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木子雨老師

    我覺得現在的家庭教育問題很嚴重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因為這個第一任老師是沒有經過培訓持證上崗,所以出現了很多問題。

    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對孩子期望值過高,盲目教育,不斷給孩子施壓,然後自己的期望值沒達到就對孩子進行武力,還美其名曰不打不成才。長期以來,中小學中很多家長由於受中小學應試教育的影響,一味地從成長的各種願望需要出發,把家庭教育的著眼點放在孩子將來“有出息”上,進行功利性教育。因此逼迫孩子參加各種“特長班”學習,不少人基於把自己當年未實現的理想,把改變家庭社會地位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父母一心希望考個好分數,希望小孩子成龍成鳳,不注重孩子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這將會形成兒童發展的障礙,很多小孩子心裡承受能力不夠,得了心裡疾病,個別人甚至走向歧途,損害其終身的發展。 而家長對孩子施加武力,會給孩子一個印象,讓孩子為有樣學樣,去打其他小孩子,這也可能是校園暴力的一個來源。

  • 2 # 優思理科王

    這個問題太值得大家討論了,尤其在中國家庭的教育上,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不同特徵的個體,他有其發展方向性,每一個家庭都是多遠特徵的集體,有其特異性。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矛盾激化,大傷腦筋還是沒能解決,也有很多父母對孩子完全不需要操心,家庭合睦。當然還有其他型別。說家庭教育嚴重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其特殊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造成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因為學校教育根本無能為力。

    而當今中國家庭教育最突出的問題有這麼幾個:

    1.孩子的做人教育

    品德教育就是做人教育,但很多家庭並不重視孩子的品德教育。什麼是品?什麼是德?應該培養孩子的什麼品德?很多家長的概念是模糊的。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在家長眼裡,這些遠沒有孩子的成績重要。在很多家庭裡,家長只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只要成績好,一切都是好的。家長普遍認為,孩子學習成績好,就是一個好孩子。家長把好成績等同於好品德,這是錯誤的。成績再好也不能代替成人,成人即怎樣做人,具備良好的品德,這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任務第一責任第一職責。

    2.孩子的身體健康

    很多孩子的身體健康令人堪憂,比如眼睛近視問題、抵抗力差的問題、體質弱的問題、肥胖的問題,等等。沒有一個好身體,一切都是零。不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沒有養成孩子的運動習慣,孩子不愛運動,不喜歡運動,時間久了身體就會出毛病。尤其是進入小學初中高中,隨著學些負擔的加重,身體不好就吃不消,學習效果也就很難保證。

    3.孩子的心理問題

    這一點尤為重要,心理成長心理成熟心理健康,這是未來社會最重要的素質,也是決定孩子未來幸福的根本所在。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孩子心理不健康,那麼就會很危險,要麼傷害自己,要麼傷害別人,給家庭和社會帶來痛苦。

    因此,要培養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孩子,就要重視孩子的做人教育、身體健康和心理成長。

    對於現在的家庭教育已經很嚴重的說法是過於偏激了。中國的家庭教育確實存在不少的問題,但是並不是所有都那樣,中國教育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讓我們多關注孩子,多學習優質的做法,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這個問題慢慢總會處理好的

  • 3 # 木子顏

    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在家庭的環境中長大,所以家庭教育對一個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很深刻又深遠。

    中國的父母在這方面注重並且能很好選擇方法的並不多。

    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就是:一、孩子聽話;二、好好學習,學習好。其它並沒有給到太多關注,特別是心理這塊。這是典型的中國式家庭教育。

    比如一些特別值得反思事件,

    1、如許可馨事件,三觀不正、素質堪憂,這樣的高學歷能代表什麼?學歷高代表學習好,可是,她自己卻說她的一切歸功於她的爸爸和在蘇州的資源。又讓人懷疑學習真的有多好。他網路的發言讓全民痛罵。為什麼,品德不好。教育失敗。

    2、還有那個隔離還要只礦泉水的女生。自私自利,不會換位思考,沒有同情心。這二件事情相對性質惡劣些

    3、還有林妙可,家長幫助有了捷徑人生。結果暴露,孩子那時候還小,辨別是非還是弱些,可是父母呢?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呢,導致林妙可一直被大家否定和審視。

    當然,上面只是部分人,很多人還是好的,我們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要區別看待。

    再回歸我們的家庭教育,那什麼是家庭教育呢,家庭教育含家庭的環境、家庭教育的方式、及家長為人處世態度。具體表現在二個方面:即家庭成員關係和家長對孩子的關係。

    家庭教育應該注重哪方面培養呢?

    第一、注重培養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挖掘孩子自信、向上的一面。正面地引導孩子,多鼓勵,以身做則。讓孩子多參與及發表意見,讓孩子成為主導。家長側面輔助。讓孩子多有成就感。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功。

    第二、因材施教,不一刀切,多途徑增加孩子的見識。多觀察孩子特點,找到適合孩子教育方法。另外多做些課外閱讀,多出去看看,即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的意思。就是幫助孩子開啟視野,不侷限。

    第三、培養並保護孩子的興趣、好奇心。好奇心和興趣是成長的動力,要保護再加以引導。

    第四、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和關心。孩子不屬於爸爸也不屬於媽媽,經由你生,與你相伴,卻有自己獨立的軌跡。給他們愛而不是你的意志。

    第五、家長要經營好家庭關係,肯為孩子改變、肯為孩子學習。英國作家薩克雷說:“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就是家長希望孩子如何,那麼家長就應該先如何。你怎麼和他相處,他也會怎麼和別人相處。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時時都在,且影響深遠,所以,家長要改變和學習,與孩子一起成長吧。

    著名教育家杜威說過:“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著名心理專家郝濱老師曾說:“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那麼,家長的任務就是幫助孩子,幫助他們健全地發展自己,幫助他們學會如何面對這個世界,面對未來,要點燃他們的人生。

    父母的高度決定孩子未來的格局,希望家長沒給到孩子真正的教育。

  • 4 # 縱哥的詩意生活

    當前的家庭教育有不少問題存在,可以說是非常嚴重。

    第一,教育孩子不得其法。這應該是最主要的一點。

    教育孩子,不是種花種草種樹,偶爾施肥澆水,然後任其自由散漫成長。孩子是有思想的,而且不是固態的,稍不留心,他會走偏,遠離正常的方向。甚至遭遇不測,跌入絕境。

    孩子的教育是一門藝術,需要家長系統學習。否則,苦了自己,害了孩子。

    第二,不管不顧隨其自然。

    有的家長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出現問題,一心用在工作上,讓孩子自由成長,還美其名曰,給孩子充分自由發展的天空。

    有的家長確實工作太累太忙,騰不出身管理孩子,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結果可想而知,孩子的性格出現問題,或自閉,或憂鬱,或分裂,跟家人疏遠,跟社會脫節。這樣的悲劇就是家長責任心的問題!

    第三,盲目跟風害人害己。

    有不少的家長攀比心理嚴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在學啥,就立馬要孩子照做。看到孩子到貴族學校,就傾家蕩產的感覺,拼了命也進去。看到人家去了重點名校,他也不甘落後,到頭來孩子一事無成,自己家破人亡。出力不討好,最終孤家寡人一個。

    第四,水平有限無能為力。

    有的家長,確實由於各種原因,自身能力有限,對孩子的教育無法幫忙。看到孩子的痛苦,他自己備受煎熬,卻無濟於事。

    孩子當自強,苦難是最好的學校。我們只能祝福並努力給予這樣的孩子以最大的關愛,讓他們能夠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是與社會大環境休慼相關不可分割的。但我們要保持初心,保證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教育走在正確健康的大道上。

  • 5 # 20時代說教育

    我國現在的家庭教育問題無疑是很嚴重的!

    表現如下:

    一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二是孩子成長的環境發生了變化,孩子的壓力逐步加大,面臨的誘惑也逐漸增多;三是生活條件的改善,居住面積的增大,電腦、電視的普及,造成孩子與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少。

  • 6 # 老張的後院

    嚴重。

    我試著努力的去在他成長的路上儘可能多的去陪伴,但是慢慢的我發現我不夠平常心,更不夠耐心,我開始變得焦慮,但是卻根本抓不住焦慮的點在什麼地方?

    優秀的世界很小

    直到在工作中,慢慢接觸了無數的家長之後,我終於明白我的焦慮來自哪裡,望子成龍的希冀變成了我的負擔。

    最近幾年接觸了形形色色的家長,因為工作的需要,我們一次又一次的促膝長談,他們對我推心置腹,我對他們知無不言,但是話題的核心永遠都是一個,就是他們一個或者兩個孩子。和他們的交流也慢慢的讓我成長了起來,我學會了做一個父親,但是我沒有學會做一個老師。很多家長和我討論怎樣去教育孩子,我覺得我不配討論這個問題,至少在豌豆足夠優秀之前我不配,但是恰恰因為豌豆不足夠優秀,我反而更有了話語權,到底什麼才算是優秀呢?

    我見過毅然放棄帝國理工的offer,而一心只為牛劍的高冷學霸,我也見過被所謂的聯合辦學荼毒的隱隱學子。

    我見過從一所普通211高校,憑一己之力把斯坦福研究生導師堵在學校裡面而拿到錄取通知的女中豪傑,我也見過五年大學生涯四換學校的流浪詩人。

    他們到底是優秀還是不優秀呢?

    在他們的角度上,他們都是優秀的,但是在他們的家長的角度上又都是不優秀的。

    中國式教育路線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叫“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正是這句話把家長帶進了前所未有的誤區,關鍵在於“望”字上。

    為了這個美好的願望,所有的家長一次又一次的前赴後繼,用行動去捍衛自己的希冀,但是卻沒有問過孩子是不是喜歡。

    所有的家長一次又一次的放棄一切,用經驗去彌補自己的遺憾,但是卻沒有想過會不會失敗。

    當一個家長心力交瘁的把自己年幼的孩子透過一套不能居住的學區房把孩子送進最好的小學的時候,他是驕傲的,孩子是光明的,但是誰來保證孩子一定平步青雲。

    當一個家長費盡心機的把自己懵懂的孩子透過各種人際關係把孩子送進最好的初中的時候,他是驕傲的,孩子是光明的,但是誰來保證孩子一定金榜題名。

    當一個家長勞心勞力的把自己叛逆的孩子透過各種所謂的興趣打造成一個一專多能的特長生的時候,他是驕傲的,孩子是光明的,但是誰來保證孩子一定喜愛並願意從事。

    當一個家長傾其所有的把自己成年的孩子透過各種補習演繹成了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21世紀接班人的時候,他是驕傲的,孩子是光明的,但是誰來保證孩子一定會笑著從高考的考場走出來。

    當一個家長走投無路的把自己未知的孩子透過得過且過的方式送到海外,變成圍城裡的一個海歸的時候,他是驕傲的,孩子是光明的,但是誰來保證孩子一定會出人頭地,扶搖直上。

    困擾往往是自己帶來的

    中國的家長是辛酸的,他們總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但是卻不允許孩子失敗。

    而中國的孩子更是悲催的,因為他們天生肩負著全家兩代六口人的重擔,這個擔子叫階級提升。家長的願望是美好的,但是這種美好的願望反而給孩子帶來了無盡的壓力和折磨。他們不敢奢望選擇的權利,但是至少給他們失敗的權利。

    一個分行行長加一個保險公司城市負責人,他們的孩子必然是金融新貴,哪怕他數學都不能及格。

    一個大學教授加一箇中學老師,他們的孩子必然是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哪怕他只是喜歡計算機。

    一個實業家加一個全職母親,他們的孩子只能是商學院高才,子承父業,哪怕他真的很喜歡畫畫。

    在彩票的世界中,中獎了是意外,不中獎是常態,人人皆知,人人皆能接受,為什麼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就不可以了呢?為什麼不能做最壞的打算,往最好了去努力呢。豌豆很喜歡騎平衡車,但是他沒有參加過專業訓練,更沒有全國各地去比賽,有一次陪他去比賽,很多的家人和朋友都在給他鼓勵,“豌豆加油,一定要拿第一”。我笑著說謝謝,但是當我帶豌豆去檢錄的時候,豌豆問我,“爸爸,拿第一難嗎?”“孩子,難,很難,爸爸希望你能進入決賽,因為進入決賽就有獎盃,你不是喜歡那個獎盃嗎?”

    我沒有資格說我的方式是對的,但是我知道,我看到豌豆獲得第七名的時候,我開心的像個孩子,至少我比第二名的那個家長要開心的多,因為我給了自己最壞的打算,而豌豆做了最好的努力。

    在給孩子最好的之前請先把最壞的拒之門外

    人們總會去為了一個美好的希冀買單,但是卻從來不會去考慮幻想破滅時的辦法,教育更甚,因為你不想輸,也不能輸。

    所有的家長都會把最好的東西給到孩子,因為這是他們成龍成鳳的根本,但是孩子的教育是一場沒有退路的投資,什麼樣的投資最安全?在這銀行信託紛紛打破剛兌的今天,保本成了最大的安全,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給孩子一個保本的未來,然後再去追求更高的收益呢。

    在金融領域我們會去談標準普爾,會去談4321,那麼在教育上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呢?

    相信我,當你在教育之路上給這些優秀的孩子們兜住了他們的底線,你會發現孩子還給你一個充滿驚喜的世界。

  • 7 # 門老師領進門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感受到其實家庭教育問題還挺嚴重的,舉個例子,有一次出去吃飯,遇到一個特別淘氣的孩子10多歲吧,服務員來上菜時,孩子問,你這麼伺候我們能賺多少錢?我爸爸在美國,昨天給了我100美金零花錢,你知道是多少人民幣嗎?我當時聽到這個孩子說這些話時,真的感覺到很心痛,我特別想上去和他說,職業不分貴賤,應該尊重每一個靠自己的勤勞生活的人。可真正痛心的是,孩子這樣的攀比心,傲慢的態度都從何而來?之後看到孩子媽媽大聲打電話的樣子,我一切都釋然了。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別想著一個傲慢,無理的家長能教育出通情達理的孩子。還有一次,在地鐵站,有個男人帶著兒子,這時來了個乞丐,沿路乞討,男人掏出了一塊錢,和他兒子說,他給你磕完頭,再把錢給他。我當時真的無語,我沒明白這個當父親的在培養孩子什麼?高人一等的氣質嗎?最基本的善良都是要求回報的?舉了兩個比較負能量的例子,其實我們網上也看到過很多。所以說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呼籲父母,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師,要有榜樣的力量。

  • 8 # 久明教你管孩子

    關於家庭教育,久明老師這樣說:

    家庭教育伴隨1980年獨生子女政策實施被再次提起,但時至今日,仍處於“叫好不叫座”的階段,僅有很少部分的線上線下課收到點錢,絕大數從業者都停留在自我學習和公益講座、諮詢的狀態!

    所有教育者和家長清一色都認為“家庭教育極重要”,但一旦讓其掏錢學,就猶豫了!

    原因似乎很多,我認為核心只有一個:過往的家庭教育課程沒有讓家長真正看到成效!

    也正如此,從業者的心很虛,所以從始至終,這一行的人總是試圖用“假意公益課”去尋求認同,其結果:免費的東西從來不會引起重視,而奉獻者的意圖是想“釣魚”,一旦釣不到,就換地方,多個地方同樣結局,沒有利益支撐,終歸持續不了……每次各地蜻蜓點水的宣導,都一次次加重組織方、受眾方對這個行業的輕視、質疑,甚至不尊重!如今,再去搞這類的推廣,基本各地都是淡然處之,因為弄得多了,名利上沒啥甜頭!

    鑑於此,我覺得“家庭教育”必須直接商業化【不要猶抱琵琶半遮面】從扭捏的狀態裡,迅速走出來!

    前提是產品過硬!

  • 9 # 佩西英語

    比較嚴重吧。

    我感受到的,最關鍵的就是家長的認知,知識,思想,跟不上孩子成長的步伐。並且排斥學習,不願意和孩子一起成長。

  • 10 # 育鄰人

    養育人性是家庭教育的終生使命。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組成單元,是每個人享受美好生活的基地,是孩子人生成長出發的地方。家庭教育原本是一切教育形態的始祖,是傳承社會道德、生活禮儀的基本場所,然而隨著社會化分工的細化,家庭教育的職能已逐步被更加專注、專業的學校教育所替代。現今,家庭教育已經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比如:

    家傳承愛

    父母缺乏育兒知識

    現如今是知識資訊大爆炸的時代,隨手藉助網路工具以家庭教育為主題搜尋都會出現一大堆資訊、一眾的專家和各種育兒書籍。但是,與網路搜尋資訊結果相反的卻是,生活中很多父母面對孩子時的迷茫、無主見、不知所措,遇到關於孩子的問題時就“臨時抱佛腳”式的上網搜尋一通。父母缺乏育兒的主見、缺乏育兒的經驗,根本原因就在於時代變化快,而且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在面對他們時真的沒有一件萬能的“法寶”。

    2010年7月20日,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公益文化中心與廣州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媽媽網聯合釋出了《中國九大城市家庭育兒現狀報告》。報告資料顯示,接近80%的父母認為目前掌握的育兒知識遠遠不夠,16%的家長認為自己育兒知識勉強夠用;分別有80%、78%、51%的年輕父母主要透過書籍、網路、長輩瞭解育兒知識,此外,相比於內陸城市,沿海城市的家長更為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同時,2020年3月,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757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這段時間兼顧工作和孩子學業,72.7%的受訪家長表示吃力,小學生家長尤其感到吃力。為了做好平衡,54.5%的受訪家長會提前把第二天的時間規劃好。談到這段時間的收穫,74.6%的受訪家長表示對孩子的日常學習有了更多瞭解。

    “專家”的育兒經驗並不是每個家庭都適用,年輕父母瞭解育兒知識的主要渠道依次為育兒書籍、網路、長輩和朋友,但是在一項“您最信賴的育兒資訊渠道”的調查中,選擇網路、長輩和朋友的,佔比均不超過20%,而育兒書籍、育兒課堂和兒科醫生列居前三位。業內人士表示,這一調研結果反映了兩個問題:其一,現在的年輕父母們遇到育兒方面的困惑後,習慣於透過最方便的方式獲取答案,例如透過網路搜尋他人的經驗或者是諮詢父輩朋友;其二,雖然年輕父母們會去參考他人的育兒經驗,但是並不十分相信這些資訊,反倒對鄰近的兒科醫生、親屬更加信賴。

    陪伴孩子閱讀

    家庭教育無頭緒

    家庭是社會生活的最小組成單元,家庭本身就是一個混合型小社會,這個小社會中有老年的祖輩、中年的父母、年幼的孩子,他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社會成長經歷,有不同的生活習俗和文明禮儀習慣。古代家庭遵循以“男主外、女主內”為主的生活方式,對於孩子的成長教導更多落在母親的身上,由此母親成為了教導孩子成長的中堅力量,也就有了“好女人旺三代”的說法。

    伴隨著工業化、資訊化的腳步,男女分工更加平等,過往“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被打破,雖然生孩子的仍然是母親,但是生完孩子之後很多孩子的母親又重新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崗位,參與到社會生產分工、協作之中,孩子成了夫妻雙方或者祖輩一起培育的物件。然而,由於每個人都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制定引導孩子成長的方式與方法,這就為教導孩子這項工作帶來了多個“標準”,比如父親覺得要對孩子嚴格要求,以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母親覺著應該給予孩子快樂的成長,給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很多家庭的基礎矛盾便“由子”而生,表面看很多離婚家庭在爭奪孩子撫養權,其實離婚是更早家庭中關於孩子應該遵從誰的教導、應該按誰的方式成長燈一系列問題集中爆發。

    家庭賦予孩子適應生活的技能

    家庭教育成為了學校教育的“附庸”

    家庭教育教授什麼?已經成為每個家庭必然面對的棘手問題。曾經家庭教育以族訓、家規為更本,但是現在家族變得越來越鬆散,家規也因跨地域、跨民族通婚而變得模糊。家庭教育內容已然變成了社會的“棄兒”、成為了學校教育的附庸,關於孩子的成長教導離開了學校、課本就不知道何去何從,在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無法開學的當前展現的“淋漓盡致”。有家長說“教育孩子本就應該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停課不停學”也只能藉助學校的網課、網路影片等資訊載體,更有家庭關於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經委託給了第三方工具——手機。

    唯學校教育“馬首是瞻”使家庭教育失去了自我學校教育本是在家庭教育基礎上最佳化社會分工的結果,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本有各自完全不同的使命和呈現形態,學校教育以傳授智慧知識為主,家庭教育以傳承道德、社會習俗為主。但是,怎奈孩子學習成長的系統性“考試”規則所限,家庭教育的內容不被升學制度所接納,家庭教育逐步變成了學校教育的“加餐”。目前家庭教育最核心、最關鍵的病症是遺忘了自我的存在,遺失了自我主體性。家庭教育失去了主心骨,只能每個家庭根據各家實際“自生自滅”,缺乏系統的組織和強有力的推手。家庭教育即缺乏必要的系統框架支撐,同時更缺乏社會的集體認可。因為,教育升學考試沒有家庭教育學科、社會人才選聘機制沒有家庭教育“文憑”可參考。

    分數是“擇優錄取”的唯一標準,讓高分變成了成長路上“勇往直前”的通行證。家庭只能選擇依附和迎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就是學校教育的“家庭作業”練習場,使得整個社會陷入“唯學校是教”的片面化教育思維裡,造成一種“談教育必學校,言學習必課本,言成長必分數”的極端教育生態。成千上萬孩子的童年成長變成了學校和家庭期待高分期待的簡單雙倍疊加,形成了現行重知識輕技能、重記憶輕實踐的畸形發展形態。成千上萬的家長終日圍繞學校升學考試的指揮棒疲於奔命,為督促孩子完成學校佈置的作業練習而絞盡腦汁、為孩子取得學習分數上的“相對優越感”費盡心機,對所有能夠提高應試能力的培訓趨之若鶩,對孩子的分數變化提心吊膽。

    教育宜早

    家庭教育應面向未來

    俗話說,“育林先育苗,育人當育小。”“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家庭對人性的影響具有早期性、全面性和深遠性。家庭生活的每一個元素、每一個環節,都是教學的素材和行為實踐案例,家庭生活是人性形成的基礎。簡言之,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透過養育人性來達成人生幸福,養育人性是家庭教育的終生使命。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教育,學習並不侷限於知識,更需要全面提升個人適應社會生活的綜合能力;教育的內容並不只限於課本,課本是對生活智慧的總結和彙編,最終仍然需要回歸到生活之中。家庭教育應該:1.基於家庭觸達鄰里,全民參與;2.自我做主,終生學習、成長;3.以學習為中心,兼具互動性,透過相互影響和激發真正落地“三人行必有吾師”。

    馬雲2018年5月杭州師範大學110週年校慶演講關於未來教育的展望:“未來不是知識的競爭,而是創造力的競爭和想象力的競爭,是智慧和體驗的競爭,是領導力、擔當力、責任的競爭,是獨立思考的競爭。未來的教育不能只教知識,教和育一樣,教的是知識,育的是文化。學和習是兩個概念,學的是知識,習是嘗試知識、體驗挫折,是一種想象力,是一種文化。教和學是對知識來說,樂和習是對文化來講,機器只有晶片,而人類有偉大的心和愛。面對未來的孩子,智商、情商以外,我們更需要培養愛商。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不會被機器所取代,才不會在變革中被淘汰。未來教育的使命一定不是培養多少高分的孩子,也不是培養學習為機器,也不是一種在流水線上培養的孩子,我們要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成為真正的人。”

  • 11 # 怎樣做家長

    你好!非常感謝你的精彩提問。

    作為一個家庭教育工作指導者,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告訴你:當前的家庭教育問題非常嚴重。

    嚴重的程度可以形容為:對於科學的家庭教育,家長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家長對科學家庭教育缺乏基礎的認知,處於集體無意識狀態。

    其結果自然是:

    2013年的復旦大學研究生投毒事件;

    2019年17歲中學生跳上海盧浦大橋事件;

    2020年3月27日,深圳某小區兩位14歲花季少女,相約跳樓。

    .......

    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是對人的一生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著一個人人生目標的實現。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和條件,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程序加快,社會分工更加細化,孩子成長的環境發生了變化。現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活動、交往的場所變得封閉和狹窄,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帶來輿論環境的鉅變,孩子面臨著更多的社會競爭壓力和挑戰。這種養育環境的變化,使得家庭教育呈現出五大矛盾。

    首先,是家長對孩子全面發展的美好期待和科學家庭教育缺失、方法盲目的矛盾。

    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環境,我們家長期望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上,從小就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輔導班,認為這樣就是給了孩子最好的成長條件。孩子做不到,不願意,我們家長就開始各種指責,說這是為你好,我吃的鹽比你走的路還多,聽我的肯定沒錯。總是按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去培養孩子,總是認為自己給孩子的路就是最好的。

    但是這樣培養孩子不僅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負擔,而且忽略了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忽略了孩子對家庭情感的需求。長期這樣,孩子就會以各種形式進行反抗,比如沉迷遊戲,逃學厭學、早戀等。家長缺失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對孩子的培養沒有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而且,家長家庭教育的經驗大都是從父輩那裡習得的,我們的父輩怎麼對待我們,我們就也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只是,這種經驗在現代社會很多已經不適用了。

    其次,是家長對家庭教育的急迫需求和家庭教育指導體系缺失的矛盾。

    家長因為缺乏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導致孩子出現不寫作業、沉迷遊戲、逃學厭學、早戀等不良行為。這時家長開始焦慮、著急了,想要尋求學習家庭教育的路徑。

    家庭教育指導是全民需求,需要大量的家庭教育專業人才。目前我國師範院校沒有家庭教育專業,缺乏培養專業人才的體制和環境。因此,我們沒有專業的途徑和渠道系統學習家庭教育。

    第三大矛盾,是雞湯文滿天飛、方法一大堆和家庭教育實操落地不足的矛盾。

    我們家長透過這些產品感受到這些家庭教育理論的重要性,瞭解到一些具體的方式方法,深以為然。但是,說到容易做到難,自己沒有做到,又不知道如何做。這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倒加重了家長的焦躁情緒。

    第四,是家長長期無意識行為產生的後果和希望短期“一針見效”的矛盾。

    家庭教育問題的產生一般源於長期不當的教育方式,是日積月累產生的。孩子小的時候,家庭教育問題多表現為不愛吃飯,不願去學校,不愛學習,跟同學關係不好,當孩子大了,進入青春期,開始叛逆,之前積累的家庭教育問題透過某一個不經意的衝突直接爆發,輕者沉迷遊戲、逃學厭學、早戀,重則抑鬱、自閉甚至自殺。這些問題的背後隱藏的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全部的經歷,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孩子出現了問題,家長就尋求“一針見效”的良方。殊不知所謂良方在沒有家庭教育理念的家長眼中是絲毫不起作用的。期望“一針見效”的良方是家庭教育的偽需求。

    當前有很多回應這種“偽需求”的“一針見效”的方法,家長在實操後發現無法解決問題,反倒由於實施過程中的強推行為、焦躁情緒而加重了業已存在的問題,甚至還讓很多家長產生“家庭教育是騙人的”惡劣影響。

    第五大矛盾,是把家庭教育理解為“家長教育小孩”和家庭教育的本質是家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的認知矛盾。

    沒有人天生會做家長,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我們家長因為上一輩的養育經驗,理所當然地認為家庭教育就是家長教育孩子,孩子有不對的,可以隨意打罵,這其實是把孩子當做了自己的私有財產,沒有把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是對孩子的控制。家長用固有的經驗,去控制本不可限量的如同白紙般的孩子,結果必然是孩子的極力掙脫。

    每個生命都有自身成長的發展規律,孩子還小,更需要家長的呵護和協助。孩子本身沒有問題,因為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導致孩子成長出現問題,家長首先要反思,從自身尋找問題的根源並尋求調整。

    我們要有這樣的認知:家庭教育的本質是家長的自我學習和教育。

  • 12 # 心理諮詢師王老師

    過往幾年,我們國家的應試教育,讓很多的家長都覺得,學校教育非常的重要,但是,無數的新聞讓我們認識到,家庭教育其實才是最重要的一環,如果沒有家庭教育,孩子就算是成績再好,但是他連最基本做人的道理都不懂,好成績又有什麼用呢?那麼各位家長認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哪個更重要呢?

    作為一個家長,我認為,家庭教育要排在學校教育的前面,這只是我的個人一個觀點。雖然學校教育能教給孩子很多的知識,和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等,但是,家庭教育是能讓孩子受益一生的,在孩子的成長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做家長的要明白,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會是最好的老師。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無不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要讓孩子具有濃厚的求知興趣,家長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則,帶領孩子一起閱讀,一起欣賞,與孩子一起分享書中有趣的內容,慢慢地,孩子也會對書產生興趣。孩子從一開始的聽,到自己認真地看,逐漸轉化昇華的過程就是一大進步。

    想讓孩子誠實守信,自己也要先做到,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好好學習,就會答應孩子很多事,比如說週末一起出去玩,給他買新玩具等等,但是最後等孩子真的完成目標了,卻有各種推辭,家長自己都言而無信,你還想讓孩子做個誠實守信的人嗎?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家長自己做不到,就不要要求孩子去做。

    對待孩子,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學校教育也是缺一不可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也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協調統一,共同抓好,才能培育出優秀的孩子,塑造出優秀的人才。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塊金子,都有他閃光的一面。而我們作為家長,在遇到孩子出現問題的情況下,要透過正確的、專業的引導才能幫助孩子取得進步。而許多家長盲目的指導孩子,有時候就會錯誤的引導孩子,讓孩子走向輟學、耽誤孩子的學習與未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豐富你的宅家生活?有意義,有事做,有好乾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