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嚴紅軍
-
2 # 豆豆and豆媽成長記
大部分的爸爸媽媽選擇在孩子3歲的時候,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因此,3歲成了很多孩子的成長分水嶺,Ta將離開家人的懷抱,去獨立面對自己人生的第一個朋友圈。擔心、害怕甚至是恐懼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要想孩子快速度過入院交流並適應幼兒園生活,家長必須做足準備。
要想孩子不焦慮,首先大人得不焦慮。因為,負面情緒最易感染人。孩子感受到你的緊張,Ta也就會緊張。孩子看到你想哭,Ta勢必也想哭。所以大人的情緒非常重要。我們得時刻告訴自己:我的孩子非常棒,Ta一定可以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安全度過分離焦慮期。
在寶寶入園之前,家長就需要開始準備。比如:
一、幫助孩子養成有規律的作息時間,養成午睡的習慣。
二、提前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比如,自己穿衣服褲子襪子等。
三、多帶孩子去幼兒園玩耍,讓孩子對入園形成積極的期待。
還有一點最重要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繪本閱讀。藉助繪本,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比如:
《幼兒園我來啦》這本書非常簡單,卻意義非凡,特別適合低齡段的孩子閱讀。還有《我愛幼兒園》、《湯姆上幼兒園》、《魔法親親》等。切記:孩子是沒有太多是非判斷能力的,基本上大人說什麼他就信什麼。所以,我們儘量給孩子正面的引導。告訴孩子幼兒園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
3 # 大大看客
首先,先確定是父母分離焦慮,還是孩子分離焦慮,現在的父母從孩子出生就在孩子身邊,從來沒讓孩子離開過自己,所以父母的內心也會捨不得孩子,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吃穿冷暖,小編也見過,一個孩子去幼兒園,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來送孩子,甚至孩子還沒哭,媽媽和奶奶已經先哭了,這種就是父母的分離焦慮了,父母有這樣的情緒,更促使孩子的分離焦慮,所以如果想快速度過分離焦慮,父母的態度一定要擺正好,要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去引導孩子,不要讓負面情緒影響孩子。
之後,父母可以提前讓孩子做一些入園的準備工作
一、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等等
二、培養孩子合適的作息時間,培養孩子午睡的習慣
最重要的,幫助孩子快速度過分離焦慮,父母一定要忍住自己的負面情緒,給孩子一個積極向上的情緒,正面引導孩子,幼兒園可以交到很多的新朋友,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這樣才能快速的幫助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
4 # 斯諾兒特小妞詩詩媽
入園焦慮的確是一個讓人頭疼的事情。我的大女兒,兩歲9個月入園,之前我也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經常帶她去即將要上的幼兒園熟悉環境,看些幼兒園生活的繪本,經常向她描繪幼兒園大家一起上課、一起遊戲、一起在小床午睡多麼好玩美好……記得上學第一天,剛開始很愉快地我們揮手再見,當中途我去看的時候,教室裡哭聲一片,因為哭的小孩太多了,看見別人哭,她也跟著哭,想想當時,真是覺得太糟糕了。負責的老師是美術畢業剛分配回來的,也沒有經驗。就這一天,把孩子對幼兒園的美好全都泯滅了。緊跟著,天天到教室門口都不願意跟媽媽分手,天天都要哭一會兒鼻子,晚上做噩夢也是不上幼兒園,每天下午接小臉都因為擦眼淚揉的紅紅的。差不多一個月的光景,才適應。
後來痛定思痛,我也在想究竟如何才能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呢?觀察和了解了一些入園表現好的孩子,我發現他們都有共同點,即入園前的社交生活經歷都比較豐富,不像我們所生活的城市,親戚朋友少,同事平常也不太走動,孩子跟陌生人打交道太少,因此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就特別的沒有安全感。所以,我覺得平常有時間,要多帶孩子接觸接觸不同的環境,增強孩子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當然了,父母平常多陪伴孩子也很重要,如果是爺爺奶奶幫忙照看,每天也應該電話、影片和孩子聊天,分享孩子的幼兒園生活,也有助於緩解孩子的焦慮情緒。跟老師的溝通也很重要,將孩子各方面的特點可以跟老師說一說,有了老師有效的鼓勵和關心,孩子應該也能更快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
5 # 麥子家庭教育指導師
幫孩子營造熟悉的環境和作息時間
我們知道,孩子上幼兒園,要面對陌生的老師和同學,要面對不熟悉的環境和作息時間。可以從這個角度思考,怎樣幫助孩子。
比如,爸爸媽媽可以在入園前帶孩子去熟悉教室的環境,試著坐坐小椅子,上個衛生間。入園時,給孩子帶上一家全家福照片,貼在教室的牆壁上,孩子想看時可以看得到。還可以帶上孩子喜歡的小毯子或毛絨玩具,陪著孩子睡午覺,能減少對環境的陌生感。
父母跟老師聊天,營造友好親切的氛圍,孩子在旁邊看到,會更加信任老師。看看鄰居有沒有在同一個班的小朋友,放學後安排孩子們多在一起玩,讓孩子在班裡有好朋友,會大大緩解壓力。
在作息方面,可以考慮調整孩子在家的作息安排,儘量跟幼兒園一致。比如,中午有安靜時間,吃飯、睡覺時間跟幼兒園一致。孩子即使在家過了一個週末,節奏也沒變,再上幼兒園會更順利。
與孩子多交流,鼓勵他表達自我感受
還有一點也很關鍵,我個人喜歡時不時地問女兒在幼兒園的一天過得怎麼樣,有啥好玩的,有啥她不開心的。
多讓孩子練習表達自己的感受,鼓勵她說出自己的需求,如果可以的話滿足孩子的需要,這樣的話,孩子在幼兒園如果遇到困難,就有能力向老師求助,也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有時候孩子會說這一天中讓她得意、高興的事情,比如說她在班上回答問題是最快的。更多的時候她說的是負面的事情,她可能會說“今天是不開心的一天,因為某某老師沒有陪她下棋,但是陪了某某同學,說話不算數”。
透過聊天一來緩解了孩子在學校積累的負面情緒,二來也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集體生活,及時更新她的心理動向。
正面與孩子告別,不要“玩消失”
另外,還要注意照顧孩子與父母長時間分開的擔心。首先,送園的時候,你要跟孩子正面告別,讓孩子有心理預期。我們前面說過,2歲以後的孩子能理解父母離開和返回。千萬別玩消失,這樣孩子才會尤其擔心。
除了你跟孩子告別,最好要鼓勵孩子跟你說“再見”。因為這樣讓孩子有一種掌控感,覺得是自己跟父母說了再見,父母才走的。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更有勇氣面對新環境。
跟孩子約定什麼時間來接,也有技巧。如果你說,“媽媽下午5點來接你。”孩子沒有辦法理解5點是什麼時候。你可以說,“你在幼兒園吃完晚餐,媽媽就來接你。”一定要記住,說話算數,說了是媽媽來接就儘量由媽媽接,否則會失去孩子的信任。
當孩子已經表現出焦慮的時候,我們的處理方式非常重要。很多父母喜歡哄,說:“你看幼兒園多好啊,有那麼多玩具呢,家裡都沒有!”這樣的反應,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根本不瞭解自己。我們需要共情孩子,兩三歲的孩子語言能力和情緒識別能力可能還不夠,我們要幫助他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寶寶今天上幼兒園,中午睡不著覺,有些害怕,想媽媽了,是嗎?媽媽也想寶寶呀。”
更重要的是,你要解決自己的“分離焦慮”問題。很多媽媽自己孩子上幼兒園,自己比孩子更焦慮,這種情緒有可能“傳染”給孩子。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如果你經常教訓孩子:“你怎麼還不會自己吃飯?這樣上幼兒園可怎麼辦!” “你要大便都不會告訴大人,怎麼上幼兒園!” 孩子對“幼兒園”這件事產生恐懼,也就不奇怪了。
-
6 # 王大妞看世界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確實這個問題,讓媽媽們困惑,我寫
一篇《孩子又哭又鬧不願去幼兒園,用這個方法幫孩子度過入園焦慮期》的文章,在這裡我簡單說一下。
主要是用做親子游戲的方法,媽媽和孩子輪流做媽媽和孩子,表演在幼兒園門口的一幕。
媽媽演孩子的時候,要演的不願意去幼兒園,把這個球踢給孩子,看看孩子怎麼解決問題。
當然了,可以表演的十分誇張,把見過所有情況都表演一番。孩子會 透過做遊戲,知道去幼兒園是 他的責任,解決孩子的害怕心理,並對孩子進行指導。
家長和孩子做遊戲,增強孩子的智力,增強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還有很多的好處,我就不多說了。
-
7 # 奔跑吧孩子
1.提前準備悉環境,選定幼兒園後提前帶孩子熟悉環境,比如幼兒園做操或者課外活動的時候,領孩子去觀看,並且告訴孩子以後也要和這些小朋友一起玩。
2.給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告訴孩子要去幼兒園了,但爸爸媽媽依然是愛你的,每天都會在放學去按時接你,不是不要寶寶了,上幼兒園的孩子焦慮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怕自己被父母丟棄了,所以一定要告訴孩子去幼兒園只是去過一種集體生活,而不是父母不要你了。
3.可以給孩子看一些繪本來幫助孩子認知幼兒園。現在有很多緩解入園焦慮的繪本,比如《小阿力的大學校》,《阿文的小毯子》《湯姆上幼兒園》《魔法親親》《一口袋的吻》《小魔怪要上學》等,和孩子一起閱讀,認同孩子的情緒,給孩子最大的關愛。
-
8 # 江爸江媽江寶
由於現在快速的生活節奏,父母又都是雙職工,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又因為各方面的原因而不能幫忙帶孩子。越來越多的孩子兩歲就開始踏入幼兒園的校門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多事情還不能自理,對家長的依賴性又很強,進入幼兒園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入園焦慮症”,主要變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早上對起床抗拒,不想去幼兒園;入園時哭鬧,不肯放開爸爸媽媽的手;白天間歇性哭鬧,吃飯時候哭鬧;接園時哭鬧,就好似在幼兒園受了莫大的委屈。
2、在幼兒園表現特別乖巧,對老師言聽計從,回家後開始發洩各種情緒,哭鬧甚至出現打人等過激行為表達自己的不滿。
3、從不在幼兒園大便,這種現象應該是非常常見的。少數孩子甚至不在幼兒園小便,憋不住了只能尿褲子。更有甚者,在幼兒園不喝水不吃飯。
4、在幼兒園出現不明原因的肚子疼、頭疼、腹瀉等現象。
5、在幼兒園一直緊抓著老師的手不放,不跟小朋友們互動、溝通。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要麼就自己坐在角落裡沉默不語。
6、在幼兒園不能正常進行午睡,由於有午睡壓力,只能躺在小床上一動不動的裝睡,這樣就特別容易對睡眠產生不良影響。晚上睡得不踏實、做夢、說夢話。從幼兒園回來就開始睡,睡到半夜又醒了不肯睡了。生物鐘完全打亂,睡眠沒有絲毫規律可言,對家長和孩子而言都是嚴峻的考驗。
如何才能讓孩子不產生“入園焦慮症”,若有“入園焦慮症”又該如何消除呢?
1、首先送孩子去幼兒園的年齡最好不要早於三歲,三歲之前孩子好多事情還是不能自理的,不能自己吃飯,不能自己上廁所,看到別的小朋友都做得得心應手,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孩子就算到了三歲,還是不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生活自理能也沒有達到,那麼這種情況下也要考慮先不要著急把孩子送進幼兒園。送幼兒園之前要培養好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可以在沒有家長的情況下也可以獨立在幼兒園正常的學習、生活。
2、送孩子去幼兒園之前一定要選擇好去哪個幼兒園,最好是帶著孩子一起去多瞭解幾個幼兒園。三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喜好了,讓他參與到選幼兒園這件事情上來,選擇他自己喜歡的幼兒園,也可以為他的順利入園打下一個基礎。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跟一個平時一起玩的小夥伴一起去同一個幼兒園,這樣孩子心理上也會覺得有個熟悉的人陪伴。
3、送孩子去幼兒園之前一定要跟孩子溝通好,不要讓孩子覺得上幼兒園就是爸爸媽媽不喜歡他,不願意陪著他了。要讓他了解到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是會去幼兒園的,去幼兒園會有很多小朋友一起遊戲、學習。每天接孩子回到家裡也可以多跟孩子談論一下幼兒園裡面發生的趣事,讓孩子感覺到雖然爸爸媽媽沒有陪著他上幼兒園,但是很關心他在幼兒園的生活。
4、很多孩子出現了“入園焦慮症”,尤其在早上送的時候都是淚眼汪汪地抱著媽媽不肯撒手。這時候很多家長開始心軟,覺得是不是送孩子上幼兒園早了啊,孩子是不是不喜歡幼兒園啊。也就是說家長跟孩子一起出現了“入園焦慮症”。開始了今天送明天不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在家長這種不堅定的態度下,孩子很難消除“入園焦慮症”。
江寶在才上幼兒園的那一整個學期,早上都會眼淚汪汪的哭,還不大聲哭,就那麼默默的掉眼淚,抱著媽媽不放手。那段時間我也特別的揪心,甚至好多家長都勸孩子哭得這麼可憐,還是別送了。我首先跟老師進行了溝通,發現江寶只要在我們離開之後就不哭了,而且吃飯學習做遊戲樣樣表現都很好,還會教小朋友怎麼自己吃飯。瞭解到這個現象,我們就沒有產生過不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想法。在我們的堅持下,江寶也順利地適應了幼兒園生活,雖然送到幼兒園之後還是有點不開心,但是從來都不會說不去幼兒園這句話。
在孩子出現“入園焦慮症”之後,一定要堅持送孩子去幼兒園。要及時和老師溝通,其實孩子的適應能力比大人想象中要強很多。
5、用正能量的語言來影響孩子,告訴孩子:“你是大孩子了,需要去幼兒園感受一下怎麼和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相處。”多陪孩子聊天,尤其要傾聽孩子的心聲,與他交流今天老師帶他們玩的什麼遊戲,一日三餐吃了什麼樣的食物,是不是又交到了新的好朋友,是否又學會了一項新的技能。江寶幼兒園就會常組織很多的技能小競賽,穿衣服、繫鞋帶、收拾小床、珠心算、拼讀等等。孩子們在遊戲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的生活、學習技能,還增強了榮譽感。
6、要充分相信老師,不要送完孩子還在教室外悄悄觀察,讓孩子一直尋找家長的身影,同時也讓孩子很難跟老師建立信任。面對“入園焦慮症”的孩子家長可以採取早一點等在教室外接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愛。
-
9 # 晴天小太陽M
幼兒初入園經常有焦慮心理,主要是因為陌生的環境、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幼兒自理能力不足等造成的。老師要和家長合力緩解幼兒的焦慮症狀。
幼兒入園焦慮應對策略
(一)家長的應對策略
1.家長給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入園前家長要透過書報和實地參觀等方式讓孩子知曉幼兒園的生活方式,提前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最好既能讓孩子對幼兒園心生嚮往,又讓孩子為上幼兒園自己積極準備。切忌用上幼兒園來恐嚇孩子。同時家長自身做好心理準備,不要在與孩子告別時表現出過分不捨戓擔心,這些不良情緒常常會不自覺傳染給幼兒。
(二)幼兒園的應對策略
1.在入園時間安排上,可以循序漸進,讓孩子慢慢適應幼兒生活。為讓孩子儘快適應新環境,幼兒園可以在孩子正式開學前,安排幾次有趣親子活動,即讓孩子熟悉環境,也讓孩子儘早結識新同學。入園後可先上半日制,基本適應後再上全日制。
2.幼兒園配備有趣的玩具增加幼兒園的吸引力,讓孩子喜歡幼兒園,根據幼兒依戀的心理活動,帶自己喜歡的玩具,可以讓他們有心理安全感,也可以在玩玩具時促進他們同伴的交往。
(三)老師的應對策略
1.老師努力營造愉快的氛圍,主動安撫幼兒。幼兒入園後出現不良情緒,要及時給予安撫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和足夠的安全感。
2.設計愉快的遊戲和活動。老師在入園後暫時不必過分強調一日常規,應側重設計一些愉快的遊戲和活動,讓幼兒感受到幼兒園生活的樂趣,使他們漸漸喜歡上幼兒園。
3.促進同伴交往,讓孩子接納新環境。多項研究表明,兒童都具有強烈的被同伴接納和認可的歸屬需要,而這種需要只有透過同伴交往活動才能得到滿足。同伴關係良好戓同伴接納水平較高的幼兒,歸屬需要得到較好的滿足,其心理健康狀況較發了,發生焦慮的可能性也較小。
最終,在幼兒園老師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幼兒會逐漸克服入園焦慮的!
-
10 # 幼兒教師牛牛
如何讓新生入園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消除幼兒的焦慮呢?我認為:
1:家長一定要放正,心態不要給孩子壓力。
2.老師要變單一的安慰孩子,為採取多種方式讓幼兒融入集體生活。
3.老師要變詢問孩子需要,為主動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幼兒入園學習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覺得情緒難以控制就因為儘快找到有益的宣洩途徑,以便更好地照顧幼兒。
-
11 # 普莉希拉美語學校
每一個孩子第一次進入幼兒園的時候相信都會有一些或多或少的分離焦慮期,這也是最考驗老師和家長的一段時期。孩子剛剛來到幼兒園,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小朋友,再加上沒有爸爸媽媽在身邊,需要自己適應這種集體生活的節奏,肯定會有很多的不是適應,但是隻要家長和老師慢慢引導,這段時間總會過去的!
一、幼兒園方面的工作
幼兒園是幼兒第一次較正規地步入集體生活環境,對培養幼兒社會能力起決定性作用。當幼兒走出圍著他轉的家庭,走進集體生活,開始他的新生活時,由於幼兒自身條件和所處環境的不同,幼兒新入園時的表現也各不相同。對初入園的幼兒而言,幼兒園是一個陌生的環境,幼兒心理上難免會有起伏跌宕。他們一生中最大的“分離焦慮”往往就是這時產生的。
(一)創設輕鬆愉快的物質環境
1、戶外活動
中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小孩生來就是好動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圍繞“玩”是幼兒的天性,為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可增添戶外活動環境的自然情趣和魅力。日本幼兒園會把一些遊戲設施、器材與自然環境很好的融合起來。如“大樹周圍的攀登架”、“樹上懸掛的繩梯”,使幼兒在自然環境中自由娛樂,消除幼兒的緊張狀態,從而緩解分離焦慮。
2、活動室佈置
根據新入園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需要,精心佈置活動室和設定活動角。在活動室牆面上可貼一些可愛的小動物形象,有趣的故事情節。面對眼前花花綠綠的世界,可以暫時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園還可以製作一些家用電器、桌椅、床鋪、小廚房等,原材料不一定要真實,但需存在。這些設施能使幼兒體驗熟悉的生活環境,減少對新環境的陌生感,有利於緩解分離焦慮。
(二)幼兒教師應採用的方案
1、感化幼兒
分離焦慮是幼兒的心理特點及早期經驗缺乏所致。因此教師應理解、接納幼兒。要善於向幼兒表達喜愛之情,可多用擁抱、拉手等肢體語言,多用溫柔親切的語言,儘量滿足幼兒的合理要求。透過互動初步培養幼兒與教師的親切感,讓幼兒感到教師的友好,轉移幼兒對親人的依戀,以幫助幼兒緩解緊張的情緒。
2、採取針對性措施
面對幼兒的焦慮情緒,要分析幼兒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消除。
1)哭鬧不穩定型:這類幼兒比一般幼兒更明顯。簡單的親近方式和玩具無法消除他們的不安全感。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關心和用心,多順應多滿足,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從而使他們喜歡教師,喜歡幼兒園。
2)安靜內斂型:性格內向、害羞,表現出一種極不安全感。這類幼兒往往藉助玩具來安慰自己,難以親近陌生人。因此,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幼兒逐步擺脫焦慮感。
3)情緒穩定型:一週內情緒穩定,無須給予過多安慰。能和教師互動,並主動和教師攀談。針對這類幼兒,教師採取的措施主要是創設輕鬆愉快的物質環境和寬鬆和諧的心理環境,培養幼兒熱愛教師和幼兒園的情感。
3、溝通家長
教師要與家長進行密切的聯絡,才能瞭解幼兒的個性和生活習慣,從而進行正確指導。目前,家長為使幼兒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基本上都知道提前帶幼兒參觀幼兒園熟悉環境。與之相對應,幼兒園也要重視家訪,不僅可以消除幼兒對教師的陌生感,教師也可以瞭解幼兒的個性特點,便於因材施教。
那家長應該做哪些工作呢?
1, 孩子無法預估照料者什麼時候回來,因為他們還沒有清晰的時間概念(不知道下午4點還有多遠?但眼前媽媽的確不在!),缺少掌控感。如果幼兒園允許家長在入園適應期間適當陪伴和過渡(如一週),建議家長陪伴孩子一段時間,但要逐步增加分離時間,例如對孩子說:“媽媽要去外面買點東西,離開20分鐘好嗎?”離開一會兒後按約定時間回來,和孩子很高興地相聚。透過對話(“媽媽是不是按時回來了?”“嗯!”)和相聚儀式(比如擁抱),會增強孩子對媽媽離開後還會回來的確信。而後媽媽可逐步增加分離的時間,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半天乃至一天。
2, 家長離開時要對孩子說“再見”後才離開,也鼓勵孩子對父母說“再見”,這能增加孩子的掌控感(他知道媽媽什麼時候離開,而且是他和媽媽說再見的!),促進他為自己行為負責,更有勇氣地去面對新環境。
3, 強行把孩子抱進園極不可取,輕則讓孩子對父母和老師失去信任,彷彿他們是合謀把他騙到園裡,以後對上學更加警覺和抗拒;重則造成一定心理創傷,我所知的案例,有孩子入園三個月後還一直哭喊抗拒,持續很長時間都不願上幼兒園,甚至影響到小學。
4, 午睡時帶上孩子最喜歡抱著睡的玩偶或小毯子,在陌生的環境下有了熟悉的玩偶和毯子陪伴,孩子午間入睡會容易很多(我兒子第二天帶上他喜歡的小熊中午就能入睡了)。有些家長會擔心男孩抱著玩偶不夠陽剛氣,其實多少有些誤解,玩偶或小毯子作為照料者不在時的替代物,既是想象的玩伴,又凝聚著愛(平時媽媽抱著孩子,孩子抱著玩偶),可以幫助孩子減輕與照料者分離時的焦慮。我兒子所在的公立園也鼓勵家長入園時讓孩子帶自己喜愛的玩偶,可見近年來國內幼教的觀念也有轉變。
5, 如果條件許可,家長在入園前可以帶孩子去熟悉教室的環境,試著使用教室設施(桌椅、洗手檯、衛生間等)。家長當著孩子的面和老師“親切交談”,孩子會憑藉社會參照從而更信賴老師。拍張媽媽和孩子在教室的照片,放在教室的相片牆上或小床上,也能增加孩子對陌生環境的信任。
6, 平時讓孩子多表達自己感受和需求,多和小朋友接觸和社會交往。孩子在陌生的幼兒園環境下也會更容易適應。
-
12 # 炎涼潮汐
孩子入園前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很長,初次分離會有一些焦慮。家長可以提前和孩子溝通,多給孩子講講幼兒園裡的有趣的故事或者玩一些小遊戲。其實對於分離,孩子是適應力最快的,家長才是最焦慮的,總會擔心孩子,放平心態讓孩子感受到,這樣孩子就不會緊張,有的時候家長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
13 # 初初伴讀
首先家長需要讓自己和孩子明白,入園焦慮是大多數的孩子身上都會出現的一種正常現象,並不是因為“孩子過於嬌弱”“不能獨立”甚至“不乖”等負面原因,入園是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第一次離開主要撫養人,獨立進入一個陌生的社會環境的過程,很多在成人眼中輕而易舉的事情對他們來說是很困難的。
比如長時間見不到媽媽,用陌生的餐具吃飯,在單獨一個的小床上獨自入睡……
只是每個孩子性格不同,入園焦慮的表現也不同,根據情節輕重分幾下幾種:
1.輕微焦慮:入院前拒絕,勉強進入學校,但是也可以在幼兒園生活一整天,可以吃飽,午睡安穩,跟小朋友交流玩耍;
2.中度焦慮:入園過程中哭鬧,不肯從父母身上下來,極度拒絕入園,強制進去後,一天當中多次哭鬧,需要餵食和哄睡,甚至不睡;
3.重度焦慮:不哭不鬧,在幼兒園也不吃飯睡覺,拒絕跟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接觸,嚴重者三番兩頭生病請假。
意識到這是一個孩子成長必經的過程之後,可以參考以下做法:
一、入園前:
1.入園前三個月開始幫助孩子建立跟幼兒園一致的作息時間,飲食、睡眠都要有規律,且能獨立吃飯、睡覺,控制大小便,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適應集體生活;
2.列舉幼兒園常會遇見的問題跟孩子進行模擬,比如尿褲子要怎麼辦,睡不著要怎麼麼辦,想媽媽了要怎麼辦,教會孩子克服基礎問題的辦法;
3.入院前一段時間給孩子做好心理建設,比如可以告訴孩子,幼兒園是每個小朋友長大了才可以去的地方,獨立是需要勇氣的,你可以去是因為你長大了而且很勇敢,離開媽媽並不是媽媽不要你了,而是因為你長大了;
4.給孩子最大的信任和安全感,讓孩子知道即使你不在他身邊,還是會一樣的愛他,推薦一本書《魔法親親》,可以反覆進行親子閱讀和模擬,告訴孩子,媽媽的愛是不會受到距離的影響的;
二、入園後:
1.每天儘量讓自己用放鬆的心情來接送孩子,不要將自己的焦慮影響到孩子身上;
2.晚上回家跟孩子進行學校模擬,讓孩子當老師,可以反映出老師在孩子心中的樣子;
4.保持跟老師的良性溝通,及時發現孩子在幼兒園不適的情況,視問題嚴重程度看是否需要干涉處理;
5.利用晚上時間進行高質量的有效陪伴,可以讓孩子增加安全感;
6.保證營養,環境條件等,避免孩子生理上的不適。
總之,入園焦慮是每個孩子的必經之路,哭鬧不一定是壞事,不哭不鬧也不能說明孩子適應的很好,家長們應該耐心的陪伴孩子度過這個重要的階段。
-
14 # 2020小蘭說故事
1.提前讓孩子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近距離觀看幼兒園小朋友的戶外活動
2.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家長應該教會孩子穿衣服穿鞋子,獨立上廁所基本的生活技能
3.允許孩子攜帶一件最愛的物品,不過物品儘量選擇體積小巧的
-
15 # 鈴十一
1,熟悉幼兒園。我們小區內的幼兒園,孩子讀書之前,我是沒事就帶去逛逛,因為沒讀書不能進去,在外面逛逛也是好的
2,鼓勵孩子,提前溝通。跟他說他長大了,要去學校學很多東西,唱歌跳舞回來教媽媽,因為媽媽不會,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現在我家孩子回來沒事就讓他唱個歌。背個詩
3,約定。我是跟孩子約定他一放學我就去接他……然後放假我就帶他去玩,公園什麼,跑跑逛逛。跟他說上學表現很好,獎勵帶他出去玩的。
其實感覺多鼓勵孩子挺好的,而且我發現很多大人話跟孩子說,他也聽得懂,完全沒感覺是在跟一個孩子交流。多鼓勵
-
16 # 心聊吧
幼兒進入幼兒園,是邁向社會的第一步,也是和媽媽分離的第三步。第一次和媽媽的分離是出生,第二次的分離是斷乳,第三次的分離就是進入幼兒園。所以進入幼兒園的分離是孩子獨立的重要一步,孩子不管安全感是否被滿足,在進入幼兒園時都會存分離焦慮,這是正常的。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這個分離焦慮,我認為有以下四步。
一是從認知上,父母不懼怕,將分離焦慮正常化。很多媽媽,在幼兒進園哭鬧時,會有質疑,孩子是不是太內向、孩子是不是安全感不足、孩子是不是被批評了、被欺負了才會有這麼大的情緒反應。其實不管有無原因,孩子第一次邁出家門與家人分離,到一個新的環境,內心都會存在害怕、不適應,有些孩子適應的塊、有些適應的慢,也有些上了一二週新鮮感過去了,才有分離焦慮,這都是正常的,不是孩子有問題才存在分離焦慮。想想成人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是不是也有內心忐忑不安的感覺呢?孩子只是將內心的忐忑不安毫不掩飾的表現出來而已。而成人已經學會了處理或是掩飾自己的不安。
二是從行為上,父母不排斥,接納孩子的哭鬧與反抗。孩子進入分離焦慮時,會透過哭鬧的形式表現出來,哭是他們感覺內心害怕、心中不願的表達形式,很多媽媽會透過轉移注意力、或是哄勸、恐嚇等形式,想辦法不讓孩子哭。或許當時極為有效,但分離的難過與傷心仍壓在孩子心裡,孩子內心的不舒服無法表達出來。這個時候可以透過述說孩子的感覺,讓他了解自己的情緒與感受,這有助於孩子後期清楚表達自己情緒。
兒子在今年9月上幼兒園時,一週後才開始有了分離焦慮,每天早上都會在家唸叨“我不想上幼兒園”。並且會表達各種理由,比如肚子疼、腿疼而準備逃脫上幼兒園。
這時我都會與他核實真實的想法,比如說“媽媽知道哦,寶貝不想和媽媽分開,和媽媽、爸爸、姐姐分開,寶貝很難過是嗎?寶貝在幼兒園時,很想念我們,是嗎?”
“是的,媽媽。”當說到他的真實感覺時,兒子會很肯定的說是的。
“嗯嗯,媽媽理解你。”給兒子一個理解的擁抱。
進入幼兒園後,他往往會哭鬧一番,如果時間來得及,我會告訴他,媽媽陪你五分鐘,你可以坐我懷裡哭會兒。這時候兒子抱的緊緊的,不會哭,但當我站起來告別時,他開始大哭,我抱著他輕輕的說“媽媽知道你還很難過,但媽媽要上班了,你可以在老師懷裡再哭會兒。”然後把他交到老師懷裡。往往是在老師懷裡一會,看到媽媽離開時,情緒就慢慢恢復。
大概二週後,兒子早上依然重複著不想上幼兒園,並會在後面會加上句“媽媽你得理解我”。有一天他說“媽媽我到幼兒園還得哭會兒”。
“好的,媽媽理解。你可以哭會兒。媽媽也很欣賞寶貝的真實,還有上幼兒園的勇氣與堅持,還有對媽媽的眷顧。雖然每天都不想和媽媽分開,每天都要哭一會,不過寶貝還是很有勇氣的一直堅持上幼兒園,並且每天都玩的很開心,到下午走的時候玩的都不想走了,是嗎?你雖然告訴媽媽不想幼兒園,但媽媽要上班,你還是願意配合媽媽每天起床,好好吃飯,準時上幼兒園。並且在媽媽快遲到時,你願意自己走去幼兒園。媽媽看到你很照顧媽媽。是嗎?”我把我看到的兒子的努力告訴他。
當肯定到他的努力時,他馬上說“是的,我一直很勇敢的。我愛媽媽,不想媽媽遲到被批評啊。”兒子認真的說。我被深深的感動,抱著他親親,這裡真的有小人對媽媽的愛而付出的勇敢與努力。
而那天進入幼兒園後,兒子很從容的和我說再見。從我的肯定中,幼小的他知道媽媽理解他的堅持,也找到了自己依賴的力量。
三是從態度上,父母不焦慮,溫和而堅定與孩子分離。孩子不能明確表達自己的忐忑,往往透過哭表達自己的情緒,如果父母能接受孩子哭,他就用哭表達傷心,如果父母在孩子哭時妥協,孩子就會透過哭來與父母抗衡。所以在孩子哭時,父母是接受還是妥協,對孩子的分離焦慮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受不了孩子哭,要緩一緩再去時,孩子會加大分離焦慮。所以作為家長會發現,每次孩子病後休息幾天再去幼兒園時,孩子的反抗與哭鬧會加大。孩子們都聰明,能準確的把握家長的心理。因而在孩子哭鬧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你可以哭、可以傷心、可以難過,我都理解,但還是要上幼兒園的。這也是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慢慢適應規則的嘗試。
四是從形式上,父母與老師溝通,採用多樣化的陪伴方式。孩子出現分離焦慮,主要源於父母不能像之前那樣陪伴孩子,孩子會覺得好像是失去了爸爸媽媽一樣。這個時候一是與孩子約定接送時間。接孩子時為了給他一些期待也可以約定今天接的時候帶什麼,比如他喜歡的玩具、零食。二是嘗試替代陪伴。比如帶著他喜歡的玩具、布偶上幼兒園,最好是爸爸媽媽與他經常玩的有代表性玩具、布偶,好像爸爸媽媽在陪伴一樣。三是孩子在幼兒園哭鬧時,可透過影片、電話陪伴。讓孩子看看爸爸媽媽工作時做什麼、孩子在幼兒園時做什麼,給予孩子有效的肯定與看見,這種方式需要家長與老師的提前溝通,並與孩子約定影片時間。透過各種不同方式的陪伴,讓孩子瞭解到,雖然與爸爸媽媽分開,但爸爸媽媽的愛、關注、陪伴都在。
幼兒上幼兒園後,如果出現特別焦慮的情況,比如父母走後仍長期處於哭鬧狀態,或是在幼兒園時頻繁出現打人、不說話的情況等,父母就要看看孩子是不是真的目前不適合上幼兒園,或是出現什麼特別不舒服的情況。
-
17 # 親子成長手冊
孩子入園就面臨著分離的焦慮,有的孩子適應性好一些,焦慮就會少一些,有的孩子適應性比較差,焦慮就會多些,家長在入園前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可以讓孩子焦慮少一些:
1、提前和孩子溝通,讓他們思想有一個準備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可以先帶孩子去幼兒園觀摩,然後和孩子是或什麼什麼時候你要來這樣上學,你已經長大了,所以要離開家,離開媽媽,這樣孩子有一個心理準備,狀態會好一些。
2、可以先上一下半天的親子班或者是託管班有一個適應
如果突然送全託的幼兒園上孩子不適應,在上全託幼兒園之前可以讓孩子上半天的託管或者是親子課程,有一個過渡,孩子的焦慮會少一些。
3、家長自己不焦慮,溫柔堅定的接納孩子的情緒
剛開始送孩子上學,第一個星期,孩子哭鬧是正常的,家長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安慰,擁抱,撫摸他們,自己不要焦慮,堅持送孩子慢慢適應就好了。
入園焦慮孩子或多多少都有,做好提前功課,可以幫助孩子減少焦慮。
-
18 # 蘇菲的世界Sophie
兩招解決孩子入園焦慮!
一是父母心態要平和。
孩子入園,最焦慮的不是孩子,其實是父母。
孩子出生以來,每天都在父母身邊,現在要離開父母了,父母會不適應,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焦慮,孩子也會焦慮。
所以,父母要正確面對孩子入園分離,心態要平和,要把孩子入園作為平常事對待,這樣就會減輕孩子的焦慮。
二是提前讓孩子熟悉幼兒園情況。
對於陌生環境,不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會有不安和焦慮,這時正常的心理反應。
所以,在入園前,父母幫助孩子熟悉幼兒園情況,可以大大減輕孩子的入園焦慮。
包括三方面,
1.提前檢視幼兒園環境。
父母帶孩子到幼兒園實地,最好能進入幼兒園,看看教室,認識一下老師。
2.提前告知幼兒園規則。
幼兒園是集體生活,和孩子在家眾星捧月完全不同,所以事先要告訴孩子,幼兒園對於吃飯、睡覺、排隊、玩遊戲的要求和規則,可以給孩子買些關於幼兒園生活的繪本給孩子看,幫助孩子提早熟悉。
3.培養孩子必要的自理能力。
幼兒園有保育員老師,但是因為幼兒園孩子多,肯定不如家裡照顧周到,因為要提前讓孩子在家學會獨立吃飯、睡覺等生活習慣。
孩子能夠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了,自然不會懼怕去幼兒園,幼兒園生活順利過渡!
-
19 # 雷荔風行1
解決孩子入園的焦慮,我的回答有三點。一:給孩子一個入園準備期,讓孩子對幼兒園有一定的瞭解。在平時對孩子的語言中千萬別對孩子使用帶有恐嚇的言語。比如:“你在不聽話,就把你送到幼兒園去,我們不要你了”;“不聽話,讓幼兒園的老師收拾你”等等這樣的話。多給孩子說一些如:“幼兒園又漂亮,又好玩”“幼兒園有像爸爸媽媽一樣愛你的老師”“幼兒園有很多喜歡你的小朋友和你玩”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語。讓孩子產生在幼兒園有很多人愛自己,自己不會孤單害怕,上幼兒園就像爸爸媽媽上班一樣是很平常的事這種意識。這樣孩子就不會產生離開自己親人後的焦慮和恐懼了。二:讓孩子在沒上幼兒園前學會基本的自理能力。自己吃飯、穿衣、上廁所。這樣孩子到幼兒園後不至於措手不及。發現自己什麼都做不來,產生挫敗感。看到其它小朋友得到老師的表揚,自己卻沒有。這樣孩子就會不想上幼兒園。而哪些自理能力強的孩子會得到老師更多的表揚,這樣孩子會更加自信,也就會越來越好,就更喜歡上幼兒園形成一種良性迴圈。三:沒入園之前,多帶孩子到人多、孩子多的地方玩耍。讓孩子學會與其他小朋友和平相處。學會和其它孩子分享。這樣孩子到了幼兒園後就會很快和小朋友相處在一起,不會產生孤獨感,自然而然也就不會產生焦慮了。
-
20 # 芝麻222
不論是孩子還是成人凡事都有一個過渡期,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
孩子到了入園的年齡,首先提前一個月左右在作息時間上給他規範不能自由散漫了。
其實,在家裡可以提前教孩子寫寫畫畫,多鼓勵和表揚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去上學會是快樂的。
最後,給孩子講道理告訴他,在學校不僅僅可以學到很多新的知識還有會結交很多新朋友。讓孩子對去幼兒園充滿期待!
回覆列表
寶寶不願意上幼兒園,每天哭聲震天,怎麼辦?美好的早晨要從孩子開心上幼兒園開始~看《焦糖貓的99個“育”言》,教你怎麼緩解寶寶的入園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