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種田人老楊

      造成母牛不孕或受胎率低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為日糧搭配不合理、礦物質、維生素缺乏。母牛健康有問題,生殖系統如子宮、卵巢疾患。發情週期不正常,精液品質差、輸精方式和操作不正確不熟練等。減少母牛不孕症,提高受胎率,應視其病因特徵認真鑑別分析,要採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

    1.營養不全面。有時候因為奶牛的飼料太單一,就會導致母牛因為營養不足而不孕。

    解決措施:如果母牛是因為營養不良而不孕,就需要加強補飼,為母牛提供足夠的營養。但是也要注意不能營養過剩。母牛餵食主要是以粗飼料為主,精飼料要適量。

    2.先天發育不足。有很多的母牛是因為先天性或者後天發育的原因,可能會導致生殖器官異常,或者發育畸形導致母牛不孕。

    解決措施:如果是先天性的疾病導致不能生育的母牛,建議更換母牛進行繁育。

    3.管理不當。有時候因為環境衛生太差,可能會引起母牛的不孕。如果長期實行拴養,讓母牛的運動太少,也可能會出現不孕。母牛產崽之後,如果沒有及時斷奶,哺乳期太長,可能也會影響下一次的不孕。

    解決措施:要做好母牛圈舍的衛生環境管理,定期的打掃和消毒,並且做好通風的工作。適當的增加母牛的運動量。產崽完畢之後,要及時的斷奶。

    4.母牛太衰老。母牛最好是在壯年的時候懷孕產崽,在衰老階段就會不孕。這種情況不僅僅是母牛,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解決措施:如果母牛衰老導致不孕,就要及時的淘汰衰老的母牛,選擇年輕有活力的母牛。

    5.母牛疾病性不孕。母牛在懷孕和哺乳期間,身體技能會出現下降,比較虛弱,很容易生病。可能會出現流產、死胎引起的子宮、輸卵管、卵巢等疾病。這些都會影響奶牛後續的懷孕。

    解決措施:孕期和哺乳期的母牛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產後護理也要注意。預防母牛的流產、死胎的情況。

    如果母牛出現了不孕的情況,最好是及時查明情況,然後對症下藥。如果母牛出現了健康問題,要及時的尋找獸醫瞭解情況。

  • 2 # 房產解憂姐

    1、外力因素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因素,很大的原因是大家飼養時不注意導致的。比較常見的是因為養殖戶進行混合飼養,一些牛在日常不可避免的互相碰撞,甚至是鬥毆時撞擊到了母牛導致的。其它還包括了一些母牛在懷孕期間受環境的影響運動過度致使牛胎流產。一般推薦懷孕的母牛最好單獨飼養,給它們一個受外力影響小的環境。

    2、營養因素

    懷孕的母牛是最需要補充各種營養的,但是一些養殖戶會依舊按照以前的飼養方式進行餵養,或者改餵養一些蔬菜類的混合品就行。其實母牛這時候最重要的是在保證正常能量的同時要加強微量元素的補充,這些微量元素對於牛胎的發育有著最直觀影響。所以此時要多餵養一些微量元素含量高的飼料。

    3、飼養因素

    這個算一種比較容易克服的原因,餵養時要細心就好。一般是因為餵養的飼料有發黴或者變化的趨向,養殖戶為了不浪費還是選擇餵養,從而導致病菌入侵引起流產。所以日常餵養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還是母牛飼料不要一次備太多,保證飼料新鮮度;然後就是餵養的種類不要隨意新增,以免不小心添加了一些不適合餵養的孕期母牛的植物。尤其是大家當地的特有植物更加不要隨意餵養。

    4、藥物因素

    牛的常見疾病很多,大部分都可以靠藥物解決,所以一旦發現牛有病大家習慣就用藥物去解決。很多藥物會對母牛有刺激流產的情況。例如常用的阿司匹林就是這樣的一種藥,還有那些常見的抗生素之類的藥,如鏈黴素等都是不能在孕期的母牛身上使用的。大家在使用藥物時一定要搞清楚這要對母牛的影響情況怎樣。

    一般因為母牛自身導致流產的情況很少見,所以正常只要大家將自己該做的做好,那麼產崽量基本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證。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不受損害,大家日常還是多注意以上的事項吧。

  • 3 # 小李記生活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以我養牛十幾年的經驗,母牛配不上種,稱為母牛空懷或母牛不孕,母牛隻有在正常發情和排卵的時期才能配種,受胎,不受胎的原因很多,應找出母牛不孕的原因,採用相應的措施。首先要把牛養好,如果母牛營養差,身體瘦弱,就不能正常發情,和排卵,還有引起母牛流產的原因有很多,這裡我給大家總結了幾種母牛流產的原因,供大家參考。

      1、機械性流產。牛相互抵撞、牛劇烈運動等一些外力造成的流產,都成為機械性流產。母牛懷孕後一定要小圈飼養,不要大群飼養,避免相互抵撞。

      2、營養不良性流產。母牛過廋,營養不良的情況下也比較容易出現流產。當母牛膘情較差時,應適當加強營養。但也不要喂的過肥,避免難產。

      3、黴菌毒素流產。當牛採食發黴變質的飼草飼料,可出現流產的現象。

      4、習慣性流產。當母牛上胎出現子宮脫垂或者流產時,就會出現習慣性流產。

      5、炎症。當母牛有子宮內膜炎等生殖器官炎症時,可能有流產現象。

      6、藥物性流產。一些藥物孕牛不可用,大家在使用藥物時一定要先閱讀說明書。

      7、慢性病等一些傳染性疾病。而且感染後較難治療。有條件的定期排查,發現一頭淘汰一頭。

      當我們養牛人出現重感冒、關節肌肉疼痛等症狀時,一定要到當地防疫中心檢查是不是得了什麼急病。當然真得了也不要過度害怕,雖然難治療,但是治療及時還是可以治好了。費用的話也不算多。

  • 4 # 鄉村曰記

    母牛不孕、流產的原因很多,我們來分析一下。

    1.病因分析

    年齡與胎次。根據母牛自身的生理特點,隨著年齡和胎次的增加其生殖機能會不斷減退。從而發生屢配不孕。還有就是隨著母牛胎次的增加,子宮的抵抗力逐漸減弱,更容易感染病原微生物,從而影響受胎而發生屢配不孕。

    2.由於夏季溫度過高,容易使機體發生熱應激,從而導致其產後受胎率下降;冬季日照時間明顯縮短,氣候過於寒冷,缺乏青綠飼料,只能夠攝取較少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從而導致其容易發生屢配不孕。

    3.營養因素。母牛長時間攝取能量不足,會使母牛不孕。

    4.治療措施

    子宮炎可以用600mg紅黴素或者新黴素、200萬IU鏈黴素、40萬IU青黴素、20mL植物油,充分混合製成混懸油劑,注入到子宮內,每天1次,連用2~4天。同時,病牛還要配合進行子宮沖洗。

    5.當發現母牛表現出發情症狀時,可及時注射50~lOOmg孕酮或者200萬一300萬IU促黃體素,能夠刺激排卵。如果母牛已經確認是由於排卵延遲而引起屢配不孕,可在發情早期注射適量的雌激素:中期肌肉注射100萬一200萬IU促黃體素,或者靜脈注射500萬IU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也可選擇肌肉注射1000萬IU;晚期注射適量的孕酮,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6.對於有隱性流產或早期流產史,配種前徹底清洗子宮,妊娠後30 d左右肌肉注射黃體酮50~100 mg,每3周1次,直至妊娠5個月為止。

  • 5 # 鄉農生活

    1.養分不全面。有時候由於奶牛的飼料太單一,就會導致母牛由於養分缺乏而不孕。

    處理辦法:假如母牛是由於養分不良而不孕,就需要加強補飼,為母牛供給滿足的養分。可是也要留意不能養分過剩。母牛餵養首要是以粗飼料為主,精飼料要適量。

    2.先天發育缺乏。有許多的母牛是由於先天性或許後天發育的原因,可能會導致生殖器官反常,或許發育畸形導致母牛不孕。

  • 6 # 三農符先生

    1母牛的年齡是不是偏大,太大的年也不容易受孕

    2平時要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通風好,注意牛圈衛生,冬天要注意保暖措施,夏天也要注意中暑

    3飼草要富有營養,不使母牛過瘦、過肥。缺磷地區要補喂骨粉和磷酸氫鈣等含磷較多的礦物飼料,母牛每天50克,哺犢母牛加倍。缺碘、銅、硒、鋅和錳等微量元素地區,應給予合理補添。冬春枯草期每牛每天補加1萬單位維生素A,哺犢母牛加倍。

    4不要讓母牛過於勞累。

    原因很多方面的,出現問題了還是要找專業曽醫,找出問題關鍵所在,才能對症下藥的哈

  • 7 # 林哥哥學養牛

    母牛不孕是指達到繁殖年齡的母牛經過一定次數的配種後,仍不能懷孕的特徵。以我養牛的經歷,來分析造成母牛不孕、流產的原因。

    一、疾病造成不孕

    母牛不孕症大多是由於卵巢疾病和子宮疾病所造成的,主要特徵:到了配種時期,母牛沒有發情現象,或者發情現象不明顯,有的發情週期不定。

    二、先天造成不孕

    主要是由於生殖系統發育異常而引起的不孕,這種牛應淘汰處理。

    三、飼養造成不孕

    由於飼養管理不正確(飼料單一、營養不均衡、飼料黴變)使母牛生殖功能衰退,造成不孕。

    四、外界因素導致流產

    母牛劇烈運動、相互抵撞等造成流產。

    五、布魯氏桿菌病導致流產

    布魯氏桿菌是可以傳染人的,而且感染後難以治療,非常危險。

    那麼如何治療以上發生的不孕及流產呢?

    首先、及時治療疾病。母牛必須注意護理,發現疾病及時治療。

    其次、執行嚴格消毒制度。每個季度,都要對牛舍進行一次徹底消毒。另外,每年春、秋季都要對布魯氏桿菌等進行檢疫,如果發現病牛立即進行隔離淘汰處理。

    最後、加強飼養管理。要確保飼餵營養均衡健康,牛合保持通風換氣良好,母牛懷孕後不要大群飼養,避免相互抵撞。

  • 8 # 農村達人224

    母牛不孕、流產的原因有幾方面,母牛自身原因、還有種公牛精質量問題,和養殖環境惡等眾多因素。

    首先母牛自身原因:比如先天生殖功能異常,如子宮發育畸形、卵巢功能異常。這種先天發育問題就直接淘汰,無治療價值。還有就是母牛產後感染、及懷孕流產導致子宮內膜炎症沒有及時治癒引發的慢性病。如週期排汙物膿液,發情屢配不孕或者不發情以及懷孕流產,必須徹底治癒後才能才能恢復正常繁殖。如先用低濃度高錳酸鉀清理髒物再用抗生素治療。

    還有一種是寄生蟲感染誘發流產,如弓形蟲、肝絲蟲等需要定期驅蟲治療。

    還有就是布氏桿菌病,這是人畜共患傳染疾。這種病以λ侵生殖器官為主,如母牛子宮、公牛睪丸、關節腫大病變,導致不孕流產而且傳染沒有治療價值建議淘汰。對流產物做深埋處理。圈舍徹底消毒避免傳染。

    預防對健康牛群接種布病疫苗。

    還有就是飼養問題,如母牛營養不良某些維生素及礦物質缺乏,比如母牛缺硒就發生繁殖能力異常不孕及胎衣不下的問題出現。母牛過度消瘦孕激素異常出現不發情及母牛過肥胖導致繁殖能力異常都是可導致不孕。需要根據不同原因科學合理治療調養。身體正常生殖器官無病患可用查一下雌激素及孕激素分泌情況適當補充孕激素治療。

    還有養殖環境差,母牛圈舍密度高光照不足、汙染嚴重的也可誘發不孕,改善養殖環境母牛適量運動經常曬曬太陽或者與公牛混放有助於健康改善迴圈誘導母牛發情。

  • 9 # 農家飛歌

    一般都是牛體質差引起的,做好防凍防暑工作,牛懷孕後儘量不要打防疫針,晚上增加點蛋白質飼料及鹽水,多維及礦物質,牛懷孕之後也不適宜變更牛欄的,這樣就不會有不孕及流產現象了。

  • 10 # 林鄉人剛子

    造成不孕的原因也非常的複雜,主要因為受精障礙和胚胎早期死亡所致,這種繁殖障礙,大致分為以下三類。

    造成母牛屢配不孕的原因有哪些

    1、性週期正常

    母牛的性週期正常,但受精過程受阻,即精子移行,生存異常、卵子異常和輸卵管環境不良等。

    2、性週期變長

    母牛的性週期變長,例如性週期延長1~2周,主要是胚胎早期死亡的緣故。

    據研究,胚胎早期死亡常發生在輸精後16~34天之間,這一時期是胚體迅速發育、分化時期,由於以子宮乳營養為主,所以認為這時的胚體死亡是子宮環境不適是直接因素。雖然遺傳、營養、誤用藥物、生殖器官疾病以及內分秘失調等也可導致牛早期胚胎的死亡,且外界溫度偏高也是引起胚胎死亡的重要因素,但是對於子宮環境,特別是子宮炎症引起的早期胚胎死亡,是不可忽略的直接原因。在這種情況下輸精時,用抗生素進行處理,可以起到明顯的預防效果。

    3、子宮機能衰退

    老齡母牛,超過10歲時,在正常飼養管理條件下,發情、排卵、受精仍正常,但往往出現胚體或胎兒死亡、流產、死產增多,認為這是子宮機能減退的緣故。

  • 11 # 依稀煙雨任平生

    一、營養性不育

    在飼餵母牛期間,如果全餵食粗飼料,容易導致母牛營養不良造成不孕現象。相反,如果全餵食精飼料,會導致母牛營養過剩,也會造成不孕現象。

    解決方法:應該粗、精飼料搭配食用,適量的補充礦物質、微量元素,保證牛體營養均衡生長。

    二、先天性不孕

    很多母牛是因為先天性生殖器發育不良,造成的不孕現象。

    解決方法:對於先天性不能懷孕的母牛,應儘早淘汰並更換新的母牛繁育。

    三、衰老性不孕

    母牛年齡大了也難懷孕,因為年齡大的母牛生殖器官萎縮、生殖機能降低,就會造成不孕的現象。

    解決方法:及時將年齡大的母牛淘汰,更換新的母牛繁殖。

    四、管理性不孕

    牛舍惡劣的環境衛生條件和不正確的餵養方法會導致母牛不孕。還有長期拴養母牛,減少了母牛的運動量,母牛體質變差,也會造成不孕的現象。

    解決方法:保持牛舍衛生乾淨,定期對牛舍進行消毒工作,適當增加母牛的運動量和光照時間

  • 12 # 父城百姓

    母牛不孕、流產的主要原因是:一生殖系統炎症;二、飼料營養不全;三、飼養圈舍保溫或散熱條件不足。防治措施:一消炎,奶牛產奶期應用中藥。二、提高飼料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含量,如增加豆粕、紅蘿蔔等飼料的含量。

  • 13 # 老周說三農

    母牛不孕、流產的原因及怎樣防治?

    導讀 養殖收入,如果母牛不孕或者懷孕後流產,對養牛人造成的損失非常大,辛辛苦苦養殖沒有產牛犢,沒有收入。近年來牛價大幅度上漲,商品役牛、肉牛供不應求,由於殺的多,生的少。因此發展養牛生產,提高母牛繁殖能力是提高養牛經濟效益的關鍵技術措施之一。

    母牛不孕的原因及怎樣防治

    母牛不孕已經成為大家所公認的繁殖方面存在的最大問題,在農村飼養的母牛空懷率有的高達50%以上,這對牛群的繁殖以及空懷造成的經濟損失都有很大的影響。

    母牛不孕的原因是很多的,也是很複雜的,除少數是由於母牛和公牛的生殖器官發育不全或者不正常,如幼稚子宮、異性雙胞胎的母犢、兩性畸形、子宮頸位置不正、陰道狹窄、公牛隱睪等。大多數是由於飼養管理不當和利用不當等原因造成的。母牛發情不明顯或者甚至不發情和發情週期不規律,多數是由於缺乏營養和飼養管理不當而導致牛隻體質虛弱。公牛性慾不旺盛,精液品質低劣,也都與飼料和飼養有關。飼料中精飼料過多造成母牛肥胖,也會引起不孕。

    養殖母牛主要在農村,在許多地方牛仍然是耕地的役力,勞役負擔過重以及繁殖與使役的矛盾沒有很好的解決,這都是造成繁殖率低的原因,再加上有的地區公牛數量不足,分佈不均勻,因此容易造成母牛的空懷。

    沒有適時配種或者人工授精以及人工授精操作人員的技術差,這也是許多地區母牛空懷的原因。

    要克服母牛的不孕,要針對實際情況,採取相應的有效措施。

    合理進行飼養管理,要保證牛的正常繁殖機能,首先要增強牛體健康。

    除滿足牛吃飽外,還要注意飼料的合理配搭和多樣化,飼料中必須有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冬季更應注意草料的儲備和補料,保證母牛安全越冬,草料應進行氨化處理或者、青貯,以提高秸稈的營養價值,新增適量的松針葉,可使母牛冬季不掉膘。一般母牛因飼養不當造成掉膘空懷時,只要加強飼養管理,多數能在1~2個月內發情受胎。

    合理使役

    母牛懷胎後,要防止使役過重、過急、過快,懷胎後期應停止使役,否則容易造成流產與死胎,同時母牛吃飽後、有病、大風大雨或天熱天冷時不能使役。

    農村飼養的母牛要有足夠的飼草,並且保證四季不斷青,冬季不掉膘,

    在配種期間和母牛產前、產後適當增喂一些精飼料。同時保證畜舍清潔、乾燥、空氣流通、光線良好,加強運動,在冬季要注意保溫。

    掌握髮情規律,適時配種,提高母牛受胎率

    對一些難於配上的種的母牛,除了檢查生殖器官有無畸形外,還要利用過去的一些資料和及時的觀察,以判斷適宜的配種時間。

    一般當母牛食慾開始恢復,外陰腫脹基本消失,由紅變紫,粘液減少,色變淡黃,手捏無滑感時,配種效果最好。母牛上午9點前發現發情,當天下午和第2天上午配種;9點至12點發情,當天晚上和次日上午10點配種;當天中午後發情,第2天上午和下午配種,受胎率最高。

    激素催情法

    排卵素2號:給母牛注射排卵素2號能加速產後母牛生殖機能及時恢復,是提高產後母牛及時再胎率的有效方法。母牛產後25~30天內,每頭母牛肌肉注射排卵素2號300微克,一般3個月內就可配種受胎,並可降低母牛空懷的比例,縮短母牛產犢的間隔期。

    甲地孕酮:母牛產後2個月後,每頭每天用2~4㎎甲地孕酮灌服,連續服藥5天,並於第4天肌肉注射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1500單位,一般停藥後一週即可發情。

    新斯的明:每頭牛每次間隔2天注射0.5%新斯的明2毫升,注射3次,同時注射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1000單位,可使母牛卵巢機能得以恢復,使配種期縮短1個月以上。

    三合激素:對斷奶後長期不發情的母牛,每頭肌肉注射三合激素4~6毫升,一般3天內有92%以上的母牛發情。

    母牛流產的原因及怎樣防治?

    母牛流產不僅損失犢牛,同時因併發病會引起以後母牛的不能懷孕,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母牛流產的原因,除傳染性流產外,一般主要是由於飼養管理和使役不當所造成。如懷孕母牛的相互打架,劇烈的運動、滑倒,使役過度,圈舍不衛生,飲食冰水,吃腐爛飼料,誤食毒草,營養不良、消化不良等都容易引起母牛流產,另外在懷孕期誤用瀉藥,懷孕期中畸形交配等也會引起母牛流產。但是隻要平時注意母牛的飼養管理和合理使役,母牛流產是可以避免的。

    1、牛犢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牛飼料中的玉米和蛋白質飼料不足、礦物質不平衡、維生素缺乏以及飼餵黴爛變質的飼料或者使用大量的酒糟等引起的。要減少胎兒的早期死亡,首先必須在配種前後飼餵營養平衡的飼料,切忌不要餵給黴爛變化質的飼料和使用大量的酒糟。

    2、必須加強懷孕母牛的管理,避免粗暴鞭打、驅趕滑倒、相互打架以及粗暴地進行直腸或者陰道檢查。

    3、避免服用大劑量的瀉藥與驅蟲藥物,不要使用子宮收縮藥物。

    4、避免炎熱、暴曬以及體溫持續升高的疾病,這些都可能引起胚胎早期死亡,造成流產或者早產。

    5、在母牛懷孕期中,如不到正常分娩日期,就發現減食或不吃,行動異常,精神不安,陰戶紅腫並流出粘液,不時努責,這就要流產,就要及時注射黃體酮3—5毫升並內服鎮靜劑來安胎。

    養牛的朋友們在生產實踐中存在什麼問題,有什麼難題就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解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 14 # 農村德林大叔

    先說母牛不孕症,再說流產症。

    母牛不孕症是指母牛到達繁殖年齡後(一般為18個月),經過3次或3次以上配種,仍不能懷孕的母牛。可分為先天性不孕症和後天性不孕症,先天性不孕症是不能治療的,後天性不孕症主要與母牛的營養、管理、配種的時間以及母牛的疾病有關,只要改善對母牛的營養和管理,掌握母牛的發情特點和發情時間,按時配種,都能解決。由疾病導致的母牛不孕症較複雜。下面就講由疾病引起的母牛不孕症。

    一 卵巢機能減退及萎縮症狀

    症狀:母牛發情週期延長或長期不發情,即使發情,也不排卵,或排卵延遲。

    治療:

    1 激素治療:用促卵泡素200~400單位肌肉注射或用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1500~2000單位肌注1次,並同時按摩子宮、卵巢、作輔助治療。

    2 雌激素治療:選用苯甲酸雌二醇5~10毫克肌肉注射,但應注意,母牛大劑量或長期使用,會引起母牛卵巢囊腫。

    3 鐳射療法:用鐳射照射陰唇、阿蒂。

    4 中藥療法:黃芩、黃芪、黨參、當歸、淫羊藿、菟絲子各30克,川芎25克、陽起石30克、麥冬25克、陳皮30克、木香25克、甘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2~3天。

    二 持久黃體

    症狀:母牛產後或上次發情後,發情週期停止,或很久不發情

    治療:

    1 加強飼養管理。

    2 用前列腺素靜脈注射、肌肉注射或子宮內灌注,每次用0.5~1毫克。

    三 卵巢囊腫

    症狀:母牛極度不安,大聲哞叫,發情週期短,久不發情,發情週期短或不發情。

    防治:

    1. 改善飼養管理。

    2 激素治療:用促黃體素200~400單位肌肉注射1次。

    3 用手伸入直腸,用中指和食指夾住卵巢系膜,固定住卵巢後,再用母指逐漸向食指方向擠壓囊腫。囊腫破裂後,手指按壓5分鐘,以利止血。

    4 中藥:三稜、莪術、藿香、香附各30克,青皮、陳皮、桔梗、益智仁各25克,肉桂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用2~3日。

    四 慢性子宮內膜炎

    症狀:發情週期正常,就是屢配不孕,或發生隱性流產,有的病牛在臥下時從陰門內流出渾濁帶灰白色或是黃白色分泌物。

    治療:

    1 沖洗子宮:可用生理鹽水、0.01%~0.02高錳酸鉀液、0.01~0.05新潔爾滅液或0.01~0.05洗必泰液沖洗子宮。上述沖洗液可輪流使用,沖洗之後,子宮控入土黴素2克左右,每天或者隔天一次,連續沖洗4~5次為一個療程。

    2 中藥療法:三稜、莪術、香附、霍香各30克,青皮、陳皮、桔梗、益智仁各25克,肉桂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連用2付。

    流產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胎兒死亡後被毋體吸收或者排出,從而使懷孕中斷的疾病。以母牛懷孕早期為多見。

    一 病因

    1 傳染病因素:很多傳染病都能引起母牛流產,如布氏桿菌病、結核病、衣原體病等。

    2 寄生蟲因素:還有很多寄生蟲如陰道毛滴蟲、梨形蟲等都能引起母牛流產。

    3. 其它因素

    (1)飼養不良:長期飼料不足,飼料中缺乏某些維生素和無機鹽,飼料腐敗或黴爛,大量飲用冷水或帶有冰渣的水,貪食過多等。

    (2)管理不當:例如母牛跌倒、頂撞、擠壓、驚嚇等。

    (3)母牛疾病:如嚴重的肝、腎、心、肺,胃腸和神經系統疾病,失血或者貧血,子宮內膜炎,子宮發育不全,子宮頸炎,陰道炎,黃體發育不良等。

    (4)藥物使用不當:如使用了大量的瀉劑、利尿劑、麻醉劑以及可引起子宮收縮的藥品等。

    二 症狀

    1. 隱性流產:早期胚胎死亡,被母體吸收,母牛已配種受孕,但過了一段時間又出現發情的現象。

    2 顯性流產:流產前有明顯的分娩症狀,幾個小時侯排出不足月的胎兒和胎衣,多發生在懷孕的中、後期。

    3 習慣性流產:懷孕的母牛到了一定階段會自發性流產。

    4 延期流產:

    (1)母體內的胎兒乾屍化:在母體內死亡的胎兒不發生腐敗,時間較長時,死胎的水分被母體吸收,剩下一個乾屍在子宮裡。

    (2)胎兒浸潤:胎兒死亡後,母牛子宮頸稍微開張,細菌進入子宮內,使胎兒發生腐敗,胎兒的組織及內臟化為膿水排出,胎骨留在子宮內。

    三 治療

    1. 隱性流產:加強飼養管理,喂全價料。

    2 顯性流產:先檢查胎兒的死活,如胎兒活著要及時採取保胎措施,肌肉注射黃體酮注射液50~100毫升/次,連用2~3天;或灌服中藥:炒白朮、當歸各30克,砂仁、川芎、白芍、熟地、黨參各20克,阿膠25克、陳皮30克、蘇葉25克、黃苓25、甘草10克,生薑15克。2天1付。

    3. 習慣性流產:母牛配種後肌肉注射黃體酮50~100毫克/次,一天一次,連用3~5天,一般從上一次流產時間前7~10天開始肌肉注射。

    4 延期流產:

    (1)開啟宮頸,先注射雌激素40毫克/次,3~4小時再注射一次,將手伸入直腸內刺激子宮頸。

    (2)待子宮頸口舒張時,將手臂伸入取出乾屍

    (3)沖洗子宮:用0.1%的新潔爾滅,0.05%的高錳酸鉀或0.1%的雷佛奴爾2000毫升沖洗子宮,最後將沖洗液全部排出。

    (4)子宮內放入消炎藥,可用16%露它淨一支加50~100毫升注射用水或生理鹽水,土黴素粉5~10克。

    。。

  • 15 # 家庭煮婦周孃孃

    在妊娠期間,母體除了維持自身的正常生命活動以外,還要供給胎兒發育所需要的物質及正常環境。如果母體的生理狀況能夠適應妊娠的特點,母體和胎兒以及他們和外界生活條件之間就能保持相對的平衡,妊娠過程就能正常發展。否則,如果飼養管理不符合妊娠的特殊要求,母體或胎兒的健康發生擾亂或受到損害,這種平衡就會受到破壞,正常的妊娠就會轉化為反常病理過程,而發生妊娠期疾病,繼而導致流產。下面具體來了解一下:母牛流產常見的7種原因 母牛常見細菌性流產及其防治方法。

    母牛流產常見的幾種原因:

    1、機械性流產。牛相互抵撞、牛劇烈運動等一些外力造成的流產,都成為機械性流產。母牛懷孕後一定要小圈飼養,不要大群飼養,避免相互抵撞。

    2、營養不良性流產。母牛過廋,營養不良的情況下也比較容易出現流產。當母牛膘情較差時,應適當加強營養。但也不要喂的過肥,避免難產。

    3、黴菌毒素流產。當牛採食發黴變質的飼草飼料,可出現流產的現象。

    4、習慣性流產。當母牛上胎出現子宮脫垂或者流產時,就會出現習慣性流產。

    5、炎症。當母牛有子宮內膜炎等生殖器官炎症時,可能有流產現象。

    6、藥物性流產。一些藥物孕牛不可用,大家在使用藥物時一定要先閱讀說明書。

    7、布病等一些傳染性疾病。布病是可以傳染人,而且感染後較難治療。養牛之家建議有條件的定期排查布病,發現一頭淘汰一頭。當有流產牛時,應該先檢查布病。另外,布病不要打疫苗,只能淘汰。如果疫苗在使用過程中是可以感染人的,而且感染機率也非常大!

    母牛常見細菌性流產及其防治方法

    一、胎兒弧菌病

    1.病性及流行病學

    胎兒弧菌病又稱胎兒彎曲分枝桿菌病,是由胎兒弧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病。該病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生。患病牛和帶菌動物是傳染源。病原體從牛的生殖道、膽汁、胃腸道、血液等途徑排出。患病公牛可以長期攜帶病菌。該病常呈地方性流行。

    2.主要症狀

    該病可以發生在母牛懷孕期的任何時期,但以懷孕4~6個月最為多見。母牛妊娠早期發生流產,胚胎往往被吸收,發生輕度的子宮內膜炎、陰道炎及子宮頸炎,臨床症狀不明顯,不易被發現。母牛妊娠後期發生流產,流產前2~3天從陰門流出帶血的黏液,陰唇腫脹,妊娠牛精神不振、食慾下降。流產時出現腹痛、拱腰、努責,排出死胎或活胎或胎兒的組織碎片。流產後陰道排出黏性或膿性分泌物。接近預產期發生的流產,產出的胎兒大都是活胎,但常因胎兒衰弱而很快死亡。少數母牛由於繼發敗血症而死亡。

    3.治療

    胎衣滯留時,應及早手術剝離。當死胎不易排出時,可採用碎屍術分段取出,必要時可剖腹取胎。如有全身症狀,可以選擇下列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氟苯尼考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為每公斤體重0.1~0.15毫升,每日1次,連用3~4天,重危病例可酌情加量;頭孢噻呋鈉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為每公斤體重100毫克,每日1次,連用3~5天;甲磺酸培氟沙星複方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為每公斤體重0.05~0.1毫升,每天1次,連用3~5天。

    4.預防

    母牛配種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嚴格執行獸醫衛生防疫措施,特別是注意飼料和飲水的清潔衛生。發病母牛應嚴格隔離並進行治療。流產胎兒、胎衣以及汙染物要徹底銷燬,糞便、墊草等要及時清除並進行無害化處理,圈舍進行徹底的消毒處理。有條件的牛場,可用該病在當地流行的菌株製作滅活菌苗,對牛群進行免疫接種,可有效預防該病。

    二、布氏桿菌病

    1.病性及流行病學

    布氏桿菌病又稱布魯氏菌病、傳染性流產病,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該病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規定強制報告的疫病。病牛和帶菌牛是該病主要的傳染源,發病母牛流產排出的羊水、胎盤、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體,特別具有傳染力。病原體可經消化道、呼吸道、生殖系統多種途徑傳播。

    2.主要症狀

    該病潛伏期半月至半年。流產通常發生在妊娠6個月左右。病牛流產前體溫不高,陰唇和陰道黏膜紅腫,從陰道流出灰白色或淺褐色黏液。有的發病沒有任何症狀,突然發生流產。流產時除出現分娩徵兆外,生殖道常常發生炎症,陰道黏膜有粟粒大小的紅色結節,流出灰白色黏性分泌物。流產胎兒多為死胎,多數病牛流產後伴有胎衣不下或急性子宮炎發生,持續排出惡露,如處理不及時可能繼發慢性子宮炎,導致屢配不孕。還有的病牛表現關節腫脹、疼痛,長時間不消退,出現跛行。乳腺受侵害時,輕則產奶量減少,重則乳房皮溫增高、疼痛、堅硬,乳汁呈絮狀或黃色水樣。

    3.治療

    該病是我國規定的二類動物疫病。牛場發生該病或者疑似發生該病,應當立即向當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或者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確診後,要接受當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根據需要進行的疫區封鎖、捕殺和無害化處理等工作,以杜絕該病向外傳播。

    對發病數量較多或有特殊價值的牛,可以報請當地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嚴密隔離條件下使用下列抗生素治療。磺胺嘧啶鈉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為每公斤體重0.05~0.1克,首次劑量加倍,每日1~2次,連用3~4天,休藥期10天;乳酸環丙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為每公斤體重0.05~0.1毫升,每天1次,連用3~5天;氨苄西林鈉,肌肉或靜脈注射,一次量為每公斤體重10~20毫克,每天2~3次,連用3~4天。

    4.預防

    一是防止外來病菌入場。不從疫區購買、引進牛及其相關產品。必須引進牛時,要進行疫情調查,證明無病才能引進。引入的牛入場前必須進行嚴格檢疫,隔離觀察1個月,確認健康後方能混群。二是加強牛場牛群檢疫。每年定期對該病進行檢疫,對檢查為陽性的病牛應當淘汰。病畜的排洩物及墊料等進行無害化處理。三是定期進行免疫接種。四是平日加強飼養管理。牛的日糧要全價,飼料和飲水要乾淨新鮮,保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定期殺滅蒼蠅、蚊子等動物性傳播媒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9歲剩女,怎麼樣才能遇見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