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再來一回

    大家都知道道德經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國寶,道德經包含的內容很廣泛,有倫理學,哲學,軍事等。我們學習道德經可以起到修身養性的作用,當你靜坐下來,排除一切雜念,集中精力背誦道德經的時候,從心理學上講,這是一種守靜的精神狀態。實踐證明,若能長期堅持背經守靜,將有多方面的益處。

  • 2 # Starlight星光行者

    這個問題很大,那麼我就“大道至簡”來說《道德經》。

    《道德經》分《道經》與《德經》,

    道有陰陽,

    陰陽相參不可離德,

    而道與德之間的經,

    啟示就是這顆“心”。

    道心、德心即心經。

  • 3 # 李志勇LZY

    月亮太陽入渾天照地遠古後期;

    日光地球水星月亮華接夏文明;

    一陸分二東道儒家西佛哲學論;

    道三生萬物給我存認基研真理。

  • 4 # 觀正觀道

    我理解的,道德經的“道”並不只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法;“德”也不只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二者相輔相成,若能合二為一,則能“修道”成功。

      《道德經》“德”的部分,我覺得,並不是僅僅理解為為人處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國的方法……其實,這也是老子在教給人的修道的方法。德是道的基礎,道是德的昇華。如果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安邦治國,很可能都失敗,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即是“德”關於仁義、禮信的論述。

      現代社會,人們往往會舍德而求道,不亦捨近求遠嗎?不修德,又怎麼會得“道”呢?《道德經》又有一說法為《德道經》 ,即德在先,道在後。我想,這也符合老子淳德歸道、全德複道的本意 。“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內涵,更寓意明德歸道、以德養道的深刻意境。

  • 5 # 裝模作樣的文科生

    談到《道德經》,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就覺得這本書,人家都說它講得很有道理,但是為什麼我就無法理解呢?無法理解,還談什麼在生活當中幫助自己?

    在這裡我想和大家說一句,《道德經》當中講到的道理,是人世間的真理,而且這真理是永遠存在的。我們之所以讀不懂,除了文言文很難讀懂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現在這個年代和當年有很大的差別,自然理解起來有困難。

    但是一旦我們讀懂了這本書,這本書給我們的幫助是巨大的,我在這裡只舉一個例子。

    我們常說一件事情很難理解,就說這個很抽象,以前在高中學習函式的時候老師也講過抽象函式,通常我們遇到抽象函式就怕,它真的能把你的靈魂給抽象抽走,在它面前,一切都是無助的。

    但是這其中的“抽象”究竟是一個什麼意思呢?

    《道德經》告訴我們,所謂抽象,就是一種框架。比如說我們去買一張桌子,我們可以對桌子進行抽象,桌子能抽象出:款式,尺寸,材料,價格四個方面。也就是說我們在買桌子的時候要綜合考慮這四種情況。

    再比如我們去研究聲音這一個事物,聲音有音調(音高)、響度(音量大小)、傳播介質這幾個不同的特點。當我們把這幾個特點全部研究透徹之後,我們就可以利用聲音去做一些我們以前做不了的事情。傳說中的聲吶就是這麼發明的。

    但是《道德經》的解釋還不侷限於次,它把抽象發展到了世界上的任何一種事物,所有事物都共同擁有的點,叫做“大象”,在綜合一點,就是“道”。

    所以,這位朋友,你覺得《道德經》對我們的生活幫助大嗎?

  • 6 # 觀止生活提案

    中國是道教的文化勝地。因為老子的《道德經》千百年來已經牢牢的抓住了中國本土人的身心和頭腦。提起“道”會想到人生處世的方法、與從天到地的關於宇宙終極核心的價值觀。

    道德經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怠,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處其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們通常說的知天識地,觀測預知,更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40年文王時期的《易經》,就是源於對宇宙規律的敬畏所著;而老子的《道德經》講的是萬物的本源歸屬,對生命的看法非常整體,對活生生的真理宣告的清晰透徹。因為道是天地之母,她可以帶領我們每個人找到智慧的生活方式,引導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大“道”至簡就是每個人都想要的生活之道。下面說說我自己受《道德經》幫助受益的兩點生活啟發:

    1、喜悅——喜悅是強有力的。喜悅的微笑可以使身體的細胞快活起來,更有益於延年益壽。既然生命效法的是宇宙之父,天地之母,而我們的生命迴圈往復,所以生生不息的效法自然。那麼我們的內心就應該是開闊溫和,充滿感恩和喜悅的。一切人類都是宇宙父母的子女,我們對待其他人也當一視同仁,在博大深邃的包容的愛中沒有分別。這種思想啟示人類消除分別心的做人。良好的態度往往會給工作、家庭的夥伴、朋友、親屬傳達一種正能量。任何一個人都喜歡收穫快樂,高興的做事不是嗎?在互動中展示微笑的迷人魅力,友善的說服和敞開的溝通是開展一切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微笑能夠感染氣氛,而喜悅不是幼稚的,它可以是一種自由心情的外在表現,具有天真和純潔的特質。透過笑表達的信任、健康,是我們貢獻給他人快樂和留給自己空間的滿足。知足常樂,所以我經常微笑的接受別人給的意見,或者表達對他人的感謝。因為喜悅是一種堅強的自我表達。

    2、持久——道的特點是大、逝、遠、返。這四個特點因為是週而復始的,本質上也是持續、恆常且穩定的。在日常生活中,考慮事情能否繼續開展,是否可以收穫幸運,能不能成功,都離不開持久的穩定性。不管颳風還是下雨,成長就像山脈層層疊疊一樣,必須始終屹立不倒的穩紮穩打。努力需要持久,成長需要持久,深耕需要持久,只有專注和恆久的內心才會成就一件事。從成熟度的方面來看,一個人一定得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會收穫自信心。如果做事的方法並不持久,那麼說明這個方法也是不成立的,經不起時間考驗的。持久也告訴了我在生活中,遇事不慌,內心隨時保持臨在的鎮定。因此,持久的性格養成也不會輕易因為發生了一點情緒的波動,或者突發事件的降臨感覺到遭遇太大的挫折而承受不起。好比婚姻生活中,雙方關係要追求持久和穩定一樣。面對艱辛和困境之時,正因持久之道而保持屹立不倒的心態,才會使婚姻生活更穩定持久的加溫!

    3、時機——自然在宇宙的運化中有它必然經過的轉折點。任何一個轉折點在迴圈性的規律中,都會發生一些質的作用從而讓形勢起到改變,敏感的你會在冬季的黑暗中感覺到一切活的東西的停止,好像整個自然屏住呼吸,發生了一個微妙的變化這就是新生命成長的契機。就像我們沒辦法催促一朵初春的花蕾迅速綻放,即便我們已經在毫無進展的情況下感覺到膩歪。正因為有這樣的時機,我們可以看到生命狀態的本我更加和諧、有一定包容度,它們還可以接受一些二元性的資訊,並在運勢真正來臨的時候保持開放的心態。所以,一個寒冬並不會造成一個冰河時代,一隻恐龍也不會單獨的自行消亡。道理就如同投資股票和期貨一樣,過早的先入為主或是錯過了時機,就會白白浪費了辛苦投資的本錢。

  • 7 # 上品

    道德經無為而無不為,不爭而天下無與之爭的思想,對我們的生活和事業大有裨益。

    從時代的角度看,21世紀,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還有什麼能夠埋沒一個真正的強者?

    如果你有能力,完全可以找到一個能夠發揮你能力最大化的地方去。

    如果你有學習的意願,完全可以找到你要學習和老師。

    在這樣的社會,你唯一要做的就是遵循內心的聲音去努力發展,去強大自己,發展自己。無需處處去與別人爭。

    在過去資源少,機會少的環境中,職位可能只有一個,甚至工作機會也只有一個。比如古代,你可能只有為官才能學有所用。上升的通道也只有一個,而今天完全改變了。如果還要大小事都和別人去爭搶,那就是個人問題了。不應把環境當做藉口。

    當然,無為不是說躺在床上做白日夢,也不是沒有目標方向。道德經裡的無為,其實和不爭相對應。要做的是強大自己的實力,或者說,不以赤裸裸的搶佔或犧牲他人的利益。

    刻苦學習,努力工作,目的不是刻意去評選名次,評不到抱怨,怨恨別人不公。或者用盡卑劣手段去達到目的。這是道德經所反對的作為。

    無為,不爭,是有物件的,是有條件的。在當今社會,我們同樣倡導良性,積極的作為和拼搏。不要把懶散消極當做無為之舉。

  • 8 # 北風問道

    無處不在,道德經是道化規律的簡稱,以文字載道,分為道篇和德篇,道篇說的就是天道化自然,自然化規律,天地自然的規律……可能有時候在生活裡面會感悟一些道理出來,但是卻不明白這些道理,都是道德經裡面的東西……德篇主要是說的自己應該,人自己的所有道理,為人處事,作息生活,當政為政方方面面的應該怎麼樣去符合自然的規律才能更加和諧……與天地自然怎麼樣去和諧……與世界怎麼樣去和諧……與社會怎麼樣去和諧……與人與自己怎麼樣去和諧……的道理……

    自己覺得道德經就是在講道理,只要是覺得有道理的地方,有道理的人,有道理的事都是道德經要講的東西……所以說對自己的幫助已經化有形為無形的難以感受到具體的幫助了吧…有而化無…無而生有…知而不知…覺而不覺…難以察覺…道德經在生活的具體幫助又何嘗不是無為而為,無幫而幫…幫完之後又夫為弗居的無從覺起…這才是道德經主旨……無……有……二者之間形態的轉化…聯絡…以有而開始…以無去結束…無的都讓你感覺不到在生活裡面是如何具體幫助怎麼生活的……

  • 9 # 金龍盤玉

    本人才書學淺、只能用通俗的語言來說一下自己對《經道德》的解釋。道德經對於老子來說就是他對萬事萬物、乃置於對宇宙空間時間等自身的論證,經過兩千多年還能越來越盛行、說明老子的結論是正確的。

    大多數人讀了道德經只能領會大概意思,整篇文章沒有標點符號沒有釋義,每個老師解釋都各不相同,,但萬變不離其宗,深奧的文章我們凡人能十知八九就可以了!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道德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起到骨幹作用,無論是做人做事、對人的心態、家庭事業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比方說每當熬夜不起早時、事業不順、家庭不和、心情不順時,想到道德經的典故,就會順四時、隨天道、人道、地道而行,經過百分百的努力時也不能達到預期時、努力也不能賺到錢時、運用道德經就會隨遇而安、也會安貧樂道樂此不疲!其實這些都是天地人的自然法則,而在道德經中描述的淋漓盡致,能悟出道德經的真義道理、再運用到實際行動當中,這對我對所有人都是受益終生。

    道德經不是迷信,而是一種深入淺出的文化,迷信者把“道教”看成上天入地畫個苻、什麼掐決念個咒,太可笑了,那樣就完全失去了道德經的內含、無知的思想觀念,讀懂了《道德經》對我們就是幸福、喜悅、和無限的“財富”!

  • 10 # 徙竹散人

    《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一旦標榜了美和善,二者皆是目的,於是各種形式主義就會層出不窮,故而老子會說“斯惡矣和斯不善矣。”

    最近看到網上調侃為了拍下扶老人過馬路的好事,一位老人過了一上午的馬路。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標榜,這種“假”充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一個八面玲瓏的人表面看起來無懈可擊,但說不上來的那種彆扭勁背後就是老子點出的這個“知美之為美以及知善之為善”。

    接著的“有 無 相 生 , 難 易 相 成 , 長 短 相 形 ,高 下 相 盈 , 音 聲 相 和 , 前 後 相 隨 。恆 也 。”

    有是相對於無而來,難是相對於易而來,長是相對於短而來,音區別於聲,前是相對於後而來。人們通常喜歡有、易、長、高、音、前,這裡就是平時我們喜歡說的“舒適區”,如果把自己從“舒適區”抽出來,那就不存在有和易,沒有這種比較就沒有煩惱,煩惱都是先入為主的結果。故而,老子說:“恆也。”

    然後“是 以 聖 人 處 無 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萬 物 作 而 弗 始 ,生 而 弗 有 , 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這就是所謂“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因為根本就沒有佔有或者說根本就不在乎,哪裡還有失去呢?一個不喝酒的人再好的酒他也不在乎,一個不抽菸的人再好的煙他也無所謂。

    整個第二章是說,標榜了一個東西就是這個“居”,然後為了這個名相都會分分入坑,入坑就會焦慮痛苦,故而“夫唯不居,是以不去”——不入坑,就什麼也不會失去。

    《左傳》雲:“君以此興,必以此亡。”

  • 11 # 耕讀心田

    《道德經》內容博大精深,短短五千言裡蘊含豐富的哲理。不同的人讀《道德經》會有不同的感悟,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段去讀也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三十多年前我讀《道德經》基本上是對語句的表象理解,並把一個個名句摘抄下來當作格言以激勵自己。如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柔弱勝剛強。”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我當時也就頂多聯想毛澤東主席的“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時時提醒自己要虛心,不驕傲;做人要低調,要與人為善;做事要順其自然(無為),不可違背事物本身的內部規律,順勢而為;要知足常樂;待人以誠,不能靠花言巧語取悅於人。

    但就是這樣閱讀理解《道德經》,三十多年來,也讓我明白了為人處世之道,豐富了自己的精神內涵,提升了自己的學識修養,純潔了自己的品質道德。在現實生活中每遇不順心不如意事,總能眼望前方,心存執念,堅定向前。因為天下哪有盡善盡美、完全合乎自己心意的人和事呢?正如老子說: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鑑,能如疵乎?”“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別人有恩於我,我心存感念,做個德善、信善的人。

    “善者,吾善之。信者,吾信之。”

    別人誤會了我,甚至惡意傷害了我,我也會一笑了之,做個“善利萬物而不爭”的人不很好嗎?

    “不善者,吾亦善之。”“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現在讀《道德經》雖然比以前理解深刻一些,但也僅僅是有所進步而已,對這個“萬經之王”博大精深的內涵十不窺一,但它確實給我帶來了莫大的好處,在現實生活中像位良師益友指點我正確前行。

  • 12 # Eleazarchen

    《道德經》有著灰度思維的模式,在生活中幫到我,由於倡導著宇宙萬物從生大自然,形成了矛盾的對立統一,告誡人們怎樣做與上天賜與的大自然如何相依相存,唯有德佔了主體思想。"天人合一″是道德經中主體思想,宇宙萬物生靈,就是天與人互為相存。

    “天"是道,"人"是德,相互依存在於人,人用修德來誰護自然界的矛盾這一統一體。引用:《道德經》五千字,最終還是歸到人。其核心主旨在於推宇宙之大道,而應之於人。

    《道德經》灰度思維哲理引領了凡做事情不要刻板和急功近利及固執頑固不化,靈活掌握老子的思想在任何領域都受用。讓我懂得無論是工作,生活,學習等是離不開老子這一思想,以萬變迎千變的思維形為處理事情;不能激化矛盾;要轉化矛盾;使事物矛盾轉由不利的方面轉變為有利的方面,雖然各種事物都有各自的界定,宇宙萬物充滿著矛盾的對立統一體,但是老子《道德經》的哲學理念教育了我,引用:“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同歸,都通向了“道”。“道”在天,亦在人,在身亦在心。人隨心走,心正不怕影子歪;三觀必須正,也是符合其道理的。做事先做人同是老子思想在其中。(圖片Cr瀏覽器)

  • 13 # 古道明心

    我用三個例項來回答《道德經》對生活的幫助:

    第一個例子關於股市。《道德經》裡講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說的正是巴菲特著名的投資理念——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最近受疫情影響,股市大幅調整,美股發生了連續熔斷,A股大幅回落至2700點附近。近幾天A股人氣低迷,恐慌情緒依舊很濃,成交量不斷萎縮,這說明絕大多數股民都在恐慌害怕,甚至割肉低拋。在這些股民中,有很多是在A股3000點上方買入的。為什麼在A股只有少數人能賺錢?因為這賺錢的少部分人,遵循的正是“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法則。比如,大家在3000點喊牛市瘋狂買入的時候,我就反著來,開始賣出減倉,這就是“反者道之動”;而現在,大盤很弱,回到2700點,甚至更低的時候,大家都在恐慌害怕,不斷割肉賣賣賣的時候,那我就買入播種,等著大盤上漲收割,這就是“弱者道之用”。

    第二個例子關於教育。說說《道德經》裡講的“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現在的父母為孩子做得太多,說得太多,沒有規則,沒有底線,沒有“身”的示範。比如“除了學習你什麼都不用做”,是不是家長太有為了?看看我們身邊,家長們為孩子報各種輔導班,甚至為孩子抄作業做作業,是不是太有為了?還有,孩子犯錯了越界了,有一身的毛病和缺點,你的做法是什麼?不用長篇大論地講道理,給孩子定個規則,定好的規則被破壞,該懲則懲,該罰則罰(平和而堅定的),不用多說什麼,這就是行不言之教。

    ​第三個例子關於旅行。《道德經》裡講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的意思是:如果大家都把某一件事當做“美”來追求,人人都知道這件事“美”,那麼這件事反倒變成不美,成“惡”的了。道德經揭示的這種現象在我們生活中就很常見,比如,雲南麗江的美是一種很自然的民風狀態,但因為人人都知道了,都來追求麗江的“美”,把麗江古鎮擠得水洩不通,不僅破壞了它本來的自然古樸,人擠人的現象也會破壞旅遊途中“美”的感受,轉而讓人厭惡。這就是“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所以外出旅遊,去熱門景點,不見得會有“美”的感受。

  • 14 # 龍文堂

    《道德經》中一句話,“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不掙的態度,幫我度過了我初入職場最難的一個階段。

    一、我的真實故事

    在剛剛進入工作單位時,我們部門作為人資兼政務部門,只有我一個小兵,我的上級領導和分管領導都是年齡較大的管理者,我身上雖然沒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但是卻有一股拼勁,總想把領導交代的工作盡職盡責的完成好。

    但是,我積極的工作,引起了兩位領導的不滿,初入職場中沒有那麼心眼,只覺得幹好工作就行,兩位領導都不想去接受總經理排下來的工作,相互推諉,而我則成了替罪羊,因為一個政務工作加上人資工作,工作狀態焦頭爛額,這種看起來的表面和平,卻讓感受到我們部門內部的“暗流洶湧”。

    二、《道德經》中“不掙”的由來

    《道德經》中的一句話:“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

    這句話的意思是:江海所能成為一切河流的領袖,由於它善於處在河流的下游,所以能成為一切河流的領袖。所以要想處在人民上面,必須在言詞上對人民表示謙下;想處在人民之前,必須站在人民後面。所以聖人處在人民上面,而人民不感到負擔;處在人民前面而人民不感覺礙事。所以天下人民喜歡推崇他而不厭棄他,因為他不跟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爭得過他。

    對於職場菜鳥來說:單位中許多人都面臨這種上級領導的交鋒,此外,還有個人才能高過領導,也會面臨領導的刁難,那我們就要學一下道德經的這句話,明白只有心存下屬的領導,才是好領導,如果你的領導不是這樣的領導,那你如何在這樣的職場環境中安身立命呢,那就是——不掙。

    三、我是如何做到不掙的1、保持低調

    大學生剛畢業,鋒芒畢樓,本身就容易遭人妒忌,而且初入職場,各種公司的環境還不熟悉,人文環境更是陌生,所以自從認識到問題後,我就減少自己個人生活和學習習慣的暴露,隱藏自己的優點和特長,踏踏實實做好一個小兵該做的工作,讓領導感覺自己的下屬安分,踏實,靠譜,不給他掉鏈子。

    2、遇事多請示彙報

    公司領導都是老人了,更是建廠時期的集團老幹部,他們的尊嚴,不允許被一個剛入職的小女生侵犯,不管我的任何工作,我都學著尊重領導的“面子”,做到儘量每件事都爭取他的意見,及時向他彙報工作,請示如何開展新工作。

    3、主動向領導尋求幫助

    部門領導的存在感,如果不能透過下屬來體現,那麼就要給領導創造這樣的機會,那就是示弱,比如部門與部門的溝通上,需要尋求其他部門領導的支援,那麼作為一個小兵可能很難要得到支援,於是我就是主動示弱,請領導去找別的部門領導去協調。

    透過這些方法讓我避免了職場中的那些更深的坑,也讓我初入職場最難過的那個階段成功走過來。

    最後,《道德經》這本傳統經典讀物,值得我們反覆誦讀體會其中的大智慧。我們要經常保持反省和總結,才能夠保持清醒,不被眼前的困境所迷失方向,只有自己悟到的道理,才真正屬於我們自己。

  • 15 # 羅馬知識超市

    #道德經#

    首先我想說《道德經》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難懂。

    以前只是聽說《道德經》的各種好,沒有真正讀過,因為我和多數朋友一樣覺得《道德經》難懂,潛意識認為自己讀不懂,所以一直不敢去挑戰。

    後來在樊登讀書上聽了《道德經說什麼》這本書,把《道德經》解讀的非常通俗易懂。樊登也說過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就讀《道德經》,白巖松說四分之一《道德經》就可以治天下。我想這麼好的一本著作,我一定要研讀。

    於是我開始慢慢一章一章去讀,讀這樣的書要讀原文,還要去讀註解本。給《道德經》做註解的人很多,公認的經典卻只有兩本,一本是河上公的“河本”,一本是王弼的本子。

    大家讀了註解本之後再聯絡實際生活去思考,你就會發現,《道德經》裡說的很多智慧離生活並不遙遠。

    比如“行不言之教”就是告訴家長們身教重於言教,話說多了反而有副作用;

    “生而不有”也是告訴家長,你不要認為生了孩子就要佔有孩子,就要主宰孩子,要安排孩子的工作婚姻。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這句話告訴我們,你要想成為一個大家認可、尊敬的領導,你就要說話謙遜,不要有點權利就居高臨下盛氣凌人;你還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後面,先人後己。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這句話既可以用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可以作為我們成年人自我鞭策與警醒的話。我們做什麼事都要從小事,從容易的事開始,腳踏實地,循序漸進,不要好高騖遠。

    “功成而弗居”“功遂身退”,告訴人們成功了不要居功自傲,越成功越要把自己當成普通人。

    這裡面的智慧我們讀了將受益於一生。

    我還從《道德經》學到的就是老子講道理的方式,他不僅說道理他還給你一個具體形象,讓你自己思考感悟,他不會限制你的思維。

    《道德經》適合所有人去讀,他是老子這位老人家一生智慧的結晶。

    你可以把讀《道德經》當成是在與自己的一位長輩聊天說話。開始你聽不懂,你透過註解本慢慢理解了老人家的意思。然後你拋開註解本再去研讀原文,你發現老人家前面後面說的話都是有關聯的,有些都是一個意思,用老人家自己的話就可以解讀。

    讀《道德經》樂趣無窮,靜下心來每天讀一點。積少成多,力量無窮。

  • 16 # 李淵回

    簡單說一下,淵回自己的經歷吧!

    1.道德經讓我明白道的存在,在生活上不再迷茫。

    孩童時代,這個小朋友都喜歡看動畫片,或者遊戲打鬧。但是人回自己比較好靜,總是一個人去思考問題。自己的腦海中總是充滿了疑問。比如我們為什麼活著?我們從何而來,我們又往何處去……

    諸如以上的問題,在大人們看起來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但是,確實確實困擾著,我孩童時代幼小的心靈。活在這個世界上。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在這裡,自己為何活?總覺得非常沒有安全感。

    現實生活中也看過許多書,查過很多資料,也請教過許多人。包括西方哲學家康德,大衛休謨的一些著作。始終沒有解決這個疑問。直到有一天碰到了《道德經》,不知道為什麼,一讀就非常喜歡。直到我看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才恍然大悟,原來老子也跟我一樣,有這個問題。而且他對這個萬物存在的東西(哲學上稱之為本體)做了簡單而樸素的描述:“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他說這個潛在著存在的東西,就像天下世間萬物的母親。絕對普遍無限的,而不依賴於其他存在而獨立存在。我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就勉強叫他道“道”吧!

    讀了《道德經》我才發現,一直令我疑惑的這個東西,原來是叫做“道”。這個心中最大的疑問,終於有了答案。也讓我的生活撥雲見日,陰霾頓散。

    2.《道德經》讓我明白,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有條件存在。

    在道德經的第二章,說明了人的認識和世界事物存在的條件性。

    比如,“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長和短是互相體現。沒有長的東西,人們也就認識不到某個東西短。沒有短的東西,人們也就認識不到某個東西長。同樣的,高下也是這個道理。

    我們把這個道理引申一下,就不難發現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賴有一定的條件而存在。比如說一杯水,合適的溫度適當的壓強維持得的存在。溫度過低,它就變成了冰。如果氣壓太低,它可能就直接變成氣體揮發了……

    這些就告訴我們萬事萬物都有賴以存在的條件。如果促使保持穩定的條件失去了,它的存在也必將受到威脅。

    明白了,這種道理。讓我在生活上不再那麼的患得患失。某些東西失去了,也會坦然的接受。有些東西得到了,也不會太過於興奮。物來則應,物去則去,坦然處之。

  • 17 # 文史老火湯

    《道德經》在生活上怎樣幫助了我?我就說說裡面的三句話給我的啟示吧:

    1.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大概是《道德經》裡最被人熟知的一個成語裡,很多人寫書法都會寫這四個字。我家的客廳壁上現在也掛著這四個字。那這四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是:最高的善要像水一樣,能對萬物有利,但又不與萬物爭利,處於眾人都不想去的地方,就與道接近了。

    這對我的啟發是,你要想別人對你好,你首先要對別人好,你對別人有利,別人也會有利於你。一些別人都不想幹的活,你去幹了,表面上看是吃了虧,但是從長遠來看,一是可以積累人物,二來可以鍛鍊能力,三來可以讓領導看到你的價值,對今後的發展是有利的。這就是“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我平時就是按照這個原則去做事的,所以到哪裡人緣都很好,領導也很器重我。

    2.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句的道理跟“上善若水”是有點接近的。有些東西,你不主動去爭,反而可能會落到你的頭上。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你不爭,就不會與人結怨,不那麼容易樹敵。這樣你在一個地方就容易混得下去。混得好了之後,地位、榮譽不是隨之而來嗎?

    從這裡可以看出,《道德經》處處都充滿了辯證法。陰與陽、柔與剛、進與退……這種思維方式影響了華人幾千年。我們現在熟知的欲擒故縱、以柔克則,以退為進這些成語都是這種思維方式的產物。思考通了這些成語中的道理,做人的方向原則就有了。

    3.知其雄,守其雌

    這句話可簡單理解為,我知道剛強是怎麼回事,但是我就是要堅守柔順。《道德經》很重要的一個思想就是“貴柔”。老子認為柔的東西才能長久,剛強的東西不長久。他舉了一個牙齒和舌頭的例子:人老的時候,牙齒可能都掉光了,但是舌頭還在。

    “知其雄,守其雌”對生活有什麼指導意義呢?就是告誡人們處事不要太強硬,要懂得以柔克剛。就拿我教育小孩做作業來說,每次如果我心情不好,語氣強硬的時候,最後效果肯定不好,因為小孩會感受到你的情緒,然後他的情緒也會不好。他的情緒不好之後,腦子裡想的都是如何做才會讓家長情緒變好,根本就沒有心思去想作業的事情了。然後他的表現更不好,看到他這樣,我情緒也就更不好,最後只能吼出來了,不但學習沒搞好,連父子關係都受影響。

    相反,如果我用和善的語氣去教他。他的情緒就會平伏下來,他會感受到你對他的愛。為了得到更多的愛,他自然會努力表現得更好。

    《道德經》是一本哲學經典。它言簡意駭,其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只需參透一部分的哲理,對我們的生活就大有裨益了。

  • 18 # 偉人上行

    道德經是你為人處世的一種參考和認知,你也可以去深挖內涵,只不過有些已經過時有些還保留真意,怎麼用是各人的事

  • 19 # 易有太極

    《道德經》幫助我處理了生活中很多的東西,在這一言難盡。在後續中我會把它對我幫助感受寫出來,如有興趣,可以關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帶有可能形成一個新的行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