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螞蟻侃電影
-
2 # 我係莊梓丫
首先每個階段的寶寶吃的奶量是不同的,新生兒可以根據體重來餵養,每次30至60ml,一天6到8次,再根據寶寶的消化能力,逐漸增加奶量。滿月時每次可以喂90到120ml,喂的次數逐步減少。
一個月的寶寶是按需餵養,基本每天喂六到七次,每次最多可吃到150ml。吃足奶的寶寶會表現的比較安靜滿足,睡覺會比較安穩。
兩到三個月的寶寶,每天大概為五到六次,每次吃奶大概在150ml到200ml。
三到六個月的寶寶,每天喂五次,每天總奶量不超過1000ml。
要注意,餵奶的過程中避免養成寶寶奶睡的習慣,很多寶寶會把吃奶當成一種自我安慰的模式,時不時透過吃奶來獲得安全感,這種不良習慣會導致媽媽非常累。因此要儘量避免。
-
3 # 豆豆乖乖2
正文開始之前,請注意以下幾點說明:
❤本文所說的奶非特殊說明,包括母乳、配方奶、牛奶,所說的量是指各種奶加在一起的量。
❤文獻指出的量是參考,並不需要對小朋友精確地照書養,上下浮動一些是沒問題的,差太多才需要注意。
1、新生兒,0-1月
按需餵養,每天不少8次
2、2~3月
按需餵養,每天不少於8次。每天500~750ml。
3、4~6月
每天800~1000ml,6個月時每天5~6次。
4、7~9月
每天800ml,每天4~5次
5、10~12月
每天600~800ml,每天2~3次。
6、1歲
每天350~500ml。
7、2~3歲
每天350~500ml。2歲以上可以嘗試牛奶。
8、4~5歲
每天300~400ml。
9、總結
有了上面的總結,相信爸爸媽媽心中就有數了。
特別地,除了食用量,還有其他手段判斷是否足夠麼?答案是短期看每天的大小便次數,長期看體重增長情況。
最後再次重申,不要太僵化數字,多一點少一點都行,相差太多才需要注意!
-
4 # 嘿呦喂哦
對於寶Bora說,每個階段的吃奶量都是有一定的標準的,而且每個階段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也有因人而異的。媽媽們總是想著自己的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呢?在適當的時候可以給寶寶補充一些奶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學會判斷自己的寶寶奶量到底夠不夠呢? 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來看看如何判斷寶寶吃奶量到底如何來進行判斷呢?下面我們列的4個判斷的方式,新手爸媽們可以參照以下方式來進行掌握。
1,看哺乳的次數來判斷
剛出生一個到兩個月的寶寶,每天喝奶的次數大概在8次到10次這樣,3個月的時候每天至少要喝上8次左右。
2,看排洩
如果寶寶只是單純地進行母乳餵養,寶寶每天小便的次數已經達到了6次以上,這種情況說明奶量是非常充足的,也說明寶寶已經喝飽了。但是如果寶寶每天大便的次數不夠5次的話,說明寶寶喝奶量是不夠的,寶寶沒有吃飽。寶寶喝母乳,大便的形狀是黃油的軟便,每天至少大便2到4次,這種情況表明喝奶量足夠,寶寶已經吃飽了。如果母乳餵養的寶寶吃奶量少,大便的次數就少,而且呈現綠色的泡沫形狀,說明寶寶吃奶量是不夠的,寶寶沒有吃飽。
3,看睡眠
一般寶寶在吃飽奶之後就會安靜地睡上4個小時左右,而且睡覺期間不哭鬧說明能夠深度地睡眠,表示孩子已經吃飽了。
4,看體重
正常來說,寶寶如果喝奶夠的話,每個星期都會增加0到170克的體重,3個月的時候會增加200克,6個月以上的寶寶平均增加500克,說明母乳非常充足,夠寶寶吃。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
5 # 男孩養育記
純母乳親喂的寶寶,寶媽通常不知道寶寶到底1次吃了多少奶,只能透過寶寶吃完後睡覺時長和哭鬧頻次來判斷寶寶是否喝飽了,母乳是不是夠。
不過,有一個辦法倒是能準確的知道,寶寶一餐到底從媽媽的乳房喝了多少奶。
1.產奶量預估
準備餵奶前,用吸奶機把奶拍出來,進行測試,一邊拍15分鐘差不多。(ps:寶媽產奶量在此基礎上可以適當上浮10-20毫升,因為後乳是吸奶機拍不出來的)
2.喝奶量預估
再根據寶寶吸奶時長以及每次是單邊吸還是兩邊都喝,按2個乳房和吸奶時間平均一下,就可以基本判斷出寶寶1次的吃奶量了。
3.喝奶量校準
最後就是瓶喂驗證這個奶量,吃完後寶寶是否和親喂時差不多的睡眠時長,再來校準。
4.定時定量的寶寶更好帶
建議寶媽1次要讓寶寶吃飽,吃完後可以2-3個小時不哭鬧找吃,母乳不夠的時候,及時新增奶粉,滿6個月即可新增輔食,保證寶寶生長所需的營養哦。
-
6 # 多肉小霞霞
1:寶寶的吃奶量是根據寶寶的體重來決定的,如果是奶粉餵養,可以用公式來算出寶寶每餐吃多少,用寶寶的公斤體重×1.5×(100-200)÷8出寶寶每餐喝奶的數量,不會算的可以參考圖片內容。
2:如果寶寶是母乳餵養,那麼就可以根據寶寶自身情況,按需餵養,或者定時餵養,要保證寶寶每天最少餵養不少於8次。每次母乳吸允時間不少於30分鐘為宜。
3:按需餵養:就是根據寶寶的睡眠時間,還要結合上次餵奶時間,判斷寶寶是不是餓了。寶寶餓了是會發出訊號的,比如嘴巴張得大大的,用舌頭舔嘴唇,或者你用手放在寶寶嘴唇邊輕輕動一下,他就會嘴巴朝著你手的方向舔,這個時候寶寶就是餓了,想吃了。
4:定時餵養:就是按照時間來,寶寶的胃排空時間一般是在兩個半小時左右,所以一般兩個小時到兩個半小時,寶寶就會醒來,要吃奶,如果寶寶睡眠超過3小時以上還沒有醒了,這時要叫醒寶寶吃奶。按時餵養一般建議是媽媽奶水充足的情況下,寶寶比較有規律了比較適合,如果小月齡寶寶還是建議按需餵養。
5:判斷寶寶是否吃飽的主要依據,要看體重的增長情況
第一個月體重增長600-1000g
第二個月體重增長800-1000g
以此類推……
-
7 # 桂太太的成長日記
健康足月的寶寶,母乳餵養得好,會有如下表現:
吃奶出生後幾周內,每天需要餵奶8~12次,吃完奶後,通常表現出滿足的樣子;小便寶寶出生前幾天,尿量較少,媽媽不用太擔心;寶寶出生後第3天起,如果奶量足夠,每天至少會有6次小便,小便顏色透明或呈淡黃色。大便第一天排出黑色或墨綠色胎便;出生後5天內由胎便轉為黃色大便;之後大便的質地由最初較稀爛、糊狀,逐漸變得柔軟帶有小顆粒;出生後3天,每天至少排出3次相當分量的大便。體重在出生後幾天內,寶寶會有輕微的體重下降,但體重減輕不會超過出生體重的10%;經過1~2周後便會恢復至出生時的體重,然後體重會以20~30克/天的速率穩步增長;滿月時,體重至少增長0.7千克。乳房母乳餵養的寶寶,不需要新增配方奶或開水;餵奶時,能聽到或看到寶寶吞奶;一次餵奶後,一般可以維持寶寶2~3小時不飢餓;吃完奶後,乳房會從脹滿狀態變得較為柔軟。先用一側的乳房餵奶直到嬰兒將其吸空,然後換到另一側乳房。乳房充分排空是成功餵養的關鍵。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
8 # 玖四伍
這需要根據寶寶的情況來定,如果寶寶吃奶充足,吃完奶後,不會出現哭鬧,如果奶水充足,寶寶吃奶時會出現咕咚咕咚的吞嚥聲,一般是十幾分鍾就可以吃飽,但是如果奶水少,孩子吃不飽,容易引起孩子哭鬧,最好給孩子按時餵奶,乳母注意多喝水,促進奶水分泌。供參考
-
9 # 稻草噠兒科醫生
簡單答一下,系統瞭解的話可以看下我寫的文章。
首先要明白,寶寶吃奶最主要滿足的是什麼?
滿足的是孩子生長髮育的需要。
既然是寶寶,還在吃奶,估計題主可能定向的是0-1歲的嬰兒。
此階段的嬰兒,每日平均生長所需熱卡90kcal/kg。
假設一個6月大的寶寶,7.5kg。
那麼這個寶寶每天需要的熱卡就是,7.5kg✖️90kcal/kg=675kcal。
以母乳為例,每100ml提供67kcal熱卡,那需要的母乳量就是:675➗67✖️100=1007ml,既1000ml的奶量。
如果是配方奶,可以看下配方奶上寫的100ml提供多少的熱卡,計算同上。
希望幫到題主。
-
10 # 禪茶一品
寶寶餵養分3種奶粉、母乳及混合餵養。母乳每隔3小時喂一次,每次持續15-20分鐘。奶粉餵養對於剛出生一天的寶寶餵養是6-8次,每次可以30-60毫升。寶寶滿月後一天餵奶量是6-7次,每次可以逐漸增加到90-120毫升。寶寶滿3個月,每天餵奶可調整6次,奶量也可以逐步的增加,從90-120毫升調整到150-210毫升。寶寶1歲以後新增輔食,每天可以喂2次奶,每次大約在250毫升左右。
-
11 # 夏天的成長日記
相信很多寶媽困惑與寶寶到底每天應該吃多少?開始的時候,我們也總是考慮這個問題,所以今天分享下關於寶寶餵奶量的問題,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寶媽們不會再有多少顧慮了!(因母乳是按需餵養,就不過多說明了~)
配方奶的餵養量和時間表寶寶出生數日後,配方粉餵養的嬰兒每次餵養量可達60-90ml,每3-4小時餵養一次,前幾周基本都是如此。吃母乳的嬰兒通常比吃配方奶的嬰兒食量小,但吃奶頻次往往比配方奶餵養的嬰兒頻次高。
未滿月的嬰兒一次睡眠超過4小時仍未醒來,如果是在夜間,家長不必打擾孩子,如果是白天,家長可喚醒孩子進行哺餵。到滿月時,嬰兒每次餵養量可達120ml,吃奶規律大概為每4小時餵養一次,到6月齡時的餵奶規律大概為24小時吃4-5次奶,每次200-250ml不等。
同時家長不要拘泥於定量,而應由孩子根據自己需求決定進食量。如果嬰兒在吃奶時表現得煩躁或走神,就說明嬰兒很可能已經吃飽了;如果嬰兒吃完一瓶奶後仍然咂嘴,則說明孩子可能還沒吃飽;但家長還是應該有個上下限的基本限制。
如何判斷餵奶量夠不夠取決於以下4點:1. 體重增加了嗎?
寶寶喝母乳或配方奶的量,體重上就會體現的。通常情況下,嬰兒在滿2個月大之前,體重每天會增加25-40公克。然後,每天增重的量就會變得越來越多了,一天差不多是20-30公克。所以,要是寶寶的體重在1星期之內沒有增加100公克,就會有很大的可能性是你給寶寶喝的奶量不夠。
2. 寶寶哭鬧了嗎?
剛出生才1個月大的寶寶,每天都是睡覺。等到滿2個月之後,每次醒的時間就會變長了。要是察覺到寶寶睡醒時,沒有哭泣和發脾氣的話,那麼就說明他喝的奶量是足夠的。反之,要是寶寶不停哭鬧,那麼就說明寶寶餓了。不過要是寶寶一直哭鬧不休,或許是身體不舒服,最好帶寶寶去醫院看一下。
3. 大便次數改變了嗎?
雖然新生兒大便的次數是很多的,不過基本上滿2-3個月大左右,排便時間就會變得非常有規律了。不過排便次數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媽媽最好要多多觀察,要是發現自己寶寶的排便次數突然減少,那麼或許就是母乳或配方奶的量不夠所造成的。
4. 小便的量正常嗎?
寶寶會攝入較多的水分,尿量也比較多。如果寶寶每天的尿量不多,可以判斷寶寶的奶量不足。正常情況下,寶寶每日換紙尿褲至少6次,且每次換紙尿褲時,紙尿褲比較充盈脹滿。媽媽最好每3個小時給寶寶換次紙尿褲,方便觀察尿量,也可以預防尿布疹。
-
12 # 醬紫媽媽
我這裡給你分享一個我在上美國埃裡克森課程的時候老師講到的奶量和吃飽的問題,這個是美國兒科學會的老師給我們上課是我記的筆記,我覺得很有用,每個寶寶都會有個體差異,而這些數字只是代表一個區間值,你可以參考一下,我家二寶兩個月,現在的我奶量就在這個區間值裡邊
媽媽必知:0-1歲寶寶奶量、頻率、次數(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
1、寶寶出生前幾天
每次奶量:第1天的寶寶每次吃奶量5-7ml;4-5天后奶量達30ml,一週後可達60-90ml
餵養頻率:3-4小時喂一次
餵養次數:一天喂8-12次
溫馨提示:一個月內的寶寶吃睡是沒有規律的,一般是按需餵養,沒有必要規定時間叫醒起來吃奶,寶寶餓了自然會醒來吃奶。但如果超過7、8個小時未醒就需要注意了,家長要隨時留意寶寶睡眠情況,看寶寶睡覺呼吸是否均勻。當然剛看出生半個月內的寶寶會出現呼吸暫停的情況,比如暫停十幾秒這個都是正常的。
2、寶寶15天-滿月
每次奶量:90-120ml
餵養頻率:3-4小時喂一次
餵養次數:一天喂8-10次
溫馨提示:在寶寶滿月後,每次吃奶量會達到至少120ml,而且他會漸漸形成有規律的餵養時間表;母乳寶寶的食量通常比配方奶寶寶小,但是吃奶次數多、頻率高。
3、寶寶滿月-2個月
每次奶量:120-150ml
餵養頻率:3.5-4小時喂一次
餵養次數:一天喂6-7次
溫馨提示:寶寶會慢慢調節自己的攝入量,以滿足他自己特定的需求,所以奶量的攝入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當他在餵養過程中表現出煩躁或分心時,說明他吃飽了;當他還不停地吮吸奶瓶,可能他還沒吃飽。
4、寶寶2-4個月
每次奶量:150-180ml
餵養頻率:每隔4-5小時喂一次
餵養次數:一天喂5-6次
溫馨提示:大多數2-4個月的配方奶寶寶(或當寶寶體重超過5.4kg時),已經不需要吃夜間的那頓配方奶了,因為他們此時白天會吃更多奶量,而且他們的睡眠變得更加規律。不過,寶寶存在比較大的個體差異性,這一規律也並非適合每個寶寶。
5、寶寶4-6個月
每次奶量:180-240ml
餵養頻率:每隔4-5小時喂一次
餵養次數:一天喂4-6次
溫馨提示:建議,寶寶奶量在24小時內不能超過960ml。有的寶寶表現出更高的需求,很可能僅是因為他想滿足吮吸的需求。
6、寶寶6-8個月
每次奶量:210-240ml
餵養頻率:每隔4-6小時喂一次
餵養次數:一天不少於4次
溫馨提示:平均而言,寶寶體重與每日食量對應關係為每453克對應75ml的奶量。此外,寶寶滿6個月後,母乳及配方奶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他的營養需求了,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寶寶6個月後需開始新增輔食。
7、寶寶8-12個月
每次奶量:210-240ml
餵養頻率:每隔6小時喂一次
餵養次數:一天喂3-4次,其他頓全吃輔食。
溫馨提示:雖然寶寶已經添加了輔食,但是得保證他每天攝入的奶量不少於600ml。要記住,無論母乳還是配方奶餵養,每個寶寶的需求都是獨特的,沒有任何一本書可以確切地告訴你他的餵養量、餵養頻率以及如何餵養,你需要加強對寶寶的瞭解,發現其中的規律。
吃奶粉的寶寶在兩餐之間需要喂水,而餵母乳的寶寶(6個月內)則不需要喂水,因為媽媽奶水中首先排出來的較清淺的前奶就有解渴的作用,當然如果是天氣炎熱寶寶多汗的情況下還是要喂一點。因為寶寶的胃很小,喝水佔據了一定空間就沒法喝夠奶,就會造成餵養不足,導致體重增加不理想。
寶寶一天總奶量的計算公式:一日奶量=128毫升×體重(千克)
新手爸媽們如果把握不好寶寶的奶量可以按照上面的公式來計算哦~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
如果單純依靠母乳餵養,嬰兒的24小時小便次數達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嬰兒吃飽的一種表現。
如果每天24小時的小便次數不足5次,就說明奶量不足,嬰兒沒有吃飽。由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的形狀是黃油油的軟便,每天大便2~4次,這表明奶量充足,嬰兒吃飽了
如果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量少,並呈綠色泡沫便,這說明母親的奶量不足,寶寶沒有吃飽。嬰兒體重的變化狀況,往往能表明寶寶是吃飽了還是飢餓。
6個月內的嬰兒,平均每月增加體重600克或至少每週遞增125克。大於6個月的嬰兒平均每月體重增加500克。這些可說明母乳充足,嬰兒吃得飽。如果嬰兒的體重增加達不到上述標準,而且相差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後,多說明奶量不足,嬰兒吃不飽。寶寶吃飽了就會情緒良好,表現愉快,玩笑自如。
判斷哺乳量還有一個方法
寶寶的奶量夠不夠是爸爸媽媽最關心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只要學會下列“五看”,就知道哺乳量適宜不適宜了。
(1)看哺乳次數。出生後頭1~2個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個月齡時間每天至少要吃8次。
(2)看排洩。每天換6塊以上溼尿布,期間有2~3次軟大便。
(3)看睡眠。能夠安靜入睡4個小時左右。
(4)看體重。每星期平均增加體重0~170克,3個月時則為200克左右。
(5)看神情。小眼睛閃亮,反應靈敏。媽媽增加乳量的方法是讓寶寶早吸吮、勤吸吮如果媽媽的泌乳量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寶寶就會出現母乳不足症狀,如體重增長遲緩、脫水、低血糖、大小便量少等。
提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喝奶習慣,個體差異不同,生長髮育的特徵也不同,所以切記不要強行灌奶
寶寶本身小,不能自己控制食量,這就需要媽媽們再喂寶寶的時候注意控制寶寶的吃奶量,既要小心寶寶餓著也要注意不能過度。媽媽們也要注意不同的階段,寶寶對奶的需求量也不同。當然,每個寶寶的需求也不一樣,不建議與不同的寶寶進行過多對比。
-
13 # 徐卉純
1⃣️體重增長
最可靠成長標志就是寶寶的體重持續穩定的在增長,平均每周增重110-200克,一個月增重至少450克左右,也就是一斤。
新生兒在出生的頭兩天,會排出胎便和體內多餘的液體,體重會減少5%-7%,這是正常的。所以計算體重的基數應該是寶寶最輕的體重,而不是出生的體重。
2⃣️透過尿量
吃足奶的寶寶到出生後的第四天,平均會一天尿溼4-6紙尿片,或者6-8片布尿片。尿量約30毫升,兩湯勺水的份量。出生一個月後,尿布會更溼,大約4-6大湯勺的量。
3⃣️排便次數以及大便的類型
奶水吃得多,排便也會增加,新生兒的便便從最初的黑色,粘稠的胎便轉變成為綠色,再變成棕色,最後變成黃色,粘稠度像軟乾酪。
❤️尿液判斷寶寶有沒有從母乳中獲得充足的水分,大便則告訴我們母乳的質量,也就是脂肪含量高的後奶是否攝入充足。
如果寶寶的大便一直顏色發暗,量少,或者排便次數少,那麼就有可能因為吃奶量不夠。
❤️所以我們既然要讓寶寶吃到足夠的奶,獲得充足的水分,還需要持續長時間的吸吮兒吃到含有高脂肪,高熱量的後奶。
4⃣️觀察乳房
喂奶前乳房比較豐滿,之後會變軟,一般寶寶吃了兩三分鍾後會刺激泌乳反射,俗稱的奶陣,可以觀察到寶寶頻繁的吞嚥聲,還可以在吸吮的過程中和吸吮後觀察到寶寶的是否感到滿足。
❤️不要擔心自己的泌乳量,只要寶寶有足夠多的尿量和排便次數,就要相信寶寶吃夠了奶。
-
14 # 愛喝水的小林醫生
判斷寶寶吃奶夠不夠,對於年齡6個月以內的嬰兒比較重要,因為該年齡段嬰兒只能靠奶提供能量。
1.不同餵養方法的奶量
純奶粉餵養的寶寶。理論上,6個月內嬰兒每日所需能量110kcal(460kJ)/kg,每日總液量150ml/kg,每日配方奶總量(100ml)=110kcal/kg*體重(kg)➗配方奶標明單位熱卡(kcal/100ml),可以分成8次喝完;
每日需要的額外喝水量(ml)=每日總液量150ml/kg*體重(kg)-前面計算所得的配方奶量(ml)。
實際操作中,要根據寶寶吃奶情況增減,不要強行餵奶,也不要刻意控制奶量。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這類寶寶不需要刻意計算吃奶量,只要定時餵養,吃完奶後保持安靜,不哭不鬧,尿量充足,就可以了。混合餵養的寶寶。這類寶寶,母乳量也不需要刻意計算,可以按照純奶粉餵養的計算方法計算出每頓需要的配方奶量,根據寶寶吃奶情況增減。2.如何判斷奶量足夠
餵奶完畢,寶寶不哭不鬧,沒有到處找吃的表現,尿量充足,尿色清,正常排便。體重增長理想。嬰兒生後第一個月體重增加1-1.5kg,生後3個月體重約等於出生時體重的2倍,第一年內前3個月體重增加約等於後9個月體重增加。3.常見餵奶誤區
自覺體重不理想,拼命增加奶量。過度餵養有很多弊端,容易吐奶窒息,容易導致肥胖,建議至兒童保健門診專業評估寶寶的體格發育情況過分強調奶粉的影響。一碰到大便異常、有嘔吐甚至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就認為自己餵養不當,盲目更換奶粉,建議至醫院專業評估就診追求精確餵養。養娃照書養,最後只會搞得自己疲憊不堪。 -
15 # 主持人費軍
寶寶的吃奶量是有個體差異的,就像每個人的飯量不同一樣。因此主要是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
一般我們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評估觀察。
1.吃奶時間
對於母乳餵養,如果乳汁量足夠的話,嬰兒多在10~15分鐘之內就能吃飽,但這個時間也僅僅是參考,存在個體差異的,因為每個孩子的吸吮力量可能都不一樣,三個月內的孩子我們是提倡按需餵養的,就是說我們以寶寶自己的感受為主,他想吃了就吃,吃飽了自己吐出乳頭也不需要強迫,因此寶寶每次吃5-10分鐘就自己吐出乳頭不吃,那麼考慮是可以吃飽的。
2.睡眠情況
寶寶吃飽喝足時,會吐出乳頭,有滿足感,會安靜地睡覺,不愛哭鬧。醒後精神好。如果寶寶每次吃奶都吃很長時間,吃後睡著沒1小時又醒來哭鬧,或者是猛吸一陣,就把奶頭吐出來哭一陣。這種情況可能是乳汁不足,沒吃飽。那麼孩子每次的吃奶間隔在2個小時左右,因此可判斷餵養是充足的。
3.小便情況
吃奶量足夠的寶寶,每天尿6-8次左右,且顏色接近無色或者微黃,說明餵養充足,如果發現孩子尿色深黃,那麼有可能是餵養不足的,建議加強餵養,當然如果穿蓋多孩子出汗比較多,也會導致尿色加深,建議及時調整。
4.大便情況
吃母乳的寶寶,每天大便1—6次,便便為金黃色,糊狀。餵養不足時,寶寶可能會因為餓而導致腸胃蠕動過快,使腸道中的膽紅素尚未轉換,就從大便中排出,便便就綠、稀。所以餵養不足時可能出現大便偏綠,可嘗試加強餵養。
5.體重增長情況
體重是反應寶寶是否吃飽最容易量化的指標,非常重要。家長最好有一個正常體重增長表格作為工具,每月給寶寶進行測量。家中一般沒有嬰兒體重計,最簡單的測量方法是抱著寶寶上體重計,然後再自己上稱稱一下,用前一個體重減去你的體重,就是寶寶的體重了。注意給寶寶測體重時,給寶寶要穿得少些。母乳充足的寶寶,體重從3~7天開始增加,最晚10天時應恢復到出生體重,第一個月的體重增長一般能達到800g左右,前三個月平均每月增長達到1000-1200g,滿三月時體重約為出生體重的2倍,滿一歲時體重約為出生體重的3倍。如果體重連續2個月增長不足這個標準,就要看醫生,尋找原因。
其實在餵養過程中,你和寶寶經過磨和,你會很容易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成為媽媽,要相信你自己。和寶寶一起成長。
-
16 # 六六家蓓趣
新生兒的餵養很關鍵的地方,他的體重增長主要透過餵養母乳或者牛奶來實現。餵養方式主要透過吸吮,主要量是按照需餵養的。按需餵養的意思是說餓了就吃,吃飽了會自動停止吸吮,然後開始休息和睡眠。如果奶量不夠,孩子會出現吃完之後繼續哭鬧的表現,不可能達到安靜的入睡狀態。如果奶量很多,孩子會自動放棄吸吮的動作,然後安靜入睡。判斷新生兒最足的奶量是每天每公斤150ml左右,有的孩子可以超到每天每公斤200ml。如果1天的量每天每公斤達不到接近150ml,可能有其它因素存在,要諮詢醫生。
-
17 # 小酒窩爸媽
0-1個月寶寶奶量:
母乳:
新生兒按需哺乳,一般保證新生寶寶每24小時吃8-12次,有些寶寶可能會高於這個頻次。最初幾天寶寶可能每次只吃幾分鐘,不用擔心,之後寶寶吃奶時間會逐漸增長到一側10-15分鐘。
只要寶寶願意,可以讓他先在一側吃個夠,等他自己停下或者放開乳頭後,給他拍拍嗝,再換另一側乳房吃。嬰兒在吃第一側乳房的時候吸吮最有力,所以要換兩側乳房的哺乳順序。
配方奶:
最初幾天,寶寶每次吃15-20毫升左右。出生幾天後,每次食量會達到60-90毫升,每隔3-4小時吃一次。
滿月時,吃配方奶的嬰兒基本可以達到每頓至少120毫升,吃奶也相當規律了。
平均來說,嬰兒的每日食量按照體重計算的話:每453克需要75毫升奶。但是寶寶可能會根據自己的個體需求不斷調整食量,所以不必要拘泥於某個定量。大部分嬰兒在月子裡每頓吃90-120毫升就夠了,之後每月每頓增加30毫升,直到達到上限210-240毫升。
2-3個月寶寶奶量:
母乳:
按需哺乳,儘量保證一側吃空以後再吃另外一側,這樣前後奶都可以吃到。寶寶2個月以後,可以嘗試培養規律作息和餵養,可以查閱這篇,不再無規則養育,帶孩子的同時也有自由時間,來說說EASY模式,這樣帶孩子會略輕鬆些。
配方奶:
每個寶寶情況不同,基本上2個月的寶寶每次大約可以喝80-120毫升,最多150毫升,每天6次左右。
到第3個月後,奶量可能會增加到每次120-150毫升,每天6次左右,也就是總奶量720-900毫升。
4-6個月寶寶奶量:
母乳:
寶寶胃口逐漸增大,每次吃的可能會比較多,哺餵頻率隨著月齡的增加會逐漸減少。儘量給寶寶按照規律餵養,培養良好的吃睡作息習慣。
配方奶:
寶寶到第4個月的時候,每天的攝入量應該在750-900毫升,可以嘗試按照4小時一次,每次150-180毫升,每天總量不要超過960毫升。
寶寶滿6個月時,有些寶寶每次奶量可以達到180-240毫升,如果一次能吃240毫升的寶寶,建議減少餵奶次數,儘量每日總奶量不要超過960毫升。
7-12個月寶寶奶量:
1-2歲寶寶奶量:
母乳或者配方奶每天總奶量500毫升左右。隨著輔食的新增,奶量逐步減少,但是每日奶量仍要保持。1歲時寶寶輔食次數可逐漸向一日三次過渡,差不多1歲半輔食可完全過渡到一日三次,再加兩次點心。
2-5歲幼兒奶量:
-
18 # 棋棋成長記
一、寶寶體重有比較平穩而緩慢的增長,最好每週用檯秤測一次體重,一般每週的體重增長在100到200克左右。
二、大便次數,若每天有個2到5次的大便,表明寶寶攝入量足夠。
三、若寶寶面板有彈性且光滑,就表明攝入食物奶量是足夠的。
四、寶寶安靜。
-
19 # 愛生活的阿澄
對於寶Bora說,每個階段的吃奶量都是有一定的標準的,而且每個階段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也有因人而異的。媽媽們總是想著自己的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呢?在適當的時候可以給寶寶補充一些奶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學會判斷自己的寶寶奶量到底夠不夠呢? 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來看看如何判斷寶寶吃奶量到底如何來進行判斷呢?下面我們列的4個判斷的方式,新手爸媽們可以參照以下方式來進行掌握。
1,看哺乳的次數來判斷
剛出生一個到兩個月的寶寶,每天喝奶的次數大概在8次到10次這樣,3個月的時候每天至少要喝上8次左右。
2,看排洩
如果寶寶只是單純地進行母乳餵養,寶寶每天小便的次數已經達到了6次以上,這種情況說明奶量是非常充足的,也說明寶寶已經喝飽了。但是如果寶寶每天大便的次數不夠5次的話,說明寶寶喝奶量是不夠的,寶寶沒有吃飽。寶寶喝母乳,大便的形狀是黃油的軟便,每天至少大便2到4次,這種情況表明喝奶量足夠,寶寶已經吃飽了。如果母乳餵養的寶寶吃奶量少,大便的次數就少,而且呈現綠色的泡沫形狀,說明寶寶吃奶量是不夠的,寶寶沒有吃飽。
3,看睡眠
一般寶寶在吃飽奶之後就會安靜地睡上4個小時左右,而且睡覺期間不哭鬧說明能夠深度地睡眠,表示孩子已經吃飽了。
4,看體重
正常來說,寶寶如果喝奶夠的話,每個星期都會增加0到170克的體重,3個月的時候會增加200克,6個月以上的寶寶平均增加500克,說明母乳非常充足,夠寶寶吃。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
20 # Time小小魏
人工餵養的寶寶可以根據每次吃奶量的多少就能知道寶寶是否吃飽。然而,怎樣知道母乳餵養的寶寶是否吃飽,我們可以根據寶寶的表情、體重、增長的情況來判斷,常用的估測方法如下。
可以從乳房的脹滿情況以及新生兒下嚥的聲音來判斷
1.寶寶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聽到嚥下一大口的聲音,如此連續約15分鐘就可以說明寶寶吃飽了。
2.如光吸不下嚥或咽得很少,說明奶量不足。
3.如果孩子吃奶後有滿足感,吃飽了他會對你笑,或是不哭了,或是馬上安靜入眠,說明孩子吃飽了。
4.如果吃奶後還哭,或是咬著奶頭不放,或者睡不到兩小時就醒,都說明奶量不足。
此外,還可以觀察寶寶的小便次數,每天尿8~9次,大便4~5次,呈金黃色,這是正常的。如果奶量不夠,就會尿量不多,大便少、呈綠色稀便。再就是看寶寶的體重,足月新生兒頭1個月每天增長25克,體重頭1個月增加720~750克,第2個月增加600克。如果低於正常體重,那麼要思考是不是餵養不當。
回覆列表
若是進行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是在寶寶六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餵給寶寶輔食,若是寶寶出生後主要是以配方奶粉進行餵養,則可以在寶寶四個月開始就進行輔食為為餵養,讓寶寶儘快適應輔食。而寶寶一般是從十個月開始就可以進入斷奶期,所以一般在寶寶吃奶量這一塊上是沒有很高的要求的,只是若是還沒斷奶的寶寶,則寶媽則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