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喵盯
-
2 # 始於嫣然
我是一個八零後,大學畢業工作了幾年,結婚後自從有了孩子,就一直在家帶孩子,沒有工作。後來想工作就有了老二,一直到現在。現在面臨三十幾歲的人了,出去找工作,肯定沒人要,現在想想如果當初學學跳舞或者鋼琴什麼的。就可以在家帶學生,賺點錢,周杰倫在採訪的時候說過。如果沒有當初他母親的嚴格要求,就不有今天在音樂上取得的成就!
-
3 # 昇厚數學
大部分孩子會!大部分父母逼孩子學特長都是為了升學,如果是懂事的孩子長大後會感激父母,父母為了他的未來花費了很多精力和財力來培養他,如果只記著父母逼你了,因而記恨父母,那真的是會使父母傷透心的。
也有一部分佛系家長,培養孩子特長純碎是為了孩子興趣,而有時候恰恰是這種興趣會成為他成功的助力、墊腳石,興趣才會使學習走的更遠更深更容易學有所成。我覺得最好的教育是引導,而不是逼迫。首先讓孩子在玩中發現自己的愛好,父母幫助選擇並加以引導和督促。
在培養孩子學習特長的時候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善待孩子的興趣,有了興趣的驅使,學習起來才會有幸福感,從而不斷努力不斷追求。我們鼓勵甚至“逼迫”孩子參加特長班,並不是單純為了培養孩子一種特長,而是在孩子學習特長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耐力、意志力、原則意識和對事情保持專注的能力等。而這些品質也會伴隨孩子一生,這才是學習特長帶給孩子的真正意義。
-
4 # 瀋陽中小學生
主要是學特長的目的,如果是將來走專業,那我不太會回答。
我讓孩子學琴,主要是希望多一些藝術範,中國這個國家太缺藝術的滋養了。從小學藝術的孩子長大後審美都會不一樣。
不過具體的方式可以不是逼,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分享我女兒學琴的經歷,其實很多孩子感覺自己被逼迫其實是家長用錯了方法。
家長把讓孩子彈琴變成了一件極其枯燥沒有成就感的事情,如果一個孩子打遊戲,你也提那麼多條條框框,打遊戲也會變無趣。
所以錯的不是學特長這件事情,而是家長跟孩子溝通的方式和方法。
將逼迫變成鼓勵,變成欣賞,變成自由,就會緩解很多。希望有幫助!
-
5 # 縱哥的詩意生活
絕大多數孩子應該都會感激父母當年的嚴厲。
只要有足夠的天賦,就可以培養孩子,即使不依靠這特長吃飯,作為一個愛好,也是非常值得擁有的。
首先,透過嚴苛的特長學習,培養孩子形成了嚴格的時間觀念。
因為去特長班,得嚴格按照時間表,不能不珍惜每一次機會。
其次,逼迫孩子形成了堅定的自制力。
家長不能給予指導,只能依靠自己,認真學好,考級。
再者,鍛鍊了孩子頑強的意志力。
記住所學內容,而且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下去。枯燥難耐的時候,也要微笑面對。
還有,錘鍊了孩子的沉穩的心性。
特長的學習過程是枯燥乏味的,學成後的驕傲與自信那是一輩子的財富!
我家閨女小時候學電子琴,因為太小,學了一年就放棄了。後來她曾經抱怨:我不想學就不學了?你們怎麼不逼迫一下!
她學舞蹈學了幾年,初中後又因為學習緊張沒有堅持。上大學後,她為了補上以前沒有完成的舞蹈學習,報名參加各種舞蹈班,還真的讓人鬱悶!
所以,孩子不喜歡,也得適度逼迫孩子一下。只要孩子能夠真正學到特長,壓力就是動力!
-
6 # 客官請點菜
會的!學舞蹈的孩子長大優雅的身型擺在那,學音樂的孩子高雅的興趣能排解多少寂寞,學畫畫的孩子那信手拈來的成就感…畢竟學習階段枯燥無味練習已經是過去式,在往後漫長人生裡,他們已然慢慢收穫前期辛苦付出後的果實。豐收總是開心的。
-
7 # 家庭教育與口才演講
說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到了音樂才子周杰倫,每次一談到現在的成就他就會感謝母親當時逼著他彈鋼琴
著名主持人董卿也多次在電視臺採訪中提到,如今她的飽讀詩書都是因為小時候爸爸的嚴格管理,所以說那些被逼著學興趣的孩子長大後會去感謝他的父母的
今天看到一影片裡面的一位女生講到她媽媽對她的教養方式:
在她還小的時候,有一次看到商場的洋娃娃,特別想要,媽媽卻說,咱家窮,還是別買了,可是從她上學開始,只要是她感興趣的班,媽媽都毫不猶豫的就報名,鋼琴一學就到十級,一小時幾百的輔導班,拜名師學習國畫,只要是學習媽媽從來沒有半句怨言,因為不想學,她跟媽媽說,我長大又不當鋼琴老師,也不當畫家,幹嘛要學這麼多,媽媽說了句:我讓你學習這些,想的是以後你離開家去了外地獨自生活的時候不會太孤獨寂寞!
當時她也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現在她已經三十歲了,獨自在外地生活,每當工作之餘,放假時期,她會去看看畫展,練練書法,去聽一場音樂會,從來沒有感到孤單過,更沒有因為無聊而覺得孤獨!她的生活多姿多彩,內心豐滿充盈,對生活飽含熱情!她終於明白了那句話的意義!那些學過的技能也隨著時間而長大,化成了她的血和肉,融入她的靈魂,讓她成為一個積極樂觀有趣的人!
她特別感謝媽媽,當初對她的教養,沒有隻是滿足她物質上的要求,而是給她打開了精神之窗,這才是一筆財富!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的財富!讓她成為一個內心富足的人!
其實我們很多人,對於教育孩子上各有各的見解,但是,從這個很自律又熱愛生活的女孩嘴裡我們可以聽出,教孩子生存的能力和技能,給孩子精神的富足,待到她心智成熟長大後才會有勇氣和膽量面對各種挫折,安家立業平天下!這才是明智的富養之道!
引用蒙臺梭利的話:我們對兒童做的一切,都會花開結果,不僅影響他一生,也決定他一生!
-
8 # 文學四度空間
那些從小就逼著孩子去學各種各樣特長的家長。他們在很多時候都會去,有一種後悔的,後悔的原因是什麼?後悔的原因一定是他發現自己的孩子在發展過程當中不再去使用他們的特長或不再去愛好他們的特長。
孩子在什麼情況之下會去感謝自己的父母,逼著自己去學特長呢,就是等到他長大的時候,有一天真正去發現自己的特長能夠吸引人,能夠被關注的時候,能夠給他帶來尊嚴,能夠給他帶來自信的時候,他才會去感念自己的父母。
如果他學的特長,一輩子都沒有去使用的機會,就好比一個絕世武功,從來沒有被展現一樣,一個武林高手從來沒有去打過實戰一樣,你說他能夠去感念自己這一身功夫,這個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小的。
-
9 # 橘子大俠講閱讀
前一段時間,周杰倫因為在謝霆鋒的節目上用水果彈鋼琴火了!
在節目中,周杰倫大秀才藝,他用香蕉彈了一首《青花瓷》,還用體積更大的菠蘿彈了謝霆鋒的《舊傷口》!這種表演,雖然看起來娛樂,但實際上,背後是對於樂器爐火純青的掌握與熟練,可以隨心所欲地「玩」樂器。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10年功,周杰倫這種表演程度,其實是從4歲開始每天苦練2小時琴才獲得的。
在節目裡,周杰倫的這個技能讓謝霆鋒一直大呼:厲害,太厲害了!然後謝霆鋒真心地感慨:我這樣看著你,我真的很恨我自己!我很後悔,我為什麼不像杰倫,聽媽媽的話。。。
周杰倫被媽媽逼著練琴的事蹟,是非常有名的「虎媽」梗。。。
之後周杰倫就在節目裡透露了自己從小被媽媽監督著練琴的歷史。首先,周杰倫才4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琴,周媽媽規定,每天必須練到2個小時。關鍵是周杰倫小時候非常頑皮,根本不是定得下心來的男孩子。每次做到琴前,都要調皮搗蛋磨蹭。可是他的媽媽非常堅持,風吹雨打都盯著他練琴,而且軟硬兼施,不讓他討價還價。而且周杰倫是單親家庭,媽媽經濟條件並不富裕,卻省吃儉用,為他請最好的鋼琴老師,花光所有積蓄買了一架好琴。這讓小周杰倫很苦惱:為什麼大家都可以在外面玩,我就在(房間)裡面很痛苦。甚至經常質疑:為什麼我要學鋼琴?
周媽媽是全身心地對待孩子練琴這件事。周杰倫回憶時就說:“我每次練琴時,媽媽就拿藤條站在後面。”但是他自己說“但是現在真的就是很感謝她。”現在只要是上節目談到媽媽,他都會表達感謝。“如果說我的音樂底子打得深厚,都是那根藤條逼出來的。”聽到這句感謝,想必周杰倫媽媽會真正覺得欣慰了吧?因為心存感謝,周杰倫還專門寫了《聽媽媽的話》這首歌感謝媽媽,謝謝媽媽一直以來對他的督促!
而更精彩的地方在於,現在的周杰倫是真心地喜歡音樂,甚至在女兒剛出生,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說,等小小周正式開始學琴之後,他也會像媽媽當年“逼”自己那樣,“逼”女兒每天練習!
-
10 # 笑笑書籤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從周圍人的經驗來看,大多數人還是會感謝那時候逼自己的父母的。
第一,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會感激父母逼迫自己,現在看來有點兒枯燥的童年。
現在除了正常的學業以外,多數家長會給孩子報幾個興趣特長班。這本來應該有小朋友自己來決定學什麼的,但由於一般孩子都從五六歲開始學習各種特長,由於年齡尚幼他們無法作出判斷,基本上都是由家長來選擇的。
由於年齡他們並沒有自我意識,自我的控制性和自律性在枯燥的學習中,不得不由父母來督促或迫使他們學習。這就是所謂的逼迫。雖然說逼迫這個詞聽起來非常讓人不舒服,但這卻是少年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最有效的一種辦法。就像大人自己也無法調節控制自己的某一部分習慣,比如抽菸喝酒,那麼讓一個孩子非常持之以恆地學某一個東西的要求就有點過分了。
長大後的孩子為什麼感激父母呢?當他走向高中大學以及社會時,會發現自己的特長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回報,或者與同行的競爭中佔據一份有力的籌碼,這時候他們當然感謝當年逼迫自己的父母。
第二,為什麼還會少部分人不會感激父母。
這無非有兩部分原因,①自己年幼時父母所逼迫自己所學的特長班的確不是自己的愛好所在,他從小就非常牴觸,這一方面的愛好,在父母的逼迫下也是敷衍了事應付差事。②由於當時應付學習,這所謂的一技之長並沒有學紮實,在日後的工作中也沒有用武之地,在這種狀態下必然會認為父母當初為自己做的選擇一無所用,所以他們不會感謝父母的逼迫。
總結:從家周圍家長的經驗,看來那些興趣班一直堅持到最後,或者把某一個興趣班的考級考到最後的人,幾乎都是在父母的逼迫下完成的。或者說逼迫這個詞的含義是鼓勵陪伴的意思。
-
11 # 月籠西樓
那些被逼著學特長的孩子長大後一定會感謝父母,著名鋼琴家郎朗成功後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感謝父親曾逼我練琴。這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無論所謂的成功人士還是普通百姓,擁有自己的一份特長,都會成為在人生路上一道閃光的風景。這個特長並不一定是職業。為什麼呢?下面我從三個角度來分析。
一. 孩子不可能自己很自覺。很多孩子最終沒有成功,是因為孩子不能自律,無法自覺。再說了,如果孩子都能自律,那麼人與人之間還會有差距嗎?在教育方面,家長決不能完全信任孩子。我總是跟家長打比方:你很愛美,但你已經有很多漂亮衣服了,周圍的朋友都去買衣服,你是不是經不住誘惑,跟他們一起去了?這和孩子學習是一樣的道理,周圍有很多誘惑,如果沒有管控,孩子能自覺剎車嗎?
二. 父母培養孩子的責任。孩子從小顯現了什麼樣的天賦和才能,孩子小,他並不知道呀!而一旦父母發現了這個特長,自然要想盡辦法去培養和造就,這是為人父母的責任。如果說你覺得你逼著孩子去學習,很辛苦,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那麼,你有沒有想過,等孩子長大,毫無特長,啥也不會,孩子的人生暗淡無關,是不是才是真正的殘忍?我有個學生曾經這樣質問他的父母:我小時候不懂事,難道你們也不懂事嗎?為什麼不逼著我一直學下去?放眼看去,很多成功的孩子是不是都有自己的才藝,他們誰又不是曾經一路辛苦走過來的?
三. 社會競爭的驅動。 俗話說的好: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當今社會,競爭異常激烈,不管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如果孩子有特長,無論怎樣都是加分項。大家看過湖南衛視的《聲臨其境》這個節目嗎?臺詞功底、配音實力都是童子功啊!再如大家熟知的主持人董卿,他的父親從小對她萬分嚴苛,告訴她每天花時間照鏡子不如多看會書,正是因為從小飽讀詩書,在職場上,她才可以用實力證明自己,成為“一姐”。
當然,這個“逼”還要適度,不能太過,如果引起孩子的強烈反感,可能就會適得其反。
-
12 # 立哥說教育
你好,我是立哥,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被逼著學特長的孩子。如果他成功了,他會感謝他的父母。如果他沒成功,可能孩子會怨恨父母。
我一個朋友。為了幫助他孩子學圍棋。夫妻雙方辭職,陪孩子去北京上聶道。現在孩子很爭氣,已經是職業一段選手。而且是全國年紀較小的職業一段。孩子很感謝自己的父母,付出的一切幫助和努力。
成功的例子太少,不成功的例子非常多。像朗朗彈鋼琴都就是成功的一個例子,可是同樣是學音樂的藥家鑫,就是不成功的一個典型。還有更多沒有成功的人被埋沒,不被提及。
有時候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當孩子對某方面一定興趣時候,家長不是強逼孩子,而是引導孩子自己願意去做去學。引導比逼迫更有效。
-
13 # 九哥朱建文
這個問題很意思,也比較複雜。因為它牽涉到興趣與練習的關係問題,大而言之,可以說牽涉到教育是順其自然,還是有意培養的問題。
在這裡,我試著說說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興趣從哪裡來?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興趣從哪裡來呢?是從天上掉上來嗎?是孩子身上自然就產生的嗎?孩子的興趣就一定靠譜嗎?有沒有心血來潮的現象呢?
舉個例子。
如果有一天,孩子說他對彈琴感興趣。但是一練習,學了幾天又說不感興趣了怎麼辦?這是真正的興趣,還是一時的興起,心血來潮呢?繞了一大圈,其實是想說:我們在教育中既不能完全放任聽任孩子的所謂的興趣,畢竟,孩子還小,有時說的不一定符合自己的實際,有時甚至是心血來潮。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無視孩子的興趣,他實在不想學了,學這個東西只能給他帶來痛苦。你說,長大後,他會感謝你嗎?
有時,孩子還沒真正接觸就說自己對某個東西感興趣,多半靠不住。沒有任何人是可以隨隨便便成功的。其中的辛苦,他還沒有真正的體會。所以,只有孩子真正接觸了某個東西,學了一段時間,才能看出他是否真有興趣。
但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一些實際的幫助。畢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會遇到困難的。如果在家長的幫助下,他能克服困難,他能體驗到成功,他就會對某項事物感興趣。這時就要堅持。
反之,如果他一直克服不了困難,一直在努力也不見成效,甚至於痛苦不堪,這時,他定然沒有興趣,就需要考慮放棄了。
【三】至於以後是感激還是埋怨,全在當初的體驗。
所以說,面對這種情況,我建議家長們這樣做:
先讓孩子堅持一段時間,在這期間幫助孩子克服實際的困難。如果渡過了這個瓶頸期,孩子就會有興趣,就要堅持。
反之,如果實在不行,就放棄了。沒有什麼大不了。
至於孩子以後會感激,還是會埋怨?就全看當初這段生活帶給他的是什麼經歷了。如果讓他痛苦不堪,生不如死,他絕不會感激你。反之,如果你明白了有些困難是可以克服的,他體驗到了自己成長的力量,就會感激當初你的堅持。
一句話,先堅持一段時間試試,記著幫孩子克服實際的困難,然後再定奪。
你說呢?
-
14 # 詩林擷英
筆者觀點:那些從小被父母逼著學特的孩子,長大了,也會感謝父母,因為父母的負責任,讓他們成為一個有特長的人,成為一個出色的人,對孩子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重要。
1.想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就得讓孩子有特長。
不管是體育音樂畫畫。貝多芬四歲被父親逼著學鋼琴,朗朗五歲被父母逼著學鋼琴,如果沒有父母的逼迫,就沒有昨天的貝多芬,也沒有今天的郎朗。朗朗經常會在公開場合,感謝他的父母。
2.即使不為成名成家,讓孩子學一點特長,也為文化課成績不好的孩子,在高考中打下基礎。
比如有的孩子文化課成績不太好,就可以報考藝術類院校和體育類院校,這樣小時候的特長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藝術類和體育類錄取分數比較低,很普通的成績,二三百分就可以上本科大學,同樣因為有本科學歷,這也是有特長孩子的一種優勢。
3.擁有特長,在上大學之後,想加入學生會,也是一個加分項。
在大學裡,一般加入學生會的學生,都是有一定特長的,他們會與文化課分數以外的特長,為自己的競選加分,比如說擅長唱歌,或者是擅長美術,或者是演講等等,不能為自己的競選加分。
4.在工作之中,擁有特長,也能為自己加分
參加工作的人都知道,單位裡會經常舉辦聯歡會,或者是演講比賽,朗誦比賽等等,如果有一定的特長,能夠在活動中脫穎而出,就會引起領導的重視,在同樣條件下,為提拔重用加分。
5.擁有一定的特長,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為生活增加情趣,增添色彩。
因為有特長的人,也是熱愛生活的人,比如唱歌跳舞,書法寫作,都能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份色彩,會感覺生活無限美好。特別是退休以後,沒有工作的困擾,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讓自己的退休生活更豐富多彩,讓自己保持心情,樂觀健康長壽。
-
15 # 日語羊羹君
“被逼”學特長的孩子,絕大多數不會因此感謝父母。如果在現實情況中調查下,會真的感恩的,基本是所學特長多少能成為自我成就的一部分人,而這部分只是數量眾多的特長學習者中,這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中,經過洗練篩選淘汰而留下的一小撮,大部分孩子只是淪為犧牲品。
一來,是什麼樣子的孩子在被逼學習特長,長大後會感謝父母?我試著問過朋友圈子裡的一些已是為人父母的朋友,他們的想法基本也是出奇一致的,能給出的栗子都是一些已經在特長領域已經是發光發熱的明星,這些栗子雖然不少,像是周董、像是郎朗,但是仔細算算,他們只是那麼一大批、甚至是一整個世代的孩子中,是怎麼個小機率的閃亮的點而已?很多家長也不過是僅僅看到這部分閃亮的點,之後便產生諸多的幻想,不是也有這種說法,有些家長只是將自己不能完成的願望,強加給到孩子身上罷了。而這一整批、一個世代的孩子中,會因為當初所學的特長而發光發亮,或因為所學特長獲得成就的,對比,被強加學習特長的任務,被迫丟失了童年的樂趣的,兩者對比下,相差可能不是以千倍、萬倍所能及的。而父母為什麼要去追求這種小機率事件呢?
二來,正如題中所講的,“興趣並沒有那麼大”,就使得結果得出反轉的機率更加小小孩子的興趣是學習的很大一部分的因素,但由於小孩子對於毅力也好、堅持也罷,本身對一件事物要保持持久的堅持,就是很難的一件事情了。對於有興趣的事情,也是如此,那更何況是“興趣並沒有那麼大”的。這麼一來,像是那種“學的一身本事,長大不用愁”的論調來說,要讓孩子怎麼才能堅持學下去,所動用的腦細胞,估計要比怎麼讓孩子獲得各項國際大獎、贏得人生巔峰要來的更加多,實現得更加困難。
再三,可能孩子並不會因為家長的堅持和熱心,而感到“愛”之類的,反而容易滋生“恨意”現實的情況很清楚,其實我們在生活中更多的不是看到家長和孩子在學習特長的過程中,變現得多麼融洽,反而我們見的多的是,家長和孩子在特長學習的道路上,更多的伴隨著爭吵、對抗,而中間出現部分孩子對家長產生強烈的對抗性和“恨意”的也屢見不鮮。難道這個真的是家長所期盼的結果?這裡還是希望家長能正視孩子自身真是的需求,如果是強加給到孩子的,往往既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總結來說,對於“興趣並沒有那麼大”的孩子,強加讓其學習特長,日後其特長能為其工作生活起到積極推進作用的只在少數,更多的只是淪為犧牲品。說能為此感謝父母的,那更加只是極少的小部分。因此父母應該正視孩子的真是需求,切勿盲目施加和投入。
-
16 # 萬草吐芽泉水香
培養孩子的某方面的特長只能是從培養興趣入手,而不是逼迫。發現孩子有某方面的天賦,可以用心地去引導;如果孩子對所謂的“特長”完全不感興趣,僅僅只是“我覺得”,那就把你的想法收起來好了。每個孩子都有著自己的閃光點,父母做為他們的第一任老師,同樣要因材施教,細心地觀察,針對孩子的能力、性格和志趣來選擇孩子的培養方向。特長只是一項愛好,在某個方面有所擅長,旨在培養孩子的藝術修養陶冶情操或是強身健體,而不是孩子今後安身立命的根本。採用逼迫的方式會令懵憧的孩子不知所措,扼制天性,也許他原本會成為一名音樂家卻在家長的強勢下學會了一點兒泛泛的素描。有的孩子確有天賦,僅因一時的惰性不能堅持,而在父母的嚴格要求下,最終學有所成,成為了某個領域的翹楚,這種情形另當別論。那是職業培養,而絕大多數孩子學習特長旨在業餘愛好,所以家長就不必太執著。
-
17 # 青zi15
有幸回答:那些被逼著學特長的孩子長大會感謝父母嗎?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如果興趣沒那麼大,是放棄還是逼著堅持?我個人觀點如下:
首先我認為那些被逼著學特長的孩子長大會感謝父母!不敢說百分之百,但至少百分之九十的孩子是會感謝父母!畢竟所有的興趣愛好都是讓孩子終身受益的。比如繪畫,對孩子成人後的工作(設計類等)、生活(家居、美妝打扮等)都有一定的影響。再比如音樂、舞蹈、書法,出色的可以成為音樂家、舞蹈家、書法家;往小了說至少也可以愉悅自己。孩子長大後得了興趣愛好帶來的益處,能不感謝父母?
其次對於興趣愛好,孩子能感興趣去學最好,而對什麼都不感興趣或興趣不是很大的,家長也要儘量引導孩子對某一樣愛好稍感興趣。不為別的,僅為了將來孩子即使不以此謀生,也會為他的社交活動減少尷尬亦或帶來某種機緣。著名主持人董卿也說過沒有他父親當年的“嚴逼”,成就不了今天的她!年少的她,無數次想放棄枯燥無味的古詩詞。是她的父親不近情理地逼她堅持下來。你以為她父親不心疼自己的女兒?疼!可她父親明白不付出異於常人的艱辛哪來異於常人的成就。
沒有誰的成功是不付出努力的。我女兒學拉丁舞,別的孩子是五、六歲開始學,她是11歲才從別的舞種轉過來學,她知道自己的差距,風雨無阻,最早一個到舞蹈室最後一個離開。僅僅一年,她拿下全國公開賽她這個組別的一等獎。她的艱辛付出,連我這做家長的都自嘆不如。
-
18 # 豌豆教育
那些被逼著學特長的孩子長大會感謝父母嗎?
我的觀點是:分兩種情況。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績好的基礎之上能有一兩項特長,於是紛紛出招,逼著孩子去嘗試各種特長班。成功的,母慈子孝,失敗的,雞飛狗跳。至於在家長的逼迫下去學的孩子會不會感謝家長,可以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孩子本身不喜歡,但是經過家長的逼迫和孩子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孩子在成績的基礎之上,完成了由不喜歡到喜歡的轉變。並且在以後的成長中,這項特長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幫助,那麼孩子就會感謝家長的逼迫。
第二種情況:孩子本身不喜歡,經過家長的逼迫,去學習了,但就是學不會。孩子會越來越不喜歡,甚至到了討厭的地步。這個時候如果家長不懂得收手,留給孩子的可能就是對家長的厭惡。
兩種情況都說了,到底什麼樣的孩子適合逼迫,什麼樣的孩子不適合呢?個人認為,既然是特長,一定要建立在天賦的基礎之上。舉例:如果你的孩子不喜跳舞,但是非常有跳舞的天賦,在你的逼迫之下,去了舞蹈班,這時孩子就會發現自己一學就會,一點就通,一點也不難。並且總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孩子也會越學越有勁,就容易完成從不喜歡到喜歡的轉變。反之,本來孩子都不喜歡,再加上沒有天賦,到了特長班裡,學不會還總受老師批評,孩子只會越來越煩。家長就不適合再逼著孩子學了。
綜上所述:決定孩子是否會感謝父母逼著他去上特長班的主要在因素是:孩子是否在這方面有天賦。覺得孩子有天賦,可以逼著試一下。如果沒有天賦,還是趁早放手,最起碼能落一個母慈子孝的結果。
-
19 # 注意力先生
關於這一點,本人13年的教育經驗,和你溝通交流一下,相信對你會有很大幫助。
這裡從三個方面談論這個問題。
第一,找的興趣點對不對?
就拿興趣班這件事來說,需要在兩年時間內,要先更換各種興趣班的內容,比如鋼琴、古箏、跳舞、吉他繪畫......,在這個過程中,接觸大量的各種藝術類別,然後才能在這個過程當中,找到兩個“點”,一個是孩子的天賦點,一個是孩子的興趣點。
天賦點,就是也許孩子不喜歡,但是孩子在這個方面有天賦,就是比別的孩子學得快。那就是天賦點,那一定要進行堅持學習。
興趣點,也許孩子在這個方面,學習的很吃力,學習進度很慢,效率很差,但是孩子依然非常喜歡學習。那就證明孩子在這個方面,有濃厚的興趣,那就要堅持。
很多家長給孩子是盲目的報班,以自己的喜好,和自己的時間在選擇,這個選擇的起點就錯了。
第二個方面,興趣點, 是可以培養的。
學生為什麼會對某個點感興趣呢?從孩子自身的角度看,產生興趣,需要幾個階段,第一,新奇階段。是出於好奇而喜歡,不一定是真喜歡。第二,正規的標準訓練階段。往往在這個階段,孩子是不喜歡學習的,因為任何標準的正規訓練階段,都是非常枯燥的,這是蛻變的基礎。比如學鋼琴,就要經過枯燥的練琴,練武術,要經過枯燥的蹲馬步,學習書法,就要經過枯燥的筆法練習等等。這個階段的核心,就是需要家長的鼓勵、監督和堅持。第三,渡過第二階段,孩子有所收穫,就進入了正反饋階段。孩子比別人彈琴彈得好,或者武功比別人高,或者字比別人寫得好,那當然 孩子會有所喜悅、自信。因為有了收穫。然後就持續堅持下去就可以了。
簡而言之,就是先好奇,再枯燥練習,最後有收穫,然後得到周圍表揚、誇讚和羨慕,然後這不就是興趣嗎,然後稍微給點動力,興趣點就會放大!習慣培養完成!
回覆列表
借用別人的回答使我頗有感觸。建議讀完。
我是5歲左右學習的小提琴,因為媽媽是音樂老師,那個年代又沒有好的條件,所以就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了我的身上。據媽媽講,剛開始的時候我爸想讓我學畫畫,我媽想讓我學鋼琴,但是家裡當時的生活條件不是很好買不起鋼琴畫畫我又太小了坐不住,就讓我學習小提琴了,自此,我走上了苦逼的學琴之路。
從我有記憶的時候,我就開始每天無休止的練琴,每天放學回家放下書包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練琴,練到吃飯,吃完飯休息一下接著練琴,然後才開始寫作業。我媽會一直督促我,從小到大我媽沒有為任何事情打過我,除了因為練琴,真的是三天一小大五天一大打,偏偏我又是那種很倔的人,你越逼我,我越想反抗。後來長大一些的時候反抗的更嚴重了,嚴重的時候跟我媽吵架吵得全樓的人都能聽得到。同時,練琴的巨大開銷也讓家裡吃不消,每個月父母的工資三分之二都用在了我學習小提琴的費用上,搞得生活壓力很大,我又跟我媽吵架就經常惹的我爸很不爽。用我爸的邏輯就是老子賺的錢都用在你學琴上了你還嘰嘰歪歪的不想學琴,最後就經常演變成男女混合打。我爸是屬於那種下手沒深沒淺的人,經常給我打的遍體鱗傷,第二天還要去上學,一個女孩子滿身傷去上學是件很丟人的事,所以那個時候就很恨他們,嚴重到巴不得他們過馬路被車撞死我就自由了的那種地步。偏偏我真的對小提琴沒什麼天賦,我媽這麼逼我,我也沒練好到哪裡去,不過摸爬滾打的把業餘最高階十級給考下來了。下十級證的那一天,我哭得很厲害,而且當我媽和我爸面把小提琴給摔了,並且發誓永遠不再碰琴,誰逼我我就去死,不出意外又換來一頓男女混合打,當時他們差點把我打死,但是我還是忍住沒求饒也沒哭,最後他倆看把我打得真的快不行了才收手,我在家躺了三天才能起床。我在家躺著的那幾天我有聽我媽跟我爸揹著我哭訴,說早知道讓我這麼恨學琴就不會逼我逼得那麼緊了,學了這麼多年投入了那麼多全完了,當時我聽到我就有一種報復的快感,感覺我特牛逼,這個時候我是高中了。順便說下,我能考上我們市當時最好的高中,也是因為去考了藝術特長生有30分的加分。不再拉小提琴後我才發現原來外面有這麼多好玩的,我才知道原來有小霸王遊戲機這種東西,我家住在家屬院裡面,住過家屬院的人應該知道,整個大院的小孩子就是那種從小在一起瘋跑的那種,可是我住在大院裡面十幾年,我連一個小夥伴都不認識,每天放學從他們面前經過也不敢說話,感覺他們覺得我是怪人,就整個人很自卑,所以造成了我現在有些駝背,這種情況在大學後才有好轉。後來上了大學後去了外地,整個人才慢慢開朗起來,覺得脫離了父母的控制人生才有意義,我所有的事情開始自己做主,辦不到的事情也絕對不向父母開口,也不愛跟他們交流,他們不給我打電話我絕對不給他們打電話的那種。畢業後我也自己背個行李來了深圳,沒跟任何人商量,當時的想法就是我想離開父母遠遠地,永遠的脫離他們的控制,死生不再來往。後來我姨跟我講,我媽在她面前哭得很傷心,覺得是她逼走了我,才會從東北跑到很遠的深圳。
來了深圳之後,最苦的一段日子就是沒錢,住在一個月租金450的農民房裡,在冬天洗冷水澡(因為沒有熱水器,用熱得快燒水就會燒壞保險絲),這導致我現在有嚴重的痛經,每次來姨媽的時候就會疼的死去活來的。就在這種情況下,我也沒向任何人求助,硬是自己扛過來了。後來在深圳日子慢慢過得好了,也漸漸的喜歡上了深圳的城市,開始考慮在深圳買房子,但是工資不夠支付每個月高昂的月供,朋友就勸我既然會拉琴為什麼不出去接一些演出的私活賺錢還房貸呢,我深思熟慮了一晚上以後,在淘寶上買了一把琴開始了我的演藝生涯。
現在的我已經拿到房子半年多了,週一到週五上班,週六週日去接活動,很辛苦很累,但是收入完全能滿足我的月供和生活。我跟父母的關係也有了緩和,拿到房子後,把他們接到深圳住了一個月,這一個月跟他們聊了很多,他們說現在很後悔,如果能重新來過一次的話絕對不會再那麼逼我學琴了。
在我印象中很深刻的一件事:上大學後,有一年春節回家,正好小舅舅也在我家過年,小舅舅是屬於那種情商很高的人,跟我們這些小輩關係相處的特別好,我有時候有實在自己拿不定主義的事情會去第一個諮詢小舅舅的意見,我就跟小舅舅邊喝酒邊聊天,慢慢的就喝大了,情緒就失控了,開始跟小舅舅各種哭訴,各種訴苦,把我從小到大的委屈全跟小舅舅說了,大過年的哭成狗,給小舅舅搞得也怪不好意思的,耍完酒瘋了自己也就睡了,小舅舅找我爸談了一下,我爸一個當兵當了35年的男人當著小舅舅的面哭了,覺得特別對不起我,從此以後我爸對我的態度明顯好了起來。
這就是我的學琴生涯,對於你的這個問題我只想說,雖然現在經常有人跟我說很羨慕我會小提琴之類的話,但是我更羨慕別人都有童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樓主也不用後悔自己沒有堅持下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如果現在還是對國畫有興趣的話,什麼時候學都不晚。
對於那些那些逼小孩學樂器的家長,我想說,十個小孩裡面有九個小孩是極其討厭學樂器的,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的頭上,有時候物極必反。也不要想小孩子可以學樂器就可以成名成家,每年有那麼多小孩子學樂器,成名的就那麼幾個,而且他們付出的辛苦不是常人能忍受的,而且學樂器這個東西不是逼就會學的好的,天賦也是必不可少的。雖然我現在可以靠拉琴養活自己,但是大部分拉琴的小夥伴們只是膚淺的會拉小提琴而已,真正拉的很好的少之又少,所以拉的好不好真的沒那麼重要,如果真的想讓小孩學的話,就隨便學學就好,能識譜拉出來曲調就完全夠用了。
對於我未來的小孩子,我想說,你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