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路遙lgy
-
2 # 那年今夕
就題主所問個人認為可以分為權利比較和個人能力比較。
就權利比較:
劉禪自登基到投降個人君主權利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諸葛亮去世以後。漢獻帝從上臺至禪位都是一個傀儡的存在。
就個人能力比較:
漢獻帝劉協自小就以聰慧聞名。董卓找到當時的陳留王和當時的漢少帝時,劉協就表現的不卑不亢。後期輾轉於董卓、李榷、曹操之間仍不忘想辦法奪權,奈何王朝更替已非人力可為。
劉禪少年怎樣記載不多,只是說劉備教育比較嚴格。登上帝位後所作所為後世評價“劉阿斗”可見一斑!
故個人認為就個人能力而言,劉協強於劉禪。
-
3 # 風雨中的梅雲
呵呵,劉禪跟劉協沒有可比性。兩個人不是一個級別的。所以,沒法比。先說漢獻帝劉協。為人聰明伶俐,但卻生不逢時。他一生想要做一個有為的明君,但讓他無奈的是他一輩子碰到的權臣都很強大。比如,他九歲登基,被權臣董卓立為皇帝。按理說,漢獻帝想做一個有為的明君,他完全可以藉著董卓的無知而撥亂反正,至少他有王允袁紹曹操等一系列的忠臣可以利用。儘管董卓暴虐,但在當時,並非沒有根治的辦法。比如,王允就利用貂蟬而殺了董卓。但我們說,漢獻帝的一生跟好運恰恰相反。大家看,在董卓禍亂朝綱的時候,漢獻帝還是個十歲左右的小孩子。(面對董卓的暴行,他不尿褲子就不錯了)大家在往後看,當漢獻帝成年以後,把持朝政的卻成了人精曹操。大家說,碰到曹操。漢獻帝那是對手。我們做個假設,把董卓跟曹操在漢獻帝的人生中的出場順序顛倒一下。比如,漢獻帝小的時候,把持朝政的是曹操。等漢獻帝長大後,把持朝政的是董卓。如此,會有什麼不一樣的結果?雖然說,漢獻帝一生身不由己,但他總是在不停的於命運做鬥爭。認劉備為皇叔,是想扶持弱者,跟曹操抗衡。衣帶詔,是號召群臣洛陽救駕。逃出長安,是不想被李傕郭汜左右主宰他的命運。縱觀漢獻帝一生,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雖然他的命運很悲慘,但他至少不停的跟命運做著爭鬥。一次不行,那就再一次,再一次不行就又一次。他的一生是個悲劇,但他從沒有向命運屈服,一有機會他就會反抗。
再看劉禪,一生只知道貪玩,從來不理會朝政。我們說,如果把劉禪跟漢獻帝進行互換,怎麼樣?曹操一看,皇帝劉禪難成大器。弄點美女美酒,投其所好。兩個人配合的相當默契。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我劉禪鬥蛐蛐抓蟋蟀,我的職業就是玩。你曹操不是喜歡大權獨攬嗎?行,你只要給我好吃好喝好玩的。就行。其他的你愛幹嘛幹嘛去。我劉禪不干涉,不管,甚至連問都不問。曹操一看。嗯,每天對你足量供應。其他的你就別管了。這倆人是不是配合的挺默契的,互不對抗,互不指責。一團和氣。再看漢獻帝,在蜀漢大權獨攬,重用諸葛亮,你去北伐,收復大好河山。內政我主抓,你在前方專心作戰。我在後方給你足量的糧草供應。大家看,諸葛亮的北伐是不是毫無後顧之憂呀?當然了,這只是個比方。比方而已。大家看看,劉禪跟漢獻帝有可比性嗎?
-
4 # 中行偃1
答:不錯,漢獻帝給人的印象一定是非常深刻的,不然董卓不可能無緣無故地就把少帝劉辯給廢了!董卓初見二位,印象最重要。如果就此說他比劉禪還佔上風,那恐怕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不消說皇族、諸侯、富家子弟了,一般的老百姓的兒孫,恐怕也沒有敢和劉禪比風骨的!我的意思是,劉禪有一項紀錄,至今沒有任何人能夠打破?
古時候稱開國皇帝為馬上皇帝,意思就是打過仗,奪取了天下的皇帝,非常厲害!而劉禪雖然不是開國皇帝,但是,他確實是馬上皇帝!劉禪的馬上地位可不是隨隨便便說的,這項紀錄記載在《三國志·趙雲傳》中,劉禪嬰幼兒的時候就和趙雲一起馳騁疆場,經受著槍林彈雨的洗禮!什麼場面沒見過、什麼規模的軍隊能嚇唬住他、什麼人能比劉禪馳騁疆場還要早!我不客氣的說,換成漢獻帝、漢少帝早就嚇死了。
沒完,水上三國,劉禪也有一席之地!《漢晉春秋》:“先主入益州,吳遣迎孫夫人。夫人慾將太子歸吳,諸葛亮使趙雲勒兵斷江留太子,乃得止。”趙雲截江奪阿斗,長江中游水流湍急,驚心動魄。劉禪完好無損地迴歸。劉協和劉辯非掉江裡不可!
正因為劉禪從小就飽經風霜、險象環生,造就了他出人頭地的才智!!!當諸葛病逝於五丈原之際,他果斷地廢除了丞相之職,設定大將軍、大司馬來權衡蜀漢各個方面的勢力,使得過分依賴於丞相的國政,重新回到皇權手中;並且加強了中央集權制,進一步強化了皇權的威望,扭轉了他爸爸劉備喪失了的對國之大事上的決定權的被動地位。
諸葛死後的二十九年裡,劉禪皇權就沒有遇到過來自國內的任何挑戰!反觀劉協,他從來就沒敢向擁有至高無上權利的曹操、曹丕父子發起任何挑戰。
曹操軍中飛虎出,趙雲懷內小龍眠。
無由撫慰忠臣意,故把親兒擲馬前。
-
5 # 夜紹非翁
自古名言“扶不起來的阿斗”大家都認為阿斗是個庸才,要不是諸葛亮,後期蜀漢早亡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要知道在諸葛亮去世後,劉禪仍然主政29年,而且在這29年裡蜀漢總體內政並無大亂,阿斗若真是庸君蜀漢又豈能如此太平。
其實劉禪的皇帝位子不好做,他權衡的事情也不少。比如與諸葛亮的關係,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是君臣關係,而作為託孤大臣,諸葛亮的實際地位是高於劉禪的,劉禪處處維護諸葛亮的主政地位,諸葛亮雖然鞠躬盡瘁,但是也是非常戀權的人,他有點固執己見,沒有看清楚蜀國最弱小的情勢,窮兵黷武,夢想統一各國,導致了蜀國國力的衰退。對後主他並不是鼓勵他,輔佐他,而是監視他,教育他。君臣關係有些混亂。而劉禪雖然有意見,但是為了保持蜀國內部的團結,也沒有去阻止諸葛亮的各種計劃。從這幾點看來劉禪也算得上是個有才之君。
而漢獻帝劉協聰慧,自幼面對董卓等狼虎之師仍能臨危不亂,後被推上歷史舞臺。與曹操共事多年,一心復漢,奈何曹操畢竟奸雄,自己又無實權。在這種傀儡的皇帝生涯中仍能護得自己的周全實屬不易。但若比掌握實權且處理得當的劉禪,相比,劉禪在處理人際關係上與獻帝打成平手,但為政方面,因為獻帝無權,不免顯得阿斗更勝一籌。
-
6 # 安定郡小書生
蜀漢政權與東漢政權
劉禪是蜀漢政權的第二任皇帝,劉協是東漢政權的第十四任皇帝。
如果要論兩位皇帝關係的話,除了同姓劉之外,應該屬於堂兄弟的關係,再就是同是兩個政權的最後一任皇帝。
但是還是有區別的。蜀漢政權僅僅是一個地方割據政權,雖然名義上是對大漢王朝的繼續,然而在全國範圍內被接受的程度不是很高;東漢政權可是真正的大一統政權,雖然到後期對地方的控制能力減弱,但依然名義上是真正的全國政權。
劉禪與劉協兩位雖然都是末代皇帝,但是亡國後的待遇也截然不同。劉協在魏王曹丕逼迫下,退位禪讓,降為山陽郡公,保留天子禮儀。直到魏明帝曹叡青龍二年(234年),劉協壽終正寢,時年五十四歲,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親自哭祭,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諡號孝獻皇帝。
劉禪在魏將鄧艾入蜀後,主動出城投降,與蜀漢大臣被遷到洛陽,當時執掌曹魏政權的司馬昭封其為安樂縣公。直到晉武帝司馬炎泰始七年(271年)在洛陽去世,享年六十四歲,被西晉王朝追諡為思公。
從兩位亡國之君之後待遇來看,劉協最起碼還保持了皇帝待遇,當然這與劉協與曹魏皇室的聯姻關係是分不開的。當初劉協還在皇位的時候,魏王曹操就將自己的三個親生女兒送進了皇宮,其中曹節就被封為皇后;劉協退位後,同樣將自己的兩個女兒送進了魏文帝曹丕的皇宮,成了自己大舅子的女人。
兩位雖然是末代皇帝,但是在皇帝任上的地位也是截然不同。漢獻帝劉協的皇帝職業生涯都是在權臣的陰影下度過。從最初在權臣董卓的擁立下登上帝位,到之後李傕、郭汜,到最後的曹操,漢獻帝劉協完全都是在傀儡中度過,可以說從來沒有嚐到過權利的滋味。
蜀漢後主劉禪的皇帝職業生涯與漢獻帝劉協相比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從最初的諸葛亮主政開始,雖然諸葛亮與曹操在兩個政權中處於同樣的角色,但是從後主劉禪的精準定位,既成全了諸葛亮,也成全了蜀漢政權的一段君臣和諧的佳話。直到諸葛亮去世後,後主劉禪完全掌握了蜀漢政權的權利,在蜀漢朝堂的三股勢力中縱橫捭闔,權利始終緊緊握在這位末代皇帝手中。
從這個角度來講,劉禪明顯要比自己的遠房堂兄劉協好的多。當然這不僅僅是能力上的區別,更重要的是形勢上的區別。
-
7 # CMF客美府
大家好,我是史詩軸錄,針對於這個問題,我提出一下我自己的觀點,對提主進行一下回答。
在回答之前,首先我需要說明文字錯誤,蜀漢政權的末代皇帝是劉禪(shàn),而不是劉嬋。這個問題需要注意一下,否則容易造成對歷史人物的誤解,產生不良後果!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劉禪與蜀漢政權,劉協與東漢政權。
劉禪與蜀漢政權
蜀漢政權,雖然名為漢室朝廷,但實際上是地方政權,並不能代表漢室王朝。當時三國鼎立,曹丕篡漢改魏,漢室正統已經被廢止,蜀漢政權只是東漢王朝的分支延續。
劉禪,小名阿斗,乃劉備之子,是蜀漢政權的第二任亦是末代皇帝。劉禪出生後時多遭難,幸虧趙雲相救才得以保其周全。劉禪初登大寶時拜諸葛亮為亞父,軍國大事全憑諸葛亮決定,但之後聽信佞臣讒言,導致諸葛亮的一次北伐失敗。諸葛亮去世後,劉禪無力主持朝政,導致宦官專政,國力漸衰,最終被魏國征伐,劉禪投降,蜀漢滅亡。蜀漢滅亡後,劉禪被魏國挾持洛陽居住,被封為安樂公,一次在宴會上說出了遺臭萬年的一句話——此間樂不思蜀。於公元271年去世,享年64歲。
劉協與東漢政權
東漢末年,漢室衰微,群雄並起,戰亂紛飛,名不聊生。先是十常侍惑亂朝綱,導致黃巢起義,其後董卓把持朝政,後又被曹操把持。期間整個東漢末年漢室王朝都被當時的諸侯玩弄於鼓掌,漢朝雖然被各方勢力把持,但仍舊為正統,各方諸侯依舊名義上遵從漢室王朝政令,接受漢室王朝的冊封。關羽終其一生都以漢壽亭侯自稱,可見東漢正統冊封的是各方都承認的,有其冊封才名正言順。
劉協,即漢獻帝,字伯和,是漢靈帝次子,亦是東漢最後一任皇帝。由於東漢末年,朝綱混亂,諸侯並起,各方勢力的不斷崛起,逐漸對漢室王朝不聽令。使得劉協這個皇帝有名無實。董卓把持朝政時,劉協沒有任何話語權,名為皇帝,實為傀儡,而行皇帝之權的是董卓,此時劉協沒有半點皇帝的尊嚴。其後董卓被滅,劉協被曹操挾持許昌,成為曹操手中的棋子,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施政的是曹操,但是以劉協的名義頒佈的,劉協有了皇帝的部分尊嚴。曹操死後,曹丕廢漢改魏,被迫禪位於曹丕,封為安陽公。次年劉協壽終正寢,享年54歲。曹操把持朝政時,劉協雖然為傀儡,但終其一生曹操都不敢進一步稱帝,在曹操內心深處,是認可劉協的正統地位,自己稱帝是武逆天下的。劉協被曹操挾持時,不甘與做傀儡,做衣帶詔,令董乘等人設法誅殺曹操,後暴露,董承等人被曹操誅殺,但始作俑者劉協卻不敢動分毫。
透過對劉禪及劉協的初步認識,可以看出,劉協是佔據絕對優勢的,其原因去下:
1、從正統地位上看,劉協為漢室正統,名正言順東漢末年各方勢力都遵從劉協為帝的漢室政令;劉禪僅僅為地方割據實力蜀漢的皇帝,雖然名為漢室後裔,卻不被承認。東漢末年蜀漢未建立前,劉協是君,劉禪是臣,他倆不是一個級別的!
2、從實力上看,劉協為漢室正統,天下諸侯都遵從其召令,並且有曹操這種超級梟雄做後盾;劉禪僅僅有蜀漢一方勢力,並且多次北伐導致國力衰微。劉協沒有被廢前,劉禪(劉備)的所有勢力名義上都歸屬劉協,劉協可以以皇帝名義召集天下兵馬討伐劉禪(劉備),劉禪卻沒有這樣的號召力,更調動不了天下人。
3、從雙方個人角度看,劉協雖然是各諸侯的傀儡,但仍想著匡扶漢室,親自主政,有皇帝還有的氣質;反觀劉禪,不能維持朝政,只知享樂,更有甚者,樂不思蜀,沒有奪回家園的勇氣,實際上是扶不起的阿斗。
-
8 # 勇者子龍
首先,我要糾正一下這個標題的一個錯誤,還請諒解!劉禪而不是劉嬋!
劉協的一生是在膽戰心驚和威逼脅迫中度過的,他老爹留給他的是個爛攤子!他是漢朝最後一個皇帝,最後還沒有善終!而劉禪雖說是庸主,他老爹給他的比劉協要好百倍,雖然沒能保住劉備和諸葛等人辛苦建立的基業實屬遺憾!但是最後還落了個山羊公的封號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不說,還讓司馬昭對他放心的撒手而去,你說厲害不厲害!絕對不是傻人有傻福這麼簡單的說法。在那個紛亂的三國時代能夠善終的有幾個?‘樂不思蜀’放在那個時代應該是一種大智若愚的體現吧。
反觀劉協,即使他也想若愚一下,但是阿蠻可能沒有司馬好說話吧!也不會給他機會的!
-
9 # 歷史學員
被嚇壞的漢獻帝
劉協並非一開始就是無氣節之人。年輕氣盛時,劉協也十分不滿成為傀儡皇帝。
建安五年,劉協就因為不滿曹操大權獨攬,暗下衣帶詔,令車騎將軍董承設法誅殺曹操。可惜計謀敗露,董承被殺,就連懷有身孕的董貴人也被絞死。
這一下可把劉協嚇壞了,不曾想曹操竟然是如此殘忍之人。“若非自己是皇帝,估計早被曹操殺了吧!”漢獻帝估計這麼想。
建安十九年,伏皇后請求其父伏完誅殺曹操。不料計劃再次暴露。伏氏宗族百餘人被處死。
經過這幾次事件,漢獻帝劉協的氣節被嚇得一點不剩,再也不敢反抗曹魏。
漢獻帝的禪位在《三國演義》中,記載有各種曹丕欺負劉協、強行要求禪讓之事。但是在《三國志》中對禪讓一事的記載卻完全相反。
據《三國志》記載,自知大勢已去的劉協屢次下達詔令,要求曹丕接受禪讓。更是將玉璽直接送到曹丕面前。
見曹丕不肯接受,漢獻帝劉協又開始稱讚曹魏的功德。吹噓曹魏繼漢是順天承命,甚至把堯舜之事都搬了出來,說自己要歸隱將皇位傳給曹丕。
曹丕最後“迫不得已”才接受了皇位。可見被曹操“教化”過後,為保自身安危的劉協也並非一個有氣節之人。(注:《三國志》亦有美化曹魏的嫌疑)
樂不思蜀的劉禪關於劉禪大智若愚,故意裝傻之事,並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的。僅從《三國志》的記載看來,劉禪就是個沒啥氣節的人。
根據《三國志.後主傳》記載:劉禪投降鄧艾時,獻上降書。降書之中劉禪言語卑微至極,毫無尊嚴可言。
抄錄一段“天威即震,人鬼鬼能之數,怖駭王師,神武所次,敢不革面,順以從命。”
翻譯過來就是,天子的威嚴已經震懾天地,人鬼都應屈服。如今王師到來,我哪敢不洗心革面,俯首稱臣。
話語之中,毫無氣節。
另外除降書外,劉禪更是把自己綁起來,抬著棺材到鄧艾營中祈求饒命。賈充聽說後嘆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用諸葛亮的話來說就是:“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看到這些,你還覺得劉禪是大智若愚,裝瘋賣傻嗎?
-
10 # 史東風
雖皆亡國之君但都善終。他倆級別本就不同,一個天子,一個諸侯,亡國後劉協封公,阿斗封侯,當然山羊公比阿斗級別高多了!
-
11 # 江湖小曉生
導語:漢獻帝劉協是東漢最後一位皇帝,他的哥哥劉辯被董卓廢除以後,他被董卓立為大漢天子。這位天子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用來紀年比較方便,我們看三國裡都是建安多少年,那就是他的年號,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皇帝的作用。季漢後主劉禪是季漢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他老爸是著名的漢昭烈帝劉備。劉禪是正兒八經的實權皇帝,地盤雖然只有益州一隅,卻沒有任何人可以架空劉禪。他做了41年皇帝,有30年左右是真正掌權的,著實不易。
要我說這兩個人根本就沒有可比性,一個是傀儡皇帝,一個是實權皇帝,本質上有著很明顯的區別。曹丕篡位以後,封漢獻帝為山陽公,這可把漢獻帝給樂壞了。在漢獻帝眼裡,做一個村長都比做他這個皇帝強,所以連忙把倆女兒送給了曹丕做小妾。
01漢獻帝沒有自由,沒有權力,一輩子就是個擺設。漢獻帝劉協的一生其實是比較可憐的,按照董卓的說法,這孩子比劉辯聰明,將來能夠將漢朝發揚光大。
二月,太祖進軍討破之,斬闢、邵等,儀及其眾皆降。天子拜太祖建德將軍,夏六月,遷鎮東將軍,封費亭侯。秋七月,楊奉、韓暹以天子還洛陽,奉別屯梁。太祖遂至洛陽,衛京都,暹遁走。天子假太祖節鉞,錄尚書事。洛陽殘破,董昭等勸太祖都許。九月,車駕出轘轅而東,以太祖為大將軍,封武平侯。自天子西遷,朝廷日亂,至是宗廟社稷制度始立。---《三國志》
董卓真的有這麼好心嗎?所以在我看來,因為劉協比劉辯更加好控制,所以才會得到董卓的提攜,劉協上臺,純粹就是因為董卓的私心。
不過當時劉辯被毒死了,劉協這個漢獻帝也就被大家給認可了。此後董卓被殺,李傕郭汜就更不把漢獻帝放在眼裡了,他們隨意出入皇帝宮殿,淫亂後宮,無惡不作。
漢獻帝在飽受欺凌中,度過了淒涼的童年,直到他遇到了曹操,似乎才有了撥雲見日的局面。曹操對漢獻帝的生活一直都很照顧,不過時間長了漢獻帝也發現了一個問題,曹操壓根就不給漢獻帝任何權力。作為大漢朝的皇帝,無法行使自己的權力,甚至連出宮都沒有資格。只能被摁在宮中每天上朝下朝,所有的意見都無法發表。整個大漢朝都交給了曹操,曹操自然是比較樂意的,可是時間長了漢獻帝自己就很鬱悶了。所以他打算從曹操手裡奪權,那麼多人才之所以投靠曹操,漢獻帝認為這是看在他這個皇帝的面子上。結果這幫人才沒有幾個願意為漢獻帝出頭的,甚至連漢獻帝的老婆孩子,被曹操給殺了,漢獻帝都無可奈何。
這樣的天子,真的是夠窩囊的,當董貴妃和尚未出生的孩子被殺死的時候,漢獻帝連求情的能力都沒有,當伏皇后被拖走殺掉的時候,漢獻帝只說自己還不知道能活到什麼時候。
由此可見,漢獻帝在曹操那兒是一點人權都沒有的,保護家人是任何一個普通人的基本權利,但是漢獻帝沒有。
02劉禪擁有實權,真正掌控帝國未來,這輩子值了。劉備辛苦了幾十年,終於建立了季漢帝國,因為據說漢獻帝被曹丕殺了,曹丕篡位登基,這使得蜀中將士們推舉劉備為皇帝,延續大漢王朝的血脈。
及即尊號,冊曰“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若曰:太子禪,朕遭漢運艱難,賊臣篡盜,社稷無主,格人群正,以天明命,朕繼大統。今以禪為皇太子,以承宗廟,祗肅社稷。使使持節丞相亮授印綬,敬聽師傅,行一物而三善皆得焉,可不勉與”三年夏四月,先主殂於永安宮。五月,後主襲位於成都,時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是歲魏黃初四年也。---《三國志》
劉備只做了兩年皇帝,因為伐吳失敗,導致季漢王朝岌岌可危。劉禪是在這種情況下,接任了皇位。
運氣好的是,劉禪遇上了諸葛亮。在諸葛亮的努力之下,季漢王朝並沒有在混亂中滅亡,而是換了一種生存方式逐漸趨於穩定。
雖然沒有過去那種規模了,可是勉強還是可以維持住的,畢竟益州是天下最大的三個州之一,而且山川天塹作為天然屏障,這是劉禪最幸運的地方。
諸葛亮經營季漢12年,終於因為勞累過度而去世,劉禪這個時候算是真正親政了。很多人認為劉禪沒什麼能力,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不是劉禪沒有能力,是劉禪的父親劉備、相父諸葛亮這些人實在是太有能力了,所以完全掩蓋了劉禪的能力。這幫人都是三國最閃亮的明星,劉禪自然要暗淡很多。一個沒有能力的人,能夠執掌季漢30年大權?這簡直是在開玩笑。劉禪的能力雖然沒有那麼突出,但是在三國君主當中,那也是比較出色的了。至少曹魏和東吳都發生了權臣亂政的局面,而季漢在劉禪手裡,從始至終都沒有權臣篡權奪位的情況出現。劉禪掌握大權以後,任用蔣琬、費禕、董允等治理朝政,後期將軍權交託給諸葛亮的傳人姜維,勉強維持住了季漢的局面。最終季漢王朝挺過了43個年頭,我認為這一路走來,沒有點本事,是根本做不到的。
03劉協是山陽公,劉禪是安樂公,結局差不多,心態差太多。很多人聽聞樂不思蜀的故事,認為劉禪是個沒心沒肺的傢伙,居然因為貪圖舒適的生活,忘記了國破家亡的事情。
黃初元年十一月癸酉,以河內之山陽邑萬戶奉漢帝為山陽公,行漢正朔,以天子之禮郊祭,上書不稱臣,京都有事於太廟,致胙。封公之四子為列侯。追尊皇祖太王曰太皇帝,考武王曰武皇帝,尊王太后曰皇太后。賜男子爵人一級,為父後及孝悌力田人二級。以漢諸侯王為崇德侯,列侯為關中侯。---《三國志》
其實相比較而言,劉禪這麼做就太正常不過了。劉禪心裡是苦悶的,那麼好的江山被人奪走,自己淪為階下囚,這有什麼好高興的呢?
但是劉禪必須要做出一定的姿態來,表現得十分沒心沒肺,這樣才能躲過司馬昭的疑心。不需要能力嗎?當然是需要的。反觀漢獻帝劉協,他被封為了山陽公,可以說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候。因為他可以在自己的地盤上擁有真正的權力,比他做皇帝的時候,要幸福若干倍。在這種情況下劉協甚至高興地把自己的倆女兒送給曹丕,以此表示自己對曹丕的感謝。曹丕篡漢,對大漢是不幸,但是對劉協個人來說,其實是幸事。兩個人雖然都被封為了公,可是這兩個人的心境,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劉禪是得而復失,劉協是失而復得,劉禪自然是滿心失落卻要強顏歡笑,而劉協是發自肺腑地大笑。
總結:劉家宗室無人出頭,這是漢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三國前期,劉家宗室依舊掌握著天下重要的地方,比如說揚州牧劉繇、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璋、幽州牧劉虞等,這些都是老劉家的宗室,他們全都是手握重權的封疆大吏。
可是在面對董卓亂政的時候,這些宗室沒有一個站出來要為天子說兩句話的。每個人只顧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結果導致大漢江山被人篡奪,劉家這幫不團結的宗室一個個被人給消滅。
過秦論中的道理其實每個人都懂,但是人類最大的悲哀,那就是從來不會在教訓中學到任何經驗。唯一為老劉家挺身而出的,居然是一個落魄的劉家子孫劉備,豈不可笑?
參考資料:《三國志》
-
12 # 困得睡不著先生
劉禪沒有大才,其實劉禪繼位的時候蜀國不是巔峰自了,自己老爹浪的差不多了,還有就是五虎將相繼離世,沒有能力強的將軍,自己父親巔峰時代都沒有一統天下,何況後期的蜀國軍力已經大不如前,蜀國最終被滅也不能全讓劉禪背鍋,但是相比漢帝一窮二白的實力想恢復漢室劉禪差有點多啊。
漢獻帝劉協從繼位開始就一直是傀儡,他還有想恢復漢室天下的想法,足以見志向不小,只是相比劉禪自己一點實權沒有,可以說自己走的路堪稱最艱難之路,何況面對的對手是曹操這樣的對手,自己還能苦苦支撐苟活,我覺得這個人的比劉禪要上進,只可惜雖然名為皇帝但境遇相比劉禪差太多,不能翻身是為正常!
在三國裡,劉阿斗(劉備之子劉嬋)擁有諸葛亮這樣的謀臣,坐擁的川蜀之地物產豐饒,同時也有著百萬雄兵,但他不僅沒有在戰爭中打出任何效果,反而最後被魏華人抓走,留下了一句“此間樂,不思蜀”遺臭千年。
但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還真不是。從以下幾點我們就可以看出,劉嬋其實是史上少有的大氣政治家。
劉嬋知人善任、善於納諫
一封“出師表”讓世人記住了諸葛亮為國捨身入死、嘔心瀝血,看到了諸葛亮對劉嬋事無鉅細的諄諄教誨。卻忽視了作為天子的劉嬋,在這份君臣關係中的“委曲求全”。
公元223年,劉備白帝託孤時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這句話在擁有上帝視角的我們看來,是劉備對幾十年老夥伴的充分信任;於當前處境的諸葛亮,也是被充分信任的感激和感動;但對於剛剛登上皇位的劉嬋來說,這份遺囑實則是一份莫大的威脅,只要諸葛亮在一天,劉嬋的位置就隨時可能被取代。
自古少主與重臣,常常彼此算計權謀,最終不是君主在猜忌中幹掉臣子,就是臣子野心勃勃幹掉了國君。
有人可能會說了,劉嬋自己什麼都不會,當然得聽諸葛亮的了。事實上,劉禪不僅有肚量,而且很有頭腦。
史載:劉備生前,諸葛亮曾感嘆劉禪“非常聰明,超過人們的期望”。《晉書李密傳》中也有載,李密認為劉禪作為國君,可與春秋首霸齊桓公相比,齊桓公得管仲而成霸業,劉禪得諸葛亮而與強魏抗衡。
劉禪繼位不過短短五年時間,務農殖穀,閉關息民, 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同時與東吳重修舊好,從接連的戰事中恢復元氣,使危機四伏的蜀漢政權走出低谷。
在諸葛亮急於北伐時,劉禪清楚認識到實力懸殊,曾規勸說:
“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
儘管諸葛亮置自己的規勸與不顧,但北伐決議一旦形成,劉禪還是全力支援諸葛亮的北伐。諸葛亮死後,劉禪馬上停止了空耗國力、勞民傷財的北伐。
諸葛亮去世後,深受丞相位置影響的劉嬋立即下令廢除丞相的位置,將諸葛亮生前的權利劃分,先後讓,蔣琬,姜維等人擔當要職,從此將蜀國的大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直至蜀國滅亡。
這點可以看出劉嬋並不傻,諸葛亮在時,他用人不疑言聽計從。諸葛亮不在後,他深知此位置的重要性,但世上再無第二個諸葛亮,所以他將諸葛亮之前的權利劃分給不同的人,確保大權能握在自己手中。
劉禪不僅分析問題有頭腦,而且處理問題也很果斷。
劉琰之妻胡氏入賀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劉琰的猜疑,導致了惡性事件。劉禪以此為鑑,馬上廢除了大臣妻子母親宮廷朝賀的禮節,避免危機的發生。
關鍵時候,他總能做出對的安排。
總的來說,能在蜀國將相凋零的情況下、吳魏兩大國虎視眈眈的夾縫中,依舊執政超過了40年,諸葛亮逝世後獨自治理朝政30年,單憑這一點就說明劉嬋作為君主一點也不簡單!
漢獻帝劉協的名字,再次出現在大家面前。
他貴為皇帝,卻半生被人挾持,成為一名身不由己的傀儡;
他淪為傀儡,卻不甘命運的捉弄,一再發出微弱而堅決的抗爭。
周星馳扮演的尹天仇在《喜劇之王》中向著大海呼喊:“努力!奮鬥”這是一個小人物的抗爭。200年,劉協暗下“衣帶詔”,密謀誅殺曹操,奪回權位,這是一個大人物的抗爭。歷史也許不會記住每一個人的名字,但一定會記得每份抗爭。
-
13 # 飛哥哥開車
劉禪沒有大才,其實劉禪繼位的時候蜀國不是巔峰了,自己老爹浪的差不多了,還有就是五虎將相繼離世,沒有能力強的將軍,自己父親巔峰時代都沒有一統天下,何況後期的蜀國軍力已經大不如前,蜀國最終被滅也不能全讓劉禪背鍋,但是相比漢帝一窮二白的實力想恢復漢室劉禪差有點多啊。
漢獻帝劉協從繼位開始就一直是傀儡,他還有想恢復漢室天下的想法,足以見志向不小,只是相比劉禪自己一點實權沒有,可以說自己走的路堪稱最艱難之路,何況面對的對手是曹操這樣的對手,自己還能苦苦支撐苟活,我覺得這個人的比劉禪要上進,只可惜雖然名為皇帝但境遇相比劉禪差太多,不能翻身是為正常!
-
14 # 高啟龍
謀略才能劉禪比不上劉協,當時劉協沒有實權根本沒有機會展現他的才能。而劉禪卻把先主劉備打下來的江山送給曹魏,沒能把蜀國發展起來。所以說“扶不起的阿斗
-
15 # 歷史小卒子
但在大家的常規印象,漢獻帝當了30年的傀儡。董卓廢黜少帝劉辯,董卓驚駕,怕秋後算帳,所以,換帝,劉協有帝位,沒有帝權,先期是董卓專權,後期又是曹操挾持,挾天子以令諸侯典故的由來。魏王府是朝廷的權利中心,一切國家大事都掌握在曹操手中,曹操把三個女兒送入後宮,伏皇后被弒,立小女兒節為皇后,這樣的皇帝如行屍走肉,改朝換代,曹丕封劉協為山陽公,對劉協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蜀國建立43年,劉禪在位40年。又名阿斗,兩個典故,扶不起的阿斗 ,樂不思蜀講的就是他。在百姓的心目中,劉禪是反面教材,所以,劉協與劉禪不能相比。關於這位在位四十年的皇帝,爭議十分巨大,有人講此人昏庸,有人講此人高明,褒貶不一。
我今天來談下我的看法。
首先,在古代,能穩坐皇帝之位四十年的,而且是有實權的皇帝,絕對不會是一個扶不起的人物,相反,他應該還有過人的能力和用人眼光。能讓諸葛亮,姜維等人的忠心輔佐,還有君臣關係處理得也非常棒 ,自古以來,少年君主與託孤重臣能和睦相處的事例少之又少,劉禪和諸葛亮便是其中之一,這種關係不是可以單方面維持的,諸葛亮雖手握大權卻謹記臣子之道,這時,他是做下一個曹操還是做一個忠臣,完全就是一念之間,劉禪似乎沒有絲毫的懷疑(至少表面上沒有),相反對諸葛亮事之如父,這一點不得不佩服劉禪。
其次,劉禪在諸葛亮死後,將權利一分為二(兵權,政權),交由費禕蔣琬二人,一人主管兵權副管政權,另一人反之。制衡權利的手段比較高明。雖然執政末期寵信宦官,但是權利還是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沒有絲毫放權的跡象。
後來,由於實力懸殊,諸葛瞻戰敗,蜀國滅亡,劉禪也留下來了個樂不思蜀的“美名”,出城投降也儲存了蜀漢百姓的性命安全。
歷史大江滔滔東去,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16 # 大愛無恨劉成軍
這要看怎麼比?從哪一個角度來比。如果是比政治地位,當然是漢獻帝要高上一籌,因為漢獻帝是整個大漢朝廷的皇帝;而劉禪只是地方政權的皇帝。同為皇帝,但是歷史地位卻不可同日而語。
要是論聰明智慧,兩個人倒是有得一拼。漢獻帝屬於聰明機智型的;而劉禪屬於大智若愚型的。為什麼說漢獻帝是聰明機智型的?《三國演義》第三回《議溫明董卓叱丁原、饋金珠李肅說呂布》中有描寫:
車駕行不到數里,忽見旌旗蔽日,塵土遮天,一枝人馬到來。百官失色,帝亦大驚。袁紹驟馬出問何人。繡旗影裡,一將飛出,厲聲問:“天子何在?”帝戰慄不能言。陳留王勒馬向前叱曰:“來者何人?”卓曰:“西涼刺史董卓也。”陳留王曰:“汝來保駕耶?汝來劫駕耶?”卓應曰:“特來保駕。”陳留王曰:“既來保駕,天子在此,何不下馬?”卓大驚,慌忙下馬,拜於道左。陳留王以言撫慰董卓,自初至終,並無失語。卓暗奇之,已懷廢立之意。
上面所說的陳留王就是後來的漢獻帝。在強勢的董卓面前,陳留王言語道斷十分得體,落落大方,以至於董卓產生了廢立之意。而且不久的將來,董卓就真的立陳留王為帝,就是大家熟悉的漢獻帝。
在遇到地方軍閥時,少帝劉辨早已嚇得戰戰兢兢不敢言語,全靠陳留王出來應對。由此可見,陳留王之聰明機智。
不過,董卓也真的很奇葩。董卓有稱帝的野心,而提前立一個聰明機智的皇帝,這不是給自己的稱帝之路設定障礙嗎?劉協也很奇葩,當了皇帝也後,就一改往日這種機智勇敢的風格,也變得唯唯諾諾、言不由衷了。這是不是我們常說的“高處不勝寒?”還是漢朝真的氣數已盡?漢獻帝如果從一開始就保持著皇帝的威嚴,以自己的聰明機智實行乾綱獨斷,還是能夠鎮的住百官的。從當時的情況來看,以董卓的專橫跋扈對皇帝也不敢當面不恭。看來,漢獻帝的聰明也不過是“小聰明”而已。
董卓保駕回京以後,就實施了廢立之事,立陳留王劉協為漢獻帝。從此以後,漢獻帝就正式走上了政治舞臺。不過,漢獻帝在董卓期間如履薄冰,對董卓唯唯諾諾;在李傕和郭汜期間戰戰兢兢,對李郭二人無所不從;在曹操期間如臨深淵,在曹操面前哆哆嗦嗦。漢獻帝沒有一天是昂首挺胸,發號施令的。一直到禪讓帝位給曹丕,漢獻帝被曹丕封為“山陽公”,才可以在自己的封地揚眉吐氣,有了點君主的氣勢。
為什麼說劉禪同學是大智若愚型的呢?因為:
第一、劉禪與諸葛亮的長期合作相處,創造了歷史上少有的幼主和權臣和諧相處的記錄。劉禪和諸葛亮和諧相處二十多年,無論是軍國大事還是劉禪的私事,劉禪都有相應的發言權。這其中當然有諸葛亮忠心耿耿的緣故,而劉禪的善於周旋也功不可沒。劉禪的難得糊塗,劉禪的安分守己都是至關重要的。
第二、劉禪在諸葛亮去世以後,一反傻傻呼呼的常態,而迅速掌控局面,並且對東吳也保持著應有的警惕,使得政權穩定,社會安定,也著實不易。劉禪在諸葛亮去世時,第一時間到東吳報喪,並探清東吳陳兵邊境的原因,使得東吳不敢輕舉妄動,表現出難得的成熟和大智慧。
第三、劉禪審時度勢,在投降曹魏以後,又及時認清現實,做到了明哲保身。應該是劉禪的一系列的言行,使得蜀漢百姓和劉氏宗族的損失降到最低。尤其是他“樂不思蜀”的闡述,更是政治鬥爭藝術爐火純青的證明。
漢獻帝和劉禪一個是聰明機智,一個是大智若愚。因此也造成了他們不同的處境。
漢獻帝的處境:危如累卵,常常處於被欺凌、被挾持、被打壓、被侮辱、被利用、被摧殘的境地。
跟漢獻帝相處時間最長的權臣曹操對漢獻帝是呼來喝去,甚至漢獻帝連自己的后妃都保護不了。漢獻帝完全就是曹操的一個工具,沒有絲毫皇帝的尊嚴和威儀。說白了,漢獻帝就是曹操手裡的一枚“橡皮章”而已。用的時候,就拿過來一蓋,不用就隨手扔在一邊。忠於漢室的大臣,曹操也是任意迫害,人身安全都沒有任何保障。
而劉禪的處境就與漢獻帝有天壤之別。諸葛亮所決策的大事,都要公開請示劉禪,在劉禪批准以後再實施。諸葛亮對劉禪也是恭恭敬敬,充分保證了劉禪的尊嚴和威儀。諸葛亮對劉禪一直都是扶持、教導、協助、鞭策而不是打壓、欺負和強迫。蜀漢的文武百官也沒有任何一個敢對劉禪不恭不忠的。
劉禪對諸葛亮以“相父”稱呼。這樣劉禪和諸葛亮在蜀漢臣民的眼中就如同一人。很多時候,劉禪即諸葛亮;諸葛亮即劉禪。兩個人如同一個人的分身。
而漢獻帝與曹操卻是搞得水火不容。普天之下,人人都知道,曹操是“漢賊”早晚要篡權;漢獻帝是傀儡,早晚要下臺。就這樣,血腥事件接連不斷。一些忠於漢獻帝的大臣也不是被公開殺害就是莫名其妙的死去。這其中不能不說,漢獻帝也是有責任的,當然曹操是主要原因。
漢獻帝和劉禪下臺以後,應該是漢獻帝的地位也要高於劉禪。漢獻帝被封為“山陽公”;劉禪被封為“安樂公”。雖然他們都是公爵,但是漢獻帝的“山陽公”是有自己的封地的。在山陽縣,漢獻帝享受的待遇跟君主是一樣的。這也是曹丕胸懷坦蕩而且寬廣包容的一面。而劉禪的“安樂公”只是個虛職,只享受生活待遇,但是沒有具體的封地。
漢獻帝和劉禪這兩朝末代皇帝,他們的歷史地位當然不是我等小民可以評估的。我們只知道,漢獻帝的皇帝生涯是坎坷不平、歷盡艱辛甚至是朝不保夕的;劉禪的皇帝生涯則順利太平的多,劉禪同學的一生是享受安樂生活的一生。
-
17 # 無懶不賀zzj
咱先把題目上的人名搞清楚!提問者應該是問的是劉備的兒子劉禪吧?這“劉嬋(讀嬋)”是何許人,恕孤陋寡聞,能和漢獻帝劉協作比較的,好像是沒有吧?
(劉禪劇照)
劉禪比劉協強的多。
第一:劉禪是他爹劉備給傳的位,不像劉協是被狼子野心的董卓強行摁在皇帝寶座上的。
第二:忠心無劉備的臣屬也都忠於劉禪,包括輔政的諸葛亮。不像劉協的丞相曹操,帶兵闖入後宮,公然把劉協的老婆正宮的皇后抓走殺害。
第三:劉禪雖然不管多少事,但那是有人替他管,先有諸葛亮,後有蔣琬、費禕、董允,他要是想管事,也能伸進手去。而劉協卻完全是個傀儡,連自己皇宮內都佈滿了曹操的人,監視著他的一舉一動。
第四:劉禪和劉協都算亡國之君,但劉禪還享受了30年的榮華富貴,劉協卻是戰戰兢兢的受了30年活罪。
所以比較起來,劉禪比劉協有福氣,特別是比劉協有個好爹。
-
18 # 旭輝77397
說到孝懷皇帝劉禪與漢獻帝劉協兩位皇帝,就會令人不由自主想起出自劉禪之口的:“樂不思蜀"這句話,以及世人對劉禪並不準確的評價:“扶不起的阿斗。"
眾所周知,劉禪是蜀國的開國皇帝昭烈皇帝劉備的二兒子,按古時中國的傳統,劉備應立長子劉封繼承皇位才符合繼承製,但劉備何故不立長子劉封為他的繼承人呢?
原因有二:
原因之一,也是主要原因,劉封不是劉備的親生兒,劉封原姓寇,叫寇封,被劉備收養後改名劉封。
而劉封作戰十分勇猛,帶領大軍,追隨諸葛亮、趙雲、張飛等人,逆流而上攻擊益州,所到之處攻無不克。益州戰事結束後,劉備任命劉封為副軍中郎將。
原因之二、是劉封在襄樊之戰中,拒絕執行諸葛亮的調令,沒有出兵救關羽,且與大將孟達不合致其叛向魏國,而自己卻敗歸成都。
220年,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劉備以劉封拒絕救關羽一事,賜劉封死,令其自裁。
而諸葛亮對劉禪的評價甚高:“朝迋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且劉禪在位的四十年裡,有諸葛亮的輔助,蜀國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裕,軍隊能夠在諸葛亮的統率下數次北伐。雖未成功,但足可說明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是比較高的。
在《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當司馬昭得知姜維屯田沓中的訊息後,料到蜀國君臣之間己出現了隔閡。於是,便令魏兵人馬,兵分兩路攻打蜀國。劉禪因京城守軍有限,在先後兩次召集眾大臣商議之後,決定投降。
在不少人眼裡劉禪的此舉,是無能的表現,但筆者的觀點是,劉禪此時的表現是“天資仁敏的表現。”
我們可從反對劉禪投降的劉禪之子北地王劉諶父子倆當時的一段對話中可覷出,話說劉諶聽說父親劉禪要投降,便從屏風後面衝出來,呵斥譙周道:“從古至今,哪有投降的天子!"劉禪說到:“大臣們都主張投降,只有你憑血氣之勇,想看成都血流成河嗎?"
從劉禪的這番話,不難明白,劉禪不忍心成都的百姓遭到魏兵屠殺。這也驗證了諸葛亮對劉禪“天資仁敏,愛德下士。"這句話的評價。
為此,筆者認為,劉禪在危急關頭,做出投降魏兵的決定沒有錯,他不僅保住了自己的命,更重要的是他使千千萬萬的無辜百姓免遭戰火屠戮。所以,世人的一句“扶不起的阿斗"是對劉禪的悟解和不恭。
接下來,我們再議東漢未代皇帝漢獻帝劉協。
劉協能成為皇帝得感謝以救駕而自居有功的董卓,是董卓感到他有帝王風彩,而廢了劉辯而立了他劉協。董卓後被呂布等人誅殺後,劉協又被曹操控制。
劉協只是曹操擁立的傀儡,一張可供操縱的政治王牌而己,對漢末三國的歷史程序而言,他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為此,筆者的觀點是,劉禪與劉協比較起來,劉禪要佔上風。
-
19 # 流愚-
劉禪是割據政權的皇帝,劉協是傀儡皇帝。劉禪時期蜀漢整體都要比魏吳弱,這是天生沒有辦法的。劉協前期在位時天下大半還是尊漢室的。只是劉協沒有抓住機會翻盤。手中無人無兵可用。
回覆列表
劉禪與漢獻帝劉協,根本無法放在一起比較。
首先,儘管兩個人都是皇帝,卻是天地之差。漢獻帝是漢朝的皇帝,普天下的臣民都是承認的。而劉禪只是偏安一隅‘,三國之一蜀漢的皇帝。
其次,劉禪與漢獻帝他們所處的年代環境,有天地之差。漢獻帝是董卓進洛陽篡權時,廢除了漢少帝,立只有九歲左右的劉協為漢獻帝的。
公元196年,被時任兗州牧的曹操迎奉到了許都,從此,曹操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到公元220年,漢獻帝被迫禪位與曹丕,從此漢朝滅亡。漢獻帝做了一生傀儡皇帝,儘管心有不甘,卻沒有翻身的機會與能力。
劉禪卻不同,他是繼承了父親劉備的基業,包括劉備留下的一幫班子,如諸葛亮等,使其政權相對穩定。通俗的說,劉禪是個富二代。
但從他在位四十多年來看,不失是一位仁和寬厚的明君。起碼比起魏國,吳國的富二代皇帝要強的多。
漢獻帝后來被封山陽公後,歸於民間,與民同樂,據說懸壺濟世,深得百姓愛戴。以此看來,漢獻帝也是心地善良仁厚的人,只是沒有遇到劉禪那樣的機會。或者說,沒有遇到好的年代,沒有向劉禪那樣勵志創業的爹。
雖然劉禪最後不戰而降晉,卻也是為了保全百姓利益,大智如愚的體現。從做皇帝的經歷來說,劉禪是值得稱讚的。但是,如果漢獻帝有劉禪那樣的條件繼承基業,也能是位不錯的皇帝。
歷史的海洋,不光有秦皇漢武驚濤拍岸的成功,也有漢獻帝劉協和劉禪這些晶瑩的浪花。不過,終是東逝去,哪有高低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