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51哇房

    房產從業10年經驗的我來啦!解答購房問題,必須有我!

    基本已經沒有推測的必要了,我國城鎮化怎麼發展,未來經濟區域發展的格局已經有定論了。

    在《求是》雜誌裡釋出的重磅文章,已經明確說了:以中心城市帶動城市群發展。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漢、鄭州、成都、西安都被點名,這10個城市均是區域發展的關鍵佈局。

    另外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3大城市群被提及。

    未來,這些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將成為發展的新動力源。

    長三角、珠三角一定是會繼續蓬勃發展的,中部地區的話中心城市會率先發展起來,圍繞著中心城市的城市輻射圈應該也會有一定的優勢。

  • 2 # 魯遼一家親

    發展的核心是人,錢不是根本!先看看各地區人口按常住人口按淨流入人口看看經濟發展較好的城市,其根本是青年流動人口大軍青年流動人口大軍優勢不能落戶,則對應極少的父母跟隨,極低的生兒養女。城市贍養、撫育社會責任和負擔低。部分私企可以推行996工作制,加大對勞動力有效時間使用。有父母、子女的戶籍人口無法承受這種體制。這些城市自然知道,勞動人口是發展的動力,為什麼不鼓勵生育,提供持續勞動力?核心是摘桃,奪取利益,將社會責任和負擔留給別人。這能推動社會持續發展嗎?有可推廣性嗎?能複製嗎?不能!只能是特區,宛如兵營,社會供養的兵營,其GDP 中一大部分來自社會輸血,離開供給,自個兒就萎縮。因此,主要看對新生人口的撫育,對老人的贍養耐力!從上表看,淨流出人口多,新生人口多的地區才是真正脊樑。山東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以高生育、高培養、高贍養擔起重任!江蘇浙江廣東主要依靠使用他人培育的勞動流動人口增產,又以極低的比例養育這些人的子女,照顧其父母及本人養老。政策一但變化,失去支援,自身將更加虛弱。後10年20年主要看政策導向。如果繼續堅持,讓一部分地區優先發展,其他地區忍重支援,會保持當前勢頭。如果開始注重可持續、平衡發展,原優先發展地區將逐漸失去優勢,擁有大量人口,尤其是新生人口比高的地區將逐漸走強!

  • 3 # 平治666

    不是沒有可比性,是大灣區更有現代具備中國城鄉建設的標杆,繼續富裕富農政策,讓更多老百姓住上商住房和有優越的生活條件了

  • 4 # 地理縱橫

    再過10年與20年珠三角、長三角、中部地區哪個最有發展前景?一定會是長三角,儘管目前珠三角與長三角相持不下,而且珠三角略佔優勢,從長期來看,長三角最終會勝出,其次是中部地區。

    地理區位是反映空間位置關係 ,一方面指該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該事物與其他事物的空間的聯絡。

    對於珠三角來說,是我們國家最早的改革開放對外視窗、前沿地帶,自上世紀80年起,改革的春風喚醒了這塊土地,深圳、東莞依靠國家政策和香港、澳門雄厚的資金、管理優勢,率先倔起,成為了我國或珠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的火車頭,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廣東的GDP產值突破10萬億,成為了我們國家產值最高的省份,形成了環繞珠三角的城市群、城市地帶。

    珠江三角洲地勢低平,淡水資源豐富,河口又有島嶼,海陸交通便利,特別適合大城市的形成和發展,很早以前這裡便形成一座稱之為“東方明珠”的香港,自鴉片戰爭後,這座城市淪為英國的殖民地,之後外國資本的介入,發展成了世界上商賈雲集的貿易城市。

    長三角是繼珠三角之後,又一個崛起的經濟地帶,很早以前,長江三角洲地勢低平,水陸交通便利,逐漸形成了我們國家最大的城市—上海,之後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多年裡,依託上海為龍頭,圍繞著上海,迅速崛起了20多座城市,如蘇州、無錫、杭州、南通等,逐漸形成了以製造業,輕工業、網際網路等完整的工業體系,以便捷的物流、快遞輻射到全國各地,成為了我們國家資訊化產業最為集中地區。

    為什麼說未來的經濟發展長三角比珠三角更具備優勢呢?

    兩地有相同的區位優勢,都是依託長江、珠江發展起來的經濟地帶,既然依託河流發展,河流大小,規模就成為了制約兩地經濟發展的因素,長江無論是從三角洲面積大小,流域面積,年徑流量,流域內居住人口等遠遠高於珠江,區位也就出現了差別。

    從地形上來看,珠三角面積狹小,聚集了香港、珠海、中山、廣州、佛山、東莞、深圳等14座城市,人口超過7000多萬,當一個區域經濟發展一定程度時,便出現爭水、爭電、爭地等現象,同時出現了交通阻塞,環境汙染等城市問題,目前從珠三角發展態勢來看,已趨於飽和,雖然居於河口位置,淡水資源已經出現了危機,其它資源方面也很緊張,這都是制約一個區域經濟發展的因素。

    而長江三角洲面積要比珠江三角洲大很多,人口有1.5億,從地形上來看城市發展並沒有受到限制,還有向四周擴充套件的優勢,潛力還很巨大,從水資源利用上來看,長江年徑流量高達9600多億立方米,地形+淡水資源優勢是珠三角無法比擬的。

    從流域內發展來看,長江是我們國家“黃金水道”,3000噸貨輪可以直達重慶,依靠長江水運的優勢和豐富的淡水資源,將成為我們國家經濟發展長廊,目前逐漸形成了由長江口向內地發展的城市群、經濟地帶,如成渝城市群、長沙城市群、武漢城市群、南京城市群等。

    而珠江流域儘管內河運輸已超過10億,但與長江相比,還遜色不小,珠江兩岸遠不如長江兩岸地勢開闊,可供城市佈局地形不多,所以難以形成內河腹地的城市群或經濟地帶。

    城市群的形成和發展,得依靠腹地的支援,而長江與珠江腹地相差很大,那麼位於河口三角洲的城市發展就會出現差異,長三角潛力發展無限,遠遠沒有飽和,發展空間巨大。

    從產業結構來看,長三角製造業發達,依靠網際網路的優勢,便捷的物流,產品輻射到全國,成為全國有名的包郵地區,也是我們國家著名企業阿里巴巴所在地。長三角集雄厚的資金、開放的金融政策、高效的政府管理、發達的教育、數量眾多的科技人才,促使了產業的升級,成為全球最具有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我國中部地區與長三角、珠三角相比,不具備較強區位優勢,得依靠長三角、珠三角的帶動,依託近幾年快速發展的高鐵,發展出自已的產業特色,振興區域經濟。

    不能不說這些年生態環境變化,制約了北方經濟發展,因為缺水,南北經濟發展差距越來大,未來的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心越來越向南部轉移,出現南強北弱格局,地理區位和自然自然稟賦的差別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產業佈局。

  • 5 # BoBo64448287

    哪裡高科技發展得好哪裡更吸引年輕人,對於老年人來說南邊好於北邊,深圳的1小時生活工作圈最好,其次是馬雲的故鄉杭州的1小時生活工作圈,如果說適合60後的當數兩廣地帶。

  • 6 # 蘇綻

    珠三角和長三角目前是發展最好的,開放程度也最高。中部地區和珠三角、長三角相比,顯然不是一個量級的,幾乎沒有可比性。而10到20年中,中部地區也難以有追趕珠三角、長三角的實力。因此,20年以後,看哪個地區發展得更好,只能在珠三角和長三角之中找到答案。

    珠三角地區,其實主要包含了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幾個城市。珠三角未來的發展潛力,也主要看著幾個城市的發展前景。目前,這一片區域被叫做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內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

    長三角地區,則主要包含了上海、南京、杭州、寧波、蘇州、無錫、南通等幾個主要核心城市。長三角地區目前是國內經濟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城鎮最為集中、城市化水平相對最高的地區之一。

    兩相比較之下,珠三角在國際分工、國際化參與程度,以及科技實力方面略強。而長三角則在地域面積、地形、人口、經濟腹地、產業空間中處於優勢。相對的優勢中,長三角的優勢相對珠三角更大,珠三角地區由於起步更早,且發展空間相對狹小,不少產業已經到了升級換代的關頭,其競爭力可能難以同如日中天的長三角地區相抗衡。

    此外,長三角位於華東,可以獲取的資源相當對而言更為便利。而在國際經貿中,以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近些年來與珠三角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了,未來可能還會進一步縮小。但是在國內資源方面,珠三角則明顯弱於長三角了。總的說來,長三角目前及此後一段時間存在的相對優勢,更為明顯。

    目前,珠三角三大核心城市香港、廣州、深圳,與長三角三大核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相比,前者的經濟規模,僅比後者多出9000億左右,但後者的發展空間和潛力,目前來看則大於前者;而珠三角另外幾個城市的綜合實力之和,相比長三角另外幾個城市的實力之和,就處於劣勢了,雙方存在著萬億的差距,且長三角城市的發展空間依然更大。因此,總的來說,10到20年之間,長三角的優勢相對更好,發展前景和後勁也強過珠三角地區。

  • 7 # 巢湖今天

    這沒有可比性,長三角和珠三角都是由多個城市組成的城市群,而中部地區的範圍很大,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個相鄰省份,面積約102.8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3.68億人,這不是一個體量級的對比,因此沒有可比性。

    長三角和珠三角都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其實兩者的體量已經差距很大了,長三角由江蘇、浙江、安徽以及上海三省一市組成,城市數量多達26個,面積21.17萬平方公里,常住1.5億;而珠三角由廣東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組成,城市數量11個,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00萬左右,體量也不是一個級別的,至於誰更有發展前景,可以說兩者各有優勢吧!

  • 8 # 建築工程資料5000G

    無論如何十二經濟區都是基本劃分,然後可以任意組合

    與日韓的比較,其實已經很厲害了!

    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跟重慶天津差不多。

    韓國第二大釜山,跟

    廈門差不多。

  • 9 # 極度深寒

    1.中部地區

    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和山西六省,但同時安徽卻又被囊括進長三角地區的三省一市中。目前,中部六省共有3.8億人口,103萬平方公里的面積,經濟總量21.9萬億元。

    2.長三角地區

    根據去年國家出臺的長三角規劃檔案顯示,長三角已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全部地區。涉及到40多個城市,2.3億人口和36萬平方公里的面積。

    3.珠三角地區

    狹義上的珠三角地區泛指廣東省內沿珠江兩岸分佈的9個地區,共計5.6萬平方公里的面積,6400萬人口,經濟總量8.7萬億元。但現在不少人將粵港澳大灣區視為珠三角地區,範圍包括廣東全省加香港和澳門兩特區。如此一來,整個大灣區面積超過18萬平方公里,1.2億人口和13萬億元的經濟總量。

    4.四大地區對比

    目前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一,但整體上中部地區離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發展水平還有一大段距離。在未來的發展上潛力上,雖然中部地域廣闊,但彼此之間的經濟聯絡、區域合作緊密程度顯然不如長三角和珠三角。一個鮮明的例子,在商品的流通和輸入上,兩湖地區人為的設定了不少地方阻礙,使得商品的流轉難以暢通。

    第二,沒有形成城市群

    中部缺少聚集效應,城市之間太分散,缺少上海和廣深這樣的一線龍頭城市帶動與輻射。在發展模式上,都是屬於省會城市一城獨大型,彼此誰都不服的情況。湖南人在長沙,湖北人在武漢,而江西人也只會在南昌。在吸引產業上,在人才的流入上,顯然不如長三角和珠三角圍繞著核心城市協同發展。

    第三,中部區域優勢不明顯。

    長三角和珠三角都屬於沿海地區,有海洋貿易和運輸優勢。整個中部六省去年2.3萬億的外貿只相當於廣東一省的三分之一;也比上海一城要低一萬多億,你怎麼比?投資和產業都被吸引到沿海地區,向沿海地區傾斜。整個中部地區還在以國有資本,和國家、集體投資和內部消費經濟為主。而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則早已完成了經濟結構調整,以外資開放型經濟和民營經濟為主。

    在市場上,幾乎全國的優質企業、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精英均出自於長三角和珠三角及北京。這些怎麼彌補和追趕?不說廣東,就是浙江一省的上市公司就要翻倍碾壓中部六省。這種經濟上的巨大差距你怎麼比?

    第四,營商環境

    中部地區發展慢還有一個重要因素,營商環境問題。民營經濟為何起不來?外面投資為何進不來?為何缺少創業氛圍?一方面緣自產業配套不完善,一方面緣於營商環境待最佳化。無論是政務、執法管理水平,還是市場因素,政策透明度,中部地區離長三角、珠三角還有不小的差距,更遑論和香港、澳門比了。

    雖然中部地區有人口和地域優勢,湖北、湖南也屬於人才和科教大省,但顯然,從現實情形來看,中部地區還面臨著各種發展上的弊端。如產業和經濟結構不夠最佳化,難以吸引投資,難以留住人才,人口流失等問題。

    客觀上,也有區域優勢和政策上不如沿海地區的劣勢。所以哪怕是再過十多二十年,中部地區也難以企及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發展水平。

  • 10 # 正民正

    今天的中國形成了四大城市群,分別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長三角輕重工業與創新網際網路比翼齊飛已成中國第一龍頭,未來10年內將超越紐約城市群成為全球第一城市群。可謂是獨領風騷,但今天的題目是中部經濟區與長三角珠三角比經濟前景,答案無疑是十分簡單的:中國經濟看中部將成為不可阻擋之勢,理由如下:

    一地理人口優勢:中國地大物博,人口分散,中部地區常住人口達3.7億,佔全國百分之27,是中國人口第一大區。同時中部地區之東南西北直接毗鄰四大城市群,是四大城市群產業轉移與產品消費輸出的第一高地!

    二中部經濟崛起:2019年,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四省經濟總量躋身全國前十,江西經濟增速連年全國前三!以上五省與貴州福建形成中國前七增速省區!山西受煤炭與重工比例過高因素影響,增速還沒能真正起來是大事實,估計山西未來三到五年必須有大的動作才能完全掁作起來!

    三中部城市群崛起:中國四大城市群之後城市群排名應該是武漢城市群,鄭州城市群,膠濟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等有比較優勢,武漢鄭州是國家中心城市不用多說,長株潭城市群是最有密度的城市群,長沙周邊株洲湘潭岳陽益陽城市實力都在二千億以上,且離長沙距離都是百公里以內為主,五市經濟人口流通頻繁,經濟水平遠超西安城市群,沈大城市群!

    四交通與資源優勢:中部地區承東啟西,承北啟南,所有產品與人口都以相對最短距離直達全國東南西北與中部區域。中國高鐵助長中部快速連線四大城市群,當天來回將成效率優勢!中部地區是中國重要的煤鐵鋁銅煤與大米小麥水產畜牧生產基地。山西煤炭河南小麥洞庭湖鄱陽湖水產全國獨領風騷!

    五科教文旅崛起:武漢科教比超南京,武大華科實力優於南大東南。長沙合肥之湘雅醫院中科大全國公認,中國10強高校中部獨佔其三,橫掃珠三角西南大區西北大區東北大區,為中部地區積累大量的後備人才。黃山張家界三清山廬山衡山武當山嵩山五臺山等形成中國山之獨大勢力,黃鶴樓岳陽樓騰王閣更是中國四大名樓強者。湖南衛視是中國第一衛視。中部科教文旅強大是中部崛起的基石之一。

    近年來武漢榮登中國城市建設投資第一城,鄭州獲取富士康中國第一基地是全球蘋果手機主產地,合肥招商投資法形成你投資我出資入股的獨贊招商制度成功收穫京東方和蔚來汽車等名企入駐,長沙更是屢招廣東優勢企業。2019年武漢鄭州長沙合肥四市榮升為中國新一線,閃亮耀眼。洛陽岳陽蕪湖贛州宜昌襄陽南陽也是快遞崛起的新興優秀城市!

    綜上,中國10年西部大開發造就落後之西部經濟直超東北比超華北。中部地區任何資源優勢都強於西南西北,在中央確定中部崛起的政策方針下,中部經濟將無比融合長三角珠三角京津成渝,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增速基石,2021年開始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將會是中國經濟增速前五輪流者和獨包者,中部五省高速將至少形成十年以上。最後希望中部末省山西加油!晉商文化與地理優勢必須合理發揮優勢,政府部門要全力招商最佳化資源科技力!中部六省未來前景一片光明,中國經濟看中部將成全民意識!

  • 11 # 南蠻話辭

    當然長三角是最好前景,中央智庫不會看不到地域優勢的。整個長江經濟帶發展起來是現在長三角的經濟十至二十倍以上。長江經濟是中國的半壁江山!兩翼是珠三角經濟(發展以後是珠江西江流域)的壯大發展,另一翼是環渤海灣經濟(發展以後是整個黃河流域)的壯大發展。大家從地圖分地域就可看到!

  • 12 # 湖南左生

    以後長三角就是一個窩的發展,珠三角肯定搞不過長三角。如果內地湖南湖北江西合作發展,也是一個窩。就要看決心與努力了。關鍵取決於人才與政策兩大因素。人定勝天。關鍵是內地沒有危機意識。沿海發達城市行政效率要高很多。對人才吸引也大很多。我們內地也要加油!

  • 13 # 背船過海

    中國的未來在長三角,長三角的二省一市具有獨特的地理位與人文,它能輻射沿海南北及長江南北(長江經濟帶),那裡集聚全國最優越的人才及教育科技還有最完備的產業鏈,那裡的人們勤勞努力再加上智商的基因,無愧於中國最牛逼的族群~吳語區族群。而珠三角是港澳廣東,港澳得溢於殖民統治發展起來,廣東的珠三角得益於改革開放時香港的輻射,而且這一地帶處邊緣,不能輻射全國,廣東連自已的本省還冰火二重天,不如江蘇現在輻射帶動蘇北,而浙江的局面是全省開花。這些應該是比較客之說,不帶色彩。不過還是耍說,長三角只是江浙滬,與皖沒系,只是出於行政權力所致的一個違反地理自然科學概念的一個鬧劇與笑話,安徽在地理自然科學概念上來講,任何一個城市與長江三角洲沒一根毛關係。而事實上,世界上存在很多三角洲,沒一個國家會違反地理自然科學概念用行政權力去劃分三角洲,只有中國用行政權力把安徽划進長江三角洲,以後還看好湖漢重慶等城市劃入長三角洲,它們都在長江邊上,甚至是長江的源頭(是青海還是西藏忘了)。

  • 14 # 豫見鬆鬆

    我覺得中部地區最有發展前景。中部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已經成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2006年中部崛起戰略實施以來,中部六省的經濟總量已經佔到全國的20%,尤其是河南,湖北,安徽這幾年經濟發展勢頭很猛,河南2019年經濟總量突破5萬億元,湖北突破4萬億元,安徽接近4萬億元,中部的鄭州,武漢,長沙,合肥四大省會城市過去幾年經濟增量位於全國前列。

    中部地區交通發達,連南貫北,承東接西。這幾年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鄭州,武漢,合肥的樞紐地位更加突顯。鄭州米字形高鐵2021年全面建成,合肥米字形高鐵正在從規劃變成現實,武漢有長江黃金水道加持本來就有九省通衢的地位。交通便利給中部地區的物流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也讓中部地區能夠更好地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

    中部地區人口眾多,經濟腹地大,經濟迴旋餘地充足。河南人口有一億多人,安徽人口七千多萬,湖南人口八千多萬,湖北人口也有六千萬。人口眾多給中部地區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給中部地區的消費升級帶來動力。中部地區正在由人口優勢轉變為人才優勢,科技型新型產業蓬勃發展。

    中部地區城鎮化發展潛力巨大。目前中部六省除湖北外城鎮化率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城鎮化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中部地區目前處於加速城鎮化的程序中,城鎮化促進人口向城市積聚和流動,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

    中部地區的發展反映著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風向,是中國經濟邁入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參考標準,未來屬於中部地區。

  • 15 # 城市紀實

    很直接的告訴你,再過十年二十年,長三角跟珠三角依然是我國最有發展前景的地方,而且還是發展最好的地方,沒有之一。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沒有人原地踏步,更不會停下腳步等你,除開有大的經濟動盪或者是突發性的戰事發生,東南部的沿海地區發展依然是最強勁的,也是最穩健的,這其中前景最好的當屬地處長三角的江浙滬跟地處珠三角的粵港澳區域。

    作為長江三角的核心區域,江浙滬的發展可以說是可圈可點,不僅是我國經濟發展最為發達的地區,而且還是發展最為均衡的地區,主要代表城市有上海,杭州,蘇州,南京,寧波,無錫,而且這六座城市GDP都已經過萬億,截止到2019年,全國一共有17座城市的GDP過萬億,江浙滬就承包了將近三分之一的席位,可以說實力非凡,其中上海更是我國的經濟中心,GDP總量排名全國第一,作為長三角的龍頭城市,上海的輻射能力和吸引力在全國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自開埠以來,上海就是我國的經濟龍頭,繼往開來,上海依然是我國的經濟龍頭,江浙滬依然是我國經濟最好的地區之一,長三角依然是我國發展最好的城市群。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區域,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不輸江浙滬,它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總量不及江浙滬,畢竟江浙滬有兩大經濟強省加上一個直轄市組成,粵港澳大灣區則有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個珠三角城市組成,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8年末總人口已達7000萬人,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只是在人口和轄區面積跟經濟總量上跟江浙滬有差距,因為地盤太小,但是論發展前景絕對不輸江浙滬,粵港澳大灣區有五大核心城市,分別是廣州,深圳,香港,澳門,佛山,其中經濟過萬億的有四座城市,分別是香港,廣州,深圳跟佛山,而且香港,廣州,深圳是我國公認的一線城市,全國一共五座一線,粵港澳大灣區就佔據了三個席位,實力毋庸置疑,未來的發展更是不可限量。

    就目前發展走勢來看,長三角跟珠三角仍然是最有經濟活力的地區,不管從人口淨流入數量和GDP總量跟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這兩大地區都是最好的,還有就業環境和平均薪酬也是最好的,總之一切跟經濟發展有關的,問哪裡最好,長三角跟珠三角當仁不讓,目前是,未來還是。

  • 16 # 治癒俠TQ

    感謝提問

    首先關於提問的問題前半段分析下應該是未來10年到20年最有發展前景的地區,而不是去抬槓那個地區最發達,有了這個前提我們再來根據後半段給的三個選項來逐個分析。

    珠三角地區的發展前景:優勢是國家政策扶持無論是對標國際的粵港澳大灣區還是特區劃分與設立以及交通規劃都展示出國家對珠三角的重視。從產業來看家用電器、陶瓷建材、數碼產品、汽車配件、醫療器械、生物製藥等等非常廣泛。劣勢是資源配置不夠均勻,收入差距明顯,青年勞動力會過於傾向廣州、深圳、珠海等中心城市。而過高的房價也讓新移民望而卻步,只能作為時代發展的見證者。機會是可能會出現紐約灣區、東京灣區一樣的發達灣區城市群。威脅是房地產總值與GDP比率值過高,金融槓桿以及潛在泡沫。未來10至20年需要提高資源平均配置,穩定房價,去金融槓桿,並帶動周圍地區城市發展。

    長三角地區的發展前景:優勢是國家政策扶持長三角一體化,電子商務產業發達,交通物流便利,輕手工與紡織產業一直處於領導地位,經濟活躍度高,人均GDP高。劣勢是民心不齊,內鬥總成為網路段子,互相攀比互相歧視不團結的地域發展一定會受限吧。機會是房地產20年已經行至瓶頸炒無可炒,金融科技行業或許會成為未來的支柱。威脅是普惠金融的發展潛在些利益燻心的資金池與旁氏騙局最後傷害的還是老百姓利益,近些年跑路暴雷的平臺是否長三角最多?未來10至20年需要提高產業升級,增加區域融合力度。

    中部地區地區的發展前景:以武漢為代表作為九省通衢位處交通要道這本身就是優勢,在這特殊的一年所經歷又看出人民的團結,戰役的速度與效率遠超歐美髮達國家與地區。在經濟復甦的大環境下必定也會贏得國家的重視。未來10至20年對比之前兩個地區中部或許會是發展增速最快的。

  • 17 # 雲彩疊被

    長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體量更大,發展潛力巨大,未來20年是長三角地區爆發期,世界經濟看中國,中國經濟聚焦長三角

  • 18 # 浪遏飛舟389999

    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根據各地的現有基礎,地理位置,發展潛力,發展速度,發達程度等方面的綜合因素,放到國內外大環境中,進行客觀辨證的分析和預測,才能得出較為科學的結論。第一,從現有基礎和地理位置來看,珠三角佔優,長三角次之,中部地區居未。這是因為,珠三角緊臨港澳這兩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在人才聚集、科技創新、資訊交流、資本吸引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國家已確定了大灣區規劃,在政策上給予支援,這必然會加快廣深港澳的融合發展,再過十年二十年,珠三角必定要成為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發達程度和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地區。第二,從發展潛力和發展速度來說,由於我國中部地區現有經濟基礎薄弱,中部河南,山西,湖北,湖南四省除省會城市外,工業化程度和城鎮化率都較低,基本上處於欠發達狀態。但是,正是因為基礎差,發展潛力也就更大一些,加上國家實行中部崛起戰略,支援力度加大,在未來十年二十年其經濟增長速度很可能高於珠三角與長三角,呈現急起直追,加速發展的態勢。但在經濟總量與發達程度上,十年二十年肯定不會趕上珠三角與長三角的。第三,以上海為龍頭的江浙皖長三角地區,現有的經濟基礎,科技力量都是非常雄厚的,其薄弱點在於創新機制與活力遜於珠三角地區。如果能在民營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上進行突破,充分發揮現有科技力量與人才的優勢,增強創新機制與活力,其發展前景也是十分廣闊的。特別是十年二十年內,我國很有希望解決臺灣統一的問題,長三角地區的臺資企業在原來的基礎上肯定會發展更快更多,如果長三角能抓住祖國統一後的機遇,與臺灣經濟加速融合發展,尤其是引進臺灣在世界上最先進的半導體產業落戶,其發展潛力不可限量,也有可能與珠三角形成不相上下,雙雄頂立的局面。

  • 19 # 金梁韜

    因為預測一個城市的發展,對個人事業的發展極其有用。對於大機率來說,一個人的成就高低取決於他所在的環境,也就是所生活的城市 比喻馬雲如果不是生活在杭州,他就不會有機會出國,也不會有機會看到網際網路最前沿的商機。就算他看到了網際網路最前沿的商機,他如果在中部3,4線城市,他根本找不到能做網際網路的一群人才。

    假如馬雲生活中中部地區,他一定不會接觸網際網路,更不會去開創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成功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馬雲把總部選在了杭州,而杭州是浙江省會,浙江有無數的中小企業,對於阿里巴巴拓展使用者,可謂佔盡地利。浙江有無數的中小企業需要外貿出口。所以阿里巴巴靠賣中國供應商迅速盈利! 這種盈利模式,現在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當時卻不容易想到!馬雲也是試過30多種方法,才找到賺錢的途徑!假如馬雲不是從小生活在杭州,對浙江民營企業外貿需求的瞭解,那麼他就壓根兒想不到靠賣中國供應商賺錢!

    相反很多中部地區的人,在那時候,根本不知道浙江外貿出口生意如火如荼!就及時是網際網路發達的現在,中部地區也很多人不知道浙江一帶民營企業老闆是靠外貿出口賺錢的。很多人只知道江浙一帶都是開工廠發財,卻不知道工廠是如何開起來的,客戶是哪裡的。

    所以,地理位置至關重要,你所生活的城市,決定你能獲取的資訊!很多人說,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所有資訊網上都可以找到。但是網路是資訊海洋,有正確的資訊,有錯誤的資訊,甚至絕大部分都是無用的消遣資訊,真正有用的資訊你很難在網際網路找到。

    當你開啟百度,給你推送的都是美女圖片,娛樂,等等毫無意義的資訊,真正有用的資訊,你根本獲取不到。

    所以要想獲取真正有用的資訊,還是要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所以你所處的環境,所生活的城市,直接決定你能交往到什麼樣的人,能獲取什麼樣的資訊!

    那麼未來哪個城市最有發展前途呢?對於一個想要成功,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這個 答案至關重要。這叫好比藏寶地圖。

    答案是:蘇州!

    未來10年最有發展前途的城市是:蘇州!

    蘇州地理位置絕佳!背靠上海,而且還是沿江城市,通江大海! 蘇州對於上海,等同於深圳對於香港!

    大家都知道深圳的崛起,是因為香港的帶動!如果沒有香港,就沒有今天的深圳!

    而現在香港自身已經遇到瓶頸,深圳的優勢將會大打折扣,而上海是有沿江 多個城市,大半個中國的城市作為腹地,上海的發展潛力要大於香港!

    所以未來最有潛力的城市是蘇州!

  • 20 # 鞅論財經

    從最近的2020年GCI城市指數排名中,北京從2019年的第9位,上升到了今年的全球第5位,排在了紐約、倫敦、巴黎和東京之後。而上海卻為全球第12位,廣深更是排在了60開外。中西部的城市還要落在了後頭。要是從高度看,北京都市區應該是未來10年~20年的最高城市。

    都市區的排名應該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武漢、杭州、南京、成都………。

    而如果以都市圈或大灣區的排名:粵港澳大灣區應該排在第一,接著是:上海都市圈、北京都市圈、武漢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成都都市圈、重慶都市圈……。

    可要是以城市群的方式進行排名: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

    如果只是從長三角、珠三角和中部地區三大區域來看,由於長江流域的地理位置特殊性,長三角還是最具發展潛力。其次,應該是珠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最後才是中部地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思維方式可以讓人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