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景此地最好
-
2 # 跑者阿飛
比賽中的入廁不僅會耽誤時間,還會影響跑步的節奏,為了成績有必要採取對策來避免入廁。
0.學術上的說法能量不會消失,只會轉換。攝入的水分,也不會消失,要麼被身體吸收掉,要麼被排出體外。水分除了便便外,還會隨著汗液/呼吸/面板等排出。
體內鹽分濃度高的話,水分也不容易排出。可以臨時提高身體的鹽分濃度,比如吃點話梅。
其實除了攝入水分太多,要入廁外,跑步會對內臟帶來刺激,一般運動了40分鐘左右,都會有便意----運動性的尿頻。特別是跑步不久的小白,尤其明顯。
也有心情緊張的原因----緊張性的尿頻。放鬆身心更加有利於取得好成績。
還有氣溫性的尿頻,天冷血管收縮,血管內水分變少,只能排出體外。保暖的重要性。
1.平時養成每日起床後大解的習慣小解忍忍也許還能繼續跑,大解要忍著跑難度很大,建議還是乘早解決。
不管從健康的角度,還是比賽的角度,都要養成定時大解的習慣。最好養成早上起床後,每日一蹲的習慣。
比賽當天,一般比平時起床要早幾個小時,這時候也許生物鐘還沒有調整過來,也許要蹲幾次才能排空。不要覺得排過了就可以了,不厭其煩地多去幾次,排過了再過會兒,再去蹲一會兒還真又出來點。
平時還要掌握自己身體,攝入了什麼,可以輕鬆容易地解出(注意不是拉肚子),然後在賽前1天攝入。
2.平時的跑步訓練中1)掌握自己的出汗狀況
根據自己的體質,掌握自己的出汗狀況,比賽時才能量身定製屬於自己的補給方案。
2)平時長距離訓練中的補給
3)儘量不去上廁所
3.賽前的飲食比賽一般都是早上居多,要提前4小時左右起床,起跑2-3小時之前吃好早飯,
可以帶約100ml左右的水,臨起跑了喝掉,免得喝早了還要上廁所。
不要喝有利尿作用的咖啡因飲料,比如紅茶,綠茶,可樂,咖啡等。
賽前一天禁酒!
礦物質的鉀也有利尿作用,要少吃含鉀多的食物,比如菠菜,蒜頭等
順便說一下,賽前3-4天一般為了儲備糖原,會大量攝入糖水化合物,叫做“糖原負荷法”。其實除了“糖原”,賽前還應該讓身體充滿水分,要做“水分負荷法”,不要站到賽道上時身體本身水分不足。
4.賽前各種機會放之四海這時候的排空帶來的減輕體重,就等於提高成績。輕裝上陣,不要負重跑。
有機會就去上廁所,不要怕麻煩,多去幾次,徹底排空,擠擠總是有的。關鍵是幾萬人的比賽,現場人多擁擠,所以在路上有機會就要去。
即便沒有便意,也要去!
1)離開房間出發前
2)在車站等車時
3)下了地鐵時
提前一站下車,廁所會空一些。
4)在路上步行時
5)存包時
6)進賽道前
7)紙尿褲
這招不推薦。但是的確有人採用。隨身穿好紙尿褲,快起跑了站著解決,起跑後扔入垃圾箱。8)空瓶子
當然也有人帶著空瓶子,起跑前在雨披的遮擋下使用,僅限於男生。這招不推薦。
絕對不要因為擔心上廁所,而不補給。身體水分多了,也就只是上個廁所而已;如果身體脫水了,輕則跑崩,重則退賽,入院。
1)少量多次勤補給不要等渴了才喝,每次少一點,不會上廁所,也不口乾。
2)根據氣溫調整補給量氣溫低可以適當少一點,氣溫高需要適當多一些。
3)根據出汗狀況調整補給量出汗少,而喝的多,自然要上廁所。
6.話外篇也有選手在比賽中,邊跑邊解的。這是技術活,一般跑民駕馭不了的。
還有提前掌握賽道上多少公里處,有廁所,做好萬一的準備。
祝您比賽開心,取得滿意成績。
-
3 # 風絕雨露
謝謝邀請。馬拉松選手是一個長途賽跑的過程。一般半馬的話是兩個多小時。全馬的在四個多小時。普通的業餘愛好者在三個多小時能跑完半馬,5到6個小時左右,能跑一個全馬就算是不錯了。那這種情況下,人是在不斷的運動的。攝入的水分隨汗液大量的排出。所以不會出現在跑步過程當中,需要上廁所的情況。一般沿途都會配補水站給運動員。當然,如果實在是運動員鬧肚子,那就另當別論了。
回覆列表
這幾年我多次參加馬拉松全程比賽活動,憑藉我的經驗,中途是可以不上廁所的。
首先說怎樣排洩大便的問題——比賽前兩日不吃任何辛辣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燉肉,保持腸道通暢。比賽前頭天早飯之後,吃一袋九味羌活丸或者其它祛除邪火的沖劑。為啥要吃這個呢?因為絕大多數平常都是起床後排洩大小便,但馬拉松比賽的當日早上會比平常提前起床。由於這個緣故會造成大便程式紊亂,吃了九味羌活丸可以達到提前排洩出大便的目的而“輕裝上陣”。
再說小便的問題,比賽當日起床後先喝足飲水,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饅頭,湯圓,雞蛋之類。比賽前一個半小時,不要再喝水了。比賽前十五分鐘去廁所把小便排洩乾淨。
不要擔心比賽的時候會因為口渴而跑不動,賽道五公里開始便會源源不斷地供給飲用水,葡萄糖,飲料,食物等等。賽道上喝進去的水和其它液體只有極少一部分形成尿液,百分之九十以上形成汗液從面板外排洩出去了。
這是我的經驗之談,我參加馬拉松全程比賽的時候沒有去過廁所,沒有感覺到有大小便需要排洩,不存在內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