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719875231662

    我是60後過年前,憑本憑證去買肉,蛋,魚,豆腐,瓜子花生等吃的。買布做新衣服,掃房子做衛生。買鞭炮買年畫。貼窗花等可忙了,累但高興有年味!

  • 2 # 來朝鳩

    [年]

    一個很熟悉的字,它在我童年裡,永遠永遠,是最美的記憶。

    “年味”到㡳是什麼,是你對過年的感受。(只是個人意見)

    童年的年味,就是一家人圍在一起吃的那頓飯吧。

  • 3 # 春在枝頭

    我六零年代,小時候過年就是有新媳婦穿,有好吃的,一年很少吃肉,就盼著過年可以吃到好吃的,最難忘的好像是每到大年三十夜裡就會下雪,初一早上四五點就會起床,一群小孩子,一起去撿掉到地上沒炮捻的小炮,聽到鄰居誰家放炮了,一群人都跑著去

  • 4 # 驛路Lv

    小時候認為過年,就是有新衣服穿,有好東西吃,有壓歲錢。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年齡的增長,不覺中年味淡了,人情淡了,人心遠了,不過還好,總還有一個理由,這一刻可以放下所有的辛苦和匆忙,去享受這團聚的時刻。

  • 5 # 大漠駝鈴陳

    如果把一年中的四季看作是漫漫人生路上其中的一段,那麼農曆大年,就是這段路上的最後一座山。進入了臘月,抬眼望望山頂就在眼前了,靜下心來就能聽見年的腳步聲了。

    農村的年來得特別早,剛剛邁進臘月的門檻,勤快的農婦就開始備年了,備好孩子過年穿的新衣服,烙好煎餅,再備下年糕,蒸足白麵大餑餑。這樣一件一件一直忙到臘月二十三才算有了點眉目。

    過年,快樂的是孩子,他們盼的就是吃好飯,穿新衣,放鞭炮,玩的開心。最忙的是家庭主婦,從進入臘月一到大年三十,她們就很少有直直腰,喘口氣的機會。除了備足豐富的食物外,她們都會亮出自己的看家本事,蒸製出花色多樣的麵食,做出各種口味的美味佳餚,把年裝扮的紅彤彤,香噴噴。

    臘月二十三是農村的小年,其地位僅次於大年三十,是年前最後一個重要的節日,傳說這天土地爺爺登天,向玉皇大帝回報人間一年的事務。家家戶戶都設宴喝酒,燃放鞭炮慶祝一年的豐收和喜悅。

    臘月二十三也是我們家鄉最重要的一個年集,所需要的年貨都會在這個集上備齊。趕小年集也就成了全年家鄉人最嚮往的日子,大人忙著辦年貨,孩子圖得是看熱鬧。天還不亮,在通往縣城20多里的山路上,就擠滿了長長的趕集的隊伍。我和小夥伴們,最盼望的就是趕年集了。一進臘月,我們就拌著指頭算,等到臘月二十三,天不亮我和小夥伴們就相約上路了,帶著向父母討要的幾元錢,早早地來到集市上。最想去的地方就是鞭炮市場,此起彼伏的吆喝聲,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是令我們最陶醉的音樂了。直到中午時分,鞭炮聲漸漸稀落了,我們才戀戀不捨地買上一些鞭炮,離開鞭炮市場。擠過黑壓壓的人群,到賣老鍋湯的攤位,排隊買上2毛錢的豬肉片,討上一黑泥瓦盆豬肉湯,泡上自帶的煎餅,稀稀拉拉直喝的滿頭大汗,充的肚子鼓鼓地彎不下腰,雖然只吃到幾片薄薄的肉片,但那種味道,那種氛圍,那種幸福感,至今我還無法從記憶中刪除。

    過了小年,過年的味道越來越濃了,大人們始終是忙碌著,忙著準備充實年貨,忙著來年的打算。最高興的當然是孩子們了。還不識人間愁滋味的我和小夥伴們,只管享受著這一年一度的歡樂時光,變著法了玩遊戲。打雪仗趕陀螺,放鞭炮捉迷藏,盡情的釋放著童年的野性和頑皮。

    過年,過得是一種心境,一種文化,一杯濃濃的鄉愁。到了大年30 ,年味就像燙熱了的高粱酒,飄香溢醇,不喝也能醉半天。天不亮家家戶戶就燒紙燃放鞭炮了,傳說這是為了祈禱來年有個好收成。掛年畫,貼對聯是過年的重要標誌風景,一吃過早飯,家家戶戶都忙著掛年畫,貼對聯,把年的喜悅的心情和期盼掛在牆上,把對幸福的嚮往貼在門上。把喜慶撒滿整個院子,這個時刻你如果有幸來到農家小院,濃烈的年味會把你醉倒在地,摸不著南北。

    過年講究的是團圓,只有團圓了這個年才過得有滋有味。漂泊在南海北的人們,都會歷盡艱難在這一刻相聚在一起。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積攢了一年的疲勞和艱辛,都會被聚聚時的喜慶抖落的乾乾淨淨。

    回家過年最讓人難忘的就是年夜飯了,滿臉堆笑的母親,早早地把準備好了的美味佳餚擺滿了飯桌,父親也耐不住性子,把一壺地瓜幹老燒燙了又燙。10點剛過隨著噼裡啪啦的鞭炮聲,盼了一年的年夜飯就開始了。品賞著母親親手做的美味佳餚,喝著父親親手燙的老燒酒,心裡暖暖的,熱熱的,這是一生中最最幸福的時刻。也是我最留戀,最嚮往的美妙時光。我對家鄉的依戀,也許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農村過年講究多。 過年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不能打罵孩子,不然一年都不吉利。這老祖宗留下了的規矩,不管他靈不靈誰也不能破除了。所以過年是孩子們最放鬆的時刻,他們有話可以盡情的說,可以恣意地釋放童年的頑皮,他們知道再威嚴的父母此時此刻,也好放下往日的嚴厲,包容忍讓孩子們的過錯。年也像一杯“溶栓”的特效藥,家人之間的感情都會在這種溫暖的氛圍裡得到昇華。朋友鄰里鄰居之間的有什麼疙疙瘩瘩,也都會隨著過年的鞭炮聲而煙消雲散。一聲聲“過年好”的見面禮,在親朋好友鄰里間盪來盪去,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如親人相見。過年是千百年傳統文化的傳承!

    吃過年夜飯,被老燒酒燻得的滿面紅光的漢子們,也不想讓這美好的時光在他們的酣睡中溜走,所以守歲成了他們代代相傳的規矩,他們以這種古老的方式,守望著一家人的幸福和安康。全家人就圍在一起,打著飽嗝,談談天說說地,訴說著一年的喜怒哀樂。憧憬著美好的明天。孩子們是耐不住這份寂寞的,吃過飯就跑到街上,燃花放炮,玩遊戲,一直瘋到大天亮。

    大年初一,是大拜年的日子,天還不亮,大姑娘小媳婦們一個個把自己裝扮的花枝招展,到處拜年了,晚輩給長輩拜年,年小的給年大的拜年,拜年隊伍你來我往,穿流不息,一直持續的初一的晚上。整個山村被籠罩在喜慶的雲霧裡,山村醉了,村裡的人們醉了。

    愉快的日子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溜走,幸福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轉眼就到了送年的日子,大年初二,放過鞭炮,吃過水餃,新媳婦回孃家,新姑爺早已準備好了鼓鼓的紅包。初三初四走親戚,五大姑六大姨一年到頭就盼著這兩天聚在一起,敘敘舊事,啦啦家長,使親情代代延續。初五初六會朋友,凡要好的同學、同事、戰友,都會選擇這幾天聚聚,這樣會顯得情意厚重。

    過了這幾天,年真的要走了,年味也就漸漸地淡了。我的心裡也一陣陣的發酸,幻想著地球從此不再轉動,太陽月亮不再輪迴,努力拖住年的尾巴,留住醉人的年味。可是所有的努力都被正月十五擋住了,放過焰火,耍過龍燈,年還是義無返顧地遠去了。當我無奈地品味著遠去的年味時,忽然發現一座新的大山又在前方向我招手,過年又成了新的期盼。

    歲月瞬息,轉眼幾十年,如今生活條件天翻地覆,什麼樣的美食都可以吃到。過年空間也越來越大,天南海北想去哪裡過年就去哪裡。過年的花樣也豐富多彩,電視電腦隨你選。可是再優越的物質條件,也沖淡不了我對兒時過年的眷戀,那濃濃的年味,始終無法從我的心中移走,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裡。

  • 6 # 天空藍806

    我家農村的,小時候最喜歡過年了,因為過年會放寒假,還有新衣服穿,還有好吃的。

    我這裡有習俗是年大三十兒傍晚要燎星,也就是帶著鞭炮去各家的祖墳祭祖。每到年三十兒這天,中午母親會做一大桌子的菜,那會兒冬天都是吃大白菜,只有年三十這天中午,家裡才會炒幾個鮮菜。

    吃過午飯後母親會準備包年夜餃子,而我父親會帶著鞭炮和本家的叔叔伯伯一起去燎星。燎星的只能是男人和男孩。到下午三四點鐘開始,街上就像趕集一樣熱鬧,各家的男人男孩全部向著自家墳地裡趕。

    不能去燎星的小女孩和女人們包好餃子後就會三三兩兩的站在村口看燎星。看著誰家墳地裡的煙花漂亮,誰家墳地裡的鞭炮響。每當一個漂亮的煙花炸開時,孩子們就會興奮的大喊。

    燎星時鞭炮聲特別大,就是躲在屋子裡都很吵,大家說話都要提高几個音量,可即便這樣,大家臉上都帶著笑。

    我家那會兒窮,家裡沒有電視機,除了看燎星外最喜歡的就是看春節聯歡晚會了。早早的吃過晚飯就纏著父親帶我去鄰居家看晚會,那會兒其實根本不懂那些小品的寓意,可是依然看的很開心。

    等大年初一一大早,我會穿上新衣服,先去奶奶家拜年,等爺爺奶奶給了壓歲錢後就和一群小夥伴在街上到處跑,看著街上衣著光鮮的長輩們轉悠著去拜年。

    現在年紀大了,再沒了兒時的歡樂,現在過年真正開心的是孩子。

  • 7 # 欽墨丶

    記憶中的年,與家有關,與母親有關,與少時有關,離家多年,每到年底總有一種惆悵在心頭,年對於遊子來說就是家…

  • 8 # 花香溢城莫沾衣

    印象中的年味是,過年買的新衣服,小皮鞋。年前買的,正月初一換新衣。過年之前悄悄的試好多次,試一次心裡美一次。初一換上新衣服,出去找小夥伴玩,特別開心。現在不缺衣服穿了,也沒有當時的那份童趣了。

  • 9 # 菲一漾

    首先我想說對於現在離家千里之外的我來說~年是家的味道,是團聚的味道,是媽媽的味道~正因為有此種種,年味,讓人想起全是溫暖~兒時,年味可以是枕頭下的壓歲錢,是新衣服,是老媽飄逸的圍裙撩動餃子的醇香,是大門口紅紅的春聯透出的喜慶,是和小夥伴們走街串巷放鞭炮的歡笑~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年~被賦予的意義就是團聚,就是同家人吃上一頓暖心的年夜飯,就是哪怕隔著千山萬水~隔著四海八荒也要回家的渴望~記得在哪裡看過一句話說~父母在人生還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是~時光不待,願這個春節每個人都能踏上和親人團聚的路途~

  • 10 # 火石文

    年味兒是一種感覺,應該是在過年時候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的,而不能用某一種東西,某一種方式來代表。

    小時候覺得過年有年味兒,愛過年,不僅僅是能夠買新衣服,吃好吃的,收壓歲錢,而是真正的喜歡過年,從鞭炮聲中,張燈結綵的環境中,家裡人團聚在一起,說說笑笑,開開心心,從這些環境當中感受到濃濃的年味。

    現在大了,反而感覺過年沒有什麼年味兒了,這樣與環境有關。小時候玩在一起的夥伴,現在各奔東西,相見也感覺了陌生,人們也不熱炕頭聊天了,而是玩各自的手機了,小孩子們也不在一起嬉戲了,而是玩著手機遊戲。現在快節奏得生活已經很難容下片刻的休息。

    希望過年人民可以放下手中的手機,放下心中的包袱,迴歸最初的自己。

  • 11 # 老樹說說

    年味是什麼?箇中味道誰又能一一說得清。

    年味,是母親親手做的新衣服。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能有一件新衣服。每到年底,母親總是想方設法給我們兄弟幾個做上件新衣服,聞著濃濃的樟腦味,心裡開了一朵花似的美。

    年味是爺爺親自做好的白白嫩嫩的豆腐。做豆腐的工序很繁雜,爺爺做得一絲不苟。做好的豆腐冒著熱氣,切成小塊,加入醬油、小蔥,那味道,就是神仙葉忍不住。

    年味是蒸饅頭時紅紅的爐火。誰家過年不蒸幾鍋饅頭呢,紅紅的火舔著鍋底,甜甜的香味瀰漫在屋子裡。一大鍋白白胖胖的饅頭,預示著新年的好收成。

    年味是奶奶枕頭底下掏出來的壓歲錢。奶奶說,好好長,長得高高大大的。

    年味是站在村口翹首的期盼,年味是一張費盡心力得來的小小的車票,年味是電話那頭熟悉的鄉音,年味是陌生的巷口飄出的餃子香,年味是爺爺舒展開的皺紋,年味是哥哥新房上的大紅喜子……

    年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就是濃濃的親情,就是我們奔的好日子。

  • 12 # 嫻雅文苑自媒體

    年味就是小時候過年濃濃的氣氛,兒時過年那盼著大年初一穿新衣,響鞭炮,領壓歲錢的場景現在每每回想起來還是那甜甜的味道……

  • 13 # 二手情話回收站

    小時候每到過年,父母都會買好各式各樣的好吃的,各種鞭炮煙花,那時候最喜歡過年了,大年初一穿著新衣服跟著大人們一起去拜年,還能收到好多紅包,回來和弟弟妹妹們比比誰收到的多,想想那時候吃什麼都好吃,玩什麼都有意思,盼著過年,也愛過年,然而現在也就那一兩聲鞭炮聲,能感受到年味了。

  • 14 # 徐霞客筆下世界

    印象中小時候的年味,就是等著父母給壓歲錢,然後媽媽給買新衣服,還有玩具,買好多好多的吃的,家裡把平時養的豬給殺了吃豬肉,晚上還可以放煙花,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

  • 15 # 第七天

    我能想到的年味是新衣服,鞭炮,煙花,團年飯。

    印象深刻地是,不管平時成績怎麼樣,到了期末,臨近過年的時候,就會格外用心。

    小女孩的虛榮心啊,怕被別的親戚問起成績,所以期末考試一定要考得比平時都要好一些。

    小時候放煙花也是真的快樂,去小商販的攤位上買菸花。那種一點燃,就一個勁兒地往天空綻放的感覺,太美好了。

    現在我成年了,畢業開始工作,不用為成績擔憂,煙花也幾乎不放了。有些感覺真的慢慢變淡了啊。

    我懷念小時候啊。

  • 16 # 豫有布衣在江城

    是過年前一星期的期待感,和小夥伴沒日沒夜的玩耍,看著家家戶戶打掃家裡的衛生,然後家家戶戶蒸饃,煮肉,到大年三十,家家戶戶貼上喜慶的紅對聯。然後就是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喜慶熱鬧。大年初一開始拜年走親戚。吃好吃的,收壓歲錢和小夥伴們買玩具,買炮竹。加上一兩場雪,那種歡喜的滋味忘不了。

  • 17 # 麥田文學

    小的時候特別喜歡過年,因為過年有好多好吃的。還有新衣服穿。最重要的是還有壓歲錢,記得那時候穿著新衣服,拿著壓歲錢跑到小賣鋪買炮玩,成天過的無憂無慮的生活,現在想想那時候真好。

    隨著年齡的增大,現在越來越感受不到那種年味了,每當看到過年備的雞鴨魚肉燈籠對聯福到春節聯歡晚會還能感覺到一些喜慶和過年的感覺,不過長年在外打拼的我,對於過年也是很盼望,因為可以放假回家多陪陪家人,對於大孩子來說團圓回家過年是我們的年味,對於小孩兒來說壓歲錢就是年味!

  • 18 # 天天要折騰

    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年夜那天。早早的來到奶奶家,然後親戚朋友滿滿的坐了兩座。小孩子那桌廣吃菜不吃飯。滿桌的菜,現在想起來,好多都可能再也吃不到了。

    一晚上的鞭炮聲也如約而至,每次吃年夜飯還沒結束時,就開始有鞭炮聲不絕與耳。我們小孩子最喜歡這個時間,馬上衝出家門,和小夥伴一起玩個痛快那時的煙花爆竹現在也很難看到了。當然電視節目也非常精彩,那時的人們很簡單,沒有現在的節目那麼多,但卻覺得比現在開心。

  • 19 # 老陳醋ROBIN

    最遠的不是故鄉

    而是故鄉長長的牽念

    .

    最憶的不是村莊

    而是村莊臘月的炊煙

    .

    最饞的不是年味

    而是年味包裹的童年

    .

    最新的不是對聯

    而是對聯貼出的春天

    .

    最美的不是過年

    而是過年回家的團圓

  • 20 # 繁華姒錦

    年味就是那一掛噼噼啪啪的鞭炮,

    年味就是那一年才能吃上一次的大肉白菜餃子,

    年味就是那只有新年才能穿得上的新衣裳,

    年味就是小孩手中花花綠綠的糖紙,就是那一塊兩塊的壓歲錢,就是闖了禍也不用捱打的童年,

    年味就是一家人幸福團圓的年夜飯,就是男女老少守著一臺破舊的黑白電視機熬個通宵看春晚……

    好懷念啊,兒時的年,還有父母那年輕幸福的臉!

    不管何時,最美的年味都是家人健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從來不對任何人傾訴煩惱,總是自己消化心事兒的人,屬於什麼性格或心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