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0
回覆列表
  • 1 # 蜀中長戈

    陳友諒本身就是得位不正,其實力又很大程度上消耗在了對元作戰上。在偷襲朱元璋的戰略上又沒直撲金陵而取洪州,被朱文正拖了四個月的攻堅戰累成了疲憊之兵。等朱元璋回師給他來了一個包餃子,運氣也不好,受傷而死。一句話:野心大,能力差!朱元璋沒北伐之前,是儘量的不跟元軍作戰,兩人的戰略相差甚遠

  • 2 # 歷史評說

    在元末群雄中除了朱元璋之外,最有問鼎中國的氣象的人那就數陳友諒莫屬,甚至他比朱元璋更有帝王相。

    陳友諒的出身和朱元璋一樣,非常的低賤,他們家是漁民,漁民本來就受人看不起,再加上他們家的祖上是贅婿,為了生活,連祖宗的姓氏都改了,社會地位更加低下。但是就是這樣的出身,陳友諒依然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元末,蒙元政權分崩離析,陳友諒正在政府裡當一名小小的公務員,當他看到徐壽輝的起義軍之後,也怦然心動,組織上千漁民,發動起義,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反元鬥爭。

    在元末的這些群雄中,有一個現象很有趣,那就是這幫大王們,跟元朝的關係忽遠忽近,一會有不共戴天之仇,一會又捧著元朝的臭腳,當上了元朝的官。就連明太祖朱元璋也對於反元這件事情並不上心。

    他的發家史就是一部不斷兼併起義軍的歷史,而陳友諒是個異類,他自始至終都堅持在反元的第一線。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沒有忘記這個初心,就憑這一點陳友諒也是一個值得我們尊重的英雄。

    元朝統治者曾經向陳友諒的主公徐壽輝等人發出過詔安的橄欖枝,陳友諒堅決反對,反而將自己的勢力擴大,沉重的打擊了元朝的統治。可以說在反元一途中,陳友諒的軍隊是貢獻最大的,遠遠超過朱元璋。陳友諒最受人詬病的就是他殺害了自己的主公徐壽輝。

    陳友諒的能力,在徐壽輝的手下數一數二,很快他就不斷地得到提升,軍政大權全部握在了他的手中,最後殺害了徐壽輝。這個事情在群雄逐鹿的時代,並不少見,就連朱元璋不也是幹掉了名義上的上司小明王韓林兒嗎?

    結果朱元璋的舉動沒有得到批評,而陳友諒做著同樣的事情,卻被後世廣為詬病,這是不是雙標呢?50步笑100步,何必呢?

    當然最後不得不提一提朱元璋和陳友諒的鄱陽湖決戰,陳友諒兵60萬,朱元璋只有20萬。當時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陳友諒都佔據著絕對優勢,可是勝利的一方卻是朱璋。

    原因就在於朱元璋的戰術對頭,陳友諒在大優情形下出現昏招,中了朱元璋的反間計。

    康茂才詐降陳友諒,陳友諒犯了曹操在赤壁中同樣的錯誤。在巨大的優勢面前,使人的判斷力出現了下降。在碾壓性優勢之下,敵人的大將投降被覺得是理所應當的,沒有仔細甄別。結果陳和曹操一樣,中了計,進入朱元璋的埋伏圈,結果被朱元璋打敗,從而喪失了統一天下的可能。

    應該這麼說陳友諒這個人是一代英雄,是一個失敗的英雄,他堅持與蒙元侵略者作鬥爭,這是值得我們後人歌頌的。

  • 3 # 江水趣談

    在我看來,陳友諒作為元末起義軍中兵鋒最盛的一支,可稱之為當世梟雄無疑。然而同時他又是一個“成也無情,敗也無情”的人。

    所謂其無情

    陳友諒是漁民出身,當時的漁民大多數衣食住行都在穿上,既很少與外界交流,同時也因常年與魚腥之物打交道,身上難免有異味(一部叫《花好月圓》的喜劇片裡就有對古代漁民身上異味的戲劇化描述)。幼年遭受貧苦、孤僻,以及被所有其他人嘲笑、冷眼的經歷或許給陳友諒留下了過於深的陰影,也給他帶來了異乎常人的出人頭地的渴望。於是,在這種渴望下,人情味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在那些陰影中,他不難對這個給他冷眼、嘲笑的世界採取無情的態度。

    何其無情

    倪文俊,作為將陳友諒一手提拔起來的人,在危難之際來投,陳友諒殺之。

    趙普勝,作為徐壽輝手下四員干將之一,阻礙了陳友諒攫取權力,陳友諒殺之。

    徐壽輝,作為陳友諒舊主,在讓權與陳友諒後,陳友諒殺之。

    因其無情

    趙普勝被殺後,丁普郎、傅友德出逃,投奔朱元璋,以至於朱元璋得兩員大將而陳友諒失兩員大將。

    由於對待士兵比較嚴苛,導致鄱陽湖兵敗後士兵紛紛投降,未能有斂兵再戰之機會。

    梟雄的要素

    作為一個梟雄,心狠手黑是必要的,不過不是唯一需要的,少了人情與寬容,會讓自己與周圍的人離心離德,難以同舟共濟。我們看到,朱元璋後來殺功臣心狠手黑遠勝陳友諒,卻在實力成長期懷柔待人,以至於朱元璋有徐達,常遇春,劉基,李善長,陳友諒手下只能聽到一個張定邊而已。故而心狠手黑只能讓陳友諒走出幾步,難以讓陳友諒獨步天下。可以相信即使陳友諒打敗了朱元璋,最終一統天下的可能性也會很高。

    張士誠貌似與陳友諒走的是兩個極端,張士誠懷柔親民,讓張士誠的臣民在明朝開國後幾十年都對張士誠念念不忘,相比之下,朱元璋更像是兩人的綜合體。

    經歷短

    我們熟悉的割據一方期望入主天下的領袖名字,諸如齊桓,晉文,莊王,都是在一方割據幾代傳承百年的勢力的雄主。這樣長的割據,會給當地留下濃重的特色文化遺留,於是這些領袖的名字就得以隨著文化遺留流傳,擴散。反觀陳友諒,割據時間太短,難以給領地留下什麼太多的文化特色,也就不太會被流傳的太廣。

    事實上,也有一些梟雄雖然經歷短,卻讓我們耳熟能詳。諸如袁紹、袁術、李密等等,這樣的梟雄大多有個共同點,都被寫入了某些傳奇(文學形式)中,甚至有的被寫入了流傳甚廣的小說裡(如《三國演義》)這就使得這些梟雄在這種文學作品的載體中得以被傳播。

    為什麼沒有小說寫陳友諒的故事呢?

    個人認為其一,小說,尤其是歷史題材的小說,大多見於明代,而在明代寫陳友諒在與開國皇帝的激戰中曾如何軍容壯盛是比較犯忌諱的。

    其二,陳友諒故事流傳的時間比較短,民間的豐富也不多,難以成為小說的材料。故而我們很少見到寫時間距離很近的政權的歷史小說。

    其實陳友諒是一個很有實力的梟雄,我想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在越來越多的挖掘之後,會給他一個更為豐富,流傳更廣的形象。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不就是很好的例子麼?

  • 4 # 文史磚家

    熟悉明朝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起兵之初實力相當弱小,而在他兼併群雄、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曾遭遇過數位強勁的對手,稍微應對不慎,便不會有明朝的出現。在這些對手當中,實力最強、最難纏的莫過於陳友諒。那麼,陳友諒是何許人也?他的實力究竟有多強?最終又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陳友諒,原名陳九四,湖廣行省沔陽縣人,家中世代以捕魚為業。陳友諒自幼便志向不俗,特別喜愛讀書,但苦於沒有良師教導,最終也只是略通文義而已。陳友諒在苦讀之餘,還喜歡練習武藝,並因膂力過人、武藝超群而聞名於鄉里。陳友諒成年後,厭煩打魚的生涯,便透過各種關係,在本縣謀得一個吏員的職位。

    不過,陳友諒雖然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幹出不少的成績,但由於民族歧視政策(陳友諒家族屬於“南人”,在元朝四等民族劃分中地位最低),遲遲得不到升遷,因此心中憤恨不已,漸漸地便滋生造反的念頭。所以,等到湖北紅巾軍首領徐壽輝舉兵起事,並派大將倪文俊進攻沔陽時,陳友諒便投靠了義軍,時在元順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月。

    紅巾軍成員多是草根出身,能讀書識字者極少,而陳友諒不僅武藝超群,而且粗通文墨、謀略出眾,是軍中難得一見的人才。正因如此,倪文俊對陳友諒極為器重,無論是征戰還是駐守,都將他帶在身邊,每有重大軍事行動,必然會爭取其建議後再實行。而在倪文俊的大力提攜下,陳友諒的地位不斷躥升,僅僅用了2年時間,便由簿書掾晉升為元帥。

    陳友諒誅殺倪文俊後,被徐壽輝任命為宣慰使、平章政事,一躍而成為天完政權的核心成員之一。此後2年間,陳友諒率軍攻取今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大部分城市,在擴充天完政權版圖的同時,也盡掌國家軍政大權。隨著實力的不斷增強,陳友諒漸生篡位稱帝之心。至正二十年(1360年),自認為時機成熟的陳友諒,在採石磯擊殺徐壽輝,隨即建國稱帝,史稱陳漢。

    陳漢帝國建立之初,據有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及安徽省南部,在南方各反元集團中實力最強,也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然而,隨著割據江東的朱元璋集團迅速崛起,陳友諒越發感覺到威脅,並將消滅它視作頭等要務。其實,早在僭號稱帝之前,陳友諒便曾與朱元璋兵戎相見,但規模並不大,直到陳漢建立後,雙方間的大規模衝突才正式爆發。

    雖然陳友諒對消滅朱元璋懷有很強烈的自信,但在戰事開啟後的1年時間裡,便在龍灣、採石磯、安慶等地連吃敗仗,連都城江州都被攻陷(此後遷往武昌),時在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眼見陳漢疆土日蹙,陳友諒十分憤怒,於是在江州淪陷2年後,親率大軍65萬、巨型樓船數百艘,順江東下進攻朱元璋,意在收復失地、一雪前恥。

    1363年8-10月間,雙方在鄱陽湖決戰。戰爭初始,陳友諒戰艦巨大,朱元璋艦小不能仰攻,接連受挫。形勢危急之時,東北風“助陣”朱元璋,後者遂趁機採取火攻,一舉逆轉局勢。鄱陽湖之戰令陳漢帝國損失慘重,不僅巨型樓船悉數被焚燬或俘獲、將士死亡無算,就連皇帝陳友諒本人,也在逃亡途中被流箭射死。

    陳友諒敗死後,遺臣擁立其子陳理為帝,然而陳理的帝位還沒有坐穩,便被朱元璋攻滅,時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春。陳理投降後雖然頗受優待,但他卻出於國恥家仇,經常對朱元璋口出怨言,由此引起後者的憂慮。正因如此,在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陳理及其家人被朱元璋遣送至屬國高麗,此後再沒能回到中國。

    陳理到達高麗後,起初頗受優待,不僅被國王王顓冊封為陳王,並獲賜土地、苧布、奴婢、米豆、酒等物。然而,等到北韓李朝建立後,陳理的處境便每況愈下,不僅備遭王室的冷遇,就連生計都成了大難題。永樂六年(1408年)十二月,貧病交加的陳理竟然一命嗚呼,終年58歲(詳情見《北韓李朝實錄》)。

    陳理死後,其子陳明善被禁止繼承爵位,由此淪為庶民。雖然陳理在北韓備遭坎坷,但子孫卻在北韓半島頑強地生根發芽,並逐漸形成人數眾多的“梁山陳氏”家族(主要分佈在南韓)。中韓建交後,梁山陳氏的成員經常到中國來尋根祭祖,這也算是中韓交往史中的一段佳話了。陳友諒若泉下有知,或許會略感安慰吧。

  • 5 # 正一品貴妃

    背景

    元朝在蒙古的統治下,內部矛盾十分嚴峻,百姓遭到殘酷的剝削,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農民朱元璋就是在這樣子的亂世中獲得勝利並且建立了明朝,而陳友諒,就是紅巾軍起義軍老大朱元璋的勁敵。

    亂世中的狠人

    在亂世中不缺兇狠且殺伐果斷的領導者,但是形容陳友諒,用陰險毒辣一點都不為過。張廷玉說:

    “友諒性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

    陳友諒的生存準則就是暴力,誰有力量,誰就有資格統治別人,任何阻擋他前進步伐的人只有死路一條,包括自己的領導和兄弟。

    師出倪文俊,有過之而無不及

    陳友諒也並不是一出生便心黑手狠,當徐壽輝的起義軍來到了他的家鄉時,本是元朝官府公務員的陳友諒加入起義軍,遇到了起義軍的丞相——倪文俊。

    此人文武雙全、博學多才,對陳友諒有知遇之恩,不但是他的領導,還提拔他,為什麼在軍中這麼多人,偏偏只看好陳友諒呢?

    或許倪文俊發現了陳友諒有著跟他相似的世界觀,看中了他心狠手辣、膽大妄為的品質,想加以培養,但是他可能怎麼樣都沒能想到陳友諒能把他的畢生絕學發揮得淋漓盡致。

    缺少道義,以失敗告終

    為什麼說陳友諒沒有道義,當起義軍到訪家鄉,立馬加入對抗以前給他發工資的元朝;面對有知遇之恩的倪文俊,能毫不猶豫殺了他,並且吞併他的軍隊;面對憨厚老實的趙普勝,將他作為挾持徐壽輝的棋子,以圖謀不軌的罪名將其殺害;面對只想活下來的徐壽輝,他將權力拱手奉上,但陳友諒還是殺了他。

    在陳友諒和朱元璋對戰中失利後,將領士兵們逃的逃,跑的跑,潰不成軍,最後以失敗告終,這可能與他的治軍理念大有干係。

    是一個怎樣的人

    陳友諒的一生只追求權力和地位,堅信只有力量才能帶來一切,同樣也用這種信念統治著他的軍隊,而這樣子的陳友諒只能有一個,即使靠著這種信念最後建立了帝國,也會被千千萬萬個陳友諒推翻。

  • 6 # 常棣tandy

    在朱元璋率部向浙東等地擴充套件並進行鞏固已佔地區時,北方韓林兒、劉福通所領導的紅巾軍,正受到察罕帖木兒等地主武裝的襲擊;佔據蘇州的張士誠和浙東慶元的方國珍,早已蛻化變質並投降了元朝,失去了人民的支援;徐壽輝在被部將陳友諒殺害後,部將明玉珍率領其一部割據於四川,另一部由陳友諒率領,佔據荊楚形勝之地。

    一、陳友諒與漢政權

    陳友諒,沔陽(今屬湖北)人,漁家子,本姓謝,祖千一,因贅於陳氏,遂改姓陳。友諒力氣大,武藝好,在縣為吏,因與上司不合,屢受責備,遂投徐壽輝部將倪文俊部,後因戰功升為領兵元帥。

    至正十六年(1356年)正月,倪文俊在漢陽修建宮室後,迎徐壽輝居住,因而控制了徐壽輝。徐壽輝欲除去倪文俊。十七年九月,倪文俊欲先下手謀殺徐壽輝,因事未成,遂率兵逃至陳友諒的防區黃州(今湖北黃岡)。陳即乘機殺倪文俊,盡領其眾,自稱平章,且挾徐壽輝而自專。

    陳友諒控制天完政權後,並無雄才大略,只顧爭權奪利,在軍事上、政治上均多失策。

    首先,他“不能進取襄(陽)、鄧(縣),以窺中原”,把鬥爭矛頭指向元朝,而是乘機向東南佔領安慶(今安徽安慶市)、池州(今安徽貴池市)、龍興、吉安、撫州、信州、贛州(分別為今江西的南昌、吉安、撫州、上饒、贛州)、邵武、汀州(今福建的邵武、長汀)等地。雖一時成為當時南方佔地最廣、實力最強的起義軍,並企圖消滅朱元璋政權,但違背了人民的反元要求,失去了人民的支援。

    其次,他於至正十九年九月忌殺趙普勝之後,又於二十年閏五月在採石舟中用鐵撾殺害徐壽輝,以五通廟為行殿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張定邊為太尉,以江州(今江西九江)為都。這種忌上殺下,謀殺起義軍領袖而自立的行為,在軍中激起了極大的怨恨,使“將士離心,政令不一”。

    其三,在經濟上,他既不重視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又把鉅額軍費加於民眾頭上,人民負擔極重。他自己生活“豪侈,嘗造鏤金床甚工,宮中器物類是”。

    凡此種種,都說明陳友諒的漢政權,雖然“奄有江、楚,控扼上游,地險而兵強,才剽而勢盛”,但是卻是一個前途伏有隱患的政權。

    二、朱元璋與陳友諒的戰爭

    朱元璋所部在殲滅浙江元軍後,面臨最大的威脅是東面的張士誠勢力和西面的陳友諒勢力。朱元璋對這兩個勁敵始終未敢掉以輕心。對東面的張士誠,在軍事上採取步步進逼,精心加強防線,力爭在軍事對峙中造成有利於己不利於張的態勢;在外交上採取遣使通好,表示“睦鄰守國,保境息民” 的願望。

    張士誠此時雖自恃富足,輕視朱元璋實力,殺朱方派來通好的使者,但因軍事上屢戰屢敗,故也不敢輕易向西進犯。對西面的陳友諒,在軍事上採取防禦態勢,以守為攻,不輕出冒進。

    在東西兩側都有強敵威脅的險惡形勢下,如果兩線同時出擊,以朱軍當時的實力而論,則必敗無疑,唯一可行之策是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但是以誰為先,當時卻有不同看法。有的認為張士誠相距較近,陳友諒相距較遠,應先消滅張士誠。劉基認為“士誠自守虜,不足慮。友諒劫主脅下,名號不正,地據上流,其心無日忘我,宜先圖之。陳氏滅,張氏勢孤,一舉可定。然後北向中原,王業可成也”。

    朱元璋採納了劉基的意見,定下了先陳後張、各個擊破的戰略決策。從至正二十年(1360年)閏五月到二十四年初,朱陳雙方進行了軍事較量,經過應天、洪都(今江西南昌)、鄱陽湖等三次大的戰役,結果以朱元璋的勝利和漢政權的滅亡而告結束。

    1、應天設伏,首挫陳軍

    至正二十年(1360年)閏五月上旬,朱陳應天之戰開始。是時,陳友諒率 10 萬舟師,擁“混江龍”、“塞斷江”、“撞倒山”、“江海鰲”等百艘巨型戰艦,及數百艘戰舸,自採石蔽江而下,以攻應天。同時派使者約張士誠從東面向朱元璋的佔領地進攻,張士誠為自保之計,未敢輕動。朱元璋的部將有的主張舉城投降,有的主張退據鐘山,也有的主張決一死戰。惟有劉基認為:陳友諒遠道而來,正可以逸待勞,伺隙將其擊敗。朱元璋認為劉基的意見很有道理,便決定在應天挫敵。

    為了保證應天伏擊的勝利,朱元璋先命胡大海自婺州、衢州(今浙江金華、衢縣)率兵進攻信州(今江西上饒),牽制陳軍側後。

    陳友諒接康茂才信後,信以為真,即於閏五月初十,揮軍自採石抵大勝港,遭楊璟所部抗擊,待到江東橋時,橋已易木為石,並連呼“老康”,不應,知已受騙,遂倉促派萬人至龍江登岸立柵。

    朱元璋在盧龍山知陳軍已進入伏擊圈,即舉紅旗,發訊號,鼓聲震天。之後又舉黃旗,乘陳軍立營未穩之際,伏兵四起。在朱軍水陸兩路夾擊下,陳軍大亂,爭相登舟潰逃。其時正值退潮,陳軍巨舟擱淺,被俘 2 萬餘人,擊殺、溺死者更多,諸將見勢危急,紛紛投降,鉅艦、戰舸多為朱軍所獲。陳友諒乘小舟敗退江州。朱元璋揮軍追擊,奪回太平、安慶。胡大海也攻佔信州。應天之戰遂以陳友諒的失敗而結束。作戰中,張士誠見陳軍不利,始終未敢輕動。

    應天之戰是朱陳主力角逐的第一仗,朱軍的存亡繫於此戰的勝負。朱軍所以能取得以寡敵眾、以弱擊強的勝利,首先是先陳後張戰略決策的正確,其次是應天設伏部署的周密,同時也是誘陳抑張、破壞陳張聯合策略的成功。而陳友諒的失敗,首先在於軍心民心的背向,其次是過於輕敵和輕率,因而中計兵敗。

    應天之戰改變了朱陳雙方的軍事態勢,並向著有利於朱,不利於陳的趨勢發展。陳軍在戰後將士離心,不能併力作戰。朱元璋則利用有利形勢,以軍事進攻和招降納順同時並舉的方針,於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率軍溯江而上,進攻陳友諒,相繼攻取了蘄州、黃州、興國、黃梅(今湖北的蘄春南、黃岡、陽新、黃梅)、樂平、撫州(今江西的樂平、撫州)等地;又於二十二年收編了龍興(亦稱洪都,今江西南昌)的守軍,並連下瑞州、吉安和臨江(今江西的高安、吉安、清江),連陳友諒的戰將丁普郎、傅友德也都率軍歸附,陳友諒被迫退至武昌。至此,江西各州縣與湖北東南角,盡為朱軍所佔。

    陳友諒雖說戰敗,但實力仍強,準備收拾軍馬,伺機再戰,雙方決戰已不可免。

    2、陳軍攻洪都,頓兵堅城

    正當朱陳雙方血戰猶酣之際,小明王韓林兒率領的北方紅巾軍卻連遭挫折,退守安豐。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與紅巾軍為敵的張士誠與元軍配合,調集重兵包圍安豐。朱元璋奉小明王求救詔書,於三月親率軍隊往解安豐之圍。朱軍馳至安豐前夕,張士誠部將呂珍已破安豐,擒殺劉福通。朱軍僅救出小明王突圍至滁州。

    四月,陳友諒乘朱軍教援安豐未還、應天空虛之機,揮軍號 60 萬眾(兵力似有誇大)圍攻洪都(今江西南昌),並佔領吉安、臨江、無為州(今安徽無為)等地。

    洪都地處贛北平原,位於贛江下游,北經鄱陽湖通長江,是朱陳雙方必爭的軍事要地。早在二十一年八月朱元璋進攻陳友諒時,就收降了陳的部將胡廷瑞所部,佔領了洪都城。次年正月,朱元璋親至洪都安定民心,改龍興路為洪都府,以葉琛為知府事,命鄧愈為江西行中書省參知政事,鎮守洪都。二月,胡廷瑞部將祝宗、康泰等殺葉琛,據洪都。旋又被徐達平定。五月,朱元璋命大都督朱文正統元帥趙德勝、薛顯,以及鄧愈等軍政要員,率重兵駐守。同時,命駐軍改建臨江矗立的洪都城,使城“去江三十步”,以防陳軍的進攻。

    圍攻洪都的陳軍,駕乘大型戰艦數百艘,有的大艦“高數丈,飾以丹漆,上下三級(層),級置走馬棚,下設板房為蔽,置櫓數十其中,上下人語不相聞,櫓箱皆裹以鐵",每艦可載二三千人,與陸上城垣等高,士兵可以從艦上直接登城。及至洪都江邊時,方知鉅艦不復能接近城垣,只得登陸上岸,臨時準備攻城器械,進攻洪都各門。

    都督朱文正與諸將合謀,分守諸門:以鄧愈守撫州門,趙德勝守宮步、士(寺)步、橋步三門,薛顯等守章江、新城二門,牛海龍等守琉璃、澹臺二門,朱文正居中節制諸軍,並率軍 2000 往來策應。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十五日,陳軍以竹盾為掩護,猛攻撫州門,破壞城垣 30 餘丈。鄧愈以火銃擊退其兵,並掩護士兵修豎木柵,陳軍爭柵,又被朱軍擊退,且戰且築,通夕築成,撫州門屹立如故。五月初八,陳軍進攻新城門。薛顯率銳卒出城迎戰,斬陳友諒平章劉震昭(一作劉進昭),擒其副樞趙祥,陳軍久攻不下。

    六月中,陳軍又以新增器械進攻水關,企圖破柵而入;都督朱文正指揮士兵用長槊從柵內向外刺殺陳軍,陳軍企圖奪槊而進;朱文正又命煅鐵戟、鐵鉤,穿柵刺敵,陳軍欲來奪戟,手有灼爛,終未攻入。陳軍攻城之術已盡,朱軍守禦之方有餘。

    洪都被圍累月,訊息不通,朱文正派千戶張子明迴應天,向朱元璋告急。朱元璋在得知陳軍傷亡甚大、糧食缺乏、江水日涸、不利鉅艦機動的訊息後,即命張子明返歸前線,令洪都之軍再堅守一月,疲憊陳軍,以爭取時間,為援軍殲滅陳軍創造條件。同時命進攻廬州(今安徽合肥)的徐達撤軍迴應天,準備解救洪都。

    七月初六日,朱元璋親率舟師 20 萬往救洪都,十六日進抵湖口。為了下一步把陳友諒圍困於鄱陽湖中,以便與之決戰,並防止陳軍奔逸,朱元璋先派戴德率軍一部屯於涇江口(今安徽宿松東南百里,濱臨大江);另派一部屯於南湖嘴(今江西九江東四十里,臨鄱陽湖口),封鎖鄱陽湖入長江的出口,切斷陳友諒的歸路;又派人調信州胡大海的部隊守武陽渡(今江西南昌東南,西洛水入武陽水之口),以防陳軍從鄱陽湖向南面潰逃;爾後親率舟師經松門(今江西永修東北)進入鄱陽湖南端闊大水域。

    七月十九日,圍攻洪都的陳軍已頓兵 85 日,士氣大為沮喪。陳友諒聞朱元璋親率大軍至鄱陽湖後,遂下令撤洪都之圍,入鄱陽湖迎戰。

    3、鄱陽湖決戰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二十日,朱元璋率舟師 20 萬,在鄱陽湖康郎山水域與陳友諒 60 萬(雙方人數都有誇大)水軍對陣。

    鄱陽湖古稱彭蠡、彭澤、彭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位於江西省北部,西距南昌 150 裡。湖面南端闊大,有康郎山矗立其中;北部狹窄多彎曲,南康府(今江西星子縣)東之罌子口,位於湖身收縮處,為鄱陽湖入長江之咽喉要道;北端湖口,有大孤山翼障於口門,形勢險要,整個湖面呈不規則葫蘆形狀。湖內洲渚星布,水深不一,漲水時,除近岸、近洲外均可行船;落水時,湖水甚淺,大船難於行動。鄱陽湖在歷史上曾經歷過多次水戰。

    面對陳友諒龐大的艦陣,朱元璋一面激勵將士勇敢殺敵,一面觀察陳軍艦陣虛實,並剖析其弱點:“彼巨舟首尾連線,不利進退”,可以擊破。於是朱元璋把水軍戰船分編為 20 隊(一說 11隊),將火器、弓弩依次配置,“近寇舟,先發火器,次弓弩,及其舟則短兵擊之”。

    七月二十一日,雙方戰船開始在湖面交戰。經過三天激戰,陳友諒的水軍戰艦,被朱軍兩次用滿載火藥、草人的火攻船和各種火器,焚燒了數百艘,士卒傷亡大半,陳友諒之弟友仁、友貴及平章被燒死,驍將張定邊中箭負傷。陳友諒見連戰皆敗,不敢再戰,準備退守大孤山。但因朱軍控制罌子口,故陳友諒於二十四日晚收攏部隊,就地轉取防禦。

    朱軍雖然獲勝,但朱元璋身歷險境,幾遭不測,並損折戰將數十,傷亡士兵數萬人,付出了重大代價。為控制長江上游,朱元璋也於二十四日夜率軍移駐左蠡(在今江西都昌西北),同移舟泊於渚磯的陳軍,暫處相持態勢。朱元璋恐張士誠乘虛攻襲後方,乃命徐達於二十一日晚,回守建康。

    陳友諒在進退兩難之際,便問計於左右金吾,右金吾認為應“焚舟登陸,直趨湖南,謀為再舉”;左金吾則主張在湖上與朱軍決戰,陳友諒疑而不決,繼而又贊同右金吾主張。左金吾因議不當意,怕陳友諒加害於己,便率部投降朱元璋;右金吾見大勢已去,也率部降朱,陳軍軍心愈益浮動。朱元璋見陳友諒眾叛親離,認為最後殲敵時機已經到來,便一面部署殲滅陳軍;一面致書勸降,書中多有譏激之詞,陳友諒為之激怒,便扣留使者,盡殺朱軍俘虜。與此相反,朱元璋則釋放陳軍全部俘虜,併為之醫治傷兵,同時下令軍中:“但獲彼軍,皆勿殺”。訊息傳開,陳軍將士更加動搖,成批駕船前來歸降,瓦解了陳軍計程車氣。

    朱元璋在激迫陳友諒出戰的同時,作堵截陳軍突圍入長江的部署:首先移師於湖口,命常遇春、廖永忠率舟師橫截湖面;又令一部在長江南北兩岸設定木柵,置火筏於江中;此外還派兵奪取蘄州、興國(今湖北陽新)等地,控制上游要地,截擊逃歸武昌的陳友諒敗軍。

    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陳軍戰死和投降者甚多。困守湖內的陳軍,因運糧船都被朱軍截獲而軍糧奇缺,飢疲已極,且歸路又被朱軍截斷,無再戰之力。陳友諒無計可施,不得不於八月二十六日,率樓船百餘艘,向湖口方向冒死突圍,企圖經南湖嘴進入長江,退歸武昌。當陳友諒率突圍艦船駛至湖口時,遭常遇春、廖永忠所率舟師及江中火筏猛攻,只得慌亂奔逃;至涇江口時,又遭朱軍伏兵截擊,混戰中,陳友諒中箭身死,太子善兒和平章姚天祥等被俘。

    次日,平章陳榮等率 5 萬餘人投降,太尉張定邊用小舟載陳友諒屍,並護衛其子陳理逃回武昌。至此,經過 30 余天的鄱陽湖決戰,以朱元璋軍大獲全勝,陳友諒主力全部被殲而告終。

    4、決戰勝負原因

    鄱陽湖水戰是朱陳雙方主力決戰性的戰役,是雙方攻守應天、爭奪洪都的繼續。戰役伊始,雙方最高統帥就率領本部精銳親臨戰場,因此,這既是較量雙方軍事實力,又是雙方統帥鬥智決勇、爭強搏勝的一場決戰。戰役結果朱勝陳敗,這除了政治上的人心向背之外,在軍事上還有其重要的原因。

    首先,在戰役部署上,朱元璋能通觀全域性,關照各個發展階段。他在入湖之初,就分兵扼守涇江口、南湖嘴、武陽渡等通江隘口,使朱軍勝能據口截擊逃敵,敗能掩護部隊撤退。及至最後階段,朱元璋又移師湖口,樹柵兩岸,橫筏江中,斷陳軍歸路,取得了幾乎全殲陳軍的勝利。相反,陳友諒卻似一頭橫衝直撞的野牛,既不能通觀全域性,乘虛順流直取應天,又沒有置兵扼守江湖要津,也不能臨機應變,阻援打援,或襲擊朱軍後方。為了急切捕獲目標,把數十萬人的軍事行動,建立在一廂情願的基礎上,結果反被高明的獵手所捕獲。

    其次,在軍隊戰鬥力上,朱軍經過十年左右的整治、訓練,因而紀律嚴明,將能用命,兵可效死,是一支威武雄壯,攻必克、守必固的精銳之師。相反,陳軍士兵大多是在“湖、潭、荊、襄等處徵(集的)田夫市子,……十人無二三慣戰”,經過應天之敗,洪都之消耗後,士氣沮喪,“聞金鼓銃炮之聲,魂魄具喪”。

    加上陳友諒的種種暴虐行為,又使將叛兵離,潰不成軍。因此,如果說在戰役開始階段,朱軍在數量上以一當三,在質量上以優敵劣的話,那麼在最後階段已經轉化為朱軍以多擊少,以強擊弱,成為必勝之勢。

    再次,在武器裝備上,陳軍雖擁有數百艘巨型戰艦,但是這些戰艦的建造工藝都十分粗糙,“其艦以麻灰艙底,鵃與兩廂頭尾不艙,……以致陳友諒船皆不及上(朱元璋)船之堅”,況且由江入湖後,大艦的優勢即失。至於作戰兵器,則朱軍處於明顯的優勢。由於朱元璋重視兵器製造,不斷改善軍隊的裝備,所以每次重大戰役都有新兵器用於作戰。

    不但後方有兵器製造作坊,而且還有隨軍工匠、裝置,以所備火藥等大量原材料,臨場製造冷兵器與火器,隨時補充。朱軍在作戰過程中,使用了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火炮、火銃、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槍、大小將軍筒、大小鐵炮、神機箭”等火器,開創了在水戰中以“艦炮”轟擊敵艦的先例。同時還為焚燒軍鉅艦的需要,臨時創制了燃燒性火器“沒奈何”。

    這些火器品種多樣,用途齊全:既能在不同距離上擊毀、焚燬陳軍戰艦及其船具,使其喪失機動和戰鬥能力;又能發揮它們擊殺、射擊和燒殺陳軍官兵,減殺其有生力量的作用。而陳軍除大型艦船具有優勢外,幾乎沒有新式兵器,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

    最後,在水戰中,朱軍還發揮小艦便於機動的優勢,縱橫遊擊於湖面,既能迅速佔據有利陣位,猛攻敵艦,又能在敵艦圍攻時互相救援,脫離不利陣位。相反,陳友諒僅憑艦大人多,結成不利於機動的艦陣,不僅攻戰不力,而且兩次被朱軍用火攻焚燒,造成巨大損失,直至最後戰敗。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八月底,陳友諒的驍將張定邊逃至武昌後,立陳理為漢帝。九月,朱元璋迴應天休整,部署戰守事宜,留徐達防東吳之張士誠。十月,親率官兵包圍武昌,並派別部收降漢陽等州郡。次年二月,陳理接受朱元璋的規勸,率眾投降,漢政權宣告滅亡。

    朱元璋待陳理甚厚,於三月封其為歸德侯,並建立湖廣行中書省。朱軍得城之後仍駐城外,市民安然不知有兵。朱元璋入城後發米賑饑,撫慰民眾、革除舊政,為民眾所擁護。至正二十四年初,漢水以南,贛州以西,韶州(今廣東曲江)以北,辰州(今湖南沅陵)以東的廣大地區均為朱軍所佔。

    (正文完)

  • 7 # 歷史上的小書童

    友諒,湖北仙桃(原沔陽)人。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家世業漁。年輕時曾為縣吏。元末農民戰爭爆發後,參加徐壽輝、鄒普勝、倪文俊等人領導的天完紅巾軍,初為簿書掾,後以功升元帥。元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倪文俊謀害徐壽輝未成,逃奔黃州,陳友諒乘機襲殺倪文俊,並其部眾,自稱宣慰使,隨後改稱平章,掌握天完實權。此後兩年繼續進行反元戰爭,攻取安慶、池州、龍興(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邵武、吉安、撫州、贛州、信州(今江西上饒)、襄陽等地。

    陳友諒在反元戰爭中竭力爭取漢族地主階級合作,收羅了不少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知名的有元兵部尚書黃昭和進士解觀等人。同時,他在天完內部製造分裂,篡權奪位。至正十九年九月,陳友諒殺害了在反元戰爭中功勞卓著的天完將領趙普勝。同年十二月,殺徐壽輝左右侍臣,挾持徐壽輝,自稱漢王。次年閏五月,殺徐壽輝於採石,自立為帝。建國號大漢,改元大義,以恢復漢族王朝的統治為號召。仍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張定邊為太尉。

    大漢政權建立後,一面繼續進行反元戰爭,一面把軍事重心放在對鄰境朱元璋部的戰爭上。陳朱之間的戰爭是封建統一戰爭,前後進行了三年多,歷龍灣(至正二十年閏五月)、江州(二十一年八月)、鄱陽湖(二十三年夏)幾次重大戰役。大漢將士多數是天完舊屬,對陳友諒的篡權奪位深為不滿,在戰爭中相繼倒戈降朱,使陳友諒接連敗北。二十三年八月,陳友諒在鄱陽湖中流矢身亡。陳友諒窮奢極欲,不恤民力,又不善於抓住戰機,也是他失敗的原因。張定邊等護陳友諒次子陳理返武昌,立理為帝,改元德壽。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兵臨武昌城下,陳理出降,漢亡。

  • 8 # 鄭州房哥

    陳友諒(1320~1363),中國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元末農民戰爭爆發後,參加徐壽輝、鄒普勝、倪文俊等人領導的天完紅巾軍,以功升元帥。元至正十七年(1357),陳友諒襲殺倪文俊。十九年,殺害天完將領趙普勝,挾持徐壽輝,自稱漢王。次年閏五月,殺徐壽輝,自立為帝。建國號大漢,改元大義。此後,一面繼續進行反元戰爭,一面把軍事重心放在對鄰境朱元璋部的戰爭上。大漢將士多數是天完舊屬,對陳友諒的篡權奪位深為不滿,在戰爭中相繼倒戈降朱,使陳友諒接連敗北。二十三年八月,陳友諒在鄱陽湖中流矢身亡。不管歷史是怎麼評價陳友諒的,我認為能從一個漁民到一方諸侯,還是很有能耐的,成王敗寇,最後沒有幹過朱元璋。

  • 9 # 種花家社會人

    陳友諒,農民起義領袖,中國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

    主要事蹟:

    1351年,徐壽輝起兵,建立天完政權,友諒投效其將領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襲殺倪文俊,自稱勤王,起兵攻下江西諸路,連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 1359年,殺天完將領趙普勝,挾徐壽輝,自立為漢王。次年,攻陷鳩州,殺徐壽輝,隨即登基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 1363年,陳友諒率六十萬水軍進攻朱元璋,但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也在突圍時中流箭而死,年四十四歲。陳友諒性格強硬並且多疑,喜歡用權術控制部下。他從一個漁民到一方梟雄,可謂心狠手辣,殺了提拔他的老師和曾經的首領。

    但是他的能力的確強大,最短時間內整合出一個面積最大,人口兵力最多的政權。

    他最大的缺陷就是從來沒有過謀定後動、事緩則圓的深謀遠慮,做起事來,常常是跟著感覺走,事到臨頭先幹了再說。

    總體評價,陳友諒是個不折不扣的梟雄。

  • 10 # 173書蟲

    元末時期,陳友諒是朱元璋最大的敵人,動搖元朝政權最大的勢力,但是結果沒有成功。

    陳友諒從小時起,就是勤讀書之人,擁有雄才大略,精通武藝,屬於將領級的人物。因不滿朱元璋政權,各地農名起義,包括徐壽輝和陳友諒,陳友諒於黃蓬起義,後加入紅巾軍。

    徐壽輝方的倪文俊走投無路時,投奔了陳友諒,陳友諒藉機將倪文俊殺害,吞併其軍隊,壯大了自己的勢力。之後的一段時間內,陳友諒率軍攻陷安慶、瑞州、撫州、汀州、信州等地,逐漸成為起義軍中的最大勢力。

    陳友諒開始謀劃建漢稱帝,改元大義。徐壽輝決定遷都龍興,在江州被陳友部隊諒埋伏,徐家軍全軍覆沒。之後,陳友諒設局將徐壽輝砸死,從此陳家軍稱霸一方。

    朱元璋意識到陳友諒的威脅後,派兵攻打陳友諒,在龍灣一戰中,陳友諒部隊死傷無數,元氣大傷。陳友諒天性多疑,喜好權術,導致手下將領叛逃和投降。

    陳友諒傾盡全部兵力,進攻南昌,反擊元朝。朱元璋親自領軍迎戰,雙方大戰於涇江口時,陳友諒死於暗箭。之後,陳友諒的次子陳理也無能為力,在朱元璋的壓迫下,漢朝滅亡。

    陳友諒在民間的評價還是不錯的,湖北地區多處有其雕像和紀念館。

  • 11 # 蒼茫大地顧煒斌

    陳友諒是名不副實的,他待人既不友好,也不諒解。他反抗元朝統治相當堅決,但他對領導、對戰友薄情寡義,甚至能痛下殺手,他的軍事才能、組織才能是一流的。

    一、抗元悍將。

    元末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大軍中,許多領袖缺鈣投降了,美其名曰:招安。吳王張士誠、太祖朱元璋都幹過這類事兒,只有陳友諒從頭到尾反抗到底,敢做敢當,死扛到底,威武不可屈!

    二、厚黑專家。

    陳友諒當時最低等的漁民出身,吃住在船上,身上總有揮之不去的魚腥味兒,從小飽受歧視,他的人生觀逐漸形成:往上爬,不擇一切手段爬到最高處。他原在縣衙做文書,當徐壽輝起義軍來到他家鄉時,他把矛頭對準給他發工資的無朝,他的人生哲學是“殺人滅口"、“斬草除根"、“無毒不丈夫"一類。丞相倪文俊,自以為博學多才、文武雙全,不願給徐壽輝這個帥哥打工時,企圖暗殺徐壽輝,陰謀敗露,從漢陽逃往陳友諒的老巢,他自以為提拔了陳友諒,讓陳文書成了高階將領,有師徒之誼。陳友諒問明情況,得知鄒普勝、趙普勝、丁普郎、傅友德四大金剛無人參與倪丞相的陰謀時,陳友諒把恩師的人頭獻給了徐壽輝。這一點和湯恩伯出賣陳儀有一拼,陳友諒是一位誓將壞事做絕的人。他又以圖謀不軌的名義除掉趙普勝,丁普郎、傅友德立馬開溜,把徐壽輝弄成孤家寡人。1360年,陳友諒挾持徐壽輝進攻朱元璋。六月的一天,殺掉了領路人、前老闆、準備讓位給他的徐壽輝,六月十六日登基,定國號為漢,年號為大義,真是不知人間有羞恥二字。

    三、無招勝有招,軍事上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陳友諒指揮作戰,從沒有作戰計劃,率意而為,打到哪兒算哪兒。他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戰法讓對手一頭霧水。

    當朱元璋得知陳友諒率大軍攻擊時,陳的艦隊已攻佔採石,隨後攻打應天的最重要屏障太平,太平只有花雲手下三千守軍,友諒把船開到城牆邊,用短梯從容上城頭,三千守軍一舉殲滅。幸虧朱元璋用雙面間諜、陳友諒部投降過來的康茂才引誘陳到了龍灣,漢軍亡兩萬、失大船一百隻。

    當朱元璋出兵進攻廬州時,陳友諒率領六十萬大軍進攻洪都,侄子朱文正死扛著,叔叔朱元璋帶二十萬大軍來決鬥了。

    四、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朱元璋分兵兩路,分佔經江口、南湖口,封鎖了陳友諒唯一的退路武陽渡。雙方在鄱陽湖決鬥。

    先鋒徐達突襲,陳友諒迎擊,徐達分成十一隊,以二戰時德國海軍用的狼群戰術圍攻鉅艦,陳友諒被打敗。陳集中幾十艘鉅艦發動群毆,徐達後撤,陳部乘勢攻擊,俞通海群炮轟陳部前鋒艦隊,陳友諒二十餘條戰艦被毀。

    陳及時整頓艦隊,發揮鉅艦優勢,用火炮狂轟徐達,徐達失去對艦隊控制,朱元璋被毀幾十條船。

    張定邊率三條艦船直衝朱元璋旗艦!朱元璋部三十餘艦圍來,張定邊如趙子龍在長板坡,突出重圍,一路擊敗各路將領,斬大將韓成、陳兆先、宋貴,無耐常遇春太牛,武藝劍術全能,一箭射中張定邊!

    陳友諒為了保證叢集突擊,而船隻行進速度不同,把船隻用鐵索一起來。

    結果連續三次擊敗朱元璋艦隊的進攻,陳友諒猛攻朱元璋最弱的右翼。朱元璋親自仗劍守在船前,以旗艦為底線,退後者親斬!結果連殺後退的十餘名千戶,仍阻擋不住敗勢。幸虧猛將丁普郎為被陳友諒殺害的結拜兄弟趙普勝報仇,拼了老命!丁普郎左衝右殺,最後身受重傷,頭己經掉了,手還拿兵器屹立著,丁普郎的攻擊大大鼓舞了朱元璋部計程車氣。

    下午三點,東北風起!朱元璋命令七條船點火後靠近陳的戰艦,陳部由於鐵索連江,無法脫離,頓時一片火海。

    陳友諒又想偷襲朱元璋旗艦,又失敗!

    陳友諒被射死!

    張定邊帶著陳友諒兒子陳理投降,張定邊拒絕了朱元璋的任用,出家當了和尚。

    總之,陳友諒不講信義、迷信暴力,他壞事做絕,又敢做敢當,具有極強的軍事才能,反元自始至終,從不妥協。

  • 12 # pku小動物

    想要說清楚陳友諒是個什麼樣的人,其實並不容易。

    雖然現存史料中對陳友諒的記載並不少,但作為朱元璋最強大的敵人,其實陳友諒在現存史料中一直是被黑化被矮化的。

    譬如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明史·陳友諒傳》,主要寫的就是陳友諒如何篡權如何敗亡,先殺倪文俊,再殺徐壽輝,又加上了即位時遇到大風雨不能成禮的戲劇性細節,一下就給陳友諒定了調,是個陰險狡詐的小人。這篇傳文中,完全看不出來陳友諒是怎麼能夠控制了江南地區實力最強大的武裝力量,成為朱元璋最大的競爭對手。

    實際上在當時在各種武裝力量中,或者說在歷史上的所有武裝力量中,某個更有才能的人取代了無能的原領袖是最常見不過的情形了。首先倪文俊就是因為要殺徐壽輝失敗,才被陳友諒所殺。而陳友諒要殺徐壽輝,則是因為徐壽輝帶兵前來進攻他。而朱元璋本人後來也派部下殺死了劉福通和小明王。但這些在史料中是絕不會被強調的。

    在對陳友諒與朱元璋最重要的鄱陽湖一戰的描寫中,陳友諒被寫成一個心胸狹窄得無能之輩。朱元璋好意相勸,但陳友諒則執迷不悟。戰爭中朱元璋以少勝多,以20萬軍隊戰勝陳友諒的60萬軍隊,陳友諒的軍隊人數明顯被誇大了,用來強調力量懸殊的程度,這一點我在答案陳友諒60萬大軍圍攻洪都,為何朱文正能憑藉數萬人堅守85天?中提到過。

    陳友諒戰敗之後,又把陳友諒描寫成了一個驕奢淫逸之人,在《明史》和《太祖實錄》中都記載了陳友諒有一張鏤金床,成為他奢侈生活的鐵證。但根據記載,太祖一看到這張鏤金床,就命人將其毀去,其他能夠證明陳友諒的奢侈的物品也沒有出現過。因此學者這張床的真實性也抱有懷疑態度。

    實際上我們從傳統史料中,仍可以看出,陳友諒從小讀書,深通兵法,文化水平絕對在朱元璋之上。他志向遠大,極有抱負,善於用人,也受到百姓的擁戴。譬如元末文人周聞孫曾親歷起義軍攻打江西的戰爭,提到陳友諒“政修令行,乾閩坤闢,人心大和。百司庶府,奔走率職,羈旅草野,鹹延頸爭先,思有薦獻,公皆量材錄德,大小畢陳其能。”可見政治才能相當出眾。王禮也提到“偽漢之在九天,趨者日眾”,可知當時臣服於陳友諒的人是很多的。

    可以想象,陳友諒一定是有出眾的軍事才能,才能在投入倪文俊麾下後從一名步卒很快升為到統軍元帥。又在取代倪文俊後迅速發展,從元朝手中奪取並控制了今天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浙江等大片地區。但他如何與元軍交戰,怎樣立下軍功,在史料中記載極少,只能在《元史·順帝紀》中偶爾看到陳友諒又奪取了哪些地區,殺了哪些大將等等。現在留下來的關於陳友諒的資料太少,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只能給出一個模糊的影像了。

  • 13 # 有書共讀

    有書君認為,陳友諒的機遇更好一些,情商更高一些,也許他的大漢政權就會更長久一些。有書君為什麼有此看法呢?且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的陳友諒吧。

    一、對元朝,抗爭到底從未妥協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蒙元統治期間等級森嚴,漢人深受欺壓,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元末農民起義小轟轟烈烈。在這些農民起義大軍中,張士誠、朱元璋都曾做過元朝的官吏,只有陳友諒始終沒有屈服元朝統治,可謂抗爭到底從未妥協。

    陳友諒出身貧苦,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他對官吏恨之入骨。他帶領起義軍每攻克一地,就會把貪官處以烹刑,一煮了之。這種酷刑讓官員們聞風喪膽,至今他的出生地湖北省仙桃市還流傳著一首古老的歌謠:“蒸人的甑,煮人的鍋,狗不快活,我快活!”這裡的“狗”,就是指貪官。

    二、為權勢,不惜殺害舊主同門

    清朝三朝元老張廷玉這樣評價陳友諒:“友諒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為了權勢,陳友諒先殺了前來投奔他的恩師倪文俊,後又除掉趙普勝,丁普郎、傅友德等故人,最後竟然殺掉了他的舊主徐壽輝。

    急功近利的陳友諒對部下很少和顏悅色,經常是一言不和就非打即罵。他的手下多數是倪文俊、徐壽輝的舊屬,對陳友諒的篡權奪位早己深為不滿,這樣為以後與朱元璋的決戰埋下了禍根。

    三、信老康,求勝心切傷了元氣

    陳友諒為了一統天下,於是親率戰船,向朱元璋的應天府奔來。這時候陳友諒的武器裝備確實佔上風,但朱元璋在人和方面更高一籌。朱元璋有軍師劉伯溫設計引誘陳友諒,兼有謀士劉基推薦友諒故人康茂才,讓他去引其上鉤。

    求勝心切的陳友諒在優勢盡佔的前提下,慘遭算計和埋伏,他的隊伍傷亡慘重,有百餘艘艦船成了朱元璋的財產,2萬餘漢軍將士被俘虜。陳友諒僥倖撿回一條命,但部隊傷了元氣。

    四、造艦船,孤注一擲命喪亂箭

    為了報仇雪恥,陳友諒不惜工本,打造了數百艘裝備精良的大型戰艦後,陳友諒孤注一擲,準備與朱元璋決一死戰。天時地利的陳友諒沒有充分利用這次好機會,他沒有率兵直搗防守空虛的應天府,而是重兵圍困硬骨頭南昌,並一連數月發起強攻。南昌守將朱文正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率部頑強抵抗,寧死不降。

    陳友諒因久攻不克,貽誤了最佳戰機,失去了最後一次翻盤機會。這時候他的部下對其早已不滿,因此許多人相繼倒戈降朱。陳友諒在突圍時命喪亂箭,一代梟雄,至此結束了自己一生的夢想。

    陳友諒作為元未農民起義的一代梟雄,在群雄逐鹿中能夠佔一席之地,甚至曾一度領先其他起義隊伍,他有其獨特之處。但陳友諒生性暴戾虛偽,所以註定他在最後的角逐中失掉人心。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歷史不容假設,人心散了,談何霸業?所以陳友諒的失敗也是必然的。

  • 14 # 爾朱少帥

    有人評論“假如司馬遷寫元明史,陳友諒會是第二個項羽”。這個評價雖然有點狂,但是陳友諒被《元史》《明史》黑化、矮化是毋容置疑的。陳友諒五年內從一個文書先生成長為南方勢力最強的統兵大元帥,必有其過人之處。

    陳友諒,出生漁民之家。家裡有能力供他讀書和習武,說明家境不會很差。參加起義前,陳友諒已經做了幾年元朝的官吏,有穩定的收入。也就是說,陳友諒造反的動機跟朱元璋不一樣,朱元璋是活不下去了,而陳友諒是對元朝失望了。

    繼續分析陳友諒參加起義的動機,是民族大義?還是階級鬥爭?又或是爭取地位權力的冒險投機?不管是哪一個動機,都顯示出他的起點比朱元璋更加有理想、有抱負。

    陳友諒能文善武,力大過人,一開始就顯示出過人的軍事才華,得到上司倪文俊和老闆徐壽輝的賞識。陳友諒也不負眾望,在與元朝的對抗中攻城拔、寨屢立戰功,逐漸被提拔為“天完”政權的兵馬大元帥。

    需要提到的是,在元末起義中,對元朝殺傷最大的不是最終得了天下的朱元璋,而是北方的韓山童、劉福通和南方的陳友諒。

    剩下的方國珍、張士誠和朱元璋則都是蛇鼠兩端的貨色。元軍打壓的緊了,方國珍、張士誠、朱元璋這些軍閥就趕緊接受元朝招安,做元朝的狗腿子,討伐其他起義軍。元軍離開了,他們就趕緊搶糧、搶錢、搶壯丁、搶地盤。

    細數起來,朱元璋的黑歷史還真不少。他在搶地盤崛起過程中,主要是對著其他起義軍下手了。但是正史裡面一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輕輕帶過。正史中只是說陳友諒勢力最大,但是陳友諒與元朝的大戰卻被抹得乾乾淨淨,這不是很奇怪嗎?

    在南方所有勢力中,只有陳友諒從來沒有接受元朝招安,只有陳友諒一直堅持實打實在跟元朝對著幹。最後成了這樣的情形,陳友諒滅元軍,朱元璋滅陳友諒。

    在傳統說法中陳友諒被描繪成“囂張、多疑、沒義氣、心狠手辣”,這個說法,疑點多多,覺著這是朱明王朝在矮黑人家。

    1、“囂張”這個好說,哪個才華橫溢的人不是恃才傲物、桀驁不馴?

    2、“多疑”就有點前後矛盾了,既然是多疑,連身邊的人都不信任。怎麼會中了叛將康茂才的“詐降計”兵敗如山倒?

    3、說陳友諒“沒義氣、心狠手辣”的事例,翻來覆去就是殺了老上司倪文俊和前老闆徐壽輝。殊不知,最開始是倪文俊和徐壽輝火拼,陳友諒總要滅掉一方才可以維護起義軍內部統一,所以他殺了老上司。後來功高震主,陳友諒與徐壽輝火拼。殺了徐壽輝,這支義軍才能繼續走下去,這也無可厚非。說起來,朱元璋殺掉的老兄弟可是多的數不清了。

    陳友諒要是真的多疑和沒義氣,怎麼會有張定邊和張必先這麼兩位生死相隨的兄弟?總之,陳友諒應該是給朱元璋造成過很大心理陰影,要不然史料裡只有朱元璋打敗陳友諒的事,只是一味抹黑卻沒有具體事蹟。

    陳友諒其人事蹟史料記載很少,懷疑是朱元璋做了手腳。但是民間卻留下了其他說法:

    陳友諒的行事風格、軍事才能被認為與項羽極度相似,假如司馬遷寫元明史,他會是另一個項羽。 陳友諒有張定邊、張必先兩個結義兄弟,被人們認為是和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一樣的佳話。(注:陳友諒的國號“漢”,劉備的國號也是“漢”) 陳友諒打造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規模水軍,他在潘陽湖大戰的失敗跟曹操赤壁之戰失敗一樣——鐵索連舟,風向突變,被火攻大敗。

  • 15 # 納蘭談史

    我對陳友諒的看法是:野心勃勃、性格堅毅、偏愛海軍、深諳厚黑之道但運氣稍差的一代梟雄。陳友諒作為元末屈指可數的大割據軍閥,雄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數省,帶甲百萬,其水師戰艦更是天下無敵,是當時人看來最有可能一統天下的梟雄。

    陳友諒的野心勃勃源於年輕時的崢嶸歲月。他出生於沔陽的一漁民之家,從小在江河邊上長大,水性不錯武藝高強,對水也有著獨特的情懷,而且他還非常喜歡船,尤其是大船,他多次夢想著將來會有屬於自己的一艘超級大船。

    至正十五年,陳友諒迎來了他的人生機遇。反元義軍徐壽輝帳下倪文俊攻克陳友諒的老家沔陽,似乎讓這個年輕人看到了翻身的好日子,於是他義無反顧的加入了紅巾軍,陳友諒憑本事一路高升,坐到了義軍大元帥的位置。短短三年的時間,陳友諒就率領部下橫掃了南方數省的元軍,並佔領了江西、安徽等地,之後殺害了自己的上司徐壽輝,自立為帝,成為長江以南實力最強的軍閥。這個時候的陳友諒彷彿登上了人生的巔峰,似乎他覺得天下順理成章屬於陳家了。在他的眼裡天下只剩下朱元璋和張士誠兩個看得上的敵人,於是揮師東進與朱元璋對峙於鄱陽湖,陳友諒憑藉無敵戰船和六十萬大軍想要和朱元璋的二十萬有生力量硬碰硬,但朱元璋卻依靠天時地利多次挫敗了陳友諒,陳友諒的鉅艦優勢缺成為了行動緩慢的主要原因,反倒被朱元璋靈活的小船繳了械,後來陳友諒戰敗突圍時,被流矢射中了頭部當場死亡,漢軍土崩瓦解。陳友諒的軍事指揮能力並不差,性格也很堅強,而且做事情不擇手段狠辣殘酷,以至於部下對他很恐懼,在他兵敗後多地不戰而降,在出事為人方面陳友諒的確沒有朱元璋做得好,心態和運氣也都差點。

  • 16 # 歷史簡單說

    元末的時候,除了元朝外,還有三個勢力最為強大,分別是陳友諒,朱元璋,張士誠,其中以陳友諒最為強大,那陳友諒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為什麼會輸給朱元璋呢?

    陳友諒是湖北沔陽人,生於公元1320年,而朱元璋是生於公元1328年,所以陳友諒大朱元璋八歲,陳友諒是漁民之子,開始是縣裡的一名小吏,徐壽輝起兵後,陳友諒前去投奔,在徐壽輝的部將倪文俊手下當個文書,負責圖書和檔案。

    陳友諒因為立功,被升為領軍元帥,但仍然還是倪文俊的手下,徐壽輝率先稱帝,但是被元軍打敗,倪文俊趁機想殺掉徐壽輝,取而代之,但是沒成功,陳友諒就趁機殺死了倪文俊,兼併了他的部隊。

    陳友諒先是自稱為漢王,又殺死了徐壽輝,也稱帝了,國號為漢,陳友諒此時擁有江西和湖廣之地,實力最為強大,就打算攻打此時在應天府(南京)的朱元璋。朱元璋擔心陳友諒和東面的張士誠聯手,攻打朱元璋。

    就讓陳友諒的老朋友康茂才假降陳友諒,陳友諒信以為真,率軍前來,最後龍灣被朱元璋打敗,陳友諒逃往武昌,朱元璋拿下江西和湖北的東南部。

    公元1363年,張士誠派呂珍攻打安豐的劉福通和小明王韓林兒,劉福通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率軍前去救援,而陳友諒趁機出兵攻打洪都(南昌),但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堅守了八十五天,直到等到朱元璋的援軍。

    陳友諒久攻不下,聽說朱元璋已來,轉攻朱元璋,兩軍在鄱陽湖展開了決戰,而陳友諒是大戰船,而且以用鐵鎖相連,朱元璋是小船,仰攻很困難,自然不是陳友諒大船的對手,折損了很多將士,可是忽然颳起了東北風,朱元璋就用火攻燒燬了陳友諒的大船。

    這一戰很像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陳友諒的大船被燒了很多,而且他的弟弟陳友仁戰死。朱元璋就扼守住鄱陽湖的湖北,讓陳友諒出不去。

    陳友諒召群臣過來商量怎麼辦,右金吾將軍認為應該焚船登岸,而左金吾將軍認為這是在嚮明軍示弱,而且他們也能用步騎追趕我們的。陳友諒有點猶豫,但最後認為右金吾將軍說得有道理。

    左金吾將軍一看自己的意見不被採納,就率部投降了朱元璋,而右金吾將軍看到左金吾將軍投降了,自己也跟著投降了,陳友諒的處境就越來越差了,朱元璋寫了兩封信勸降陳友諒,陳友諒不予理會,但是軍中的糧食越來越短缺。

    所以,他決定從湖口突圍,兩軍戰於涇江口,陳友諒從船伸出頭來指揮戰鬥,但被飛箭射中,當場死亡,陳友諒的漢軍紛紛向朱元璋投降。

  • 17 # 74744471辰辰粑粑

    陳友諒元末農民起義軍的首領之一,歷史書上對陳友諒的評價不太好,畢竟歷史書是成功者書寫的,成王敗寇嘛。我們看看陳友諒的一生。

    陳友諒(1320年-1363年10月3日),原名陳九四,湖北沔陽人沔陽漁家之子。家境比朱元璋好不多少,祖父陳千一原本姓謝,因入贅陳家,才跟隨其姓,父陳普才有五子,陳友諒排行第三。

    年少時也曾讀書,身強體壯,一身武藝。曾任縣裡的小吏,吃喝不愁,不時還能有個孝敬,在官府中才能看到官府的黑暗腐敗,陳友諒對元政府深深的失望,對治下貧苦百姓的同情。

    1355年(至正十五年)正月徐壽輝遣其將倪文俊復破沔陽,陳友諒於黃蓬起義,加入紅巾軍,後以功升元帥。

    1357年(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不服徐壽輝,設計害他,不想徐壽輝早已察覺,倪文俊逃奔黃州,投奔陳友諒,他覺著陳友諒畢竟是自己的下屬,自己對他有知遇之恩,沒想到陳友諒為向徐壽輝表忠心,趁機獲取更大的權利殺了倪文俊,吞併了他的軍隊,自稱宣慰使,隨即又稱平章政事。

    陳友諒勢力發展很快,幾年間率軍攻陷安慶,龍興路(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邵武、吉安路(今江西吉安)撫州,建昌路(今江西南城)贛州,汀州,衢州、襄陽路,信州(今江西上饒)。

    當時,中國南方有陳友諒,朱元璋,張士誠,但以陳友諒部最強。朱元璋攻取太平府(今安徽馬鞍山)後,與他為鄰。攻陷池州,朱元璋派常遇春率軍前去攻打陳友諒,奪取池州。趙普勝是有名的驍將,號稱“雙刀趙”。開始與俞通海等駐紮巢湖,一起歸附朱元璋,後來叛歸徐壽輝。這時他正為陳友諒駐守安慶,多次引兵爭奪池州、太平,到處搶掠。朱元璋為此擔憂不,為此設下離間計,讓陳友諒殺掉自己手下大將趙普勝,自去爪牙。徐壽輝想遷都龍興,陳友諒不同意。

    1360年(至正二十年)徐壽輝仍然決定遷都龍興,倉促從漢陽出發,臨時駐紮江州。江州是陳友諒管轄之地,他命士兵埋伏在城外,然後將徐壽輝迎入城中,馬上緊閉城門,將徐壽輝所部全部消滅。隨即以江州為都,挾奉徐壽輝居於此地,而陳友諒則自稱漢王,設定王府官屬。四月挾持徐壽輝自樅陽攻克池州,隨後張德勝的援軍收復了池州。五月進攻太平。但太平城堅不可拔,於是陳友諒軍便利用大型船隻靠近西南城牆,士兵們順著船尾爬過矮牆進入城內,攻克太平城,殺守將花雲。此後,陳友諒便愈加驕狂。陳友諒部進駐採石磯後,他派遣部將假裝到徐壽輝面前陳述事情,趁機安排壯士用鐵器擊碎徐壽輝的腦袋。徐壽輝一死,陳友諒便以採石五通廟為行殿,即皇帝位,國號漢,改元大義,太師鄒普勝以下都是以前的舊官。

    盡佔江西、湖廣之地後,便自恃兵力強大,想向東攻取應天府(今江蘇南京)。朱元璋擔心陳友諒與張士誠聯合,在劉基的建議下,遣胡大海直取廣信府(今江西上饒)斷其後路,設計於龍灣大敗陳友諒,馮國勝率五路大軍乘勝追擊,又大敗陳友諒於採石磯。於是陳友諒放棄太平,逃至江州。朱元璋軍乘勝攻取安慶,陳友諒的部將於光、歐普祥都繳械投降。第二年派部將張定邊再次攻陷安慶。

    1363年,陳友諒趁著朱元璋救援安豐之機,率大軍殺向洪都。結果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在人數少於對方數十倍的情況下,硬是拖了陳友諒整整八十五天,一直到朱元璋的救兵到來。聽說朱元璋將到,便撤除對南昌的包圍,向東出鄱陽湖,與朱元璋在康郎山,朱元璋用火攻打敗陳友諒其弟陳友仁等都被燒死,餘部突圍衝出湖口,朱元璋的將領們從上游加以攔截,雙方大戰於涇江口,漢軍且戰且走,但日落之時仍未能擺脫。當時從船中伸出頭來,指揮作戰,卻被飛箭射中,貫穿頭顱,當即死去。太子陳善兒被擒,太尉張定邊趁夜挾持次子陳理,載上陳友諒的屍體逃回武昌。

    張定邊等護陳理返回武昌後,立陳理為帝,改元德壽。

    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西吳軍廖永忠部兵臨武昌城下,陳理出降,漢亡。陳理至應天,元璋封為歸德候。數年之後朱元璋出於“安全感”,將其送往高麗定居,“平安無事”。

    縱觀陳友諒一生,心狠手辣,殺倪文俊,徐壽輝,趙普勝,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他殺人,也失去人心,到最後眾叛親離,悲慘落幕。但是他為抗元,一直和蒙古人抗爭到底,就算是朱元璋也是和蒙古人暗通款曲,不失為一條硬漢。

  • 18 # 正史漫談

    歷史上的陳友諒就像朱元璋的一面鏡子:倆人出身類似、都在元末成了一方領袖;但他們的性格、處事風格卻完全相反,由此走向了截然相反的結局。

    對於這位老對手,朱元璋曾做過點評。在他看來,陳友諒有荊楚之富、江漢之險,而且麾下勇將健卒雲集,假如其“持重有謀、上下一心”,失敗的一方極有可能會變成自己;陳友諒敗在哪裡?在朱元璋看來,源於上下驕縱、法令鬆弛,性格浮躁、不夠堅忍,依仗強大的實力、不善於使用謀略。

    朱元璋畢竟是帝王,有些話他不能說的太直白:跟陳友諒反其道而行之,其實就是自己成功的秘訣。

    跟朱元璋類似,陳友諒的出身也極為悲慘。他的家族本姓謝,由於祖上入贅陳氏,其後隨之改姓;作為漁民的孩子,他對自己的低賤處境極為不滿,由此形成了這樣的性格:對於改變命運、出人頭地有著近乎狂熱的追求,以至於行事不擇手段,對於傳統的道義、規則視若草芥;而且特別善於鑽營,精通權謀。

    客觀上來說,身在亂世,上述性格反倒能成大事,歷史上那些能夠突破階層的著名政治家,大多都屬於不怎麼善良的狠人。可惜的是,陳友諒的問題卻遠不止這些。

    首先,他行事過於歹毒、刻薄寡恩,而且非常的赤裸裸、絲毫不講究什麼包裝。

    以其取代徐壽輝的過程為例。起初,正是由於投靠徐壽輝,陳友諒才得以嶄露頭角、逐漸成長為一方豪傑;但當自己翅膀硬了後,他卻出其不意、悍然襲殺這位老上司的部將,隨後將其囚禁;沒過多久,更是乾脆把他打死,隨後自己徹底取而代之,甚至還迫不及待地稱帝。

    要知道,徐壽輝在當時可算是各路義軍的“帶頭大哥”,陳友諒就算真的想取而代之,那也好歹策劃、製造些假象,甩個鍋什麼的;他倒好,直接讓人敲碎了大哥的腦袋,這種簡單粗暴、忘恩負義的方式,必然引起各方的不滿。

    其次,多疑、殘忍,視自己的部下、老百姓如同純粹的工具,毫無恩義可言。

    陳友諒確實聰明,在殺掉徐壽輝後,他自知引起了公憤,於是不斷髮起戰爭,既能實現擴張勢力版圖的目的,又能用這種高強度的壓力迫使麾下將士團結在自己周圍。這樣一來,底子本就雄厚的他,實力更是逐漸發展,成了南方最為強大的力量。

    然而,極度自私的性格,讓陳友諒對待自己的部下並不信任,史稱他“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朱元璋正是抓住他多疑的特點,才設下反間計,成功讓其殺掉了手下的悍將趙普勝。

    此外,作為出身社會底層的其義軍領袖,陳友諒卻絲毫不體恤民情,為了獲取軍事給養,他對控制區內的橫徵暴斂、壓榨搜刮,絲毫不顧及普通老百姓的感受,甚至經常在戰爭中幹出屠殺無辜百姓的暴行。

    相反,同樣出身底層的朱元璋卻能精準地掌握老百姓的心理,他明確約束隊伍、禁止燒殺搶掠,完全跟陳友諒反其道而行之,以這種仁義的方式收得民心、奠定了長遠發展基礎。

    其三,過於盯著眼前利益、缺乏遠見。

    多疑的人行事往往求穩,這本不是壞事,但若用在亂世的軍事博弈上,則往往意味著過於重視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大計。

    以鄱陽湖決戰的過程為例。如朱元璋事後所言,如果當初陳友諒趁著自己前去安豐的機會直搗應天,自己將“大事去矣”;然而,陳友諒沒有冒險攻打朱元璋的大本營,而是選擇了最穩妥的方案:攻大看似弱小的洪都。結果,他的幾十萬大軍竟然被耗在洪都城下,拱手給了朱元璋足夠的時間回師救援。

    但即使如此,依靠自己更為強大的實力,陳友諒完全可以圍點打援,設伏偷襲急於回援、疲憊不堪的朱元璋,勝利的天平仍在他手中。然而,他仍舊沒有冒險,而是選擇前往鄱陽湖跟朱元璋正面對剛,讓對方從容組織決戰;

    陳友諒在稱帝后,實力一度雄踞江南各路豪傑之首,但他過於急功近利,把一切人都當成了實現自我目的的棋子,這樣的領袖必然後勁不足;同時,正是由於過於務實,他才過於盯著眼前小利,格局、眼界大受限制,目光短淺、缺乏遠見,輸給朱元璋也在情理之中。

  • 19 # 文史齋

    1364年,陳友諒13歲的二兒子陳理,趴在地上:“我投降,我全家都投降。”陳友諒殘喘5年的大漢,就此消失。

    元朝末年,陳友諒走上歷史舞臺,他披荊斬棘,建立大漢。只可惜,他最後敗了,表面上看,他是敗在朱元璋手上,實則是敗在自己手上。

    在影視劇《倚天屠龍記》中,陳友諒是個陰謀家,他攪得到處不得安生,擾亂丐幫,欺騙金毛獅王,更是將宋青書引入歧途。

    然而,在真實歷史上,大漢朝的建立者陳友諒,耍陰謀,恰恰是他的弱項。

    有的人說,他是一代梟雄。

    可我認為,他勇有餘而智不足,正是輸在毫無謀略上,簡直是一條莽漢。

    【歷史上真實的陳友諒】

    陳友諒心狠手辣,接連殺害3人,加上第4波操作,簡直像教科書一樣,手把手讓朱元璋,坐上大明皇帝寶座。

    我們來看看,陳友諒都做了啥?

    打漁起家

    幼年的陳友諒,全家靠打漁為生,但他野心勃勃,時刻想著出人頭地。

    尤其是有人看過他家祖墳後,對陳友諒說:你以後一定會大富大貴。

    這句話猶如座右銘一樣,深深地刻在陳友諒的心上。

    這時,陳友諒的伯樂倪文俊來到沔陽。聽到倪文俊駐紮的訊息,陳友諒彷彿看到通往成功的捷徑。

    他二話不說,直奔倪文俊的軍營走去,開啟他不平凡的人生。

    倪文俊打量著陳友諒,他心裡明白,天完正是用人之際,先收下再說。可正是這個決定,給自己埋下了禍端。

    走進軍營的千里馬陳友諒,簡直是如魚得水,很快他就屢立戰功,並最終當上大元帥。

    1、胸無城府,冤殺大將趙普勝

    隨著朱元璋的一點點壯大,他也引起了陳友諒的警覺。

    可就在朱元璋主動出擊後,常遇春卻碰到了,擅用雙刀的“雙刀趙”趙普勝。

    趙普勝,陳友諒的得力戰將,他驍勇善戰,多次為陳友諒攻城略地,為陳友諒打退一次又一次對手的進攻,說他是陳友諒的左膀右臂,一點也不為過。

    正是趙普勝的出現,讓朱元璋和他的將領們,遲遲不敢前進。

    擔憂之餘,朱元璋透過觀察學習,已經抓到陳友諒的弱點,勇猛有餘而才智不足,所以他準備智取。

    朱元璋急忙派人去聯絡趙普勝身邊的謀士,並用重金來收買,來挑撥趙普勝與陳友諒的關係。

    可粗枝大葉的趙普勝,哪裡會留意陳友諒的一舉一動。他反倒居功自傲,在陳友諒面前賣弄自己。

    本就狂妄自大的陳友諒,哪受得了趙普勝的賣弄,頓時起了殺意。

    很快,陳友諒帶隊來到趙普勝的安慶。

    領導來檢查,趙普勝可忙壞了。可他萬萬沒想到,等待他的是死亡。

    忙完的趙普勝,前腳剛邁上船,後腳就被按倒在地上,拉出去斬了。

    將領嚇得目瞪口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讓敵軍畏懼不前的大將,竟被陳友諒毫不猶豫地除去了。

    2、 不甘人下,斬殺上級倪文俊,初露野心

    倪文俊,天完皇帝徐壽輝的親信,也是天完的丞相,更是陳友諒的恩人,他大權在握。

    此時的陳友諒,一心抗元,也是民心所向,軍心大振,簡直是如日中天。

    按照這樣發展,或許後面就沒有朱元璋什麼事了,歷史也將改寫。只可惜,地位上來了,他抗元的初心也變了。

    1357年,在天完朝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倪文俊,開始不安分起來,他一心想霸佔抗元的勝利果實,取代徐壽輝,坐上天完皇帝。

    可惜,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就在倪文俊剛要出手的時候,他被徐壽輝盯上了。

    偷雞不成蝕把米,嚇得倪文俊落荒而逃。可都是徐壽輝的地盤,能逃到哪裡去呢?

    這時,陳友諒的名字浮現在他的腦海中。沒錯,他有恩於陳友諒,這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手下,沒有比他更親近的人了。

    想到這,倪文俊連夜從漢陽逃到黃州,準備投奔陳友諒。

    殊不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聽說老上司前來,陳友諒熱情地將倪文俊迎入軍中,只是他在背後露出一絲奸笑。

    沒等倪文俊坐熱椅子,陳友諒一點不念舊恩,直接就將倪文俊斬殺,並將他的部眾全部收入自己帳下。

    表面上看,陳友諒對自己的老上司沒有手下留情,但這是倪文俊破壞團結在先,陳友諒這麼做也算情有可原。

    此後,天完兵權已掌握在陳友諒手中,他繼續在抗元路上前行,成為長江以南最強的一支隊伍。

    然而,他的對手朱元璋在幹什麼?

    他正在眼睜睜盯著陳友諒,注視著陳友諒的一舉一動。

    此時的朱元璋,論財富不如張士誠,論兵強不如陳友諒,他面對的現實是地小糧少。

    他要趁著陳友諒東征西討之際,來壯大自己,他悉心聽取朱升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建議,在應天建起大本營。

    可透過這兩件事,陳友諒將他兇狠,妄自尊大,剛愎自用的一面,暴露無遺,讓身邊的將領們都對他有了芥蒂。

    可以說,自從趙普勝被斬,陳友諒元氣大傷,他失去了一員大將的同時,正為朱元璋掃清了障礙。

    可悲的是,此時的幕後主使朱元璋,正領著將領們哈哈大笑。

    據《國初群雄事略》記載:陳友諒殺普勝,即生釁於我。

    然而,陳友諒不但毫無察覺,反而沉迷在權利的裡,無法自拔,他開始研究如何剷除第三個人~徐壽輝。

    3、喪心病狂,弒殺主子徐壽輝,自立為帝

    此時的天完皇帝徐壽輝,心已經提到嗓子眼兒,誰都能看出陳友諒的昭昭野心,他怎會不知。

    為了躲避危險,他決定把都城搬走,換個地方待著,可已經晚了。

    陳友諒上來就將徐壽輝控制起來,連他的部將都被陳友諒收入囊中。

    很快,陳友諒就迫不及待地行動了。

    在攻下采石磯後,陳友諒馬上派人叫來徐壽輝,借有事彙報之機,他讓部將將事先準備好的鐵錘,直接向徐壽輝頭部砸去。

    1360年,陳友諒自立為帝,國號大漢,將大兒子陳善立為太子。

    然而,趙普勝和倪文俊的被殺,將士們只是內心惶恐,並沒有做出實質性的舉動,可徐壽輝不是一般將領。

    可以說,陳友諒的這一步,簡直是往將士們身上潑了一盆冷水,一下寒了他們的心。

    有的將領帶部眾憤然離去,有得轉到朱元璋帳下。可沒離開的將領們,也早與陳友諒離心離德。

    至此,連殺3位對他至關重要的人物,陳友諒背上心狠手辣,背信棄義的罵名,並逐漸變成孤家寡人。

    但他並沒有停手,而是來了第四波操作。

    4、生死決戰,陳友諒斬殺俘虜

    這一切,朱元璋就眼睜睜地看著,學著,並用著。

    馬上,兩人迎來生死決戰~鄱陽湖大戰。

    陳友諒依靠先進的造船技術,打造出上百艘巨船,率60萬大軍,向南昌進發。同時為了解除後顧之憂,他把所有家眷大臣全都帶到船上。

    開戰三日,朱元璋根本都無法靠近這些龐然大物,陳友諒此時勝券在握。

    可天公不作美,驟時颳起大風。

    這讓陳友諒巨船的缺點暴露無遺。看著無法靈活進退的大船,朱元璋當即發出命令:點火!封住他的退路。

    陳友諒活活被困了數日,遲遲不敢出來作戰。

    可這事讓朱元璋給挑明瞭。

    朱元璋太瞭解陳友諒的性格,他使出激將法,接連給陳友諒送去兩封信,在信中大罵陳友諒是膽小鬼,根本不敢出來應戰。

    果然,陳友諒正如朱元璋所料。

    他不再躲避,但在出來應戰之前,怒火中燒的他下令:把俘虜殺掉,一個不留。

    中計的陳友諒,在指揮作戰時,被流箭射中,當場斃命。

    看著陳友諒中計,朱元璋要讓所有盯著他的眼睛看到,直接將手中的俘虜放走,還將受傷的敵軍治好。

    朱元璋一箭雙鵰,即籠絡了人心,又除掉了陳友諒。

    【陳友諒死後】

    陳友諒死後,馬上就有很多將領投到朱元璋身邊,他的太子陳善也被朱元璋活捉。

    好在,陳友諒還有個忠心的朋友,太尉張定邊。

    張定邊連夜將陳友諒的屍體,以及陳友諒的二兒子陳理帶回武昌,並擁立13歲的陳理為大漢皇帝。

    只可惜,6個月後,大勢已去的陳理,開門投降。

    陳友諒苦心經營的大漢朝,就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陳友諒兒子的結局】

    面對陳理的投降,朱元璋看著陳理,這個13歲的孩子,都感慨地和將領們說起,陳友諒失敗的原因。

    據《明太祖實錄》記載:陳氏之敗,非無勇將健卒,由其上下驕矜,法令縱馳,不能堅忍,恃眾寡謀,故至於此

    但此時,他還需要陳理,要藉助陳理這個外力,讓還沒有歸順的人們,不再有後顧之憂。

    因此,朱元璋再次拿出自己的“仁慈”,不但沒殺陳理,連同陳友諒的父親和其他兄弟,都被朱元璋封侯賜府,回到南京,過起了優渥的生活。

    8年後,失去價值的陳理,被朱元璋送到高麗,吃起泡菜。

    最終,陳理在高麗去世,留下兒子開枝散葉。

    【寫在最後】

    值得說的是,在早期的眾多抗元隊伍中,陳友諒是意志最為堅定的一個,從未給過元朝一個好臉色,為抗元做出很大貢獻。

    只可惜,他不是像朱元璋一樣深謀遠慮的政治家,而是一個擅於馳騁疆場的勇將。

    不得不說,陳友諒是幸運的,起碼他的兒子得到善終,並有後代延續。

    如果,最終獲勝的是陳友諒,相信以他的做派,朱元璋很有可能被滿門抄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街上點贊送禮品是真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