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蜀劍
-
2 # 路遙lgy
遼是耶律阿骨打建立的國家。他們是遊牧民族,傳襲下來與外族通婚的習俗。
耶律阿保機建立遼國後,他嚮往中原漢族的文明,佩服漢高祖劉邦,於是自己改姓“劉”。與他一起打江山建國的兩個大臣(拔里氏好像)也非常有功。感覺就像漢朝的蕭何,於是將他們的後代改姓“蕭”。並與耶律家族世代通婚。由此,遼國的太后都姓蕭。
北宋初時,與楊家將對陣的遼國蕭太后,她姓蕭名綽,字燕燕,生於遼穆宗耶律璟應歷三年,是北府(遼國分南北兩府,北府指遼國本地,南府指燕京(北京)。天龍八部裡蕭峰是南院大王就是指燕京)宰相蕭思溫的女兒。遼景宗耶律賢即位後,先選為貴妃,再冊封為皇后。
982年,遼景宗駕崩,蕭綽被“尊為皇太后,攝國政”。當時她的兒子大約十一歲左右,她不畏妄言大膽啟用韓德讓輔佐自己,很快使政權穩定。
宋太宗看到遼國皇帝去世,986年趁機出兵三路征伐遼國。蕭太后親自帶軍到燕京前線,結果宋軍被打敗,楊繼業在回撤時被耶律斜珍圍困抓獲。楊繼業絕食三天而亡,蕭太后命人在宋遼邊境給楊繼業修廟以表敬重。
也正是這位蕭太后在後來主動出兵北宋,與宋朝簽訂了《澶淵之盟》。遼國世代都是蕭太后,唯有蕭燕燕是遼國太后裡最出色,她執政期間也是遼國最強大的時期。而蕭太后,被史學家稱為歷史上偉大的女軍事家之一。
蕭太后後來還政於自己的兒子。她一生充滿傳奇,掌握政權的同時,也收穫了愛情。她被稱為是“魚和熊掌兼得”的女人。
-
3 # 當代曹植
耶律阿保機稱帝后,他接受漢族的統治制度,並崇尚中原的封建文化,故以漢高祖劉邦而自居,耶律阿保機還把隨自己四處征戰的妻子述律平比作漢初的名相蕭何,並賜蕭姓為述律家族的姓氏,為共享榮華富貴,耶律阿保機規定大遼皇后只能從蕭氏一族中產生。
所以自從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開始,耶律氏和蕭氏就建立起了鐵板似的嫁娶關係。
在遼朝九帝共計二百餘年的歷史中,只出現過一次不姓蕭的皇后,而且還是個漢族女子,那就是比遼世宗大11歲的甄氏。
北宋初時,與楊家將對陣的遼國蕭太后,她姓蕭名綽,字燕燕,生於遼穆宗耶律璟應歷三年,宰相蕭思溫的女兒。遼景宗耶律賢即位後,先選為貴妃,再冊封為皇后。
982年,遼景宗駕崩,蕭綽被“尊為皇太后,攝國政”。當時她的兒子大約十一歲左右,她不畏妄言大膽啟用韓德讓輔佐自己,很快使政權穩定。
宋太宗看到遼國皇帝去世,986年趁機出兵三路征伐遼國。蕭太后親自帶軍到燕京前線,結果宋軍被打敗,楊繼業在回撤時被耶律斜珍圍困抓獲,楊繼業絕食三天而亡。
這位蕭太后在後來主動出兵北宋,與宋朝簽訂了《澶淵之盟》。遼國世代都是蕭太后,唯有蕭燕燕是遼國太后裡最出色,她執政期間也是遼國最強大的時期。
-
4 # 故事玩家文武公
遼的皇后為什麼大都姓蕭,與楊家將對陣的蕭太后是誰?且聽我一一道來。
遼朝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起來的朝代,從遼國建國到滅亡歷經二百一十年(一說209年),除了遼世宗的皇后是從後唐搶來的漢族甄姓宮女外,其餘的十八位皇后都姓蕭。
首先要說,古時的契丹族幾百年來一直都是沒有姓氏的,直到耶律阿保機執政的文化融合時期才發生來了重大的改變。
據《契丹國志·部族志》記載:“契丹部族,本無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居地裡。至耶律阿保機變家為國後……仍以所居之地名曰‘世裡’為姓。‘世裡’者,上京東二百里之地名也。”
該段記載中所指的上京是如今的內蒙古巴林左旗,“世裡”的漢音翻譯就是“耶律”,而阿保機在自己名字的前面加上了“耶律”二字,也就意味著從此以後,“耶律”也就成了契丹皇族的姓氏,契丹族上行下效,至此也開始有了各自的姓氏。
蕭是契丹的大姓家族,最早是由遼太宗冊封的,根據《遼史·后妃傳》中記載:“太祖稱帝,尊祖母曰太皇太后,母曰皇太后,嬪曰皇后……太祖慕漢高皇帝,故耶律兼稱劉氏,以乙室、撥里氏比蕭相國,遂為蕭氏。”由此可以看出,耶律阿保機自比劉邦,而後來的契丹大族蕭氏則被比作他的蕭何,契丹蕭姓也就由此發展開來。
當然,遼國的蕭氏因受寵於皇家,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後來的族群構成也變得很複雜,總之結果就是變成了大族大姓,也是歷代遼國皇帝拉攏和親的物件,因此姓蕭的皇后妃嬪也就多了起來。
後來,伴隨著各類演義傳奇故事的流行,“契丹蕭太后”也成為了一個遼國的標誌性名詞,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蕭太后,莫過於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后蕭綽。
她也是我們在戲劇舞臺上經常看見的人物,伴隨著楊家將忠義無雙的故事,廣泛傳播於民間,名聲極大。
以上就是關於遼國蕭後的故事總結,感謝閱讀。
-
5 # 尋根拜祖
遼國的皇后,除了遼世宗耶律阮,曾經立了一位漢人皇后甄氏外,其餘的皇后都行蕭。原因就是太祖耶律阿保機曾有遺言,皇族只與蕭氏通婚,所以就導致遼國只有皇族耶律氏,和後族蕭氏兩大家族的假象。
在所有的蕭太后中,名氣最大的當屬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后,遼聖宗耶律隆緒的母親,大名蕭綽,小字蕭燕燕的蕭太后。演義《楊家將》中,那個叱吒風雲的蕭太后就是她。
遼國後族為何都姓蕭歷史上遼國共九帝,除了遼世宗耶律阮隨太宗耶律德光滅後晉時,從後晉皇宮虜得一宮女甄氏,即位後立為皇后外,其餘的皇后都姓蕭。即便耶律阮,後來也頂不住大臣們的反對,又立了一位蕭姓皇后,形成倆皇后並列的格局。
有人可能會問: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皇后,即開國皇后述律平,她不是姓述律嗎?述律氏就是蕭氏!
關於遼國的後族蕭氏的起源很複雜,將主流說法簡單概括為以下幾點:
1.契丹的姓氏文化受中原影響
契丹是北方遊牧民族,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他們的姓氏文化並不發達,甚至到遼國滅亡,很多平民都沒有姓氏,貴族的姓氏也不固定,受漢文化影響很深。
唐朝初年,契丹處於大賀氏執政時期,唐太宗賜當時的首領大賀窟哥國姓“李”。唐中期,大賀氏失去可汗位,進入遙輦氏執政時期,遙輦氏又被唐玄宗賜姓“李”。
耶律氏是遙輦氏八部(迭剌、乙室、品、楮特、烏隗、突呂不、涅槃、突舉)之一,迭剌部的一個分支,隨著耶律氏的崛起,自耶律阿保機起,他個人壟斷了可涵的位置。
從以上資料看,契丹種姓並非有人認為的,只有耶律和蕭兩個,而是契丹的姓氏文化不像中原那樣發達,受漢文化影響很大,經常變化,大賀、遙輦、迭剌都曾經是他們的國姓,只是後來消亡了。
2.契丹蕭姓的由來
蕭,一看就不是契丹姓氏,而是漢姓。那麼它怎麼成了契丹後族的主用姓氏了呢?
主流說法是,耶律阿保機登基後,為了表彰皇后述律平,及其家族的貢獻,賜述律家族姓“蕭”,並留下一道聖旨,今後皇族只能與蕭氏通婚。這就是為何遼國的皇后,一律姓蕭的原因。
這裡有兩個問題:耶律阿保機為何賜述律氏姓“蕭”?蕭氏就等於述律氏嗎?
①耶律阿保機為何賜述律氏姓“蕭”?
按《遼史》記載,耶律阿保機稱帝后,自比漢高祖劉邦,認為述律平就是他的蕭何,所以賜述律氏為“蕭”姓,很有討彩頭的意思。不過,即便《遼史》,對這個說法也有點含糊,於是又有另一種說法:
“有謂述律皇后兄子名蕭翰,為宣武節度使,其妹復為皇后,故後族皆以蕭為姓。”說述律平的外甥本名叫“蕭翰”,也就是說,述律平早就姓蕭了,說述律家族自稱是蘭陵蕭氏後人。這話恐怕也有貼金的成分,述律氏本是回鶻人,怎麼跟蘭陵蕭氏結上親的,空口無憑吶。那都是學術界的事,我們暫時還是以主流說法,耶律阿保機賜姓為準吧。
②蕭氏就等於述律氏嗎?
述律氏被賜“蕭”姓,不是說蕭氏等於述律氏,因為除了述律氏,還有其他被賜姓蕭的家族,包括拔裡、乙室:
“太祖慕漢高皇帝,故耶律兼稱劉氏,以乙室、拔裡比蕭相國,遂為蕭氏。”拔裡和乙室都是原契丹遙輦部落的一個分支,可以簡單理解為漢人的某郡望、家族聯盟。他們與耶律氏所在的迭剌部一起,共同構成契丹遙輦氏。
本來遙輦部八大部落,都有機會輪流享有做可汗的資格,但是自從被耶律阿保機壟斷後,原始的選舉制度被強權的世襲取代了。為了籠絡人心,阿保機登基後,賜乙室、拔里氏為國舅姓蕭氏。
也就是說,契丹的蕭氏,不能簡單看做中原的蕭氏,它是一個多氏族的混雜,包括了述律氏、乙室氏和拔里氏等多個氏族。
3.契丹為何給人印象只有耶律和蕭兩姓
契丹的種姓其實也很多,但是給我們的感覺,像是隻有兩個姓。導致這個現象的,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①一是契丹姓氏文化不強,很多人沒有姓氏。
在中原漢人意識中,姓比名重要,姓代表了個人的身份認同,乃至社會地位,是個人的歸屬感所在,名才代表個人,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社會屬性大於個體屬性,所以姓氏很重要。
契丹則沒有這個概念,他們的對姓氏文化的發展,大致還處於商朝部落聯盟時期,只有貴族才有姓。
②二是皇族與蕭氏通婚的規定,隱沒了其它種姓
姓氏最本源的概念就是代表身份,當然是代表身份和社會地位的高貴,耶律阿保機的“耶律”和“蕭氏”通婚令,等於事實上將契丹的貴族群體,限制在了這兩大種姓。遼國的政治,也就成了皇族與後族的“家務事”。
在這個環境下,原本姓氏概念不強的契丹人,為何還要守著並不高貴的姓氏?
創下太后親臨戰場記錄的蕭綽遼國的太后大多很“兇悍”,也流行給太后加尊號,而且是“天字號”,除了第一為太后述律平,稱“地皇后”,此後加號一律稱“天”,蕭綽就是第一位“天字號”皇太后,史稱“承天皇太后”。
歷史上有名的“醉王”遼穆宗耶律璟,在行獵途中被近侍殺害。時任南京留守的蕭思溫,立刻封鎖訊息,並與南院樞密使高勳、飛龍使女裡等人,秘密擁立耶律賢為皇帝,耶律賢就是遼景宗。
因為擁立之功,蕭思溫被遼景宗任命為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尚書令、魏王,並冊立其女為貴妃,其女就是大名鼎鼎的蕭綽蕭燕燕:
“保寧初,為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仍命世預其選。上冊思溫女為後,加尚書令,封魏王。”1.歷史上唯一稱“朕”的皇后
蕭綽政治上的才能,在遼景宗時期就已經展現無遺。遼景宗晚年由於健康問題,不能親臨朝政,將政務大多交給蕭綽打理。蕭綽主持朝政期間,遼國政治清明,經濟發展迅速,軍事實力大增,上至公卿,下至百姓,都對這位女政治家欽佩不已。
遼景宗對蕭綽的信任也是無以復加,他多次提升蕭綽的政治地位,幾乎將她與自己並列:
“二月壬寅,諭史館學士,書皇后言亦稱“朕”暨“予”,著為定式。”由此,蕭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可以自稱“朕”的皇后,比武則天還要牛!遼景宗駕崩前,留下遺詔,所有軍國大事,一律聽命於皇后。
2.政治才能卓著的皇太后
遼景宗駕崩後,蕭綽敏銳地意識到,自己能力再強,失去了遼景宗的庇護,各派政治勢力有可能會出現反彈,自己能不能獲得他們的支援非常重要。這種清醒的認知,讓她度過了主少國疑的危險期。
蕭綽首先看中了手握重權的兩位大臣,漢臣韓德讓,契丹貴族耶律斜軫:
“後泣曰:‘母寡子弱,族屬雄強,邊防未靖,奈何?’耶律斜軫、韓德讓進曰:‘信任臣等,何慮之有!’於是後與斜軫、德讓參決大政,委于越休哥以南邊事。”透過這兩個人,蕭綽很快穩定了局勢。又透過聯姻,軍事改革,解除了宗室的軍權,從而大權獨攬,穩固了皇權。這一系列的動作,都是在波瀾不驚的情況下達成,讓人驚歎。
3.數次親臨戰場的巾幗皇太后
蕭綽還創造了皇太后兩次親臨戰場的歷史。
北宋雍熙三年,遼統和四年,宋太宗錯誤判斷形式,發動了旨在收復燕雲十六州的雍熙北伐。宋軍兵分三路,其中楊繼業作為副將,雖潘美從雁門出發。蕭綽得到訊息,立刻宣佈,與遼聖宗一起御駕親征:
“詔宣徽使蒲領馳赴燕南,與休哥議軍事;分遣使者徵諸部兵益休哥以擊之;復遣東京留守耶律抹只以大軍繼進,賜劍專殺。乙亥,以親征告陵廟、山川。”這次規模浩大的戰爭結果,以宋軍的慘敗告終,宋太宗趙光義自己屁股上都捱了一箭,差點死在戰場,趙匡胤積累的軍事家地幾乎敗壞一空!名將楊繼業就是在這一戰中,身負重傷被俘,絕食三天後殉國。
蕭綽第二次親征,發生在北宋鹹平六年,遼統和二十一年。這一次是遼國主動進攻,意圖收復關南十縣。
不過,這一次遼軍遭遇了北宋的頑強抵抗,遼國大將蕭撻凜在巡城中,被宋軍的弩子床意外射殺,重創了遼軍氣勢。蕭綽得到蕭撻凜的死訊嚎啕大哭。
在宋軍主和派的堅持下,宋遼達成了著名的“澶淵之盟”,遼國以“不勝而勝”,掐著一紙合約撤軍。
就在澶淵之盟全面達成後的第二年,五十六歲的“承天太后”蕭綽病逝。
-
6 # 大明人
原來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非常崇拜漢高祖劉邦,於是認為遼國的皇后應該像漢高祖劉邦的相國蕭何一樣,於是耶律阿保機把與皇族世代通婚幾個姓氏全部都賜姓蕭了。
所以,蕭氏並非遼國的原有姓氏,而是世代與耶律皇族通婚的幾個姓氏的混合,正因為如此,蕭氏一族逐漸成為遼國的大族,先後出現很多皇后、王爵還有宰相,在遼國的尊榮只次於國姓耶律氏。
《楊家將》裡的蕭太后是遼景宗皇后蕭綽,別名蕭燕燕,她是遼國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
蕭綽(953年6月18日 -1009年12月29日 ),小字燕燕 ,契丹族,遼朝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在她攝政期間,遼朝進入了最為鼎盛的時期。
-
7 # 阿冬出村
遼國皇后基本都姓蕭,這主要跟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有關。在遼國建國之前,契丹各部實際上沒有固定的姓氏,直至遼太祖統一建國後,才以耶律定為遼國皇族姓氏。而這位皇帝還是劉邦的小迷弟,認為皇后的位置就跟漢朝的蕭何一樣重要,所以後面立的皇后都賜姓蕭。所以遼國的蕭姓皇后是由多族組成的,這也使蕭氏漸漸成為遼國第一大姓。
至於跟楊家將對陣的那位蕭太后,是遼聖宗之母“承天皇太后”蕭綽,小字燕燕。蕭太后,在做皇后時就幫助遼景宗處理朝政。遼景宗病逝後,蕭太后除了要照顧年幼的遼聖宗,還要面對勢力雄厚的親王宗室。在大臣耶律斜軫和韓德讓的幫助下,逐步掌握了實際權力,實施變革,使整個遼國國力越來越強
公元986年,宋朝分三路進攻遼國。同年五月,蕭綽親自戎裝上陣,正面對抗曹彬大軍,打敗曹彬所部後,又騰出兵力對抗西路楊業大軍,楊業之子楊廷昭以及所有部屬全部殉國,楊業最後也被蕭綽所擒,最後被斬下頭顱送回送軍營。
公元1005年和宋朝簽訂了澶淵之盟,往後百餘年兩國保持一個較為平和的局面。
公元1009年,蕭綽病逝,終年57歲。
-
8 # 人者仁義也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點,遼朝本身就是由契丹族產生的,契丹族本身有兩個大姓氏,一個人是耶律,一個就是蕭姓。
在武則天時期,契丹族當時被武周的軍隊打得打敗,阻午可汗組合了殘存的契丹人,這些殘存的契丹人就是後來契丹八部的來源,其中耶律氏被劃分為三部,也就是大賀,遙輦,世裡三部,而其中審密姓劃分為兩部,也就是乙室己、收裡二部。但是也有很多是由耶律氏和審密氏共同構成的。由於血緣關係,一般近親不會結婚,所以耶律氏一般和審密氏通婚,這也是契丹族的傳統。
審密姓之所以變成蕭姓,這要談到一個人,他叫做耶律阿保機,耶律阿保機是契丹迭剌部霞瀨益石烈耶律彌里人,此人十分仰慕漢族文化,在耶律阿保機當上契丹可汗之後,他十分崇拜漢高祖,於是讓耶律氏兼姓劉氏,而乙室己、收裡二部的審密氏改姓蕭氏。
所以遼朝的皇后都姓蕭,是因為遼朝的契丹族本身就有兩個大姓,一個是耶律氏,一個是蕭氏,同姓不婚所以耶律氏一般都會娶蕭氏的契丹族女子為妻。作為契丹皇族的一支耶律氏來說也是如此。
楊家將來自於中國古代的評書演義,裡面和楊家將作對的蕭太后應該是蕭燕燕,因為遼朝和宋代發生戰爭,其中又有太后和楊家將參與的,在歷史上只有雍熙北伐。趙光義於986年正月二十一日(3月4日),對遼發動“雍熙北伐”。宋太宗派潘美擔任雲、應、朔等州都部署,雲州觀察使楊業為副將,率兵出雁門攻打遼朝,其中耶律斜軫在西面抵禦西路宋軍楊業一路。
在楊業和耶律斜軫的作戰中,不同於楊家將傳說中潘美是重大惡人,相反當時最大的惡人是宋太宗指派的監軍王侁,王侁是監軍,他的權力比主帥潘美要大,但是王侁並不瞭解軍情。面對遼國的大軍,他先是強迫楊業出征,楊業只好從命,然後提出要在陳家谷口接應,王侁答應,但是等到接應的時候,王侁以為契丹軍隊被打敗撤走,想要爭攻,又從陳家谷口離開,最後楊業因為無人接應而被遼軍俘虜,楊業選擇絕食而死。
楊業死後,蕭燕燕命人割下楊業的頭顱,傳首遼宋邊界以此震懾宋軍。而宋太宗統帥的三路大軍也未能勝利,最後宋朝和遼朝議和。
1003年,蕭燕燕再度統兵南下,意圖收復關南十縣,遼朝大軍一路南下直抵澶淵,最後寇準請求宋真宗御駕親征,在澶淵宋軍擊敗遼軍,最後雙方議和,此後再也沒有大規模戰事,史稱“澶淵之盟”。
蕭燕燕作為太后攝政遼國的政事四十多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傑出的女政治家,在澶淵之盟結束後不久去世。
-
9 # 鄜延路節度使李
耶律阿保機將其母親、祖母、曾祖母、高祖母家族的姓氏拔里氏、乙室氏賜姓蕭氏。相傳是因為他本人羨慕蕭何輔助劉邦的典故。耶律阿保機的皇后名述律平,其子耶律德光即位後,亦將述律氏賜姓蕭氏。故蕭氏有遼朝後族之稱。阿保機漢名姓劉名億,長子耶律突欲漢名劉倍。
至於跟楊家將的蕭太后,叫蕭綽。她的父親是遼朝北府宰相及駙馬蕭思溫,母親是燕國公主呂不古也是遼穆宗的姐姐。蕭綽有兩個姐姐,三姊妹年紀差距頗大。長姊伊勒蘭嫁宋王耶律喜隱,封為宋王妃,宋王叛亂後,被其夫牽連遭廢黜,稱為夫人。二姊和罕嫁齊王耶律罨撤葛,封為齊王妃。
蕭綽自幼便聰明伶俐,姿色豔美,而且成熟得很早。有一次,父親蕭思溫看他的三個女兒掃地,其他女兒草草地就收場了,惟蕭綽掃得最為乾淨,高興地說:“此女必成大事。”遼景宗繼位後,因為蕭思溫擁戴有功,將蕭綽封為貴妃,保寧元年(969年),被封為皇后。
當年生下景宗長女觀音女,保寧三年(971年),生下景宗長子隆緒即遼聖宗。遼景宗體弱多病,有時無法上朝,軍國大事大多由皇后蕭綽代理。保寧八年(975年),遼景宗諭史館學士:“在書寫皇后言論時也應稱‘朕’或‘予’。”這表明蕭綽可代皇帝行使職權,遼景宗的許多政績都有蕭綽的功勞。
乾亨四年(982年),遼景宗崩,遼聖宗繼位,尊蕭綽為皇太后,攝政。時蕭綽30歲,聖宗12歲,父蕭思溫於保寧二年(970年)被害,無嗣,使得蕭綽無外戚可以依靠。而諸王宗室二百餘人擁兵自重,控制朝廷,對蕭綽及聖宗構成了莫大的威脅。她哭著說:“母寡子弱,族屬雄強,邊防未靖,怎麼辦啊?”,耶律斜軫、韓德讓回答:“只要信任我們,有什麼可以憂慮的。”
於是讓耶律斜軫、韓德讓參決大政,並把南面軍事委派給耶律休哥。後又讓韓德讓總管宿衛事,保障聖宗母子的安全。漢人大臣韓德讓很得蕭綽寵信,撤換了一批大臣,並下令諸王不得相互宴請,要求他們無事不出門,並設法解除了他們的兵權。靠這樣,聖宗和蕭綽的地位才穩定下來。統和元年(983年),聖宗率群臣給蕭綽上尊號承天皇太后。
蕭綽幼時曾許配給韓德讓,未履行婚約就嫁給景宗。
據野史記載景宗死後,蕭綽認為韓德讓極有政治才能,決定改嫁韓德讓。而當時契丹的風俗也允許如此。她私下對韓德讓說:“吾常許嫁子,願諧舊好,則幼主當國,亦汝子也”,後蕭綽派人秘密毒殺韓德讓的妻子李氏。韓德讓則無所顧忌的出入宮闈,出獵聽政,兩人都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並排而坐,晚上則睡在一個帳篷裡。聖宗也把韓德讓視作自己的父親來侍奉他。
蕭綽治國有方,聽到好的建議必定採納,賞罰分明。為了籠絡群臣,她給許多大臣加官進爵、或是繪像於景宗乾陵,使群臣盡其忠而效其力。又為了取得人心,她又作了許多平反工作。例如統和元年十二月,下令凡是結案發落而有冤枉者,可以到御史臺上訴。統和二年四月、同年六月從朔日至月底、以及次年六月,蕭綽都親自審訣滯獄。後來她又把以前契丹人和漢人發生糾紛時重責漢人,改為契丹人和漢人同罪同罰,調整兩族關係,鞏固於燕雲十六州。
統和四年(986年),宋太宗認為遼聖宗年幼而母后攝政,再度大舉北伐,以收復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正月,宋軍兵分三路,東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雲州朔州,其中西路軍中有宋朝名將楊業。蕭綽命耶律休哥守幽州,耶律斜軫抵禦中路及西路宋軍,她自己親率遼聖宗駐紮駝羅口居中策應。
起初宋軍取得很大進展,攻陷岐溝關、固安、涿州等地,寰州、朔州、應州等地降宋。而蕭綽與遼聖宗支援耶律休哥,大敗宋大將曹彬所率的東路軍,宋軍死傷不計其數。七月,又命耶律斜軫對東路和中路宋軍反擊。由於東路軍慘敗,宋的北伐其實已經失敗,宋太宗下令全線撤退。在撤退途中,遼軍俘宋將楊業,後者不降絕食而死。
統和二十二年(1004年)閏九月,蕭綽以索要周世宗收復的關南地為名,大舉伐宋。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遼軍勢如破竹,十一月就至宋都開封的門戶澶淵。宋真宗畏敵,一度欲遷都南方,而後在宰相寇準的堅持下御駕親征,到達澶淵前線,宋軍士氣大振。遼大將先鋒官南京統軍使蕭撻凜在前線察看地形督戰時被射中頭部,當晚死去。
遼軍士氣受挫,又孤軍深入,十分疲憊,加之後方宋軍襲擊其後路,遼軍敗局已定。蕭綽利用宋真宗急於求和的心態,與宋朝談判,在軍事上宋朝稍見上風的情況下,達成澶淵之盟,平安撤回。宋朝此後每年需向遼朝繳納白銀十萬兩、帛二十萬匹。
-
10 # 旅行者說文史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青山綠水之間走來的白馬青牛關於契丹的起源一直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英俊少年騎著一匹白馬沿土河(老哈河)東行。有一位美麗的姑娘,坐著一輛青牛拉著的勒勒車,順著潢水(西拉沐淪河)而來。在潢水與土河交匯處的木葉山,他們相遇、相識、相愛,以天為證,以地為媒,結為了夫妻,他們的後代就是契丹人。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遼上京博物館廣場的白馬青牛雕塑
這個美麗的傳說,在契丹人心目中可信度極高,他們最初的兩個原始部落就叫白馬和青牛。契丹早期的部落首領在《遼史·營衛志》中記載:“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為八部,居松漠之間”。從這裡我們看出,契丹的始祖叫奇首,生有八個兒子,其子孫人丁興旺,逐步發展成了契丹八部,這就是古契丹的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鬱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等八個部落聯盟。
雖然,奇首在古籍中的記載只有寥寥數語,但是在契丹部落中影響極大,在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後,曾數次“登都庵山,撫其先奇首可汗遺蹟”,並在木葉山供奉奇首可汗夫妻的神像及八個兒子的聖像,並以白馬、青牛祭之,這也說明了,奇首可汗的傳說於契丹建國前就已在契丹人中流傳了。
古契丹八部大致存在的時間跟中原王朝的北魏、東魏和北齊一致;到了唐貞觀年間,古契丹八部逐漸演化為了大賀氏八部。開元年間,契丹大賀氏首領,唐朝松漠都督府都督李娑固的部下靜析軍副使可突於驍勇善戰,深得眾心。李娑固就想殺掉可突於以絕後患,不料行事不秘,事情敗露,可突於反攻李娑固。李娑固不敵,不久就被可突於殺死。可突於先後又扶持了李鬱於、李吐於、李邵固為主,到了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可突於殺李邵固,立遙輦屈列為王,大賀氏聯盟消亡,契丹進入了遙輦氏八部時代。
此時,契丹八部之一的迭剌dié là ]部由於接近中原地區,眾多漢族人民流入契丹地區的迭剌部。使迭剌部成為契丹部落聯盟中生產最先進的一部。阿保機就出生於迭剌部的一個貴族家庭,他的祖父就是當初契丹迭剌部的夷離堇[ yí lí jǐn ]。夷離堇就是契丹族各部軍事最高首領。就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耶律阿保機自幼年起就“拓落多智、與眾不群”。
唐天覆元年(公元901年),年僅29歲的耶律阿保機成為了迭剌部新的夷離堇,擔負起了領兵打仗的重任,他先後進攻于越,統兵室韋,又南下攻掠河東、代北,屢建奇功。
公元907年,出自遙輦氏族的契丹最後一任部落聯盟首領痕德堇可汗病逝,他在臨終前留下遺囑:“汗位不再按慣例傳給遙輦氏了,讓迭剌部的耶律阿保機擔當重任吧。”
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後,就宣佈將自己的部族迭剌部和痕德堇可汗所在的部族遙輦部改為耶律氏,而將與迭剌部和遙輦部通婚的部落都改為蕭氏,所以,整個契丹(遼)王朝,幾乎所有皇后都姓蕭。
巾幗英雄蕭綽在《楊家將》等藝術作品中出現的蕭太后是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后,此時,離耶律保阿機建國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
耶律阿保機死後,由於皇后述律平的干涉,太子耶律倍與皇位失之交臂,次子耶律德光繼位,是為遼太宗。
遼太宗耶律德光的雄心壯志一點不亞於父親,他僅用極低的代價,幫助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解除了危難,就得到了幽雲十六州。這一新領土的獲得使契丹人控制了防禦中原的所有戰略關隘,讓後來的北宋歷代皇帝噩夢連連。
遼太宗耶律德光死後,契丹貴族害怕耶律阿保機的遺孀述律平再次干政,同時出於對太子耶律倍的同情,就擁立了耶律倍的長子耶律阮為帝,是為遼世宗。遼世宗聯合北漢劉崇攻打後周時,在火神澱為部下耶律察割所弒,年僅34歲。隨軍從徵的耶律德光長子耶律璟挫敗了察割的政變,成為了遼國的第四任皇帝,使得帝位再次迴歸遼太宗耶律德光一脈。遼穆宗耶律璟濫刑濫殺,酗酒荒政,被侍從殺死。由於耶律璟生前沒有兒子,就將遼世宗的次子耶律阮收為養子。所以耶律璟一死,耶律阮就登上了皇位,是為遼景宗。
遼景宗由於在幼年親眼目睹了遼世宗被耶律察割暗殺,所以就落下了體弱多病的毛病,經國大權便漸漸落到了皇后蕭綽手中。
蕭綽原為契丹(遼)北院樞密使蕭思溫之女,是一位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不平凡女性。她16歲進宮,不久就被立為皇后,並一心一意幫助多病的丈夫處理政務,時間一長,她便能得心應手地處理家國大事和駕馭群臣。
遼景宗耶律賢因勞累過度病死在遊獵途中,年僅35歲,臨終前,立下遺囑:”長子耶律隆緒繼位,軍國大事聽命於皇后。”此時,耶律隆緒年僅12歲,而皇后蕭綽也剛過30歲,正處於意氣風發、風姿綽約的年齡。在遼聖宗耶律隆緒前期,遼國真正的權力始終掌握在蕭綽手中,甚至在遼聖宗統和二十七年(公元1009年)蕭綽死後,遼聖宗親政後,仍然按照母親既定的治國大計不折不扣的執行,使遼國的發展達到了鼎盛。
蕭綽主政初期,朝廷並不穩定,對內有契丹各部之間相互攻伐,對外北宋不斷北伐,決心收復幽雲十六州。
對內,蕭綽她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了北院樞密使耶律斜軫,使其對自己忠心不二; 她將皇帝遼聖宗的坐騎換給宗室大臣耶律休哥,使其對自己感激涕零;她還委身下嫁給漢人出身的南院樞密使韓德讓,對他說:“吾常許嫁子,願諧舊好,則幼主當國,亦汝子也”。這就樣,蕭綽用過人的政治手腕穩住了群臣,也使遼聖宗的統治地位越來越鞏固。
對外,蕭綽面對宋太宗趙光義發動的北伐三路大軍,她一方面下令耶律休哥固守南京(今北京),阻止東路宋軍主力北進; 另一方面命耶律斜軫率兵挺進山西,阻擊西路宋軍; 而自己則親率精兵實施機動策應,與耶律休哥形成鉗擊態勢,在岐溝關(今河北諑州)一舉擊潰宋將曹彬統率的10萬東路軍,然後在中路、西路實施了大規模反擊,迫使宋軍全線潰敗,宋軍副帥楊業(《楊家將》楊繼業的原型)就在這次戰鬥中不幸被契丹大軍俘獲,絕食3日,壯烈殉國。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街頭的群雕,生動形象的反映了“澶淵之盟”的簽訂!
不僅如此,蕭綽還數次提兵南下,甚至直抵黃河北岸的澶州,迫使北宋與之簽訂了著名的“澶淵之盟”。“澶淵之盟”的簽訂結束了宋遼之間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識干戈”,也直接促進了契丹族與漢族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增進了兩族人民的友誼。
回覆列表
要分析這個原因,就要從遼朝的開國皇后述律平說起,述律平在14歲的時候,按照部族的習俗,嫁給了20歲的表哥耶律阿保機。兩人婚後的第9年,耶律阿保機被推舉為迭剌部的夷離堇(即本部酋長),隨後,耶律阿保機開始為統一契丹而東征西討,而述律平也緊緊跟隨在耶律阿保機的身邊,或為他出謀劃策,或馳騁於沙場,成為耶律阿保機不可缺失的參謀與幫手。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在統一契丹各部後,正式建立契丹國,自號“大聖大明天皇帝”,立長子耶律倍為皇太子,封述律平為“應天大明地皇后”,群臣簡稱述律平為“地皇后”。
耶律阿保機稱帝后,他接受漢族的統治制度,並崇尚中原的封建文化,故以漢高祖劉邦而自居,耶律阿保機還把隨自己四處征戰的妻子述律平比作漢初的名相蕭何,並賜蕭姓為述律家族的姓氏,為共享榮華富貴,耶律阿保機規定大遼皇后只能從蕭氏一族中產生。所以自從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開始,耶律氏和蕭氏就建立起了鐵板似的嫁娶關係,在大遼的皇后中,基本都是清一色的蕭姓貴族女子。
我們熟悉的“楊家將故事”便是在北宋初年,楊家將與遼朝最傑出的蕭太后對戰。在遼朝九帝共計二百餘年的歷史中,只出現過一次不姓蕭的皇后,而且還是個漢族女子,那就是比遼世宗大11歲的甄氏。
公元946年,當時還是遼朝大將的耶律阮跟隨遼太宗耶律德光攻克大梁(今河南開封),滅掉後晉,見到了時年41歲的後晉宮女甄氏,被她的風姿綽約所傾倒,遂納甄氏為妃。次年,耶律德光去世,耶律阮在部將的擁戴下即帝位,是為遼世宗,耶律阮隨即把甄氏冊封為皇后。只是後來耶律阮迫於有權有勢的蕭勢一族的聲討,又立了一個蕭氏女子蕭撒葛只為皇后,但仍保留了甄氏的皇后地位,這就使得大遼的歷史上出現了兩個皇后並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