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跳跳1608
-
2 # 悠悠芳草心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講個故事:
東晉時期,有一對好朋友都在朝為官 。一個是太傅郄鑑,一個是丞相王導。郄鑑有個女兒生的花容月貌,有很有才 。郄鑑視為掌上明珠。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郄鑑想與王導結親。他把這個想法同王導說了,王導一笑,說我王家男兒,你隨便挑,看上誰就是誰。
有了王導相爺的應允,郄鑑就選一個吉日讓來王家選婿。
這麼多英俊公子,自然讓前來選婿的眼花繚亂。選誰呢?
忽然,一個與眾不同的映入了郄鑑的視線。
這是一個在東廂房裡的床上呼呼大睡的年輕男子,他袒胸露乳睡的正香。
郄鑑做出了驚人的決定:他要把女兒嫁給那個睡覺的。
郄鑑果然是好眼力。這個袒臥東床的人就是後來書法聞名天下的王羲之。
這就是東床快婿的由來。
一個關於選女婿的典故講完了。下面我們一同來說說“婿”這個字。
婿這個字由兩部分組成,左邊一個女,右邊一個胥。胥的意思是市場管理員,市場管理員整天圍著許多人轉,時而來時而不來。引申為在外忙碌又不顧家的人。那為什麼“婿”字是由女和胥組成來表示是女子的丈夫呢?古代男子成婚後,往往男方要去服役。比如兵役、勞役,一去就是幾年,常常不在家。就是不服役,男子們也常去街上的茶館、酒館,或者去朋友那裡下棋打牌,根本不幫助妻子做家務,是個“忙人”。女的嫁個忙人 ,根據這個意思,女字加上胥字就是“婿”了。看了這些,您明白了吧?婿就是女子的丈夫,一個很忙的人,一個不顧家的人。身為古代女子可夠悲哀的。(如果古代男子這樣的表現)
身為現代女子是幸福的。夫婿丈夫們都知道疼愛妻子,主動與妻子共同分擔家務 。
一句話:還是現代好!
-
3 # 以軒國學
小篆中的“婿”。
左邊為“女”,可以理解為“女子”。
右邊部分為“胥”,可以看成一個男子的側臉,古代男子20歲成年,加冠,上部分我們可以看成“冠”,下部分是“月”,我們看成“耳朵”。所以“胥”可以看成一個加冠的男子的側臉。
所以,兩個漢字“女”和“胥”組合起來就好理解了,結婚時,一個站在女子身邊成年的男子,就是“婿”。
-
4 # 龍師叔說網文
形聲。字從女,從胥,胥亦聲。“胥”本義為“市場管理員”,即整日在人群裡繞來繞去忙碌著的人,這種人一會兒出現在人群中,一會兒又隱沒不見了。引申為“在外忙碌,無暇顧家的人”。“女”指老婆。“女”和“胥”聯合起來表示“有老婆而不顧家的人”。本義:有老婆而不懂得顧家的人。
-
5 # 響觀
婿
xù
丈夫:夫婿。
女兒、妹妹及其他晚輩的丈夫:女婿。妹婿。侄婿。甥婿。賢婿。翁婿。
筆畫數:12;
部首:女;
筆順編號:531521342511
詳細解釋
婿
壻
xù
【名】
(形聲。從女,胥聲。或作“壻”。本義:古時女子稱夫為婿)
同本義〖husband〗
壻,夫也。——《說文》
女子之夫為壻。——《爾雅》
壻執雁入。——《禮記·昏義》
壻御輪三週。——《詩·有女同車》箋
趙有側室曰穿,晉君之壻也。——《左傳·文公十二年》
東房少婦婿從軍,每聽烏啼知夜分。——李瑞《烏棲曲》
漢貴將獨有奉車都尉,天子姊婿,爵為通侯,當先降之。——《後漢書》
若是姻緣早,把風流婿招,少什麼美夫妻圖畫在碧雲高。——湯顯祖《牡丹亭·寫真》
又如:夫婿(丈夫)
成年男子的美稱〖anadultmalehumanbeing〗
桓溫有英雄之才,願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晉書·桓溫傳》
女兒、妹妹或其他晚輩的丈夫〖son-in-law〗
婿固不遣。——《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婿竟不調。
本來就沒有兒子…祥子的確不錯,但是提到兒婿兩當,還差得多呢!——老舍《駱駝祥子》
又如:贅婿(入贅的女婿);女婿(女兒的丈夫)
婿
xù
【動】
作女婿;作夫婿〖becomeson-in-law〗
況舜婿於天子,頑囂嫚戾者獨不畏之,又從而殺之耶?——唐·陸龜蒙《雜說》
晟請以一子婿延賞女,延賞不許。——宋·孔平仲《續世說》
同音字
xù :旭 旴 汿 序 沀 酗 頊 魣
伵 怴 昫 訹 洫 侐 卹 恤
相關詞語
後婿
官婿
國婿
夫婿
兒婿
孫婿
翁婿
女婿
妹婿
臠婿
門婿
僚婿
快婿
鳳婿
擇婿
贅婿
子婿
婭婿
小婿
新婿
更多有關婿的詞語>>
相關成語
七子八婿
七男八婿
東床嬌婿
東床姣婿
東床佳婿
東床快婿
得婿如龍
乘龍快婿
乘龍佳婿
-
6 # 放牛的酒瓶
形聲。字從女,從胥,胥亦聲。“胥”本義為“市場管理員”,即整日在人群裡繞來繞去忙碌著的人,這種人一會兒出現在人群中,一會兒又隱沒不見了。引申為“在外忙碌,無暇顧家的人”。“女”指老婆。“女”和“胥”聯合起來表示“有老婆而不顧家的人”。本義:有老婆而不懂得顧家的人。
-
7 # 琴詩煮肉
另類說文解字:婿,女字和胥。胥,蛋下面的蟲改為月,意即每個月底要下蛋給女方的男人。下蛋,借指母雞下蛋,下蛋,是母雞們承
傳基因裡的密碼,不會下蛋的母雞,大難馬上臨頭。
-
8 # 大原野
婿,是婚姻關係稱謂。是指女兒的配偶。
婿字與舅字是相對應的一對姻緣詞。二字都是高大、偉岸意。
婿字是女兒的配偶。女兒的配偶叫丈夫。
舅字是女兒的父親。女兒的父親叫丈人。
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無婿字,只有壻字。他的解釋是:
壻:夫也。
在同時代的《爾雅》也無婿字,多處出現有壻。那麼女婿的婿字為什麼要寫作壻字?壻與土有何關係?
壻字中的土,不是土地之意而是男性生殖器。凡是男性之神雖不能皆從土,但也八九不離十。如:社、灶、肚、堂、基都是男性生殖器。
雖然在《說文解字》《爾雅》中都有壻,但是這也是一個錯別字!確切的說它是一個別字!而且這個壻在漢朝以前還十分流行。可能是因為這個壻字是一個簡單的形聲字吧。
在《說文》中許慎把胥字解釋為螃蟹醬。徐鍇把胥字解釋為有才華的人。
真正的女婿的“婿”應該是――墟字。
是不是大跌眼鏡。沒錯!你沒看錯。墟字就是女婿的婿的本字!只是沒有流行起來。
墟字之土就是男性生殖器。
墟字之虛就是高大偉岸象大山。
世界上最大的虛就是萬山之祖――崑崙虛。
自洛陽以西,中國的所有古老地名都以女性寓意命名。在一個以女性為主的廣大地出現一個以偉岸的男性為中心的大山,可見其在女性心中的地位。
一萬年,中國就以河圖洛書對全中國領域進行了命名。
在以女性為主的西部地區出現以崑崙為中心的男性大山為主要山宗也不是獨有的,同樣,在洛陽以東,中國的所有古老地名都以男性寓意命名。同樣,在這個以男性為主的地名的廣大地區,也有一個以女性命名的大山――泰山。
泰山之泰,就是雙手與氺組成。
泰字頭就是雙手。
泰之氺,讀水音意,是帶有黏液的水。
泰山就是渾身通泰之山。
泰山也與春字音意有關。
泰山頂上有丈人峰。
泰山頂上的丈人峰與西部帕米爾高原的崑崙山的丈夫形成一對應關係。
崑崙之昆就是其字拆開音意。
崑崙――泰山!
丈夫――丈人!
門當戶對!
你爹偉岸!你老公也不差!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佳偶天成!
-
9 # 一老沈一
女婿中的“婿”,最初含義是丈夫;同時包含“有才智”的誇獎尊敬之意;然後擴充套件到“女婿”——女兒的丈夫。
一,所有文字,都脫不開如下的產生順序——先有某個事物;人們需要表述這個事物,於是有了相應的語言;然後為了記錄,才有了對應具體語言的文字。女婿的“婿”肯定也如此——先有社會關係中的這種親屬關係;再有了表述這種親屬關係的語言,發音是“xù”;然後才有了和這個發音對應的文字“婿”。漢字是由最初的表意文字發展而來,所以,除了在發音上與其對應的語言一致之外,還表達和顯示著相關的語意字義,從而攜帶著很多歷史和文化的痕跡。“婿”便如此。 二,周初的時候,女子的丈夫稱為“士”。《詩經.氓》,講了一個女子和一個看起來敦厚老實的男人“氓”的故事,從談婚論嫁到結婚三年的變化。《通釋》注曰:女子“當與男子不相識之初,則稱氓。約與婚姻,則稱子。子者,男子美稱也。士者,夫也”——丈夫稱“士”。按照孔子的說法,“士”,一般具有博學審問慎思明辯篤行等優點。所以,女子稱自己的丈夫為士,包含著對夫君的高度尊敬。 三,後來,丈夫的稱呼從“士”變為了婿,曾經寫為“壻”,讀為“細”。這大約是因為“士”與“壻”一聲之轉,“士”更多被用來表示有知識有修養的君子,且“士”與“仕”通假——和當官有關,於是新造一個發音相近的“婿”表示丈夫。所謂“夫壻”由此而來。許慎的《說文解字》收錄了“壻”字,他解釋說:“壻,夫也。從士胥。”壻是形聲字,“士”為形旁,表意——即表丈夫的含義,又表尊敬之意。胥表聲,但也包含表意成分。段玉裁說,胥是諝字的省略。許慎說,“諝,知也”,表示有才智。為什麼諝可以省略為胥呢,因為在《周禮》、《詩經》裡,諝都假借為胥——這兩個字可以通假互換。因此,壻裡的胥這部分,既表聲也表意。 四,五代的徐鉉校訂《說文解字》很有成就。關於“壻”字,他也說:“胥,有才智之稱”。不過他還接著說:胥“又長也。壻者,女之長也”——丈夫是妻子的“領到”。他這個觀點,來自《爾雅》。這是與《說文解字》同時的一部詞典和類書。《爾雅》的第四篇叫《釋親》,是中國最早研究親屬關係的著作。它列出了一個總表,詳細記錄了秦漢以前社會的親屬稱謂和關係。其中,已經明確包含了男尊女卑思想,這應該是當時社會現實的體現。
五,有人說,《說文解字》收錄了“壻”字而沒有“婿”字。這不對。許慎在“壻”字條目裡,把“婿”作為異體字收錄其後。許慎說,“壻或從女。”段玉裁解為:“以女配有才知者,為會意”——婿是會意字,所表示的仍然是“諝”的“有才智”含義。 六,“壻”或“婿”怎麼從丈夫變成了女兒的丈夫呢?《爾雅.釋親》曰,“女子子之夫為壻”——“女子子”是說“子輩的女子”,就是女兒,她們的丈夫稱為壻。《釋親》還說:“子之妻為婦”——媳婦或兒媳婦。《爾雅》成書於東漢。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壻”已經指女壻了。《左傳.文.十二年》:“趙有側室曰穿,晉君之壻也”——趙國一個側室生的兒子叫穿,是晉國國君的女壻。陸德明《釋文》注曰:“壻音細,俗作婿”。後來,女壻逐漸多用——《漢書.王莽傳》說,王莽任命孔光的“女壻甄邯為侍中奉車都尉”。再後來,女婿成為常用——杜甫詩曰:“門闌多喜氣,女婿近乘龍”。“乘龍快婿”和“東床佳婿”,都說的是女婿而不是丈夫了,也少有人稱丈夫為婿了。
-
10 # 木火燊輝
婿是個象形字,按字面來說專指女子的丈夫,並且專指30歲以前的男子,而立之後就不稱為"婿"了,就稱姑爺或以小輩稱呼之長輩序例了。
"女"是專指女性了,女子在結婚未生子女前稱女,結婚有子女後稱婦或母,再和"胥"組合起來,就成了特代詞,代表未婚或未生子女的女子物件。
為什麼和"胥"相配稱婿呢?因為"胥"指的是蟹醬,是古代官府中的小吏,也指有才智的人,為女子擇個有才智的官府中人做物件,是件令人愜意的事,因此"女"配"胥才是佳婿。
其次"胥"有等待、觀望、察看之意,對女子未來的物件進行觀望、檢視後,女子和家庭感覺還不錯,就會納為"婿",從此就成為一家人了。
觀上述,"婿"還是有一定來歷的,不管任何時期,要做人家的女婿,一定要品行端正,才貌雙全後,經得起人家的觀查和考驗,才會心想事成,成為一個稱職的女婿,也就是人家滿意的乘龍佳婿了。
-
11 # 言者青青
對“婿”字理解,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認為是指有才華的男士;有的認為是不顧家的男人;有的認為就是女人的丈夫等等。這些論點都有史料依據,其共同點主觀意想很濃,缺少令人信服地方。如果結合“婿”字的來源與演變過程,也許對“婿”字的理解會更明晰而深刻得多了。
金文“婿”
“婿”字出現在甲骨文之後。“婿”字是由“胥”字演化而來的,是形聲字。“胥”字有甲骨文,是形聲字,這說明“胥”字產生要早於“婿”字。問題是“胥”字和“婿”字都是形聲字,還不能足以說明“婿”字就是從“胥”字那裡演變而來的。
說文解字“壻”
經過對“胥”字的考證,“胥”字是由兩個字組成,一個是“疋”(pi)字,一個是“冃”(mao)字。新華字典解讀:“胥”字是形聲字,形冃,聲疋。本義是:蟹醬。這一解讀使讀者明確了“胥”字是形聲字,是由“疋”字和“冃”字組成的,而“疋”字和“冃”字都是象形字,他們都早於“胥”字,雖然“胥”字也有甲骨文,但是從文字結構來源看,“胥”字出現晚於“疋”字和“冃”字,因為它們都是象形字,而“胥”字是形聲字,形聲字要晚於象形字。這說明,“疋”字和“冃”字要早於“胥”字。
甲骨文“疋”
“疋”字是象形字,字形像個腳,本義是腳。“冃”字也是象形字,從“門”,裡面加上二橫,其衣飾也,字形與之相關的有“冒”和“帽”,《說文解字》釋義,冃以制冠冕,遂為小兒蠻夷頭衣,今之帽字也。由這兩個象形字組成一個形聲字“胥”字,“冃”字是形,而“疋”字是聲亦兼形。“胥”發音是“xu”,而“疋”發音是pi,與“胥”發音是一個韻腳(齊魚韻),這也是為什麼用“疋”字做聲而兼有形的原因。據《說文解字》解讀:“疋”字和“冃”字組成的“胥”字所表達的意思是“蟹醬”。這樣的話“蟹醬”就是“胥”的本義了。後來有了引申義,其中就有古代小吏和有才智的男士,這是“胥”字義很關鍵的變化,為以後的“壻”字打下了基礎。
形聲字“胥”字,為後來的“壻”字出現打下了基礎。“壻”字是形聲字,“士”為形,“胥”為聲。為什麼要用“士”字作形呢?“士”代表著男,男士,是有才智的男士。從此後,“壻”字在社會上廣泛使用。隨著時光的流轉,時代的變遷,“壻”字的含義發生了變化,用以指結婚的男士多了起來,無形中“壻”字成了通用字,既指沒結婚的男士,也指結了婚的男士,這樣在使用“壻”字含義上很容易產生歧義而混亂,分不清“壻”字指的是結了婚的男士?還是沒結婚的有才智的男士?為了區別這兩類問題,使他人一看就懂,因此,有了“婿”字的誕生。這個“婿”字的出現,專指有老婆的男士,並不指沒結婚的有才智的男士。也許是指不顧家的男士呢!有人不是曾解讀“婿”字是不顧家的男士嗎?哈哈!
楷體“婿” 字
綜上所述,“婿”字的出現有個演變的歷程。尤其是“婿”字的含義演化過程。從“腳”“足”“帽”,到“蟹醬”,再到“男士”,有才智的男士,最終產生了形聲字“壻”和“婿”,“壻”字意是專指有老婆的男士。“女”字為形,“胥”字為聲,意為:夫婿。這“婿”字含義蛻變歷史,是從象形字的“疋”和“冃”本義開始演變而來的。對於它的含義轉換,我們可以從褒義,或從貶義到褒義等等不同的語言環境運用的變化中去認識,甚至可以站在主觀臆斷的角度各執一詞地去解讀。
總而言之,筆者認為,“婿”字主要指的是“夫婿”,但它有著心甘情願、相親相愛、的含義。是在說女人嫁給了一個有才智的男士。形女,聲“胥”,合二為一是“婿”字,意在表述,貌美心善的女人,深愛著具有聰明才智的男士,並嫁給了他,這個含義是很深刻的。 -
12 # 澹奕
最早的“女婿”,寫作“女壻”,隨著時代的推移才從“女壻”變成了“女婿”。
“壻”的左邊並非是土地的“土”字,而是個士大夫的“士”字。
漢代的名士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於“壻”的解釋為:壻,夫也,從士胥聲。
從這裡也看得出,早期的“女壻”,要從“士”與“胥”兩個方面來看,前者象徵著一種地位,比較顯貴,而後者象徵著一類人群,比較忙碌。
先秦的周朝等級森嚴,天子以下分別是諸侯、卿大夫、士,然後才是民與奴,其中的“士”,在後世經常被稱作是士大夫,其實這個稱呼是錯誤的。
從當時的各方面典籍之類來看,早期計程車,正規的稱呼是“大夫士”,而非“士大夫”。
這很簡單,因為一開始“大夫”的地位要在“士”的前面,傳統貴族的地位要高於官吏。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出現了變化,官吏的地位與重要性不斷上升,越過了大夫,因此在戰國開始,士就到了大夫的前面,稱作為“士大夫”。
而“胥”字,則是古代對於那些經常在外忙碌卻顧不得家的人。
《左傳》:晉侯使解揚歸匡戚之田於衛,且復致公壻池之封。
早期的“壻”,其實是一個泛指,說的是所有那些具有一定地位而且經常在外忙碌的男子,而後來人們發現女子的丈夫也與此類似,開始將其作為代指。
以前男子地位高於女子,自然不可能覺得自己整天忙著不顧家,只有那些貴族覺得自己的女兒出嫁後,女兒的丈夫總是很忙,所以才將其稱作“胥”。
另外,古代的“胥”也是對於小吏的一種稱謂,雖然地位不高,但好歹要比平民百姓好很多。
胥,整天忙忙碌碌,顧不到自己的家庭,但那時候男主外女主內,要成為胥也是一件好事,所以人們雖然覺得胥不顧家,但還是希望成為胥。
對於女兒的丈夫,人們也希望他有出息,因此將之稱作為“壻”,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
傳統文化中,很多的稱謂其實都包含著一定的期待,是一種讚譽和美稱,女婿這個詞彙也是一樣的,女方的孃家人希望女兒的丈夫將來有出息,因此稱作“女壻”,後為“女婿”。
“女婿”這個詞,真正出現在史料記載之中,還是漢朝,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將秦朝丞相李斯女兒的丈夫,稱作是李斯的女婿。
從胥,再到壻,然後再到婿,這是個不斷變化演進的過程。
原本的胥是個中性詞,加上士字部之後,成為了帶有褒義的字,雖然古代的“壻”整天忙沒什麼時間顧及家庭,但在古人看來,這也是男子有本事的表現。
“女婿”這個稱謂,就是以前的人希望女兒能夠嫁個有前途有地位的男子,所以用女婿這個詞語來表達期望,“婿”這個字就是由“壻”演變而來,以強調是女兒的丈夫。
-
13 # 聊城王崗愛講字
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每一個漢字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關於“婿”字,我想從漢字最基本的字源說說,看看最初“婿”是什麼?它的延申含義有是啥?
漢字“婿”的本義:古代“市場管理員”。婿,左右結構。左邊一個女,右邊一個胥。女指的是女性,在這裡特指老婆。胥指的是古代掌管文書的小官吏,也有人理解為古代的“市場管理員”。說白了官不大,但是活還不少。整日在人群裡繞來繞去忙碌著的人,引申為“在外忙碌,無暇顧家的人”。那麼女和胥聯合起來表示“有老婆而不顧家的人”。這是“婿”字的原本含義,它與現在我們正常對“婿”的理解還是有點差距的!古代人把“婿”定義成忙碌的人,也許在那個古代社會,這類人很少回家,與老婆聚少離多
婿,官不大,活不少。
引申常用詞語:女婿婿,是一個妻子對丈夫的稱謂,而如果在婿字前面加一個漢字,身份馬上就變了。加個女字,就成了女婿。女婿是岳父岳母的專屬詞語,指的是自己女兒的丈夫,女婿有很多中叫法如:金龜婿、附馬,也的叫姑爺,有的地方還叫老姑爺。當然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同對女婿的叫法也不同。還有的叫子婿、郎婿、少婿、門婿。有一個成語叫乘龍快婿,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啥意思。意思是稱意的女婿好比乘坐於龍上得道成仙。現在生活中,很少有單獨用漢字“婿”,都是前面加一個稱謂“女婿”。“婿”在詞語“女婿”身上得到了廣泛的推廣。
贅婿是啥意思?贅,上下結構。上面一個敖,下面一個貝。敖為“抬高、抬升”的意思。“貝”指價值。“敖”與“貝”聯合起來表示“價值提升”。但 在特殊條件下以價值低下的有用物品換取高額金錢,是在極端條件下的抵押。所以,贅字也含有無用的,就是拖累的意思。如果是女方家招女婿,那麼就被稱為入贅。南方被稱為贅婿。甚至在有些地方,如果是入贅到女方家的,那麼所生子女要從母姓。原來一聽到上門女婿總給人一種怪怪的感覺,總以為贅婿沒有話語權,沒有地位,其實我認為這都是以前的老封建思想。現在社會多元化發展,婚姻也曾獻出了各種包容性,現在越多越多的人也認可這種“贅婿”模式了。
一個“婿”字,難到外華人。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只有真正的瞭解咱們中國的歷史,才更有利於瞭解中國的漢字。為什麼很多外華人抱怨學習中國漢字難,對他們來說確實難。不信,您出個題考考他:侄女婿是誰?外甥女婿是誰?估計老外大機率會搞錯。
結束語:透過以上簡單講解,希望對您瞭解漢字“婿”有幫助!
回覆列表
“婿”中的“胥”原是“市場管理員”,就是在人群中出出進進的人,引申為“在外面忙忙碌碌不顧家”的人,“女”是老婆,“婿”就是“結婚後不顧家的男人。”
為什麼這麼說?有點歷史小背景。
以前,男人結婚後要服徭役,出征打仗離開家,好幾年都不能回來,等回來孩子都不認識他。
還有有些男人結婚後,喜歡出去打牌賭博不歸家。
如今的“婿”可不是這樣的,女婿在自家是頂樑柱,在丈母孃家半個兒,作用可大著呢!
特別是老年人養老時,因著老婆對孃家父母的孝敬和照顧,女婿也跟著忙前忙後,發揮著兒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