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咦泳鳳6873
-
2 # 史說新傳
高句麗是西漢到隋唐時期東北地區出現的一個有重要影響的邊疆民族。區別位於朝鮮半島中南部的高麗王朝、王氏高麗((918年-1392年)。
唐高宗時期遠征高句麗取勝的原因,總的來說,是基於此前隋唐時期不斷東征的結果。高句麗崛起於中國南北朝時期,在東北地區不斷擴張,殘食此前的漢四郡,而漢四郡從大漢開始就是中原領土。高句麗後趁中原內亂,建立了自己的區域性統治。因此,從隋文帝開始就把高句麗當作了討伐物件,雙方交戰不斷。當然,隋唐兩代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對高句麗的戰局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到了高宗時期,唐帝國內部政治經濟穩定。尤其是經過唐太宗時的“貞觀之治”,到了唐高宗時,全國一派盛世景象,素有“永徽之治”之稱,因而可以調動充足的國家資源應對高句麗戰爭。再之,朝廷上下,文臣武將多賢能,人才輩出。在征戰高句麗過程中,唐高宗放棄親征,給予東征將足夠的權力,可以針對不同的戰爭形勢便宜行事,給唐軍以最終滅掉高句麗的機會。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募兵制的實行,學術界觀點認為:“募兵不是一種固定的兵制,平時沒有固定的兵員和編制,有事徵募,事罷即回到家鄉,或就地恢復民丁的身份。”此時,唐政府以豐厚的報酬為手段招募士兵,士兵可憑藉軍功大小,得到相應的官職或爵位。此舉使得丁民多趨之若鶩,戰鬥力也較強。據史料記載,到了唐顯慶六年(661年)正月,“於河南、河北、淮南六十七州,募得四萬四千六百四十六人,往平雄帶方道行營。”可見,兵募制度的實行給唐高宗遠征高句麗提供了充足的兵源,保證了戰爭的勝利。
從外面因素來說,唐帝國此時對高句麗做到了知己知彼。據記載,唐以來,曾多次向高句麗派出使者,到唐太宗時期還掌握了高句麗的封域圖,使唐高宗對高句麗的城池、鎮戍、疆域等國家軍事設施狀況瞭如指掌,對高句麗的用兵策略、戰略佈局、風土民情有了更深的認識,可以有效應對高句麗的戰略部署。
從戰術上來說,唐高宗時期繼續沿襲了唐太宗後期對高句麗的擾襲戰術,多次對高句麗展開了數次水陸並進的擾襲戰,一是從陸地上騷擾遼東之地,另一方面是派出兩棲作戰能力計程車兵,從山東半島乘戰船出發,從高句麗本土登陸。採取遇弱則攻,遇強則退戰術。這一靈活的戰術使高句麗時刻都處於危機之中,舉國上下恐懼而又疲敝。再就是,唐帝國採用了南北夾擊的戰略。唐顯慶五年(660年),唐軍先滅百濟,使高句麗變得孤立無援。唐軍在鞏固了在百濟的統治後,又與新羅聯合,這樣新羅與遼東唐軍呈南北夾擊之勢(據史料記載,在具體做戰過程中,新羅做戰消極,南部戰線未起多大作用)。高句麗軍同時面對來自南北兩個戰場的壓力,明顯處於劣勢。南北夾擊的戰略思想是唐朝最終能夠滅亡高句麗重要的原因之一。
而此時的高句麗內部,卻是內亂不止,公元666年,高麗蓋蘇文去世後,長子繼位,因為王位之爭發生了內部動亂,國力也是經過唐朝多年的襲擾,日趨衰落。在唐軍進攻百濟時,高句麗對此是袖手旁觀,堅持保守的策略,固守城池,被動防禦,導致百濟孤立無援而滅亡,因此,自己失去了一個重要盟友,使唐軍成功開闢了第二戰場。
到公元668年春夏,被唐軍所滅,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
-
3 # 沂藍書院趙月光
高句(gōu)麗(lí)是一個非常強悍的政權,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盤踞在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享國700多年。唐高宗能滅高句麗,可以說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
史載高句麗人,“其人性兇急,有氣力,習戰鬥,好寇鈔”。(注:《後漢書》卷85《東夷傳·高句驪》。)
《北史・高麗傳》載,“兵器與中國略同”。
隋唐兩朝都將平定高句麗視為世代的偉業,唐太宗李世民曾說:
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然而,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含章可貞,無成有終。
高句麗佔有遼東,侵擾唐朝的遼東邊境,進攻新羅,暗中與突厥、薛延陀聯盟,小動作不斷,表面上稱臣,其實對中原形成了長期的威脅,是一個巨大隱患。毫不客氣的說,可以說是隋唐東北大門的定時炸彈。唐太宗就曾說過:
“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
足見唐太宗的深謀遠慮和未雨綢繆。
那麼,自隋唐多次討伐高句麗,為何只有唐高宗完成了這個使命呢?
1 首先,經過高祖、太宗、高宗三代幾十年的時間,唐朝積累了強大的經濟力量。打仗打的是什麼?主要還是國家和國家的博弈為主,實際上比拼的是綜合國力。唐太宗吸取隋朝滅亡的原因,他強調以民為本,常說:
“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輕徭薄賦,讓百姓休養生息,同時貞觀王朝的商業經濟有了迅速和長足地進展。在經濟上特別關注農業生產,實行均田制與租庸調製,獎勵墾荒,“去奢省費,輕徭薄賦”,使農民有可能安定生產,耕作有時,衣食有餘,安居樂業。並透過"互市"換取大批牲畜,用以農耕,當時世界出名的商業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國。除了沿海的交州、廣州、明州、福州外,還有內陸的洪州(江西南昌)、揚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肅敦煌)、涼州(甘肅武威)。
唐高宗繼承併發揚了唐太宗的基本政策。
2,高宗採取了正確的戰略,逐一擊破。唐太宗回朝後,群臣建議對高句麗派偏師進襲騷擾,使其國人疲於應付,耽誤農時,幾年後即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土崩瓦解,唐太宗採取了這一建議。
從此以後,唐高宗也採取了對高句麗發動騷擾性攻擊的戰略。最後在決戰的時候實施分而治之、各個擊破的策略,聯合新羅,先是將百濟滅掉,再討伐高句麗。顯慶五年(660年),新羅王春秋上表求救於唐朝。唐朝以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等水陸十萬軍隊攻打百濟,最後滅亡百濟。唐朝在百濟故地設定熊津等五都督府。
3,唐朝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天賜良機.高句麗喪失了盟友百濟,就意味著南方的大門打開了,在北方他們同樣面對著著唐朝軍隊的強大壓力,實際上就是雙線作戰。
另一方面,從唐太宗時期開始,唐朝的軍事實力是世界上有目共睹的,唐軍不但在戰略上靈活自如,在戰術上充分發揮了步兵與騎兵協同作戰的力量,軍隊協同作戰水平極高。
新羅軍也發揮了遊擊部隊的牽制作用。
此時的唐朝名將輩出:勇冠三軍的薛仁貴;治軍嚴整的龐同善;忠勇有謀的高侃;三軍統帥是李績,原名徐世勣,與衛國公李靖齊名;還有“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的蘇定方(蘇定方徵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句麗,史無前例地將唐朝的版圖向西開拓至中亞鹹海,國境直抵波斯,向東延伸至朝鮮半島南部。)
唐平高句麗後,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其地。
高句麗第27代國王寶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虜,根據司馬光《資治通鑑》的記載,高句麗貴族及大部分富戶與數十萬百姓被遷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國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遼東,成為渤海國的臣民,而其餘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羅。
自此,高句麗國家不再存在於世。
-
4 # 老丈人話古今
高句麗並不是一個遊牧民族,它實際上是一個文明非常發達的農耕文明,高句麗之所以能夠被唐高宗滅掉,裡面的原因其實和唐高宗關係不太大。
首先高句麗絕對不是個小國家,它是一個高度成熟的農耕政權,當時他有176座城池,69萬多戶人口,如果想一場仗就把這麼大的一個國家滅掉的話,靠軍事實力是很難達到的,消滅掉這樣的國家,也必須以軍事為輔,政治為主。用一句名言,那就是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如果能在高句麗找出大量的帶路黨,那麼他們有再多的城市和人口,也會被很快打敗。隋煬帝當時國力還是很強的,三徵高句麗,結果被搞了個京觀,唐太宗當初也打過高句麗,而且唐太宗是所有皇帝中打仗最厲害的一個了,但是他仍然沒有把高麗打下來。唐高宗能打下來實際上是趕上一個好時候。
類似於高句麗的國家還有一個叫的百濟,在公元600年的時候,唐高宗讓蘇定方帶著大軍,結果一下就把百濟給打趴下了,要知道當時百濟國有206座城池,有76萬戶,這個國家比高句麗厲害呢,但是卻顯得如此不堪一擊,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皇族內訌嗎?
百濟國王帶著太子到了北方,而留守在國內的二王子直接說:國王和太子這兩都是廢物,既然讓我來面對這些,那麼就應該由我來當王,帶領大家抵抗侵略者。而當時留守在王朝內部的還有一個皇太孫,皇太孫也很精明,他知道如果自己叔叔真的把蘇定方打敗了,那麼自己很有可能全家就會被滅族,於是就直接帶著自己的手下投降蘇定方了,百濟也就跟著土崩瓦解了。
李世民打高麗的時候還御駕親征,也沒有對底下的百姓去搶糧搶錢。全是李世民自掏腰包,雖然唐朝國力強盛,但是在那麼遠的地方,外加後勤的問題,還不允許搶當地的糧餉,那李世民也只能撤退了。
但是唐高宗上位之後,百濟皇族內訌,接著高句麗的執政官去世了,他的兩個兒子也內訌了。他的大兒子和二的都想當高句麗的執政官,於是他的大兒子就直接把唐高宗的兵馬帶過來,要滅他的二兒子。唐高宗於看這麼好的機會怎麼可以放過呢?於是就直接把高句麗平定了。
簡單來說就是上層建築出了問題,不然唐高宗根本打不下來。
-
5 # 木嶼錦鯉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唐高宗之所以能完成隋煬帝、唐太宗沒有完成的事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趕上了好時候,高句麗內訌了。
關於高句麗,很多答案都提到了,她絕不是個小國,也不是個遊牧國家,而是個高度成熟的農耕政權,有176城,69萬多戶。要一戰滅亡這麼大一個國家,純粹靠軍事力量,是非常難的。最實際的套路就是軍事為輔、政治為主。用三國馬參軍的名言,就是”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只要能在高句麗內部發掘出大量”帶路黨“,或者叫”親善人士“,再多的城池、人口,也能一戰而定。不信?我們看看百濟的滅亡就知道了。
(引文皆出自《資治通鑑》)
660年8月,高宗派蘇定方帶著十萬大軍水陸並進,一下子就把百濟打趴下了。百濟國有200城、76萬戶,比高句麗還多!
百濟故有五部,分統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萬戶,詔以其地置熊津等五都督府,以其酋長為都督、刺史。
百濟為什麼會如此不堪一擊呢?因為他們的皇族內訌了。
百濟王義慈及太子隆逃於北境,定方進圍其城;義慈次子泰自立為王,帥眾固守。隆子文思曰:“王與太子皆在,而叔遽擁兵自王,借使能卻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遂師左右逾城來降,百姓皆從之,泰不能止。定方命軍士登城立幟,泰窘迫,開門請命。於是義慈、隆及諸城主皆降。
百濟王帶著太子轉進到了北方,結果留守的二王子直接宣佈:國王和太子都是怕死的廢物,現在讓勇敢的我來當王,帶領大家抵抗侵略者!皇太孫當時也在場,一看這架勢,我去,要是叔叔打敗了唐軍,那還不得清洗我一家啊!心一橫,帶著自己的手下投降了蘇定方。於是百濟土崩瓦解了。
隋煬帝、唐太宗的悲劇就在於,無論他們倆怎麼展示大國仁義、王者風範,高句麗內部一直都很穩,沒有重量級”帶路黨“出現。於是,他們必須一個城一個城地攻,一個釘子一個釘子地拔,這種消耗有多大,可想而知。不光如此,為了攻心,唐軍得時刻保持仁者之師的形象,對佔領區的百姓要好吃好喝地招待,後勤壓力之大可以想象。
645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6月打到白巖城下,城主孫代音表示要投降,李世民馬上就答應了,並承偌對城裡百姓秋毫不犯。李勣一聽不幹了,說,將士們冒死攻城為了啥?不就是為了攻下之後能在城裡爽一下麼?您之前也答應讓我們爽了啊!現在突然反悔,這不是打擊我們的積極性麼?李世民表示,我們是來建立王道樂土的,又不是鬼子進村!當然,將士們也絕不能虧待。我自己掏腰包賞賜他們,可以吧?隨後李世民接受了孫代音的投降,並給城裡上萬百姓食物,還獎賞80歲以上老人。甚至在白巖城裡的外兵,李世民都發給他們錢糧,讓他們自由回去,好好在高句麗宣傳大唐仁義無敵的威名。
上之克遼東也,白巖城請降,既而中悔。上怒其反覆,令軍中曰:「得城當悉以人物賞戰士。」李世勣見上將受其降,帥甲士數十人請曰:「士卒所以爭冒矢石,不顧其死者,貪虜獲耳;今城垂拔,柰何更受其降,孤戰士之心!」上下馬謝曰:「將軍言是也。然縱兵殺人而虜其妻孥,朕所不忍。將軍秏下有功者,朕以庫物賞之,庶因將軍贖此一城。」世勣乃退。得城中男女萬餘口,上臨水設幄受其降,仍賜之食,八十以上賜帛有差。他城之兵在白巖者悉慰諭,給糧仗,任其所之。
講道理,唐軍用最大的誠意來建立王道樂土,高句麗的軍民應該乖乖倒戈卸甲,以禮來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可人家偏不。新城、安市、建安三座城池一直在堅守,唐軍始終攻不下來。
645年唐太宗征討高句麗(藍色為攻陷城池,紅色為堅守城池)
唐太宗親自坐鎮安市城下,張儉從陸路(營州)、張亮從水路(卑沙)攻建安城,新城被繞過。
從6月攻到9月,唐軍一直打不開局面。唐太宗準備繞過安市,先攻建安,甚至還有人建議他玩得更大一些,直接殺向烏骨、平壤。在李勣、長孫無忌的勸說下,李世民終究沒敢這麼玩。其實,唐太宗之所以沒有像隋煬帝一徵高句麗那樣狼狽,就是因為他拒絕了直驅平壤這種險招。
沿途的釘子沒拔掉,大軍就長驅直入,後勤線隨時會被切斷的。
(李勣)對曰:「建安在南,安市在北,吾軍糧皆在遼東;今踰安市而攻建安,若斷吾運道,將苦之何﹖不如先攻安市,安市下,則鼓行而取建安耳。」
群臣亦言:「張亮兵在沙城,召之信宿可至,乘高麗兇懼,併力拔烏骨城,渡鴨綠水,直取平壤,在此舉矣。」上將從之,獨長孫無忌以為:「天子親征,異於諸將,不可乘危徼倖。今建安、新城之虜,眾猶十萬,若向烏骨,皆躡吾後,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後長驅而進,此萬全之策也。」上乃止。
想當年,隋煬帝不信邪,遼東城還沒打下,就派出九路大軍直驅平壤。因為補給線隨時會被切斷,所以這幫人只能自帶乾糧,負重行軍。最後到達平壤時,乾糧吃光,一看平壤城又堅固,不可能短期攻陷,於是軍心渙散,一觸即潰。
秋,七月,壬寅,至薩水,軍半濟,高麗自後擊其後軍,右屯衛將軍辛世雄戰死。於是諸軍俱潰,不可禁止,將士奔還,一日一夜至鴨綠水,行四百五十里。將軍天水王仁恭為殿,擊高麗,卻之。來護兒聞述等敗,亦引還。唯衛文昇一軍獨全。
初,九軍度遼,凡三十萬五千,及還至遼東城,唯二千七百人,資儲器械鉅萬計,失亡蕩盡。
戰爭進行到9月,李世民的後勤終於到了極限,唐軍只能撤退了,畢竟這種“王者之師”的打法太耗錢糧了。
而唐高宗上位後,形勢就好多了。先是百濟皇族內訌,200多城,76萬戶被一舉平定;接著高句麗的執政官(莫離支)淵蓋蘇文去世,他的兩個兒子也內訌了!
袁紹死後,袁譚袁尚內訌得一塌糊塗,於是袁譚邀請仇人曹操來幫他打弟弟。這種神奇的操作,直接幫曹操平定了北方。淵蓋蘇文死後,大兒子淵男生、二兒子淵男建都想接任執政官的位置,於是內戰開始了。淵男生也做出了和袁譚一樣的操作,熱情邀請大唐出兵幫他打弟弟,並讓他的兒子當“帶路黨”。
男生懼,不敢歸;男建自為莫離支,發兵討之。男生走保別城,使其子獻誠詣闕求救。六月,壬寅,以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遼東道安撫大使,將兵救之;以獻誠為右武衛將軍,使為鄉導。又以右金吾衛將軍龐同善、營州都督高侃為行軍總管,同討高麗。
這種機會,唐高宗怎麼能錯過?馬上派唐軍殺入高句麗,和淵男生匯合,並扶持他成為”偽軍“首領。
九月,龐同善大破高麗兵,泉男生帥眾與同善合。詔以男生為特進、遼東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撫大使,封玄菟郡公。
有了這種級別的”帶路黨“,後面的戰鬥就順利多了。比如唐太宗始終無法攻克的新城,這一次壓根沒有抵抗,直接投降。
勣初度遼,謂諸將曰:“新城,高麗西邊要害,不先得之,餘城未易取也。”遂攻之,城人師夫仇等縛城主開門降。勣引兵進擊,一十六城皆下之。
再比如,薛仁貴只帶3000人就敢去攻打扶余城,很多將領都認為兵太少,不可能成功的。薛仁貴表示你們懂啥,對方已經軍心渙散了,睜大眼睛看著吧。結果,不但扶余城被攻陷,周圍四十多個城都望風而降。
薛仁貴既破高麗於金山,乘勝將三千人將攻扶餘城,諸將以其兵少,止之。仁貴曰:“兵不必多,顧用之何如耳。”遂為前鋒以進,與高麗戰,大破之,殺獲萬餘人,遂拔扶餘城。扶餘川中四十餘城皆望風請服。
668年9月,李勣兵臨平壤城下。想當年,蘇定方圍攻了半年無法攻克的平壤,李勣一個月就搞定了。因為守軍已經無心抵抗,願意和大唐同建王道樂土的前仆後繼。先是淵男建的弟弟淵男產帶著傀儡國王投降,接著淵男建的心腹打開了城門,高句麗正式宣告滅亡。
契苾何力先引兵至平壤城下,勣軍繼之,圍平壤月餘,高麗王藏遣泉男產帥首領九十八人,持白幡詣勣降,勣以禮接之。泉男建猶閉門拒守,頻遣兵出戰,皆敗。男建以軍事委僧信誠,信誠密遣人詣勣,請為內應。後五日,信誠開門,勣縱兵登城鼓譟,焚城四周,男建自刺,不死,遂擒之。高麗悉平。
綜上,660年之後,百濟、高句麗的上層建築都出了大問題,被唐高宗抓住了機會。
-
6 # 翊翊浩浩尉尉
高句麗位於中原地區的東北部,對中原王朝核心區域的威脅實在有限,可是從公元612年隋文帝欲討伐高句麗開始,直到公元668年唐朝和新羅聯軍滅高句麗,歷經五任帝王(唐太宗更是來了個御駕親征),時間跨度長達半個世紀,如此耗費人力物力去滅掉一個遠離中原王朝核心區域的政權,究竟為何?
難道這些帝王都是傻子嗎?當然不是,這些君王的眼光遠在所有人之上,其實唐太宗已經給出了答案,他曾說:“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這句話說得太有前瞻性了,結合歷史再看李世民這句話,一千年後後金在白山黑水的東北地區崛起,進而入主中原,與當年高句麗的崛起何其相似。隋唐時期的高句麗已經是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兼有漁獵、農耕還有少數遊牧民族三大實力,可以說既有遊牧民族的驍勇善戰,又有農耕文明的物資積累。而且當時的高句麗就是東北部的小霸主,早在隋朝時期便主動進攻遼西等地。
可以預見,一旦中原衰敗,高句麗就是一千年後後金的翻版,基於這個原因必須消除掉這個隱患,所以唐太宗等君王不愧為千古一帝,看問題的高度比普通人要高多了。再多說一句,如果明朝君王能早點看到這一點就好了。
隋唐兩朝都曾經大規模征伐高句麗,隋朝動用的人力物力巨大超過唐朝,最後還失敗了,失敗的因素很多,其中與軍事統帥的戰略思想和策略也有很大關係!高句麗俘獲了大量物資與隋人。而隋朝楊廣的極度殘暴統治導致竇建德、瓦崗軍、杜伏威、輔公祏、林世弘等等大量農民起義,大規模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然後,李淵李世民起義,逐步攻滅各割據勢力,結束隋末嚴重分裂大亂,做到統一。貞觀年間,唐朝攻滅東突厥國、吐谷渾國、西域諸國,打敗薛延陀國、吐蕃,四夷臣服。
早在武德二年,高句麗君主高建武就派使者朝貢於唐朝。武德四年,高建武再次派使者朝貢於唐朝。武德七年,唐朝冊封高建武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貞觀五年,唐朝派人去高句麗收殮埋葬隋朝時期戰死的隋人屍體,摧毀高句麗用隋人屍體立的京觀。高建武害怕唐朝攻打高句麗,於是築長城一千多里,東北從扶余開始,西南到海。貞觀十四年,高建武派他的太子到唐朝,進貢於唐朝。
高句麗榮留王(高建武)的親唐政策,使高句麗與唐朝之間保持了20餘年的和平友好關係。但是,貞觀十六年(642年,高句麗榮留王25年)冬十月,高句麗權臣泉蓋蘇文殺死容留王高建武,另立榮留王弟大陽王的兒子高藏為王,獨專國政,同時出兵進攻新羅,阻斷新羅朝貢於唐朝的通道。泉蓋蘇文破壞了榮留王與唐朝建立的友好關係,導致高句麗與唐朝的關係迅速惡化,最終導致唐朝徵高句麗。
唐徵高句麗的策略與隋有很大的不同,隋的策略是以一部攻遼東城,其主力搗高句麗的首都平壤,所謂“攻破其腹心,則四肢自潰者也”。唐太宗從隋朝的失敗教訓中認識到,不先撫定遼東,固其根本,而勞師遠襲去攻平壤,不是上策。只有攻下遼東、新城、安市、建安等名城要隘,然後會合諸路大軍,渡鴨綠江,一鼓攻下平壤,這才是萬全之策。
所以,唐朝的四路大軍(包括水師)齊集遼東,先後攻克遼東等十城,並在這些地方置州設官,以兵鎮守,作為繼續徵高句麗的根據地。太宗數次征討高句麗,雖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一舉消滅高句麗,但也取得很大的成功。它消滅了高句麗的有生力量,使其國力和軍隊的戰鬥力受到了極大的損傷。同時,也顯示了中央政權大唐的聲威和徵東戰爭的正義性。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欲再伐高句麗,被大臣勸止。以後數年,唐對高句麗採取了偏師騷擾的策略,欲使其疲於奔命,社會凋敝,然後再一舉消滅。同年三月,以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討高句麗,五月,渡遼水,攻南蘇、木底等城。另有水師自萊州渡海攻石城、積利城。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又以左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為青邱道行軍大總管,從水路討高句麗。高宗永徽六年(655年),又以營州(今朝陽市)都督程名振兼東夷都護討高句麗,敗高句麗於貴端水(今渾河),焚新城外郭及村落而還。顯慶三年(658年)六月、四年十一月,程名振及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兩次分別戰於今瀋陽和撫順一帶的貴端城、赤烽鎮和橫山。
顯慶五年(660年),唐朝改變了策略,決定先滅高句麗的盟國百濟,然後再與新羅對高句麗實行南北夾擊。當年派蘇定方等率水陸十萬大軍一舉滅掉百濟。翌年,又以三十五萬大軍,水陸並進,大舉征討高句麗。陸路在鴨綠江一線殲滅高句麗三萬人。蘇定方率領水軍實施了對平壤的包圍,但由於未能得到新羅人有利的後勤保障,此役最終未獲成功。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高句麗的獨裁者莫離支蓋蘇文死,其長子泉男生嗣位,後被兩位弟弟男建、男產所逐,逃到國內城(今吉林省集安市),並派人到唐朝求援。唐朝派出大將契苾何力、龐同善統率大軍去接應泉男生。泉男建率眾截擊,高宗又命薛仁貴為後援。龐同善等到新城,夜裡被高句麗兵襲擊。薛仁貴領兵援救,斬首數百級。龐同善等進至金山,又為高句麗兵所敗。高句麗乘勝而進,薛仁貴攔截橫擊,高句麗大敗。
於是,薛仁貴向東連奪南蘇、木底、蒼巖等三城,始與泉男生相會。薛仁貴乘勝率兩千人馬,進攻高句麗北部重鎮扶余城,拔其城,附近四十餘城望風而降,一時薛仁貴威震遼海。十二月,又任命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討伐高句麗。第二年二月,李勣渡遼河,趕到新城。
戰前李勣對各位將領講:“新城是高句麗西境鎮城,最為要害,不先得之,餘城未易取也。”於是,指揮三軍從新城西南側,據山攻城。九月,城中發生兵變,叛兵綁縛城主,開門投降。李勣領兵繼續進攻,連續攻奪十六城。
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李勣率大軍渡鴨綠江,泉男建派其弟來拒戰,李勣追奔二百里,來到平壤城下,泉男建閉門不敢出。一個多月後,高句麗王高臧派泉男產率首領九十八人打白旗出城投降。泉男建猶閉門頑抗,不斷派兵出戰,均遭失敗。最後,他的心腹僧人信誠秘密派人與唐軍聯絡,願為內應。
五日後,信誠開啟城門,唐軍入城。泉男建自殺未遂,被擒,高句麗滅亡。戰爭結束後,唐朝對高句麗君臣採取了極為寬容的態度,國王高臧被封為司平少常伯,泉男產被封為司宰少卿,就連頑抗到底的泉男建也保全了性命,被流放到邊遠地區。
-
7 # 弋北談古今
我認為唐高宗能夠滅掉高句麗完成唐太宗、隋煬帝所沒有完成的事業,原因有三:
一:高宗時期,抓住高句麗內訌,於是一舉擊破。
公元668年,唐軍攻破平壤,結束了對高句麗的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在這之前高宗將滅掉高句麗做為長期戰略,並且在泰山封禪時允許高句麗派太子參加。沒想到,封禪後幾個月的時間,泉氏三兄弟發生內訌了。老二老三趁著老大不在,於是密謀殺掉老大。老大開始起兵對抗,最後請求唐朝出兵。於是,唐高宗抓住這個時期,迅速對高句麗動手,在泉氏老大的幫助下,最後滅掉了高句麗這個心腹大患。
二:隋煬帝、唐太宗前期對高句麗的征戰,削弱了高句麗的實力。
隋煬帝在位期間,多次集結百萬大軍進攻,雖然失敗,但是極大的挫傷了高句麗的元氣。後來,唐太宗時期繼續征戰,派遣唐軍騷擾同時發起大規模的進攻。於是,在隋煬帝、唐太宗的持續進攻下,消耗了高句麗的實力,為高宗做了前期鋪墊。
三:高宗時期,唐朝得到了恢復,國力強盛,將星雲集。
(唐太宗畫像)
高宗時期,唐朝已經得到了恢復發展,國力強盛,盛於太宗時期。所以高宗滅高句麗有了唐朝強大的實力支撐。而且高宗時期,擁有薛仁貴等一系列名將。這使滅高句麗有如虎添翼。
所以,結合三種原因,高宗滅掉了高句麗,完成了隋煬帝、唐太宗沒有完成事業。
-
8 # 使用者5263264918
其實我覺得滅亡高句麗的這個功勞不應該歸功於李治 大部分應該歸功於李世民!高句麗的滅亡一是唐太宗經過兩次討伐的不徹底而改變戰略方針 不以一城一地的奪取來滅亡高句麗 而是打掉高句麗的經濟基礎 在農時對其進行騷擾 使其遭到破壞 然後在戰略上對其孤立和包圍 唐太宗聯合新羅對其進行封鎖 這個計策是相當高明的 而且代價很小 後來大唐奇士李泌依樣畫葫蘆 在安史之亂後聯合大食和南詔對其進行戰略包圍和打擊 而後吐蕃也迅速衰落了 再加上李世民貞觀留下的名將李勣 貞觀後期提拔的薛仁貴 營州都督程名振 左屯衛將軍蘇定方 張士貴等等一大批名將和名相 使得此時的大唐仍能延續貞觀的餘暉 國力更加蒸蒸日上 此消彼長 葛蓋文淵死後他的兒子爭權內鬥加上與新羅的戰爭以及唐太宗多年來的戰略部署起到了很大效果 此時極大削弱了高句麗 所以高句麗在龍朔年間被大唐給滅了 這其實跟李治並沒有多大關係 戰略消耗高句麗是他父親定下的國策 打高句麗大部分名將是貞觀留下的 名相也有很多是貞觀的 不得不說李世民的班子是真的強呀!這不是我誇李世民 李世民這個人是真的強 古代所有皇帝裡文治武功應該排第一 個人綜合素質最高的皇帝 是赫赫有名的千古一帝
-
9 # 週週說古今
自古打仗都講求一個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當年曹孟德何其威武,率八十五大軍南下,氣勢如虹,但卻在赤壁折戟沉沙,一世威名毀於一旦,何故?地不利也。劉玄德率三十五精銳東出峽口為弟報仇,卻在夷陵一敗塗地,大帝尊嚴一掃而光,為什麼?天時不可也。袁本初四世三公,雄據河北,何其了得,為何又在官渡折了老本?人不和也。可想而知,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是多麼重要。
回到本話題,楊廣、李世民都算是有為之君,南征北討,可謂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為何又都在高麗這個偏居一隅的彈丸之地折損了一世英名?資質平平的唐高宗李治又為何在高麗成就了偉業?原因無它,三要素轉換而已!
先說隋煬帝三徵高麗。大業三年,剛上任的隋煬帝決定出徵高麗。當時的情況是,東北高句麗藉助地勢的發展,已經延綿500年之久。在隋朝統治期間,高句麗在東北的發展已經是一家獨大,與隋朝的勢力也算是不相上下。所以敢於拒絕對隋帝國稱臣納貢。那時高句麗的勢力,就如同是越南人在東南半島,經營多年不說,還十分熟悉地形,打不對稱戰可是一把好手,在軍事方面有自己獨到的一面。所以,一徵高麗,隋煬帝雖然自信滿滿,花費巨大,但卻沒有得到實質好處。兵法有云,一戰而勝,再而衰,三而竭。如果說一徵高麗隋煬帝輸在地不利上,那麼二徵和三徵還要加上個人不和了。隋煬帝不吸取教訓,對內搞勞民傷財的大力修建土木工程不說,還不停的招兵買馬,準備再次攻打高句麗。弄得來天怒人怨。
隋末造反派頭子王薄創作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是這麼說的:
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翻譯過來就是讓老百姓不要到遼東去送死。假如到遼東戰場上白白送死,相比之下被官軍砍掉腦袋又算得了什麼?!可見,當時國內矛盾是多麼尖銳。但是隋煬帝有一個典型的個性,那就是賭徒心理。面對戰爭的失敗,他的賭徒心理就凸顯得更加肆意旺盛,他只會越賭越大,越押越大,從來都不會停止。天時、地利和人和三要素一個都不佔,那麼就很顯然了,他的三次東征高句麗都是以失敗告終的。
再說唐太宗徵高麗。自隋以來,幾代英主都魔怔似地跟高句麗這個遼東小國槓上了,無不欲滅之而後快。李世民也不例外,對這個倔強的小國,李世民說過:“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貞觀十九年,太宗以高句麗欺新羅為由,詔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高句麗.唐軍渡遼水,在初勝後,卻在安市城碰到頑強阻擊。由於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至九月仍未攻克。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被迫班師,數萬將士殞命沙場。唐太宗徵高句麗不能說是失敗,更沒有像楊廣那樣招來滅頂之災,但的確沒有達到戰略目標。導致這樣結果的原因很清楚,一是高句麗內部很團結,二是冬天快到了後勤保障不足,人和與天時不足,英明神武如唐太宗也只得抱憾終身。
那麼高麗為什又被資質平平的唐高宗李治搞定了呢?原因很簡單,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齊了。
首先是天時。李治登上皇位時與李世民時代有所不同,唐朝國力顯著增長。唐朝的總人口增加了,等於軍隊陣營可以更加龐大;高宗年間朝廷已經養了七十萬匹馬,還下令造船數只,唐刀技術更加先進,這給唐軍提供了堅實有力的盾牌;再加上人們大多已經安居樂業,糧食隨之增加,一旦軍隊需要補充糧草也沒多大問題。所以李治可以安心與高麗對戰。
第二是地利。唐太宗徵高麗雖然沒有達到戰略目的,但也沒有遭受多大損失。戰爭結束後,唐軍並不是全部退回中原,而是有針對性地駐留了一部分。幹什麼呢?佔據戰略要地,修工事,築道路,搞襲擾。所以不得不說李世民是個偉大的帝王,在他的這一系列部署下,遼東不再是以前山高路遠的莽荒之地,地不利的因素被極大地解決,為後代徵高麗做好了準備。
第三是人和。人和不是說有就有的,在隋煬帝、唐太宗兩代帝王孜孜不倦的努力下,雖然經歷改朝換代,但中原帝國軍隊對遼東的瞭解並沒有衰減,同時還錘鍊了李績、劉仁軌這樣十分熟悉遼東作戰的優秀將領。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高句麗內部出問題了。高句麗老國王去世後,他的兒子應為權力問題發生嚴重對立,誰也不服誰,以至於產生內亂。看見這樣的機會,李治毫不猶豫地拉一邊打一邊,認認真真地開展拉偏架工作。所謂敵人的不和就是我方的人和。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困擾隋唐幾代帝王的遼東問題,在李治時代終於集齊了天地人三要素,早有準備的李治毫不手軟,順勢而為,終成人生贏家。
回覆列表
高句麗害怕了,楊廣舉全國之力敗於此地,李世民興師動眾傷於此處,後因傷歿於唐之都城。如此這般,李治不滅高句麗他沒法給在天之靈的帝王有所交代呀。所以唐高宗徵高句麗時,高句麗人一看,與其亡國滅種,還不如假敗於敵,儲存實力,延續至今。這不就是朝鮮為何千年不亡非你中華田園之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