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廣星樓
-
2 # 永珍小書社
西南少數民族現在還有男人坐月子這種風俗。
關於坐月子最早是西漢《禮記·內則》,反映周代女性家庭地位,是一種儀式,表示人們對生育的尊重。
《撩物志》裡也有記載,夫憊臥如乳婦。也就是說,女性生產完之後該勞動繼續勞動。男性則假扮成產婦臥床休息。叫作產翁制。
這是社會向男權為主的過渡時期產生的,男性告訴世人,孩子是我的,得跟我姓。目的就是確立男性的地位。
今天壯族、傣族、藏族,仡佬族都儲存這種風俗。
《馬可·波羅遊記》:“傣族婦女產子,洗後裹以襁褓,產婦立起工作,產婦之夫則抱子臥床四十日”。
《黔記》:“……咸寧州……婦人產子,必夫守房,不逾門戶,彌月乃出。產婦則出入耕作……”
都是對這一風俗的記錄。
要說女性對比的感想?
在古代或者今天有這樣的風俗自然有它存在的意義,不過也相信,隨著女性對平權認識的加深,這一風俗也將漸漸作古。
-
3 # 希媽育兒
不過現在的社會當中確實也存在著,女人坐月子,卻把老公也養肥了的情況,不過要完全讓男人躺在床上坐月子,女人出去工作回來還要哺乳的話,我想沒有幾個人願意吧。娃自己生,活自己幹,那還要男人來做什麼?
其實如果男人真的能坐月子,能不能也讓男人生下孩子,不能光享受坐月子的好,也得體驗下生孩子的痛吧?!
之前寫過一個男人體驗分娩鎮痛儀的問答,很多男人堅持到宮口開2指就直呼受不了。
女人的生產之痛是無法想象的,作為男人,還是多多體諒一下妻子吧
-
4 # IF枕邊育兒
在我國曆史上,這並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還有一些史書記載也有男性坐月子的習俗,而且在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有這樣的風俗,女性聽了大快人心了把?
宋代的《太平廣記》卷四八三引《南楚新聞》記載:“南方有僚婦,生子便起,其夫臥床褥,飲食皆如乳婦。”這裡說的僚是我國的少數民族僚族,還有傣族也有這樣的習俗。美洲亞馬遜和印第安人、巴斯克人也“存在著產翁坐褥的習俗“。古代人之所以讓男人坐月子其實是效仿女性,讓大家來賀喜男人,以此向世人宣告:“生孩子的是我,孩子要姓我的姓。”
男人坐月子女人會是怎樣一種感受?我是二胎媽媽,兩個寶寶都是順產,我坐月子雖不是很舒服的事情,但是男性也不一定能坐的來,尤其是照顧孩子。如果現代真的讓男人坐月子,我覺得女人更辛苦了。
想想男人坐月子的場景吧!寶寶餓了喊媽媽餵奶、寶寶拉了喊媽媽換尿不溼、寶寶鬧了喊媽媽哄哄,合著您就躺著當個傳話筒?不過也怪不得男人,初為人母,就連媽媽自己也應接不暇,何況粗線條的男人?
再說了,男人坐月子女人工作養家麼?身體還沒復原,重體力也做不了,家裡扛個大桶水也要叫”產夫“上陣,這裡裡外外,應該是娃哭娘喊了,熱鬧非凡,想來也是有趣了。
總之,我覺得讓男人坐月子,女人更累,跟隨社會進步還是維持現狀比較好,各司其職,每個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你說呢?
-
5 # 清心無礙
西南少數民族現在還有男人坐月子這種風俗嗎?
有的。
這種丈夫“坐月子”的奇特風俗叫“產翁制”,又稱“產公制”、“苦娃達”。
是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變,男人為了表明自己取得了絕對的掌控權的一種表現方式。
有些習俗不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改變的,目前在我國西南地區,還是有壯族、傣族等少數民族,生完孩子之後,男人裝產婦抱孩子,女人出外勞作。
男人坐月子,女人會是怎樣一種感受?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這是他們老祖宗留下的傳統,一輩輩的就這樣過來的,所以當地人,無論男女應該已經習以為常了。
根深蒂固的習俗在這裡,能有什麼感受?
當然是認為一切是正常,可以接受的。
如果哪家男人不坐月子,還會被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
當然,換成我們其他人,一方面會覺得匪夷所思,另一方面是好氣又好笑。
生孩子受苦的不是男人,給孩子餵奶的不是男人,怎麼女人生完孩子不休息,反而男人臥床休養,還要人伺候呢?
真是會想啊!咋不上天呢!
總之,我們尊重他們的傳統,但我們也有自己的習慣。
-
6 # 帶娃叨叨叨
看到這個有趣的問題,暖暖查閱了資料後大吃一驚,原來真的有男人坐月子這一說。並且還有少部分地區至今還儲存著這種習俗。
坐月子是對生育者的尊重,一般來說,是由女人完成。有些地方坐月子並不是由女人來做,而是男人裝作生育後痛苦不堪的樣子,代替女人坐月子,而剛生育完的女人卻要擔負起男人的職責,下地幹活和照顧正在坐月子的男人。
孕婦分娩後會馬上起床,然後把嬰兒洗乾淨包好了交給丈夫,在此後的40天裡,她不僅要下地勞作,還要承擔起哺乳的責任,並且要做好飯送到坐月子的丈夫床頭。
看到這裡,我相信大部分女網友不淡定了。十月懷胎的是我,分娩的是我,居然坐月子的不是我!
網友A:我生孩子的時候也是疼的要死,老公還說我嬌氣!
網友B:可以讓男人們去體驗一下分娩帶來的陣痛是什麼樣的
網友C:我生我兒子的時候就是我老公做的月子,我幹活還伺候他,我現在身體差的很,老是這痛那痛,那時候他腿受傷我把他伺候好了,我現在身體不好,他一點都不心疼,怎麼那麼沒有良心
網友D:當媽媽太辛苦,要真的可以讓男生娃娃哪該多好。
女人從十月懷胎到一朝分娩,付出的辛苦與疼痛是男人無法想象的。男人僅靠短短40天的月子遠遠無法彌補女人身體和心裡上的傷痛,所以女人是需要男人用一生來呵護的。
如果男人哺乳帶娃,是不是可以避免“喪偶式育兒”呢?
-
7 # 開心爸爸的日記
其實開心爸爸是比較不相信的,而且在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還專門過去查看了一下相關資料,還真的有這麼一回事,還有別的史書有記載說是有男人坐月子的習俗。這個,說實話比較難以理解了。
坐月子是為了什麼?
第一是為了媽媽們身體的恢復。懷胎十月期間,媽媽們的內臟被越來越大的孩子撐得東倒西歪,東一處西一處,早就已經偏離了原來的軌道。雖然後來孩子是生下來了,但是已經移位的內臟是不可能自行恢復原位的,只能透過產後的靜養和一些針對性的運動來幫助恢復了。子宮也是這樣,被孩子撐得很大,慢慢縮回到原來的大小也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坐月子主要是為了讓媽媽們身體的全部恢復,畢竟沒恢復好的話對以後的生活也是一個很大的影響。
第二是為了讓媽媽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培養感情的同時促進體內泌乳素的分泌,更多的分泌母乳,為孩子提供更多的“糧食”。
從這兩個角度來看,坐月子其實主要是為了媽媽們恢復和利於產奶的。讓一個爸爸來坐月子是出於什麼想法,實在是無法想象。而且產後媽媽們很虛弱,更應該靜養的。現在卻是需要馬上投身於繁重的工作中,這對於母乳和身體的恢復都是不利甚至是有害的。
不過適當的讓爸爸幹一些坐月子期間的事情,也能夠讓他們更深體會到媽媽們的不容易現在經常看到爸爸門每天忙於工作,一回家就是個甩手掌櫃,什麼都不管,還理直氣壯的說,我每天工作就足夠累了,回家還不能休息一下嗎?
其實坐月子期間的媽媽們更累,遠比爸爸們上班要累的多。全天24小時不間斷的照顧,以及隨叫隨到的餵奶服務,還有隨時隨地的哄睡工作,說句實話,比上兩個班都累。所以,可以適當的讓爸爸們也體會一下媽媽的工作,體會到媽媽們有多累。
-
8 # 郭郭親子
查了資料確實有男人坐月子的習俗,
如今在大理以西一個叫“卡丹丹”的地方依然保持著男人做月子的習俗。在這裡孕婦分娩後會馬上起床,然後把嬰兒洗乾淨包好了交給丈夫,在此後的40天裡,她不僅要下地勞作,還要承擔起哺乳的責任,並且要做好飯送到坐月子的丈夫床頭。我還查到個奇怪的僜人生孩子習俗,在西藏察隅縣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的林區,是少數民族僜人的地區,那裡的婦女臨產時,不論氣候如何都得走出門外找不易被人看到的地方生育。僜人沒有專門接生的產婆,一般由有助產經驗的長者接生,或請鄰近的婦女幫忙,更多的時間是產婦自己接生。 僜人婦女生育期間有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婦女主要吃苦蕎糊糊,男人則殺豬宰雞大補身子,這種生育習慣被形容為“女人生孩子、男人坐月子”。僜人認為男人不坐月子會影響後代成長,特別是生了男孩後,丈夫更要好好補身子。
一:男人替女人坐月子,女人去幹活還同時照顧一家子,這樣的事情我表示沒天理如果是順產沒有側切,沒有撕裂,三天時間,產婦可以出院了。但是身體的各項技能都還在恢復中,特別是為生孩子而鬆開的骨盆,膀胱等五臟六腑的歸位都需要時間。這個時候還去外面勞動照顧老公孩子。太沒天理了。
二:男人陪女人坐月子來感受下女人的艱辛,我舉雙手贊成。《我是演說家》的馬丁曾經陪老婆坐過一天的月子,他說
白天還好,晚上老婆餵奶,他就醒著。喂完了再一起睡,睡了不到一個小時,孩子哭了,把你叫醒,又要餵了,而且不光餵奶,還得換尿布。孩子哭了你還要哄她,哄完了以後,四十分鐘過去了。然後你再睡。你睡了二十分鐘,又要醒了,又要喂。不到一整天,馬丁就快崩潰了。
爸爸們不能體驗10級陣痛,那就陪一天坐月子吧!媽媽們你們同意嗎?
-
9 # 銀花育兒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如果你辛苦生完孩子,得不到充分的臥床休息,反而還要去幹重活,不能沾涼水等勞作,照顧一個假裝生孩子的男人,你會有什麼感覺?
曾經,雲南大理以西一個叫“卡丹丹”的地方,在這裡,孕婦分娩後就馬上起床,她會把嬰兒洗乾淨包好,然後交給丈夫,在此後的40天裡,由丈夫護理嬰兒,親戚朋友都來向丈夫道喜。妻子不但跟以往一樣要做家務,還得給孩子哺乳,並且還要照顧 “坐月子”的丈夫。我國 僚、傣、仡佬等民族曾流行這種習俗。 這種丈夫“坐月子”的奇特風俗叫“產翁制”,有又叫“苦娃達”
在國外也有男人坐月子的記載,在法國與西班牙交界的巴斯克人中也有男人坐月子的習俗,在印度南部也流傳這種男人做月子的習俗,這是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變時的特殊情況,在母系社會,人們對母親的敬仰是包括生育的,為了確定父親的絕對地位,就產生了“產翁制”。男人為了繼承母系社會女人的權利,和人口關係,所以才會有男人代替女人假裝生育坐月子的“產翁制”。
男人這是在奪權的過程中使用的伎倆,妻子生孩子,男人做月子,真羨慕男人不用經歷痛苦就能坐享其成。
在男人做月子的同時,也期望男人能經歷孕吐的難受,睡不好覺的疲倦,生孩子撕心裂肺的痛,喂孩子奶被寶寶咬的疼,乳腺炎的痛,如果男人都可以經歷,我願意去伺候他月子,不會在你難受的時候說你矯情,並且全方位去呵護你!
-
10 # 沐依蘿
啥?女人受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辛苦之後,還要男人來坐月子,女人幹活,有沒有搞錯?!
本來生孩子就是一件身心俱疲的事情,需要好好休息和調養才是,怎麼反過來臥床休息的是男人,而幹活工作的反成了女人呢?
別說,這事兒還真實存在,而且就算是現在,這種事兒也在西南少數民族當中存在著。在這裡,產婦分娩後就馬上起床,她會把嬰兒洗乾淨包好,然後交給丈夫。在此後的40天裡,由丈夫護理嬰兒,親戚朋友都來向丈夫道喜。妻子不但跟以往一樣繼續料理家務、耕作勞動,還要給孩子哺乳,並且要把飯送到床頭給“坐月子”的丈夫吃。
究其原因,男人坐月子是原始社會父權制與母系制較量的產物。人類最初的婚姻制度是母系制與氏族群婚制,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權制建立後,男人便透過“裝產”讓世人相信,他才是生孩子的人。你說可笑不可笑?
記得那會兒閨蜜生孩子,側切縫了好幾針,而且傷口一直不好,最後又拆了重新縫的,閨蜜說那幾天簡直是煉獄般的生活,如果還要下地幹活做家務,想想都無法忍受,如果男人也想坐月子,最好連分娩的疼痛還有孕吐等孕期反應一起包了吧!
-
11 # 男壹號37818
雲南大理"卡丹丹"這個地方,確實有男人做月子的習俗!女人生完孩子,把孩子洗乾淨,包好交丈夫,丈夫抱著孩子坐在床上四十天。女人則是裡外活都是自己幹,給丈夫端吃瑞喝。女人很辛苦。
-
12 # 丿愛灬逝心丨灬
女人十月懷胎本來就辛苦。加上生小孩子身體更虛弱。是需要人照顧的。為什麼要男人坐月子。女人還要服侍男人呢?不會是搞反的吧?
-
13 # 何小元
生兒育女本來就是女人的專利,但在人類發展史上,確實有"男人分娩"、"男人坐月"的習俗。人類學、民族學把這種奇特的習俗稱之為"產翁制"或"產翁坐褥"。
所謂"產翁制",就是男子模擬妻子"分娩",或在妻子分娩以後,代替妻子"坐月",而真正的產婦則照例外出幹活,併為臥床"坐月"的丈夫準備飲食。
這些習俗,在我國宋、明、清的史書中,在南方的壯族、越族、傣族都有過記載。史書記載,南方的越族習俗,妻子生了孩子,三天後便到河裡洗澡。洗完後返回,給丈夫做飯。而這時丈夫卻擁著被子,抱著嬰兒,坐在床上,稱為"產翁"。
傣族婦女也是如此,生了孩子後第三天,富貴人家在家中洗澡,貧賤人家到河裡去洗澡,此後,產婦的丈夫坐月子,而自己下地勞動、料理家務。而她的丈夫臥床40天並接受親友們的祝賀。
比"產翁坐月"更為滑稽有趣的是,"產翁"在模擬"分娩"時,表演的非常逼真。也會和產婦一樣哼哼呀呀,裝出一副十分努力、痛楚的樣子,甚至滿頭大汗。待小孩出生之後,便戴起頭帕,捂嚴身子,生怕中風,然後還要模擬給孩子餵奶。好像孩子真的是他生的一樣。
但是這種獨特的“產翁制"並不只存在於中國,而存在世界很多地方。如居住在美洲亞馬遜河和俄利諾科河流域的印第安人,在法國和西班牙交界的巴斯克人,直到80年代還保留著這種風俗。
雖說這種遺風陋俗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消失,但是我真的很想讓男人做月子,照顧孩子40天。讓他體會一下一天晚上睡不夠4個小時的疲倦。然後回家後,理直氣壯的和他說,“不就照顧個孩子嗎?至於嗎?!”
然後產婦請一個月的假期,養足精神,高高興興的做坐月子!
-
14 # 帥帥育兒
男人坐月子,這要是在我們大東北可能會被孃家人打斷腿吧哈哈
-
15 # 鄧丁香1
沒見過這樣習族!太落後啦!現在21世界時代了!還有這事?做女人太苦了~生完孩子剩半條命了從鬼門關……還要做工哪有這樣的,還要照顧老公怎能代替女人
-
16 # 笛媽說育兒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如果你辛苦生完孩子,得不到充分的臥床休息,反而還要去幹重活,不能沾涼水等勞作,照顧一個假裝生孩子的男人,你會有什麼感覺?曾經,雲南大理以西一個叫“卡丹丹”的地方,在這裡,孕婦分娩後就馬上起床,她會把嬰兒洗乾淨包好,然後交給丈夫,在此後的40天裡,由丈夫護理嬰兒,親戚朋友都來向丈夫道喜。妻子不但跟以往一樣要做家務,還得給孩子哺乳,並且還要照顧 “坐月子”的丈夫。
男人坐月子是原始社會父權制與母系制較量的產物。人類最初的婚姻制度是母系制與氏族群婚制,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權制建立後,男人便透過“裝產”讓世人相信,他才是生孩子的人。你說可笑不可笑?
不過,這種事情發生在某些地方而已,要是不查查書籍是不知道的。這種風俗也隨著時代的進步,逐漸消失的了,廣大女性不要擔心。女人生孩子坐月子那是天經地義的,不能因為風俗就要無道理執行,身體是自己的,好好坐月子吧!
-
17 # 凱叔笑壇
西南少數民族男人做月子那是真事,以前是一種習俗,不過要問女人什麼感受,擱現在的話,估計鍵盤、遙控器、榴蓮都得賣脫銷。
女人生孩子那麼辛苦,得不到調養,還得下地幹活。結果男人偷起懶來,在家帶孩子,這確實不可思議。不過這事在古代還是有緣由的。
在中國古代坐月子的男人叫產翁,治水的大禹在神話故事裡描繪的就是從他父親鯀的肚子裡生出來的。史書上也有這樣的記載。明代錢古訓《百夷傳》提到了傣族,還有清代李宗昉《黔記》提到貴州威寧苗族,都有丈夫替老婆坐月子的習俗。
不光中國有,美洲、歐洲都有過這種習俗。譬如以前歐洲的巴斯特人,就是男人坐月子。作家沙爾.弗勒克曾做過描述:“ 當女子生了小孩,是父親坐床上,父親還假裝疼痛,家人也是照顧父親,好像真是父親生了小孩子。並且鄰居來賀喜的物件也是父親,而母親好像沒事一樣,仍然是專心去做她的家務。”是不是很有意思?
其實有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遠古時代母系社會時,女人生孩子在家享有特權。後來向父權社會過渡時,男人生不了孩子怎麼辦呢?於是就只有裝產。他要透過坐月子讓他人相信孩子是他生的,他對於小孩的父權也等同於母親對小孩之權。
其實說到底就是母系社會男人地位太低,後來透過裝產爭奪一點權力。像現在女人地位越來越高,不知道以後會不會男人還會坐月子呢?
-
18 # 冷月花魂41197717
不緊少數民族吧,男人“坐月子”的應該很多!至少我男人時不時在“坐月子”除了吃睡,就是抱著手機,時不時照顧手機充電,生怕手機睡著
-
19 # jason媽咪有辦法
很多寶媽在坐月子期間,如果得不到老公的理解,甚至被吐槽:不就是坐個月子嗎?哪個女人不坐月子呀?
寶媽往往是怒從心起,很想反唇相譏:不就是坐個月子嗎?你坐坐試試,不對,不是你坐坐試試,而是,你先生個孩子,再坐坐月子試試。
別說,歷史上真有男人坐月子的習俗,這個習俗在少數民族中頗為流行過一段時間。
《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傣族婦女產子,洗後裹以襁褓,產婦立起工作,產婦之夫則抱子臥床四十日。
我覺得,這種習俗的女人好強悍,生完娃就能“立起工作”?順產媽媽也不至於就如此彪悍吧。
男人坐月子這個習俗主要發生在從母權制向父權制過渡的階段。
遠古時代,在母系社會中,母親是生活的主宰,男人始終處於服從的地位,但是隨著男性在社會地位中作用的增大,社會開始慢慢走向父系社會。新舊更替時容易出現一些荒誕的事件,男人們對母系社會中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現象開始要反抗了。
琢磨來琢磨去,他們就琢磨出一個代替婦女坐月子的制度來,歷史上叫“產翁制”,母親生下孩子之後,父親就躺在床上,假裝自己分娩,坐月子,哺乳,而母親就馬上下來操持家務了。
說到這裡不得不感慨一句:古代女人都是金剛芭比嗎?生完寶寶,直接下地操持家務?我國的壯族、傣族、藏族等都曾保留著這種古老的習俗,不僅是中國,在法國和西班牙交界的巴斯克人以及印度南部一些地區,也曾經有過這種“產翁制”。
突發奇想,如果現代還有這個習俗,建議,不妨讓父親做戲就做全套了。讓爸爸們也坐回月子,體會一下“不就是坐個月子”的辛苦,他們需要做到:
哺乳:需要擠奶,拉扯,孩子醒來一次就得做一次假動作;全身冒虛汗:冒不出來嗎?用水澆呀;半夜半夜不敢睡,隨著等著迎接孩子的啼哭;全天不能到處亂走,只能躺在床上;每天喝湯,喝各種油膩膩的湯,不喝不成......對了,在坐月子之前,一定要記得體驗一下十級痛是什麼滋味還有處理胎便,隨時準備換紙尿褲,給寶寶洗澡,做撫觸......突然發現,如果讓男人這樣全套體驗一下,也未必是壞事,哈~
起碼,他知道了產後媽咪有多不容易。
《我是演說家》中的主持人馬丁曾經說過,自己在老婆坐月子期間打遊戲,被老婆發現後當場將鯽魚湯砸在電腦上,馬丁當時就怒了,說老婆:女人哪個不做月子的?矯情什麼?他感覺老婆的脾氣怎麼突然這麼暴躁?
老婆也很生氣,後來,老婆給他發簡訊,希望他和自己一樣,做一天月子,自己做什麼,他就做什麼。馬丁也想體會一下老婆到底為什麼會這麼易怒?
這樣體驗不到一整天,馬丁就快崩潰了:孩子睡不到一個小時就會醒,大哭,餵奶,換尿布,哄著孩子睡覺,好容易孩子睡著了,自己整理整理,剛準備休息一會,孩子又醒了,又得重複一遍程式,白天還好,晚上困的七葷八素時,誰的脾氣都不會太好。
馬丁終於意識到老婆的不容易,他說:“我終於知道老婆有多麼不容易了,我們男人沒機會生孩子,沒機會去體會那種生孩子時,最大的頂級十級疼痛是什麼,但是我們可以嘗試著坐月子、陪月子。你真正體驗過了,才知道什麼叫設身處地,什麼叫感同身受,什麼叫將心比心。”
三位奶爸終於明白了,老婆有多麼不容易。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既然男人們無法理解作為母親的辛苦,那就讓他們“坐回月子”吧。
-
20 # 夜芒星
有一個地方,在雲南大理的“卡丹丹”少數民族,當地人一直保留著男人坐月子的習俗。在婦女分娩後,立即起床洗乾淨孩子幷包起來,最後將其交給丈夫。男人“坐月子”為期40天,護理新生嬰兒,親朋好友都上門向男方道喜。而女人,則像沒有生過孩子一樣,繼續做家務,還得餵養剛出生的嬰兒,最難以忍受的是還得在床前給老公準備好飯菜,這對一個女人來說是多麼難受。
生孩子並不容易,坐月子更是艱難。生完孩子的女人,彷彿是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忍受著打斷10根肋骨的痛苦,好不容易才保住了性命,就期待坐月子能好好恢復一下身體。現實是生完寶寶才真的進入了地獄,照顧孩子,做家務,還得為一個假月子的丈夫服務,也真是醉了。
女人生完孩子後,身體器官受損,體力精力都不如以前好,子宮需要六週時間才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每個關節都被打開了,如果見風見水,很容易出現骨骼疼痛。腰部也很不舒服,這時候如果還乾重活提重物,會增加腰部的負擔,以後就難恢復了。走路還不能走得太快,不然會感到頭暈目眩,平常感覺很冷,但動不動又滿身虛汗。
可以說月子期間女人的身體非常虛弱,俗話說“月子病月子養”,月子都不能坐,身體又該如何恢復到以前的狀態?
生完孩子後,每天還得喂孩子奶,每次得喂上1小時,約2個小時就要喂上一次,無論白天或黑夜,餵奶的頻率都不會差太多。剛想要睡覺時,孩子又醒了,每天都很困睡眠嚴重不足。抱著孩子給孩子餵奶也是要有強大的精神動力支撐,否則早就垮掉了。許多母親都說,生完孩子後,特別是在第一個月,感覺就像有一口仙氣吊著,隨時都會倒下。
每個生了孩子的女人都很難受,如果再讓生下孩子的女人做家務還得服侍她老公,這身體得有多強壯?內心得有多強大?不知道當地女人的身體怎麼樣,反正如果換做一般的女子,怕是會直接累倒在地上,再也不想要孩子了。
回覆列表
理論上,坐月子的應該是女人!生育後得到好好的休息與身體健康調理!但個別地方的風俗習慣存在差異,也就不奇怪了!從某些角度來看有好的一面,比如海南島某些少數民族女性,生育後,亦沒有對坐月子,有太多的講究,相反她們按照習俗連喝一小段時間鹽水白粥。反而沒有太多的生育後的一系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