“撒尿蝦”)管飽的那些日子,讓我尤其懷念。所以,剛剛來貴州的那段日子,夜生活真的很無趣。
第一次看別人吃“烙鍋”那是大一下(6月)的一個晚上,那時候因為第一次參加一個專案比賽,所以在學校行政樓的辦公室做專案材料,和我的小夥伴熬到很晚。大概到了12點,餓了,就提議出去吃夜宵吧,烤串或者大排檔什麼的。
團隊裡一個遵義的女生說,我們去吃“水城烙鍋”吧!然後,我們就在她的建議下,來到了行政樓後面的小吃街。白天的各種砂鍋、炒飯攤,在深夜都變成了烙鍋攤。我們在她的建議下,找了一家就叫“水城烙鍋”的攤位坐下了。
當時隔壁有一桌已經坐滿了,應該是大四的吧,因為我看到他們的桌旁的板凳上放著學士服。那桌的一個男生說:“老闆來碗河粉,要炒的,就給這個女孩。”
河粉是一種貴州的麵食吧,一般是炒熟了,類似於炒麵吧。不過,吃烙鍋時都是要一份生的,食客自己在鍋中炒熟,大家一起吃。可是這個學長卻點一份熟的,並且點名要給他們桌一個女生,我就很奇怪。
這時候,我們團隊的女生悄悄告訴我,“你知道,在我們學校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吃烙鍋時,點一份炒熟的河粉,就表示表白,吃完這碗河粉就是願意和我在一起。”這是我第一次,知道關於我們學校烙鍋的“潛規則”。
大學最後一次烙鍋總說畢業遙遙無期,轉眼就各奔東西。大學四年就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當然我們團隊,最後一次聚餐也是在行政樓後面的“烙鍋攤”。與三年前不同的是,那天晚上我們喝了很多酒(為了避免有打廣告的嫌疑,就不說酒的名字了)。每一個人都有很多話要說,大家吵著嚷著,生怕再不講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劇本可能驚奇的相同,在大家半醉半醒中,老闆端上來一碗炒熟的河粉。這時大家都笑了起來,因為這是一個我們已經熟的濫的梗,所有人都在猜測是誰點的,幾個人都不承認是自己點的。(5男4女,不是很容易猜出來嘛?)。
氣氛突然變得有些尷尬了。
老闆,突然過來說,不好意思拿錯了,這是後面10號桌點的。(貴陽話4和10分不清。)可能,這次編劇出了點問題,10號應該是一桌學弟學妹吧~因為他們桌旁邊的板凳上放著一大沓實驗報告和實驗服。
-
5 # 77一隻雞
那一天,我剛剛中考完,像之前的所有普通的日子,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只是心裡空落落的。
回了家,10就洗漱睡下了。11點突然接到電話,是我閨蜜,她在電話那邊聲音很大聲地對我說,來啊,考完了,出來浪啊,出來擼串啊。我一下子跳起來,穿上衣服飛奔出門。
這個地方很不好找。
小街巷尾的犄角旮旯裡,撐了幾根杆子,上頭蓋一塊大棚布,底下零散支了幾張矮桌,一堆小凳。一個像樣的路邊攤,擺上這些家當就很齊全了。客人們就這麼湊著矮桌,低頭彎腰吃東西,姿勢雖然湊活,卻個個吃得嘴角掛油臉上快活,席間啤酒瓶子相碰聲不斷。
老闆是夫妻倆,男人負責炒鍋做菜,女人負責點菜端菜收錢。兩個人都手腳麻利,腦筋活絡,菜名報一遍就能記住,誰忌香菜誰要少辣,記得清清楚楚,東西端上來從不出差錯。
夫妻倆都不太說話,但長相都是和和氣氣的善相,很討人喜歡。結賬時懂得多看一眼,若是常客,就會把零頭抹了,末了說一句“再來啊。”大概就是人們說的“人情練達”?
賣的是什麼呢?
都是些重油、重鮮、重香的人間小吃。是在深夜饞癮上頭時,想到的那些滋味:各種烤串,鹹的烤麵筋、甜的紅糖年糕、麻的小龍蝦,還有加腸加蛋加滿甜辣醬的烤冷麵。
這些東西都是要趁熱、捧在手心裡吃的。一到夏天,路邊攤旁的蚊子多,也顧不得去拍蚊子,得把眼前這盒還在嗞嗞作響的臭豆腐吃完再說。
我坐定,看見周圍一圈初中的死黨,他們都笑盈盈地看著我,說,怎麼才來。
具體談話內容我已記不太清,只記得我們說了升學,未來,這種很模糊的東西。
我還記得我喝了冰啤,那是我第一次喝酒,伴著莫名其妙的淚,好像眼前的這些人啊,以後就見不到了似的。
大家眼眶都紅紅的。
吃完抹一抹嘴角的油,渾身都被打通了一樣,突然我們成為了深夜街頭最有精神的那一類人,大聲唱起了歌。
老闆笑笑地看著我們,說,果然是年輕啊。
吃了鮮香麻辣的烤串,喝了啤酒,腦子混沌,什麼也不想,不想過去,也不想未來,就想能回家好好睡上一覺。
-
6 # 紀小城1984
2006年世界盃總決賽,就是齊達內用光頭懟了馬特拉齊後來義大利奪冠那場,我當時在北京讀書,宿舍晚上斷電,於是我半夜跟幾個朋友跑到學校附近的城隍廟小吃蹭電視看球,吃著灌湯包、嗦著糖醋排骨、喝著啤酒。隔壁桌坐了一個女孩,自己一個人,看球特別安靜,搞得大呼小叫的我們有點不好意思。
下半場60多分鐘,義大利一起換了兩個人,亞昆塔換下佩羅塔、德羅西換下托蒂,女孩突然秒改恬靜人設開始爆粗口,字正腔圓的京韻京味兒,吸引了全店大概總共四五桌人的目光。一輪粗口爆完,女孩又秒轉回原來的畫風,我們這幫受驚的人用了大約兩分鐘才讓場子從瞬間安靜恢復到之前的熱鬧。
比賽快到90分鐘的時候,義大利做出最後一次換人,皮耶羅換下卡莫拉內西。女孩突然崩盤,趴桌上大哭,久久不抬頭,嘴裡叫喊:“你既然帶他來,為啥不讓他上場;你不讓因扎吉上場就別帶他來啊!”
然後比賽加時了、齊達內頂人了、進入點球大戰了、義大利捧杯了,因扎吉跟其他隊友一起開心慶祝,女孩卻擦著眼淚一臉怒氣走出餐館。
後來我想,也許在她看來,夢中情人沒能腳踏七彩祥雲,縱使身披金甲聖衣,也算不上蓋世英雄。
-
7 # 小鷹說科技
日劇《深夜食堂》這部高人氣日劇已經擁有多個國家的翻拍版本,這一次黃磊主演中國版《深夜食堂》剛剛播出,就引出了很多關於人與美食之間的話題。中國人的深夜食堂到底是什麼呢?恐怕和日式居酒屋和料理亭沒多大關係。
正所謂“長的是深夜,短的是人生”,深沉的夜晚、慰藉心靈的美食、擁有各種故事的市井市民的暖心食堂,想起來,也從來不缺在城市巷弄間尋找慰藉的靈魂,我記得,同為日劇的《孤獨的美食家》裡有這麼一段獨白,“不被時間和社會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的時候,短時間他內變得隨心所欲,變得‘自由’,又不被誰打擾,無所介懷地大快朵頤,這種孤高的行為,正可謂是平等地賦予現代人的最佳治癒。”
我樓下的燒烤攤何嘗不是這樣一種地方 ,它開了有二十多年了,老闆是個渾身精瘦的四十多歲男人,雖然打理自己攤檔的生意時顯得沉默寡言,面如鐵板,但因為為人和善,常有老主顧拉著他喝酒,但他總是隻吃幾口菜,和人吹吹牛,淺淺聊幾句,但酒是死活不碰的,有時候勸酒的人急了,老闆娘就出來擋酒代酒。
後來,有一次,一群食客硬灌他酒,他就坐在凳上哭,一個勁的說犯了他的戒,原來是老闆年輕時因喝酒出了車禍,車上的兩個人,他活下來了,他的母親卻走了,之後老闆就滴酒不沾,十幾年堅持下來,那天卻破了功,幾個人的酒座瞬間就凝固了,只有面前這個淚如雨下的中年男子,還有他斷斷續續含混在嘴裡的苦悶。
我已經遠離那座城市,但每每想起那個燒烤攤,想起那個老闆,那個夜晚,始終清晰。
深夜食堂到底是什麼,其實就是那個讓你變得“隨心所欲”的現代人治癒所,在那裡,再苦澀的人生,總有溫暖而平和的瞬間,於是,在職場抱頭鼠竄了一天,回家的路上,難免有想繞路的時候,那個時候,唯有熱氣騰騰的幾把烤串和清涼的啤酒可以讓人忘記所有煩惱,冒著煙的大排檔、羊肉上翻騰的火焰、麻辣串串在嘴邊劃下的紅油、燒烤攤前翻動著夾著魚的烤架。。。深夜的寂寞伴著一份美食和美酒,自己和自己乾杯,灼熱著腸胃,也溫暖著我們的孤獨。
-
8 # 加藤嘉一
昨晚(星期四的晚上),我正好到瀋陽叫“塔灣興順國際夜市”的地方吃了飯,喝了酒。
我是下午5點半左右到的。聽遼寧大學的同事說,這個夜市是“東北最大”的。天很熱,甚至今年以來最熱,感覺有32—33度那樣。夜市很大,感覺差不多跟一個日本的棒球場一樣大(日本人說一個地方的大小時往往用“跟幾個東京棒球圓頂球場一樣大”這樣的標準來加以形容),天還亮著,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白天”,或許因為如此,夜市裡面的人很不多,滿面的“空地”,不熱鬧。周圍則是住宅,寫字樓什麼的,算是市中心吧。
走著走著,店名起得均有特色,有個性:《我操大蝦》、《牛B烤肉海鮮專門店》、《中國好扇貝》…。我買了扇貝,價格為10元6個,不貴。是那種貝殼裡有扇貝和粉絲,放點蒜蓉和醬油一塊煮的。貝殼不小,扇貝極小,粉絲佔了大部分面積,這個價格,可以理解。
我問老闆:“這些海鮮是哪裡運過來的?”
老闆回答:“啊,不知道。”
我接著說:“不知道?這些是您賣的啊。真不知道?”
老闆回答:“不知道啊。就是從旁邊的市場弄過來的唄。”
很有意思。我第一次遇到不知道自己賣的海鮮是哪裡產的的海鮮專門店老闆。我問一起來的同事:“這些一個一個的攤兒是經過獲得有關部門的許可來的吧?”同事說:“是”。畢竟,衛生、價格、內容等,有些方面是需要由一些部門來檢驗,維護市場的秩序與規範嘛。我也不覺得那麼大的,甚至東北最大的夜市是完全自發性質,而沒人管的。我也或多或少從現場的氛圍感受到了所謂“官方”的色彩。
吃得還不錯。不過,唯一不滿的就是沒有冰涼的啤酒。
我一開始在走著吃東西的時候就想喝啤酒,一邊吃烤串兒一邊喝啤酒是一種享受嘛,何況是夜市,吃得野蠻一些,不那麼文明一些也無所謂吧。不過,問了兩處,都沒有冰啤酒。沒辦法,我就到有椅子的稍微正式一點的地方坐下來,我問店裡的老闆娘有沒有冰啤酒,她說有,我們就進去坐下來了。
點了啤酒和冷盤。不過,老闆娘拿過來的啤酒一點不冰,算是常溫的。在日本,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我們只喝冰涼啤酒,大多數人的觀念裡,啤酒就是冰涼的。反正,至少在我周圍,沒有一個喝常溫啤酒的日本朋友。而且,在我去過的國家當中,除了中國以外基本都喝冰涼的啤酒。當然,我知道中國也有喝冰涼啤酒的,而且似乎越來越多,另外,喝常溫的還是冰涼的,似乎還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廣東那邊,畢竟天熱,喝冰涼啤酒人的比率應該比東北高吧。
我非常理解,中國人從中醫等養生角度,比如為了保護腸胃等,有著喝常溫啤酒的習慣,習慣往往是沒有好壞的,應該彼此給予尊重。
不過,無論如何,我是喝不了常溫啤酒的,若非要喝常溫的,不如不喝。尤其在那麼炎熱的天氣下,喝涼的都不行,必須喝冰的。經過跟另外一個男老闆的交涉,他幫我到其他地方找了儘可能涼的啤酒,最終把兩瓶涼一些的遞給我:“這是現在市場裡最涼的啤酒”。無論如何,我還是很感謝他。
夏天到夜市(也可以說是大排檔吧)來吃飯喝酒的外國人(包括日本人、韓國人、歐美人等)裡面,只要想喝啤酒的,我比較相信,基本都是要喝冰涼的啤酒。誠懇建議,有關方面隨時準備著冰涼的啤酒,畢竟叫“國際夜市”嘛。我也比較相信,那麼炎熱的天氣,也有不少當地人想喝冰涼的啤酒吧。沒什麼壞處。
最後說說日本的居酒屋。居酒屋一般指的是室內,跟中國的大排檔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畢竟是以室外為主嘛。氛圍也有所不同。據我所知,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鄉下,日本的居酒屋還是有各種檔次,而且也有不少連鎖的。但一般來說,它是面向佔社會上大多數的中產階級,即普通老百姓的。在我們的印象裡,在居酒屋裡是可以相對放開吃喝和聊天的,不需要那麼講究用餐規則和禮節的,特別適合於好朋友之間聚會,年輕人、上班族,不分性別和階級,大家都很熱愛居酒屋。日本人也往往到居酒屋抱怨,吐槽,吹牛,扯淡,與好友分享喜怒哀樂,直到深夜,甚至天亮。至少在我看來,居酒屋對日本國民的謀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空間。
當然,有個大前提:必須要有冰啤酒。到居酒屋,憑我感覺,多數人在點第一杯酒的時候喝冰涼的生啤(draft beer),有人繼續喝生啤,有人換種類,如威士忌蘇打水、檸檬蘇打水、燒酒等。尤其在炎熱的夏天,我一般先喝3-4杯extra-cold(另加冰度的)生啤,然後接著喝威士忌蘇打水。畢竟,喝啤酒佔肚子,還會長肚子,所以,最好在儘可能早的階段勇敢地換成威士忌或燒酒,這樣可避免長所謂“啤酒肚”。
-
9 # 中華旭晟
前幾天,中國版《深夜食堂》開播,豆瓣評分從3分降到2.3分,重新整理《富春山居圖》的歷史記錄。
中國版《深夜食堂》最讓人詬病的是,不考慮飲食文化、環境、習慣的差異,照搬日版,難免水土不服,深夜食堂是建立在日本居酒屋的文化基礎之上,普通的日本人都習慣在下班之後,到居酒屋裡點點小菜喝上兩杯,放鬆心情。
中國人的深夜食堂,應該是帶著煙火氣和市井氣的。
是在燒烤攤邊兒擼串兒,猜拳劃酒吃夜宵;是沙縣小吃裡一碗熱騰騰的小餛飩;還有大排檔中的豬耳朵配冰啤酒......
來自果麥文化
深夜食堂, 半夜十二點開張,早晨七點打烊,它在白天消失,到了夜晚出現。
你問我有客人嗎?有,而且不少。他們既是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別人故事裡的旁觀者。選單上只有幾道菜:一碗故事、一袋兒孤獨、還有半打微醺。餵飽著夜行動物的疲憊和飢餓。
每一夜都有不同的故事,就著故事下飯,更香。
深夜食堂●二十一個夜
第一夜
選單○沙縣小吃
我在如東客運站開了個沙縣,經常在附近乞討的老頭和我說他要回老家了,不來了,問他原因,他說不需要錢了,得白血病的孫子走了……那一刻突然覺得活著都好不容易,每個人背後的故事都意味深長。我請他在店裡吃了個飯,嘮了會嗑,結束時他抹著眼淚走了,和我說了一句他說的最多的話:好人一生平安。
第二夜
選單○小餛飩、炒麵
北京西城區有個桔子酒店,酒店巷子口有個沙縣小吃。出差時候半夜會去點一碗小餛飩。一個深夜碰到一對情侶,女孩子哭到眼線都暈開,對著兩人面前僅有的一碗炒麵放聲大哭,我只聽清了一句:“我陪你走不下去了,這碗炒麵是我最後的錢。”男生全程無言,但是等女孩子跑出門後,我看見男生手捂住了眼睛。
第三夜
選單○肉片菜湯
一個常去的大排擋很便宜的大排擋,有天隔壁桌坐下一對衣著樸素整潔的父子只要了一個肉片菜湯,兩碗米飯,一聲不響的吃著,老父親只用湯兌米飯,把肉都給了年輕的兒子,兒子又把肉夾回給他,老父親不時抬頭看看周圍的人,眼神黯淡,最後埋單25塊,兒子掏了好久才湊夠。兒子說的唯一一句話就是“我在這很好,我送你去火車站吧”。
第四夜
選單○餌絲
想起大學畢業最後一夜,跑去園西路吃餌絲,我知道這是我在這個城市吃的最後一碗餌絲,下次再見我便是個過客。老闆是個阿姨,認得我,她說:“畢業了吧”,我點頭。她笑著說:“吃了一年我的餌絲也沒見你吃胖,最後一碗我得多給你下點餌絲”。沒有一路順風,沒有前途似錦。
第五夜
選單○黃燜雞米飯
吃黃燜雞米飯,店裡有個十四五歲的孩子幫工,老闆娘洗了一袋子櫻桃,用手提著讓他吃,他手伸進去,抓了一把,看了一眼老闆娘,抖了抖,拿了兩顆出來。當時心裡真的超級感慨,這麼小的孩子要承受那麼多的人情世故!有些心疼又有些生氣。
第六夜
選單○中餐
幾年前德國出差,跟旅居德國的李大哥開車去了一個小鎮,在小鎮上隨便找了家中餐館 就餐。李哥意外的發現中餐館老闆娘竟然是他前女友。當年他跟女友一家人鬧得很不愉快,但此度相逢已然是多年以後,大家恩仇早已遠去,相視淡然而笑。看著女方一家其樂融融,李哥那晚喝了不少酒,似乎酒裡都是故事。
第七夜
選單○三菜一湯
在一個老家的排擋吃晚飯,吃到中間有一個拄著柺杖的人來打包飯,大概打了三個菜一個飯還有一碗湯,老闆收了他5塊錢,就覺得很奇怪,後來我埋單的時候問了服務員,他告訴我,原來那個人住在這附近很多年了,以前都在這吃飯,中間出車禍了,老婆孩子遇難了,就剩他一人,後來老闆說每頓就收他5塊錢。
第八夜
選單○驢肉火燒
我高中時有一次半夜11點在老家保定一個老字號吃驢肉火燒,老闆娘和廚子打起來了,廚子用菜刀劈,老闆娘用盛著蒜的鐵盤擋住,一瞬間大蒜滿天飛,我和我哥邊吃邊觀戰(店裡只有我倆),最後吃完結賬老闆娘氣呼呼地不收,說免單,我倆就走了。他一口袋蒜,我一帽兜蒜,都是飛來的。
第九夜
選單○鴛鴦鍋
有一天在吃呷哺,看著斜對面這個老奶奶就這麼一個人吃著火鍋,然後服務員不停的過來跟她說話,後來老奶奶走的時候,我問服務員說她經常來嗎,小哥說之前老奶奶經常跟她老伴兒一起過來吃,老爺爺走了好像快兩個多月,老奶奶還是點這大的鴛鴦鍋 然後一個人吃……真的沒忍住眼淚掉了下來。
第十夜
選單○東北餃子
常去的一家東北餃子 館,皮薄餡大,十年來沒漲過價,老夫妻是返滬知青,說每年都回東北看看。就一個女兒生孩子後查出腦瘤,從發現到植物人不過短短一週,外孫很快被夫家抱走了,女婿賣了他們給女兒買的車,房,起訴離婚。老夫妻輪流值夜,不到一年轉讓了餃子館,我們去病房送了點錢,第一次明白人生無常。
第十一夜
選單○礦泉水
十一年前失戀的時候在燒烤攤崩潰,一個人點了很多串,然後邊吃邊哭,老闆和老闆娘一句話都沒說,等吃完了老闆娘遞給我一瓶礦泉水,問我,不鹹嗎?我擦擦眼淚拿起水說,有一點。
第十二夜
選單○炒飯
記得大學在福建,學生街有個路邊攤,老闆做的炒飯 超級好吃,有次要來臺風,別的攤主都陸續收攤,老闆還堅持做炒飯,後來聽對面的師傅講,他原來是星級酒店的大廚,因為兒子生了病,不得不辭職帶著兒子四處看病,如果有天你看他沒出攤,一定是又帶兒子去哪裡看病了……
第十三夜
選單○海鮮飯
無意中聽到一個女人打電話。大意是她去日本治好了一種挺重的病。決定趕緊離婚。成全丈夫和小三。原因是知道她生病了丈夫和小三全力以赴想辦法救治她。她覺得那是一對善良的人。雖然海鮮飯 好難吃,但仍然是個不錯的夜晚。
第十四夜
選單○剩飯剩菜
我小時候街上有個流浪漢,說傻不傻,說不傻也有點傻。我爸遇見了還和他說兩句話,給他根菸。當時街上有個小飯館,老闆是個中年大叔,平常給流浪漢來點剩飯菜,還帶他去小理髮店剪個頭刮鬍子。有一次老闆看見外面灶臺上放了張五塊錢,拿起來聞聞,一股酸味,笑了:那傻子放的,一百個塑膠瓶才換的五塊錢。
第十五夜
選單○酒
某個冬日下午的小飯館裡,鄰桌兩個看起來很失意的中年男喝的醉眼朦朧,甲喝了口酒 對乙說“我對兒子徹底沒辦法了,現在打著都不管用了”乙迴應“還是打得輕,我都是往死裡打,不怕他不服”甲苦笑一聲:“我教育兒子都夠失敗了,想不到你比我還失敗,來,喝酒……”那天陽光很好,但難以掩蓋父親甲的悲傷。
第十六夜
選單○餛飩
忘了是上一年級還是哪一年, 每次放學回家路上會在一個婆婆擺的餛飩攤吃一碗餛飩,媽媽怕我自己亂買零食就每月提前把餛飩錢全付完。有一次下大雨我以為婆婆肯定收攤了,等我到的時候婆婆打了一把傘站在路邊,她說下大雨不擺攤啦,怕我身上沒有錢又吃不到餛飩會餓著,就在這邊等我放學,帶我去邊上的麵館吃碗麵。
第十七夜
選單○燒烤
在一個燒烤 攤上,看到一個小男孩7、8歲的樣子,天天跟爺爺在晚上的夜市裡,在每個食客之間穿梭撿瓶子,然後有食客剩下來的肉或者菜,就撿起來吃,然後聽到他跟爺爺說,我再撿500個瓶子我就能去上學了;有些你不費力氣的得到的東西對別人來說,確是那麼的寶貴。
第十八夜
選單○海帶絲
一對在餐廳吃飯老爺爺和老奶奶,老奶奶站在櫃檯前點餐,問點餐小哥小菜怎麼賣,後面老爺爺說三塊。老奶奶問小哥,是三塊嗎?小哥說:是 ,然後老奶奶坐到座位以後問老爺爺怎麼知道,老爺爺說上次來的時候你就說想吃海帶絲 我就看好了。一瞬間覺得心好暖。
第十九夜
選單○冰淇淋
商場麥當勞甜品站旁邊,一個奶奶一邊握著手機一邊等人,很急。沒多大會兒一個爺爺小跑過來,一邊跑一邊講幹啥啊這麼急著打電話。奶奶說,想吃冰淇淋,叫你來吃第二份半價,我一個人買不合適。
第二十夜
選單○粥
兩個婦女走進一家粥店,粥 端上來的時候其中一個婦女就對服務員說,為什麼今天粥裡的肉絲這麼少然後就和服務員吵了起來,然後難過的哭了起來,旁邊的婦女不解就問她怎麼了,她說,我難過不是因為粥裡的肉絲少了,而是我都一把年紀了還會為了這種小事和別人吵架。
深夜,是人最脆弱也是最真實的時候,我們褪掉了白天的偽裝和逞強,把真實的自己放出來,也許路過一家燒烤店來幾個烤串,也許在一家大排檔裡坐了下來,每一個夜裡都有故事發生,我們看著,聽著,也參與著......
-
10 # 一個人的夜路30615042
六七年前了,和老公還朋友下班去路邊吃大排檔,桌子是和椅子連在一起的,另一邊壞了,老闆放了一張長板凳,我和老公是坐在和桌子連在一起有靠背的凳子上的,然後對面的朋友起來去拿東西,桌子沒人壓了,正好我和老公同時靠在椅背上,然後桌子,連同吃的全都被我倆坐翻了,醬啊,吃的啊淋了一身
-
11 # 淺談足球
前幾天,中國版《深夜食堂》開播,豆瓣評分從3分降到2.3分,重新整理《富春山居圖》的歷史記錄。
中國版《深夜食堂》最讓人詬病的是,不考慮飲食文化、環境、習慣的差異,照搬日版,難免水土不服,深夜食堂是建立在日本居酒屋的文化基礎之上,普通的日本人都習慣在下班之後,到居酒屋裡點點小菜喝上兩杯,放鬆心情。
中國人的深夜食堂,應該是帶著煙火氣和市井氣的。
是在燒烤攤邊兒擼串兒,猜拳劃酒吃夜宵;是沙縣小吃裡一碗熱騰騰的小餛飩;還有大排檔中的豬耳朵配冰啤酒......
深夜食堂, 半夜十二點開張,早晨七點打烊,它在白天消失,到了夜晚出現。
你問我有客人嗎?有,而且不少。他們既是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別人故事裡的旁觀者。選單上只有幾道菜:一碗故事、一袋兒孤獨、還有半打微醺。餵飽著夜行動物的疲憊和飢餓。
每一夜都有不同的故事,就著故事下飯,更香。
-
12 # 有間食堂
有位小夥伴,曾經在東北的燒烤店,見到一位紋身凸肚禿頂壯漢,跟收銀大姐哭訴,他在家是怎麼被老婆欺負的。輪到大姐吐槽:兒子成天打遊戲,“是能打出房子來啊還是能打出來媳婦兒啊?”
有一晚我在牛雜店,見一位大叔給老闆送來一籃紅雞蛋,他孫女滿月。女兒懷孕時,他常來買牛雜,老闆經常多切一塊羊肝給他,“多吃羊肝,生孩子眼睛亮。”
有家麵店我常去,有一晚,一個也常去的護士姑娘剛坐下,老闆娘就說:你看起來很累啊。姑娘當場大哭:“今晚那個孩子,我們沒救活。”
我臺灣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學校附近有個擺涼麵攤的姑娘,每天都會順手喂路邊流浪貓,有個男生老出現,吃麵,逗貓。我這位朋友憤憤地說,一看就是想泡她。嗯,他好像暴露了什麼……
-
13 # 早睡早起163392751
某天晚上,突然特別想吃烤菜,但是我一個人就點兩烤菜感覺會被老闆打出去,就叫了社團的朋友,大家點了肉買了酒給我點了烤菜冷盤,就在那油兮兮的桌椅旁邊開始嘮嗑,從剛剛進社團到現在快要換屆,從奇葩的導員老師到雞毛的院學生會,從上來就是學長學姐能不能幫我幹個什麼的學弟學妹到和自己撕起來的社團同僚,三個大老爺們加我一個女生侃天侃地樂的不行的時候,頭頂上炸了個雷,然後嗶哩啪啦的暴雨就下來了……
幾個人一愣神趕緊把桌子往棚下沒雨的地方搬,搬完之後我才想起來自己的被子還晾在外面,在外面,外面,面………
最過分的是這三個人一聽直接拍著大腿笑翻了,一東北哥們笑的不行和我說這不爽了嗎?
我……當然是選擇原諒這群傻兒子了啊他們三個還給我舉杯慶祝我今日全場最佳,好氣哦還是要保持微笑.jpg
然後雨停了我回去後發現暴雨只下了我們吃燒烤的地方的那一塊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的被子完全沒事啊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人生大起大落真精彩!
@衣錦夜行的燕公子 說:
我們家樓下有個烤串攤子。
深夜食堂的編劇,求求你們感受一下。
每晚都有故事,我個人親歷的就有:
帶著金鍊大漢來攤子上打拖欠自己工資老闆的、老闆已經喝多了,躺在地上說隨便打,我已經破產了,最好打死我,明天就不用面對債主了。
洗頭房下班的姑娘,每次來買涼皮,小老闆都會加格外多的花生米和烤麩。姑娘就會和他開葷玩笑,賣啤酒的烤串的聽著起鬨,小老闆羞紅了臉罵髒話
燒烤小弟每晚做生意都要驅趕走流浪狗怕它嚇到顧客,凌晨四五點收攤的時候,流浪狗就在小弟腳邊,等著他喂手裡自己吃的飯;
還見過深夜和男朋友在電話裡大吵,哭的稀里嘩啦的姑娘,滿臉淚痕地買十個羊腰子。
光著上身的打完球的少年喝著最便宜的啤酒,討論班裡哪個姑娘最“夠味兒”,誰對他表示過好感;
老外拿著錄音筆認真記錄每一種烤串的發音,把老闆煩得不行。
可惜,這一切在市容整治以後,都沒有了。大花臂的北京老闆,每天清晨關門了把店面交給睡眼惺忪來賣蛋餅的天津老闆,自己咬著包子帶著小媳婦兒騎著摩托車飛馳而去。這些最初來北京的印象,都只會在記憶裡了。
各位,你經歷的大排檔、烤串店是什麼樣的?我們一起告訴國版《深夜食堂》編劇
回覆列表
新疆的大排檔很有特色啊,除了當地的著名小吃以外全國比較知名的小吃都會出現在大排檔。不管你是什麼口味總能找到適合你的,“吃”只是大排檔的一種,吃完後還有卡瓦斯,冰激凌,水果。大排檔邊上還有人擺攤賣各種東西,衣服,鞋子,飾品等等,除了大件商品外你幾乎都能找到。在我看來和一家大型的綜合商業中心差不多了,價格親民,環境比較放鬆。一家三口或者親朋好友下班後休閒娛樂的好地方。(由於新疆的反恐我已經至少三年沒見過記憶中的大排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