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隨國忱

    汪倫。 李白《贈汪倫》。 滕子京。 范仲淹《岳陽樓記》。 元二。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 2 # 嘴痕

    歷史上確實有很多因為友人的一句話或一首詩出名的人,從而這個人也名傳千古。

    《報任安書》

    這是《史記》作者司馬遷寫給自己的友人任安的一封信,在這封信中司馬遷向任安表達自己的忍辱負重,包含深情陳述自己的遭遇,同時文中的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成為了千古絕唱。

    《贈汪倫》

    這是李白的好友,在踏歌贈別李白的時候,李白感嘆離別,最後寫了這一首詩其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也是離別情感的表現。

    《岳陽樓記》

    這時候范仲淹到任巴陵郡守,應自己的好友滕子京的意願,重建岳陽樓,這時候范仲淹還沒有經歷變法失敗的黨爭中,所以他向友人滕子京發出了自己的崇高理想,名傳千古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便出自於此。

    《送元二使安西》

    這是詩人王維寫給自己的友人元二的,他得知自己的友人要去安西都護府任職,心中十分不忍,恐怕一去再難以相見,於是一直送到玉門關也未曾離去,“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便是其中一句。

    《師說》

    這是唐代文學家韓愈針對當時恥於從師的風氣,寫給自己的學生李蟠的,同時號召人們要不恥下問,對李蟠的不恥於從師的作風進行了表揚,其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這也”等句都是文中的千古名句。

    還有許多類似於這樣的文章,比如《送東陽馬生序》,《贈別》等。

  • 3 # 明月明朗明空明天

    1,岑夫子和丹丘生 李白《將進酒》

    2,杜少府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武判官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4 # 熾熱的小丑

    有沒有誰在歷史上名不見經傳,卻因為別人的一句詩詞而揚名天下流傳千古?請舉三例?1、《別董大》: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贈汪倫》: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代悲白頭翁》-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這首詩有名,是因為詩人因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話送命。他的舅舅宋之問在這首詩未公佈的時候看上了這句話,要求送給他,詩人不同意,被舅舅殺害。

  • 5 # 東秋妮

    歷史上名不見經傳,卻因為好友的一句詩詞而名揚天下流傳千古的人,確實有!

    ✍杜甫的少年好友衛八處士

    贈衛八處士

    ----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タ,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李白的好友汪倫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西施的鄰居醜女東施

    西施詠

    ----王維

    豔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所以說與名人作朋友,或者當鄰居,也是可以出名的!
  • 6 # i溫暖心

    這個還真的有,很多大詩人的詩詞中經常會寫到了很多人物,而且很多還有姓有名,我舉幾個例子:

    岑夫子,丹丘生

    大詩人李白的名詩《將進酒》,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這是詩仙李白的一首大作,此詩是一首喝酒時的勸酒歌,充分的體現出李白的才氣,本篇佳句頻出,且豪氣干雲,開頭兩句就用誇張的手法寫出了深厚的意境,酒喝到高興時,直呼岑夫子丹丘生之名進行勸酒,而這兩個人也隨著李白的這首詩留名史冊。

    汪倫

    汪倫,古詩詞中最出名的一個名字了,詩人李白的朋友。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是送別詩,詩人李白將欲離開,一群鄉村友人來為他送行,李白深受感動,寫了這首詩。此詩朗朗上口,感情真摯,汪倫這個人也名傳後世。

    劉十九

    劉十九,詩人白居易的朋友,嵩陽處士,身世不詳

    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總結

    以上就是我為題主做答內容,其實在古詩詞中是有很多這類的名人的,可以多看看古詩詞。

  • 7 # 八佾歷史君

    的確有許多平凡人,因為生活在特殊的繁榮時代,身邊有這樣一群才華橫溢的文人,將與他們往來的點滴寫進了作品,又因為經典流傳後世。

    列舉案例,以供參考:

    1.《近試上張水部》唐·朱慶餘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此題又作《閨意獻張水部》,近試:臨近考試;張水部:張籍,曾任水部員外郎。

    2.《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其人不詳,但見作者另有一首《劉十九同窗》,劉十九:劉處士,白居易江州任上好友。

    3.《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杜甫少時曾聽李龜年唱過歌,此時在潭州(湖南長沙)重逢,李龜年:唐時著名音樂家。

    岐王:李範,睿宗之子,玄宗之弟;崔九:崔滌,玄宗寵臣。

    4.《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林子方:林枅,莆田人,曾以直閣秘書漕閩部。

    5.《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辛漸:其人不詳。

    6.《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元二:其人不詳,友人,姓元,排行老二。

    7.《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董大:董庭蘭,唐開元天寶年間著名音樂家、琴師。少年時不肯讀書,五十歲後用心讀書寫詩,多為邊塞作品,描述征夫疾苦、少婦情懷。

    8.《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汪倫:好友,詩人,安徽黃山人。唐開元間任涇縣縣令,卸任後留戀桃花潭,遷居涇縣。

    除了以上膾炙人口的作品,還有很多詩作未被提及,不是作品不夠好,大概是距離我們的生活遠了一些,尚待發掘,或者尚需要時間,引起共鳴。

  • 8 # 舊事舊人歷史說

    “以詩聞名”:和大作家大文學家交朋友的好處。

    有沒有誰在歷史上名不經傳,卻因為別人的一句詩詞而名揚天下,流傳千古?有,當然有,而且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尊從題主的意見,僅僅三例。

    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倫送我情。

    我記得在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學過一首古詩,這是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寫的一首七言絕句詩名為《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汪倫是誰?他做過什麼偉大的歷史貢獻嗎?汪倫只不過是唐代的一個小小縣令,芝麻綠豆一樣的小小官員,他這一生唯一做出的事蹟就是曾經款待過李白數日,除此之外好像再也沒有什麼豐功偉績值得稱道。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給我們班的同學講,他說:“這人哪,一定得會交朋友,汪倫就特別會交朋友,交上了李白這樣一個大詩人,從那以後,他的名字就永遠留在了歷史上。連二年級的小朋友們都知道,可是你要問他們,唐朝一共有多少個皇帝呀?唐朝開國皇帝是誰啊?他們都不一定能答上來!可是你要問他們汪倫是誰,他們肯定都知道——是李白的朋友!”將這一大段話提煉出來,換成現在的一個網路常用語就是:“你是誰不重要,跟著誰混才重要。”

    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除了汪倫以外,我印象最大的應該就是這位董大了。我們雖然至今仍然不知道,董大的真實姓名叫什麼!但是凡是上過小學的人都知道,1000多年以前在中國的唐代曾經存在過,一個姓董排行老大的人!董大因為結識了著名詩人而成功地跨越了千年,證明了自己在曾經的某一段時間真實存在過。我們來一起重溫《別董大》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元二: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同董大一樣,我們至今也仍然不知道元二的具體姓名。但是和董大一樣,他也成功了!他的成功就在於千百年以前,結識了一位有名的詩人,在他的一首名詩中留有痕跡,證明了自己千百年以前真實存在。我們再來重溫這首詩《送元二使安西》或名《渭城曲》:

    渭城朝雨憶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在慢慢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他們或在自己所處的領域叱吒風雲,或直接開創了一個領域!但是我們真正的所知的英雄人物又有多少呢?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歷朝歷代的皇帝?正如我的小學老師問我們班同學的那個問題,唐朝每一個皇帝的名字,不是每一個小學生都清楚。但是汪倫的名字的確是每一個小學生都知道的!

    這樣看來想要歷史記住自己的名字很簡單,只要結交一個文學家就可以啦!

  • 9 # 南嶺說史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雖然史書代代有,但記載的歷史只是少數人的人生事蹟,更多的人是湮沒在歷史洪流之中,不見經傳或是記載少的可憐,區區數字描述其生或死。

    有不少人物卻在詩作中隨著詩人的大名,隨之而為後人所熟知。

    以下是我認為的一些歷史人物。

    崔滌

    唐代大詩人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中有“岐王宅裡尋常,崔九堂前幾度聞”之句,岐王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隆範,也就是李範。

    崔九就是崔滌,因在兄弟之中排行第九而被稱為崔九。在唐玄宗還沒有成為皇帝之前,崔滌已經陪伴在他的身邊。

    崔滌出身名門崔氏,其家族俱為當朝顯貴(見下圖),因而得以和唐玄宗為藩王之時居住在同一條巷子裡,二人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李隆基出任潞州別駕時,只有崔滌一人送得最遠最久。

    帝在藩,與同里居。出潞州,賓友餞者止國門,而澄獨從至華。及即位,寵暱甚。-《新唐書》

    在他的兄弟崔湜因罪被殺後,唐玄宗對他的感情仍然不變“仍念之”,甚至還想追贈他的父親崔挹為吏部尚書,最終崔滌遷金紫光祿大夫,封安喜縣子。

    歷史上的崔滌其實並無多少的事蹟,除了被唐玄宗寵幸之外,可記載事蹟不多,但在杜甫的詩作中,被後世所知唐朝有個“崔九”。

    張儉和杜根

    清朝末年譚嗣同“戊戌變法”失敗後,被逮捕入獄,在獄中他寫下“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張儉是東漢末年漢皇帝時期人, 是東漢名士,與其他七人一道被稱為“江夏八俊”。

    東漢末年漢桓帝之時宦官禍亂朝政,張儉為國家計,彈劾宦官們,但昏庸的漢桓帝並不處罰宦官。

    張儉被宦官迫害,在“黨錮之禍”下被朝廷下令緝拿,張儉流亡被很多人收留,但這些人因此而受到牽連。

    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後漢書》

    杜根漢安帝時期人,因當時外戚擅權,上書太后還政於皇帝而遭到太后打擊,下令裝進袋子在大殿上活活打死,但施刑的人偷偷的打得很輕,最終杜根裝死三天,逃過一劫。

    太后使人檢視,根遂詐死,三日,目中生蛆,因得逃竄,為宜城山中酒家保。-《後漢書》

    劉子驥

    初中語文課本中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很多人應該都學過吧。

    其結尾處“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就是說劉子驥在聽陶淵明說了桃花源的事情後,自己想去找這個地方,結果沒找到,回來沒多久就病死了。因此有傳聞說劉子驥是被發現的桃花源嚇出了病而死的。

    其人和陶淵明一樣是東晉時期的人,而且二人是遠房親戚。劉子驥是當時的一個很有名氣的人,屬於隱士一類,基本也是“結廬在人境”,愛好遊山玩水,因此去尋找桃花源。

    劉麟之,字子驥,志在逸遁,居於歧陽。-《晉中興書》

    結語:

    除以上所列人物其實還有很多,他們的事蹟不多,但都在他人的筆下成為名流千古之人。

    不知道是詩人成全了他們,還是他們為詩人帶來了名氣。

  • 10 # 歷史痴

    有人說《二十四史》都是帝王將相家事,偶有幾個平民也大多與帝王密切相關,普通人難以被載入史冊。

    但他們還有另外一種揚名的機會,那便是透過別人的詩詞了。

    唐代董大

    比如唐代有一個叫董大的,一看這就不太像是大名,本來他也會被淹沒在歷史潮河中。

    但因為邊塞詩人高適的二首《別董大》而流傳千古,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名句: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代李龜年

    透過詩聖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我們才知道在唐代有一個叫李龜年的傑出音樂人,他有多厲害呢?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能頻繁出入王侯公卿的府邸,可見李龜年在音樂界的地位,都已經出圈了。

    唐代汪倫

    如今大概全國人民都認識唐代有汪倫這麼個人了,但是在當時,他只是一個愛喝酒愛追星的農村人,不過他追的不是歌星,而是詩仙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相比許多的現代追星族,汪倫無疑是幸福的,他不但得償所願與偶像見面了,還一起喝酒聊人生,最後臨別了偶像還專門為自己寫詩,而且是千古送別佳作,哪個追星族能有汪倫這麼幸福?

    果然應了他偶像李白的那一句“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顯然會喝酒愛喝酒這項技能幫了汪倫很大的忙。

  • 11 # 小島知風

    這些詩詞其實很多,大家都知道尤其是盛唐詩篇,多數都是以寫高官貴族生活為題,所以這裡多數都會帶上自己的相好友人的名字,使得本來在歷史上默默無聞的友人卻因為這首詩而青史留名。

    一、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這首詩裡題目帶出了李龜年,詩裡面又出現了岐王和崔九兩個人物,這位李龜年其實是歷史上默默無名的小人物,他是開元盛世唐玄宗時期的一位樂師,因為擅長音樂深得唐玄宗賞識,因為唐玄宗本人也精通樂理,如果他不做皇帝,他可能會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音樂家。

    而這首詩是作者杜甫在安史之亂後遊江南偶遇了當年長安的著名音樂師李龜年,安史之亂前唐玄宗時代,李龜年是長安城炙手可熱的明星,他只為像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範以及唐玄宗寵臣崔滌這樣的貴族演藝,就有了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的詩句。

    但是安史之亂後唐玄宗被迫讓位,開元盛世的奢靡之氣也被亂世所淹沒,而當年著名的樂師李龜年也只能淪落到江南民間靠賣藝為生,所以這是杜甫為感嘆開元盛世同時也為感嘆年華易逝,當年他初識李龜年時還是青年時期,而這回再見李龜年卻已暮年,為感嘆年華而做的詩篇。

    這詩中提到的岐王李範是歷史上的名人,他是唐玄宗的四弟,當年曾經幫助唐玄宗發動了先天政變清除了姑姑太平公主,幫助唐玄宗收回皇權,可以說是深受唐玄宗喜愛,他死後唐玄宗以父親唐睿宗的名義追封岐王李範為惠文太子。

    崔九就是崔滌,他在歷史上名氣不大,也主要因為這杜甫這首詩才讓大家關注到他,不過他的哥哥卻是歷史上有名的中書令崔湜,這位崔湜和太平公主是一系的,唐玄宗誅殺太平公主之後,其黨羽崔湜也被唐玄宗賜死,但是唐玄宗賜死了崔湜,卻對他的弟弟崔滌深為寵信。

    二、贈汪倫——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位汪倫確實是在歷史上沒有太大名氣,他之所以出名完全是李白這首紀念友情的詩篇讓他出了名,後來根據學者對汪倫身份背景的研究,才知道汪倫是唐代名士,也是名門之後,汪倫為隋唐時期割據吳越地區吳越王汪華之後,汪華是隋唐時期割據吳越地區的軍閥,後來率表降唐,被封為越國公。

    而汪倫正是他的第五世孫,是名門之後,在當時也是有名的名士,與李白、王維等才子均為至交好友。

    三、金縷曲·贈梁汾——納蘭性德

    德也狂生耳!

    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

    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

    不通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

    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

    且由他、娥眉謠諑,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

    尋思起、從頭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裡。

    然諾重,君須記!

    這首詞是清代第一大詞人納蘭性德所寫,這詞名贈梁汾這位梁汾名顧貞觀,號梁汾,是清代的名士,但是他是漢人,他還是明朝東林黨顧憲成的後人,所以他當時的社會地位遠不如大學士明珠之子納蘭性德那麼高。

    這首詞第一句德也狂生耳非常有名,是納蘭性德為了與顧貞觀結交,怕他擔心身份地位與自己不符,所以先自詡為狂生,讓顧貞觀不必顧忌自己身份地位與自己交朋友。

    後來顧貞觀與納蘭性德傾心相交,他們倆深厚的友誼在滿清文壇上算是傳奇佳話。顧貞觀一生無心官場,雖然在康熙五年考中進士,但是顧貞觀在康熙二十三年納蘭性德去世後,便傷心悲痛不已,認為官場再無知己,所以早早就辭官回鄉,專心於文學。

    顧貞觀的官職並不高,所以他在史書上根本留不下姓名,反倒是他的文學成就在清朝文壇算是佔有一席之地,他與納蘭性德以及曹貞吉並稱為京城三絕。

    真正讓顧貞觀聞名於世的還是他與清代第一大詞人納蘭性德的深厚友誼,也因為納蘭性德這句德也狂生耳而被後人熟知。

  • 12 # 閒庭信步講歷史

    大家好,我是閒庭信步,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一)汪倫

    看到這個問題之後,我腦海中跳出的第一個人物就是汪倫。因為李白的這首詩實在是婦孺皆知,流傳太廣了。

    汪倫,歙州黟縣(宣州太平縣,今安徽黃山市黃山)人,開元年間,他任涇縣令,與李白是好朋友,他本來註定是要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但是李白的一首《贈汪倫》,讓他被無數人銘記(本詩要求背誦)。當時汪倫邀請李白到家中做客,汪倫盛情款待,李白也連住數日,當李白想乘舟離去、前往廬山的時候,汪倫為其設宴餞行,並且拍手踏歌,還贈與李白兩罈美酒。李白感激汪倫盛情,便寫詩一首。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二)李凝

    李凝是賈島的朋友,應該是一個隱士,除此之外,史料中再無關於李凝的記載。但是賈島的《題李凝幽居》,讓李凝這個人直到現在被人記住。

    題李凝幽居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三)

    辛漸

    辛漸和李凝給人的感覺差不多,歷史沒有什麼記載,但是七絕聖手王昌齡讓他這個好朋友名揚天下了。其實《芙蓉樓送辛漸》有兩首,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只知道第一首。

    王昌齡

    其一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其二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關於這三首詩的吟誦物件,本來都是名不見經傳,但是因為好友的詩而流傳於世。

  • 13 # 臥聞海棠

    在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人都只是渺小的塵埃。特別是在資訊記錄和交流都非常不發達的古代,能夠流傳後世、史冊留名的人可為少之又少,古代許多人之所以會作出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其目的就是為了名傳後世。就比如桓溫就說過:“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復遺臭萬載耶?”意思是如果不能流芳百世,就算遺臭萬年也要史冊留名。

    然而歷史也有戲劇性的一面,有些人奮鬥了一生想要史冊留名,最後還是被世人遺忘了,也有一些人都沒做什麼大事,卻因為一句詩詞而名揚天下,這樣的例子其實並不少,今天我就來舉幾個例子: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因怕老婆而出名

    河東獅吼這個成語大家都知道了,是用來形容家裡老婆很兇的,而這個成語的主人公就是一個原本寂寂無名,卻因為一句詩而被世人記住的人,他就是陳慥陳季常。

    陳慥是蘇軾的朋友,在歷史是很少有關於他的記載,但是蘇軾為他寫了一首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因閒而名傳後世

    同樣是蘇軾的作品,蘇軾曾經寫過一篇短文《記承天寺夜遊》:

    ……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張懷民是誰?很多人翻遍史冊也找不到詳細的資料,但偏偏因為蘇軾這篇文章而被世人所記住。這麼一看,要放到今天,蘇軾家門檻可能都要被踏破了——他怎麼就能捧一個紅一個呢?其實仔細想想這也不奇怪,畢竟蘇軾是我國曆史絕無僅有的文學天才,只要是他的作品,後人都會一字一句的去研究,那些他只是隨口一提的人,自然也成了名傳後世的存在。

    情比水深——一個普通村民被李白一首詩捧紅了

    既然說到我國古代的天才詩人,還有一人跟蘇軾相比也絲毫不遜,那就是李白。蘇軾能因為一首詩捧紅一個人,李白自然也可以,就比如《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汪倫何許人也?翻遍所有資料也沒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然而就是這麼個誰也不知道他是幹什麼的人,卻被中國人口口相傳唸叨了一千多年。

  • 14 # 文史老火湯

    1.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如果不是李白的《將進酒》,誰知道岑夫子和丹丘生是誰?現在李白這首詩流傳多久,他們的名字就流傳多久了。

    2.汪倫。出自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汪倫當時可能是名人,但如果不是因為李白這句詩,也早就被人忘記了。

    3.黃四娘。出自杜甫《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我們雖然不知道黃四娘具體是誰,但杜甫把她寫入詩後,她也家喻戶曉了。

  • 15 # 鴻客行文史

    茫茫宇宙,古往今來,昨日流水小橋,明朝荒崗亂墳,凡是在歷史上留有名氣的自然是有難度的,一個普通人靠著著名詩人的詩句,讓我們現代人在老師家長的要求下,反覆吟誦他們的名字,應該是一件機緣巧合的大事。下面舉三個一首詩而名傳千古的,名次有先後:

    第三名 黃四娘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這首杜甫的七絕句,總共有七首這是其中第六首,當時杜甫在成都建好了草堂,遠離了安史之亂的離亂以及唐肅宗朝廷上的杜甫,開始了新的生活。此時他的心境早已沒有了困頓長安十年,一心求仕的功利心。一路上所見到的黎民所受的戰亂之苦,讓他更加珍惜眼前春和景明的繁盛景象。

    黃四娘作為杜甫的鄰居,可謂種花之家,我們可以想象到一位花朵滿院,養花持家與人和睦的大娘形象,因為蝴蝶的“留連”,鶯鳥的“自在”,就是主人寬和心境的體現,這也是詩人亂世中得到一個安寧之所的欣慰。

    第二名 岑夫子 丹丘生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李白這首《將進酒》寫的是蕩氣迴腸,真是自信激流五百年,用戴建業老師的經典來說就是感覺自己NB的不行。勸酒勸到了這個分量,兩個朋友能不給李白賞面子嘛。

    岑夫子,岑勳,李白的三首首詩中出現了他,可見於李白交往的程度不淺,而丹丘生作為一位著名的隱士,在李白的詩中出現了十一次,交情可以說是極其深厚了。

    這首詩的創作時間爭議較多,但一般認為是李白在天寶三年被權貴排擠,賜金放還以後,為了發洩心中的煩悶之氣,與兩位好友飲酒發散性情的作品,充分表現了李白浪漫主義的情懷。

    第一名 汪倫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中出現了李白和汪倫兩個人名,一個是光耀千古的大詩人,一個是山野村夫,兩個人就這麼機緣巧合之下,凝固在了這首名作之中,汪倫是誰?何德何能,有這樣的待遇哪?

    其實原來認定汪倫只不過是,涇縣桃花潭附近賈村的一個村民,在李白遊覽時,常常以美酒款待李白,其實當代學者根據家譜考證,汪倫是涇縣一帶的名士與李白多有詩文唱和,另外清代袁枚筆記中說汪倫是涇縣豪士,邀請李白前來遊玩,走時贈送李白名馬八匹,絲綢百段,命人送到船上。

    中國古代詩歌一向主張含蓄,李白詩歌卻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寫的直白豪爽,自己乘舟離開是常態,可是汪倫以踏歌的形式來送行,風格古樸,氣氛隆重讓李白多了幾分驚喜,誰不愛別人的捧場哪?李白是凡人,也是“仙人”。

    李白的仙處體現在後兩句詩,一般詩人會說“恰似汪倫送我情”,可是李白說“不及”,把對友情的描寫,推到了極致境界,自己和汪倫身價倍增,不得不說這是詩人創造力的體現,汪倫被後人記住值了。

  • 16 # 斷指閒談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汪倫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杜少府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武判官

  • 17 # 史客不輕鬆

    1《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大家都記住了汪倫這個人。

    2《江畔獨步尋花》

    唐代: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黃四娘原本默默無聞,此詩一出,名聲大噪。

    3 《江南逢李龜年》

    唐代: 杜甫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崔九隨著這首詩流傳了一千多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位溜鬚拍馬屁,另一位做事認真負責。領導會喜歡誰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