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6
回覆列表
  • 1 # 乖哦絮Airport

    提到董卓,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許多人眼前可能浮現一個大胖子,性情殘暴,荒淫好殺,最後自取滅亡。實際上,董卓並非這麼簡單,他在三國曆史上是個重要人物,少年就有俠名,成年後作戰勇猛又有謀略,封侯拜將,一度掌控朝政,是一時之梟雄。成大事者必有助力,董卓能專政,其核心就是手下的軍事力量,其中有幾位代表性將領。

    董卓麾下五虎將,有多種不同的說法,一般是在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徐榮、牛輔、胡軫、段煨、董越、華雄、呂布等人之中進行挑選。論武力,自然是呂布、華雄最高,但考慮到對武官來說,除了個人武力,更重要的是統帥全軍和戰場指揮能力,畢竟單挑這回事只是演義和評書中熱衷於渲染的,實際戰場上很難出現。呂布跟隨董卓時間並不太長,華雄露臉次數太少,予以排除,剩下諸將中,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徐榮應該是最合適的人選。

    這五人之中,實力最強的首推徐榮,為何這麼說?憑戰績說話。諸侯討董卓時,曹操曾帶本部兵馬追擊董卓,卻在汴水遭遇徐榮,被徐榮大敗,曹操胯下戰馬帶傷,本人也被流矢所中,曹洪讓出自己乘馬才讓其脫離險境,那句著名的“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也出自這場戰役中。當時的曹操雖非日後孟德,但實力已然不弱,自帶本部人馬,兼有宗室子弟助陣,又仗盟軍新勝之勢,卻仍然遭遇慘敗,徐榮實力可見一斑。

    除了擊敗曹操,徐榮還幹了件更大的事兒,擊破了江東猛虎孫堅。與曹操相比,孫堅當時成名已久,江東猛虎豈是浪得虛名,連董卓也忌憚三分,但在徐榮面前,還是撐不住,大敗之餘,連潁川太守李旻也被徐榮生擒,慘遭烹殺,更不用說徐榮只是奉命出外虜掠的遭遇有戰爭準備的孫堅軍。

    《後漢書·董卓傳》長沙太守孫堅亦率豫州諸群兵討卓。卓先遣將徐榮、李蒙四出虜掠。榮遇堅於梁,與戰破堅,生禽潁川太守李旻,烹之。

    相比徐榮,李傕、郭汜這倆人更為出名,原因當然是他們在董卓死後舉兵反叛,大鬧長安,逼死王允,趕跑呂布,接管了董卓的權力。有人認為,這兩個人只是當時的二流乃至三流將領,為勢所逼,或是用了賈詡的計策,才達到人生的巔峰。

    不過仔細想想,在主子董卓被殺,董氏被滅族,長安已被控制的情況下,敢於決斷,安撫部眾,拉攏同盟,還能採取正確的軍事行動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可不是隨便什麼人能做到的。匆忙解散部隊,逃回故里明哲保身才是普通人做的事,而敢於火中取栗,直搗黃龍,不失為一時人傑,撇開人品不說,這份膽色和領導能力,絕大多數人並不具備。攻陷長安後,李傕郭汜集團控制朝政長達三年之久,比董卓時間還長,也證明了這點。

    樊稠相比李傕郭汜,在政治能力上要差點,但軍事能力強於李郭。樊稠也是董卓部將,與李傕郭汜結成同盟攻取長安,樊稠親自率軍與呂布展開巷戰,將他趕出長安。李傕郭汜軍事集團佔領長安後,並不太平,不斷有軍閥前來挑戰。西涼的馬騰韓遂就是其中之一,率兵試圖進攻長安,被樊稠郭汜擊敗,逃回涼州。沒過幾個月,樊稠又率軍平定了馮翊地區羌人的進攻。不過由於政治能力偏弱,樊稠在軍事集團中的地位在李傕郭汜之下,主要負責出征打仗,最後受到李傕猜忌,被李傕外甥刺殺。

    而張濟,在董卓五虎將中或許存在感最弱一些,更多時候,他只是作為李傕郭汜軍事集團的第四號人物出現,攻陷長安後,他由於力量弱小,被排擠出城,屯駐弘農。最後在196年,張濟出兵劫掠時中流矢而死。與張濟相比,他的老婆和侄子要更有名一些,他的侄子就是張繡,張濟之妻就是鄒氏,後來讓曹操神魂顛倒,險些使其送命的那位美女。

    以上就是董卓麾下五員虎將,除了徐榮早死,董卓在時,他們為虎作倀,擊敗曹操、孫堅,擊退諸侯聯軍。董卓死後,他們重新凝聚手下部隊,攻陷長安為舊主報仇,在政治上操控朝政,軍事上擊退諸路進攻長安的兵馬,時間長達三年,在東漢末年的亂局之中並不容易做到。

    至於他為何失敗,在曹操的謀主荀攸看來:

    董卓無道,甚於桀紂,天下皆怨之,雖資強兵,實一匹夫耳。今直刺殺之以謝百姓,然後據殽、函,輔王命,以號令天下,此桓文之舉也。

    這句話其實我覺得說得簡單了,可能荀攸對形勢的描述被省略掉了,我可以補充一下當時的形勢。

    在董卓被刺殺的前段時間,董卓派董越、張濟坐鎮弘農一帶,牛輔率李傕、郭汜、賈詡等人領兵出征關東,討伐潁川、陳留一帶,直接打爆了朱儁(雒陽)、張邈(陳留)等人。

    而在長安一帶,董卓是跟兄弟董旻,親族董璜等人在的,且兵力主要集中在郿縣。

    因為董卓的“強兵”在外,長安城內只有自己的親兵,所以荀攸才說:在此時,只需要刺殺董卓,然後佔據“殽、函”兩個關口,不讓董卓集團的強兵進入長安,靠著皇帝的詔令,號令天下,董卓集團的人自然會崩潰。

    荀攸團隊當時說服的是朝廷北軍五營中的越騎校尉伍孚,這次刺殺很可惜失敗了;

    王允團隊後來說服的是董卓的貼身保鏢呂布,這次成功了。

    其實這兩次刺殺行動在本質上,都是符合荀攸對當時形勢的判斷理解。

    要不是王允剛愎自用,自視過高,逼反了本欲求和的李傕等人,董卓集團或許真的一下子就瓦解了呢。

    回到正題,董卓身邊的兵力過少,甚至親信被策反,強兵外出,就是根本原因。

    後來李傕、曹操都是長期和軍隊在一起,可能也有吸取董卓失敗的教訓吧。

  • 2 # 大愛中國書畫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在董卓被殺之後,當時處於長安城的人們歡天喜地,載歌載舞以表慶祝,就此看來董卓是如此的不得人心。董卓是徹徹底底的軍閥,他的依仗是他手下的西涼雄兵。是常年跟外族打仗的精銳。因此西涼兵戰力驚人。在當時足以排在三甲。與其說董卓和關內諸侯相鬥,倒不如說是門閥和軍閥的爭鬥。

    其實依我對三國志的研究。我認為董卓失敗原因有以下幾點。

    1後方不穩

    為什麼這麼說呢?董卓稱霸西涼的時候,那是何等的風光,他降服了馬騰和韓遂還不到5年的時間就進軍洛陽。但是董卓並沒有徹底打敗關內諸侯。這個時候的馬騰雖然和董卓保持關係,但並不代表他不會襲擊董卓。因此董卓一死。馬騰和韓遂馬上叛變。

    2經濟

    西涼自古土地貧瘠,又與外族接壤。雖然利於建騎。但經濟上絕對趕不上關內。董卓面臨著天下大部分勢力。必須保持著龐大的兵員。但是這些都需要錢啊。光靠在洛陽搶來的東西是不行的。治標不治本。

    3缺乏內政人才

    前面已經說了,這是軍閥和門閥的鬥爭。天下的門閥沒幾個支援董卓的,當時大部分人才都是出自世家和門閥,他們不會輔佐董卓,因此董卓帳下除了謀士李儒和自私鬼賈餘就沒什麼人了。沒有內政人才就治理不好自己的土地。打下來也沒用。

    4內鬥

    董卓死後。西涼軍團分裂。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拼殺。他們忘了自己真正的敵人,他們真正的敵人是關內的諸侯。古時的漢人喜歡清高,這個是事實,他們當時是看不起西涼人的,就跟現在北京上海人看不起其他地方的人一樣。李傕 郭汜還好說,但是馬騰是有外族血統的,在他們眼裡是蠻夷,因此他們不可能像關內諸侯一樣,連線勢力來對抗外敵。他們出事了是沒人會幫他們的。張魯對馬超的態度就能看出這些。西涼軍內鬥消耗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因此勢力日漸誰退。

    5後繼無人。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董卓,馬超都風光一時。但是歷史的天平是公平的。不會讓某一些物質持久永。

  • 3 # 不沉的經遠

    在《三國演義》中,董卓手下有呂布、華雄、張遼、高順等四員猛將,其他的則是雜魚級的。

    在演義中董卓手下陸續出場的武將不少,有呂布、華雄、李肅、胡軫、趙岑、李傕、郭汜、徐榮、張濟、樊稠、牛輔、李蒙、王方等人,此外呂布後來手下的八健將中大部分,此時也是董卓的部將。這些人中大部分不過是雜魚級的貨色,像胡軫遇到程普數合被殺,徐榮對夏侯惇也是幾合被殺死。不過也有幾人可以算作猛將。

    1、呂布

    呂布不用多說,在演義中屬於最頂尖的高手,即使面對關張兩人聯手,也可以打上幾十回合不敗。這個水平自然可以算猛將之列。

    2、華雄

    華雄出場時間不長,不過戰績不錯,秒殺了鮑忠、祖茂、俞涉、潘鳳四人。這四人中的祖茂是孫堅手下的四大將之一,從之後程普、黃蓋、韓當的表現看,祖茂的武藝至少也應該強於于禁。結果祖茂遇到華雄還是被一刀砍殺,可見華雄也足以算一員猛將。

    3、張遼

    在董卓時期張遼沒有出場,不過按照正史記載,在何進死後,原本隸屬何進的張遼就率部歸順了董卓,董卓死後才跟隨呂布,所以此時張遼也應該在董卓手下。張遼後來和夏侯惇、張郃、太史慈等名將戰平,這個水平在演義中雖然距離頂尖人物還有些差距,但是也很強了。

    4、高順

    高順和張遼一樣,雖然在演義中初期沒有出場,不過他一直跟著呂布,所以也應該是董卓的手下。高順曾經和夏侯惇力戰四十多合以後敗走,這個水平比張遼還要差一些,勉強可以入選吧。

    至於董卓為什麼會失敗,按照演義裡的說法,那就是他殘暴無謀,又沒有好好聽女婿李儒的建議,最終中了王允的連環計,被呂布所殺。如果他能按照李儒的建議做,不說統一天下,至少割據關中還是沒問題的。

  • 4 # 我家的貓叫皮蛋

    董卓麾下人才濟濟,文有李儒、賈詡等謀士,武有呂布、華雄等猛將,加上西涼兵驍勇善戰,確實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大軍閥,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董卓西涼軍團的那些猛將。

    一、呂布

    呂布原是丁原義子,董卓入洛陽後拉攏呂布許以高官厚祿,呂布殺掉丁原和董卓誓為父子。

    呂布在虎牢關大殺四方很是威猛,呂布出陣頭 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河內名將方悅,兩馬相交,無五合, 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被呂布手起 一戟,刺於馬下。眾大驚。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錘飛馬而出。呂布揮戟拍馬來 迎。戰到十餘合,一戟砍斷安國手腕,棄錘於地而走。

    後來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戰不數合,瓚敗走,呂布追殺公孫瓚被張飛截住,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戰到三十合, 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裡也來助戰。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 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呂布虎牢關開了無雙,雖然被劉備、關羽、張飛合力戰敗,但是呂布雖敗猶榮。

    呂布堪稱董卓手下第一猛將。

    二、張遼

    張遼長期跟隨呂布,是呂布的得力大將,我們都知道張遼後來歸降曹魏後立下赫赫戰功,是曹魏著名的“五子良將”之一,張遼從屬呂布肯定當時也是董卓西涼軍的一員,但是張遼雖然勇猛,在董卓敗亡前未見其有突出表現,估計以張遼的為人不恥董卓的暴行,屬於虛與委蛇,在董卓軍的這段日子張遼估計就是拿工資混日子的。

    三、華雄

    華雄是董卓賬下猛將,關東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呂布本來要出戰,華雄說殺雞焉用牛刀自請為先鋒。

    華雄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董卓加為驍騎校尉,撥馬步軍五萬,同李肅、胡軫、趙岑星夜汜水關。

    華雄初戰便表現不俗,也襲孫堅大營,孫堅大敗,部將祖茂偽裝成孫堅引開華雄才讓孫堅得以逃脫,祖茂於林後殺出,揮雙刀欲劈華雄,雄大喝一聲,將祖茂一刀砍於馬下。

    汜水關前華雄挑戰,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曰:“小將願 往。”紹喜,便著俞涉出馬。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眾大驚。 太守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 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

    當然華雄沒有帥過三秒,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關二爺溫酒斬華雄,不過華雄也不虧,死於關二爺之手也算死得其所。

    四、徐榮

    徐榮是董卓手下的中郎將,嚴格的說如果根據演義徐榮是個三流的廢將,演義中幾合就被殺:夏侯淵引數十騎飛至,大喝:“徐榮無傷吾主!”徐榮便奔夏侯惇,惇挺槍來迎。交馬數合,惇刺徐榮於馬下,殺散餘兵。。

    但是我還是要說一說徐榮這個人,因為演義中董卓軍絕大部分的勝仗實際上歷史上都是徐榮打的,徐榮曾經連續擊敗孫堅與曹操,而曹操當日雖非後來南征北戰多年,戰無不勝的魏武帝,但孫堅確實是令董卓驚懼的江東猛虎。徐榮能擊敗此二人,其軍事實力是值得肯定的。事實上關東諸軍,真正令董卓畏懼的也不過就是孫堅一支兵馬罷了。不過徐榮畢竟不是董卓心腹,在董卓死後理所當然的選擇了王允陣營,不幸戰死。

    五、李傕

    李傕是董卓大將,也是董卓部將中官做得最大的一個,李傕是董卓手下的排名第一的涼州繫心腹大將,統領董卓的西涼精銳部隊“飛熊軍”。

    李傕被董卓派遣至中牟與朱儁交戰,擊破朱儁後,進而至陳留、潁川等地劫掠,大軍所過之處被擄殺一空。李傕性格勇猛詭譎,善於用兵,有辯才。當時的侍中劉艾認為李傕、郭汜用兵作戰的能力在孫堅之上。

    李傕最著名的時期還是董卓死後,董卓和牛輔被殺後,李傕歸無所依,於是採用賈詡之謀,夥同郭汜、張濟、樊稠等原董卓部曲將攻向長安。擊敗呂布,殺死王允等人,佔領長安,把持朝廷大權,官至大司馬、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

    後來曹操派謁者僕射裴茂召集關西諸將段煨等人征討李傕,滅其三族。公元198年,李傕在黃白城被梁興等人破斬,傳首許都。

    六、郭汜

    郭汜出身馬賊,後投靠董卓成為大將。

    關東聯軍伐董卓之際,郭汜同李傕一起鎮守汜水關,董卓遷都長安之後,又同李傕、張濟、樊稠一同鎮守郿塢。董卓被殺後,郭汜等人逃往陝地,得不到赦免,於是採用賈詡之謀,糾集部隊一起攻往長安,敗呂布,殺王允,佔領長安,把持朝政,又擊敗前來勤王的馬騰、韓遂軍。後漢獻帝用楊彪之謀,離間李傕、郭汜二人,二人引兵相互攻擊,後來又分別劫持了漢獻帝和公卿。張濟率兵趕來和解,於是二人罷兵,送漢獻帝東歸,不久反悔,聯合起來追擊漢獻帝,與楊奉、董承等人幾番交戰,最後被趕來的曹操率軍擊退,漢獻帝被曹操迎往許都。幾年後,郭汜被伍習所殺,首級獻給曹操。

    可以看出董卓還是有不少人才的,尤其是謀士李儒、賈詡,武將呂布、張遼、徐榮,這些都是一流甚至超一流人才,但是董卓殘暴無常,毫無人性,屠戮百姓,刻薄寡恩,激起天下公憤,手下最後也是離心離德,董卓的敗亡是註定的。

  • 5 # 彭氏建材249

    董卓目光短淺,把一手好牌打的稀亂,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情況,文有賈詡,李儒等,武有呂布,李傕,郭汜等,單是呂布手下的張遼高順等就能獨擋一面,最可怕的是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統一天下,放任天下諸侯坐大,又中了美人計與反間計,不死才怪。

  • 6 # 羽書遲

    董卓之所以能崛起並霸京師三年,肯定有他可稱之處。從歷史記載看,董卓早年很象武俠小說的大俠,喜歡交朋友,視金錢如糞土,行事無拘無束,豪爽大氣,因而他在涼州有很高的威望,也籠絡了一幫人,不乏謀士武將。董卓正是任用這一批人,在多次軍事行動中立下大功,官越做越大,還封了侯。

    董卓的主要將領有七個,六個是他的鐵桿心腹:李傕、郭氾、樊稠、張濟、華雄、徐榮。還有一個後來招來的呂布。

    李傕、郭氾在董卓死後,率西涼軍反撲長安,長安城的董卓餘部與之裡應外合,擊敗呂布,活抓王允,控制了漢獻帝。二人聯合專權約三年,後二人鬧翻,互相攻戰,漢獻帝得以逃出他們控制。後來李傕、郭氾滅亡。

    樊稠,是董卓部曲,董卓死後,參與李傕郭氾等人反攻長安行動,任右將軍,封萬年侯。後來,馬騰韓遂等人想進攻長安,樊稠前往禦敵,他私下與之構和。李傕得知,設計在宴會中除掉樊稠,吞併了他的軍隊。樊稠之死,點燃了董卓餘部分裂之火。

    張濟,在董卓死後,他在李傕郭氾中間調停,為維護董卓餘部大體的團結獻力頗多。後來張濟率軍隊與李郭分開,在與劉表軍隊作戰時,中流矢意外身亡。其軍隊由族侄張繡率領。公元199年,張繡降曹操。至此張濟所部成為董卓西涼集團堅持到最後的勢力。

    其他徐榮、華雄死於戰爭,呂布背叛董卓並親手刺殺他。李傕郭氾進攻長安,呂布抵擋不住,逃走。之後流亡在中原地區,先後投奔了袁術、袁紹等多個勢力,又被佔據徐州劉備收留。後趁機奪取了徐州。劉備投曹操,幫助曹操對付呂布,公元199年呂布被俘,隨後被處死。

  • 7 # 風吹青竹搖162015807

    董卓是三國前期最牛的一個。

    文有李儒,李肅,賈詡等。

    董卓的部隊分為三大派,西涼部的有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牛鋪等。

    洛陽部的代表人物,徐榮!一戰把曹蠻蠻生擒活捉,打殘廢的徐榮。

    幷州部的呂布,呂布的高順和八將,大家都知道。

    那個時候的徐晃也算是董卓手下的一個小蝦米。

    董卓手下光論武藝,呂布第一,李傕第二,郭汜第三,華雄第四,張遼第五,徐晃第六,高順第七……

    後期看張遼徐晃都挺牛的,武將嘛,都有一個成長期。

    虎牢關會盟的時候,蠻蠻手下的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都還是小屁孩,根本就不敢上……

  • 8 # 中行偃1

    答:涼州兵是董卓的嫡系部隊,當時,涼州軍中最有影響和實力的將領是李傕和郭汜。

    內訌身死,建安二年(197年),郭汜被部將伍習殺死。建安三年(198年)四月,李傕退守黃白城,被梁興、張橫等擊敗斬首,曹操下令夷滅三族。

  • 9 # HZ南星

    董卓是隴西臨洮人,(古臨洮是現在甘肅省岷縣)是東漢末期的大軍閥,官至幷州刺史,河東太守;廢少帝,擁立漢獻帝后官至太師,封郿侯。

    在十常侍作亂的時候,袁紹給何進提議召四方英雄進京除亂,董卓乘勢進京,大將軍何進被十常侍誘進宮後殺害,董卓迅速誘招收編何進遺留勢力,降呂布,殺丁原。實力迅速崛起後廢少帝,擁立陳留王為漢獻帝。此時董卓權高位重,威震朝野,挾漢獻帝劉協禍亂宮闈,無惡不作。

    《三國演義》董卓自剿黃巾賊兵第一次探頭,董卓得何進詔,誅十常侍正式登場(第三回),到王允巧施連環計,北掖門受誅(第九章),四年之中董卓官職從河東太守至太師,封郿侯,挾獻帝,權傾朝野,“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姦淫宮女,夜宿龍床,可謂無惡不作。小說用深厚的文字功力做了深刻刻畫,突出董卓私慾燻心,野心通天,狼戾賊忍,暴虐不仁,而又是一介武夫,少思寡謀的人物特點。董卓掌權後作惡多端,被殺後臍中燃燈,百姓手擲其頭,足踐其屍,並將永世遭到人們的唾罵和譴責。

    《三國演義》中董卓為禍四年,當然有其依仗,麾下猛將有呂布(招降過來的)、華雄、徐榮;嫡系勇將有李榷、郭汜、樊稠、張濟、牛輔;見名授首型武將有胡軫;還有餘黨李蒙、王方。

    呂布 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西北)人。呂布武藝三國無雙,“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言之不虛。原來是丁原的義子、部將,後受唆使殺丁原歸附董卓,改認董卓為義父,是董卓橫行宮廷的貼身保鏢。後來討伐董卓時和李肅立首功。歸附董卓的時間很短暫,因為先後認丁原、董卓為義父而被張飛罵為三姓家奴,隨然是三國第一猛將,卻為天下英雄所不齒。

    華雄 《三國演義》為了給關羽做鋪墊,描寫華雄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在汜水關斬祖茂、俞涉、潘鳳。正不可一世的時候,關羽自告奮勇,曹操給斟的壯行酒尚溫之時,便斬了華雄歸來。小說裡對華雄的描寫是給描寫關羽服務的,華雄沾了光(描寫的高大威猛)也作出了犧牲(被關羽輕描淡寫的一刀就結束了)。

    徐榮 說徐榮是猛將,是因為曾打敗過曹操,搞的曹操又一次很狼狽,但武功平平,被夏侯惇交馬數回,斬於馬下。

    李榷、郭汜、樊稠、張濟、牛輔 李榷、郭汜、樊稠、張濟這四將是董卓親信嫡系,雖然算不上是猛將,但也不可小覷,董卓死後能反攻殺進京城長安,挾天子驅策群臣,為禍朝廷比董卓還久,還是有一定能力的。至於牛輔,還算不上多勇猛吧。

    胡軫 小說中看見名字就死了,就是個挨一刀型的武將。

    李蒙、王方 董卓掌權的時候在小說中沒有出現,董卓死後的餘孽。

    董卓有天下第一猛將呂布,還有眾多良將,更有謀士李儒、李肅輔佐,在當時可謂是整容豪華,為什麼失敗了呢?

    董卓自私殘暴,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目光短淺,聽不進謀士的諫言(李儒感到無能為力在董卓被殺的當天抱病在家)。最主要的是董卓作惡多端,人神共憤,失道之人是成不了大事的,最後落得死後點天燈的下場。

  • 10 # 中國畫裡中國話

    董卓失敗與袁紹類似,有人才但是不會籠絡和運用,再多人才也是白搭。比如,李儒曾勸董卓把貂蟬索性賜給呂布,以籠絡呂布之心,但董卓卻不幹,還嗆李儒說“把你的愛妾賜給呂布行不行?”一句話就去了兩個人心。再比如,說服呂布投降的李肅,董卓也不升賞,搞得李肅懷恨在心,使原本很有利於董卓的形勢,不利於董卓,沒有人支援。總之,董卓之敗主要在於不懂收買人心和賞罰不明,有再多猛將也沒什麼用。

  • 11 # 音樂小妖

    要說《三國演義》當中的董卓,身邊真心是高手如雲,不論是呂布還是華雄,或者張遼等人,都是數一數二的武將,高順更是衝鋒陷陣的一把好手。

    李儒雖然在董卓折身邊最沒有太大的名氣,但是給予的貢獻卻是第一位。

    當時的董卓看似被十八路諸侯堵在了虎牢關,可是當我們反過來看得時候,又何嘗不是把十八路諸侯全部壓制在了虎牢關。

    但凡當時董卓給點力,讓手下的徐榮直接領大軍一波推向盟軍,成功率不說達到百分之百,可是最起碼也有個百分之七八十吧。

    也就是說當時的情況,只要董卓一聲令下,直接就可以將整個天下反董勢力一波帶走。

    別看盟軍十八路諸侯,實際上這十八路兵馬相互之間勾心鬥角,根本就不信任彼此。

    要知道整件事的發起人是曹操,可是當大家全部聚集在一起的時候,盟主的人選卻成了袁紹,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來大家的爭鬥之心有多強了。

    袁紹跟袁術雖為兄弟,但是兩者之間面合心不合,為了打擊對方,直接把數位上將送到了華雄的刀下,而韓馥的大將也因此被袁紹派去送死。

    為何當時曹操手下有著數位能拿得出來的大將,卻從來沒有在虎牢關讓他們出戰,就是因為大家相互之間的各種算計,說白了就是消耗別人的實力,從而讓自己的實力一越而上。

    可以說當時的整體情況,明眼人都看到了董卓有著鯨吞天下的實力,但是大家萬萬沒想到董卓居然害怕了。

    一路從刀山火海走過來的董卓,居然在敵人的大軍面前被嚇到了,直接選擇了火燒洛陽,從而退守一方。

    身為天下無雙的呂布為何會將丁原斬殺,無非就是跟著董卓可以更上一層樓,誰會想到自己都已經做好了跟盟軍奮力一拼的打算,可是董卓卻膽怯了。

    於是呂布被王允蠱惑了,其實也並非王允的蠱惑,而是呂布在董卓身上已經看不到了希望,自己揹負了罵名,就是想著出人頭地,現在董卓因為自己內心的害怕從而把大好局勢一敗塗地。

    這也是為什麼呂布果斷聽從王允的命令直接刺殺董卓,因為董卓已經給不了自己想要的未來,既然他給不了,那麼未來不如自己親手來打拼好了。

    等王允和呂布控制京城勢力之後,居然被董卓留下的殘軍李傕、郭汜給打敗,這說明了什麼,說明董卓的實力很強,只是他自己沒有發揮出來而已。

    但凡當時的董卓膽子再大一點,也許逃亡的人可能就是那十八路諸侯,呂布還會背叛嗎?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的機會就這樣白白的流失了。

  • 12 # 億水清

    董卓出身西涼,一身蠻力,但也算見多識廣。何進、袁紹兩個迂腐、多謀寡斷的人聚在一起,把國家權柄落到了董卓身上。權利權利,有權才有利,董卓虎狼之人,當這個餡餅意外落到他身上的時候,他深刻意識到這是個天大的機遇。

    於是率領麾下李傕、郭汜、華雄、張濟、徐榮等人揮師東進,禍亂朝廷。當然還有呂布、張遼等人,不過剛開始沒他們什麼事。

    李傕、郭汜二人在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聰明人”的賈詡英明建議下,反攻長安,開始了長達百餘年的戰亂;

    華雄本來不怎麼出名,不過在董卓軍中戰力排在前面,只因為關羽溫酒斬殺,成就了他的“威名”,“溫酒斬華雄”也成了對關羽讚美的經典故事。

    張濟戰力還可以,不過他在歷史上的存在感源於他的侄子,被曹操戴“綠帽子”的張繡。

    徐榮雖然沒有李傕郭汜等人出名,但大敗曹操、孫堅也可以名留青史了。

    張遼前期露面太少,提到他是從曹操勤王,挾大漢天子以令諸侯計劃實施的時候被俘虜。不過後來歸降曹操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有點值得提一下,他和關羽的關係還不錯,兩人也發生了不少故事。

    最後說一下呂布。一匹赤兔馬讓他改換門庭投效董卓,一個貂蟬讓他與“父”相爭,殺董卓,拜王允。相較於他品行的劣跡斑斑,相貌和武力是可表的,素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美譽。

    董卓手下人人濟濟,為何失敗?

    第一:依靠西涼軍馬的強大戰力,為非作歹,而小視天下英雄。

    當初、劉關張戰張角救董卓回營,且不說戰功赫赫,救命之恩不是小事吧。董卓聽說三人白身,態度立馬轉變,很是輕視。哪料到這三人後世創成就王霸之業、封侯拜相。

    保駕成功後,沒有引兵退去,而是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霸道,搞得民心惶惶。目無朝綱,廢帝立陳留王,殺害少帝、何太后。白天上朝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晚上入後宮,姦淫宮女。董卓無視皇權,每晚睡在皇宮,睡床可是龍榻!

    董卓這樣的作為,讓他在朝廷中失去威信,大臣只是迫於西涼強大軍力而苟且奉迎。朝堂外,被天下士子不屑、謾罵,喪失天下士子擁護。

    第二:自作聰明,設計退路

    董卓忌憚十八路諸侯的軍威,廢舊都,改長安為都。他在離長安城二百五十里的地方,建築郿塢。規模和長安城一樣,在倉庫囤積二十年糧食。

    別築郿塢,正是董卓心虛的表現,不然城牆弄得那麼堅厚,囤積那麼多糧食幹什麼。這樣大臣支援他的可能性大減,想一下,董卓人多麼精明,給自己安排退路,一旦有戰事,他可以躲在郿塢不出。那些公卿大臣一家老小都在京師,一旦攻入,怎麼辦才好。

    董卓自暴其短,自露怯相敗相。所以他是自作聰明,為自己設計好退路,反而斷了自己的生路。

    第三:亂殺無辜、盡失天下人心

    且不說他之前姦淫擄掠,殺害多少能人志士。董卓未經任何許可,沒有任何程式,冷不丁讓呂布拖走張溫,卻端出來張溫的人頭,殺人如麻,形同兒戲。這樣的情形,百官是看在眼裡,怒在心中,直接把所有的朝廷大臣推向了自己的對立面。

    董卓想靠武力震懾百官,沒想盡失人心。作為爭奪天下者,震懾是在所難免的,不過手段過於殘忍,毫無禮法,讓群臣魂不附體。殊不知,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起,講究以德、以制、以禮服人馭人,得人心者得天下。

    第四:政治手腕缺失、控制勢力有限

    這也是直接導致董卓身死的原因。要說董卓之前作為西涼刺史,一方諸侯,政治手腕還是有的,只不過行事太過粗野,細膩不足,缺乏對大局的掌控手段。

    王允作為司徒、公卿大臣,壽辰怎麼能隨便是哪一天?即使不知道,大臣群聚,談論家國天下,這麼大的動靜,董卓只是聽說,聽之任之,有些不可思議。

    說白了,董卓連最重要的情報部門和特務機構都沒有掌握,沒有能力讓這些機構為自己服務;或者說漢朝原有的制度規範、各類由國家首腦掌握的機構,一直處於停滯狀態,從來沒有有效運轉起來。可以想象,董卓對外界的掌握基本是靠手下幾個人的傳話,過於簡單,過於隨機。

    董卓,貪財好色不假,任用親信也可以理解,不過他的弱點太過明顯。囂張跋扈卻色厲內荏,馭人無方、馭下無道 , 治國粗劣而細膩不足,這些都是董卓不可能成為天下正主的緣由。

  • 13 # 史研

    董卓手下有呂布、華雄、李肅、胡軫、趙岑、李傕、郭汜、徐榮、張濟、樊稠、牛輔、李蒙、王方等人。這些都是三國中非常厲害的英雄,各個都具有萬夫不當之勇。

    董卓這個人是陰險狡詐,就算是擁有很多猛將,但是最後還是失敗了。

    董卓這個人在歷史上描寫的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在西北地區,他是一個非常有名的豪俠,雖然家裡非常的窮困,但是對於朋友們都是非常喜歡的。喜歡結交一些厲害的人物,尤其是發生過這樣的一件事情,在西北的那個時候,種地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少家裡有耕牛,而董卓家裡的話就有一頭公牛,可是有一天來了一個部落的首領,董卓招待他殺掉自己的公牛,這個讓部落的首領非常的感動,又聽說董卓的仗義行為是好多人學習的榜樣。

    在這樣的感召下,那個部落的首領是決定把自己家裡的很多頭公牛都送給了董卓來獎勵他的行為,因為他是西北地區的一個很大的首領,家裡又不缺這些,對於這些豪情壯義的話他是非常喜歡的,自古以來基本的民風就是這樣彪悍。

    本來董卓是一無所有,但是最後是有了一點錢,就是因為他的行為非常好,尊敬的他交的朋友是越來越多,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日子也是過得非常的好,尤其是在東漢末年這樣亂世之中必須要生存下來,那就只能夠不斷的結交朋友,用自己的行為去約束別人感染別人,最終是吸引了很多人來投靠董卓。

    很多人覺得在亂世之中行為不好的話,可能會過得更好一點,但是在亂世之中那些良好的行為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劉備剛開始是一無所有,但是最後也是慢慢的發展起來了,就是因為他的人品,在古時候有過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可是在後來的時候,董卓喪失了自己的良心,尤其是從西北來到了朝廷,對於那些反對他的人,董卓可是一點都沒有仁慈,反而是對於所有人都是想要上進,可能就是因為他不適合這樣的環境,這裡實在是太陰險狡詐了,都是一些文官,不像外面要是生氣了打一仗還好一點,可是有些人總是喜歡背地裡弄他,這讓董卓非常不爽,於是就發生了後面的那些事情了。

    董卓這個人也非常的壞,手底下的人更壞。

    董卓在後面是變得越來越壞,可是再壞也沒有他手底下的那些人壞,總覺得最多是殺掉反對的那些人,對於投靠自己的人還是非常喜歡的,甚至對皇帝的話也沒有太過於殘忍,雖然非常喜歡淫亂後宮,可是最終還是沒有殺了皇帝,就算有很多人反對自己,可是董卓勢力還是蠻大的,依然擁有統一天下的實力,可惜最後動作失敗了,並不是因為他自己不好,而是他手底下的那些人完全都是具有狼子野心的,尤其是呂布這一個人,就是殺掉董卓的罪魁禍首。

    呂布這個人不僅是貪財好色,而且喜歡忘恩負義,為了一個絕世的美人,最終是殺掉了他的父親董卓。可是殺掉董卓之後,他也沒想到唇亡齒寒這個道理,最終董卓死了,他自己也被迫流浪,沒有人願意收留他,因為他的名聲實在是太壞了。

    董卓死後,他手底下很多人手裡都開始反串起來了,攻陷了長安,並且俘虜了皇帝,把這一切弄的生泥土炭,總是喜歡殺人,讓本來就很混亂時代是越來越亂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司馬越為何能成"八王之亂"的最後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