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們愛歷史

    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於明朝的內閣制度。

    而且,不上朝不等於不理政。

    明朝的內閣輔政,皇帝還是要親自批閱奏摺的,最終的決斷權在皇帝手裡,用什麼人,誰來做什麼事(當然是指國家大事),也就是所謂的人事權吧,皇帝都是一手抓著。

    而且明朝的特務制度極其發達,這是一個很恐怖的統治手段。東廠 西廠 錦衣衛,你在家吃什麼飯皇帝都能知道,官員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了政局,至少穩定了內部政治局面。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軍權——一直在皇帝手裡,只要皇帝握著軍權,那還有什麼不好說的!

  • 2 # 世界的五彩斑斕

    說實話,很打臉。明朝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有本事的帝王線上,那麼沒什麼人敢明目張膽跟皇帝對著幹。一種是本事不夠的帝王線上,那就把當時的文人官僚階層臉皮揭下來了,皇帝用太監來背黑鍋跟文人官僚對著幹,監視文人官僚系統,覺得放的過還好說,放不過你,那就把一批男盜女娼的文人官僚幹掉一批,順便給皇帝給國家收回點貪贓枉法的錢,魏忠賢就是這麼幹的。這不惹得人文官僚階層對他是百般詆譭啊!當時明熹宗朱由校都跟崇禎說了,魏忠賢可以用,但崇禎這傻缺被文人忽悠瘸了,一上臺就把魏忠賢幹掉,又對太監做事百般限制,重用文人官僚,結果就真是皇權旁落,要人沒人要錢沒錢,文人官僚到後面根本不鳥他,明朝就是毀滅了!說白了,萬曆之後,明朝就是在太監們的制約下,還能維持著往前進!

  • 3 # 三天魚頭

    歷史上明清兩朝是皇權最集中的朝代,為什麼明朝沒有出現皇權旁落的現象,這主要得益於明朝皇帝的制衡政策和廢除丞相制的皇權集中政策。

    一、丞相制

    丞相制始於秦朝,是全國上下的最高國務長官,百官之首,總領天下政務,天下政務皆有丞相處理。所以導致丞相的權力非常之大,有時還能左右皇帝廢立。

    歷代帝王雖然透過丞相制,使自己的政治負擔大大減少,但由於丞相的權力之大,也讓皇帝為之忌憚。漢武帝時期,引用侍從左右地位親近的文武官員如侍中、諸吏、左右曹及諸將軍、大夫、郎等參與謀議,以尚書(中書)掌受納傳達章奏詔旨,形成參與決策的中朝(內朝)體制,丞相作為外朝官首領,成為執行成命的行政長官。

    到了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以分化相權。(唐朝也是有丞相的,只不過換了一個名字,宰相就是尚書省長官)。

    到了明朝初設丞相,因胡惟庸造反,明太祖朱元璋便借題發揮廢除相制,使全國政事皆有皇帝處理。後設內閣,但內閣官員皆有品階底下的官員擔任。後內閣官員由高官擔任,明朝內閣和清朝軍機處如出一轍。

    電視劇朱元璋

    相權的廢除,使皇帝直接參與政務,利於加深皇權。

    二、制衡

    但丞相制的廢除也不意味著皇權的徹底集中,雖朱元璋秦羽政事,但他的子孫沒有他那麼優秀。他們便透過別的方法來減輕政事處理,用閒餘時間來豐富自己的生活,譬如:修仙嗑藥。這時候內閣制度便孕育而生了,內閣主要作為參謀,不直接參政。

    到了明中後期,內閣日益強大,再加上皇帝寵信宦官,一種制衡制度便出世了(以前也有,但明朝皇帝使用的最好)。利用宦官讓宦官參政,來遏制朝臣。宦官的權力直接來源於帝王,帝王透過控制宦官,從而達到控制朝廷的目的。這也就是嘉靖皇帝四十年不上朝的原因。

    明朝的魏忠賢、劉瑾、王振他們雖然權傾朝野,但皇帝一旦倒了,他們也就完了。皇帝是凌駕在他們之上的,他們也不過是皇帝的提線木偶罷了。

    魏忠賢

    結語:皇權在兩千年封建社會發展中,不斷的集中,使皇帝更加的鞏固統治。雖然有效的抑制的內部矛盾,但他們的荒淫無度,也導致了外部矛盾的爆發。民心所向才是維護統治的一大基石。

  • 4 # 條條山路通縣城

    主要是和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制度設計有關。明太祖朱元璋雖出身草莽,但雄才大略,為了江山永固,在制度設計上頗下一番心思。洪武十三年,他老人家廢除丞相制,聖斷獨裁,集君權與相權於一身。權力越大,責任越大,他本人是一權欲猛人,不怕苦不怕累,堪稱勞模皇帝。晚年,他老人家也想到自己百年以後,江山社稷萬一子孫不濟,大權旁落該當如何是好。他想了一著,編制了《皇明祖訓》,從制度上進一步削落相權,遮蔽外戚,就象電視劇《朱元璋》裡的一幕,他慈愛地對著幼年朱允炆說,“鏟荊棘、除芒刺,惡人朕來做,把太平天子留給皇孫”。晚年,太祖老人家誅殺盡一路的功臣,藍玉、胡維庸冤死地下,除徐達外均無好死,慘烈異常。

    此後,建文朝開始內閣制,宣宗又令司禮監(太監)擁有批紅權,構架權力的三角遊戲,讓文官集團與太監閹黨互相攻訐相互牽制,皇帝老兒獨善其身,居中調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更加令人髮指的是,明朝大肆設定間諜機關,從洪武開始就不斷加強形成廠衛制度。從洪武時的錦衣衛,到成祖設定東廠,憲宗又加設西廠,代代加碼,將特務制度發揚到極,管控人民、百官,互相牽制,但都無一例外,僅僅聽命於皇帝一人,從而無盡地強化了皇權。到此,除了皇權,無任何其它勢力敢於挑戰皇帝的權力。

  • 5 # 泰跳小腳丫

    1.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時候,並沒有繼承元朝的和先前朝代的制度,是有很大關係的,朱元璋在上臺之後,就實行鐵腕手段,更是利用胡惟庸的謀反罪名,廢除丞相制度,並且明令後世子孫,不準建議和恢復丞相制度,這樣一來,皇帝就成了國家的唯一手握重權的,把明朝打造成了一箇中央集權制,也就防止了權利旁落,就算後任的有幾個皇帝如武宗,神宗,萬曆常年的不理朝政,但手中依然握著權利,沒有沒有人敢出來干政的,就算後期的魏忠賢干預朝政,充其量也只敢叫到九千歲,不過崇禎登基後,基本不費吹灰之力就把他幹掉了。

    2.明朝的歷任皇帝從朱元璋開始,都算的上市勞動模範,在位期間都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雖然有幾任皇帝不上朝,但是國事卻是沒有落下的,這也就不給哪些想幹政的人留下可以鑽的空子。

    所以明朝皇帝權利不旁落,有國家制度的原因,也是跟歷任皇帝的辛苦理政脫不開關係的。

  • 6 # 心繫清歡

    明朝政治體制

    明朝的政治制度中央的權力在皇帝,,後來朱元璋廢除中書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後來設定內閣,內閣的作用只是顧問,六部的權力也比較弱。不過這種集權制度,在朱元璋和朱棣去世後,又經土木堡之年,導致明初勳貴集團和靖難集團的全軍覆沒,明朝皇帝為制衡日益做大的功臣,只好授予身邊內臣實權,如東廠,西廠等特務機構,加強對大臣的監控。

    特務機構廠衛設立

    明朝實行嚴密的特務政治。主要的特務機構包括錦衣衛、東廠和西廠, 錦衣衛設立於洪武年間,直接聽命於皇上,可以逮捕任何人,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東廠的設立,使得錦衣衛權力受到削弱。明成祖設立東廠主要是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力量而成立,東廠的主要職責就是監視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學者等各種政治力量,並有權將監視結果直接向皇帝彙報。依據監視得到的情報,對於那些地位較低的政治反對派,東廠可以直接逮捕、審訊;而對於擔任政府高階官員或者有皇室貴族身份的反對派,東廠在得到皇帝的授權後也能夠對其執行逮捕、審訊。

    總結

    明朝是皇權高度的國家,因而不可能出現權臣,樓主所說的萬曆皇帝早期出現張居正輔政,也是明穆宗為使國家平穩過渡而形成的,因而張居正一死,便遭到萬曆皇帝的報復。

  • 7 # 天上人間文史鑑

    從歷史潮流來看,權力是傾向於向皇權集中的。

    無論是明代還是清代,都幾乎沒有皇權旁落至權臣手中的現象。

    在先秦封建社會時期,權力是較為分散的。

    天下諸多封建領主、貴族世襲權力、地位和財產,但這種封建制度在中國是無法維持下去的。

    於是經歷了春秋戰國的亂世,封建制度逐漸崩塌,貴族社會逐漸解體。

    直到秦漢統一天下建立專制集權體制的政權才基本消滅了封建制度。

    當然封建社會雖然崩塌了,但封建的觀念依然存在。

    於是封建的現象屢次出現在專制體制中,漢初劉邦實行封建與郡縣並行的制度。

    漢高祖劉邦實行封建實屬無奈,因為劉邦無法完全制約功臣名將。

    而劉邦對同姓諸王的分封反而造成了後來的七王之亂。

    封建遺毒在後來漢武帝時期透過推行推恩令的辦法才基本消除了。

    封建制度的存在對皇權是一種極大的威脅,於是進入專制集權體制的中國便十分警惕封建制度的復辟。

    任何一個專制社會中的皇帝,都不願意自己的權力受到威脅。

    在封建制度消亡以後,專制體制下的皇權逐漸膨脹,到明清時期近乎擁有了絕對的權力。

    明清以前,皇權還有相權制約。

    而明太祖朱元璋廢相,實為中國政治的極度惡化。

    歷史證明,宰相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皇權應當有所制約。

    但歷史也證明了,人類對於權力的慾望是會無限擴張的,皇帝總是會想方設法地削弱宰相的權力。

    然而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其中有很多帝王都不適合掌控幾乎絕對的權力。

    而在相權被削弱以後,權力並沒有完全落入帝王之手,而是落入外戚、宦官、武將之手了。

    宰相的存在是對皇權的一種制約,而皇權也需要制約,政府需要宰相作為首腦存在。

    宰相也可能專權,文臣專權的危害通常都比不過外戚、宦官和軍人專權的危害。

    漢代外戚、宦官專權,唐末五代藩鎮割據,明代又是宦官專權。

    進入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宰相,並永世不得恢復。

    自此,中國專制集權體制進入了巔峰。

    明代的皇權沒有旁落和宰相的廢除有直接關係,然而也正是因為宰相的廢除讓明代宦官專權變得氾濫。

    什麼王振、劉瑾、魏忠賢此等人也只有明代極度惡化的政治條件才能培養出來。

    還好宦官屬於無根之人,難以對皇權造成威脅。

    他們只能弄權,不能奪權。

    明代也沒有外戚的問題,因為明代的妃嬪都是從民間選拔。

    有明一代,大多數皇后都是來自於民間,這就讓外戚失去了掌權的根基。

    這無疑是明代的進步。

    宰相廢除之後,政府中的文臣沒有了足夠的權力,也就無法對皇權造成威脅。

    明代皇權穩固的原因還在於皇帝牢牢掌握住兵權,這就讓文臣和宦官沒有造反的根基。

    在一系列政治基礎下,明代的皇帝即便不上朝也不會造成皇權的旁落。

    比如嘉靖皇帝雖然痴迷於修仙,但一直把權力掌控在手中。

    除了權術玩得好以外,還在於明代的政治根基。

    明代弄權的文臣比如嚴嵩都明白,所有的權力都是皇帝賦予的。

    弄權可以,奪權卻不行。

  • 8 # 荷塘小橋

    一是內閣制度,不設宰相,防止大權旁落,統領百官的宰相淪落為皇帝的秘書機構,看皇帝意思辦事。

    二是軍權集中,沒有地方割據勢力,地方上沒有節度使,中央也沒有太尉,兵部尚書直接對皇帝負責。

    三是沒有外戚干政,孃家人不會來奪權。

    四是明朝皇帝整體而言比較冷酷無情,腦子也比較清楚。對文官武將一直都是壓制的。發明了廷杖制度,不服就打。內閣也是走馬燈一樣換,到了嘉靖時內閣首輔更是說廢就廢說殺就殺。高階官員一個個膽戰心驚。

    五是權力平衡搞得好,比如用宦官對抗大臣,賦予低階官員臨時巡視權和彈劾權來制衡高階官員。而且腦子很清楚,一旦一方做大立刻動手予以壓制以至消滅,讓雙方力量重新平衡。

    最重要的一點是把宋朝程朱理學發揮推崇到極致,三從四德,倫理綱常這一套玩得爐火純青,從思想根子上杜絕造反逆上的想法。到了明朝末年天下不穩,人心不古,於是大亂。

  • 9 # 溫存177611958

    1 因為科舉制度成為官員選拔的主流。

    原來想進入官僚系統,要麼投胎,要麼舉孝廉,誰舉?門閥世家舉,這樣就天然造成了世家大族掌管一部分權力,這樣的權力膨脹到一定程度,就會威脅皇權,所謂X世X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在五代之前,世家大族之於皇帝,更類似於合夥人,合夥人合著合著就把原來的老闆弄下去自己成法人代表了。

    科舉制度的出現和成熟普及,把官僚們全都變成了皇帝的打工仔,官僚們的權力,全都來自於皇權,個人想要有所作為,除了依靠中央,別無他法,這樣就從根本上杜絕了權臣坐大,最後威脅皇權的現象。

    而且,科舉制度產生了一個偉大的副產品,那就是中國根深蒂固的大一統思想。來自於各個階層,各個地方的儒生們,不管多遠,每隔幾年,都要義無反顧的奔向首都,貨與帝王家,就這樣大大增強了地方對於中央的向心力,使得中央的正統性深入人心,形成了延續到今天的大一統思想。

    2 選妃制度

    明朝除了在開國之初盛行與勳貴聯姻以外,諸如太子朱標取常遇春之女、燕王朱棣取徐達之女等,之後有明一代的后妃很少出身勳貴家族,多是挑選自民間,因此出現了“后妃多出民間”的現象。

    因為明太祖朱元璋規定天子后妃及其親王王妃,必須要選擇普通的良家女子,當然範圍沒有限制到必須是普通老百姓,像普通的官、軍之家也可以,只要家道清白,相貌不錯就可以。

    一般選妃的範圍是京城及其周邊地區,類似於今天的海選,然後由禮部篩選,最後剩下的幾十人帶入宮中,挑選一二人作為後、妃就好,至於其他落選女子是以禮送回家。

    這樣一來,皇帝的後宮之中後、妃都是出自普通家庭,後族沒有強大的勢力,自然對於皇權形成不了威脅。

    選擇后妃的範圍雖然限制於普通的家庭,避免了因為後族勢大,以至於後、妃威脅到皇權;但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果后妃中有受皇帝寵愛的,其家族不是馬上就水漲船高了嗎?

    其實這點明太祖朱元璋也考慮清楚了,那就是給予外戚的待遇,往往是授予有職無權的職位。

    比如說明仁宗的張皇后,被稱之為“女中堯舜”,出身於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她當選為太子妃以後,父親張麟僅僅是被授予為七品的兵馬副指揮。

    明代宗的汪皇后在明代后妃中出身算是很好的了,父親汪泉是世襲的金吾左衛指揮使,汪皇后被冊封為郕王妃時,汪泉也就是升為三品的兵馬司指揮,祿不視事,也就是有職無權,等到汪皇后正位中宮,汪泉進為泉都指揮同知府軍衛,依舊是有職無權。

    一般來說這些外戚也就是給一個錦衣衛的虛職,封為伯爵,最多是侯爵,還是有職無權,享受著俸祿就好了,當然外戚待遇還是不錯的,像爵位就可以世襲。

    但明朝皇帝對於外戚一直是防範於未然,時不時打壓一下,避免其勢力膨脹,像到了明世宗嘉靖帝在位期間,以外戚世封非祖制,認為“祖宗之制,非軍功不封,洪熙時,都督張昶封彭城伯,弟升亦封惠安伯,外戚之封,自此始。循習至今,有一門數貴者,歲糜厚祿,逾分非法”。因此廢除了外戚爵位世襲的慣例。

    像在這種情況下,有明一代後宮壓根干政不得,連外戚都掀不起什麼風浪,故史書評價“故有明一代,外戚最為孱弱”。

    3 宦官制度

    太監是封建社會的特色之一,他們的存在就是為了服侍至高無上的皇帝,因此屬於是皇帝的親信奴才,正因為有這層關係,所以太監在很多朝代是興風作浪。

    諸如秦朝的趙高、東漢禍國殃民的十常侍、唐朝中後期的太監可以隨意廢立皇帝、明朝太監權勢滔天無惡不作等。

    要說太監權勢達到最巔峰的朝代,自然是唐朝和明朝。但不同的是,唐朝太監可以隨意廢立皇帝,而明朝太監雖然權勢滔天,諸如出現了“立皇帝”劉瑾和九千歲魏忠賢這種太監,依舊是皇帝想收拾了只需要一句話的事情。

    唐朝的太監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問題根源還在於唐朝前期極度不穩定的朝局,以及制度上的各種漏洞。

    先大概說說,封建社會雖說是帝制時代,但皇帝不可能真的控制到國家的方方面面,面對下方各種勢力就需要居中調節,從而大權獨攬;而且皇帝也不是機器,也需要透過各種各樣的存在,諸如外戚、太監、後宮、藩王等血緣親人亦或親信奴才等,來協助他治理國家,這些存在用好了自然是國家興旺發達,用不好了就是各種弊端,比如說西漢的七王之亂、唐朝的武則天稱帝、明朝的太監亂政。

    正因為如此,所以任何一個朝代都需要平衡,以這些勢力,透過制度等方面,跟朝堂之上的文官武將達成平衡,用以相互牽制,然後皇帝居中大權獨攬。

    唐朝自開國到唐玄宗繼位這段時間,大家可以看看,在藩王上來說,唐太宗和唐玄宗有一個共同點,本來只是藩王,卻透過兵變的方式,成為了繼位人。而唐朝的後宮干政也可以說是歷朝歷代之最,成就了武則天這個唯一的女帝。

    而且唐朝的大臣也不老實,勾結王公發動政變是屢見不鮮。

    說道這裡大家想必也清楚了吧,唐朝前期的制度極其不穩定,而藩王和後宮兩個勢力並沒有起到平衡作用,反而是經常凌駕於皇權之上,以至於下面大臣也是不老實。

    面對這種情況,唐玄宗是怎麼做的呢?

    唐玄宗在繼位以後,有兩大措施。

    一是抑制藩王和後宮權力。

    唐玄宗首先在在南內興慶宮旁給大哥宋王、二哥申王、弟弟岐王、薛王蓋了宅邸,沒事就去興慶宮與他們一起談談心什麼的,史書上誇耀“天子友悌,近古無比”。

    這些兄弟怎麼玩都可以,但是不能過問朝政,不能結交大臣,說白了就是控制他們。

    唐玄宗對自己的十幾個兒子亦是如此,建了“十王宅”,讓兒子們分院居住,派太監管束;後來還還建了孫兒輩居住的“百孫院”。

    儲君皇太子也不按慣例住東宮,而跟著皇帝住別院,免得私下搞小動作。

    這樣一來,皇子皇孫再無威脅,換來了政治上的安定。

    在後宮干政問題上,唐玄宗繼位後雖曾照慣例讓原來的王妃王氏升成皇后,但在開元十二年將王皇后廢掉後就沒有再另立皇后。

    有個武氏極受唐玄宗寵愛,被“特賜號為惠妃,宮中禮秩,一同皇后”,但就是不讓其升為皇后。武惠妃死了以後,唐玄宗又將他和武惠妃親生兒子壽王李瑁之妻楊氏弄進宮做妃子,是為楊貴妃。

    楊貴妃史書記載“不期歲禮遇如惠妃”,“宮中呼為娘子,禮數實同皇后”,但依舊沒有升為皇后,說白了是唐玄宗害怕他們步了武則天的後塵亂政。

    正因為這些預防措施,所以唐玄宗在位45年的漫長時間中,再也沒有出現後宮干政和藩王作亂的情況。

    二是以武將和太監來代替藩王和後宮的平衡作用

    皇帝治國需要人輔助,自然也需要平衡;當唐玄宗剝奪了藩王和後宮權力以後,不只是少了這兩個勢力輔佐他治理國家,更是使朝局的平衡缺少了重要的兩環,所以唐玄宗重用了武將和太監。

    說道太監,唐玄宗之前太監在唐朝的存在,近乎於為零;唐玄宗繼位以後,以高力士為代表,太監開始插手政務和軍務。

    比如說高力士和禁軍將領爭寵,禁軍將領葛福順及其後臺王毛仲等失敗後被貶殺,後來以陳玄禮為首的禁軍將領就倒向了高力士。

    同時唐玄宗為了方便開疆拓土,開始重用武將,設定了九個節度使,意味著開始重用武將;唐玄宗選擇的九個節度使,多是寒族和少數民族出身。

    如果說唐玄宗重用太監是有度的,並沒有脫離控制。那麼重用的武將,就開始脫離了控制,九個節度使中後來出了一個安祿山。

    安祿山幹了什麼,想必大家也清楚吧,發動的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苟延殘喘一百五十多年以後亡國。

    唐玄宗也曾試圖用新興的武將和太監互相牽制,比如說設定節度使以後,派太監監軍,像太監邊令誠長期充當安西四鎮的監軍,安祿山叛變以後,邊令誠憑著唐玄宗的敕書,就將戰敗的封常清和高仙芝誅殺。

    但隨著安祿山的叛變,自然說明唐玄宗的策略失敗,太監監軍,還是抑制不住邊境武將的野心。

    等到安史之亂以後,皇帝不再信任代表武將的節度使,所以唐代宗就將大太監魚朝恩統領的神策軍,升其為天子親衛。

    大太監魚朝恩跋扈被殺以後,代宗沒有再派太監接管神策軍,而由神策軍將自行統率,但是用來用去,皇帝還是覺得家奴太監可靠一些,於是先讓太監竇文場和另一個太監霍仙鳴,以“監勾當左右神策軍”名義作為神策全軍的監軍。貞元十二年正式設立“神策中尉”,以竇為左神策護軍中尉,霍為右神策護軍中尉,自此太監開始慢慢的掌握天子親衛神策軍,直到可以隨意廢立皇帝。

    本來武將是牽制太監的勢力,但唐朝自安史之亂以後,藩鎮開始割據,中央式微,對全國達不到行之有效的控制,只剩下天子親衛神策軍可以直接控制,等到太監將神策軍兵權抓過來的時候,沒有武將牽制,太監自然一家獨大了。

    最後總結來說,唐朝在唐玄宗時期,唐玄宗為了杜絕藩王和後宮兩大不穩定因素,將藩王和後宮的權力給剝奪了,同時為了平衡,開始起用武將和太監來輔佐自己。

    但唐玄宗步子邁的太大,武將脫離了控制,造成了安祿山造反,安史之亂以後,中央朝廷式微,代表武將的藩鎮開始在外割據,太監則是在朝廷內部透過控制神策軍的兵權,來欺壓主子。

    也就是說當年唐玄宗起用的兩大新興勢力武將和太監,並沒有達到相互牽制和平衡的作用;最後反而釀成了外有藩鎮林立,內有太監欺主之事,兩方是各自為政,唐朝皇帝做不到居中調節,反而長期被太監欺辱,最後更是被藩鎮所滅。

    所以說平衡各方勢力,自身居中調節,是一門藝術,玩不好了,就是唐朝這般,最後成為家奴欺主,藩鎮亡國的悲哀。

    說完唐朝太監,再說說明朝太監,為什麼明朝沒有出現太監欺主的現象呢。

    其實說起來明朝太監和唐朝太監發展的軌跡有點類似。

    如果說唐朝是唐玄宗將藩王和後宮權力剝奪,以武將和太監來代替的話;那麼明朝也類似,明太祖朱元璋當年建立的藩王制度,本來是想著起到輔佐皇帝的作用,結果燕王朱棣造反登上皇位以後,將藩王兵權剝奪,使其成為高階圈養動物,然後開始以太監代替。

    在明成祖朱棣在位時期,明朝的太監開始掌權,出現了太監監軍的情況,還專門設立了太監掌管的東廠特務機構;諸如下西洋這種活動,更是由太監鄭和負責。

    自明成祖朱棣剝奪藩王兵權以後,明朝朝局的勢力也就剩下了文官武將,所以他自然需要太監來協助自己了。

    到了明宣宗時期,太監的權勢是更進一步;明宣宗不顧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祖制,太監不只是擁有了代行的批紅權,也就是開始參政。還設立了內書堂,教太監讀書識字,使太監成為有文化的流氓。

    到了明英宗時期,太監不只是外出監軍,連京營都開始控制,史載“正統中添設提督坐營監槍太監”。

    明代宗景泰三年,京營兵制進行調整,創立團營,分為十營,“太監阮讓和都督楊俊提督四營,太監瑄、盧永,都督郭震、馮宗各提督三營。俱聽大臣于謙、石亨還有太監劉永誠、曹吉祥節制”。這樣一來,京軍不僅有宦官的總節制,而且每三營就有一名宦官監軍。

    從這些歷史可以看出,太監的權勢是越來越大,似乎不下於唐朝太監。

    但我們先看看,明朝太監權力為何這麼大呢?

    說白了明朝皇帝和唐玄宗想的一樣,需要太監平衡朝局,而且更為高明,像派太監監軍,是分武將之權和監督武將。以太監代行批紅權,是明宣宗以太監來制衡當時文官集團的代表內閣,以形成代表太監勢力的司禮監和代表文官集團的內閣互相牽制之意,然後皇帝居中調節,不至於大權旁落。

    而且太監不只是皇帝平衡朝局的一環,更是如同惡狗一般,替皇帝懟文臣懟武將,搞的是天怒人怨,所以皇帝只要透露一個訊號,那些對太監恨之入骨的勢力就會紛紛落井下石。

    而且最重要的是,明朝屬於是君權高度集中的朝代,軍政大權都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明中期以後,雖在各地派太監監軍、設定鎮守太監,在京營設定提督、坐營、監槍太監,使太監掌握兵權,但這種權力並不完整,因為同太監一起掌握兵權的還有武將和文官,三方彼此互相牽制,都不能獨自掌握兵權,最後只能聽命於皇帝。

    明人王世貞評論王振和劉瑾等太監的下場時所指出的話就至為透徹:“夫振、瑾至狼戾也,公卿臺諫至狐鼠伏也,億兆至魚爛也,然而不為漢、唐之季者,高皇帝收天下之權以歸一人,即狼戾如振、瑾者,一嚬而憂,再嚬而危,片紙中夜下而晨就縛,左右無不鳥散獸竄,是以能為亂而不能為變也”。

    所以最後總結來說,明朝的太監擁有權力,只不過是皇帝需要太監來制衡文官武將罷了,只是朝局平衡的一環,並沒有完整的兵權,兵權都分散於太監、武將、文官三方身上,所以太監根本沒機會犯上作亂。

    而且認真來說唐朝的安史之亂,使中央朝廷式微,所以客觀上使太監崛起欺主,因為沒有了制衡勢力;而明朝並沒有唐朝安史之亂這種情況,太監更沒有徹底掌握兵權的可能了。

  • 10 # 舊時樓臺月

    明朝皇權之所以能夠一直牢牢把握在皇帝手中,不被其他勢力分化,離不開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位時期的“創制立法”。朱元璋在位期間對整個政治系統的修改搭建,對明朝君主專制制度的維護有著重大意義。明朝是在元朝的少數民族政權之後所建立的中原政權,元朝給明朝留下的政治體制過於雜亂無章,在此基礎上朱元璋透過一系列措施,對權利進行了有效地收縮。

    在地方上,朱元璋將全國除北京、南京以外的土地劃分為“十三省”,各省分別設有“三司”來分管地方的政治、監督和軍事。“三司”之間不存在統屬關係,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

    在中央上,明朝初年繼承了元朝的中央體制,設有中書省和左右丞相,但是此時丞相的權力已經被大大削弱,中書省也漸漸喪失了了過去聯絡君臣的作用。到了洪武十三年丞相制度和中書省被完全廢除。

    一、明朝沒有出現皇權旁落現象的政治原因

    (一)廢除丞相制度,分化中央權利

    廢丞相,罷中書是明朝政治體制區別於之前朝代的最明顯的標誌之一。朱元璋的這一政治行為大大加強了皇權。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謀反罪殺害了當時的中書左丞相胡惟庸,廢除了丞相制度和中書省,自此“六部”直接由皇帝管理。除此之外朱元璋還在《皇明祖訓》中規定,他之後的皇帝不許設立丞相,如果有大臣奏請設立丞相,那麼將被處以凌遲之刑。

    除此之外,朱元璋將御史臺更名為都察院,都察院最高長官為左右都御史。過去“六部”中兵部的權力也有所改變,兵部掌管著出兵之令,但是卻不能統管軍隊。過去的大都督府被撤,前、後、中、左、右五軍都督府分管天下軍籍。各都督府負責統管士兵,但卻沒有調兵之權。

    明成祖時期,因為一次又一次的御駕親征使他很難像朱元璋那樣總攬政事,於是便設立了一個幫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機構——內閣。內閣制度與之前的丞相制度大不相同,內閣只是皇帝處理政務的顧問,並沒有實際決策權,所有的權力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內閣對政務提出處理意見之後,需要遞交給皇帝,由皇帝批示才能夠實際實行。

    在這種政治體系中,各個機構的權力被分化,除此之外,各機構之間形成了相互壓制的局面,很難有一方勢力崛起,與統治者爭奪權力。

    (二)朝臣地位的下降

    明朝時期大臣們的政治地位相較於之前各朝來說有著明顯的下降,從明朝時期朝議制度的改變和廷杖制度的實行就可以明顯看出這一變化。

    朝議制度是統治者吸收朝臣意見,處理國家政務的一種政治制度。在漢朝時期的,朝議制度中丞相拜見皇帝時,皇帝要起立,還要賜丞相座位。隋唐時期,宰相大臣奏事時也設有座位。到了宋朝,大臣們地位發生了改變,所有大臣職能站著同皇帝議論國家大事,但是明朝初年國家明文規定朝議時“眾臣皆跪”。由此可見整個封建王朝中朝臣地位的改變。

    另外就是廷杖制度了,這一制度主要針對的是覲見時觸犯皇帝的大臣,這一制度的實施主要是為了提高皇帝的威儀。廷杖制度的實行與過去“刑不上大夫”有著根本性的區別。這一制度在實施時各朝廷大臣需要陪列於午門前,被打的官員需要趴臥在地上,由錦衣衛校尉親自實施此刑,這一制度曾使多位大臣,甚至是皇親國戚喪命,比如說朱元璋的親侄子大都督朱文正。由此可見當時統治者的暴虐無情。

    廷杖制度除了使那些冒犯皇帝的大臣當眾受辱以外,還起到了一種殺雞儆猴的作用,朝廷大臣在看過這一刑罰之後,往往會對皇帝產生畏懼。

    (三)特務機構的建立

    明朝時期設立了專門的監聽機構負責監視朝廷大臣,明朝時期的監聽機構是“廠衛”也就是錦衣衛,這一機構設立於洪武十五年年,之後這一機構又得到了完善發展,最終形成了東廠、西廠、內行廠。三廠並立,由皇帝直接調遣管理。

    統治者透過這種制度,對朝廷大臣們的一舉一動都瞭如指掌,這在朝廷中形成了“恐怖政治”。當時的官員們在上朝前往往會與家人訣別,下朝後則會慶幸自己平安的度過了一天 。整個朝廷中的官員都處於惶惶不可終日,性命朝不保夕的狀態當中。

    在這種嚴密的特務網路的監視下,無論是哪種分化皇權勢力的崛起都會被皇帝發現。

    二、明朝沒有出現皇權旁落現象的文化原因

    文化對社會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明朝皇帝在文化方面也實施了一些措施,這些措施使當時的文人階級人人自危,使整個官僚集體畏首畏尾,思想保守僵化。

    (一)大興“文字獄”

    當一個人成為權力的中心之後,他對自己過去不光彩的一面,往往嗤之以鼻。朱元璋就是這樣,眾所周知,他在成為明朝開國皇帝之前曾經做過和尚,還參加過“紅巾起義”。在成功登上王位之後,他十分不願自己過去的經歷被人提起,一方面是所謂的帝王尊嚴,另一方面是害怕有人會像他那樣起兵造反。

    他在位時期,有很多大臣,因為不小心觸犯了他的忌諱被殺害,比如說當時趙伯寧、孟清等人所寫賀表當中因為出現了“則”字,觸犯了朱元璋。在朱元璋看來,這個字的諧音是“賊”這是對他過去經歷的一種揭露,於是這些人被殺。更誇張的是,當時的中書舍人詹希原奉命書寫太學集賢門的匾額,因為在寫到“門”字時,收筆稍重,所以整個字偏窄,朱元璋認為這是堵塞求賢之路的意思,於是就下令將詹希原殺死。

    當時的文人經過了十年的寒窗苦讀,好不容易入朝為官也顯有善終。明朝時期,“文字獄”涉及之廣,時間之長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少見。在這種情況下使朝廷中的官員保住性命都難,更不要說與皇帝爭奪權力了。

    (二)加強思想教育

    在明朝初期,朱元璋提倡儒學,尤其是程朱理學。朱元璋時期,將儒家經典設定為明朝科舉考試的指定科目,到了明成祖時期程朱理學的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 。

    明朝初年,朱元璋將儒學視為國之正統,明成祖時 曾下令修訂《四書大全》、《五經大全》、《性理大全》,還將這三套書清定為科舉考試的指定教科書。表面來看朱元璋是為了推崇儒學,傳揚禮教制度,但其實他看中的只是儒學的統治意義。對於儒家學說中所強調的“民主主義”思想,他是萬萬不能接受的,比如說孟子曾提出“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等說法,這使朱元璋大為不滿,於是他下令將孟子趕出孔廟。

    明朝統治者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儒學將“忠、孝”看作讀書人追求的目標,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官員們往往會對君主保持忠誠。

    總結:

    明朝時期皇帝的權利之所以能夠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旁落他人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朱元璋時期對於政治和思想所進行的一系列建設。在這些措施的實施下,明朝皇權高度集中,很難產生能夠與皇權抗衡的力量。

  • 11 # 軒軒猿劍

    1.朱元璋時,以處理胡惟庸案為終點,徹底解除了延續數千年的宰相位,解除了相權對皇權的隱患。

    2.錦衣衛制度的建立。錦衣衛成為皇權的秘密守護者,成為國家機器中的尖刀。

    3.內閣制的建立,讓大臣之間相互掣肘,無法形成獨大勢力。

  • 12 # 好奇觀古今

    明朝沒有出現皇權旁落,也是歸功於其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這傢伙在位期間政事、軍事、財政、人事一把抓,別的皇帝也抓權,可他們壓根不知道仗怎麼打、稅怎麼收,和基層完全脫節,而換朱元璋來都不是問題,人家可是憑手中一個破碗就能打下一個大明王朝的男人

    可這樣的人內心對權力是有天生的缺失感的,於是朱元璋稱帝后又開始找官僚們的頭頭丞相開刀(歷史上相權一直在被皇權削弱)

    趙宋的皇帝好歹給官僚們留了個位置,即使站著還能逼逼兩句,朱元璋則直接踹開所有參與決策的人,讓官僚團隊直接聽從他的號令。敢逼逼的話,錦衣衛就出來幹活。這下,整個官僚集團與皇權完全對立起來,只是朱元璋在位那會兒,礙於他個人的威望,大臣們還是乖得像只羊似的;

    按道理,這制度對皇權的鞏固已經非常高了,問題裡面有個Bug,就是皇帝本人,畢竟不是每個皇帝都是朱元璋,有精力應付這麼龐大的工作量,於是後來的皇帝又把踢走的人拉進了一個叫內閣的機構當顧問,慢慢演化後,內閣本質上成了另一個幫皇帝決策的政事堂,只是以前話語權大些,現在只能寫在張小紙條上給皇帝看

    這還沒完,朱家皇帝比趙宋更聰明的在於,他們把原屬於皇帝簽字蓋章的權力批紅,過給了宦官。好多人一看以為這是個傻冒行為,其實這才是人家聰明的地方

    像前面說的,明朝皇帝當時已經與官僚集團對立起來,由皇帝簽字蓋章相當於要他親自出面和官僚對抗,宦官出面的話,皇帝就可以只充當中間人的角色,意見都是你們提的、詔書都是你們籤的,出了事你們得揹著,批紅的權力皇帝還能隨時收回或換人,宦官集團批不批還得看皇帝的意思,當年魏忠賢吊成那個樣,崇禎帝一上臺沒多久就把他搞掉了,可見明朝時期皇權大成什麼樣,即使官僚中權勢大到如張居正那樣的,也得透過和萬曆皇帝的宦官馮保合作,才能保證自己的政策實施下去,所以除了年齡過小之外,明朝的皇帝根本不用擔心被人架空,更不會有權臣這一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精彩紛呈,世人只說諸葛亮了,如何評價荀彧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