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圖帝

    公元前259年,長平之戰後,秦國一方面兵臨邯鄲城下,一方面約燕國出兵趙國。秦軍凌厲的攻勢,並不是趙國面臨的唯一威脅,在趙國東北方向的燕國,此時也在背後捅了趙國一刀。趙國與燕國,本來是兩個和睦的鄰居,自公元前313年燕昭王即位起,一直到公元前265年,半個世紀沒有交兵。在這半個世紀裡面,趙國與燕國大多數時候都是盟友,五國伐齊的主將樂毅兼任趙、燕兩國的相國,因此趙、燕兩軍在長達五十年的時間內,處於一種相互合作攻打齊國、壓制秦國的態勢。趙、燕這對好兄弟,反目為仇是因為一個齊華人。公元前265年,趙國起用齊人田單,令其率三千新兵南下進入南韓。趙國朝野目的是讓田單幫著訓練新兵,根本沒想讓他建功立業。田單就用三千毫無經驗的少年,攻克南韓小城注人。趙威後立即調回田單,趙韓關係一直密切,自然不能因田單破壞兩國友好往來。田單又來到北河間,在武垣招募新兵,且一舉攻克附近燕國中陽等四座城池。趙威後再度召回田單,此後趙國朝野再不敢給田單兵權,生怕放虎歸山,齊國安平君田單的表演時刻也因此戛然而止,趙燕關係也蒙上了陰影。雖然這一事件田單的個人色彩比較隆重,並非趙燕兩國全面交惡的表現,至少趙華人認為自己沒有繼續對燕國用兵的打算。但趙國這一次不太慎重的出兵,給燕國造成的心理影響是深遠的,破壞了半個世紀的趙燕盟約,燕國上下產生南下攻趙報復之心。可是趙國太強大,燕武成王不敢動手,燕國上下心態上逐漸就靠向秦國一邊。五年之後,長平之戰結束,趙國損失四十五萬大軍,燕國認為機會來了。燕國策反趙國武垣令傅豹,並在武垣集結兵力,厲兵秣馬,大有與秦軍形成東西夾攻,滅亡趙國之勢。武垣位於北河間西南部,北河間是燕齊激烈爭奪地帶,雙方都想把這裡當作緩衝地帶。匡章破齊後,北河間在齊國控制下。後來五國伐齊,燕軍佔領齊國七十多座城邑,北河間自然落入燕國之手。問題出在五國伐齊的統帥是樂毅,兼任燕國與趙國相國,作為一個趙華人,他讓趙軍控制北河間西南部的武垣。當時燕國佔據大片齊國富饒土地,燕華人當然不會計較武垣這彈丸之地。田單復齊時,齊軍反攻到中黃河(黃河三道岔中間那道)以南,北河間岌岌可危,燕國與趙國必須共同抵禦齊國渡河,武垣在趙國手上對燕國有利,這樣能把趙國拖入戰爭。武垣成為趙燕衝突點,始於趙孝成王初期。當時趙國用大片領土交換齊國的田單,田單以武垣為中心,攻克附近幾座燕國小邑。雖然趙孝成王很快就收回田單兵權,但燕國當然擔心趙國會繼續擴張北河間的領土,解決這個隱患,除非燕國攻佔武垣,將趙軍排擠出北河間。自趙武靈王護送燕昭王回國即位以來,趙燕關係密切,特別是五國伐齊期間,雙方軍隊配合默契。現在趙國武垣令傅豹,本也是燕華人。歷史上燕國與趙國的戰爭不多,燕國幾乎逢趙必敗,因此燕國絕不敢單獨挑戰趙國。燕王喜選擇這個時間點與秦國東西合璧,與其說落井下石,不如說是順勢而為。趙孝成王與叔父平原君謀劃,眼下核心問題還是怎麼解邯鄲之圍,至於燕國那背後一刀子,只能暫時忍痛。趙國失去武垣,勢力範圍從北河間退出,對燕國的威脅大幅減小,但未傷及趙國多少。

  • 2 # 歷史評說

    長平之戰是白起人生的封神之作,也是老趙人心中永遠的痛,40幾萬大好青年,就這麼被屠戮一盡,國力大幅下降,國防水平也下降了,不止一個檔次。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燕國發動了對趙國的入侵。面對如此虛弱的趙國,燕國君臣,都想當然的以為此戰必勝,就算不能滅亡,趙國也能奪取趙國的大片土地,充實壯大燕國。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燕國一番操作猛如虎,竟落得倉皇北顧,被趙國打得落花流水,甚至來了一波反殺,險些被推塔成功,都城薊城都被趙軍圍了個水洩不通。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燕國的軍事實力並不強大

    在戰國七雄中,他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一直默默無聞,直到燕趙王五國伐齊雄起了一把,其他時候都屬於打醬油的角色。

    戰國大爭之世,忘戰必亡,燕國,很少參與中原地區的爭奪戰,這使得他們的軍隊作戰經驗遠遠不如中原幾大國豐富,尤其和趙軍不能相提並論。要知道他們將要面對的趙軍是在長平之戰一年後能夠扛下秦軍猛烈攻擊的。

    經過邯鄲包圍戰血與火的洗煉的新生代趙軍,當年的毛頭小夥剛上戰場就有如此戰績,經過十年沉澱之後,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只強不弱,在戰鬥力上,燕國軍隊遠遠不如趙軍。

    更何況趙國還有一支精兵,這支軍隊當年在長平之戰時都沒有動,可謂是人員齊整,士氣高昂,戰鬥力鼎盛。他們是匈奴人的人生導師,因為他們經常用自己的刀劍來教匈奴人做人,面對這支頂級強軍,燕國軍隊只有捱揍的份。

    其次,燕王喜在此之前,剛剛和趙國簽訂了友好協議

    可是沒想到一個轉身抽冷子就捅了趙國一刀,這件事情可以說是激起了趙國上上下下的公憤。雖然在戰國的時代裡背信棄義的事情時有發生,但是這麼無情的事情還是比較鮮見的。可以說整個趙國對於燕國的這次入侵是同仇敵愾,憤怒異常,面對同心對敵的趙國軍民,燕國軍隊的勝算又減低了一籌。

    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趙國軍隊之所以長平慘敗,是因為趙括,一將無能累及三軍。而此時的趙軍廉頗掛帥,作為戰國四大將之一的廉頗,面對燕國的粟腹這樣的無名之輩,在實力上絕對處於碾壓性的優勢。

    趙國軍隊雖然人數上佔據劣勢,但是打仗拼的不只是人員,趙軍士兵精銳士氣高昂。趙國上下同仇敵愾,再加上廉頗,這位戰國名將的加成,充分利用了燕國輕敵的心裡。

    趙國軍隊以少勝多,先是在趙國國境內打敗燕國,然後一波反推,高歌猛進,將戰火燃向了燕國腹地,最終對燕國都城實現了包圍。燕王喜迫不得已,割讓了五座城池方才化險為夷,燕國這番操作真所謂偷雞不成蝕把米,貽笑大方。

  • 3 # 溫讀

    戰國是一個紛紜變換的時代,在這個舞臺上秦楚燕韓趙魏齊都在為各自的利益而爭奪不休,而最讓人所矚目的就是秦國和趙國之間的爭鬥。公元前260年,秦將王齕向長平的趙國軍隊發動進攻,趙孝成王命令廉頗迎戰,廉頗率軍對秦軍展開進攻,後來因為秦軍實在難以抵擋,故而廉頗只好龜縮不戰。實際上廉頗是想透過長期的消耗來迫使秦軍退兵,畢竟秦兵在外征戰太久人心思歸,再加上糧草就快要不濟,所以如果趙軍能夠堅持堅守不戰的策略那誰能夠獲得最終勝利尤未可知。但是趙王年輕,他想的是如何能夠儘快擊破秦軍,所以他對廉頗的舉動很不滿。而趙括的一番豪言壯語讓趙孝成王激動不已,他以為趙括完全有能力打贏秦國,故而就臨陣換了將。而秦國這邊也偷偷地起用了白起。

    為了爭奪霸主的地位,秦趙兩國在長平展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戰爭的結局是趙國四十萬大軍被全部殲滅,青壯年勞力幾乎都死在了長平。趙國經歷這次鉅變實力大為衰減,能夠為趙國王室征戰的就已經很少了,趙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局。面對著秦軍對邯鄲的圍攻,趙孝成王只得把一些老弱病殘組織起來上城牆抵抗秦軍。除此以外,趙孝成王也找來了援軍,秦軍最終無功而返。邯鄲之戰歷經五年以後,趙孝成王為自己在邯鄲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生日宴會,屆時列國的諸侯們都會到邯鄲進行朝拜。燕國宰相粟腹帶著黃金五百鎰到邯鄲好好地進行了一番查探。他發現燕國如今只剩下了童子軍,城牆到處也是一片破敗,所以回國後他一直在燕王喜耳邊吹風,稱“趙氏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唆使燕王進攻趙國。

    燕國位於趙國和齊國之間,一直以來燕國少有戰事,歷代君主也是圖個安逸不怎麼參加中原戰事,翻遍燕國曆史也僅僅只有燕昭王出了一個名而已。燕王喜聽取了宰相的主張,故而他開始積極準備進攻趙國。當時燕國朝廷裡的名將之後樂間對燕王進攻趙國非常反對,但僅憑他一個人根本無法翻轉這種局面,所以六十萬燕軍還是走上了侵略道路。燕國軍隊兵分兩路,一路由慄腹帶領去攻打鎬邑,而另外一路則由燕國將軍卿秦帶領攻打代邑。趙王派遣廉頗、樂乘出戰,他們不廢吹灰之力就擊敗了燕軍。燕王喜沒有辦法只能選擇割讓五座城來求和。為什麼在長平之戰中被打殘的趙軍轉眼就把燕國給打殘了呢?

    第一,趙軍是哀兵,雖然趙軍在長平之戰中失利了,但是在邯鄲戰役中同仇敵愾的趙軍卻獲得了勝利。他們相信只要能夠團結一心,不管敵人怎樣強大他們也是能夠擊潰的。反觀燕軍,朝堂之中本就意見不統一,再加上六十萬的燕軍心又不齊,所以失敗是很正常的。此外趙國本來就有尚武之風,人人都樂得於學習武藝。早在趙武靈王的時候趙軍就已經進行了胡服騎射的改革。趙武靈王在一片反對聲中頂住壓力,他的改革使得趙國的軍事實力變得空前強大,不僅擊敗了北方的少數民族,而且還滅掉了中山國。後來趙軍又在一直和秦軍作戰,所以說趙軍是身經百戰,戰場經驗是非常豐富。而燕軍卻偏安一隅,長期缺乏訓練的他們根本不能出國作戰。所以雖然說趙軍在長平一戰中損失慘重,但畢竟還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所以燕軍自然不是趙軍的對手。除了士兵素質普遍比較高以外,用好將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經過長平和邯鄲之戰後,趙王終於意識到廉頗的重要性。故而他提高了廉頗的地位,封他為信平君。而且,他還讓廉頗和樂乘指揮趙軍擊潰了前來侵略的燕軍,而且還帶領趙軍反攻到了燕國國土上,英勇的趙軍就這樣一路打到了燕國國都。反觀燕軍將領這邊的表現,卿秦對戰鬥的錯誤指揮致使燕軍死傷無數,自己也被趙軍所俘虜。再說慄腹,雖然他在戰爭當中並沒有犯什麼大錯,但比起擅長打防守的廉頗來說他似乎還嫩了點兒,故而他也是無功而返。

    再者是因為地形。三家分晉以後趙國所佔據的地域並不好,其國土幾乎被巍峨的太行山分成了三個部分,所以每個部分都有著自己的政治中心。西邊的中心是晉陽,北部是代郡,靠南邊地方的中心則是邯鄲。三個中心可以相互扶持,共同抵禦強敵。雖然說邯鄲遭受到了打擊,但是另外兩個中心仍能夠堅持戰鬥。從燕軍的角度來說他們到趙國是客場作戰,他們根本就不瞭解趙國境內複雜的地勢,所以在趙國失利是正常的。

    最後一個就是燕王喜的誤判。燕王喜認為趙國經過大戰以後國力衰弱,但實際上趙國即使是再衰弱也要比燕國強得多。燕國一直都是戰國七雄的老末,而且國內的政局又不穩定,燕王喜自顧自地想要和燕昭王一樣彪炳史冊,但是他卻沒有意識到燕國綜合國力不強的問題。總的來說雖然趙軍被秦軍打殘了,但他們始終還是一頭老虎。燕軍雖然有六十萬但也只是一群羊,所以燕軍攻打趙軍也只不過是羊入虎口罷了。

    在長平之戰中被打殘的趙國,為何轉手就把燕國打殘?

    戰國是一個紛紜變換的時代,在這個舞臺上秦楚燕韓趙魏齊都在為各自的利益而爭奪不休,而最讓人所矚目的就是秦國和趙國之間的爭鬥。公元前260年,秦將王齕向長平的趙國軍隊發動進攻,趙孝成王命令廉頗迎戰,廉頗率軍對秦軍展開進攻,後來因為秦軍實在難以抵擋,故而廉頗只好龜縮不戰。實際上廉頗是想透過長期的消耗來迫使秦軍退兵,畢竟秦兵在外征戰太久人心思歸,再加上糧草就快要不濟,所以如果趙軍能夠堅持堅守不戰的策略那誰能夠獲得最終勝利尤未可知。但是趙王年輕,他想的是如何能夠儘快擊破秦軍,所以他對廉頗的舉動很不滿。而趙括的一番豪言壯語讓趙孝成王激動不已,他以為趙括完全有能力打贏秦國,故而就臨陣換了將。而秦國這邊也偷偷地起用了白起。

    為了爭奪霸主的地位,秦趙兩國在長平展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戰爭的結局是趙國四十萬大軍被全部殲滅,青壯年勞力幾乎都死在了長平。趙國經歷這次鉅變實力大為衰減,能夠為趙國王室征戰的就已經很少了,趙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局。面對著秦軍對邯鄲的圍攻,趙孝成王只得把一些老弱病殘組織起來上城牆抵抗秦軍。除此以外,趙孝成王也找來了援軍,秦軍最終無功而返。邯鄲之戰歷經五年以後,趙孝成王為自己在邯鄲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生日宴會,屆時列國的諸侯們都會到邯鄲進行朝拜。燕國宰相粟腹帶著黃金五百鎰到邯鄲好好地進行了一番查探。他發現燕國如今只剩下了童子軍,城牆到處也是一片破敗,所以回國後他一直在燕王喜耳邊吹風,稱“趙氏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唆使燕王進攻趙國。

    燕國位於趙國和齊國之間,一直以來燕國少有戰事,歷代君主也是圖個安逸不怎麼參加中原戰事,翻遍燕國曆史也僅僅只有燕昭王出了一個名而已。燕王喜聽取了宰相的主張,故而他開始積極準備進攻趙國。當時燕國朝廷裡的名將之後樂間對燕王進攻趙國非常反對,但僅憑他一個人根本無法翻轉這種局面,所以六十萬燕軍還是走上了侵略道路。燕國軍隊兵分兩路,一路由慄腹帶領去攻打鎬邑,而另外一路則由燕國將軍卿秦帶領攻打代邑。趙王派遣廉頗、樂乘出戰,他們不廢吹灰之力就擊敗了燕軍。燕王喜沒有辦法只能選擇割讓五座城來求和。為什麼在長平之戰中被打殘的趙軍轉眼就把燕國給打殘了呢?

    第一,趙軍是哀兵,雖然趙軍在長平之戰中失利了,但是在邯鄲戰役中同仇敵愾的趙軍卻獲得了勝利。他們相信只要能夠團結一心,不管敵人怎樣強大他們也是能夠擊潰的。反觀燕軍,朝堂之中本就意見不統一,再加上六十萬的燕軍心又不齊,所以失敗是很正常的。此外趙國本來就有尚武之風,人人都樂得於學習武藝。早在趙武靈王的時候趙軍就已經進行了胡服騎射的改革。趙武靈王在一片反對聲中頂住壓力,他的改革使得趙國的軍事實力變得空前強大,不僅擊敗了北方的少數民族,而且還滅掉了中山國。後來趙軍又在一直和秦軍作戰,所以說趙軍是身經百戰,戰場經驗是非常豐富。而燕軍卻偏安一隅,長期缺乏訓練的他們根本不能出國作戰。所以雖然說趙軍在長平一戰中損失慘重,但畢竟還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所以燕軍自然不是趙軍的對手。除了士兵素質普遍比較高以外,用好將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經過長平和邯鄲之戰後,趙王終於意識到廉頗的重要性。故而他提高了廉頗的地位,封他為信平君。而且,他還讓廉頗和樂乘指揮趙軍擊潰了前來侵略的燕軍,而且還帶領趙軍反攻到了燕國國土上,英勇的趙軍就這樣一路打到了燕國國都。反觀燕軍將領這邊的表現,卿秦對戰鬥的錯誤指揮致使燕軍死傷無數,自己也被趙軍所俘虜。再說慄腹,雖然他在戰爭當中並沒有犯什麼大錯,但比起擅長打防守的廉頗來說他似乎還嫩了點兒,故而他也是無功而返。

    再者是因為地形。三家分晉以後趙國所佔據的地域並不好,其國土幾乎被巍峨的太行山分成了三個部分,所以每個部分都有著自己的政治中心。西邊的中心是晉陽,北部是代郡,靠南邊地方的中心則是邯鄲。三個中心可以相互扶持,共同抵禦強敵。雖然說邯鄲遭受到了打擊,但是另外兩個中心仍能夠堅持戰鬥。從燕軍的角度來說他們到趙國是客場作戰,他們根本就不瞭解趙國境內複雜的地勢,所以在趙國失利是正常的。

    最後一個就是燕王喜的誤判。燕王喜認為趙國經過大戰以後國力衰弱,但實際上趙國即使是再衰弱也要比燕國強得多。燕國一直都是戰國七雄的老末,而且國內的政局又不穩定,燕王喜自顧自地想要和燕昭王一樣彪炳史冊,但是他卻沒有意識到燕國綜合國力不強的問題。總的來說雖然趙軍被秦軍打殘了,但他們始終還是一頭虎。燕軍也只是一群羊,所以燕軍攻打趙軍也只不過是羊入虎口罷了。

  • 4 # 減水書生

    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趙國至少被幹死40多萬人;公元前259年秦趙邯鄲之戰,趙國國都邯鄲都被秦軍圍了。而且,長平之戰打了三年,邯鄲之戰也打了將近三年,所以自公元前262年馮亭降趙、趙國接收上黨起算,趙國打了將近六年的硬仗。

    所以,實力肯定是被大大削弱了。

    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前,趙國是關東第一軍事強國;而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後,在趙國真不敢說自己是第一了。

    公元前255年,最不靠譜的燕國迎來了他們最不靠譜的王:燕王喜。這個人好大喜功,卻啥功業也建不成。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丞相慄腹出使趙國,為趙王祝壽。

    當時形勢是三晉和楚國抱在一起收拾秦國。之前,秦燕是盟國。但秦國退守函谷關、三晉日益做大,於是燕國就只能示好趙國。所以,特意派丞相過來給趙王祝壽,而且還獻上百金重禮。燕國,這是奔著求和去的,甚至有點兒拍馬屁的成分。

    燕王喜元年,慄腹以百金為趙王壽。

    但是,慄腹卻是以祝壽為名來窺探趙國軍情的。慄腹這個人不簡單,在燕王喜的父親燕孝成王時期,就擅長玩諜報手段。

    武成王十年,質於胡者歸。慄腹詳問之,乃進言請伐胡。

    從俘虜口中獲悉胡地詳情,然後就建言出兵胡地。據說此次出兵,燕國開疆千里,並新置了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等郡。當年,慄腹就被拜為燕國丞相。

    所以,慄腹也是個人物。於是,他就想原樣複製,在北疆開地千里,接著就要在中原開地千里。而手段,當然是實地探察、情報先行。

    還報曰:“趙王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

    此時,距長平之戰結束,僅有9年;距邯鄲之戰結束,僅有6年。所以,慄腹所言非虛。趙國連成丁的人口都沒幾個,這時候燕國應該想怎麼揍它就怎麼揍它。自長平之戰以來,燕國幾乎就沒幹過什麼大仗,也就是追到北邊收拾了一下蠻夷。

    所以,燕王喜和丞相慄腹就斷定:這仗可以打。

    一個君王、一個丞相,基本上就能把國政給定了。因為戰國的朝堂的權力架構就是如此。但是,謀國之戰,總得聽聽將軍們的意見,因為打仗畢竟是武將的事。

    名將樂毅在伐齊失敗後,跑到了趙國。但是,樂毅的兒子樂間還在燕國。因為樂毅當時就沒叛國也沒錯誤,齊國戰敗全是不靠譜的燕王和燕國朝堂給折騰的。所以,樂毅交出兵權,走了就走了,他的兒子樂間接著在燕國當官,受封昌國君。

    打仗是技術活,在當時沒有軍事學校的情況下,自然要有名將世家。就是老子帶兵打仗,兒子就順理成章地子繼父職,比如趙奢和趙括父子。於是,燕王喜,就得問一下樂間的意見。

    樂間堅決反對,反對的理由就一點:趙國這麼多年就沒幹別的,年年打仗,國內百姓早給打成了武林高手,你燕國去揍他,就是去找死。

    趙四戰之國,其民習兵,不可伐。

    燕王喜是燕國頂級不靠譜的君王。前腳剛給趙王祝壽、送上百金重禮,送完禮,後腳就派兵打人家,而且還一點兒都不覺得不好意思。樂間勸說沒用,燕王喜鐵了心,就是要打。而他反駁樂間的理由也是一句話:我五個人揍他一個還不行嗎?我就是人多欺負人少。

    於是,燕趙鄗代之戰爆發了。

    史載:卒起二軍,車二千乘,慄腹將而攻鄗,卿秦攻代。

    有資料統計,燕國派了六十萬大軍。古代戰車編制,一乘15人、一乘75人,後來人越來越多,因為戰車太貴、步兵便宜。所以,燕國此次出兵,按一乘戰車100人編制的話,應該在20萬人上下。

    燕國是偏居一隅的小戰國,跟秦楚這種萬乘之國沒法比,甚至跟三晉這樣的中原國家也沒法比。所以,此次出兵動員了20萬以上的大軍,燕國應該是下了血本。

    出兵路線,一路略鄗,即今河北高邑東;一路略代,即今天的河北蔚縣,也就是要先切掉燕趙交界的趙國地區。

    那麼,燕國派這麼多軍隊,是要滅趙國嗎?

    這個可能性不大。因為連秦戰國都沒有這麼好的胃口,燕國就更沒戲了。燕王喜做人做事不靠譜,但絕對沒有滅國的雄心。而且,滅趙國,三晉和齊國也不會答應。所以,燕國的目的就是要開疆拓土,能佔多少土地就佔多少土地。至於滅國,燕王喜沒這個膽量,也沒這個胃口。

    於是,廟堂心態也就直接影響了前線戰心。既然燕國廟堂沒有滅趙的雄心,燕國將士也就不會死纏爛打,戰心和意志就不會太強。

    你燕國是這種心態,趙國可完全不是這種心態,趙國是奔著玩命來的。

    老將廉頗親自掛帥,據說動員了二十五萬大軍,基本上算是用上了吃奶的勁,趙國是舉國應戰。

    而且,趙國北部邊界,跟邯鄲之間就沒多遠。所以,在趙華人看來:你燕國就不是來偷襲的,而是來滅國的,所以只能玩命。

    趙國在玩命方面是有傳統的。

    跟第一強國秦戰國在上黨這個地方玩了三年的命,玩死四十多萬人。好不容易議和了,趙國卻不履約,死活不割地,然後接著玩命,首都邯鄲都被秦國大軍給包圍了,趙國仍舊不退、不慫。

    所以,跟燕國,那就不用說了,只能玩命,在戰心上,趙國絕對勝過燕國。

    而且,廉頗終於發揮了老將的威力,你分兵兩路,那我只是一路對敵:令樂乘率軍5萬在代地堅守,就是跟你耗;廉頗一路傾20萬主力決戰慄腹的燕國鄗路方面軍。

    慄腹出身稷下學宮,是個標準的學者型幹部,搞情報、搞縱橫、甚至搞朝政,還是可以的,但玩戰爭就真心沒啥履歷經驗了。

    而廉頗卻是百戰老將。所以,兩軍相遇勇者勝,趙軍勢如破竹,一下就把燕國的鄗路方面軍給幹垮了。堅守代地的樂乘見趙軍取得戰場主動,也不猶豫,立即率軍出擊。而兩路燕軍也確實給面子,打敗了就跑、頭也不回,趙軍追擊五百里,直接包圍了燕國國都。

    最後,燕國派將渠為使,並割城五座,才算解除國都之圍,趙軍退兵。

    燕國為什麼會打敗?

    首先就是一個不靠譜的燕王和一個不靠譜的朝堂。

    舉國傾兵的決策太草率。丞相慄腹看了一眼趙國形勢,然後燕王喜和慄腹就拍板了。打蠻夷可以這麼打,因為蠻夷的政權很簡單,瞭解山川地形和力量強弱就可以了。但是,趙國是中原政權,沒這麼簡單。實力是削弱了、壯丁是減少了、國力是打殘了,但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趙國的土地面積和人口數量,都要碾壓燕國。關鍵是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趙國在打仗方面就從來沒慫過,華人皆尚戰。這是情報所不能反映出來的。

    其次就是燕趙兩國的戰心是完全不同的。

    秦趙長平之戰,趙軍敗得太慘。原因是秦國是往死裡打的。而鄗代之戰呢?你燕國就是準備乘人之危、撿個便宜,搶點兒土地。但是,趙國呢?久經大戰考驗,趙國早被打驚了,但有戰事就是最危險的時候,必須舉國全力應戰,也就是往死裡打。燕趙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誰勝誰負,也就立判了。

    第三就是燕國的領兵將軍慄腹不僅不是名將而且也缺乏實戰經驗。

    經過戰爭的將軍,和沒經過戰爭的將軍,是不一樣的。廉頗早就是名將了,而慄腹只能是初出茅廬。靠著情報手段,在北疆開地千里,就以為能爭霸中原了。他比趙括還不如。因為趙括還是名將世家、家學淵源。慄腹僅是齊國稷下學宮的一個士子,是戰國之時的縱橫之士,與蘇秦和張儀是一類人。搞外交、當說客,沒問題;但是,搞戰爭、臨戰陣,就真不行了。

  • 5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戰國策》的作者,據說是韓信的謀士蒯徹。他師從縱橫,擅長做長短句,對各國事物如數家珍。

    在書裡,他對燕國評價道:“燕處弱焉,獨戰則不能……有所附則無不重,南附楚則楚重,西附秦則秦重,中附韓、魏則韓、魏重”。這是符合當時的國際社會的客觀現實的。燕國雖然累世弱小,可也不是那種可有可無的角色。燕國選擇依附的國家,往往就成為當時的強國。可是,燕國選擇的依附物件中,獨獨少了齊、趙兩國,而齊、趙兩國跟燕國相鄰。因此也可以知道,燕國也和秦國一樣奉行遠交近攻的戰略的,與秦、楚等結盟,伺機攻打齊國、趙國,開闢中原疆土。

    (燕國在伐齊以後的國土)

    雖然有舊仇,燕國合縱攻打齊國,把齊國一戰打的幾乎亡國,雖然後來複國,可是再也不能與之前與秦國並稱富強的時期相比了。燕國在長平之戰後又攻打趙國,使得趙國不能休養生息,將關東六國中與秦國有一戰之力的齊國、趙國的國力嚴重削弱,對於秦國統一六國有著突出貢獻。如果秦國要評出年度感動秦華人物,燕國君臣集體必然要被年年評上。

    長平之戰後,秦趙之間並沒有歇著,而是接著打了好幾仗,邯鄲之戰、伐秦之戰等,趙國在長平之戰後不認慫,不認輸,與秦國打的有來有往,還逼迫秦國的鄭安平2萬秦軍投降,又在汾水消滅了2萬秦軍。秦軍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一直處於下風,白起也在此前被秦王賜死,所以一時間,三晉軍隊幾乎追著秦軍打,一支打到了函谷關。趙國收復了晉陽,魏國收復了河東,南韓收復了上黨。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病逝,安國君短暫過渡,秦莊襄王即位。韓王穿著喪服直接跑到咸陽奔喪,說明南韓已經放棄抵抗親秦國了。趙國孝成王將在趙國的莊襄王后族送到咸陽,意圖在秦國後宮培植趙國勢力,楚國遷都巨陽,與魏國前後呼應,對齊國構成巨大威脅。魏國甚至還攻陷了齊國的五都之一的平陸,齊國雖然惱恨,卻也沒有對魏國發起報復。楚國則佔領了魯國,設定了蘭陵。燕國好像在這一年沒有做什麼事,只派了一個叫做慄腹的人出使趙國,希望與趙國結盟。(燕、趙之間已經接壤)

    此時雖然合縱方短暫佔據優勢,不過趙國也想多一個朋友,趙孝成王就與慄腹相見,賓主相談甚歡。慄腹贈送500金作為國禮,為趙王祝壽。看起來,燕趙兩國結盟相好是板上釘釘的。哪知道燕國使團回國之後,給燕王喜打了一個出差報告:趙國經過長平之戰,國內已經打空了,孤兒還沒有長成,虛弱不堪,建議攻打趙國,拓王國境,揚中國威。

    燕國與趙國之間,原本並不接壤,直到趙國擊滅中山,向北拓展疆土,燕國才感覺到趙國的軍事壓力。在五國伐齊之戰功敗垂成的過程中,樂毅在交出了兵權後,出走到了趙國,燕惠王派使者去責備他,樂毅做了一篇《報燕王書》逐條進行反駁。因為樂毅不回燕國並不算叛國,所以樂毅的兒子樂間還是在燕國做官。因為有這麼一樁舊事,燕國君臣對趙國也有嫉恨之心。

    燕王要打仗,也要發揚一下民主精神,就諮詢各個大夫。結果,除了慄腹和燕王之外,其他人都不贊同打趙國。樂間說:“趙國不比這些老牌諸侯國啊,他們從一個彈丸小國,一刀一槍地打成了現在的國際大國。他們的國土處於四戰之地,民眾常年戰爭,彪悍異常,不需要很長時間的整頓,就能形成強大的戰鬥力。與這樣的國家交戰,我為大王感到擔憂啊。”燕王說:“你總是長他人志氣。趙國再能打,我用五個人打他一個,總能打得贏吧?”這時,將渠大夫也說:“大王你前腳剛剛跟人賀壽,後腳就發發兵打人家,這行事做派不仁義啊!不仁義的部隊怎麼能打勝仗呢?”燕王喜不聽。

    (燕王喜需要戰爭勝利重塑王權)

    燕王喜為什麼執著於攻趙呢?除了前面趙國收容了樂毅,讓燕國在國際上很丟面子之外,趙國的兵威一直威脅著燕國。一個強大的鄰居總不見得是好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燕王喜剛剛即位三年,在國內沒什麼威望,正想著透過一場戰爭塑造他雄主明君的光輝形象。此前的燕惠王被臣子燕武成王弒殺,如今王位剛剛回到燕王喜這裡沒有幾年,所以王權不振也是事實。此時的趙國透過一連串的戰爭正處於衰弱的谷底,其他國家都有各自的事情在處理,無法顧及到北方可能發生的戰事。如果再等兩年,趙國背景的後宮在秦國站住了腳跟,燕國再想弱趙那就難上加難了。所以,燕王喜不管其他人怎麼看,堅決要攻擊趙國。

    另外,給燕王喜信心的,除了來自趙國的情報在,慄腹此人在燕國的豐功偉業也是燕王下定決心的重要因素。這個慄腹是齊華人,早年間在國際知名學府稷下學宮學習,算是學霸一類的人物。來到了燕國後,他冒險與弒君的武成君談判,對擁立燕孝王有功,被拜為上卿。後來,他與龐爰、劇辛等結為刎頸之交,也端的是個人物。後來,燕華人有在胡人那裡做過人質的人回國,慄腹就問清楚了胡人的情況,回頭建議燕王北擊胡人,取得了開地千里的良好戰局,慄腹也因此被拜為宰相。如今慄腹又故技重施對趙作戰,燕王對他深信不疑。

    (燕趙之間的長城)

    燕王喜調動了2000輛戰車,一路由慄腹率領,進攻鄗邑,一路由卿秦、樂乘率領,進攻代邑。燕國的軍隊抵達宋子,趙孝成王派將領廉頗率軍迎擊燕軍。趙軍很快擊敗進攻代邑的燕軍偏師,慄腹埋怨說:“敗壞我的事,怎麼都是姓樂的呢?”隨後廉頗誘敵深入,詐敗,慄腹求功心切,揮師急追,陷入趙軍埋伏,在混戰中慄腹被殺。樂間聽說樂勝兵敗,慄腹戰死,立刻帶領族人逃到了趙國。

    這邊戰場上,廉頗乘勝追擊燕軍500多里,順勢包圍燕國國都薊城(今北京房山區)。燕王喜到只得派人向趙國求和,趙孝成王不允許,一定要讓燕國將渠前來議和才行。於是,燕王喜便任命將渠為相國,前往趙國議和,割讓燕國五座城池給趙國 ,趙軍於是解除對燕國的包圍 ,撤軍離去。

    燕王喜戰敗後悔恨沒有聽從樂間的建議,就給樂間寫信說:“商紂王時,箕子不受任用,但他敢於冒犯君王,直言諫諍,毫不懈怠,希望商紂王聽信;商容因勸諫商紂王而遭貶謫,他身受侮辱,仍希望商紂王改弦更張。等到民心渙散,獄中的囚犯紛紛逃出,國家已經不可救藥,然後兩位先生才辭官隱居。因此商紂王背上兇暴的惡名,兩位先生卻不失忠誠、高尚的美譽。這是為什麼呢?他們竭盡為君為國而憂慮的責任。現在我雖然愚鈍,但還不像商紂王那麼兇暴;燕國百姓雖不安定,但也不像商朝百姓那麼嚴重。有道是,家庭內部有紛爭,不盡述自己的意見,卻去告訴鄰里。這兩種做法,我認為是不可取。”但是,樂間和樂乘因怨恨燕王喜不聽從他們的計策,於是二人最終留在趙國,最終都成為趙國的將領。

    這場戰爭,是繼伐齊失敗後,再一次把燕國推向萬劫不復的境地,燕國失去兩個戰將,兵士輜重損失無算。趙國佔據了燕國大量的國土,並將俘虜的兵士編入到趙國的軍隊中,大大增強了軍事實力。

    燕國為什麼打不過長平之戰後的趙國呢?難道燕國計算錯誤,趙國根本不是他們所說的國內空虛,孤兒都沒長成的樣子?

    趙國首先勝在道義上。雖然戰國時期禮崩樂壞,但是真刀真槍的對著幹,就算手段不光明磊落,別人也還敬你是一條漢子。可是燕國先是祝壽,請求盟約,然後又出爾反爾,實在是一個沒有底線的國家。趙國士兵對燕國的趁火打劫之舉,義憤填膺,所謂哀兵必勝,戰鬥力自然要高過燕國軍隊了。

    (趙軍戰鬥力冠於六國)

    趙國其次勝在軍隊戰鬥力上。樂間給燕王說的沒錯,趙軍一直在戰鬥中成長,軍隊戰鬥力在國際上首屈一指。後來廉頗逃到魏國,趙悼襄王還派人去請他回國。廉頗就曾說:“我思用趙士。”

    趙國最後勝在上下同欲。相比於趙軍的同仇敵愾,燕軍在廟堂時就沒有統一計劃,在作戰時,慄腹為何會說出“樂氏負我”的話來?而且樂氏在戰後舉家前往趙國,這都能說明在戰鬥中樂氏存在與趙國通氣的現象。史書中說,燕軍尚未出動,就有燕人往告趙國。所以,燕軍內部不能統一號令也是最後戰敗的原因之一。樂氏族人在收到燕王喜檢討自己的信也拒絕回燕國,恐怕就是擔心被清算吧。

    所以,燕國攻趙,實為一己私慾,且朝堂上沒有宿將和有威望的大王鎮的住場面,倉促出兵,怎麼可能勝利呢?

  • 6 # 歷史挺好玩

    打不過關張,還打不過劉備嗎?

    戰國中後期,秦趙當屬七雄的第一實力集團,其次是齊楚,最後才是燕、魏、韓。

    首先燕國,並不是一個強國

    直到樂毅伐齊,燕國一直都不是戰國七雄中的具有實力強國。首先地處東北部,要始終防範北方少數民族,又因為處於邊疆,相比於人才濟濟的中原,燕國的人才寥寥無幾。這些使得燕國雖為戰國七雄,但實力上並不突出。

    第二,燕國填錯了時機

    都說趁火打劫,可燕國好死不死,這次打在了老虎屁股上。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從將軍到士兵正需要一個宣洩的途徑,你這個時候來……送經驗嗎?

    第三,惹了不該惹的人

    當年廉頗的成名之戰便是在趙國東線用三千騎兵打敗不可一世的齊國,這次燕國如法炮製,用比齊國當年還差的步兵進攻,後果可想而知,趙國終於打了個翻身仗,老將軍廉頗也證明了自己。

    可以說,燕國來的很及時,給趙國奶了一口,

  • 7 # 飛隼集英社

    趙國自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戰鬥力領先其他5國一個那美剋星,人少國小尚能跟秦國對砍對攻,六戰四勝,這是區區一個燕國能比得了麼?

    長平之戰大敗的原因更多是由於指揮方面愚蠢,加之面對白起這樣得不敗之將,單論趙軍的軍隊戰鬥力,虎狼之師秦軍尚且退避三舍,邯鄲一戰以老弱病殘打得暴秦二十年不敢覬覦函谷關,論兵法,論戰力,趙國都是極強的。

    廉頗流落魏國和楚國,怎麼練兵都不順手,道:我思用趙人。這相當於帶慣了巴西隊的金牌教練你塞給他一支國足要求他世界盃奪冠一樣(裡皮:你說誰?!)。

    以上可見,燕國和趙國之間的戰鬥力差距了。

  • 8 # 搞史小乖

    俗話說燕國想要滅掉東方秦國,趙國是它永遠也過不去的龍門,笑話是這麼講。本人自己發表的文章也發表過《燕王兩次企圖攻趙 敗得非常的乾脆 原因太簡單了》其中就涉及到長平之戰之後的一場。

    長平之戰的趙國的確非常困難,據史記記載趙國國內發生地震、饑荒。假如邯鄲之戰楚國與魏國不來救援,滅亡的可能性極大。

    而燕國攻擊趙國是很不講信用的戰爭,燕王當時派了一個使者來到趙國,送了五百金給趙王過生日,表示要和趙國簽訂盟約,這個使者回去以後就對燕王說,趙國的青少年都死在了長平,國內一片混亂,是攻趙的最好時間,燕王果然信了,就派這個使者為主將,在“鎬”這個地方展開軍事活動,誰知道趙國廉頗為主將,把那個使者殺了,讓燕王割地求和。事情的經過一看就明白,完全是燕國自作孽,並且毫無政治眼光,他這一打,秦國高興得不得了,燕王永遠在也不知道趙國是他最強擋箭牌。

    燕王派兵攻打趙國之前,有人勸說過,這樣有失信用。這個大臣叫“將渠”,都給燕王跪下了,依然勸不動,後來割地求和趙國硬是要他過來當使者,不然給地也沒用。

    說到底還是實力不行。

  • 9 # 國風新色

    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戰爭,此戰導致了戰國七雄中趙國元氣大傷,秦國趁勢鞏固了自己的政權,加速了統一的程序!但是歷史往往讓人匪夷所思,剛剛被白起活埋45萬大軍的趙國,轉身就擊敗了燕國大軍,並且直接包圍了燕國的首都,燕王不得不割讓五座城池求和,可謂丟了夫人又折兵!

    長平之戰後,趙國勢力削弱,各諸侯國都期待能從中分取一杯羹,趙孝成王十五年,燕王以給趙王祝壽為名,暗地刺探趙國虛實,到達趙國境內發現,發現皆為婦孺老幼,就想趁此機會攻打趙國,但是燕國大將卻認為趙國常年戰亂,百姓們熟悉軍事,如果開戰,燕國必敗,可是燕王卻覺得自己勝券在握,便以60萬大軍兵分兩路進攻,面對燕國,趙國全國總動員,15歲以上男子全部參軍,加上長平之戰的剩餘部隊,湊合了25萬人,由老將廉頗擔任,經驗豐富的廉頗認為燕軍雖然人多勢眾,但是長途跋涉,驕傲輕敵,應當各個擊破,因此廉頗帶領年輕的趙國軍士同仇敵愾,大敗燕軍主將,並追擊500裡,包圍了燕的都城;

    趙國在舉國艱難時均能打敗燕國,令其他諸侯國為之膽寒,避免了其他國企圖瓜分趙國的企圖,自此,趙國神奇的從長平之戰的慘痛中恢復出來;而歷經戰爭磨練的趙國年輕軍隊,也成了日後和秦國對抗的主力軍。

    因此我們常說的驕兵必敗,趁火打劫的戰鬥多半沒有好下場,而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才可以有奇蹟發生!

  • 10 # 探險成癮

    謝謝邀請,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的最後一次轉折,因為在當時其他六國中趙國最強,趙國經過長平之戰後國力大幅衰退,至此一家獨大的秦國統一六國就只是時間問題了,長平之戰中秦趙雙方投入兵力達百餘萬人,當時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最後趙軍被活埋四十餘萬人,秦國九十多萬軍隊也死傷過半,紙上談兵就來於此典故。

    那麼經此一戰損失四十多萬軍隊的戰國是怎麼把燕國打敗的呢?個人覺得有以下原因:

    一、當時戰國擁有“戰國四大名將”其中二人的李牧、廉頗(另二人是白起、王翦),趙國經過長平之戰後還弄苟延殘喘幾十年可以說跟這二人有很大關係。正是因為有這二人秦國當時都不願輕易動趙國,所以收拾燕國是很容易的了。

    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趙國作為戰國七雄的老二,雖然在長平之戰中損失了四十多萬人,但也不是一個燕國能染指的,果然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倒被趙國包圍了國都。

  • 11 # 密林山君

    哀兵必勝,秦軍為何撤軍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如此,趙國軍民必然死戰,冷兵器時代遇到死戰士兵是很難取勝的,燕國趁虛背後下手為不義,成了趙軍同仇敵愾的出氣物件

  • 12 # 劉一千五

    眾所周知,秦趙長平之戰是戰國時代最大的一場勢力轉化之戰。秦國慘勝趙國,若秦國不坑殺趙國四十餘萬兵力,則秦國統一天下就得推遲時間,至少排行老二的趙國不會亡得那麼早。

    秦昭王在長平之戰後,發動滅趙國的邯鄲之戰。準備再用白起領軍一舉攻下邯鄲,逼使趙國投降進而吞掉這塊硬骨頭。白起知道秦國己不可能有作為,而趙國也還有實力保衛國家。就抵死也不去。秦兵果然遲滯在邯鄲城下,寸攻不得。在各方面壓力之下,媾和退兵。

    燕國是趙國東北方鄰居,隔易水相望。秦趙長平激戰時,燕國坐水而望,靜觀鄰居被打。邯鄲之戰後,燕王陰賊,派人給趙王祝生日時,刺探情報。燕王認為趙國青壯年在長平戰死殆盡,剩下老幼婦殘,守不著自己的國家。就貿然發動入侵趙國的戰爭亍趙國因為受了秦國的侵略掠奪,心頭窩火,一肚子氣沒處發。碰上燕人來找碴,打個大的打不過就該挨,打個小的還是有力量的。趙國上下掉頭向東,正視燕國兵馬而不側目,同仇共濟,同心協力,同國御辱。幾天就把燕兵趕出國境,並進入燕國,燕王才知道趙國厲害。慌忙媾和,割地賠款,趙國才罷休。

    其實,在這一系列戰爭之中,秦國言而無信,志在擴張;趙國上層屢屢誤國,下層民眾奮戰衛國;燕國地小志大,看不清形勢,乘人之危而不自量力。想用雞蛋碰石頭,趙國不打你還打誰去?

  • 13 # 歪史

    大家都知道,趙國因為戰略錯誤,在長平之戰損兵折將,幾乎賠上了國本,以至於時候周圍其他諸侯國都想切一塊蛋糕吃,但是,燕國率先發難,發起鄗代之戰,卻以割地求和告終,為什麼?筆者認為認為這是因為燕趙之間巨大的國力軍力差別造成的。

    雖然燕國在戰國時代也是萬乘之國,但是在戰國時代的存在感因為地緣關係的原因一直不強。燕國國君長久以來又沒有什麼大的抱負。

    僅僅燕昭王在趙武靈王的護送之下即位為君,為了一雪子之之亂時候齊國伐燕之恥,然後招賢納士,修生養息多年以後,任用樂毅率領五國聯軍發齊,僅即墨和莒城沒有攻下,深具政治戰略目光的樂毅,立即打發各國軍隊回國,獨自帶領燕軍圍攻這兩個城池。

    然而,天不假年,燕昭王這個節骨眼上病逝。其子燕惠王即位,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即位的惠王對獨自領兵在外的樂毅不大信任,於是即墨的田單利用反間計離間,燕王用騎劫換掉樂毅,成功的使齊國復國。

    至此,燕國的鼎盛階段到此為止,繼續打醬油的角色。對此後戰國的局勢沒有任何的影響,就連攪局的能力都沒有,唯有留下的就是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

    反觀趙國,四戰之國,即使與秦國也是二敗而三勝,自武靈王以來軍事實力大增,攻滅中山國以後國土和實力也有一些提升,多年鏖戰都不落下風,只是在長平一役元氣大傷,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這個時候燕國進攻趙國無疑是自找麻煩,你想想,趙國在西線損失幾座城池,幾十萬兵力,幾乎差不多每家都有一個親人陣亡的時刻,應該積累了多少的怨氣?正愁著=沒地方發洩呢,這不正好,燕國送上來了!

    怎麼辦?打唄,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西邊失去的在東邊找補回來也不錯。燕軍一開始就兩路伐趙,一路由慄腹率領伐鄗,一路由卿秦率領功代,兵來將擋,趙國派廉頗迎戰慄腹,派樂乘率領五萬軍隊堅守代。

    雖然燕軍氣勢不錯,但是面對趙軍,不堪一擊,只一戰,慄腹被殺,卿秦被俘,燕軍大敗,潰逃,趙軍在廉頗的率領下追擊到燕都薊成,燕國被迫求和,啟用親趙的將渠為相和趙國談判,最後割讓五座城池,趙軍解圍而去。

    這場戰役趙軍同仇敵愾,正憋著一口怨氣,利用燕軍輕敵冒進,疲勞,以弱攻強的諸多不利迅速擊敗燕軍。

  • 14 # 李二二啊

    第一條,趙國用了廉頗。廉頗可是戰國時期有名的大將,而且是最善於打防守戰,更何況邯鄲本來就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城池。所以說用廉頗來鎮守邯鄲可謂是趙國勝利的首要原因吧。 第二條,驕兵必敗,哀兵必勝。燕國有點輕敵了,認為趙國肯定是不堪一擊了,燕國沒有意識到剛大敗的趙國實力依然這麼強盛。第三條,燕國自身不硬。燕國沒有善戰的將領,之前有過樂毅,不過交戰之時樂毅是趙國的將領了。用一些沒有經驗的將領帶的兵,去攻打作戰能力強大的趙國,當然是只有戰敗了。

  • 15 # 夜襲糖多多

    首先,我們要明白這個時候的趙國是什麼狀況。趙國在在韓趙魏三國分晉時還是比較弱小的。而且趙國北方有著匈奴這個強大敵人時時侵犯它。南面還有魏國這個前盟友後對手的傢伙時時來整自己一下。西有強秦,隨時要滅了自己;東面就是齊國這個大國虎視眈眈。那時的趙國地處四戰之地連中山國都打不過,經常被其欺負,差點被滅國。於是到了趙武靈王時,趙國發現北邊的匈奴比較好欺負,只是匈奴的兵種比較新穎,機動力快,所以可以用極少的兵力戰勝戰國眾多步兵。趙武靈王決定北征匈奴,學習他們的“胡服騎射”,這下趙國比諸侯各國都多了一種兵種——騎兵

    於是,趙國在東北攻滅了中山國,在北邊新開闢的地區設定了雲中,雁門,代郡三郡之地,在北面修築了最早期的長城,防禦匈奴南下。這下趙國領土的劇增,兵種的增加,使得其一躍成為戰國數一數二的強國。

    後來長平之戰,趙國之所以戰敗,主要就是趙國長期養有重兵,經濟嚴重被大量的軍費所牽制。加之長平一戰,打的太久,趙國軍費跟不上,趙括的出兵,是當時情況的必然。當時是小農經濟,趙國地處北方,沒有產糧重地,而長平之戰前秦國已擁有關中、四川、江漢和河東四大糧食產地。雖然,秦國的戰線比趙國長,但是秦軍當時已是“耕戰”軍隊,長平之戰秦軍的勝利是必然。長平之戰的失敗對趙國來說,未嘗不是一種解脫。失去了大量軍力確實讓趙國元氣大傷,也讓趙國經濟得以調節。後來,趙國可以轉手就把侵犯的燕國打敗,就是因為趙國經濟得到了復甦!

    另一方面,趙國任用了大將廉頗,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有著名將的領導的趙國軍隊,遠遠比在戰國時期沒有什麼出彩的燕國強大。也證明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個道理。

  • 16 # 使用者94738516596

    燕國在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歷史上,唯一讓人記住的就是樂毅的五國伐齊了,如果不是這次把燕國推向了頂峰,可能燕國就很難躋身於戰國七雄之列了,燕國在整個歷史上能拿的出手的戰績也就是五國伐齊了,能拿的出手的君主也就是燕昭王了,在燕昭王在位期間,招賢納士,把燕國推向了頂峰,向北拓地千里,大破東胡,北韓等等,一直統治到了今天的南韓首爾附近。而且差點把當時的頭號強國齊國也差點滅了。但是燕昭王之後,燕國就迅速的衰落了。

    到了燕王喜的時候,燕國早已經不是燕昭王時代了。燕王喜四年也就是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決定派遣六十萬大軍伐趙。分兵兩路,攻打趙國,企圖趁趙國還沒有在長平之戰恢復過來一舉滅了趙國,至少搶奪趙國東北的一些地盤,但是卻沒有想到即使趙國在長平損失了四十五萬大軍,還依然靠著一些老弱病殘把燕國的六十萬大軍打退了,而且還一路東進打到了燕國的都城,最後燕國求和,而且把親趙的將渠提升為相,最後排他出使趙國,趙國最後才撤軍的。

    長平之戰之後,趙國的兩次戰爭一次是邯鄲之戰,聯合魏楚把秦軍三十萬打退,還有就是這次和燕國的鄗代之戰,打退了燕國的六十萬大軍,這兩次戰爭又讓趙國找回了自信,也是讓趙國能夠在長平之戰之後再延續幾十年最關鍵的兩次戰役了。

    燕趙鄗代之戰,趙國能夠取勝的關鍵,首先還是燕國自己太沒用了,雖然有六十萬人,在人數上是遠勝趙國的,趙國當時把全國的老弱病殘湊齊了也不過二十多萬人,就是這二十多萬人就把燕國的六十萬人打敗了。燕國在燕昭王之後國力衰弱是一方面,也是因為在燕昭王之後燕國基本上沒有打過什麼打仗,很多士兵戰場也沒有上過。趙國雖然是一些老弱病殘,但是很多人都是久經沙場的。經常和北方的胡人打,趙國士兵的戰鬥力不是燕國可以比的。

    其次就是當時有廉頗還有李牧,這兩個都是戰國的四大名將,燕國的慄腹,卿秦這兩個人又怎麼能和廉頗李牧相比呢?燕國敗在這兩個人手裡也不冤吧。

    而且這個時候距離長平之戰已經是過去好幾年了,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發生,到這個時候公元前251年,已經是過去八九年了,趙國已經開始從長平之戰的失敗中恢復過來了。所以這個時候燕國伐趙並不是想象的那麼容易了。想想秦國在長平之戰之後僅僅半年就出兵二十多萬伐趙都沒有滅了趙國,更何況還是在幾年之後,而且還是燕國呢?燕國失敗自然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嬋與漢獻帝劉協比較起來,誰佔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