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0
回覆列表
  • 1 # 火炎焱燚鑫鑫鑫

    出自傳統儒家故事。許由(大約前2323—前2244)字道開,號武仲,帝堯時期的一介平民,許由故里在邱縣城北三十五里大省莊,村西有石碣,勒存寺中。許由兄弟七個,皆為清高隱士。許由自幼農田躬耕,不營世利,講道義,守規矩,邪膳不食,邪席不坐(聽聽,這就是品性)。夏天樹上築巢而寢,冬天挖地窯居住。食山果、飲河水,且無懷器,手捧而飲。

    許由是典型的高士,“許由洗耳”是讚賞山中高士的典型故事。堯帝86歲時(前2287),深感衰老,兒子丹朱不肖,在他那個時期,世襲制尚未形成,而且帝堯也不願因愛子而誤天下。聽說許由清高大志,便派人求賢,想把帝位禪讓給許由,許由知道後說:“匹夫結志,固如盤石,採山飲河,以求陶冶情操,非求祿位;縱情遊閒,以求安然無懼,非貪天下”。堯得知許由不輕移其志,便登門拜訪。許由仍推辭說:“我年紀大了,需求無多,還是當個臣民吧!”於是連夜逃往箕山穎水旁,農耕而食。其實這已經是避居了。可是堯不放過啊……

      堯得知許由去處後,又派人請他做九州長。許由聽後更是煩惱,匆忙到穎水(河南許昌附近)邊掏水洗耳,許由認為帝堯的話染了他的耳朵,需要洗洗耳朵才好。這就是“許由洗耳”的來歷,後來許由隱居深山之中,終身不為名利,死後葬於箕山之巔。

  • 2 # 大豐205065954

    許由洗耳出自漢蔡邕《琴操.河間雜歌.箕山操》。

    "這麼不乾淨的話,聽得我耳朵難受,必須趕快把我的耳朵洗乾淨才行"。

    “許由洗耳"讓人們看到的是一種自尊自律的貴族精神。

    現代這個社會缺少這種精神這種人。

  • 3 # 西遊記中記

    堯是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陶唐氏,名放勳,史稱唐堯,曾設官掌管時令,制定曆法。唐堯為了治理好天下,想把自己的帝位傳給一個賢能的人,於是就向老師尹壽請教,請老師舉薦賢人。

    尹壽說:“離帝居不遠,就有四位賢人。一位姓許名由,陽城槐里人。他平生行事必據以義,真正是個道德之士。還有三位:齧缺、王倪、被衣,隱居較久。聽說許由常到藐姑射山上去。”

    唐堯問:“除這四位以外,道德之士還有麼?”尹壽回答:“還有幾個,都是真正的隱士,居在山中,不營世俗之利,一個叫巢父,還有一個叫樊豎的……”

    唐堯於是就派人四處去請這些賢人,可是遍尋不著。不久中原連遭水災,唐堯憂心忡忡,心中更加著急想找到可以接下大位的賢人。就在這時,他得知許由在箕山下耕作隱居。

    唐堯派了使者帶著符璽尋到潁水之陽、箕山之下,果然在山中尋到了許由。使者趕緊說明了來意,請許由去見唐堯,接受他的禪讓。

    許由聽了,拒絕說:“匹夫結志,固如磐石。我現在,餓了有林間野果,渴了,有山間河流,以天地自然怡養我的天性,逍遙自在,不願沾惹世俗,哪裡會要什麼祿位?要這個天下做什麼?”

    許由的朋友巢父也隱居在這裡,這時正巧牽著一條小牛來給它飲水,便問許由幹什麼。許由說:“我耳朵裡本來沒有汙垢,只是剛剛聽了一番汙濁的言語,受了濁氣,要用這清水洗一洗。”

    巢父又問他聽了什麼,許由便把整個經過講給了他,又說:“我志在青雲,怎麼會做那樣的事情呢?”

    巢父聽了,冷笑一聲說道:“哼,誰叫你在外面招搖,造成名聲,現在惹出麻煩來了,完全是你自討的,還洗什麼耳朵!算了吧,別弄髒這水沾汙了我小牛的嘴!”說著,牽起小牛,徑自走向水流的上游去了。

    2

    這就是“許由洗耳”的故事。後以“許由洗耳、巢由洗耳、巢父洗耳、洗耳”等表示以接觸塵俗的東西為恥辱,心性曠達於物外;用“巢由耳”稱不能容受塵俗的身心;用“洗耳翁、洗耳高人”等指超脫塵俗、不問世事的人;用“幸可飲牛”指未受汙染或汙染未及的地方。

    故事說完了,現代的引申釋義也說過了,那麼,問題就來了:許由、巢父真的是隱士高人嗎?真的是超脫屋外、不染俗塵的嗎?

    也許,許由的一番言行,在很多人的眼裡是志向清高的,而批評了許由的巢父則比之更加清高,但其實不然。

    或許,二人隱居山林,可以算是隱士,但並不能算真正的隱者。有句話叫做“大隱隱於市”,真正的隱者,內心清淨,行為平常,是不需要用這樣的“特行”來“表白”自己的“清淨”的。

    當然,不是說真正的賢德之人不能居山或就應該在世俗之中。而是說,真正的隱者,不在於外化的形式,而在於內心的修養;真正的賢德,不在於對外在事物的厭惡,而是不論垢淨自心不動不染。

    正如巢父所說,許由之所以受到世俗的“打擾”“汙染”,是因為他自己沒有真的“隱”。一來,他並沒有真的居於高山深谷難至之處,所以可以被人知道和拜訪;二來,他愛惜聲名又不肯藏拙顯魯,沒有真的韜光養晦,所以引來了關注、招來了唐堯勸請。這兩件事,從故事裡也能看出來,也解釋了為什麼別的隱士都沒有訊息,只有許由能被找到,以及明明可以簡單直白地回絕送客、清楚乾脆地表達自己的意願,而許由卻偏偏講了一堆自己志向如何遠大高尚的事情,讓唐堯更加以為他了不起,再派人來請。

    可見,許由,並沒有人們傳得那麼“了不起”。

    那一下看出許由問題的巢父就厲害了嗎?

    當然不,許由嫌惡官爵利祿,以使者的話為汙濁了自己的耳朵,而巢父又以洗了許由耳朵的水為汙濁,不肯在此飲牛。耳朵本來不會對言語挑剔,也不會因為一兩句話就被汙染,問題在於許由自己內心不能安定,才硬讓使者和自己的耳朵“背鍋”;而同樣的,水本來沒有問題,話又不能從耳朵洗出來,他若沒有聽到許由講那些事情,牛飲了就飲了唄,可問題就出在了他聽到了,也對許由遇到的事情和許由這個人產生了一個“汙濁”的判斷,因而覺得水汙染了,他的心思出了問題,偏偏讓水和牛“背鍋”。由此可見,巢父雖能指出許由的問題來源於許由自己,但其實,他也同樣是受困於自己,並沒有真的比許由強到哪裡去。

    如同前面所說,真正的隱士,是能在鬧中取靜,能處塵世一如仙境;真正的賢德之士,是從自我修養上下功夫,而不是挑剔外部境緣的毛病。無論耳朵還是流水,無論是許由還是巢父,被汙染、被影響的,都是他們自己的心,而招來他們不舒服,一定要清水洗耳、換地方飲牛的,並不是外來的汙染,而是內心的不淨。

    巢父說許由的話,對於許由當時遇到的狀況來說,是一個合理的解釋,但不等於就是全對、到位的。他所沒有說到的,也是他自己的問題所在,即執著“清”名。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為什麼唐堯想的是賢德可以帶領大家,而到了許由、巢父這裡,一件利百姓、利天下的事情,就成了“功名利祿”、“凡塵汙濁”這樣的字眼了呢?——執著於“清”的名相,而內心有濁,強行分別,製造對立——他們所“厭惡”“嫌棄”的“汙濁晦氣”就這麼產生了。

    然而,人若不知從自心上找原因、從自心上改過實修,而只會把責任推給外在,自然就會受困其中,執著什麼就為什麼所縛,終究不得自在。所以唐堯、使者、帝位官位、請詔、耳朵、流水、飲牛,這些人事物,就為這兩位心裡的煩惱集體“背鍋”了。

    再回過頭來看這個故事,我們無法就此就斷言出世入世何者更為高潔,唐堯的禪讓禮請沒有錯,許由等一眾有才能者想要追求清淨的志向沒有錯,一定要說“有錯”的話,那就是隱士不是真隱士,賢德不是真賢德;如果說,我們需要對這個故事有所思考的話,那目光聚焦的點,不是志向與塵勞的碰撞,不是清高與低俗的分別,也不是孰對孰錯的分辨,而是如何才能從這種種紛擾之中脫身、真正自在解脫——

    心,曰平;行,曰常。心行合一,平平常常。

    唯此,而已。

    3

    “許由洗耳”典源至今說法不一:

    漢蔡邕《琴操·河間雜歌·箕山操》中寫許由“以清節聞於堯。堯大其志,乃遣使以符璽禪為天子。於是許由喟然嘆曰:‘匹夫結志,固如盤石。採山飲河,所以養性,非以求祿位也;放發優遊,所以安己不懼,非以貪天下也。’使者還,以狀報堯,堯知由不可動,亦已矣。於是許由以使者言為不善,乃臨河洗耳。樊堅見由方洗耳,問之:‘耳有何垢乎?’由曰:‘無垢,聞惡語耳。’堅曰:‘何等語者?’由曰;‘堯聘吾為天子。’堅曰:‘尊位何為惡之?’由曰:‘吾志在青雲,何仍劣劣為九州伍長乎?’於是樊堅方且飲牛,聞其言而去,恥飲於下流。”

    皇甫謐《高士傳·巢父》謂,許由將堯禪位予己事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隱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出其膺而下之。由悵然不自得,乃過清泠之水洗其耳,拭其目。”

    另《高士傳·許由》載:“堯讓天下於許由……由不欲聞之,洗其耳於穎水濱時,其友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巢父曰:‘子若處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汙吾犢口!’牽犢上流飲之。”

  • 4 # 龍城豬立葉

    許由歸隱山林,優遊自得,聽到帝堯欲讓位於己,便感到耳朵受到汙染,因而臨水洗耳。典出漢.蔡邕《琴操.卷下.河間雜歌.箕山操》。後以許由洗耳比喻心性曠達,超脫於物外,而以接觸塵俗之物為恥。 《孟子.盡心上》「古之賢士何獨不然」句下漢.趙岐.注:「樂道守志,若許由洗耳,可謂忘人之勢耳。」

  • 5 # 朗月悠風

    許由洗耳出自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於穎水濱……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間,求其名譽,汙吾犢口。’牽犢上流而飲之。”

    許由(大約前2323—前2244)字道開,號武仲,帝堯時期的一介平民,許由故里在邱縣城北三十五里大省莊,村西有石碣,勒存寺中。許由兄弟七個,皆為清高隱士。許由自幼農田躬耕,不營世利,講道義,守規矩,邪膳不食,邪席不坐(聽聽,這就是品性)。夏天樹上築巢而寢,冬天挖地窯居住。食山果、飲河水,且無懷器,手捧而飲。

    堯作為遠古時代有名的帝王,是很賢能的,把天下治理得也不錯。堯看著朗朗乾坤,太平天下,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對自己也非常滿意。

    這天,堯外出探視民情,越看越滿意。恰恰對面過來了一位耄耋老人,因為當時長壽的人不多,堯還能記得老人家叫作壤父。老人家八十歲了身體仍然硬朗,只見他慢悠悠地散著步,手裡還拿著一隻瓦盆邊敲邊唱。

    看壤父這麼快樂,周圍的人就感慨地說:“我們的帝王堯真是個賢君啊!你看這麼老的人,都能在他的國家裡生活得健康幸福,快樂滿足!”

    壤父聽了感到非常奇怪,看著那些人說:“我天天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己挑水喝,種田得糧食養活自己。自力更生,我才這麼快樂,帝王對我又有什麼恩德啊!”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堯帝聽到壤父的理論就覺得不痛快了,原來自己對百姓們並沒有那麼大的作用啊!這麼一番打擊後,堯帝就想退位了,他覺得,也許該把帝位讓給一個能給百姓生活帶來真正改善的人。

    當時有位很有名的賢人叫作許由,他有才能又賢德,深得百姓的喜歡。也有人說許由是堯帝的老師,所以堯帝對他很是瞭解。總之堯帝觀察了很久之後就決定把帝位讓給許由,於是,他就對許由說:“我把天下讓給你吧,我認為你能給大家夥兒帶來更好的生活。”

    許由一聽,卻不高興了,他根本就不喜歡政治,只喜歡安靜平淡的生活,常常以隱士自居。於是許由就對堯帝說:“你把天下治理得已經很不錯了,怎麼卻突然要讓給我?我是喜歡名聲的人嗎?罷了,總之我是不能越俎代庖。”說罷,他就找機會匆匆逃跑了。其實,許由心裡也明白,所謂賢人,雖然對協助帝王治理天下很有利,但是如果自己來掌管江山,對社稷百姓卻是百害而無一利。但是這個道理,大約也只有隱士能夠明白。

    許由這麼一逃,就一直跑到了箕山的腳下,他看這裡還算偏僻,風景也不錯,就留在這裡開始了耕田種菜的隱居生活。但是堯帝看到許由逃走,卻認為是許由在謙虛,所以更加堅信許由對天下對百姓是有利的,於是,堯帝就派許多人去找許由。

    人多力量大,沒多久,許由就被找到了。這個人帶著堯帝的命令拜見了許由,說堯帝想請他出山擔任九州長為百姓們謀福利。許由一看到那人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沒等那人說完,就一口氣跑到潁水邊去洗自己的耳朵,以此告訴那人自己不願出仕的決心。

    恰恰這時候,許由的一個朋友牽著牛過來給牛飲水。這位名叫巢父的人也是個隱士,同道中人大有惺惺相惜之意,故而兩人十分要好。巢父看到許由趴在水面上不知道在做什麼,就十分好奇地問:“你這是在幹嗎啊?”

    許由抬起頭看到是巢父,就嘆了口氣,說了堯帝請他出山的事。原本許由以為巢父會讚賞他的高風亮節,哪知道巢父一聽就怒了,說:“你這就是自作自受!你要真是個隱士,就一定會躲在深山裡,這樣哪裡還會有人知道你,又怎麼會有這種事發生!你自己跑到外面顯擺,混出來個烏七八糟的名聲,被人追到這兒還好意思跟我說!你跑到這裡洗耳朵,分明把這水也弄髒了!我的牛還怎麼喝水?算了,我去上游,以後你也別來找我了!”巢父一氣之下,就牽著牛去了上游,從此再也不跟許由來往了。

    剩下許由呆呆地看著他的背影,不知所措。悶了半天,許由只好蔫蔫地往回走,他又怎麼會不懂巢父的話呢?真的不在乎,就必然不會往心裡去,自然也不會煩惱!洗耳朵不過是自己發洩煩悶的一種方式。說到底,終究是因為自己的心不淨,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剩下的是人們無盡的評說。有人讚賞許由能堅持自己,高風亮節。也有人說他假清高。其實也不能怪許由,中國歷史上的隱士本來就生活在悖論中,他們追求“寧靜以致遠”,卻又說“學而優則仕”。而真正能看破世事的隱士必然是沒有痕跡留下,早就湮滅在了歷史的河流中。能留下名字的,多數是假裝給人看的。

    當然也有許由這般宣揚著隱士精神的人,但他們更多的是把這種方式看作一種處世策略,以便自己想隱逸就隱逸,想出仕就出仕,生活得更瀟灑一些。這個故事更多的就是反映文人對仕途的這種矛盾看法,但是這個問題似乎到今天都得不到一個真正的答案或者說解釋。也許,順應自己的心來生活,就是最好的方式吧。

  • 6 # 奇堯最棒

    “許由洗耳”典故出自(漢-蔡邕《琴操-河間雜歌-箕山操》)

    中國歷史上有洪洞兩位大隱,一位巢父,一位許由。“許由洗耳”典故說明當時文人高潔自愛、淡泊名利、讓賢精神。

    還表明一種姿態,即使是被儒家看作是黃金時代的堯舜治世,也不能羈絆文人高潔的心靈,更遑論其它時代了。

    那些以巢父、許由、為代表的文人雅士,以六根清淨賢達俊哲高山仰止,在這些遠年標幟賢士身上,氤氳著一種至美至潔的文化氣韻,足可成為一種民族的人格座標。

    但也不排除一些文人雅士對政治的複雜情感,既希望得到權力的眷顧,又不願放棄獨立的人格尊嚴。

  • 7 # Aaron基金投資顧問

    許由洗耳

      當時有位很有名的賢人叫作許由,他有才能又賢德,深得百姓的喜歡。也有人說許由是堯帝的老師,所以堯帝對他很是瞭解。總之堯帝觀察了很久之後就決定把帝位讓給許由,於是,他就對許由說:“我把天下讓給你吧,我認為你能給大家夥兒帶來更好的生活。”

      許由一聽,卻不高興了,他根本就不喜歡政治,只喜歡安靜平淡的生活,常常以隱士自居。於是許由就對堯帝說:“你把天下治理得已經很不錯了,怎麼卻突然要讓給我?我是喜歡名聲的人嗎?罷了,總之我是不能越俎代庖。”說罷,他就找機會匆匆逃跑了。其實,許由心裡也明白,所謂賢人,雖然對協助帝王治理天下很有利,但是如果自己來掌管江山,對社稷百姓卻是百害而無一利。但是這個道理,大約也只有隱士能夠明白。

      許由這麼一逃,就一直跑到了箕山的腳下,他看這裡還算偏僻,風景也不錯,就留在這裡開始了耕田種菜的隱居生活。但是堯帝看到許由逃走,卻認為是許由在謙虛,所以更加堅信許由對天下對百姓是有利的,於是,堯帝就派許多人去找許由。

      人多力量大,沒多久,許由就被找到了。這個人帶著堯帝的命令拜見了許由,說堯帝想請他出山擔任九州長為百姓們謀福利。許由一看到那人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沒等那人說完,就一口氣跑到潁水邊去洗自己的耳朵,以此告訴那人自己不願出仕的決心。

      恰恰這時候,許由的一個朋友牽著牛過來給牛飲水。這位名叫巢父的人也是個隱士,同道中人大有惺惺相惜之意,故而兩人十分要好。巢父看到許由趴在水面上不知道在做什麼,就十分好奇地問:“你這是在幹嗎啊?”

      許由抬起頭看到是巢父,就嘆了口氣,說了堯帝請他出山的事。原本許由以為巢父會讚賞他的高風亮節,哪知道巢父一聽就怒了,說:“你這就是自作自受!你要真是個隱士,就一定會躲在深山裡,這樣哪裡還會有人知道你,又怎麼會有這種事發生!你自己跑到外面顯擺,混出來個烏七八糟的名聲,被人追到這兒還好意思跟我說!你跑到這裡洗耳朵,分明把這水也弄髒了!我的牛還怎麼喝水?算了,我去上游,以後你也別來找我了!”巢父一氣之下,就牽著牛去了上游,從此再也不跟許由來往了.

      剩下許由呆呆地看著他的背影,不知所措。悶了半天,許由只好蔫蔫地往回走,他又怎麼會不懂巢父的話呢?真的不在乎,就必然不會往心裡去,自然也不會煩惱!洗耳朵不過是自己發洩煩悶的一種方式。說到底,終究是因為自己的心不淨,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剩下的是人們無盡的評說。有人讚賞許由能堅持自己,高風亮節。也有人說他假清高。其實也不能怪許由,中國歷史上的隱士本來就生活在悖論中,他們追求“寧靜以致遠”,卻又說“學而優則仕”。而真正能看破世事的隱士必然是沒有痕跡留下,早就湮滅在了歷史的河流中。能留下名字的,多數是假裝給人看的。

      當然也有許由這般宣揚著隱士精神的人,但他們更多的是把這種方式看作一種處世策略,以便自己想隱逸就隱逸,想出仕就出仕,生活得更瀟灑一些。這個故事更多的就是反映文人對仕途的這種矛盾看法,但是這個問題似乎到今天都得不到一個真正的答案或者說解釋。也許,順應自己的心來生活,就是最好的方式吧。

  • 8 # 看經典品百味人生

     傳統的儒家故事裡,“許由洗耳”是讚賞山中高士的典型故事,許由是典型的高士。歷朝歷代的隱士,許由算是隱士的鼻祖。什麼是隱士呢?隱士首先是知識分子,是“士”階層的成員之一。並不是所有居於鄉野山林不入仕途之人都可稱為隱士,那些嚮往入仕但卻無機會無能力入仕之人不是隱士,那些沒有文化的農夫樵子細民野老也不是隱士;只有那些能保持獨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權勢、具有超凡才德學識、並且是真正出自內心不願入仕的隱居者,才能被稱之為隱士。從這一點上說,許由是超級隱士。

      許由(大約前2323—前2244)字道開,號武仲,帝堯時期的一介平民,許由故里在邱縣城北三十五里大省莊,村西有石碣,勒存寺中。許由兄弟七個,皆為清高隱士。許由自幼農田躬耕,不營世利,講道義,守規矩,邪膳不食,邪席不坐(聽聽,這就是品性)。夏天樹上築巢而寢,冬天挖地窯居住。食山果、飲河水,且無懷器,手捧而飲。

    來自:

    漢 蔡邕《琴操.箕山操》:“〔許由字武仲〕以清節聞於堯,堯大其志,乃遣使以符璽禪為天子。於是許由喟然嘆曰:‘匹夫結志,固如盤石,採山飲河,所以養性,非以求祿位也;放發優遊,所以安己不懼,非亦貪天下也。’使者還,以狀報堯,堯知由不可動,亦已矣。於是許由以使者言為不善,乃臨河洗耳。樊堅見由方洗耳,問之:‘耳有何垢乎?’由曰:‘無垢,聞惡語耳。’堅曰:‘何等語者?’由曰:‘堯聘吾為天子。’堅曰:‘尊位何為惡之?’由曰:‘吾志在青雲,何乃劣為九州伍長乎?’於是樊堅方且飲牛,聞其言而去,恥飲於下流。”按,晉 皇甫謐《高士傳.巢父》,謂許由告其堯讓位於他,巢父聽後以為汙其耳,“乃過清冷之水洗其耳”。又《高士傳.許由》:“堯讓天下於許由……不受而逃去。齧缺遇許由曰:‘子將奚之?’曰:‘我逃堯。’”後遂以“許由洗耳”謂隱士志行高潔,遠於勢利,甘心隱居。《孟子.盡心上》:“古之賢士,何獨不然。”漢 趙岐注:“樂道守志,若許由洗耳,可謂忘人之勢矣。”

    許由的解釋 亦作“ 許繇 ”。傳說中的隱士。相傳 堯 讓以天下,不受,遁居於 潁水 之陽 箕山 之下。 堯 又召為九州長, 由 不願聞,洗耳於 潁水 之濱。事見《莊子·逍遙遊》、《史記·伯夷列傳》。 南朝 梁洗耳的解釋 .表示厭聞汙濁之聲。《孟子·盡心上》“古之賢士,何獨不然” 漢 趙岐 注:“樂道守志,若 許由 洗耳,可謂忘人之勢矣。” 晉 皇甫謐 《高士傳·許由》:“ 堯 讓天下於 許由 …… 由 於是遁耕於

  • 9 # so口rock口評書聯播

    堯帝富有九州,但年事已高。然而太子丹朱不肖,堯帝無意讓他繼承大統,想另外找個賢人把帝位給“禪”了。

    他聽說許由這個人不錯,賢良得不得了,百姓紛紛依附於他,漸漸聚落成許家莊,於是親自到潁川拜訪他,跟他說禪位的事兒,要把天下拜託給他。

    誰知許由根本不領情,頭搖得像波浪鼓。

    說治理天下是你們這些俗人的事兒,我一個“隱士”你跟我提這個不是羞辱我嗎?

    說著就往河邊跑。堯帝和他的隨從一看趕緊一把拉住,說,你這隱士脾氣還挺烈啊,這點事兒至於投河自殺啊?

    許由說,誰自殺?我去洗洗耳朵,剛才你們這些俗人的俗話把我耳朵弄髒了……

    這逼至此已經裝上天了吧?但還不算完……

    堯帝一行走後,許由帶著自己的家人到巢家莊投靠巢父,把堯帝禪位的事兒跟他說了,把自己洗耳朵的事兒也跟他說了。

    結果巢父一聽就急了,說沒有你許由恁麼禍害人的,虧我還當你是朋友,那麼噁心的事兒你自己知道不就行了,幹嘛非要倒這兒來接著噁心我,而且你還拿潁川的水洗耳朵,這他媽水還能喝嗎?汙染環境啊你沒有公德心哪……不行我得搬家。

    結果真帶著族人搬家了……

    事已至此,說這是儒教史上裝得最大的估計沒人反對。事情於情於理怎麼可能會是這樣呢?怎麼可能會有這種禪讓呢?

    你們拿天下蒼生當什麼啊?燙手山芋啊?

    人類從茹毛飲血的野獸進化成人,都是黑暗森林裡搏殺出來的倖存者,怎麼就一到堯舜這兒就高尚到六親不認了呢?

    而且這段高尚期,放在歷史長河裡非常短,一到禹掌權馬上就恢復自私本性了。

    這都不合邏輯啊。

    儒家,為了維繫他家“內聖外王”的道德體系傳統,不得不採用所謂“春秋筆法”。

    真實情況也許是:

    堯帝雄才大略一生征伐,及至晚年乃富有九州。

    然而四夷並不賓服,邊事不斷,

    兒子丹朱能力一般,自己實在放不下心,

    所以堯帝儘管年老還是一直握權不放,

    就想在告別這個世界之前給兒子留下一個鐵桶江山:

    這是每個父親都會有的想法。

    潁川許由聲勢日隆,隱隱有分庭抗禮之意,於是率大軍伐之。

    兩軍在潁川河畔對壘,而許由一方實力不濟,於是雙方主帥有了如下對話:

    堯:我聽說許由您是一個當世大賢啊,由您來統帥天下豈不更好?您來您來……

    許:……什麼?我耳朵不太好,總是聽不好,待我先去河邊洗洗……洗耳恭聽啊。說著就帶人往河邊跑。

    堯帝帶人從後方掩殺,一直將許由部落逐出他們的方國。

    許由無法,率眾西行至巢父之地,奪了巢父部落的地盤,將巢父驅逐。

    巢父曰:“堯問政許由於潁川,許由失德,禍水西引,我自避之。”

  • 10 # 歷史是杯酒

    許由洗耳這個典故出自東漢蔡邕的《琴操》和晉朝皇甫謐的《高士傳·許由》

    要了解這個典故,首先要了解中國上古時代的一種制度——禪讓制。

    禪讓制

    什麼是禪讓制呢?“禪”的意思是“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薦”,“讓”的意思是“讓出帝位”,它是中國上古“五帝時代”的一種部落聯盟首領的傳承製度,其強調的是選賢與能,也就是看這個人是不是有才能,能不能把部落聯盟帶向更美好的未來。禪讓制後來被禹的兒子夏啟破壞,取而代之的是家天下的世襲制。

    許由何許人也?

    瞭解了禪讓制後,我們再來了解這個故事的主角許由,當然還有他的朋友巢父。巢父、許由是中國古代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兩個隱士。許由,是上古時代一位高尚清節之士,傳說他夏天就住在樹上,冬天則住進山洞裡,餓了吃山上的野果,渴了就用手捧著河水喝,以清高而有志節聞名於世。人們見他連個水罐也沒有,就送給他一隻葫蘆瓢,許由用瓢喝完了水,就把它掛在樹枝上,風一吹髮出鐺啷啷的響聲。他覺得這聲音叫人心煩意亂,就乾脆把瓢取下來毀掉了。而這時候的堯帝的年紀漸漸老了,便想找一位大賢人將天下禪讓給他。恰好,他聽說許由很賢能,就親自去拜訪他。堯見了許由後,便表達了要將天下禪讓給他的想法。但是許由並不買賬,他眼也不抬的慢聲說到:“您治理天下,已經治理得很好了,我還去代替您,難道我是為了圖個名聲嗎?那名聲,不過是外在形式罷了,我何必要為它而努力呢?……您請回去吧,我不需什麼治理天下!廚子雖然不做菜,也不能越俎代庖啊!”

    許由洗耳咋回事

    在許由拒絕了堯的禪讓請求後,便跑到了潁水的南面,箕山之下,躬耕田畝。又過了幾年,堯對他還不死心,想請許由當九州長,便派了個使臣去跟他說。許由聽完使臣的話語後,就跑到頂水邊上去洗自己的耳朵。恰巧在這個時候,另外一名隱士也是他的朋友巢父牽著小牛到河邊來飲水,他看到許由洗耳朵的行為後感覺很怪誕,便問他:“老夥計,你耳朵裡是有髒東西嗎?”許由則對他說:“堯想讓我出來做九州長,我討厭這種話入耳,所以來洗一洗。”巢父一聽,便嘲諷他說“得了吧,老兄!假如你存心不想讓別人知道你有賢能,誰還會來找請你出去做官呢?你這樣故意在外面東遊西逛,造成了名聲,現在又來這裡洗耳朵。可不要把我的牛嘴給弄髒了!”巢父一面說,一面牽著牛到上游去飲水。

    聽了巢父的話後,許由覺得很有道理,從此便住在深山,隱居終身,死後葬在箕山之巔,箕山因此也叫許由山。

    所以說,如果許由接受了堯的禪讓,那估計就沒有舜說明事了吧!

  • 11 # 唐簡

    以訛傳訛還是望文生義?被誤讀八百年的“洗耳恭聽”

    《讀史聊成語》第一部分 上古時期

    上古時代是指:現存文字記載出現以前的歷史時代,對世界各地上古時代的定義也因此不同。在中國上古時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時代,也就是從開天闢地到堯舜禹時期,夏朝建立為終結。這個時代由於沒有發現文字記載,大多數的事件人物都是根據後世的古文典籍得以流傳至今。

    第一個就是“洗耳恭聽”。這個成語中“洗耳”一詞最早來源於典故“掛瓢洗耳”。這裡的主人公就是許由,字仲武,看來是許家老二。他是陽城槐里人,也就是現在河北行唐縣轄區內。行唐縣原名為南行唐縣,因唐堯南行而得名。許由道德高深,學問淵博,為人更是剛正不阿,大義凜然。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裡記載“為人據義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許由在當地名聲大盛,甚至傳到了朝廷裡,連堯帝都知道他是一位大德高人,多次找他想把天下禪讓給他,他不厭其煩只好跑到今天的河南登封附近的箕山中隱居起來。

    堯帝知道他隱居箕山之後,又派人找他,說要讓他當“九州長”。天下九州之長,其實還是禪位給他的意思。堯帝派的手下去請許由時,許由正打算去飲牛。還沒聽使者說完,許由便把飲牛用的瓢往牛角上一掛,扭頭便朝山下跑了。使者目瞪口呆,愣了一會兒才緊追過去。許由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到河邊,洗起了耳朵,此舉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許由的朋友巢父恰巧隱居在附近,這時正牽著一頭小牛來飲水,便問許由在幹什麼。許由就把情告訴他,並且說:“我聽了這樣不乾淨的話,怎能不趕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巢父也是一位大德隱士,聽了他的話對他說:“你如果躲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裡,與世隔絕,誰能找見你?我看你是故意在俗世浮游,想讓人家找見,然後又拒絕出任,從而博得名譽。你這不是作秀是什麼!喝了你這種偽君子洗耳朵的水,我的牛肯定會拉肚子的!”說完,他牽起小牛,徑自走向河上游去了。許由聽了之後羞愧不已,向舜帝的使者表明了自己堅決的想法,讓他們不要再來找自己,之後徹底的歸隱山林。

    關於許由的第二個成語叫“越俎代庖”,在堯帝和他的對話中,許由說道:“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出自《莊子》)

    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您讓我來治理天下,可是如今天下已經很安定了。我來代替你,難道我是為了出名嗎?名聲實際上是虛偽不實的東西,難道我還要追求那虛偽不實的東西嗎?我像鳥雀一樣築巢於森林,不過僅佔一根樹枝而已;我像偃鼠一樣到大河中喝水,也不過裝滿自己的肚子而已。回去吧君王!天下對我是沒有什麼用處。廚子雖然不下廚房了,但當祭司的,也不會放下神聖的祭器來代替他下廚啊!

    讓我們回到“洗耳恭聽”,這個詞現在的意思是意思是把耳朵洗淨,以便恭敬地聽取有益的良言或欣賞優美的樂曲。最早出自於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請大王試說一遍,容小官洗耳恭聽。”顯然這個詞表達的含義和“洗耳”原意天壤之別。一個是說恭恭敬敬地聽人說話,一個是拒絕聽到並帶有鄙夷之色。那麼為什麼從“洗耳”到“洗耳恭聽”會出現這樣的反轉呢?為了搞清楚這件事,筆者翻閱了很多資料,沒有找到合理的解釋。透過對那些資料的研究和思考,私以為有三種可能。

    1. 這兩個詞本身沒有任何關聯,只是恰好用了同樣的動詞和名詞。

    2. 某些古人望文生義,在沒有了解許由故事的時候自己覺得應該是恭敬傾聽的意思,從而以訛傳訛,影響了後世之人。

    3. 因為空耳誤聽造成的錯誤流傳。在查詢鄭廷玉《楚昭公》原文的時候,經常看到有這樣的文字:請大王試說一遍,容小官洗耳(席而)恭聽。席而二字可能就是誤聽的原字,表示席地而坐恭恭敬敬的聽你發言。這個解釋在《楚昭公》中也非常應景。於是筆者想到另一件事情,老子在周王室擔任的官職叫“柱下史”,也就是中央圖書館館長兼任秘書處秘書長,不僅管理學術,還要進行史實記載。在當時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學術地位,就連孔夫子也多次向他求教。在周王室進行內閣會議的時候,只有天子才能伏几而坐,其他官員都是席地而坐。而老子因為自己的學問和官職,在討論發言的時候大家會有恭敬的表示,也就是“席而恭聽”的意思。當然也可能是老子不需要席地而坐,另有安排,找不到證據就不猜測了,不過這種說法我個人覺得更可信一些。

    大家還記得有什麼成語或者俗語是因為誤傳而變得古今含義不一樣嗎?一起來聊一聊吧。

    比如: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

    ”跑了和尚跑不了廟"原為"跑了和尚跑不了寺(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不抱不哄,讓寶寶哭累了就睡覺」的方法對待 1 歲以下的寶寶,是否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