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自由小小影

    我相信每個人在選擇心理學學習的時候,都會問自己,我如何才能學好心理學呢?言外之意,有很多人是學不好心理學的,今天我們就以此開始吧!(說明:以下內容來自華南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副教授遲毓凱,本人做了一些整理,有些地方做了小修改)

    一、為什麼學不好心理學

    學習心理學的意義,價值我在這裡就不多說。強調一點,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關注心靈方面的人,都試圖透過學習心理學來了解自己,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與人和諧相處,提升生活質量,但是這些人遇到了一個問題:自己也想學習心理學,就是不知道如何學習,怎樣才能學好。

    所以我們在學習心理學的過程中就出現瞭如下的一些誤區,我之前也請教過某心理學專家,今天在這裡做一點小分享。

    1、學完心理學就能猜到別人心裡想什麼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個想法,特別是經常看影視劇的,看看那些學習心理學的人多厲害,一猜就直達別人心裡,擊中要害。不過那些只是心理學科區域性神話的片段,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學習心理學之後是達不到那個水平的。

    還有我們經常也會遇到類似的一些情況:當我們(學習心理學)和陌生人第一次交流時,人家會問你:“嗨,你不是學心理學的嘛,你能猜出我在想什麼嗎?”,這個時候你應該如何回答呢。(請您思考3分鐘!!!)

    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按標準的說法,它研究的物件是心理現象及其規律。換句話說,心理學是以研究心理過程和心理規律為己任。例如,一名專業的心理學人員可能不以人們此時此刻想什麼為研究內容,他們對在什麼情境和條件下會想這些內容更加感興趣。大體上來說,心理學研究的物件包括有人的思維過程、情意過程、個性特徵,以及人與人之間心靈互動的規律等內容。

    雖然說有人的江湖就有心理學,但是心理學絕對不是萬能的。如果你是抱著學習心理學之後就可以猜透人心,直指人性,達到《沉默羔羊》的水準,可能會令你失望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對心理學失望。正所謂意識決定人的行為,學習心理學出發點不正確,就會導致我們學習結果不切實際。

    另外說明一下,心理學不等於心理諮詢,心理學包含心理諮詢,只是心理學研究的一個物件。就拿我來說吧,我平時喜歡用實驗的方法來研究社會層面的心理內容,但這並不涉及到心理是否異常的問題,更多地是需要考慮心態正常的人與人之間如何互相影響的問題等。

    2、學習心理可以為自身心靈問題找到出路

    如果你是抱著這樣的目的來學習心理學,建議你趁早不要自學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相互交匯的科學,包含內容廣泛,如非常理科的統計實驗、生理腦科學;人文色彩很濃的人本主義、精神分析科學;馮特的科學傳統;弗洛伊德的臨床傳統等。如果一個人自學心理學,很容易之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其結果就會是學習掌握的心理學知識比較偏頗,也很容易偏聽偏信某一領域的心理學知識。

    憑著我們的愛好、興趣學習心理學,或者是隻是為了解決自身的問題,自我治療的話,就好像是一個人得了感冒,隨便看看醫書,覺得某一理論真好可以解釋自己的問題,這種自己“覺得”其實也往往是一種對號入座,你會覺得這本書說的真好啊,真神啊,寫書的作者真牛。自學心理學也是一樣的,你可能也會由瞭解變成相信,由相信變成膜拜,心理學的某種理論將為變成你的宗教信仰,到了那個時候就非常的危險了,嚴重者就容易走火入魔。所以我一般會給初學者建議花錢參加心理學培訓班系統學習。

    今天我們身邊隨處都可以聽到“心理學”三個字,非常火,其實不是心理學科學有多火,而是人們把心理學這個概念炒得很火。許多人趁此機會借用心理學之名大做文章,行謀財獲利之實。這樣就搞得魚龍混雜,許多並不科學的理論,也包裝成心理學科學的內容,還在市面上大行其道,如果一個人沒有了解過心理學科學的基本知識,貿然進入心理學科學,再加上自身的心理問題,所謂病急亂投醫,最終走上邪路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3、學習心理學時借用心理學發現去生活

    在心理學當中,有很多有趣的心理學小實驗和精彩的發現,有人就想我沒是否可以借用這些心理學發現來提升我沒自己的生活水平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也有條件。

    還記得有一個故事:東施效顰,古代有一個人叫西施,因為心口疼痛而皺著眉頭在大街上行走,恰好有一個醜女人看見了,認為皺著眉頭很美,於是她也在大街上捂著胸口皺著眉頭。結果所有人都躲著她,她卻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如果我們學習心理學覺得很好,也想拿來用一用,如行為主義的強化學說,借用來談戀愛、追女生等,其結果會怎麼樣呢?相信你有了自己的答案。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心理學上的發現呢?

    心理學比別的社會科學在方法更加嚴格,更強調實驗,注重用資料來說話。比如現象學,其研究更加註重個體的體驗和經歷,但科學的心理學認為例子是一個弱的證據,並不能說明你所支援的理念正確。當人們問一個老壽星為什麼長壽時,有的人回答是“抽菸喝酒不運動”,那麼心理學不會立即得出“抽菸喝酒不運動”是長壽的原因,而是透過調查,如果達到多數的壽星都是這種觀點,我們才會得出支援這一假設的結論。因此,心理學的發現一般是指透過調查或者實驗得出的結論,而不是透過個案分析得到的結果,其可信度更高。

    心理學的發現需要有實驗資料的支援,而實驗都是有條件的,換句話說,心理學規則的應用也必然是有條件的限制。某些規律,只是在某某條件之下才適用,只有在某某的情境之下,才有某某規律的存在。一旦偏離了適用條件而談心理學規律,那就很容易誤入歧途,這跟我們今天學習中國文言文都是一樣的。

    回到生活中來,我們看到市面上很多流行的心理學書籍,往往都是為了故作驚人之語,大談闊談什麼心理學發現,而有意無意忽略心理學規律存在的前提條件,這樣就會導致很多不明真相的心理學愛好者上當受騙,從而誤聽誤信誤用心理學。不是心理學沒有用,是因為你沒有找到那一位濟世良醫給你對症下藥。

    4、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半途而廢

    很多人學習心理學時,都希望別人推薦應該看哪些書籍比較好。一般人往往都會依據學科結構,按照自己專業學習經驗來推薦書單(僅供參考),如下:

    《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生理心理學》、《教育與心理統計》……

    我們以心理學中最受受追捧的一本書:《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的作者是津巴多,每一個學習心理學的人都會學習的,其知識結構全面完整,而且文筆通俗易懂。不過看這樣的大塊頭書籍,對生活的實際幫助有限,就好比我們看一本《經濟學》的書,對理財有幫助嗎?看一本《化學》的書,對做菜有幫助嗎?不過等到將來可能會有幫助的。

    心理學本身就是來自西方,是一個舶來品,我們中國其實早早就有了,只是我們很多人不讀書不知道而已,有興趣可以學習一下中醫的情志學(西方叫心理學)。傳統的心理學入門課程,是以一個正常成年人的感知、記憶、理解為重點,多為基礎性的內容,離我們心目中的關注人際互動的心理學比較遠。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許多人為了更好地人際互動選擇學習心理學,但學的都是基礎的心理,如腦機能、注意、記憶的特點之類。因此,許多人讀了幾本心理學書籍後大發感慨:“我現在學的心理學,也不是我想要的心理學啊!”

    而讚美《心理學與生活》的人無非有這樣幾類:①被其它更枯燥的書籍狂虐過,然後突然看到一本不用死記硬背還能有印象的書;②自己寫書講課的人,原來心理學還可以這樣講啊,還可以舉這樣的例子啊;③指定書籍不得不看,斯德哥爾摩了;④老師說好我也說好;⑤自己的專業比心理學枯燥得多;⑥個性真的很特別。

    所謂吾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用的知識和書籍,書籍有用無用全憑讀書人的目的與心境。找別人給我們推薦書時,人家不瞭解我們的實際情況,推薦的書籍看似高大上,實質都是坑死人的,比如一位不會做飯的主婦,不推薦菜譜而是推薦營養學;人們以好奇娛樂為目想看點心理學,而推薦《心理學與生活》就是不靠譜;還有一些心理學愛好者在行業內人士影響下,從《普通心理學》一頁一頁讀起,然而,讀不了幾章,他們就將這些書籍束之高閣,學習心理學也就半途而廢。正所謂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從此珍愛生命,遠離心理學。想想我們做很多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二、如何學好心理學

    學習心理學我們需要了解它的背景,掌握合適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學到有針對性的心理學知識。學習任何行業知識皆是如此。

    1、做好思想準備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學好心理學,尤其是自學心理學,必須採用適合的策略和有針對性的方法。不同人學習心理學會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學習目的採用的學習策略也應有所差異。比如為了考試學習,依據教材亦步亦趨深入是正道;心理疾病的患者,去尋找靠譜的醫院和醫生才是正途。在這裡,我們所針對的是一些身心正常、健康的普通人,對心理學感興趣,不以考試自療為目的,僅僅想了解自我、認知他人,提升生活質量的這類人群應該如何來學好心理學?

    (1)自學心理學需慎重選好書

    人們常說,“有人的江湖就有心理學”。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市面上關於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但又良莠不齊。在這些書籍中,既有嚴謹的科學研究著作,也有很多以“心理學”為名的心靈雞湯類不靠譜出版物。如果沒有相關心理學的知識基礎,買幾本書籍就開始自學這些所謂的“心理學圖書”,自然對我們的工作、生活等沒有多大幫助,不僅不能提升我們的幸福感,搞不好還會“走火入魔”,誤入歧途。

    (2)正規補救性書籍偶爾翻翻即可

    所謂的正規書籍,科學的心理學出版物等,有相當一部分是補救性的心理知識,即關注的是如何去治療心理疾病,恢復心理健康。對於專業的心理學工作者,或者是心存困擾的人群,偶爾閱讀一下也不無裨益,但是,一般人閱讀此類圖書好處不大,即使身邊的人有病他們也不需要你的解救(如果你覺得身邊的人都有病,那麼你應該趕緊去求醫),而且這類書籍看得越多,越容易因為“自我證實傾向”的存在,把自己和身邊的人普通問題歸結為心理障礙。

    (3)有針對性地學習方有效

    想要學好心理學,必須把有限的生命運用到最具價效比的學習中來,而且有針對性的選擇合適的內容和方法,才能有所收穫。

    2、選擇合適地學習內容

    我相信大多數人學習心理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心理學的研究結論能夠為我們的現實生活服務,以此來提高生活、工作品質。基於此,我們學習心理學時有些內容可以暫時不學習,如心理學的生理基礎,關於腦科學的探討,但和現實生活離得比較遠,我們可以暫時忽略這方面的學習。我們還是來理一理學習心理學應該從哪裡學起?

    (1)瞭解我國的心理學發展

    我國的心理學雖然早已有之,但是真正得到重視是從2000年開始,國家正式推出心理諮詢師資格認證,以此帶動中國心理學發展。

    2000 - 2005年,國家推出心理諮詢師資格認證,開啟職業化程序。

    2005 -2010年,隨著心理意識提高,開始普及提升心理學職業素養。

    2011 - 至今,開啟本土化心理學之路,也就是西方心理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

    (2)學習心理學基礎知識

    (a)基礎心理學:心理學的發展史,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感覺和知覺,記憶,思維、言語及想象,意識與注意,需要與動機,情緒、情感和意志、人格等。

    (b)發展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簡史,嬰幼兒兒期心理發展,童年期心理發展,青春期心理發展,青年期心理發展,中年期心理發展,老年期心理發展。

    (c)社會心理學:社會化與自我,社會知覺與歸因,社會動機與社交情緒,態度,溝通與人際關係,社會影響,愛情、婚姻與家庭。

    (d)心理測量學:心理測驗在心理諮詢中的應用,測量與測量表,測驗的常模,測驗的信度,測驗的效度,專案分析,測驗編制的一般程式,心理測驗的使用。

    (e)變態心理學: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及其區分,常見異常心理的症狀,常見精神障礙,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關於健康心理學,心理不健康狀態分類,壓力與健康。

    (f)諮詢心理學:我國ACI心理諮詢師的歷史、現狀與展望,心理理論觀點,心理諮詢物件、任務、分類和一般程式,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諮詢,婚戀、家庭心理諮詢。

    (3)瞭解心理學史

    心理學學派眾多,內容繁雜,究竟有哪些內容是科學心理學的範疇,有哪些內容是民間心理學的智慧,哪些靠譜,哪些扯淡?……所謂讀史使人明智,這些問題都可以透過心理學史的學習得到解決。學習心理學史,我們可以知曉心理學是怎樣成為一門科學的,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每個學派在心理學史上的地位如何,你所喜歡的心理學研究和理論,在歷史上,又處在什麼樣的地位等等。透過心理學史的瞭解,你可能更清楚心理學各種理念和研究的源頭,以及自己對於心理學的興趣在哪裡,學什麼會滿足自己的工作需要以及提升自我的心理素養。

    推薦書目:墨頓·亨特《心理學的故事》;基思·斯坦諾維奇《對偽心理學說不》;Roger R Hock:《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Lauren Slater《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

    (4)學習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的“社會”不是我們日常概念中“社會主義”那個社會,不是要談社會變革、也不談社會中的群眾心態等。在心理學上,社會心理學其實談的是人和人相互動的心理現象及規律,涉及到的內容多是人怎樣自我認識又怎樣認識他人,人和人之間為什麼喜歡和愛,偏見是如何形成的,人是如何受到別人影響的等等,更確切一點表達似乎是“人際互動心理學”。

    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心理學不幸是由西方人建立的,結果,西方的心理學研究了太多的變態心理和個性行為。如果心理學是由中國人建立的,那麼它一定是一門強調社會心理學的基礎學科”。中國人學心理學,一般學到社會心理學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最喜歡的內容。人們要想理解自我、影響他人,社會心理學必須好好學,掌握了這其中的規律,不僅對理解自我有幫助,在應對生活中的各種人際互動中也不無裨益。

    推薦書目: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羅伯特·B·西奧迪尼《影響力》

    (5)學習心理學導論

    如果心理學史和社會心理學你覺得有趣,沒有放棄的念頭,那就說明你已經對心理學的興趣越來越濃了,你也是真正喜歡心理科學的。接下來我們就要學習西方人學習心理學的第一本書看起:津巴多的《心理學與生活》,可能枯燥一點,但這一關邁過去了,你就真正步入了科學心理學的世界。

    推薦書目:《心理學與生活》、《心理學最佳入門》

    這些書讀完,你已經在頭腦中建立了基本的心理學學科框架,現在可以根據興趣進入自由閱讀階段了,如育兒的讀《發展心理學》;當官的讀《組織行為學》;戀愛的讀《親密關係》……

    3、採用多元形式學習

    知道了學習心理學的內容重點,到哪裡去尋覓這些內容呢?

    (1)圖書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心理學的自我提升離不開展卷閱讀,然而,對於琳琅滿目的心理學圖書,心理學初學者或者非心理學專業出身的人,如何判斷一本心理學書靠譜不靠譜?(a)首先先看出版者,靠譜的出版社總會出靠譜的書。就心理學圖書而言,幾所高校出版社出的心理學書相對還是有質量保證的,如北大、北師大出版社,人民大學出版社,華東師大出版社等等;(b)有些書系的書出的也不錯,如萬千心理系列,湛廬文化系列等等。(c)再看作者。雖然有的心理學家你並不知曉,但如果是一本嘔心瀝血的著作,作者常常會在前言後記中把該書特性,成書艱辛之類娓娓道來;而相對另一些圖書,前言後記都無,編者不詳,這樣的圖書就要小心一些了。

    (2)影視

    在圖書之外,關於心理學的影視也越來越多,尤其是網路上各大高校公開課的存在,可以讓大家做到足不出戶,而遊學天下。在網易、新浪等公開課的課程中,也有一些心理學的內容,而且他們大多是來源於世界名校,和他們學心理學,等於同高手過招,自然獲益多多。

    (3)同道中人

    三人行,必有我師,但學習心理學也必須找到同道中人。當然,身邊有喜歡心理學的同行更好,可以互相促進著學習。如果身邊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少,也不怕,現在的網路眾聲喧譁、資源豐富,去微博、微信、豆瓣轉轉,很快就會找到同道中人;而且,一些專業的科普網站也在不斷更新著心理學的內容,如壹心理、果殼網等等,瀏覽一下,你會找到理想的內容和合意的人。

    三、學習心理學會不會變態

    很多人可能有個疑問:學過心理學會怎樣?心理學人會不會很可怕?學心理學會不會學到最後自己也變態了?

    1、心理學人很可怕嗎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搞心理學的人都目光深邃,心靈敏感,一眼就能看穿別人的心思,不管你什麼樣的表現,他都會分析出你行為背後的動機,是個相當利害和不可親近的角色。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不足為怪,因為我國的心理學專業人員並不多,很多人都是從影視上得到心理專業人士的形象的,以為各個心理學家都象《沉默的羔羊》中那位吃人的心理專家那樣可怕呢?

    也許真的有這樣的心理學從業者,但至少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我還沒有見到過。其實,心理學由於研究領域的廣闊性,相對於其它專業,心理學業內人士更會體現出參差百態的特點。有的人研究人的注意或者記憶,那麼他們的表現更可能象個物理學家;有的人研究大腦的生理機制,可能更象個生理學家;有的人研究心理學理論流派,可能更象個歷史學家;有的人研究不同文化下的心理特點,可能更象個人類學家……對於心理學的研究,可以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也可以利用社會科學的辦法,這也是心理學的迷人之處,每一個學心理學的人,不管他的個性和喜好如何,都可以在心理學研究領域中找到屬於他自己的位置。也許沒有人能說清心理學家究竟什麼樣,但絕對不只是如影視所表現的心理學家那樣單一的形象。

    2、學心理學會不會學變態

    從我個人的感受而言,在心理學研習的人群中,確實變態者可能要比一般的群體要高。但追究其原因,我並不認為其變態的原因是由於學習心理學。心理學一般有三類人在學習,一類是有專業興趣的人,從小就對自我與他人的互動感興趣;一類是由於某種原因誤入心理學陣營,他們或是情願或是不情願在學習著心理學;還有一種人,是在學習心理學之間,本身就有一定的心理問題,他們之所以來學心理學,就是要為了解決其心理問題的。換句話是,他們不是學心理學學變態了,而是變態了才學心理學的。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的存在,給人們的感覺是學心理學的心理問題反倒更多,這裡其實有個變態和學習誰先誰後的問題。

    此外,需要特別說明的,心理學更多的是一種科學,一種看問題的角度;它不是宗教。但是在現實中,也有一些人在學習心理學的時候更多的時候是痴迷,把心理學某些理論(尤其是精神分析有關的)當成了一種信仰,而不是採用一種研習和客觀對待的態度,這確實也容易出一些問題,尤其是當學習者有一些人格缺陷的時候。總之,為什麼學習心理學的人變態的多,不是因為學習心理學之後變了態,而是因為有些變態的人在學心理學,而且採用了變態的方式。

  • 2 # 葉提

    我以前回答的一些相關問題只是學的佛法在生活中的一些切身體會和感悟罷了。

    佛法其實也是心法,只是人們沒有普遍認識到。對佛的教理搞懂了就等於幫助我們開了智慧,學起任何東西來都會得心應手。

  • 3 # 靈山擺渡

    謝邀!如何學好心理學?首先,我們要看你為什麼學心理學?也就是目的所在了,你的目的不同,會導致你學心理學的心態不一樣,所學到的東西也就不一樣了。就像孔子的學生,同樣的教授,成就也不一樣。如果只是學了能對自己或別人出現的問題進行適當的引導疏導,多看看幾本書就可以做到了。但如果是學了想在心理學方面有所成就的話,光是理論知識就顯得遠遠不夠,需要進行大量的實踐檢驗。當然,如果你是從事這方面的工作,那就更加方便了。等你到達一定程度,就可以不需要藉助外物,就能夠對病人進行治療了。因為很多治療會用到輔助用品或者瞭解患病情況,病人潛意識裡都會產生抗拒。如果你能和第一次見面的人像老朋友一樣聊天的話,恭喜你,你的心理學已經學的很好了!

  • 4 # 信鍾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但不好回答。

    要學好一門學科,我認為至少須有六個條件:

    1、主動學習的心態。

    2、好的教材。

    3、方法論。

    4、知道有哪些學習分享的社群和網站。

    5、知道如何應用。

    6、要有想象力。

    以上列舉的六點當中,盡力做到前五點即可能讓我們成為一名訓練有素的心理學專業人士。

    但不少人喜歡學習,注意力卻無法長時間集中,這是學習上的硬傷。

    學習力並非是天生的,而是後天訓練的結果。在我們當中的部分人,他們的注意力就天生不足,難以整天從事研究工作。或許,盧梭的學習方法論可以讓我們得到某些啟發。

    法國傑出的啟蒙思想家盧梭就講過他的心得:“我本不是一個生來適於研究學問的人,因為我用功的時間稍長一些就感到疲倦,甚至我不能一連半小時集中精力於一個問題上。但是,我連續研究幾個不同的問題,即使是不間斷,我也能夠輕鬆愉快地一個一個地尋思下去,這一個問題可以消除另一個問題所帶來的疲勞,用不著休息一下腦筋。於是,我就在我的治學中充分利用我所發現的這一特點,對一些問題交替進行研究。這樣,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覺得疲倦了。”

    真正的學問則必須要能做第六點,也就是想象力。前NBA球星,目前已從商的科比就曾說過: “有一次我問學習牛人馬斯克(特斯拉CEO)他到底是怎麼學習的?馬斯克回答,最重要的是想象力。你可以學好任何你想學的知識,但如果你沒有想象力讓知識昇華,這些知識沒有一點意義。”愛因斯坦說:“想象能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而想象力這個東西,訓練是訓練不出來的,要靠平時的積累和勤奮思考。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如果這樣...會怎樣...,如果那樣...又會怎樣...,久而久之,你的思維就會變得無比活躍。

    除了想象力以外,學習還必須勤于思考。

    孔子尤其強調學和思要並重,兩者不能偏廢。愛因斯坦說: “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思考的意義,就如同古文明的圖騰ouroboros(吞食自己而再生的蛇),我們正靠著自己的思考獲得智慧,自省而再生。

    思考最好的方式,就是知道如何提問。

    《精進》的作者釆銅說: “學會對自己提問,用問題來促進學習與探索。學習最合理的模式的是主動建構知識(定計劃-實施-覆盤),不是簡單地學習知識,而是主動的構建,並聯系已有知識,通知糅合,構出自己的知識體系。”

    思考並不容易

    人天生不愛思考。大腦有兩種方式讓我們避免思考:一是透過視覺,讓你不需要思考就能看到周圍發生了什麼;二是透過記憶來指導行動。

    我們過分相信眼睛,常常放棄了心靈的思考。如何學好心理學?

    (本問題並未提及“以心理學專業而言”)

    一丶先從非專業書籍下手

    心理學的專業書籍當中有些是艱澀難懂丶過於呆板的。以我個人為例,我其實更喜歡閱讀心理學的非專業的書籍,因為它們比較有趣,內容上更容易理解,所以很適合初學者。但我強調必須得慎選作者,那些知識淵博且學術能力堅實的作者,更能幫助初學者建立起相關的概念。

    二、培養興趣

    《塔木德經》上說道: “瞭解十個國家,也比了解一個人快。”

    我學習心理學的動機完全是因為興趣: 我想多瞭解人,多明白關於人的一切知識。也正是因為興趣,所以我會去主動學習。

    蘇格拉底說: “想要走進人的心思,必須弄明白他們的思維是哪一類。”我們每天都在與人互動,那何不多瞭解人的思維是如何運轉的呢?

    佛家語: “萬物唯心造。”

    人的思維會扭曲世界。學習心理學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幫助我們更加地瞭解人在日常生活上有哪些偏見丶錯覺和推理謬誤。

    換一個角度看,用心學習關於心理學的諸多知識能使我們避免犯下常見的思維錯誤,而避開思維上錯誤,意謂著我們更能清楚看到哪些是所謂“生命中的假象”。

    人的一生中有諸多的執念,能做到放下執念,我們就更接近智者了。

    介紹一下閱讀的書籍

    除了心理學以外,我還學習哲學丶潛意識研究丶演化心理學丶基因科學丶人類行為科學、說謊心理學、習慣的行為研究丶直覺研究和大腦神經科學等等。我看的書比較雜,而且大多是科普著作。好的科普書籍能很大程度引起我對知識上的興趣。

    在此不介紹專業的書籍,因為網上的資訊已經足夠多了,而且多半整理得很好。沒有必要多重複一次。

    我推薦幾本心理學專業人士較少介紹的書籍,但它們對“瞭解人”這方面的貢獻挺卓越的,值得有興趣的人一讀:

    1、《腦中有情-奧妙的理性和感性》(約瑟夫 李竇):

    本書舉出人的情緒一起,理性總要靠邊站的。(所以,控制情緒是最強者的本能)

    2、《弗洛伊德的近視眼:適應性潛意識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提摩西·D·威爾森):

    本書舉出人的很多行為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完成的,瞭解這個事實會讓我們都很吃驚。

    3、《直覺:我們為什麼無從推理卻能決策》(格爾德 吉仁澤):

    本書舉出有時直覺比理性推理更好丶更有用,這讓那些始終強調邏輯思維丶數字思維的重要性的人,得重新檢討自己對人的瞭解程度到底有多少。

    4、《聰明思考》(雅特·馬克曼):

    Smart Thinking該書舉出“你擁有的知識,以及你如何運用所知。”我們都知道,學習知識並不難,最難的是懂得如何去運用它們。作者是認知心理學領域的權威。

    其他的心理學科普著作,還有以下所列:

    1、植木理惠的心理學著作。

    2、《慾望心理學》。

    3、《可以改變自我的心理學智慧》。

    4、《影響力》系列書。

    5、《撞上快樂》。

    6、《不上當的心理學》。

    7、《你別再騙人了》。

    8、《專念》系列書。

    9、《可怕的錯覺》。

    10、《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

    11、《記憶力心理學》。

    12、《聰明人的心理學》。

    13、《稀缺: 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

    14、《持續的幸福》系列書。

    15、《權力如何影響我們》。

    16、《心理學與生活》。

    17、《光環效應》。

    18、《心理學十六講》。

    19、《專注:把事情做到極致的藝術》。

    20、《自控力》系列書。

    22、其他,等等。

  • 5 # 使用者281386542

    學好心理學其實不難。首先你對心理學要有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次,要深入研究心理學的相關書籍,瞭解心理學的研究背景及理論知識;再次,我們要理論聯絡實際,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解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問題,對於領會心理學的真諦很有幫助。學習心理學的目的就是助人自助,有這個宗旨會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心理學。

  • 6 # 二胡小皇后

    首先呢,心理學它是一個結構性很強的學科,所以我鼓勵你呢,先去把基礎課學好,你花一些時間,保持耐心,把一些有的時候可能會有些枯燥的這些,基礎的心理學學完,比如說,就是我們說的普通心理學,你得知道這個這個心理學的結構啊,大致的瞭解一下。然後呢,就是社會心理學,幾乎講到了所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有人格,你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就是把那些社會人格發展包括情緒,還有把最正規的心理學,基礎心理學的書,你通讀一遍。然後呢,再根據你的興趣,可能你對健康,臨床感興趣,也許你會對別人的人格,對社會感興趣,你可以再多讀一些那方面的書,那麼你就成了一個相對,走向這個專業的一點的這個道路上的一個學習者。除了這些以外,在中國現在這種心理學的學習機會很多。包括各種各樣的學習班,你可以去看看。你跟你的興趣可以也選擇一些班。

    尤其現在這個網課特別多,包括國外的,好像是耶魯大學,他們已經很多的東西都放到網上去了。學習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你也可以給很多教授寫信,這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 7 # 透心靈

    好的教材,好的導師就不必多說,我喜歡各家之長都去學習。但是,碰到一些靠攻擊其他家來突顯自己了不起的也可以聽聽,但不要學他那樣,任何學術都是盲點,別學這些人只信一家之言。用自己的頭腦學習,然後就是用行動去去檢驗。

    學習理論很簡單,可是,難的是應用,到人群中去。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邊學邊去實踐。應用的第一步的瞭解自己,瞭解自己內心的變化,衝突才能瞭解別人。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學中行,在行中學。

  • 8 # 大家套路少一點

    如果是自學的話你就需要更加主動的看書,書看多了就有很多的疑惑,當你出外行走的時候你看到的現象如果能跟你看書的疑惑相匹配那你就能很好的去學去用。

    如果不想自學的話就去報名學習心理學,現在有很多機構有培訓,但是水平良莠不齊。也可以去網上找那些大學教授的公開課程影片看。

  • 9 # 收留馥郁

    心理學是一門複雜的學科。如今很多人學習心理學並不是為了像學習其他學科一樣,成為專業人員,或者把它當成一個職業,而學習心理學是為了看清自己,理解他人。

    比如說,當下焦慮、抑鬱症狀普遍存在於那些生活質量已經很高的家庭中,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被困於這兩種狀態下無法自拔。

    這就需要找到癥結所在,所以很多人想到了學習心理學。心理學的範圍如此之廣,怎樣才能找準方向先自愈呢?心理學的學習課程又那麼繁多,怎樣才是適合自己的呢?

    鑑於我之前加入了一個心理學習的訓練營,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社群學習,深深懂得,要想學好心理學,僅僅學習知識是不夠的,必須要將知識轉換成自己的思考,然後行動起來,才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

    因此,建議想進行自我療愈的朋友,不要輕易進入那些只有理論沒有實操的線上課程,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營去加強自我認識,才是踏入心理學的第一步。

  • 10 # 孫超心理師

    心理學是一個非常龐雜的體系,包括基礎心理和應用心理兩大部分。前者包括社會心理學、基礎心理學、腦神經科學、變態心理學等等,後者又分為兩部分:應用和跨學科。

    應用部分包括心理諮詢、心理治療等,跨學科如醫學心理學、生物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神經心理學等。

    學習心理學不可貪圖大而雜,一定要有未來明確的學習目標,根據目標來確定學習思路和程序。

    當然,無論是哪個具體就業方向,基礎心理的部分都需要了解、學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原木傢俱到底好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