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姐姐講史
-
2 # 冰哥聊史論古今
明武宗朱厚照可謂是以為比較有傳奇色彩的皇帝,在很多野史中都有這位皇帝的傳說。總之,這就是一個貪花好色、不務正業的皇帝,即使是死也是死的非常具有戲劇性。
明武宗在寧王朱宸濠謀反之後,打著御駕親征的旗號前往江南遊玩。而在他到達江南的時候,寧王謀反就已經被撲滅。不過朱厚照一直喜好遊玩,好不容易有了這樣一個好的出遊機會,自然不能夠浪費。所以他帶著一干人等在江南玩了好長時間,最後還戀戀不捨的離開江南迴京城。不過在途中,由於喜好玩耍,還跑到漁船去抓魚,結果意外的落水,雖然被侍衛給救了回來,但是嗆了很多水生了重病,幾個月後就去世了。
幾百年來,有關朱厚照的死因一直爭議不斷。有很多人認為是有人故意害死朱厚照,嫌疑最大的就是武將江彬和內閣首輔楊廷和。據說當時和寧王有勾結的名單上有他們,但是寧王沒有謀反之前是堂堂正正的皇叔,和朝中諸多重臣都有往來,所以朱厚照不太可能把和寧王有來往的那些人都處理掉,而那些人也不大可能冒著弒君的危險去做這種事情。江彬可謂是朱厚照一手提拔起來的,離開了朱厚照,江彬根本就沒有什麼前途。
至於另外一個首輔楊廷和,很多人說他是為了文官的利益故意害死朱厚照。因為朱厚照上臺之後,加強皇權和軍隊,削弱了文官集團的權力。朱厚照死後,文官集團的權力再度得到擴大。這個看起來還是有一定的理由,不過楊廷和和朱厚照本來就是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感情極好。還有,古代肺部進水是很嚴重的病,那時候沒有抗生素,一旦病發,死亡幾乎是大機率事件。不過,朱厚照到底是真的病死還是被楊廷和所害還真得不出一個確切的結論來。
-
3 # 飛將龍城
說起來明朝最能作妖的皇帝,數明武宗朱厚照了,當然,這個歷史人物我們挺聽起來陌生,實則我們還是很熟悉的,當年由任賢齊主演的《龍鳳店》中的那個好玩但又精明的皇帝就是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他老爸朱佑樘在幼年的時候受過苦,後來經歷磨難才當上皇帝,可能受幼年的陰影,他繼位後只娶了朱厚照母親一個老婆,也只生了他這麼一個兒子,作為家庭的獨生子女,他從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寵溺,這也養成了他無憂無慮,生性好玩的性子。
具體怎麼個玩法呢?他建造了“豹黨”,“豹房”中多圈養一些虎豹猛獸,朱厚照偏愛豹子,除此之外,豹房的面積也是夠大的,他還安置了供他享樂的妓院和一些娛樂場所淫樂,他就住在豹房和辦公。他還在皇宮裡弄了和外面一樣的市集,市集上的商客全是由太監宮女所扮演,供他玩,當然,這仍然滿足不了他的玩心,他經常微服私訪,說是私訪倒不如說是微服私玩。
當然,好玩歸好玩,朱厚照也是頗有功績的。
朱厚照功績一、應州大捷
在應州大捷中朱厚照展現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在聽說蒙古小王子率兵來犯,他力排眾議,御駕親征,在和蒙古的戰鬥中,他下達戰略,指揮戰鬥,與將士同吃同住,還斬殺一敵兵,使得明軍士氣大漲,最終確定勝利。
二、平寧王叛亂
久懷異志、陰謀作亂的江西寧王朱宸濠殺死朝廷命官,率眾起兵作亂。一次為藉口,朱厚照決定再次御駕親征,好好的再浪一波,可是,寧王也真的沒用的東西,沒什麼本事還學人家造反,結果呢,沒等折騰呢,就被王陽明給扼殺在造反的搖籃裡了。
三、誅劉瑾
大太監劉瑾欺上瞞下,權傾朝野,引起朝廷大臣怨聲載道,可是,劉瑾黨羽遍佈,權力滔天,又深得皇帝的信任,沒人敢動,可是,朱厚照一出手就把劉瑾捏了,就想碾死一隻螞蟻般,可見他的霹靂手段還是可以的。
落水而死在寧王被平叛後,他趕回朝,在坐船走水路時候,他找到一個小舟自己划水嬉戲,沒成想一個不穩掉水裡了,雖然手下也及時救起他,但也嗆著了,回到宮裡,不久就死了,很多人疑惑,一向身體健康,好動的武宗這麼脆,可是,我們從頭捋一下,年少時的朱厚照就沉溺玩樂,淫亂不堪,用我們今天得話來說就是身體早就被掏空了,同時,他還痴迷丹藥,這樣一來,落水只是一個導火線,一燃便炸。
至於陰謀,在帝王宮廷之中,又何曾缺過席。
-
4 # 碼字的蝸牛
為什麼這些年來會有正德皇帝朱厚照死於陰謀的說法呢?
還不是清光緒的死因。
以前所有的正史資料都顯示清朝的光緒皇帝死於疾病,死於憂傷,死於憂國憂民,就連太醫院的資料都備齊了。可是到了2008年時,對載湉墳墓(清西陵的崇陵)搶救性開啟清理時,取出了光緒的一縷頭髮和一些物品進行研究,結果由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戴逸教授等13位專家共同發表的《清載湉死因研究工作報告》稱,載湉(光緒)攝入體內的砒霜總量明顯大於致死量。等於認同了野史的說法,光緒是被謀殺的。
野史是對的,那麼明朝的正德是不是也是死於謀殺?
就因為有了光緒頭髮中砒霜的含量太高的因素在,誰還敢去相信太醫院的醫學報備資料;也正因為光緒的死因與正史不符合,使得人們不得不去懷疑,清廷連史料都能修改得如此完善,那麼他們所編輯的《明史》是否也存在疑問呢?因此才有這些年,網路和學術上一直在討論正德的死因。
反駁陰謀論,即正史論者一、正德年幼時得病落下病根
弘治十五年時,正德作為太子之時,曾因風寒得病,作為弘治唯一的兒子,弘治皇帝還因此破天荒連續幾天沒有上朝。而且這個病留下了病根,一到冬天其寒時就會發作,所以弘治皇帝每當到冬季時都會有幾天不上朝,來陪兒子朱厚照,甚至是給朱厚照配上吳傑這位貼身御醫,還允許冬季時太子朱厚照可以不上朝,不用來朝拜(問安)。
因此並非是正德早年時與文官大臣們慪氣,託病不上朝,而是真的病了。從《明實錄》和《明史》都能發現,正德每次說病了不上朝,基本都是冬季,完全可以否定陰謀論者所謂的正德早年時被弘治寵壞了,只想與“八虎”太監們一起玩耍,不願意上朝,因此常常託病告假。
二、正德壯年時確實受過外傷
《明實錄》和《明史》都有一個記載“庚午,帝狎虎被傷,不視朝”,其他的記載中顯示這是正德玩老虎被傷,傷的很嚴重,有一個多月都沒有閱政(““創甚幾殆”“閱月不視朝”)。而根據《武進縣誌》御醫吳傑的傳記中也記載了這件事,吳傑都搞不定這樣的傷害,因此請了專門負責外傷的醫生薛己一起來給正德醫治。
薛己和吳傑的這次治療並沒有存下太多證據(醫案),但是薛己的傳記中提到了一點,很累、經常吃不上飯——”勞役過甚、飲食失節“,結果等正德病好後,薛己回家不久就臥病在床了。
可能今天很多人並沒有老虎傷人的概念,可若是從家養的寵物貓突然發怒時,咬傷或抓傷人的情況來分析,貓換成老虎,會是什麼場景?
這次老虎事件,是發生在正德九年時的,所以就能發現在正德九年之後,正德皇帝朱厚照經常犯病,甚至還因病斥責群臣不關愛他,只知道用政務來煩他("朕因氣感疾,免朝。蓋上託以為伏闕者罪也")。
史上死於舊傷的英雄豪傑有很多,若朱厚照因虎傷遺留的問題和小時候病症的發作,就可以解釋朱厚照在正德九年之後經常犯病不上朝了。
三、正德皇帝性格剛強,認定的事宜堅決不改
這裡從朱厚照經常微服私訪民間和自稱朱壽,來擺脫朝廷因土木堡之變而制定的規則,還有不聽群臣勸阻,西巡與達延汗作戰就能看出來了,因此這麼剛強、好動的年輕皇帝是不可能在士兵面前展現其病患的一面,堅持在雪地裡前行。
另外正德十五年南巡時,就因為吳傑勸阻,生氣才將吳傑趕走,不帶在身邊的。
因此當南巡時落水,醫生並非如陰謀論所述,無言無辜換掉吳傑,讓太醫院院判盧志來治療。
四、落水後的治療醫案中已經提到朱厚照病危
“志趣告諸大臣,言:冬得夏脈,於法不治,願定皇儲,以安國本”。
盧志在看過病後,告知冬得夏脈,已經無法治療了,請快點立儲。
什麼是“冬得夏脈”,百度查閱了一下,發現傳統醫學中的《素問》就提到了,冬得夏脈——五邪皆同,死不治!
當時正德還在江南,所以當他趕回京城時,才裝作什麼事都沒有,堅持“戎服乘馬,立正陽門下,閱視良久乃入”,以安天下之心,但是回到皇宮後就堅持不住了,再也無法參加第三天的祭天活動,甚至是祭天后的獻禮活動,朱厚照已經出現嘔血被迫終止宴會——初獻時,上拜,嘔血於地,不能終禮,遂扶歸齋宮。
最後還請來內閣楊廷和一起商議儲君的事務,因為楊廷和聽到正德逝世的訊息後,並沒有驚慌,而是立馬趕到太后皇宮,提出了讓興王的兒子朱厚熜。
這也是陰謀論的一個論點,認為楊廷和可能模仿于謙,說服太后讓藩王即位。但也能可以理解成為正德朱厚照在嘔血之後,趕走侍從太監於經,與楊廷和一起商議立儲之事,因此當正德逝世後,楊廷和才沒有驚慌,還反覆交代陳書文千萬別驚慌,一定不要說錯是誰即位。
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四日,擬廷試策問,付陳文書嚴呈上。未久,陳復持回,倉皇言駕崩矣。予聞之驚悸失措,私念危急時,天下事須吾輩當之,驚悸何為?即語陳曰:請眾太監啟太后取興長子來繼承大統,莫錯說了話。(《楊文忠三錄》)陰謀論或懷疑論陰謀論所提出的疑點,在正史中基本能找出解答。難解釋的是:
1、“應州大捷”前後朱厚照身體沒有什麼異常現象,甚至比衛士還要強壯的事情來?
2、正史中朱厚照是個談酒好色之徒,且有記載著他年幼就患有病根,且受過虎傷;但正史又提到朱厚照好騎射,且若真的個病怏兒,又如何能在戰場上親自殺死一名敵人?
而陰謀論中也有個難於解釋的問題,那就是正德若死去,誰最為得利?
太監集團?
不可能,從劉瑾和八虎的情況就能看出來了,他們的權利來自於朱厚照給的,彈指間就可以覆滅了,若真的是太監所為,一點利益都沒有。
平虜伯江彬?
最為正德最寵幸的勳貴武將,倒是有可能,因為在此之前的江彬已經獲得了很大的軍權,甚至在朱厚照病重之時,還有邊防四鎮軍隊入京情況。
可是朱厚照是在去他家遊湖時落的水,若江彬敢謀反作亂,估計文官一捅出來,軍隊肯定不會跟他走的,所以江彬在正德病重時也沒見任何異樣出現。
若是學曹操挾天子以令天下的話,江彬為什麼不在正德逝世時矯詔逼宮呢?
所以陰謀論者就只能將矛頭轉向文官集團了。
以清朝光緒皇帝死於非命為由,拒絕相信正史中所描述的,是正德趕走御醫吳傑,而是認為是文官集團所操縱的,因此當是盧志說正德病重之後,才使得正德終止了南巡的行為。
雖然後來吳傑在十多天後趕到,為正德朱厚照治療時,已經為時過晚,早已經“疾亟矣,僅再還大內。”然後在治療時,讓正德可以在返京後能做到“上戎服乘馬,立正陽門下,閱視良久乃入”。只是文官集團依舊堅持讓太醫院院判盧志繼續治療,甚至是楊廷和拒絕了再找醫生的旨意。
然後陰謀論者抬出了興王之子朱厚熜(嘉靖),說朱厚熜在即位時,就因為不想被文官集團操控,先發制人在入正門和側門的問題上糾纏,而後又發動大禮儀案,廢掉大量正德時期的文官,才穩固其統治地位的。
另外一點就是正德一死,文官就發動了反擊,將江彬和太監集團一網打盡,所以嘉靖在即位後,用了十多年才穩固其統治。
總述其實正因為清朝有篡改正史的前科在,再加上連光緒皇帝的死,在資料上都做得如此完善。使得人們在研究《明史》時不得不去懷疑,又加上清朝所編輯的明史,和嘉靖不喜歡正德皇帝,篡改了《武宗實錄》,將八虎和江彬的許多行為都說成是正德指使的,甚至還誣陷正德搶了十車女子到豹房快活(十車……這手法也太誇張了)。
所以才不得不懷疑正德的死,到達是非命還是絕症了。當然這一切從書籍中獲取答案,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除非也能同光緒那樣,開棺驗明一切!
-
5 # 音樂小妖
只要提起明朝的皇帝朱厚照,大家對他的一致評價就是玩物喪志,畢竟我們都知道明武宗就是因為自己貪玩,結果落水後驚嚇過度,最終病死在床上的。
但當時的朱厚照正值壯年,並且身體很是強壯,要知道朱厚照最大的愛好就是帶兵打仗,自命為神武大將軍,身體決對相當棒,可是卻因為一次小小的落水,直接就不治身亡了,這其中是不是有一些我們不太確定的外因呢?
朱厚照的父親朱佑樘在歷史上名聲極好,就是因為他能跟朝中的大臣們齊心協力,同共治理大明的天下。
可是這一切到了朱厚照的身上,幾乎全部被推翻,以前君臣融洽的局面全部消失不見了,唯一留下的只有不聽朝臣們話的朱厚照。
其實朱厚照的父親朱佑樘當真喜歡聽朝中重臣們的話嗎?說實話古代的皇帝也就是天子,是天下間權勢最大之人,幾乎是說一不二的,怎麼可能如此的聽大臣們的話。
只是因為大明王朝的權勢已經不在皇帝手中而已,在這裡可能大多數人就要好奇了,明明是皇帝在掌權,為何說權勢不在皇帝的手中呢?
聽起來是皇帝掌權,可是很多命令你下達了之後,朝中的大臣辦不到,或者想辦法把你所下達的命令給歪曲,是不是所謂的天子就成了一個擺設。
這麼說吧,朝中的臣子們很聽皇帝的話,但是某個地方發生災害了,怎麼辦,需要救災吧,但是國庫沒有錢,於是所謂的救災就要按朝中的大臣們的想法來救了。
雖說最後的結果災是救了,但是時間的長短,或者說人手的安排之類的問題,比如說皇帝想讓自己的親信當這次救災的功臣。
可是因為國庫沒錢,最終皇帝所指派的人直接成為了替罪羊,這樣一來看似天下間皇帝的權勢最大,可實際上不任何事都被朝中大臣們所掌控,而天子只是一個聽話的傀儡而已。
而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國庫沒錢,不過皇帝都有自己的小金庫,也就是皇帝的私房錢。
皇帝的私房錢越多,說話的底氣就越硬,還是拿救災來說事,皇帝就是打算讓自己的親信升一下官,國庫沒錢,就直接從自己的私房錢裡拿,反正這個災是一定要救好的,就是因為皇帝有錢,所以這些事最後的結果就可以達到皇帝的目的。
可是大明朝的國庫永遠沒錢,於是大明朝的皇帝們永遠被朝中大臣們鉗制。
而到了朱厚照身上,直接就打破了這個規則,不論是重用劉瑾這個太監,還是重用其他人,都是為了給自己掙私房錢。
別看朱厚照在位的時候,各種的作亂,但是卻沒有花費國庫一毛錢,而這樣一來問題就嚴重了。
以前因為國庫沒錢,所以大明的天子一直被朝中大臣們所壓制,現在朱厚照直接把所有錢收到了內庫當中,這些錢就不歸朝中臣子們所管理了。
於是這些朝臣們就沒有了鉗制天子方法,也就是說對於朝中大臣們來說,自己的皇帝現在失控了,不能像以前一樣聽大家的話了。
如果按這樣的情況走下去,將來的某一天,朝中的臣子們就相當於給大明王朝的天子打工,而不像以前一樣再控制皇帝。
這對於整個文官集團來說,是一個致命的因素,這些文官集團用了上百年的時候,才從朱元璋當初隨意屠殺文官的陰影下走出來。
難道現在再一次回到以前那種朝不保夕的歲月當中嗎?可以這件事不要說朝中的文武百官了,就連整個天下的世家地主也不同意。
要知道朝中的所有大臣背後都站著無數的地主階級,如果這些大臣們無法像以前一樣控制大明的天子,萬一更改稅收等政令的時候,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天下的地主老財。
從某一方面來講,當時的朱厚照看似各種經意的行為,直接影響到了整個天下大勢,無形當中已經成為了文官集團的死敵。
就按這樣的結果走下去,將來朱厚照的兒孫們一定也會走這樣的路線,如果真這樣的話,未來的文官集團又應該如何自處。
為了再次讓文官集團重新走上權勢的頂峰,於是朱厚照落水了,並且在落水之後果斷一病不起,雖說朱厚照身邊的太監們都是忠心耿耿,可是論玩心眼,這些太監跟文官集團差得太遠了。
所以身體強壯、正值壯年的朱厚照就發生了意外,只是不小心落了水,居然就引發了重大疾病,最終不治身亡。
-
6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很明確的回答,沒有陰謀
可以用一個邏輯來反證。古代政壇中陰謀詭計很多,當一件事情發生之後,最大的得利者有可能是主謀;那麼反過來,當某個政治事件發生後,沒有最大得利者,或者最大得利者完全沒有可能,也就證明無人在主導此事,是自然發生的。
朱厚照之死就是這種情況,他死之後,一朝天子一朝臣,身邊的親信宦官和朝臣必然被新君信任的人所取代,謀害朱厚照對他們來說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最大得利者是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也就是後來的嘉靖帝。可他根本沒有謀害朱厚照的能力,他家世襲興獻王,封地在現在的湖北省鍾祥市,遠離都城北京。且他父親早亡,身後沒有什麼勢力,當時才14歲,謀劃不了這種大事。
(朱厚照的畫像,看面相就不穩重)
朱厚照雖然年輕,身體並不強壯朱厚照死的時候才31歲,年紀的確不大,以古代的標準來衡量也是壯年而亡。然而,他的身體並不強壯,因為他的生活很不健康。
後世對正德皇帝朱厚照評價最多的是兩個字:荒唐。
他也的確荒唐,熱衷於闊斯普雷、給自己造了個假身份朱壽、並且封朱壽為大將軍(後加封鎮國公),令兵部存檔、戶部發餉,搞得訊息不靈通的邊境大將們暗自琢磨這朱壽是誰,以前咋沒聽過?
自古以來,皇帝都是凌駕於朝廷之上的,但朱厚照的分身朱壽向朝廷稱臣了,難怪《明史》上說他“至自署官號,冠履之分蕩然矣。”意思是他模糊了君臣的侷限,這是為君者的大忌。
他還幹過一件特別奇葩的事兒。
寧王朱宸濠起兵叛亂,他終於有了御駕親征的機會,喜出望外,親自領兵去平,路上游山玩水檢閱煙花女子,好不快活。
結果,神人王陽明正好在江西,朱宸濠起兵43天就被平了,抓回京城,請求朱厚照回京受俘。大家以為朱厚照會因叛亂平息而高興嗎?並沒有,錯失打仗的機會,他大為光火,留在揚州不回京了!
王陽明人情通達,想明白了皇帝的心思,上書說能平亂都是朱壽大將軍指揮有方,此次戰功應歸於朱壽大將軍。
這才把朱厚照給勸回來了,到了半路,他又覺得還是不過癮,想把朱宸濠放回去,讓他再亂一次,自己好去平叛。隨駕大臣們肯定在想,這個皇帝怕不是有病?!但他有病,咱們可沒病,死命攔住了。
朱厚照政治上荒唐,生活上同樣不省心。性好漁色,男色女色都好。
據說他有127個義子,皆賜姓朱,說是義子,其實就是男寵。史書上的記載是“嬖佞盤結左右”“ 耽樂嬉遊,暱近群小”。
女色方面,史料的記載是“每夜行,見高屋大房即馳入,或索飲,或搜其婦女,民間苦之”“民間洶洶,有女家,掠寡男配偶,一夕殆盡”,簡直跟個紈絝子弟似的。
俗話說“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而這兩樣恰好是朱厚照所愛的,每日不能少,長此以往身體能好?再加上朱家子弟用春藥助興都成家傳了,身體早就虛了。
所以,我認為朱厚照的死沒什麼陰謀,他就是身體太虛,才會落水後一病不起,直至駕崩。
-
7 # 蟈蟈的文史原創
明朝多出奇葩皇帝,有做木匠活的木匠皇帝朱由校,有20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朱翊鈞,有沉迷於媚藥的朱載坖,還有就是明武宗朱厚照。
從史書的記載來看,對明武宗朱厚照的評價分為兩極,一種評價是貶低。根據清人編纂的《明史》來看明武宗,他是一位荒淫無道,一生所建實無,貪杯、好色、尚兵、無賴,所行之事多荒誕不經,為世人所詬病。另外一種是讚許。《明實錄》講到武宗巡視西北邊,沿途行軍時的情境說:自宣府抵西陲,往返數千裡,上乘馬,腰弓矢,衝風雪,備歷險厄,有司具輦以隨,也不御。閹寺從者多病憊弗支,而上不以為勞也。前後兩種記錄,一昏一明,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差距如此之大。
但客觀上來將,朱厚照在皇帝時期確實也作了一些大事,如誅大太監劉瑾、平安化王、寧王叛亂,大敗蒙古王子,且多次賑災減賦等等,但是歷史就是這樣,在功績不持久或者說不明顯的時候,人們記住的往往是他的敗筆,而且朱厚照的敗筆之為甚多:
【1】迷戀豹房。豹房並非養豹場所,有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離宮,實際上是武宗居住和處理朝政之地。豹房內有迷宮,建有妓院、校場、佛寺,甚至養了很多動物,最終經過試驗豹子最兇猛,所以養了很多豹子。武宗每日廣招樂妓荒淫無度。一次宮中放煙花不慎失火,殃及乾清宮,武宗下令撲救,跑回豹房對左右說:好一棚大煙火,足可見他的昏庸。
【2】姦淫民女。明武宗不滿於在宮中享樂,認為不刺激,於是他經常在夜間闖入百姓家逼迫女子作陪,遇到中意的,還要帶回宮中。其侍臣知道武宗的癖好,助紂為虐,搜掠良家女子以給武宗寵幸,有時候數量多達十幾車之多。又是武宗甚至連寡婦都不放過,使得百姓怨聲載道。永平知府毛思義貼出安民告示:今後凡是沒有官府文書,誰敢妄稱皇上駕到,藉故騷擾百姓的,一律嚴懲不貸。這觸怒了武宗,下令將毛思義逮捕入獄。
【3】不盼和平盼戰亂。很多國君都希望國家的長治久安沒有戰爭,但是朱厚照卻是個例外,他十分希望發生戰爭,而他喜歡的原因竟然是一旦有戰爭自己就能御駕親征,就可以出去遊獵。所以,他所期盼的戰爭只不過是自己出去遊獵的一個美麗藉口而已。1519年江西寧王朱宸濠叛亂,明武宗非常高興,立即御駕親征,但是還沒走多遠,就收到南贛巡撫王陽明的奏報,叛亂已被剿滅。明武宗非常不高興,暗自將此訊息封鎖下來,繼續遊玩。
也就是在這最後一次的所謂御駕親征讓明武宗斷送了性命,在回來的途中,明武宗一邊遊覽一邊遊獵,當途徑清江浦,武宗見水上風景優美,頓起漁夫之興,便自駕小船捕魚玩耍,提網的時候見魚非常多,用力拖拉,導致船體失衡,他本人也跌入水中。後因為此次落水導致水嗆入肺中,加之驚恐驚悸,回京後身體每況愈下,最終去世。所以,他的去世根本就沒有什麼陰謀,而是他自己貪圖玩樂所最終導致的。
明熹宗畫像
而和他一樣下場的還有另外一個明朝皇帝,那就是明熹宗朱由校。天啟七年即1627年,朱由校在客氏、魏忠賢等人的陪同下,到西苑遊船戲耍,在船上又飲酒,後將船劃至深水處,後被一陣狂風颳翻小船,不小心跌入水中,差點被淹死。雖然被救起,但是經過這次驚嚇,落下了病根,後身體每況愈下,後飲用所謂的“仙藥”後不久去世。
這兩位明朝的皇帝,都死在一個玩耍上面,一個泛舟捉魚,一個飲酒於舟上,都因為是旱鴨子落水,最終死在了水上,一朝中出現兩位皇帝死在這個上面也算是夠奇葩的。
-
8 # 七追風
除了朱元璋和朱棣,明朝的哪個皇帝算是“身體強壯”的?
朱厚照不小心掉進了水裡,撈上來沒多久就死了,於是,大家都覺得裡面充滿了陰謀。這位歷史上爭議不斷的皇帝,十有八九是身體太差,喝了兩口髒水,病死的。
首先,認為朱厚照“身體強壯”,應該是覺得他那次“應州大捷”,帶兵親征,據說還親手砍死一個敵人。咱就不說應州大捷本身充滿爭議吧,就算真的在前線打了幾天仗,就能證明身體強壯了?
皇帝御駕親征,並不是天天騎著馬衝殺在第一線,多半日子是在後方的中軍大帳和武將聊聊天、看看地圖,有土木堡之變的前車之鑑,他自己也要掂量一下,確保十拿九穩,追擊殘兵的時候,才出來顯擺一下。
實際上,朱厚照的身體早就被自己玩廢了。15歲剛繼位的時候,他就經常微服出宮,遊玩淫樂,害的一群大臣各種擔心,不停的上奏勸他收斂一些。
可他才不管呢,就是愛玩。養了太監“八虎”,修建豹房,整天沉迷酒色。大家要知道,就他這種玩法,身體不廢掉才怪。明朝皇室還有吃“丹藥”的傳統,因為能“助興”。
靠著吃丹藥,天天玩,身體怎麼可能強壯呢?
如果按照史料記載,朱厚照也確實身體不好。《孝宗實錄》記載,朱厚照12歲的時候,得了一場大病,兩個月才治好。能花費兩個月才治好的病,可不是一般的傷風感冒啊……
朱厚照有個貼身御醫,他的傳記當中記載了多次給皇上看病的事情。比如有一次朱厚照騎馬打獵回來,忽然大口吐血,喝了犀角湯才好一些。還有一次在御馬監騎過馬,忽然腹部非常痛,吃了藥才見好。
一個年輕人,都大口吐血了,只能說身體已經很糟糕了。
朱厚照落水之後被救上來,可能是受了驚嚇再加上身體本身不好,所以越來越虛弱,在完成祭天儀式的時候,還因為吐血不得不中止,最終病死。
至於說有人懷疑朱厚照是被人謀害,可能性不大。
如果有人要害朱厚照,還能透過把他的船弄翻讓他落水,那必然是最貼身的太監侍衛。這樣的人,完全有別的方法弄死朱厚照,成功率更高。
大家可以看看史料中朱厚照的各種瞎折騰,那就是典型的作死。真要身邊的人想害他,最保險的辦法,就是讓他吃丹藥的時候,多吃兩顆……
-
9 # 夜襲糖多多
至於為啥,正值壯年的明武宗朱厚照會因為驚嚇落水而死。要從他這個人所處的當時環境來說,當時寧王的叛亂剛剛被王陰陽平定了,可是對一向喜歡自由的朱厚照這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好不容易有著正當的理由可以出京平亂,乘機遊玩一番的他,自然不願意就此回京。但寧王叛亂已平,自己又不得不折返回京去。於是,他就準備遊鎮江,登金山之際,趁機假意落水,好拖延回京的時間。結果對自己身體十分自信的他,發現自己根本不會游泳,加之自己的侍衛們反應遲鈍,讓他受到了驚嚇。後來回京,躺在床上的他越想越覺得自己過的不順心,思慮成疾,身體越來越不好,因此一病不起,疾發而崩。
另有一種說法是,明武宗朱厚照在遊鎮江,登金山之時發現一個和自己長的十分相像的人,突生出一個想法,反正自己皇帝做夠了,再也不想回到北京城那個大牢籠。於是假借落水,讓那個人替換自己回京。但是絕不能讓那個人活下去,因為恐日後生變,於是命令人把他用慢性毒藥殺害,等人死後自己就自由了。所以,這才有了明武宗朱厚照,因落水一事疾發而崩,快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其實,我們知道明武宗朱厚照他此人如果不是生在皇帝之家,覺得是一個自由的豪俠。他因落水一事疾發而崩,集郵可能是“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
10 # 七仔聊歷史
個人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有趣的就是明朝歷史,因為明朝出過許多有趣的皇帝,有愛做木匠活的天啟皇帝朱由校,有教太監讀書、愛養蟋蟀的宣德皇帝朱瞻基,最出名的就是放飛自我的正德皇帝朱厚照。
正德皇帝可謂是皇帝中的一朵奇葩,當皇帝后一路玩,他將宮廷改成民間的集市,宮女太監作為小商小販販賣物品,而正德就扮成顧客買東西,甚至在宮中模仿妓院,宮女們扮成粉頭,而皇帝到裡面聽曲、淫樂;多次出宮尋花問柳,遇到心儀的民間女子就帶回宮(不管結婚沒結婚);正德崇尚建立邊功,並親自上前線,在應州擊潰了伯顏小王子。打算御駕親征,平定寧王之亂,但王陽明已經擊潰寧王,正德打算將寧王放回去,再讓他叛亂一回,然後自己親自平定戰亂。
正德的死也與愛玩有關,正德在平定寧王叛亂後,返程路上看見有漁夫打魚,遂起了扮漁夫取樂的興致,拉漁網過程中不幸跌入水中,他又不會水,掉到水中嗆了幾口水,起了肺炎,最終不治而亡,我認為正德之死,是沒有什麼預謀的,正德本性愛玩,落入水中純屬意外,這是史書中明確記載的。
我是小七,一個懂點歷史,熱愛歷史的小同志,希望大家多多關注,讓我們一起談古今,聊風月。
-
11 # 使用者一生追逐
15歲剛繼位的時候,他就經常微服出宮,遊玩淫樂,害的一群大臣各種擔心,不停的上奏勸他收斂一些。……登金山之際,趁機假意落水,好拖延回京的時間。結果對自己身體十分自信的他,發現自己根本不會游泳,加之自己的侍衛們反應遲鈍,讓他受到了驚嚇。後來回京,躺在床上的他越想越覺得自己過的不順心,思慮成疾,身體越來越不好,因此一病不起,疾發而崩。其實就是玩兒死的。謝邀
-
12 # 墨梅逸清寒
正德十五年,明朝第十代奇葩皇帝朱厚照乘一葉扁舟,悠然自得的在積水池中撒網捕魚,可是小船鬼使神差的翻了,朱厚照落水喝了幾口髒水被太監侍衛七手八腳的救上來,回去就一病不起,第二年三月就駕崩了,年僅31歲。如果平民百姓這樣死了很正常,但是攤在皇帝身上,世人如果不挖出個幕後謀殺是不會罷休的。
要說朱厚照是最不像皇帝的皇帝了,他的荒誕不經讓人無法理解,讓圍著他轉的大臣們整天摸不著北。他生性愛玩,像個長不大的孩子。可以在奉天殿放鞭炮,幸災樂禍的看猴子和狗被驚嚇的上躥下跳;可以組織太監宮女們扮演商人或妓女等角色陪自己玩;可以和老虎玩,結果被老虎傷到,好久養病不上朝;可以為了出宮去玩,又擔心像居庸關張欽一樣一根筋不放行,自己給自己封官;出去玩就玩吧,回來到半夜還要把老臣們折騰起來搞個歡迎儀式;可以一甩手24萬兩銀子專門建個供自己玩樂的豹房,為什麼叫豹房呢?裡面有獅子啊老虎啊豹啊之類的野獸嘛!
他的這些行為把託孤老臣內閣首輔劉健氣的告老還鄉不幹了!不幹就不幹,人家朱厚照也不留。太監劉謹想著法陪皇帝玩,深得寵信,但是後來也是說殺就殺了,毫不留情。寧王叛亂,他興奮的御駕親征,聽說王陽明把寧王抓起來了,大失所望!不行,放了!我自己再來抓一遍!功勞終於掛在自己頭上,十足的興奮,於是就有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朱厚照死了,落水病死,有人往陰謀論上推,說是楊廷和故意讓太醫把皇帝看死,因為這個奇葩皇帝的實在不受管,好換個聽話點的皇帝,但楊廷和作為朱厚照的老師應該更懂得君為臣綱的道理。史上從沒有關於朱厚照離奇死亡的記載,統一就是落水,生病,嚴重到吐血,最後一命嗚呼!本身就被老虎傷過,又好女色卻沒有孩子,小的時候得個小病就兩個月不見好,掉髒水裡受驚嚇,如果得個肺氣腫之類的病,當時醫療水平再差點,死了很正常啊!
或許他太過於荒誕,以至於人們忽略掉他該做的也都做了,朝綱也算穩定,每逢大事決斷也沒有太大偏差。錯就錯在他老爹朱孝宗太寵愛幼時的他,以至他聰明的腦子都放到了類似貓捉老鼠的壞點兒上。
回覆列表
正德十五年(1521年)的金秋之際,明武宗朱厚照帶著宮妃和太監遊鎮江,登金山,自瓜洲過長江。八月,經過清江浦,這位玩心大起的厚照皇帝見水上風景優美,魚兒在清澈的淺水處玩耍,也想與魚同樂,過一把漁夫癮。於是,他便自駕小船捕魚,他想象著滿載而歸的美妙結果,而提網時真的魚很多,武宗好開心。
然而,悲劇的一幕上演了,他盡力拖拉漁網,不想船體卻失去平衡,他本人也跌落水中。(明武宗在北京長大,不懂游水)唉,可憐的武宗,落水後手忙腳亂,一陣亂撲騰,掙扎中肺部嗆水。這時親侍如天神一般救起了惶恐驚悸的武宗。現在的武宗不會想到,悲劇的一幕會再次上演,而且是以幾個月後自己的死亡作為了謝幕。這位皇帝死的太意外,很多人對他的死存疑。
先來提一下後世陰謀論明武宗的死,認為江彬有殺人動機,或是楊廷和謀殺了明英宗,但可信度有多高呢?我們先來說江彬,根據史實記載,王守仁擒住了叛亂的寧王,在王府中搜到一份朝中眾臣收受寧王賄賂的名單,上面有江彬的名字。那我們是否可以猜測,江彬與寧王有勾結,但寧王倒臺,江彬為自保,於是鋌而走險,買通太醫,下毒暗殺了武宗。貌似很有道理,畢竟作為一個武人的江彬,性子上會稍難顧長遠。但是,江彬毒害武宗的嫌疑,經不起推敲。
自土木堡之變後,以于謙為代表的文官系統獨大,武官集團受到了打壓。江彬本是明朝邊將,因得到了武宗的寵愛,才被武宗收為義子,賜姓朱,封為宣府、大同、遼東、延綏四鎮的統帥,升上了高位,足以在朝堂上與文官系統抗衡。但咱們想想,如果不是明武宗的支援,別提在朝堂上與文官系統分庭抗禮,他可能還在邊塞吃沙子。而且,武宗去世時,江彬早已被楊廷和調到了通州,並不在現場。最重要的是,武宗死後,江彬輕而易舉地被皇太后張氏和文官系統代表楊廷和秘密捉獲,他如果真的謀略超群,怎會落得如此下場,而落得如此下場的人,有智力有膽量去謀害皇帝嗎?而關於他的受賄事件,焉知他沒存僥倖心理呢?所以,江彬作案可能性不大。
現在,來提一下謀殺案的另一主角,實際上,這一主角內閣首輔楊廷和的名字,也出現在寧王的受賄名單中。如果說有人懷疑江彬因為這份受賄名單而萌生弒君之意,那麼同樣的懷疑也來到了楊廷和的頭上,關於楊廷和弒君的理由比江彬還充分。即明武宗執政後,為壓制過度膨脹的文官系統,擴張皇權,大力提拔了武將江彬,宦官錢寧等人,以楊延和為代表的文官系統不甘就範,就串通太醫下毒殺死了明武宗。
關於楊廷和謀殺明武宗的緣由,以廈門大學教授傅小凡先生的分析最為精彩:“皇帝朱厚照的突然駕崩,使得皇帝重掌朝廷軍事大權,和重建武將勢力的努力夭折了。同時朱厚照沒有兒子,迎立外藩的權力就完全掌握在楊廷和的手中,必然會給文官集團勢力的進一步膨脹帶來機會。因此,皇帝朱厚照的突然駕崩,最大的受益者正是文官集團,當然也包括楊廷和自己。
綜合以上幾個理由,我認為,皇帝朱厚照落水只是個意外,雖然朱厚照因此感冒發燒,或者得了急性肺炎,卻給以楊廷和為代表的文官集團提供了絕好的機會。楊廷和先以治病為藉口,控制了皇帝的行動,甚至將皇帝軟禁起來。然後,在楊廷和的授意之下,經過太醫的精心調治,最終,年僅三十一歲的皇帝朱厚照駕崩了。朱厚照的死意味著,皇帝與文官集團爭奪權力的鬥爭,以文官集團取得完勝而告終。”(此時你是不是不由點起了你高貴的頭顱呢)
但是事實是:謀殺付出的成本巨大,除非有巨大的利益回報足以蓋過成本本身。自古以來,謀逆就是誅九族的重罪,如果沒有豐厚的利潤回報,是沒有人會輕易主動付之行動的。通常的弒君行為,要麼是因為自己的性命、包括家人性命受到威脅,被逼拼個魚死網破;要麼就是自己已經具備了篡位自立的實力,要取而代之。以上兩點,楊廷和均不沾邊,所以,你們覺得他會這樣幹嗎?另外認為楊廷和弒君的目的只是為了維護文官集團的利益的,他會大義的拿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去換龐大文官集團的利益嗎,更何況文官集團和皇權的矛盾一直存在,但並沒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再說楊廷和是明武宗在東宮讀書時的老師,兩人感情一直都很好,如果換個新皇帝,楊廷和的下場真的會成為一個謎。所以,楊廷和謀殺武宗之說根本不成立。
另外,我想說,在古代,落水的後果很嚴很嚴重的。輕者致人生病體虛,重者致人死亡,所以明武宗因落水而身亡的死亡方法是有一定可信度的。或許你會對於落水的嚴重危害性不以為然,但我想說對於古代的醫療環境,技術及病中防範的思考,我們沒有經歷過,不要輕易的代入現代人的思想。
對於古人來說,小小的頭疼腦熱都可能漸漸發展為絕症,而像這種不慎落水的情況,必是要好好將養著的,大家知道水中存在著大量細菌,而古人不會像今人一樣提前接種各種疫苗,當然中醫也不太涉及相關研究,同時冰冷徹骨的水溫造成的寒氣入體也會對人體器官造成損害。那麼不慎落水的明武宗呢,也因此和藥石長期相伴。這裡涉及到的是明朝的太醫的醫術,可您又是否知道,明朝的太醫是可以世襲的,這裡就不太能保證太醫醫術的高超性了。但治病不是僅有一個好太醫就足夠的,我們只從明朝來看,病死的真的不在少數:朱元璋病死,朱棣軍中病死,朱高熾壯年病死,朱瞻基壯年病死,朱祁鎮晚年病死,朱祁鈺壯年病死(他是先身體不行,比他哥差遠了),朱見深壯年病死,朱祐樘壯年病死,朱祐樘壯年病死,朱載垕壯年36歲病死。萬曆56歲病死。光宗38歲病死,繼位一個月就生病,被治死了。似乎,明朝的皇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外,少有長壽的。當然,這些並不是重點。請往下看。
最重要的是,我認為落水不過只是疾病爆發的引線,明武宗的身體早已是強弩之末,這也是他落水而亡的原因。他的身體狀況和他經歷的幾次重症及個人的不良習性相關。《武宗實錄》有記載,十二歲那年冬天,朱厚照的一場病長達兩月不能痊癒,令弘治皇帝非常擔心。從那以後,朱厚照每到入冬,就會出現容易受寒生病,咳嗽發燒等病情,至於吐血情況,已經不是首次發生。正德四年,一次打獵回來,朱厚照突然吐血。太醫奉上犀角湯,才得以痊癒。而正德九年六月的一次意外,幾乎奪去朱厚照的性命。朱厚照酷愛虎豹,性子極其頑劣,他與老虎一起“耍”,被虎所傷。結果是一個多月時間不能臨朝。苦的太醫寢食俱廢,查詢良方,後來病雖然好了,但我想這已對他的身體埋下了隱患。
《武宗實錄》多次出現“腹卒痛”,“朕因氣感疾,免朝”等記錄,證實了這一點。正德十五年的落水事件,雖是個意外,卻成為了爆發疾病的引子,生性頑劣,追求個性的朱厚照在這樣一個颯颯秋風時節,還能笑著調侃“朕不意水中亦有帝”,他不會想到自己三十一年的美好歲月將就此結束。
朱厚照落水十幾天之後,《武宗實錄》中出現的“疾已深”,“慮帝晏駕”等文字。讓我們猜測如果簡單的只是因為落水而亡,二十四小時就會有定論。如果是因落水而引起受涼感冒,不至於十幾天就“慮帝晏駕”。在落水三個月後的大型祭祀活動中,武宗皇帝吐血了。病危時,諭司禮監曰:“朕疾不可為矣,其以朕意達皇太后,天下事重,與閣臣審處之,前事皆由朕誤,非汝曹所能。”意思是,我不行了,把我的意思傳達給皇太后,國政大事,要與內閣大臣商議處理,以前荒嬉誤國之事都是按我的主意乾的,不關你們這些人的事。這是三十一歲的明武宗,把所有的誤國壞事都攬在了自己的身上,是他在面對死亡時,充滿江湖義氣的人生一面。可他的另一面設定豹室,沉迷聲色等,這些不良嗜好是在透支著他的身體。如今,我看到的只餘有歷史上正德十六年明武宗去世的記載,再無其他。
正史中這樣給他封棺蓋論:明自正統以來,國勢浸弱。毅皇手除逆瑾,躬御邊寇,奮然欲以武功自雄。然耽樂嬉遊,暱近群小,至自署官號,冠履之分蕩然矣。猶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鈞諸臣補苴匡救,是以朝綱紊亂,而不底於危亡。假使承孝宗之遺澤,制節謹度,有中主之操,則國泰而名完,豈至重後人之訾議哉.這是關於他的客觀的評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