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HMILY雲婷
-
2 # 全職兼Z小安
想要孩子不吃手,就要滿足孩子的需求,如果孩子感到焦慮、害怕、自卑時,父母就應該盡最大努力讓他離開那些負面情緒;如果孩子覺得無聊,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走一走,讓他結識新的朋友。滿足了孩子生理上的需求,孩子也就不會吃手了。
使用寶寶安撫奶嘴,可以讓新手媽媽分辨孩子究竟是不是因為餓了哭泣,從而避免過度餵養,而且後續形成規律餵養和睡眠以後,安撫奶嘴哄睡能讓孩子養成早睡的習慣,相較於吃手,安撫奶嘴還有助於保持口腔清潔。
一歲寶寶還吃手指是什麼原因
1、吸吮的需要。
這是由於他們具有生理上的吸吮需求,手指成了安慰自己的遊戲工具。相比較人工餵養和母乳餵養的嬰兒來說,前者吮吸的機會要少得多,因此更容易出現吃手的現象。
2、飢餓和無聊。
嬰兒吃手很可能是由於飢餓和無聊所導致,是提醒看護者需餵養的訊號。如果沒能及時滿足進食的需求,嬰兒只好透過吃手來安慰自己、打發無聊的時間。
3、缺乏安全感。
如果父母很少陪嬰兒遊戲、說話,不大與嬰兒產生肌體接觸,生病時寶寶也得不到較好的護理,此時會讓嬰兒會感到安全感缺失,吃手便成了嬰兒自我撫慰的方式。
一歲寶寶還吃手指其實非常普遍,但為了衛生起見,大家要及時糾正,孩子得吃手指習慣,以免上面的有毒微生物對寶寶腸胃的負擔。大家可以瞭解寶寶吃手指的原因,包括缺乏安全感或者是手指上面有甜分等等,及時調整好生活。
-
3 # Candy的早期教育觀
我在0-3歲教育行業工作了十年,同時我也有一個一歲多的寶寶,我來和你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和建議。
寶寶吃手的原因並不是很複雜,大多是以下幾類:
尋求心理安慰!如同問題中的寶寶一樣,他在犯困和餓的時候吃手。不哭不鬧,因為吃手給到了他足夠的安慰寶寶長牙齒。長牙期間的寶寶會出現牙齦腫痛,吃手可以幫助寶寶緩解一部分出牙的疼痛寶寶就是無聊了。 如果在寶寶日常生活中沒有足夠有趣的遊戲或者互動,那也會出現吃手的現象!寶寶純粹是覺得無聊,所以吃手來安慰自己!那麼作為家長,我們可以這樣來幫助寶寶們減少吃手:
準備一些安全的磨牙玩具,來緩解寶寶出牙的疼痛,同時代替寶寶吃手的習慣。如下面圖中的玩具我一般會選擇矽膠的磨牙棒,然後把它放到冰箱裡冷凍一下,這樣對寶寶出牙腫痛的牙床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2. 使用安撫奶嘴。問題中家長說晚上似睡似醒的時候吃手,其實是寶寶處於快速動眼期的睡眠狀態,與其讓他吃手,可以用安撫奶嘴!滿足了寶寶心理上的允吸安慰,又不會讓寶寶不停吃手。
3. 白天多與寶寶互動。問題中的家長已經做的很好,在白天寶寶吃手時,轉移她的注意力。家長在白天多與寶寶遊戲,增加戶外活動時間。都可以避免寶寶無聊吃手。
另外,吃手如果出現了手指紅腫或者蛻皮這些嚴重的情況,那家長就需要來自專業兒科醫生的建議。
-
4 # 健康闢謠進行時
很榮幸為你回答這個問題!
我也經常會接到愛吃手的小病號!小朋友愛吃手確實是個讓大人糾結的問題。下面我們來聊聊原因和解決方法。
我們先了解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寶寶愛吃手?你如果沒事的時候在小區裡曬太陽的時候,可以問問別的媽媽,你會發現孩子們大概都是在三個月開始吃手,因為一般寶寶的口欲期就是6個月到一歲,寶寶是透過嘴巴來感知世界的。但是我看你的問題是寶寶已經一歲了還是吃手,這個倒不是很嚴重,重點是寶寶晚上還在吃手這個就需要我們特別注意了。夜間吃手還是比較影響寶寶發育的,深度睡眠不足(因為吃手)。容易影響寶寶身高發育,我這邊有個孩子也是因為吃手,手指面板泛白,厚厚的一層老繭,都是牙齒磨出來的。
怎麼解決寶寶吃手的問題!1、戒掉吃手的黃金期
你家寶寶現在這個年齡就是戒掉吃手的黃金期,因為這個時候寶寶的記性還不是很好,可以輕鬆戒掉吃手。最晚也是要再兩歲前幫助寶寶戒掉吃手,因為隨著孩子的年齡越來多大,這個難度是逐漸增加的。可能還會因為孩子的刻意對抗,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2、干預方法
第一我要說的是,不要用老一輩的方法,摸辣椒水、苦膽水、芥末、大罵都是不建議的,這簡直就是拿著愛的名義在虐童。
建議用替代或者物理隔離的方法:
如果是替代:可以用安撫奶嘴或者更有趣的事情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然後慢慢的減少用安撫奶嘴的時間,慢慢的打掉戒掉吃手的目的。
如果孩子對安撫奶嘴不感興趣,那麼我們可以考慮用物理隔離的方法。比如孩子如果單單就吃一個手指,那我們可以用棉布把孩子的手包起來。吃起來口感不好,他就不吃了,用棉布不要裹的太緊,影響血液迴圈,或者用棉布手套,不吃的手可以把手套的手指剪掉。只留下孩子吃的那根手指。口感不好,孩子慢慢就會放棄吃手的習慣。
還是那句,這個時候的寶寶記性不是那麼好,只要堅持一週到兩週時間,他很快就會忘記了。家長需要注意的是,隨之觀察,防止反覆。
-
5 # 花媽有書說
對於一歲的寶寶而言,喜歡吃手是其透過手和嘴去探索外界事物。吃手可以使寶寶的口腔獲得感覺刺激,促進大腦發育,幫助其更好去發現自己,發現世界。同時,這也是一種自我安慰的方式,可以緩解寶寶的緊張感覺。通常這個階段稱為“口欲期”。
如果總是去制止和阻止寶寶,會容易讓寶寶有緊張感。尤其在斷奶期,會加重寶寶的焦慮感,促使寶寶更加強烈地吮吸手指。所以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寶寶透過這個行為來安撫自己,就如媽媽觀察到的,在餓了或者困的情況下更明顯,如果是半夜,寶寶吃手指反倒有利於其快快放鬆入睡,媽媽更不用太乾預。
當然,寶寶如果2歲以後還頻繁吃手指,那作為父母就要有所引導和制止了。因為一是影響寶寶牙齒的發育和咬合,二是隨著寶寶活動範圍更大,要減少細菌入口的風險。
那可以採取的措施可以參考:
1、白天多用食物,玩具等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多陪伴孩子玩耍,慢慢引導和干預孩子吃手。
2、睡覺前給孩子肘關節套一個舒服又有彈性的護肘,讓孩子彎起胳膊(吃手)的時候稍微需要費點勁。
總之,孩子成長過程應該首先尊重孩子發展規律,如果有特別情形時,父母可以用科學的方法適度引導和干預。
-
6 # 桂林浪子
你好,我是浪子,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一歲寶寶還在吃手指,正常嗎?該怎麼辦?我的回答如下: 第一、處於嬰兒期的寶寶,吃手指是正常的,是智力發育和探世界的需求。可不必強行戒掉,只需要幫寶寶洗乾淨雙手就行。 第二、厭惡戒除法。在孩子手上塗上他不喜歡的味道,比如苦等,讓他自己戒除。 第三、培養孩子進食規律,準時進餐。避免孩子因為飢餓而吃手。 第四、多陪孩子說話,唱歌,聽故事等。讓孩子更活潑,並可移注意力。 第五、經常進行戶外活動,接觸外面的世界。 第六、試著用磨牙棒替代手指。獨處時,要多陪伴他。 第七、如果以上所有方法都沒什麼效果,建議到醫院檢查,看孩子是否缺鋅或鐵等微量元素。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
7 # 韓攀科
一歲寶寶還吃手指是什麼原因 1、飢餓和無聊。 嬰兒吃手很可能是由於飢餓和無聊所導致,是提醒看護者需餵養的訊號。如果沒能及時滿足進食的需求,嬰兒只好透過吃手來安慰自己、打發無聊的時間。 2、吸吮的需要。 這是由於他們具有生理上的吸吮需求,手指成了安慰自己的遊戲工具。相比較人工餵養和母乳餵養的嬰兒來說,前者吮吸的機會要少得多,因此更容易出現吃手的現象。 3、缺乏安全感。 如果父母很少陪嬰兒遊戲、說話,不大與嬰兒產生肌體接觸,生病時寶寶也得不到較好的護理,此時會讓嬰兒會感到安全感缺失,吃手便成了嬰兒自我撫慰的方式。 一歲寶寶還吃手指其實非常普遍,但為了衛生起見,大家要及時糾正,孩子得吃手指習慣,以免上面的有毒微生物對寶寶腸胃的負擔。大家可以瞭解寶寶吃手指的原因,包括缺乏安全感或者是手指上面有甜分等等,及時調整好生活。
-
8 # 教子密碼
寶寶吃手指是全世界嬰兒的共同的愛好。嬰兒在出生後,從開始無意識的吃手指發展到有意識吃手指,是一種原始的情緒應對方式。
透過吃手指來完成感覺刺激,有助於大腦的發育,還能鍛鍊感覺運動系統。
所以,在一歲左右寶寶的口欲期,只要手乾淨,父母不用過度擔心。
在吃手的過程中,寶寶的吮吸和咀嚼能力鍛鍊起來,同時協調能力也得到發展。
但是要到三歲之後還在吮吸手指,那就需要干預了。怎麼做呢?
可以做到以下四點著手:
第一,用安撫奶嘴代替。但是也不要過度使用。
第二,可以多陪陪孩子,可以經常與他玩遊戲或擁抱,讓他騰出小手,多觀察周圍事物。
第三,不要刻意說不準吃手指,否則會強化他的吃手指的意願。
第四, 要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經常大聲說話,甚至吵架矛盾的外界環境以及陌生感,也會寶寶沒有安全感。
總之,寶寶吃手指我們知道原因,就不會糾結,耐心一點,理性對待。多抽空陪陪孩子。
-
9 # 我滴芽口腔科普
幼兒吮指的是年滿1週歲的寶寶仍吸吮手指現象。嬰兒時期,寶寶透過“吮吸”的方式進食。所以,在這一時期,吸吮手指對寶寶而言十分重要。嬰兒期的吮指習慣並不是不良習慣,一般在2歲後逐漸減少而自行消失,如果這種習慣持續至3歲以後,若在此之後仍然繼續,則可能出現牙弓狹窄,上牙前突,前牙咬合不良等情況,嚴重者可能影響到上下骨骼發育而造成面部畸形! 所以千萬不要覺得寶寶是在賣萌,3歲之後吮指依然頻繁,可一定要抓緊時間糾正。
-
10 # 越酷
一歲的小孩子經常喜歡吃手指頭,主要是缺乏安全感、缺鈣以及孩子長期以來的習慣而造成。孩子長時間的吃手指,這樣對孩子的牙齒髮育會形成影響,會增加牙齒畸形的機率,其次也比較容易導致孩子患有一些口腔疾病。如果孩子本身存在吃手指的習慣,建議透過玩具的形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1)培養寶寶規律的進食習慣。糾正錯誤的餵養方法,克服不良的哺餵習慣。要培養寶寶有規律的進食習慣,做到定時定量,飢飽有節。2)耐心地糾正,不可強迫寶寶。切忌採用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不要嘲笑、恐嚇、打罵、訓斥,更不要使用捆綁雙臂或戴指套強制性的方法。3)瞭解並儘量滿足寶寶的需求。要豐富寶寶的生活,給寶寶一些有趣味的玩具,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玩樂。4)教導寶寶從小養成衛生的習慣。不要讓寶寶以吮吸手指來取樂,要耐心告誡寶寶,吮吸手指是不衛生的。 5)當寶寶吸指行為有所減少,就要及時鼓勵和表揚。
-
11 # 優媽咪育兒
不少媽媽會發現,自己家的寶寶非常喜歡吮吸自己的手指,尤其是無聊的時候還睡覺之前。
有的醫學家認為,寶寶吮吸手指是缺乏母愛,性格比較孤獨、內向。然而很多吮吸手指的寶寶性格是外向的,並不缺少母愛。
有的專家認為,“恐懼心理”是寶寶吮吸手指的主要原因,但事實也並非都是如此。
其實大多數寶寶在月份較小的時候都有吃手的經歷,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但是奶粉餵養的相對要多一些,這大概是因為寶寶靠吮吸來安慰自己幼小的心靈。
我家大寶11個月斷奶,之前有有吃手的習慣,斷奶以後更嚴重了,無聊的時候,睡覺的時候,都抱著手指不停地吮吸。以至於現在都改不了這個習慣,手上都吃出繭子了,而且我覺得他的嘴巴都有些變形。所以,家裡有吃手習慣的寶寶,大人一定要及時有耐心的、溫和的引導。
寶媽可以嘗試下面的方法:
準備一個安撫奶嘴讓寶寶手裡經常拿著自己喜歡的玩具經常拉著寶寶的手做遊戲晚上寶寶睡著的時候一定把手拿出來經常給寶寶洗手雖然寶寶吃手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但是一定不要強行把寶寶的手從嘴裡拿出來,因為這樣寶寶會更加恐懼,加劇惡性迴圈。也不要打、掐寶寶的小手,任何懲罰性的措施都會讓寶寶抗拒。
-
12 # 小小肉爸爸育兒經
1、寶寶為什麼喜歡吃手指?
作為家長的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愛探索、愛學習,而孩子的好奇和探索的往往來自於手部對外界的觸碰。
小月齡段的寶寶,他們會把所有的東西都往嘴巴里面塞,那是他在視覺和手部都沒有發育好的情況下,用嘴巴去輔助探索。
當寶寶學會了吃手,他會發現:原來這是我身體的一部分。當寶寶的小手能夠觸控到身邊的物品,這隻已經被寶寶所感知到的小手又會像嚮導一樣,帶領著寶寶認識他所能觸碰到的所有一切。
這樣,寶寶才能把自己和外界的一切聯絡在一起,進而透過探索去認識、感受它們。
2、寶寶什麼時間吃手指正常?
0 — 1歲兩個月
吃手是這階段寶寶最愛的活動之一,吮吸手指是他們智力發展的訊號,也是他們成長髮育的必經階段,處於這個階段的寶寶,有這種行為都是正常的。
你若去阻止,反而會影響寶寶的觸覺發展和探索的慾望。多鼓勵寶寶吃手,讓寶寶透過吃手可以更好的認識到自己的小手的存在,也透過小手去觸控到外界的一切。
1歲半之後
隨著寶寶的視覺和手部的發展,寶寶的手就會透過不斷的接觸外界的一切來累積更多的經驗,當寶寶越大,眼睛和手部的認知比例就會越來越大,直至完全替換掉寶寶用嘴巴探索的做法。
所以,如果孩子在一歲半之後還是高強度的吃手指,這是一種訊號,家長應該注意一下,家長可以設法用有意義的事情吸引孩子的興 趣,如與孩子一起遊戲、講故事,並請專家檢查孩子的心理行為的狀態。
3、寶寶吃手指的時候應注意什麼?
● 保持寶寶小手清潔。
寶寶吃手指難免會吃到細菌,這也是讓許多家長擔心的地方。這時候家長可以用棉質的毛巾、溫水來清潔寶寶的小手。特別是在寶寶玩完玩具後,或者爬行後,一定要記得幫他清潔小手。
● 勤幫寶寶剪指甲。
指甲長長就會積累好多細菌,家長要注意給寶寶勤剪指甲,一般一週一次,可以用嬰兒專用的指甲剪。
● 除了要給寶寶勤洗手之外,也要給寶寶的玩具勤“洗澡”。
這樣就可以防止寶寶的手指沾到玩具上的細菌,清洗玩具時可以用嬰兒專用清潔劑來清洗。
4、有哪些干擾方法?
● 控制頻率
如果寶寶不能做到完全不去吮吸手指,那麼家長就一定要去控制頻率。逐漸干擾控制吃手次數,不斷鼓勵,循序漸進。切勿操之過急,因為這樣容易讓寶寶產生逆反心理,或者急躁不安。
● 選擇牙膠
寶寶習慣吸指頭時,媽媽可以給寶寶的小嘴找個依靠,可以選擇給寶寶一塊牙膠,牙膠可以令寶寶鍛鍊到嚼、咬的能力,也有助於寶寶的牙齒健康成長,但媽媽要注意每天都要將牙膠用開水煮過再給寶寶咬。
● 最好的愛是陪伴
感到孤單的寶寶也會有吸手指的毛病,家長要多讓寶寶感覺到父母無間的陪伴和關愛,讓寶寶有安全感,才能放棄吃手指去安撫自己。
● 豐富寶貝的生活內容
讓寶貝在多彩和充滿愛意的生活中自然地拋開吮指行為。為寶貝準備一些發展視、聽、觸覺和想象力的玩具及鍛鍊動作發育的器械。為寶寶準備好跟別人共享的玩具,鼓勵寶寶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去玩耍。
當他們沉浸在和別人交往的快樂中時,哪還記得要吸手指?
所以,寶寶吃手指有一定的好處,家長應該鼓勵,但不意味著過度放縱,家長要把握適當允許的原則。讓孩子用雙手去探索世界,我們應該學會放手!
-
13 # 在家早教課堂
其實,孩子吃手沒你想得那麼糟糕透頂,也遠沒你想的那麼雲淡風輕。
很多家長看見寶寶吃手,第一反應是怎麼制止這個行為,而不曾深思過孩子吃手背後的原因,不同年齡的寶寶,吃手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個讓媽媽們操碎心的話題。
先來看看這些常見的娃吃手動作,含義不一樣哦~
胎兒期,吃手是孃胎裡自帶的習慣
可別小瞧肚子裡的寶寶,他可不光會睡覺,還會吃手呢
其實,吮吸拇指是他們在子宮裡養成的習慣的延續。
對於一些胎兒,他們在媽媽肚子裡大概8個月大的時候,伴隨吮吸反射出現,就開始練習這項技能。而手就是他們最方便的練習物件,吮吸是一項自然獲得的本領。
張開嘴;
塞進手指;
津津有味地吮吸......
有太多的朋友向我分享他們的孩子在子宮裡吮吸拇指的超聲波照片了。
0-2歲,口腔敏感期,吃手是常態
吮吸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反射和需求,是生理發育的正常表現。
大部分寶寶都會經歷一個口腔敏感期。
1、探索行為在作祟
孩子在學會用手探索世界之前,口腔會在一定時期內扮演一個探索的工具,就叫做“口腔敏感期”。
一部分高吸吮需求的寶寶,總是覺得嘴巴里還缺了一點什麼。
待寶寶長到2、3個月大的時候,身體的活動能力會越來越強, 他慢慢的學會用身體滿足自己的安全感和好奇心。
尤其是4-7個月的寶寶,這個時期,真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顧吃手手的感覺,而且不僅是手,孩子還總是喜歡把觸手可及的東西放進嘴巴里品嚐,感覺其味道、質地、形狀,以此來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
此時的吃手,可以刺激大腦的發育,促進神經功能發展,這是寶貝智力發展的一種訊號。
我曾抱怨過CC怎麼總是學不會吃手,甚至拔苗助長幫她把手放到嘴邊,我們太著急讓她體驗人生中這個神奇又美妙的時刻了。
2、緩解出牙期不適
6個多月-2歲的寶寶,出於長牙期,很多寶寶會把手指塞入嘴巴啃咬,來緩解牙床腫脹的不適感。
3、心理安撫的方式
對寶寶來說,嬰兒吮吸手指對他們的心理發育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吃手也是一種自我安撫的方式,會讓寶寶獲得平靜和舒適,能幫他平復緊張和焦慮。
這個階段,不必太過於擔心,也不要盲目禁止!
在電梯裡,就曾見過一個小寶寶,吃手吃得正津津有味得時候,被奶奶霸道的從嘴裡奪走了,娃先愣了幾秒鐘接著就是哇地一聲大哭了。
這樣可能會嚇到寶寶,因為他都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他始終覺得吃手的感覺是舒服的,但是,原來感覺舒服也是錯誤嗎?
而且此敏感期如被壓抑,會導致其它敏感期的延遲,並且可能以其他表現形式來彌補此敏感期的滯後。
比如一歲時得不到滿足,兩歲會咬人,兩歲得不到滿足,上幼兒園會吃筆,啃手指甲,甚至上了小學還會繼續吃。
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為孩子提供這個機會。
吃手是寶寶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但同時也要注意,“病從口入”,衛生問題是千萬馬虎不得!
平時要注意給娃洗手、給玩具定期消毒,當寶寶能穩定站立後,可以教寶寶正確的“六步洗手法”:
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吃手特別頻繁,可以給寶寶尋找合適的替代物,比如牙膠、玩具、安撫巾,安撫奶嘴等,同時檢查下孩子是否有以下2-4歲年齡段的心理原因。
2-4歲,不能太任由發展,溫和引導
2-4歲之後,大多數孩子在情緒和心理都更加成熟後,慢慢地就不再需要靠吃手安撫自己,就會自然停止吃手的習慣。
但是還是有不少孩子,已經形成了吃手的習慣。
如果2-4歲的的寶寶還在吃手,在溫和提醒的同時,也應關注吃手背後的問題,可能另有隱情。
1、缺乏安全感
有的孩子吃手特別嚴重,吃到手指都變形,難移戒除,往往源自孩子的心理需求。
比如,需求長期得不到響應,父母對寶寶的關注過少,親子陪伴時間太短等等導致安全感缺乏。
如果2歲之後的寶寶還常常以頻繁吃手的方式自我慰藉,這就是一個比較危險的訊號,媽媽們要注意改變陪伴的方式以及採取合理的干預。
2、情緒和心理原因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很多寶寶吃手的現象和背後的情緒是有跡可循的。
比如,有孩子見生人、到陌生環境緊張會吃手,媽媽們就可以告訴孩子叔叔阿姨很喜歡寶寶的, 我們揮揮小手Say hi好不好?
比如,有孩子看電視無聊會吃手,我發現CC有段時間,就是如此,提醒也沒用。
有媽媽可能覺得動畫片那麼有趣怎麼會無聊,其實真正無聊的是“電視沒有互動的單向輸入”,後來我就參與進去跟CC聊聊“劇情”,讓看電視這項活動不只是“單向輸入”。
以上的示例只是想說,只有找到吃手背後的心理原因,解決吃手才能釜底抽薪,先幫寶寶排解情緒,再提供相應建議方案,慢慢的、自然而然的就會“戒吃手”了。
還可以多給孩子講一些關於“戒手”的繪本,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這樣吃手是不對的!”讓孩子自己主動的放棄吃手。
比如:《我不再吃手了》
3、已成為習慣
還有些寶寶本身也是知道“不能吃手”的,但是這已經成為了習慣,總是情不自禁的拿起小手吃起來。
這個時候,不要刻意給孩子施加壓力,以免適得其反。
既然是習慣問題,自然就不會有什麼立竿見影的解決方案,還是要透過日積月累的干預才有效果。
如果大人“心情好置之不理,心情不好責罵兩句”,然後指望孩子自覺改正,在這個年齡段是比較難實現的,孩子還沒有強大的毅力自行修正習慣。
所以,平時要多幹預,不用打罵,可以提前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用其他的方式來代替吃手的這個行為。
“看,這個小汽車真好玩,它可以行走!”
“我們一起玩拍手的遊戲好不好,你拍一,我拍一,兩個小孩兒坐飛機。”
陪著孩子玩一些有趣的遊戲,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讓孩子忘記吃手這件事。
5歲以後,再吃就影響顏值啦,必須採取措施
美國兒科學會認為,孩子5歲之後還有吃手的情況,需要有一定的干預措施。
吃手,可能會讓孩子變醜
超過4歲的還吃手的話,會對口腔的上壁(上顎)以及牙齒的排列產生影響,年齡越大,吃手對牙齒和嘴部發育的影響也會越明顯。
寶寶 1 歲左右就開始萌出上下門牙,如果寶寶經常把手指經常放在門牙之間,久而久之就會讓牙齒外突,並且發生上下牙齒無法咬合。
習慣如果一直延續到寶寶 5 - 6 歲以後,還會影響上下頜骨、肌肉形態改變,就會慢慢影響臉型——變醜!
所以如果到了這個年齡,使用上述方法還是起不到效果,不能讓寶寶徹底“戒手”,就要考慮帶孩子去看牙醫或者心理醫生了。
-
14 # 雍DrZhu
寶寶用口腔和手去探索世界,寶寶也透過吃手指來得到自我安撫,所以有這個行為很正常。但是如果吃手過於頻繁,到了2,3歲還是頻繁吃手,那可能意味著孩子的內在需求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需要透過吃手來補償自己的滿足感,這就需要去尋找根源,從根源上解決,吃手才會減少。
-
15 # 途言辰語
一歲寶寶還在吃手是、很普遍並且正常的
孩子在0---2歲有一個口的敏感期。
相信很多寶媽都經歷過孩子吃手、看見任何感興趣的東西都往嘴裡塞,還有的孩子會出現咬人的行為(排除出牙不舒服的情況),這些訊號都在告訴我們口的敏感期已經到來。孩子是透過口來認識和探索世界的,透過口來感受味道、溫度、軟硬等,同時也會不斷地練習使用舌頭、牙齒這些口腔器官。並且在孩子最初能夠成功把下手指放到嘴巴里那一刻,對他的手眼協調能力、精細動作都是有很高的要求的,所以那個時刻是很值得慶祝的。
怎麼渡過口的敏感期
1、家長要了解並重視這個時期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如果因為擔心 髒、不衛生而魯莽的阻止和干擾孩子使孩子最初探索世界的好奇和慾望被破壞和壓制,是有些得不償失的。
2、在孩子活動的範圍內提供安全、豐富且真實的物品,允許孩子自由探索和發現。可以定期消毒,把尖銳的,細小的物品排除,既保證安全和衛生,同時又能滿足孩子這個階段發展的需求。當孩子被充分滿足後,同時探索世界的方式增多後,口的敏感期會自然而然的度過。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畫面就是我兒子在六七個月時,他會把目光所及範圍內的東西基本“嘗一遍”,看到他很滿足的表情時,我會有些感慨:生命的發展好神奇啊,同時又覺得那些理論書籍寫的怎麼那麼精準呢。
關於孩子吃手
途途到一歲多一點時,他還在吃手。我婆婆已經準備開始干預,要把孩子的手一次次從嘴巴里拿掉,我內心也開始不淡定了。其實我是幼兒園老師,主要對3-6歲孩子的發展很清晰,但對於0--3歲的孩子我也是新手媽媽,儘管我大學時也考取了高階育嬰師,但所有的知識都只是來自於理論。因此我還請教了我們機構的其他有孩子的資深老師,大家都很確定的回覆我:你知道這只是你自己的焦慮和擔心,而且你也知道孩子會有自己的節奏的。
我清楚的知道越干擾孩子越不滿足,越不滿足,就會越嚴重,整個敏感期經歷的會越久。
包括在幼兒園我帶過的好幾個三四歲的孩子仍然有吃手比較嚴重的孩子,手指都被吃出繭子了。我們給家長的解決方案仍然是:不要干預、充分滿足;不要把自己焦慮的情緒傳遞給孩子。這種補償性來滿足敏感期的孩子不在少數,所以我內心堅定的告訴自己:尊重孩子的節奏,平靜的接納孩子體驗吃手這個階段的時間比大部分孩子要長一些。最後我也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就不吃手了。
-
16 # 翔媽媽
首先我認為寶寶一歲了還在吃手指是正常的一種表現,不要過於緊張和擔心。我們只需要保持寶寶的手部清潔衛生,避免細菌和病毒之類的髒東西傳染給寶寶。另外還要保持寶寶嘴唇周圍的清潔,保持乾燥狀態,防止出現溼疹之類的疾病!我家也有一個剛滿兩歲的寶寶,我記得他應該是一歲半的時候才開始漸漸地不吃手指,之前他吃手指我也不怎麼去制止他,我唯一做的是一直保持手部乾淨衛生即可。
吃手指是寶寶變聰明的一個表現。他有助於寶寶智力和神經發育,還能鍛鍊寶寶的嗅覺,味覺,觸覺吃手指不僅可以緩解寶寶的心理焦慮,安撫自己的情緒,也能緩解長牙時出現的牙齒癢和疼痛症狀。
我自己有個有意思的切身感受:因為我是母乳餵養的,細心的寶媽們不知道有沒有注意過,寶寶開始吃手指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吃奶的吸力會越來越大,這也是寶寶健康成長的表現哦。所以像你家寶寶一歲了還吃手指,不用太擔心啦。但是,如果寶寶都三四歲了還吃手指,那時候我們就要制止寶寶了,透過轉移寶寶注意力或者喂寶寶食物等方法去引導就好啦。
-
17 # july8413
寶寶在一歲時吃手,這是一種正常的行為。這種行為不但會安撫寶寶焦慮的情緒,還會給寶寶帶去安定感。如果一味的阻止寶寶享用這種行為的樂趣,反而可能使寶寶變得調皮,衝動,缺乏自制力。
但是如果寶寶吃手太厲害了還是要稍微注意一下的,那如何緩解寶寶頻繁吃手的行為呢?
首先 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寶寶吃手的原因有很多,但普遍的原因就是感覺無聊了。 家長可以透過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多和寶寶做遊戲,讓他們的小手活躍起來,吃手就自然減少了。
其次,及時滿足寶寶的需求
在寶寶長牙的時候,家人給寶寶準備牙膠,磨牙餅乾之類的,來緩解寶寶牙齒又痛又癢的感覺;當寶寶餓了,困了的時候,家人能夠及時的發現,並給予迴應。當寶寶的需求得到滿足後,吃手就會緩解很多。
最後 可以使用安撫物
對於一歲的寶寶,家人可以為寶寶引入毛毯,毛絨玩具等安撫物來舒緩寶寶的情緒。逐漸引導寶寶抱著熟悉的毯子或玩偶入睡,這樣也可以幫助他從依賴父母走向獨立。
吃手本身大多是良性的。只要注意好手部的衛生,隨著寶寶慢慢長大就不會吃手了。
-
18 # 子耕媽媽陪娃記
口的敏感期
週期:0~1.5歲。
特徵: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吃”手和一切能抓到的東西)。
意義:嬰幼兒是透過口腔瞭解和探索世界的。滿足口腔需要可以幫助嬰幼兒完善 口腔肌肉以及其他功能的發展,比如咀嚼、出牙、咬合、語言、認知、心理健康、 人格發展等。
後果:阻止嬰幼兒口欲期的行為或者其口腔需要得不到滿足,會影響到身體功能、 性格乃至人格的發展,從而形成口欲期固結、口欲期人格,具體表現為長期吃手、 啃指甲、咬人、潔癖、狹隘、怯懦、酗酒、抽菸等。
影片當中提到的有我的小經驗,感謝觀看,有問題我們繼續溝通,求個贊哦
-
19 # 啟睿寶嬰幼兒成長測評
一歲半之前,孩子吃手是因為他處在口唇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就是透過嘴來探索世界的,他不僅是吃手,他能拿到的所有東西都會放在嘴裡吃。
這個時期的父母要認識到這是自然發展的過程,最好的做法就是不干涉,只要孩子的手是乾淨的,他愛怎麼吃就怎麼吃,想吃多久都可以,家長也不需要擔心孩子吃太多會影響牙齒和口腔發育。
美國兒科學會表明,頻繁吮吸長達三四年以上才會對牙齒造成影響。這個時期如果父母過多幹涉,孩子可能會暫時壓抑著不吃手了,但長大後孩子可能會出現吃手的行為,因為孩子在口唇期沒有得到滿足。
一歲半以後,孩子仍然吃手,父母需要注意。因為孩子的神經機制發育不成熟,面對過大壓力和挑戰時,是無法有效做出積極應對的,故而,焦慮不安的孩子大都遇事會哭鬧、會下意識吃手,父母最好的做法是抱抱孩子,給孩子安全感,和孩子一起思考,幫助孩子解決他正在面對的壓力,壓力解除了,孩子自然就不吃手了。
另外,對於孩子吃手,父母永遠都不要批評、嘲笑孩子,你的批評和嘲笑會讓孩子感到壓力,吃手的行為不僅不會消除,有可能會加重。
-
20 # 雅克菱Yakelin
一般是沒什麼問題,如果擔心的話,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牙膠來代替吃手。
如果三歲以後還吃手頻繁,一定要制止,有可能會影響牙齒的發育,導致頜骨畸形等問題
回覆列表
一歲的寶寶還吃手指,主要是養成了這個不良的習慣,就是在寶寶,吃手的時候,可以透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逐漸改掉這個習慣呢。比如給她比較喜歡的一個卡通玩具,或者是讓寶寶做一點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