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彭克榮

    公孫勝,道號一清先生。薊州人氏,學得一家道術,亦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江湖人稱做入雲龍。

    其入世和出世原因有二:

    一是公孫勝命中有此運,選擇在生辰綱入世,是公孫勝應運赴劫。

    二是梁山泊一百單八人,上應星曜。下適易經“否”卦之意,如佛教108珠涅槃重生之象。

    公孫勝暗合天數,是眾星曜之一。作為道士,他早已視功名利祿如糞土,回家再回梁山泊,這都是命中註定,他為命運而來,也為命運而去。

    下山、劫生辰綱、助宋江等。

    公孫勝努力走好每一步運,最後他更是根據師傅留下來的箴言,選擇在梁山遠征方臘之前徹底隱退,止劫入下一步運,遠走高飛,離開他的那群好漢兄弟們。

  • 2 # 博超講堂

    我認為主要就是為了錢。

    公孫勝是個道人,道號一清,一加入晁蓋的搶劫集團就坐上了第三把交椅。

    《水滸傳》中的故事,發生在宋徽宗時期,宋徽宗對道教十分推崇,他自己則稱為"道君皇帝",可見宋徽宗在位期間,修道之人是很吃香的,比如公孫勝就是一位道士,而且是很有本事的道士,如果他想要錢的話,憑著自己的法術和能力,輕鬆可以在宮裡找得一份好差事,為何要去劫生辰綱呢?

    我們看公孫勝出場時,第一句話就說:"貧道不為酒食錢米而來。我覷得十萬貫如同等閒,特地來尋保正。"公孫勝的意思是說,他不是為了錢而來尋找晁蓋的,而是為了給晁蓋送一筆錢,晁蓋與公孫勝兩人聊起來,便說:"今有十萬貫金珠寶貝,專送與保正,作進見之禮。"

    公孫勝從頭到尾,都沒說自己想要錢,而是說想把錢送給晁蓋,他這話到底是真是假呢?後來晁蓋擔心劫持生辰綱有風險,公孫勝還在推波助瀾的說:"古人有云:"當取不取,過後莫悔"。晁保正心下如何?"為什麼公孫勝如此慫恿晁蓋劫生辰綱呢,其實梁中書讓楊志押送生辰綱時,就說過,去年的生辰綱就被人劫過,至今也不知是誰幹的,今年恐怕又會在途中被人盯上。

    從梁中書的話可以看出,去年劫生辰綱的人,明顯就是公孫勝。或許是他一個人,沒能劫下來,所以這次故意邀了晁蓋一起動手,雖然公孫勝口口聲聲說自己不要錢,但生辰綱劫得之後,他自然是分了錢的,當宋江給晁蓋放水時,晁蓋就說:"三阮已得了錢財,自回石碣村去了。"而百勝也得了錢,被從床下挖了出來,所以公孫勝是絕對得了錢的。

    說來說去,公孫勝還是為了錢,才慫恿晁蓋、吳用等人劫了生辰綱,然而他卻沒料到,自己雖然分了生辰綱一些錢,結果卻被晁蓋等人連拖夾帶的搞上梁山,這就不是公孫勝的初衷了,他只是想搞點錢,卻沒想著要去當土匪,作為有能力的道士,加上宋徽宗喜歡修道,隨便做個什麼都比當土匪強啊。

    那麼劫持生辰綱之後,公孫勝為何不速速離去呢?因為當時風聲很緊,公孫勝一個人帶著那麼多錢離開,風險太大了,公孫勝雖然厲害,但又不是天下無敵,連宋江等人都猜得到生辰綱是晁蓋做得的手腳,公孫勝這時從晁蓋這裡離開,不說告訴別人自己身上有錢嗎?

    公孫勝上梁山後,他劫得的那一部分生辰綱的錢,也就充公進了梁山的賬戶,可見公孫勝實在是陪了夫人又折兵,做了賠本買賣,所以他上梁山後,一直想離開,後來宋江上梁山,他終於找到機會離開,再也不願意當土匪了。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分析,大家覺得呢?

  • 3 # jianchi

    公孫勝一個道人,確實不該關注生辰綱的事。

    但公孫勝關注了,還不遠千里趕到東溪村找到晁保證商量劫取生辰綱一事,並協助晁蓋搶了生辰綱,還靠呼風喚雨的本事助晁蓋殺退捕快、官兵,佔據了梁山。

    但梁山事業發展壯大之後,公孫勝卻悄然身退,告假離開梁山,回家去了,從這點來看,公孫勝並非貪財之人。

    直到宋江遇到難題,非得公孫勝出馬,不得不派戴宗、李逵去請公孫勝回山時,才發現,公孫勝真的有老母在堂。

    古人語:

    “父母在,不遠遊。”

    公孫勝不但撇下老母遠遊了,還助晁蓋搶了生辰綱,當了強盜。

    進而發現,公孫勝不但有老母,還有師傅,公孫勝的令行禁止,一切都聽師傅太乙真人的話,師傅讓幹什麼,他就幹什麼。

    所以公孫勝撇下老母去和晁蓋做強盜,也是奉師傅之命。

    我只能說,北宋貪汙腐敗太厲害了,連世外的神仙都看不下去了,所以太乙真人才派遺徒弟公孫勝下山,協助晁蓋來搶梁中書搜刮民脂民膏得來的十萬貫不義之財。

  • 4 # 黑白歷史說

    按理說,道人追求的是修仙成道,淡泊名利,求得是普動眾生。

    比如,公孫勝的師父羅真人,開篇的張天師等等。他們都是當世高人,神仙一般的存在,自然可以看淡一切,心無掛礙。

    可是大多數的道人還是六根未淨,塵俗掛礙,先生存,再修道,活著是第一位的。比如樊瑞,丘小乙等等,雖是修道之人,卻打家劫舍,口出狂言,金銀財寶之外,還想揚名立萬。

    可是公孫勝並非一般道人,也未達到飄飄欲仙的境界,屬於高不成、低不就的上升階段。

    公孫勝下山,覬覦生辰綱,自然絕非金錢,而是更高境界的追求。一、除心魔

    公孫勝下山之後,多次曾提到,修道未成,回山繼續努力。要知羅真人可是當時活神仙,能知過去未來之外,更通曉練道訣竅。

    喬道清曾拜羅真人山門,希望可以跟隨羅真人潛心修煉。可是被羅真人拒絕,認為他旁門左道,心魔太盛,而拒絕。

    “你攻於外道,不悟玄微,待你遇德魔降,然後見我。”

    如此,喬道清才會重入江湖,跟著田虎興風作浪。再次遇公孫勝,方大徹大悟,歸入羅真人門下,終成正果。

    而公孫勝亦然。下山之後,公孫勝會的不過是幾路拳腳,而真正的“五雷天罡正法”道術,是鬥法高廉時,方才習得。

    這說明,公孫勝下山之後,不過是數萬道人的一員,並無特殊性,也非很高階。

    而公孫勝下山,為得就是除掉心魔,磨礪天性,直到斬斷羈絆,便是離成仙不遠。

    “入世修心,逆境隨緣”。

    《俱舍論》卷十六中說:“於他財物,惡欲名貪。”

    生辰綱,便是公孫勝面對的第一大心魔——貪。公孫勝與眾人劫下生辰綱,並未分得金銀,而是齊上梁山。在下山時,對於晁蓋的贈金也是多有不受。

    得金,而不貪財。這是真正的克服心魔。

    二、不義財

    生辰綱,是梁中書給岳父蔡京的生日禮物,是十萬貫的民脂民膏。

    去年已經被劫,今年若再丟失,這對梁中書、蔡太師都是一種警醒。可以讓梁中書或多或少的忌憚些。因為害怕,明年不再送生辰綱,而不再壓榨百姓。

    如此以來,可以讓大名府的百姓間接受益。這是道士公孫勝的濟世仁心。這種心思,是每一個得道之人,都不可或缺的心胸。

    公孫勝去見晁蓋,曾言“我覷得十萬貫如同等閒。”這十萬貫看似很多,但在公孫勝眼中,實在不值一提。

    錢財不是公孫勝所看重的,他看重的還有生辰綱背後的人情。

    而他透過生辰綱,能結交晁蓋這樣的英雄豪傑,以十萬貫生辰綱,作為進見之資,借花獻佛。這可是一箭雙鵰的好事。

    結語

    錢財、功名,對修道之人都是心魔。只有經歷之後,而勇於放棄,才是真的認清心魔,斬斷心魔。

    公孫勝劫生辰綱,有過金錢。招安朝廷,有過功名。可是二者,公孫勝毫不猶豫的甘心捨棄,方才降伏心魔,真正達到了清淨無為、淡泊成仙之境。

  • 5 # 666安逸666

    缺錢花?不會啊,二仙山有羅真人坐鎮,香火一向旺盛,公孫勝作為首席大弟子,應該不缺錢花啊。

    找刺激?有可能,也許公孫勝生平有客串劫匪的愛好?但是,吳用最後智取,沒有強搶的快感啊?

    劫富濟貧?可是,10萬生辰綱最後只是參與者分了,也沒見濟貧啊

    大家覺得呢?

  • 6 # 使用者蘋果聖人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塵中。"出家人應不問一切俗事,潛心修道,以求正果……

    相傳北宋年間,二仙山紫虛觀有一位不出世的高人,他就是活神仙羅真人。生得“星冠攢玉葉,鶴氅縷金露。長髯廣頰……碧眼方瞳"

    公孫勝乃薊州九宮縣人。,從小就喜歡舞槍弄棒。機緣巧合,有一次羅真人外出雲遊,見其骨格清奇,頗俱慧根,當即收入門下,給他取了個道號“一清先生”,從此傳其武藝和道術。

    道術學成之後,據說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駕霧騰雲,人送綽號“入雲龍”

    他生得面目古怪,但見:頭綰兩枚鬅鬆雙丫髻,……八字眉,一雙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鬍。

    道家講究清心寡慾,為什麼公孫勝要夥同晁蓋,智取生辰綱呢?是貪財嗎?

    家中老母需奉養,用得了這麼多錢嗎?再說作為一個半仙,一身通天本事,連老母親都養活不了,這怎麼可能?

    這就要結合當時的背景來看,“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北宋統治者黑暗腐敗,老百姓苦不戡言,南有方臘揭竿而起,斬木為兵,時局動盪。而奸臣蔡京,童貫,楊戩,高俅之流,乘機把握朝政,讒害忠良。花崗石,生辰崗,都是他們收刮的民脂民膏,是不義之財。

    我的觀點:急公好義,愛抱人間不平。性格使其然……

    最初對生辰綱感興趣,是想取了這不義之財,助晁蓋成就一番事業的。所謂的殺富濟貧,替天行道。

    可是事與願違,自晁蓋死後,宋江當了梁山之主。接受招安,改變了他的初衷,淪為朝庭鷹犬……冷了他的心,所以一度離去,後迫於情面,再度歸來。

    縱觀整部《水滸》,公孫勝從出世到入世,入世又出世,反反覆覆。其中有一次被戴宗,李逵請出,大破高唐州,破了高廉妖術。最後不願入朝為官。事了拂衣去,不求名與利,這正是他的寫照……

  • 7 # 餘小膽

    有人說“梁山好漢劫富不濟貧”,細看《水滸傳》,還真是這麼一回事,因為“梁山好漢”攻城掠地之後,就用來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卻很少見到他們賑濟百姓,而旱地忽律朱貴那人肉飯店一直沒有關門,後來又擴大規模新建了三個,還差點吃掉了神行太保戴宗。而這種“劫富不濟貧”從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的時候就開始了——那十萬貫金珠寶貝,並沒有一個銅板分給了窮苦百姓,那麼他們劫取這麼大一筆錢財要幹什麼用呢?從劉唐吳用和公孫勝這三個人的話都說得很明白:他們是想錢從哪來又回到哪去,用另一種方式“歸還”給蔡京蔡太師,而公孫勝下山參與智取生辰綱,其實是為了救世。

    其實要憑入雲龍公孫勝的本事,智取生辰綱根被就用不著什麼“七星聚義”,他自己就可以輕鬆擺平楊志和那十一個軍漢和兩個不會啥武功的虞候和糟老頭子謝都管的,而且梁中書上一次的十萬貫壽禮,就被一個或一夥人劫走了,案子一直也沒破——能如此神不知鬼不覺,也就是入雲龍公孫勝這樣的道法高人做得到。

    但是公孫勝偏偏要加入托塔天王晁蓋盜夥,七八個人一起來分這十萬貫生辰綱。而事實上我們看到公孫勝後來的表現,根本就不在乎金錢,連晁蓋宋江送給他的大盤金銀都不屑一顧,並表示:“不消許多,但只夠盤纏足矣。”公孫勝這種視金錢如糞土的表現,是符合道家清靜無為的標準的。而那個世外高人活神仙羅真人肯讓徒弟公孫勝來趟這趟渾水,肯定不是為了那點糞土一樣的金珠寶貝,而是另有企圖——就像公孫勝說的那樣:送一套富貴給晁蓋。

    在智取生辰綱的謀劃過程中,赤發鬼劉唐說“特地送一套富貴來與保正哥哥”;吳用忽悠阮氏三雄說“有一套富貴待取”;公孫勝則說“今有十萬貫金珠寶貝,專送與保正,作進見之禮……此一套富貴,不可錯過”。

    大家知道,富和貴是兩個詞,玉麒麟盧俊義富甲一方稱之為富,蔡京高俅權傾朝野稱之為貴,取了生辰綱面團團做一個富家翁,那是隻富不貴。而這十萬貫要是“花在正地方”,是可以把東溪村村長晁保正變成權貴的,而智多星吳用可以當師爺,阮氏三雄乃至赤發鬼劉唐可以做都頭之類的打手,而公孫勝,或許可以混個國師乾乾。

    既然大家智取生辰綱的目的是既富且貴,那麼怎麼來實現這個目標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等風聲不緊的時候再以適當的手段還給蔡京——這種還錢的手段在歷史上有一個說法,叫做賣官鬻爵,而手裡掌握“官帽資源”最多,賣官鬻爵童叟無欺的,就是當朝宰相、太師蔡京。

    蔡京在徽宗一朝賣官那是明碼標價的:三千索,直秘閣,五百貫,擢通判。直秘閣就是進入權力中樞秘書省,沒啥文化的晁蓋或許對進入秘書省沒啥興趣,但是五百貫就能買一個通判,那可是便宜得不能再便宜。要知道在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後,各州通判的權力大得離譜,不但掌管本州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等州府公事,還有監察官吏並直接向皇帝奏報的權利,品級在從五品到正八品之間,那就看花錢多少買到的是京城還是邊遠軍州了。

    後來宋朝的官帽漲價了:“斗量珠,便龍圖;五千索,直秘閣;二千貫,且通判。”提起“龍圖”,大家一定會想到包拯包龍圖,因為他做過龍圖閣直學士,這個官位要是買的話,需要一斗珍珠,而生辰綱的金珠寶貝有十一擔,買幾個龍圖閣直學士還是富富有餘的。

    而且在宋朝這種事情也有人做過,比如《岳飛傳》裡那個戚方,在小說裡是太湖一帶的水賊頭領,後來被楊再興俘虜並投降了岳飛,但是幾次想暗箭殺掉岳飛,後來被牛皋幹掉了。而在真是的歷史中,此人跟岳飛一樣,都曾經是東京留守杜充的部將,杜充降金後,戚方就落草為寇。戚方後來被岳飛打敗接受招安之後成了張俊的部將,因為送給了張俊大筆錢財,最後當上了方面軍司令(節度使),於是當年流行這樣幾句話:“要髙官,受招安;欲得富,鬚鬍做。”

    既然說到晁蓋是想用這十萬貫生辰綱換取富貴,那麼自然就是想辦法進入朝廷體制之內,也自然就沒有了後來的火併王倫梁山聚義,那麼宿太尉放走的“一百零八個妖魔”,也就聚不齊了。所以這樣看來,羅真人允許公孫勝下山,真的是來救世的,只要晁蓋花錢買了官享受了榮華富貴,那麼宋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再怎麼折騰也鬧不出多大動靜,那麼青州城外數百戶數千那婦孺人家就不會在一夜之間被屠戮殆盡,扈三娘滿門也就不會慘死,李逵也會繼續當他欺壓囚犯的小獄卒,那個四歲的小衙內也不會被砍開腦袋……

  • 8 # 上頭派掌門

    其實作者早就把答案告訴我們了:自幼鄉中好習槍棒,學成武藝多般,人但呼為公孫勝大郎。為因學得一家道術,亦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江湖上都稱貧道做入雲龍。

    公孫勝有雙重身份:好漢和道士。此時的公孫勝表面上是道士,骨子裡其實是好漢。身為好漢,理應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來;身為道士,也應紅塵歷練,才能得見真道。

    公孫勝足智多謀,劉唐都能想到的事,他怎麼可能想不到?吳用的智慧能駕輕就熟,智取生辰綱,公孫勝肯定也早就盤算好了:

    一、生辰綱數額巨大,原本就是不義之財;

    二、上年的生辰綱被劫,至今無從查起;

    三、生辰綱屬於壽禮,梁中書不敢把事情鬧大;

    四、成功的話必定名震江湖,即便失敗,同樣是英雄之舉。

    “入雲龍”這麼大的名頭,公孫勝受之坦然,既然是龍,不可能久在淵野,勢必要飛騰入雲,生辰綱之事正是天賜良機。

    公孫勝是修道之人,對錢的興趣比馬雲還低。他從羅真人那裡出來,正是龍入海雲,勢必要鬧出一番大動靜。天罡地煞聚義之事,羅真人肯定一清二楚,他大概也提點過公孫勝。

    回薊州探母之前,公孫勝就是個披著道衣的江湖好漢;薊州探母之後,公孫勝的好漢本性逐漸褪去,道性逐漸增強,但是義氣還在。後來的公孫勝一直很超然,他人雖然還在梁山,心早就回歸山林了。

  • 9 # 一哥於一

    一哥“俗人讀水滸”之——

    真“盜人”公孫勝

    公孫勝是個似道非道、真“盜”得道的江洋大盜,至於施公為何塑造這樣的一個人物形象,看看山魂林沖是怎麼說的。“林沖道:“公孫先生請坐第三位。”晁蓋道:“卻使不得。若是這等推讓之時,晁蓋必須退位。”林沖道:“晁兄差矣!公孫先生,名聞江湖,善能用兵,有鬼神不測之機,呼風喚雨之法,誰能及得?”公孫勝道:“雖有些小之法,亦無濟世之才,如何便敢占上?還是頭領請坐。”林沖道:“只今番克敵制勝,便見得先生妙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卻。”公孫勝只得坐了第三位”。

    不難看出,這個公孫勝是被定性為核心集團的“三人團”,一是信仰道家,符合當時的主流信仰;二是法力無邊,是集團內的大神級人物,專治各類疑難雜症;三是其參贊的軍務多是神秘事件,對於無厘頭的故事對接有神效;四是激流勇退是作者心中理想的人物形象。而且這位 公孫勝更是水泊梁山一個謎,自己尋富貴自撞“黃泥崗非常7+1”,宋江上山後匆匆離去,被逼尊師命二回梁山,招安後不久又飄然而去,最後得道于山野,也算得個善終。

    其謎一、名號之謎。道人嗎,叫一清道人、一清道長多好,可這位偏偏來個一清先生,既道又俗、非道非俗,有點怪怪的。要說道家三清元尊,用一清為號,恐怕也是犯忌諱了啊。可這位公孫先生還有兩個大號,一是“公孫勝大郎”,也有點怪怪的,按一般叫法應該是公孫大郎吧,類如西門大官人、柴大官人、武大郎、武二郎。二是“入雲龍”。龍已入雲,早已不是混江攪海之物,過譽了。不過聯想花和尚不是和尚,武行者不是頭陀,王道人不是道人,生鐵佛不入佛門,吳學究不再教書,哈哈,儒不儒、佛不佛、道不道,施公高人。

    其謎二、劉唐、公孫送富貴,這二人真逗,一個從潞州、一個從薊州遠道來找老晁組建“搶劫公司”,還美其名曰送“富貴”,天下豪傑想得此富貴者恐非晃蓋一人,為何專找老晁呢?二人一是深信老晁肯定會幹此事;二是深信老晁有能力組織此行動。當然這兩條恐怕大部分類如“梁山搶劫公司”的哥們都想幹、都會幹,二人為何不上山入夥,作為投名獎哩,恐怕老晁這“7+1”集團中無一人不想在白道中求一生富貴吧。不過,劉唐俗人一枚,公孫道長一枚,不去煉丹修道,卻來做個強盜,怪怪的。

    其謎三、何以留守梁山?話說晁蓋領眾好漢幾近傾巢遠行江州劫法場,撇下六人留守,蕭金暫不論,吳學究二把手暫代寨主也罷,公孫先生道術智謀雙全緣何不從?林沖、秦明留一人足矣,緣何“雙強”俱留?筆者久思冒言:公孫先生奇人也,恐晁吳難以調遣,不能用;林教頭苦人也,劫法場救宋某與己何干?不會用;秦明仇人也,宋江用計害了老秦妻兒老小也“忒毒了”,不敢用。“三不用”也是三哥主政後要明揚暗壓的主啊。

    其謎四、公孫下山疑點多,話說公孫先生要下山探母參師,晁總本不欲批假,後批了百日,又言“切不可失信”、“切不可爽約”,晁總、宋副總又殷殷盼早日歸來,何哉?一是如果說公孫先生遊離於梁山搶劫公司白領之外是個閒人,那他可是“自薦”加入黃泥岡“7+1”集團的;二是下山來晁總當眾送大錠金銀,那麼公孫先生的黃泥岡“工程業務提成”哪裡去了?三是晁、宋何知先生一去不回吧,或許先生已厭倦了好漢般的生活吧,或許另有原因。

    其謎五、三卷天書有“貓膩”。話說宋江避難還道村九天玄女娘娘廟得天書三卷,並告誡宋三哥,此書“只可與天機星同觀”,要說這九天玄女之書,道家讀來最易,若無明指,天機星非公孫莫屬,但下文又言每日“與吳學究看習天書”。筆者不解這宋老三咋知道吳學究就是“天機星”?玄女娘娘又沒明指?有點奇怪不?事後付之一炬,自無查究啊?宋江上山,吳用易主,公孫先生不謎。

    其謎六、公孫勝梁山主“醮事”,無論如何不情願,公孫二回梁山泊,英雄齊聚之時,應宋吳之邀,主行變味的繼位大典,“公孫勝作高功,主行齋事,關發一應文書符命,不在話下”。其實這功德做的有點不明不白,一是大典開始之前,道士不齊、諸物不備之時公孫勝已經做了開始做了,或許是“手腳”吧;二是四月十五的電光雷鳴來的真是時候;三是得道之入雲龍竟然不識蝌蚪文,要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何道士來解讀,公孫勝有何苦衷,恐怕一言難盡啊。

    謎總歸是謎,這位“白肉腳襯著多耳麻鞋,綿囊手拿著鱉殼扇子。八字眉,一雙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鬍”的似道非道、非道得道的公孫先生著實是個解不開的謎啊。

  • 10 # 湘水微波

    公孫勝,道號一清先生,拜紫虛觀羅真人為師學得一身道術,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人稱入雲龍。按理他對錢財不應有貪戀之心,即便有,憑他的本事,弄點錢來花不是難事。他家有老母,上有師傅,驚天動地劫綱落草豈不是有辱家門和師門嗎?其實問題不能這樣看。公孫勝早得知有十萬生辰綱押送進京,他要得到並非難事,但他並不是熱衷去取,而是將這份富貴送與跟自己從不認識的晁蓋。原因是江湖上晁蓋名聲響亮,仗義疏財,他是仰慕晁蓋為人。他見了晁蓋當時就說過“貧道不為酒食錢米而來。我覷得十萬貫如同等閒”,可見他為自己圖財並不是主要目的。

    那麼他卻為何要捲入到了劫取生辰綱事件中去了呢?

    一、“不義之財取之何礙”

    當時北京大名府知府梁中書之岳父,當朝太師的蔡京生日將到,梁中書籌集了價值十萬貫的生辰綱送往汴京作為生日賀禮。給岳父的一個生日壽禮便是十萬貫之多,可見梁中書收刮民財的手段是何等殘酷。對於這種不義之財,不論誰取去都不是罪過,何況還是義士晁蓋。公孫勝雖為得道之人,但常年雲遊在外,對官場腐敗,民生困苦,世道艱難十分清楚,將不義之財收取給仁義之人,何曾不是一種善事。

    二、晁蓋是仗義疏財的義士

    晁蓋本是一富戶,並不差錢,但他不是守財奴,反而是仗義疏財,樂善好施,常接濟他人,所以錢財對他來說當然是多多益善。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敢擔當的英雄好漢,身邊能人較多,組織一夥人拿下生辰綱不是難事。更何況押送生辰綱肯定知情人不少,打主意的人並非一二人,與其落入強人之手,不如晁蓋這等義士取之,這都是公孫勝願意劫取生辰綱的原因。

    三、上山落草不是他的願望

    本來公孫勝只參與劫取生辰綱,幹一票就走,不掛礙任何事,更不會上山落草。但事與願違,整個劫取生辰綱行動雖經智多星吳用精心策劃,卻百密一疏,沒安排好白勝的退路,他被官府抓獲,招供出了劫生辰綱七星小組名單,公孫勝自然赫然在列,為躲避官府,所只能暫與其他人一起投奔梁山。

    公孫勝上梁山入夥後仍有著父母在不遠游的思想,任經常離開梁山回家侍候老母。尤其是晁蓋死後,更是不願久居梁山,但梁山有難卻能及時出來相助。他高唐州鬥法敗高廉,降服混世魔王樊瑞,收編喬道清,為梁山多次排解危難。

    公孫勝不是貪戀錢財之人,劫取生辰綱成了他的人生轉折,也成就了他一番功業。在公孫勝幫宋江破高廉時,師傅羅真人送給了他兩句話:“逢幽而止,遇汴而還。”公孫勝謹遵師傅羅真人之語,打完幽州到汴梁後便向宋江辭行,返回薊州二仙山,依然從師學道,侍養老母,一場塵世間的經歷才到此為止。

  • 11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公孫勝關注生辰綱是因為他不能脫離凡塵!

    先回答問題,公孫勝一個道人為什麼關注生辰綱?我的回答是公孫勝關注生辰綱是因為他不能脫離凡塵!

    在劫取生辰綱的七星之中,動機最最奇怪的一個人,是公孫勝。

    公孫勝是一個道士,綽號【入雲龍】,又稱一清道長,清道人。他法力高強,自稱能【呼風喚雨,騰雲駕霧】

    公孫勝的師父羅真人,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羅真人能控制無數個金剛一般的黃巾力士,被百姓們尊為【天下有名的活神仙】。

    並且最厲害的是,羅真人不但會法術,而且還會長生不老之術,經常開壇講法,講解長生不老的奧秘。【老漢..聽山上羅真人講說長生不老之法】。

    可就是這麼一個很有希望長生不老的修行人,居然放著成仙長生的法術不學,反而當起強盜來了!

    難道在公孫勝的眼中,錢,比長生不老還要重要嗎?當強盜,比當神仙還要好?這一點,讓讀者們感到很困惑。

    在水滸傳第五十三回中,公孫勝要離開師父,去俗世中鬥法高廉的時候,羅真人就說道:【吾弟子即脫火坑,學煉長生,何得再慕此境?】

    【即脫火坑】,就是說公孫勝已經脫離俗世,開始學習修行了,跟俗世沒什麼交接了。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在修仙有成的羅真人眼中,學長生才是最重要的。相比之下,我們凡夫俗子所生活的俗世,就是【火坑】。

    其實這並不是羅真人看不起我們俗世,因為假設真的有書中所描繪的那種修仙之人的話,那他們終日逍遙,還能活幾百上千歲。凡人忙忙碌碌,才只能活幾十上百歲,這樣一比,俗世還真的跟火坑沒什麼兩樣。

    如果有一個修仙之人仗著自己的法術,來人間搶劫,牟取暴利,那麼這個人一般來講,就不是仙人,道長,高僧了,而是妖人,妖道,妖僧。就屬於入了邪門歪道了,屬於反派角色,是要受到大家的鄙視的,甚至還有可能被正道人士給幹掉!

    但水滸傳中的公孫勝,就是這樣的一個修仙之人。

    公孫勝參與了搶劫生辰綱的計劃,搶完錢之後,還上了梁山,當了強盜大王。

    因為在大多數觀眾的印象裡,公孫勝總是一副仙風道骨,淡泊名利的得道高人摸樣,是個世外仙人。書上也寫公孫勝相貌打扮是:【星冠耀日,神劍飛霜】,穿著【巴山道袍】,手拿【松紋寶劍】【鱉殼扇子】腰上纏著【雜色彩絲絛】。一看,也是標準的仙風道骨的神仙摸樣。

    公孫勝並不是大家印象中的世外仙人,他根本就是一個妖道。並且他學習的法術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仙術,而是妖術,正正經經的妖術。

    來看一下書中的另一位會法術的修仙之人,高廉。

    高廉是高俅的親戚,也會法術,還用法術將宋江打敗了數次。那麼高廉所用的法術,到底是仙術呢,還是妖術呢?

    如果他用仙術,他自然就是仙人,是正道。反之,如果他用妖術,他自然就是妖人,是邪道。

    就拿高廉來說,你可不能因為他是高俅的親戚,就說他是壞人,是邪道,用的是妖術啊!高廉用的法術,是什麼樣子呢?是【捲起一道黑氣,飛沙走石,撼地搖天】——按照大部分人的理解,這應該是妖術了,因為捲起了一道【黑氣】嘛。

    高廉一下子打出了一道黑氣,吳用見了之後是將他定為妖術,還是仙術呢?吳用也不知道高廉用的法術究竟是正道的仙術,還是邪道的妖術,所以只能猜測一下,說道:【想是妖法】。

    宋江更是看不出來,還問吳用:【是何神術,如此利害】。

    高廉的法術是一道黑氣,這就是標準的邪門歪道,標準的妖術了,因為它是黑色的。可宋江還是把它理解成了【神術】。

    一個法術,究竟是仙術還是妖術,你根本就不可能從外表顏色上判斷出來!並不是我們大家一廂情願所認為的那樣:壞人的妖術,是打出一道黑氣一道陰氣。好人的仙術,則是打出一道清風一道光芒。

    不過在仙妖這兩者之間,吳用還是比較懷疑妖術的,並且,吳用還提出了一個測驗的方法,說道:【想是妖法,若得迴風返火,便可破敵】。

    如果用迴風返火可以破了高廉的話,那高廉用的就是妖術。相反的,如果破不了,那高廉用的就是仙術。

    結果可以破敵,高廉的那一陣風中了宋江的迴風返火之後,掉轉頭來,向高廉殺了過來。

    既然憑長相穿著,法術的顏色等區分不了仙術妖術的話,那我們就有理由懷疑,公孫勝用的,其實也是妖術。

     第五十四回,羅真人說道:【弟子你往日學的法術,卻與高廉的一般。】

    羅真人親口說的哦!公孫勝在羅真人那學的法術,跟高廉學的法術一樣!

    高廉學的是什麼?是妖術!那公孫勝跟高廉學習的一樣,公孫勝學的是什麼,當然也是妖術!

    在破高廉的這一段故事中,吳用宋江稱呼高廉的法術,都是稱呼為【妖法】,這是正確的稱呼,因為高廉用的本身就是妖法。

     公孫勝稱呼高廉的妖術,為【異術】。【公孫勝道:今高廉顯逞異術】

    因為公孫勝自己學的法術,跟高廉是一樣的,既然是這樣,他又怎麼會稱呼高廉是妖法呢?這不是變相的說自己跟自己的師父羅真人也是妖法嗎?所以公孫勝稱呼妖法為【異術】——在公孫勝的眼裡,這不是妖法,只是異術而已,比較怪異的法術。

    公孫勝臨走時,羅真人為什麼還要臨時傳授給他五雷天罡正法呢?靠公孫勝本身的法術贏不了高廉嗎?

    公孫勝學的是妖術,跟高廉一樣,妖術鬥妖術,公孫勝未必能鬥得過高廉。而五雷天罡正法,則是著名的仙術,是專門剋制邪門歪道的正法!羅真人怕公孫勝的妖術弄不死高廉,特地傳授了公孫勝專克妖術的正法,五雷正法!

    有了羅真人傳給公孫勝這一招必殺技,公孫勝殺死高廉就毫無懸念了。如果羅真人不傳給公孫勝五雷正法的話,就憑公孫勝本身的妖術,還真不知道能不能弄死高廉。

    公孫勝學習的的確是妖術。那麼公孫勝本身,也就應該是一個妖道了。

    公孫勝是個妖道,羅真人又是什麼呢?不好確定。公孫勝能從羅真人那裡學習到妖術,證明羅真人也是會妖術的。但羅真人又會五雷正法,只能證明羅真人是正邪參半,高深莫測的一位高人。

    那公孫勝為什麼放著長生不老之術不練,反而去搶劫,去當強盜呢?還是從原著來看。

    臨下山時,羅真人千叮萬囑公孫勝,叮囑他:【休被人慾所縛,誤了大事】。這句話一說出來,就可以看得出,公孫勝其實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淡漠名利,也不會自我戒律,甚至控制不了自己的慾望。如果公孫勝能自律的話,羅真人也不必這麼叮囑他了,可能公孫勝以前經常被【人慾】束縛。

    【誤了大事】中的大事,指的是什麼呢?很多人都以為是羅真人要公孫勝不要誤了宋江起義,替天行道等事情,要公孫勝盡力幫忙。

    羅真人在之前就說了,宋江起義的事情,【非出家人閒管之事】。這裡的大事,指的是學習長生不老之術!羅真人是讓公孫勝千萬別貪戀人間富貴,快點回家修煉!因為在之前,公孫勝有過貪戀人間富貴,被人慾所束縛的前科!

    其實在最開始劫取生辰綱的時候,晁蓋以為公孫勝是來化齋的,就讓莊客給公孫勝幾鬥米,公孫勝立刻就擺出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高人摸樣,說道:【貧道不為錢米而來】。

    因為公孫勝緊接著就說到生辰綱【此一套富貴,不可錯過】【當取不取,過後莫悔】等等。

    搶生辰綱,難道就不是為了錢米?兩者本質是一樣的。區別不過就是錢米的價值太小,而生辰綱的價值很大而已。就是羅真人所講的【人慾】。

     沾染了俗世間的功名富貴,就別想修道成仙,這是一個底線。前期的公孫勝,正是如此。不過可能是梁山上晁蓋宋江的明爭暗鬥,詔安後征討賊人的白白犧牲令公孫勝覺悟了。後期的公孫勝竟主動拋棄富貴,急流勇退,返回仙山,潛心修行,最後終於成為了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也成為了梁山好漢中少有的下場很完美的人。

  • 12 # 甲辛

    我認為應當從心理因素方面來解釋公孫勝的行為。社會一腐敗,每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心裡都有氣,都想借機出氣,以間接打擊那些憑藉權勢搞腐敗的人。公孫勝最先探得了生辰綱的訊息,也最先動了劫財之心,但他在第一次見晁蓋時卻宣告自己並不看重這筆錢,只是想把它送給晁蓋。為什麼劫了又要把它送給別人呢?因為劫了後總得讓它有個去處,應當把它送給正直善良而又有能力保護的人,總不能又讓它落到腐敗分子手中,而在劫財成功之後,他卻又適時藉機隱退,這說明他雖然是個出家修道之人,但一直在暗中關注世事,等待和尋找打擊和報復腐敗階層的機會。他下山報信,尋友劫財,一不是為了自己發財,二也不是為了藉機造反,只是為了洩憤,為了出一口心中惡氣而已,否則怎麼會在事成之後又適時隱退呢?為洩憤而來,出了氣就走,滋事不擔責,暗中偷著笑,正是公孫勝一系列行為的心理動機。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使他避免了眾好漢們最後的悲劇。

  • 13 # 驗詩

    年輕時好“勝”,有本事不安分,想做點事,自然要去劫生辰綱。後來,看清“梁山過往”,心灰意懶。另加仙師指點,一心靜修。

    後來,公孫勝進化到公孫一清。也終於明白———“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樹)

    “”

  • 14 # 太行愚公

    修道最高境界是:"無為‘’而天下之勢無處不為,才是真正的昇華,公孫勝,劫生辰綱是為整救天下蒼生,飄然而去,離所追求的理想更進一步,這是作者設定的理想歸宿。符合道家理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元歌怎麼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