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精英出鞘
-
2 # 寧單風王
阿拉斯加是沙皇俄國300萬美元賣給美國的,沒有什麼領土不可以買賣的原則,歷史就是歷史。而克里米亞早先屬前蘇聯,後蘇聯解體歸烏克蘭,現又歸俄羅斯,是克里米亞人本身意願,何來俄侵略。
-
3 # 礦泉水163550980
首先認為克里米亞迴歸俄羅斯屬正當的歷史之結果,而且是克里米亞人民的選擇,完全滿足西方的所謂人權自由標準,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反觀某些國家勢力為已私利,行雙重標準倒行逆施,人在做天在看,所有惡人惡事皆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善惡終有報、多行不義必自斃。。。
-
4 # 夏天有雨894
俄羅斯賣阿拉斯加給美國,是沙俄覺得阿拉斯加是一塊不毛之地,離莫斯科太遠,不便管理。所以沙俄將它賤賣給美國,那時科技不發達,也不知道地下有寶藏。克里米亞的戰略位置,對俄羅斯太重要了,俄羅斯甘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將它拿到手裡。什麼土地不能買賣的原則,俄羅斯普京一概不管,必須是要拿到手。不然,俄羅斯的黑海艦隊,海軍繞多遠才能出海。俄羅斯是講強權政治,可不管什麼公認原則的。
阿拉斯加是老沙俄賣給美國的,時間過去了兩個世紀,如今的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俄羅斯卻在逐漸衰退之中,即便是普京有收回阿拉斯加的心,卻無挑起戰爭奪回阿拉斯加的膽。
-
5 # 遠山344
不知道問題中的‘’領土不容買賣的原則‘’,是哪個國家的原則,還是國際社會原則?
美國從1776年建國後的100年內,領土擴張近10倍,除了侵佔,其中也有是靠強買強賣的,比如逼迫丹麥出讓維爾京島。但也正常收購瞭如西班牙的佛羅里達,以及沙俄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等。
阿拉斯加和克里米亞有所不同,阿拉斯加是買賣,克里米亞是出讓。但無論是買賣還是出讓,都是屬於兩廂情願,合理合法的,原則上是不允許反悔的。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俄羅斯是不可以索回己出讓給烏克蘭的克里米亞的,更不可以收到賣地錢後,再把阿拉斯加搶回來的。
當然,至少目前,俄羅斯沒有能力也無意去搶阿拉斯加。可是,俄羅斯為什麼要把出讓給烏克蘭的克里米亞搶回來呢?至少有兩大理由。
首先,俄羅斯不承認自己搶,是克里米亞全民公決,自願併入俄羅斯的。至於法理,美國及北約在南聯盟的阿族問題上,就是這樣做的。存在就是合理的。
其次,克里米亞不是單純領土問題,它可成為美國及北約懸在俄羅斯頭上的利劍,如果被美國掌控,那俄羅斯就慘了。相當於一個殺手持刀要殺一個人,被殺者為自保而奪下殺手手中的刀,難道不合情合理嗎?
-
6 # 富國強81
克里米亞是送的,阿拉斯加是幾美元賣的。(簡單說)
所以哥兒倆鬧翻了,我可以把給你的東西要回來。
我賣出去的東西無法要。
-
7 # 使用者越湖ww
這提問有的渣,一,克里米亞原先是俄羅斯領土。二,克里米亞全民公投,90%的人民擁護脫烏並俄。三,克里米亞的居民絕大多數是俄羅斯族。所以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有它的正當性。
-
8 # 高長寬4
我覺得不能說是侵略克里米亞,因為克里米亞是經過公投才回歸俄的。西方能承認接受某地的公投結果,為啥到俄這兒就不行?沒這個道理。阿拉斯加不一樣,那是賣給美國的,現在是美國領土,誰要佔那不叫武統,那才叫侵略。
-
9 # 芳草地016
克里米亞的歸俄,並不是俄羅斯的主官意願,而是烏克蘭當局投靠西方的結果。有腦子的人都會知道,如果烏克蘭不是急於投靠美國,直接危害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安全,普京是不會冒那個險的。普京不是侵略者,他的每一步都在為俄羅斯國家利益和安全考慮,是值得佩服的國家領導人。
-
10 # 揚州二分明月
提出該問題的人估計小學沒有畢業。兩個前提都錯,結論當然更是錯得離譜。
首先,小編對克里米亞問題不瞭解,只是道聽途說想當然,俄羅斯沒有侵略克里米亞,是克里米亞人民透過民族自決,先是獨立然後全民公投併入俄羅斯。而且對俄羅斯來說,克里米亞加入俄聯邦,只是出去的孩子玩了一會,現在回家了。至於西方國家更不應該對此說三道四,因為他們沒有資格,看看科索沃是如何從南聯盟那裡獨立的吧!
其次,國際上有國家領土不容許買賣這個原則嗎?假如真是如此,俄國人賣給美國的阿拉斯加就是非法的,俄國人就應該理直氣壯地向美國人要回來啊,美國人也真是傻到家了,難道他們不知道國際上有這個原則?
至於俄國人想透過戰爭手段奪回阿拉斯加,根據目前俄羅斯的國力來看,普京沒有瘋,人家也很理智,今天如此,未來也是這樣,阿拉斯加永遠都是美國領土,除非美國有一天突然崩潰,即便如此也不會迴歸俄羅斯。
-
11 # 使用者聽松閒人
克里米亞問題緣于波羅申科親美政變引發的民族動亂。
烏克蘭與俄羅斯早在11世紀原就是一個基輔羅斯的莫斯科公國,從民族的血緣上來說,原則上是一個民族的大家庭,親和著哩!波羅申科的親美,引發了克里米亞斯拉民族的不滿,因此,克里米亞人民公投倒向並納入俄羅斯也就順利順章的事了。儘管從跡象上看,俄羅斯存在侵略的性質,實仍是民族主觀意識與俄羅斯高層迅速迎合的意向所發生的產物。
至於阿拉斯加問題,這段歷史得要追朔到1853的沙皇時期,那個時期的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女皇,在歐亞發動了許多掠地封疆的事件,使得歐亞對沙俄無比的痛恨。其中就有老牌的英法等國,特別是對土耳其的侵略,更使英法奮起對沙俄的反抗,因為土耳其在地中海的重要地理位置,如果土耳其讓沙俄得到手,那麼,歐洲的英法、奧地利等國都得受到威脅。這段歷史稱作克里米亞戰爭。
但是,沙俄由於連年征戰,忽略了國內工業和農業的發展,經濟明顯的力不從心,工業的落後已與英國大相徑庭。由於英法的抗擊,沙皇最擔心的是,隔海的那塊飛地~阿拉斯加很可能會被英國奪得,一方面俄國經濟的不支,於是將阿拉斯加以720萬美金賣給了美國,在當時只合到2美分一畝。至於土地不容買賣,則是現代的主張,放在1853年那個時間段還沒有明確的國際規定,既然阿拉斯加早在19世紀已經定性歸屬了美國,那麼,放到現如今,已是美國的主權存在,這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俄羅斯如果以武力爭奪,無異於是侵略戰爭,那麼引發的必然是美俄兩大國的大戰,普京斷不會去做如此低階的傻事,且於情於理都不存在正當的理由。
-
12 # 聽松19
原蘇聯是革命時期的一盤豆腐,因為當時的洪流匯聚而成。大概在一九五三年赫魯曉夫擔任操盤手時,把原本是俄羅斯族的克里米亞一刀切給了大圓桌一個座位上的烏克蘭人。到了蘇聯解體後分家各過各的生活後,烏克蘭人不好好的過好自己的日子,要離開圓桌去坐到與俄羅斯為死敵的北約一方!俄羅斯人心痛了,因為克里米亞原本就是俄羅斯人的,而且超過70%以上的人口都是俄羅斯族人,於是一招手“你們迴歸吧”?克里米亞人一表決通過了,於是的結果是現在的結局。用什麼樣的電子稱能分清它們的歸屬呢?用西方式的民主方式難道也不對嗎?
-
13 # 修昔底德的餡餅
有人說什麼克里米亞不是被侵略而是被公投決定,又說什麼阿拉斯加是買賣交易。試問一個國家的地區領土主權,能夠繞過國家而直接被該地區的人公投或買賣嗎?可以問問你家領導。
這個問題從側面說明了俄羅斯只敢欺負放棄核武器的烏克蘭、蒙古和土耳其等小國。對美國這種超級核武大國不敢造次,就算美國非法買了俄羅斯的國土,俄羅斯也是隻敢嘴硬自誇核武,心慫到不敢動美帝分毫的。呵呵,假如買了阿拉斯加的是加拿大而不是美國,你看俄羅斯普京搶不搶回去!……甚至連擁有幾百枚核武的以色列,俄羅斯也不敢拿他怎麼樣。這就是外強中乾、欺軟怕硬。
-
14 # 全新的夢想之啟航2020
首先在這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明確以下幾點:
第一:現在國際上並沒有哪部國際法統一的規定國家間的領土不可以相互買賣;除非是某個國家自己的國內法律對其領土買賣行進行禁止。
第二:現在發動一場戰需要的不僅是強大的軍事實力哈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而現在的俄羅斯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不是美國的對手,所以不存在武力收回阿拉斯加的軍事基礎。
第三:根據物價的漲跌原則美國是不可能把自己苦心經營一百五十三年的阿拉斯加再次還給俄羅斯的,我們做個假設,即便是美國現在同意把阿拉斯加地區再次賣給俄羅斯,俄羅斯應該也不可能接受。
第四:克里米亞脫地區脫烏入俄是全體克里米亞民眾的自願決定,而克里米亞的脫烏入俄又都符合烏俄兩國的國內法律;因此並不存在俄羅斯主動武力侵略克里米亞地區的情況。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美國阿拉斯加的前世今生:熟悉世界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阿拉斯加是美國在1867年4月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從俄國政府手裡購買的,這是完全合理合法的,況且至今已經過去了153年。
熟悉聯合發展史的朋友都知道現在的聯合國是二戰勝利後為了更好的維護國際秩序而由中、美、英、蘇等26國發起成立於1945年10月24日的國際組織,距今只有70多年的歷史;我們都知道聯合國憲章等檔案對各國家之間的行為並沒有明確的法律約束力況且聯合國憲章沒有明確規定各國領土不允許買賣。
即便是現在的聯合國憲章有關於領土禁止買賣的相關條款對153年前的領土買賣的約束力也是微乎其微的。
要想解決美俄兩國持續了一百五十多年的“領土爭端”只有和平和戰爭兩種方式,
【和平方式】:現在的俄羅斯聯邦想要透過和平的手段要回一百五十三年前俄國政府賣給美國的阿拉斯加是不可能的,除非對現行的俄羅斯法律進行修改推翻一百五十三年前美俄兩國的領土買賣條約,這必然會是一場沒有硝煙且曠日持久的“戰爭”,況且結果也是無法預料的。
【戰爭方式】:如果我們的普京大帝真的對阿拉斯加地區勢在必得,那顯然透過和平手段是不可能實現的,除非俄羅斯主動發起戰爭,但是現在的美俄兩國在軍事實力上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況且戰爭都是勞民傷財的,而戰爭的結果必定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最後受傷害最深的還是美俄兩國的普通民眾;即便是俄羅斯僥倖透過戰爭的方式從美國手裡拿回了阿拉斯加,那麼重建阿拉斯加一定也是一筆不菲的費用。
再者:美國在阿拉斯加地區已經經營了一百五十多年,這個期間美國財政對阿拉斯加地區所做的基礎建設等各方面的投資早就遠遠超過了167年前的720萬美元;所以說根據一百五十三年前的美元匯率和現在美元匯率的變化,美國對阿拉斯加所做的投資和阿拉斯加地區本身的各種自然資源為美國創造的經濟效益早就翻了幾百倍、幾千倍了吧;再說了現在的阿拉斯加地區對美國而言相當重要,是不可能輕易地把它還給俄羅斯的。
就算俄羅斯要想重新以“購買”的方式從美國手裡拿回阿拉斯加,以現在美元兌盧布的匯率來看,恐怕俄羅斯要付出的就不是153年前的720萬美元了,而很有可能就是現在的7200億美元,甚至是7200萬億美元了;而這筆錢的支出很有可能會給俄羅斯經濟完成一定程度的損害。
最後:阿拉斯加脫俄入美的情況和克里米亞脫烏入俄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兩者也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
阿拉斯加地區是1867年4月美國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從當時的俄國購買的,並且當時的美俄兩國簽署合法的了領土買賣條約;要知道153年前的俄國並非是今天的俄羅斯聯邦;再加上每個國家的疆域面積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因此當時的俄國疆域面積也並不完全等同於今天俄羅斯聯邦的疆域面積;也就是從原則上講現在的俄羅斯聯邦對阿拉斯加地區沒有太直接的繼承權和聲索權。
克里米亞地區是在2014年3月16日經過全民公投決定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聯邦,2014年3月20日俄羅斯聯邦政府批准了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的條約;至此克里米亞地區正式加入俄羅斯聯邦,所以克里米亞脫烏入俄全體克里米亞人自己的決定完全合理合法,並不存在俄羅斯武力侵略克里米亞地區的說法。
-
15 # 西加銀
你是中國人嗎?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混淆視聽!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幾百年了,只是蘇聯時期赫魯曉夫把它劃給了烏克蘭。現在俄、烏分家了,克里米亞理所當然應該回歸俄羅斯。另外,國家領土從來都是國家實力的邊界。烏克蘭有實力讓它的軍靴再次踏上克里米亞嗎?
-
16 # 真正學習者
這裡糾正一下小編,說明小編知識和認知有限!!俄羅斯不是侵略克里米亞,不能用侵略一詞,因該是收回克里米亞,而阿拉斯加是以商品的形式買給美國的,被賣出的商品,很少有聽說,可以再用武力再奪回來一說!小編,不知是無知還刻意誤導,還是不懂人類自從發明了貨幣交易規則的文明史,這類題目很有古惑感和愚蠢感。
-
17 # 依稀說史
近代美國購買的領土多了去了,又何止一個阿拉斯加。購買領土的國家也不止美國一家。俄羅斯武力佔領已經出賣的領土,沒有法律依據。
俄羅斯現在的軍事勢力現在依然處於世界前三位,俄羅斯也時不時欺負一下弱小國家。如果美國欺負俄羅斯的話,俄羅斯也敢和美國人硬抗。但是俄羅斯對美國基本上都是處於防守,卻不敢主動招惹美國人。國際關係也符合叢林法則,實力是一切的堅實後盾。國際關係中,依靠的是實力。強國之間才叫外交,弱國只有被欺負的份。實力強的國家即使沒有道理,也沒有人敢把他怎麼樣;實力弱即使再有理,也只是多幾分同情。
俄羅斯歷史上曾經搶佔了不少土地,也曾經失去了不少土地。阿拉斯加和克里米亞都曾經是俄羅斯的領土,後來又都因為各種原因脫離了俄羅斯。俄羅斯現在的領土面積為1709萬平方,為當今面積第一大國。歷史上的俄羅斯曾經的領土面積更大。當年的俄羅斯曾經是一個橫跨歐亞美三洲的龐大帝國。
19世紀中期,俄羅斯在與西方各國的較量中已經處於劣勢地位。克里米亞戰爭中,俄羅斯慘敗給英法聯軍。俄羅斯國內矛盾進一步爆發,國內爆發了農民起義。戰敗後的俄羅斯在阿拉斯加地區的控制力減弱,此地又離英屬加拿大非常近。俄羅斯非常擔心英國會吞併阿拉斯加地區。
俄羅斯農奴制改革之時,國內財政出現問題。俄羅斯繼續一筆錢解決財政開支問題。俄羅斯決定變賣阿拉斯加,最終雙方敲定以700萬美元的價格買賣俄羅斯,此外還有20萬美元的手續費。俄羅斯從這筆交易中實際獲得的資金並沒有720萬,其實有相當一部分還是美國欠俄羅斯的借款。美國在這筆貿易中得到了不少好處,但是美國人卻認為自己吃了虧。720萬美元購買阿拉斯加這片冰天雪地,肯定血虧。當時美國人一度認為國務卿西華德從中吃了回扣。所以不少人把阿拉斯加稱為“西華德冰箱”。
克里米亞原先也是俄羅斯的一塊領土。烏克蘭和俄羅斯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1954年,為了紀念俄羅斯和烏克蘭合併300週年,赫魯曉夫把克里米亞劃給了烏克蘭。當時俄羅斯和烏克蘭同處於一個國家,都相當於蘇聯的一個“省”。蘇聯內部調整行政區劃也非常合情合理。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烏克蘭和俄羅斯成為兩個國家,克里米亞也就成為烏克蘭的領土。
近些年烏克蘭和西方國家走得非常近,逐漸疏遠了和俄羅斯的關係,併成為西方對抗俄羅斯的棋子。俄羅斯也不惶多讓,策動克里米亞地區組織公投。2014年克里米亞地區組織公民公投,結果超過96%的公民贊成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隨後普京宣佈克里米亞是俄羅斯領土的一部分。俄羅斯正式吞併了克里米亞,成功地奪回了這一地區。俄羅斯為了奪回克里米亞不惜得罪烏克蘭和西方國家。
克里米亞面積為2.6萬平方千米,阿拉斯加的面積達到了171萬平方千米。阿拉斯加地區的經濟、戰略地位都比克里米亞地區更加突出。阿拉斯加地下的資源也非常豐富,為什麼俄羅斯敢收回克里米亞,卻不敢收回阿拉斯加呢?
歸根到底就是一個原因:雙方的實力不一樣。當今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敢從美國手中搶奪土地。近些年,我們只見美國修理別人,很少見美國被別人修理。
美國、俄羅斯、烏克蘭的綜合國力不同。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的經濟實力為世界第一,軍事實力也是世界第一,政治影響力也是世界第一。美國的GDP總值是俄羅斯的十幾倍,軍費開始是俄羅斯的十倍。美國更是擁有11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以及幾十萬海軍陸戰隊。美國的空軍力量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美國擁有大量“F”系列戰鬥機、“B”系列轟炸機等。美國的陸軍力量也強於俄羅斯。俄羅斯和美國相比唯一佔優勢的可能就是戰略核武器。俄羅斯不可能為了阿拉斯加這塊土地,與美國開戰,甚至進行核戰爭。如果俄羅斯硬搶的話,最終吃虧的只能是自己,甚至導致自己滅亡。
俄羅斯躲美國還來不及呢,又怎麼可能主動招惹美國這隻大老虎呢。只要俄羅斯和普京沒有瘋,他們斷然不會冒然武力收回阿拉斯加。
蘇聯剛剛解體之時,烏克蘭繼承了第二多的蘇聯遺產。曾經擁有3000多枚核彈頭,1000多顆洲際導彈。但是烏克蘭在俄羅斯和西方的忽悠下竟然自廢武功。目前烏克蘭的軍事力量遠遠落後於俄羅斯,根本無法同俄羅斯這個強國抗衡。烏克蘭的GDP總值僅為950億美元,人均GDP為3095美元。俄羅斯GDP總量是烏克蘭的十幾倍,人均GDP是烏克蘭的三四倍。烏克蘭在俄羅斯面前就像一個可憐的小綿羊,面對俄羅斯這隻北極熊根本沒有招架之力。俄羅斯不僅吞併了克里米亞,還支援烏克蘭東部諸州叛亂。雙方實力上巨大的差距,是俄羅斯敢於吞併俄羅斯的根本原因。
烏克蘭、俄羅斯、阿拉斯加等經濟水平不同。俄羅斯的人均GDP為11289美元,烏克蘭的人均GDP為3095美元,美國人均GDP為59532美元,阿拉斯加的人均GDP為7.1萬美元。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加入俄羅斯,等於貧窮地方併入到富裕的地方。克里米亞地區老百姓加入較為發達地區時,心理上的阻礙會少很多。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經濟上會得到不少好處,可以享受俄羅斯的種種優待政策。阿拉斯加的人均GDP差不多是俄羅斯的7倍左右。阿拉斯加加入俄羅斯,就等於非常富裕的地方加入到了俄羅斯這個“窮鄉僻壤”。阿拉斯加人定然不會選擇加入俄羅斯,俄羅斯也不可能武力進攻阿拉斯加。
克里米亞地區和阿拉斯加地區人口組成,文化影響等方面不同。1783年,俄羅斯正式吞併克里米亞地區。到了1954年,克里米亞已經併入俄羅斯長達170多年。這一地區俄羅斯人比例大約為60%,俄語佔比大約為84%,這一地區各方面都深受俄羅斯文化影響。克里米亞地區烏克蘭人的比例為20%,烏克蘭語僅為3.3%。1954年到1991年期間,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所使用的語言也是俄語,接受的文化也是俄羅斯文化。克里米亞深受俄羅斯文化的影響,與俄羅斯的聯絡非常緊密。俄羅斯更願意收回克里米亞。克里米亞完全和俄羅斯分開的時間也就是20多年,克里米亞和俄羅斯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阿拉斯加地區人口只要是美國白人,還有一部分印第安人、愛斯基摩人、阿留申人,極少一部分俄羅斯人、日本人等。阿拉斯加地區的官方語言為英語,阿拉斯加地區深受美國文化的影響。阿拉斯加併入美國已經長達140多年。阿拉斯加雖為美國的飛地,但是早就已經和美國融為一體。阿拉斯加地區的俄羅斯因素早就已經被清除殆盡,這一地區對俄羅斯也沒有任何感情。
克里米亞地區充滿了俄羅斯因素,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克里米亞地區老百姓自然會傾向於俄羅斯。阿拉斯加地區早就沒有俄羅斯因素,就算俄羅斯喊破嗓子,阿拉斯加老百姓也不想回到俄羅斯。
克里米亞和阿拉斯加的地理位置不同。克里米亞地區位於歐洲,距離俄羅斯的歐洲核心部分非常近。俄羅斯在這一地區的軍事經濟實力非常強大。俄羅斯如果想佔領這一地區也非常方面。克里米亞公投結果一出來,俄軍很快便可以趕到。俄羅斯軍隊不僅吞併了克里米亞,甚至還能直接支援烏克蘭東部諸州叛亂。俄羅斯軍隊的後勤等方面都有保證。
阿拉斯加遠在美洲,距離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尚有幾千公里的距離。阿拉斯加距離莫斯科大約有幾萬公里。俄羅斯遠東地區只有幾百萬人,很難成為俄羅斯對抗美軍的後方基地。俄羅斯如果強行武力佔領的阿拉斯加的話,後勤難以保證,軍隊、武器裝備也難以及時運輸到前線。俄羅斯不會傻到勞師遠征阿拉斯加,得罪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正式由於以上種種原因,俄羅斯敢從弱小的烏克蘭手中吞併克里米亞,卻不敢從美國嘴裡奪取阿拉斯加。
-
18 # 麥田軍事觀察
不同的物件,不同的對待法。
無論怎麼說啊,俄羅斯在搶佔克里米亞時,從行動上,還是藉口上都是與眾不同,不是把它作為一場戰爭行為,而是收回。打間解決與烏克蘭之間的糾紛,克里米亞地區原本是屬於俄羅斯的,後來才劃歸給烏克蘭,這個地區的歸屬,還有這裡的居民構成等,對俄羅斯佔領這一地區提供了有利條件,從具體行動上來說,雙方沒有發生軍事衝突,俄軍是一場和平性的接收,這是基本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係很特殊,原本為一家人,雙方在一些問題上更是一場爭執而已。
美國的阿拉斯加就不一樣了,那是俄羅斯在沙俄時期就已經將其出售給美國,俄羅斯再去搶佔它,沒有理由,也沒有條件,美俄不是什麼一母同胞,不是兄弟關係,後果只能是一種戰爭性的行為,那裡沒有所謂的俄羅斯人了,這個歸屬也早已得到俄羅斯的認可,這個不存在爭端。
再說了烏克蘭能和美國比嗎?烏克蘭是一個敗家子,而美國是一個世界第一大國,俄羅斯還提不起與美國爭奪那一地區的能力,那是一個不在選項的專案,對烏克蘭,俄羅斯卻有足夠的底氣與條件幹想幹的事情。
-
19 # 史海釣客
我簡明扼要的說一下
阿拉斯加州是公元1867年當時的美國政府。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從當時的阿拉斯加所有者俄羅斯帝國政府手中正式購買並確定主權的一塊領土。也就是說,隨著1867年4月俄美談判正式結束。阿拉斯加州的主權已由俄羅斯帝國政府過渡到了美利堅合眾國政府。代價就是720萬美元的資金。這是一筆土地交易。如同美國人讓賴比瑞亞建國是為了安置自由黑人一樣。拓展美國的領土。也可以用土地交易的方式。紅色部分為現阿拉斯加州
-
20 # 老傘兵3
俄羅斯之所以要將克里米亞從烏克蘭手中重新收回,除了其原本就是俄羅斯的固有領土以及克里米亞當地民眾絕對支援之外,它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攸關俄羅斯國家的生死存亡問題。因此,俄羅斯適時其收入囊中,應屬意料中事。
而反觀美國現在的一個行政州阿拉斯加,雖然在歷史上也曾經是俄羅斯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很早以前的俄國沙皇時期,他們就將其半賣半送的拱手出賣給美國佬了。
事情過去了這麼多年,幅員遼闊的俄羅斯已經早已不在乎丟棄這塊遠離本土且荒涼偏僻的不毛之地。況且,這塊土地的現任主子是世界現任的所謂霸主美利堅合眾國。
眼下的俄羅斯,國內外事物多如牛毛,整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仍在緩慢的止跌回升之中,有鑑於此,富有務實精神的俄羅斯是知道孰輕孰重,至少暫時是不會考慮此事的了。
回覆列表
當時是因為要看對手了!如果美國是一個孱弱的國家,那麼俄羅斯很可能會出手將之收回,但是阿拉斯加州自成為美國領土後,已經過去了167年,俄羅斯現在對其有領土主張,只能進一步惡化美俄兩國關係,並不會起到什麼實質性作用,而如果真要實施所謂的“武力收回”的話,恐怕世界也會因此亂作一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