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心血管黃醫生

    糖尿病作為“三高症”之一,在今天是很常見的。糖尿病一旦發生,就會導致全身代謝異常,進而誘發一系列的併發症。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必須儘早干預治療。

    糖尿病是什麼?

    一般而言,人體空腹血糖的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餐後兩小時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如果血糖值高於這一範圍,就稱為高血糖。高血糖並非一定是糖尿病,一般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後兩小時血糖≥11.1mmol/L即可確診糖尿病。糖尿病就是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一種代謝性疾病。

    除了特殊型別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外,臨床常見的糖尿病可分為1型和2型,其中90%以上為2型糖尿病。而無論是哪一種糖尿病,發病患者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胰島素功能異常,比如1型糖尿病患者表現為胰島B細胞被破壞導致胰島素分泌量絕對不足,而2型糖尿病患者則表現為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也就是說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並非完全喪失,部分患者甚至產生過多,但胰島素的作用效果較差,因此表現為胰島素相對缺乏。正因如此,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終身依靠注射胰島素治療,而2型糖尿病患者可透過口服降糖藥來刺激胰島素分泌,不過隨著病情的加重,部分患者也需要注射胰島素治療。

    為什麼胰島素缺乏會引起高血糖呢?這主要是與胰島素在人體內發揮的作用決定的。正常情況下,進餐後人體胰島接收訊號後會分泌更多的胰島素,而胰島素的作用就在於給機體其他組織傳遞訊號,實現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的目的。胰島素主要的調節機制就是,透過促進肌肉和脂肪組織來吸收血糖,以及加速肝糖原合成來促進餐後血糖下降。如此,經過胰島素的調節才能使得血糖始終保持在正常的範圍內。而如果缺少胰島素,就會使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血糖就會升高。

    胰島素是由人體胰腺胰島B細胞分泌的,因此胰島B細胞先天性或後天性的功能障礙,都會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升高血糖。根據糖尿病分型,1型糖尿病屬於先天性疾病,是由於胰島B細胞先天缺陷所致的胰島素絕對缺乏。2型糖尿病則是由於先天遺傳、後天環境和生活因素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導致胰島B細胞因各種原因受損,進而使得胰島素分泌相對缺乏。

  • 2 # 齊魯名醫匯講堂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病因1.遺傳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顯的遺傳異質性。糖尿病存在家族發病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臨床上至少有60種以上的遺傳綜合徵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個DNA位點參與發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點多型性關係最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發現多種明確的基因突變,如胰島素基因、胰島素受體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線粒體基因等。2.環境因素進食過多,體力活動減少導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環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遺傳易感性的個體容易發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統異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薩奇病毒,風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後導致自身免疫反應,破壞胰島素β細胞。檢查1.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惟一標準。有明顯“三多一少”症狀者,只要一次異常血糖值即可診斷。無症狀者診斷糖尿病需要兩次異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試驗。2.尿糖常為陽性。血糖濃度超過腎糖閾(160~180毫克/分升)時尿糖陽性。腎糖閾增高時即使血糖達到糖尿病診斷可呈陰性。因此,尿糖測定不作為診斷標準。3.尿酮體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時尿酮體陽性。4.糖基化血紅蛋白(HbA1c)是葡萄糖與血紅蛋白非酶促反應結合的產物,反應不可逆,HbA1c水平穩定,可反映取血前2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斷血糖控制狀態最有價值的指標。5.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糖與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應結合的產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6.血清胰島素和C肽水平反映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島素正常或增高,隨著病情的發展,胰島功能逐漸減退,胰島素分泌能力下降。7.血脂糖尿病患者常見血脂異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時尤為明顯。表現為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8.免疫指標胰島細胞抗體(ICA),胰島素自身抗體(IAA)和穀氨酸脫羧酶(GAD)抗體是1型糖尿病體液免疫異常的三項重要指標,其中以GAD抗體陽性率高,持續時間長,對1型糖尿病的診斷價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級親屬中也有一定的陽性率,有預測1型糖尿病的意義。9.尿白蛋白排洩量,放免或酶聯方法可靈敏地檢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腎病尿白蛋白輕度升高。診斷糖尿病的診斷一般不難,空腹血糖大於或等於7.0毫摩爾/升,和/或餐後兩小時血糖大於或等於11.1毫摩爾/升即可確診。診斷糖尿病後要進行分型:1.1型糖尿病發病年齡輕,大多<30歲,起病突然,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症狀明顯,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為首發症狀,血清胰島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體可呈陽性。單用口服藥無效,需用胰島素治療。2.2型糖尿病常見於中老年人,肥胖者發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硬化等疾病。起病隱襲,早期無任何症狀,或僅有輕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顯者需做糖耐量試驗才能確診。血清胰島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鑑別診斷1.肝臟疾病肝硬化患者常有糖代謝異常,典型者空腹血糖正常或偏低,餐後血糖迅速上升。病程長者空腹血糖也可升高。2.慢性腎功能不全可出現輕度糖代謝異常。3.應激狀態許多應激狀態如心、腦血管意外,急性感染、創傷,外科手術都可能導致血糖一過性升高,應激因素消除後1~2周可恢復。4.多種內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庫欣綜合徵、甲亢、嗜鉻細胞瘤,胰升糖素瘤可引起繼發性糖尿病,除血糖升高外,尚有其他特徵性表現,不難鑑別。治療目前尚無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透過多種治療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個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監測血糖,飲食治療,運動治療和藥物治療。(一)一般治療1.教育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對健康的益處。根據每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點制定恰當的治療方案。2.自我監測血糖隨著小型快捷血糖測定儀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據血糖水平隨時調整降血糖藥物的劑量。1型糖尿病進行強化治療時每天至少監測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穩定時要監測8次(三餐前、後、晚睡前和凌晨3:00)。強化治療時空腹血糖應控制在7.2毫摩爾/升以下,餐後兩小時血糖小於10mmol/L,HbA1c小於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監測血糖的頻度可適當減少。(二)藥物治療1.口服藥物治療(1)磺脲類藥物 2型DM患者經飲食控制,運動,降低體重等治療後,療效尚不滿意者均可用磺脲類藥物。因降糖機制主要是刺激胰島素分泌,所以對有一定胰島功能者療效較好。對一些發病年齡較輕,體形不胖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也有一定療效。但對肥胖者使用磺脲類藥物時,要特別注意飲食控制,使體重逐漸下降,與雙胍類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降糖藥聯用較好。下列情況屬禁忌證:一是嚴重肝、腎功能不全;二是合併嚴重感染,創傷及大手術期間,臨時改用胰島素治療;三是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期間,臨時改用胰島素治療;四是糖尿病孕婦,妊娠高血糖對胎兒有致畸形作用,早產、死產發生率高,故應嚴格控制血糖,應把空腹血糖控制在105毫克/分升(5.8毫摩爾/升)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20毫克/分升(6.7毫摩爾/升)以下,但控制血糖不宜用口服降糖藥;五是對磺脲類藥物過敏或出現明顯不良反應。(2)雙胍類降糖藥 降血糖的主要機制是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無氧酵解,減少胃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體重。①適應證肥胖型2型糖尿病,單用飲食治療效果不滿意者;2型糖尿病單用磺脲類藥物效果不好,可加雙胍類藥物;1型糖尿病用胰島素治療病情不穩定,用雙胍類藥物可減少胰島素劑量;2型糖尿病繼發性失效改用胰島素治療時,可加用雙胍類藥物,能減少胰島素用量。②禁忌證嚴重肝、腎、心、肺疾病,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缺氧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伴有嚴重感染、手術、創傷等應激狀況時暫停雙胍類藥物,改用胰島素治療;妊娠期。③不良反應一是胃腸道反應。最常見、表現為噁心、嘔吐、食慾下降、腹痛、腹瀉,發生率可達20%。為避免這些不良反應,應在餐中、或餐後服藥。二是頭痛、頭暈、金屬味。三是乳酸酸中毒,多見於長期、大量應用降糖靈,伴有肝、腎功能減退,缺氧性疾病,急性感染、胃腸道疾病時,降糖片引起酸中毒的機會較少。(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與磺脲類,雙胍類或胰島素聯用。①伏格列波糖餐前即刻口服。②阿卡波糖餐前即刻口服。主要不良反應有:腹痛、腸脹氣、腹瀉、肛門排氣增多。(4)胰島素增敏劑 有增強胰島素作用,改善糖代謝。可以單用,也可用磺脲類,雙胍類或胰島素聯用。有肝臟病或心功能不全者者不宜應用。(5)格列奈類胰島素促分泌劑①瑞格列奈為快速促胰島素分泌劑,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時服,不進餐不服。②那格列奈作用類似於瑞格列奈。2.胰島素治療胰島素製劑有動物胰島素、人胰島素和胰島素類似物。根據作用時間分為短效、中效和長效胰島素,並已製成混合製劑,如諾和靈30R,優泌林70/30。(1)1型糖尿病 需要用胰島素治療。非強化治療者每天注射2~3次,強化治療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島素泵治療。需經常調整劑量。(2)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藥失效者先採用聯合治療方式,方法為原用口服降糖藥劑量不變,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島素或長效胰島素類似物,一般每隔3天調整1次,目的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爾/升,無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藥,改為每天注射2次胰島素。胰島素治療的最大不良反應為低血糖。(三)運動治療增加體力活動可改善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體重,減少身體脂肪量,增強體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運動的強度和時間長短應根據病人的總體健康狀況來定,找到適合病人的運動量和病人感興趣的專案。運動形式可多樣,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極拳、跑步、游泳等。(四)飲食治療飲食治療是各種型別糖尿病治療的基礎,一部分輕型糖尿病患者單用飲食治療就可控制病情。1.總熱量 總熱量的需要量要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體力活動量、病情等綜合因素來確定。首先要算出每個人的標準體重,可參照下述公式: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或標準體重(kg)=[身高(cm)-100]×0.9;女性的標準體重應再減去2kg。也可根據年齡、性別、身高查表獲得。算出標準體重後再依據每個人日常體力活動情況來估算出每千克標準體重熱量需要量。根據標準體重計算出每日所需要熱卡量後,還要根據病人的其他情況作相應調整。兒童、青春期、哺乳期、營養不良、消瘦以及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應酌情增加總熱量。肥胖者要嚴格限制總熱量和脂肪含量,給予低熱量飲食,每天總熱量不超過1500千卡,一般以每月降低0.5~1.0kg為宜,待接近標準體重時,再按前述方法計算每天總熱量。另外,年齡大者較年齡小者需要熱量少,成年女子比男子所需熱量要少一些。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每克產熱4千卡,是熱量的主要來源,現認為碳水化合物應占飲食總熱量的55%~65%,可用下面公式計算:根據我國人民生活習慣,可進主食(米或面)250~400g,可作如下初步估計,休息者每天主食200~250g,輕度體力勞動者250~300g,中度體力勞動者300~400g,重體力勞動者400g以上。3.蛋白質蛋白質每克產熱量4千卡。佔總熱量的12%~15%。蛋白質的需要量在成人每千克體重約1g。在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營養不良,消瘦,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加至每千克體重1.5~2.0g。糖尿病腎病者應減少蛋白質攝入量,每千克體重0.8g,若已有腎功能不全,應攝入高質量蛋白質,攝入量應進一步減至每千克體重0.6g。4.脂肪 脂肪的能量較高,每克產熱量9千卡。約佔總熱量25%,一般不超過30%,每日每千克體重0.8~1g。動物脂肪主要含飽和脂肪酸,植物油中含不飽和脂肪酸多。糖尿病患者易患動脈粥樣硬化,應以植物油為主,更有利於控制血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 3 # 連博士說內分泌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其特點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用功能障礙引起的高血糖。持續高血糖和長期代謝紊亂可導致全身器官損害,特別是眼睛、腎臟、心血管和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和衰竭。嚴重的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急性併發症可引起失水、電解質紊亂、酸鹼平衡失衡。

    糖尿病的臨床表現

    典型症狀: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飲、多食、消瘦。

    非典型症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有非典型症狀,如頭暈、乏力等,甚至沒有症狀。有些糖尿病的早發或早發階段,可在午餐或晚餐前出現低血糖症狀。

    急性併發症的表現:在應激和其他條件下加重病情。可出現厭食、噁心、嘔吐、腹痛、尿多加重、頭暈、嗜睡、視力模糊、呼吸困難、昏迷等。

    慢性併發症的主要表現:

    (1)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視物模糊,視力下降、失明等症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併發症之一。與糖尿病相比,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取決於病情的長短、血糖的控制、血壓的高低、血脂的高低和個體的差異。此外,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在1型糖尿病中發生較早且嚴重,在2型糖尿病中發生較晚。

    (2)糖尿病腎病:有腫脹,尿中泡沫增多或蛋白尿等。

    (3)糖尿病神經病變:四肢面板感覺異常、麻木、針刺、螞蟻行走感、足底踩棉感,腹瀉與便秘交替,尿瀦留,半身出汗或有大汗淋漓,性功能障礙。

    (4)反覆感染:如面板反覆感染,如癤、癰、足部潰瘍時間延長等。複發性尿路感染和快速發展的肺結核。

    (5)糖尿病足

    糖尿病併發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壓、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胃腸道疾病、血管疾病、口腔疾病、糖尿病面板病、昏迷、糖尿病神經病變等。

    糖尿病人的注意事項:

    少吃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如大米、麵條、土豆等;

    多吃豆類食物,如黃豆、黑豆、豆腐、豆皮、豆乾等,注意每100克綠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為63克,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血糖容易升高;

    多吃蔬菜,如黃瓜、西紅柿、茄子、西葫蘆、胡蘿蔔、西蘭花、白菜等;

    適量的攝入水果,如蘋果、香蕉、橘子等;注意攝入不能過多,如蘋果可以每天吃一個,香蕉可以每天吃3個,分每三個小時吃一個香蕉,橘子可以每天吃6個,這三種水果每天選其中一種水果攝入;

    多喝水適當運動;

    注意不能肥胖,必須要控制好血糖,否則糖尿病的併發症很嚴重,需要認真對待,不可疏忽大意。

  • 4 # 來益天然維生素E

    糖尿病是與血液中糖(葡萄糖)異常高水平相關的慢性疾病。

    胰腺產生的胰島素降低血糖,胰島素生產不足,或身體無法正確使用胰島素會導致糖尿病。

    通常,血糖水平由胰島素嚴格控制,胰島素是胰腺產生的激素。

    胰島素降低血糖水平,當血糖升高時(例如,進食後),胰島素會從胰腺釋放出來,從而透過促進葡萄糖吸收進入人體細胞來使葡萄糖水平正常化。

    在糖尿病患者中,胰島素產生不足或反應不足會導致高血糖症。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醫學疾病,這意味著儘管可以控制,但可以持續一生。

    糖尿病分為兩種, 1型糖尿病(通常在兒童和青少年中診斷出,先天遺傳性)和2型糖尿病(通常在成年人中最常見)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通常糖尿病患者會出現以下症狀:經常感染,噁心,嘔吐,模糊的視野,飢餓,脫水,體重減輕或增加,疲勞,口乾,傷口或傷口癒合緩慢,面板瘙癢。

  • 5 # 老護士談健康

    據有品PICOOC高血壓臨床醫學海外研究中心調查發現,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數已經達到了約1.2億人,並且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是45歲。

    而糖尿病又是非常嚴重的慢性疾病,另外糖尿病早期症狀極不明顯,當身體真正出現不適感的時候,再去醫院做檢查,這時可能已經晚了。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並常常表現為血液中的糖升高及尿糖。

    簡單來說,糖尿病就是由於人體代謝功能受損導致血液中的血糖無法降低而引起的疾病。

    糖尿病發作前有哪些早期症狀?

    1、體重下降:雖然吃得多,可是體重卻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為人體丟失了過多的葡萄糖,導致身體熱量不足,出現消瘦。

    2、排尿次數增多:由於血糖升高,大量葡萄糖經腎臟以尿的形式排出,葡萄糖排出的同時會攜帶一定比例的水,因此小便次數變多。

    3、喝水多:口渴是糖尿病最先出現的症狀,會猛然變得常感到口渴,並且夜裡發生口渴,有時會渴得無法忍受,同時,喝水量比平時明顯增多,喝下去還覺得喉嚨發乾,總想喝水。

    4、面板感覺異常:糖尿病早期症狀在面板中表現比較明顯,面板乾燥彈性差,反覆出現毛囊炎、癤腫等面板感染。

    5、餐前低血糖:在糖尿病的初期,有些患者並沒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而是常常表現為餐前飢餓難忍及低血糖。

    6、傷口癒合困難:由於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外周血管病變,影響傷口周圍組織的血供,加之,糖尿病人營養丟失嚴重,抵抗力下降,從而導致傷口癒合困難

    7、疲乏無力:當人得上糖尿病之後,就會缺乏胰島素這把鑰匙,那麼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順利進入到細胞中,導致血糖升高,且細胞得不到足夠的能量供給,人就會變得疲乏無力。

    8、視力模糊:出現近視物體不清,遠視物體尚好,提示眼調節功能降低,可能出現輕度白內障。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預防糖尿病呢?減輕自己的體重,患糖尿病的機率就會下降70%。注意飲食清淡,少吃油炸及鹽量過大的食物。多吃一些有機食物,少吃一些加工食物,比如熟食、香腸等,注重一日三餐的營養搭配。堅持每天散步半個小時左右,在走路時體內胰島素可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避免或少用對糖代謝不利的藥物。積極發現和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和冠心病。拋棄不良習慣,做到不抽菸,不喝酒,不久坐,不要向基因和壞習慣低頭等。對中老年人定期進行健康查體,除常規空腹血糖外,應重視餐後2小時血糖測定寫在最後

    我國作為一個糖尿病大國,真心希望那些還未患病的同學能夠做好預防措施,並且糖友也不要放棄,畢竟現在我們的醫療水平已經非常的強大了,只要你們能夠相信醫生,那麼,你們的健康就沒有問題了。

  • 6 # 韋東雲醫生

    糖尿病是比較常見的病,一般分型可以分為四型,有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其它型別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一型糖尿病只能接受胰島素的療。二型糖尿病寬泛一點,用胰島素和藥物治療都可以。如果是妊娠糖尿病,則不一樣,血糖控制可能更加精細化一點,控制範圍可能要更向下一點。

  • 7 # 糖護士Dnurse

    糖尿病發病率逐年增高

    糖尿病以前被稱為富貴病,現在已經成為平民病了,相信很多人身邊都有幾個糖尿病患者。

    據最新《IDF全球糖尿病地圖(第9版)》給出的資料,目前全球範圍內估計有4.63億成年人(年齡在20-79歲之間)患有糖尿病,佔該年齡段世界總人口的9.3%。也就是100個人中有9個人得糖尿病。

    我國目前擁有1.164億(未計入港澳臺資料)糖尿病患者,位於世界首位,成年糖尿病發病率接近10%,也就是100個人中,有10個人,亦遠超其它國家與地區。

    什麼是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後發病,佔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的人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並非完全喪失,有的體內胰島素甚至產生過多,但胰島素的作用效果較差,因此,這種情況是屬於體內胰島素是一種相對缺乏。

    有哪些症狀提示得了糖尿病?

    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人以胰島素抵抗為主,多肥胖,因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島素增高以補償其胰島素抵抗,但相對高血糖而言,胰島素分泌仍相對不足。此類患者早期症狀不明顯,僅有輕度乏力、口渴,常在明確診斷之前就可發生大血管和微血管併發症。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島素分泌缺陷為主,臨床上需要補充外源性胰島素。

    (1)糖尿病的典型症狀:“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體重下降)。

    有典型症狀的糖尿病病友通常會主動就診,而絕大多數的糖尿病病友,特別是2型糖尿病病友都沒有任何症狀,或者只有一些不引人注意的不舒服,若不加以注意,則慢慢地隨著糖尿病的發展,才會出現一些其他併發症症狀。

    (2)糖尿病的不典型症狀:

    反覆生癤長癰、面板損傷或手術後傷口不癒合;面板瘙癢,尤其是女性外陰瘙癢或泌尿系感染;不明原因的雙眼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減退、勃起功能障礙(陽痿)者;過早發生高血壓、冠心病或腦卒中;下肢麻木、燒灼感;尿中有蛋白(微量或明顯蛋白尿)。為什麼會得糖尿病?

    得糖尿病的原因原因較複雜,大概可分為遺傳基因(即所謂天命)、不可抗拒的因素和後天因素(自己作的)。除了後天因素,我們可以掌握,前面兩個因素均無法掌控。

    1.天命-遺傳易感性

    雖然尚未找到具體的致病基因(如果找到就可以開展基因治療),但是從統計學角度已經證實了發病率受遺傳的影響,如果父母都患病,子女患病率可達88%左右;單親患病的,子女患病率可達50%左右。

    2.不可抗拒的原因—年齡和其他疾病導致

    1)年齡增長,胰島 β 細胞功能衰退;

    2)其他疾病,如多囊卵巢綜合徵等。

    3.環境因素

    當然並不是說父母有糖尿病,自己就一定也會得糖尿病,但如果吃得太多,又不運動,經常熬夜等,這些都會增加糖尿病的發生風險。

    1)暴飲暴食;

    2)久坐不動;

    3)超重肥胖;

    3)經常熬夜等。

    糖尿病是如何確診的呢?

    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應依據靜脈血漿血糖,而不是毛細血管血的血糖檢測結果。因此,在家使用的血糖儀測出來的血糖值不能作為診斷糖尿病的依據。

    若有糖尿病症狀(高血糖所導致的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面板瘙癢、視力模糊等急性代謝紊亂表現等)的同時,符合以下任何一項結果,均可診斷糖尿病。如無上述症狀,但不同日複查血糖仍高於上述水平,亦可以診斷糖尿病。

    表3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備註:

    ※ 糖尿病診斷是依據空腹、任意時間或糖耐量試驗(OGTT)中2小時血糖值診斷。

    ※ 空腹指至少8小時內無任何熱量攝入。

    ※ 任意時間指一日內任何時間,無論上次進餐時間及食物攝入量

    ※糖耐量試驗(OGTT)是指以75克無水葡萄糖為負荷量,溶於水內口服。

    ※ 建議只要是空腹或隨機血糖為正常值上限的人群,均應行糖耐量試驗(OGTT)檢查。

    ※ 糖化血紅蛋白(HbA1c)不能用來診斷糖尿病。

    最後再次向大家提醒: 在生活中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尿得多、喝得多、體重減少)或疲乏、精神差等症狀時就要到正規醫院內分泌科檢查。

  • 8 # 呼吸幫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主要是表現是:

    1.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

    嚴重高血糖時出現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多見於1型糖尿病。發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時“三多一少”症狀更為明顯。

    2.疲乏無力,肥胖

    多見於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發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時診斷,體重會逐漸下降。

    主要治療方式:

    1.口服藥物

    2.手術治療

    3.胰島素注射器(有針注射器、無針注射器)

    4.胰島素泵強化治療

    5.中醫治療

    6.飲食營養治療

    7.運動治療

  • 9 # 冼守業

    糖尿病是怎麼來的?糖尿病人應該注意點什麼?為你一一解答

    糖尿病,是一種現代常見的慢性疾病,是一種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用障礙導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

    持續的高血糖以及長期代謝紊亂等因素,可導致全身組織器官產生功能障礙和衰竭。

    糖尿病嚴重時,還會誘發酮酸中毒、糖尿病足、失明、加速心血管疾病,甚至是誘發癌症。

    那麼,面對可怕的糖尿病,我們應該多瞭解一些關於預防和治療方面的資訊。

    首先,糖尿病到底是怎麼來的?

    糖尿病的病因尚不明確,不同型別的糖尿病病因不同,即使是同一型別也有不同。

    如1型糖尿病多是由於遺傳因子導致,患者天生胰島功能弱,或胰島不敏感等原因導致的。或再後天因素下,加速患上糖尿病的風險。

    而2型糖尿病,出現的主要原因則是因為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暴飲暴食、體重過重、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 內分泌失調,如負面情緒、焦慮、緊張等等都會導致血糖在短期內升高,控糖相當困難。

    因此,對於一些都市白領來說,本身就缺乏運動,在加上飲食不節制,在負面情緒影響下,自身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大大提高。

    所以當遇上不開心的事情要合理地宣洩,保持心境的開朗,有問題時,積極找家人、朋友、醫生開解。

    面對糖尿病,應該做好這些事,才能讓健康離你更近

    在治療糖尿病時,控制血糖是根本目標,控制體重、積極運動、節制飲食才是正確方法

    1. 積極治療:糖尿病患者應該每週有固定的監測血糖數值,並且需要按時服藥或者注射胰島素,控制好血糖。

    同時,可採用中藥作為輔助治療,如人參莖葉皂甙,五味子、黃芪等等,或直接使用有益氣養陰,滋脾補腎功能的(萬年青)參芪降糖片,來治療“消渴症”以及現代的2型糖尿病。

    2. 堅持運動,糖尿病人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每週至少150分鐘的運動,有助於胰島恢復敏感度,減輕體重。

    3. 控制飲食,知道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定時定量進食,不要胡吃海喝,由於飲食方面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的食物很多,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具體可按照以下4點來。

    糖尿病患者飲食,請謹記4句話

    ·吃幹不吃稀

    糖尿病患者應該儘量吃“幹”的主食,如饅頭、米飯、餅,而不要吃麵糊、粥、麵條等等。

    ·吃硬不吃軟

    同樣是乾的,相較起來更推薦“硬”一點的食物,因為軟的食物更容易被我們的身體所消化,也更容易升糖。

    ·吃綠不吃紅

    ·定時定量,化整為零

    定時定量是指正餐需要定時定量,規律進食,每頓飯進食量保持基本平穩,這樣配合好降糖藥,以減少出現血糖忽高忽低的情況。

  • 10 # 糖逆轉

    什麼是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見於青少年,是一種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導致的疾病,胰島素分泌不足通常是由胰腺問題引起的,1型糖尿病被診斷為永久性疾病,終身需要胰島素替代療法。

    什麼是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多指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缺乏導致的病症,多發於成人,佔糖尿病患者總數的90%以上。2型糖尿病具有以下三大特點,一是2型糖尿病多發於40-60歲的成年人,二是2型糖尿病的病情一般比較緩和隱蔽,症狀不明顯,三是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不需要靠胰島素維持生命,所以2型糖尿病也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病因是什麼?

    2型糖尿病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一個人的基因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在基因方面,通常是多個基因共同導致了2型糖尿病的發生,這些基因參與了身體的多個過程,包括胰腺的發育和胰島素的釋放;在生活習慣方面,與2型糖尿病相關的是肥胖、壓力過大或運動不足。胰島素抵抗可能與肥胖有關,並隨體重減輕而改善。運動也可以幫助改善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是胰腺內的胰島β細胞分泌的,負責將血液中的葡萄糖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的一種激素,是促進細胞吸收葡萄糖,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

    胰島素抵抗:人體的組織細胞具有與胰島素結合的受體,這些受體允許葡萄糖進入細胞。如果胰島素難以有效地與這些受體結合,那麼葡萄糖將難以進入細胞,最終會留在血液中,細胞無法利用它作為燃料。這就是所謂的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缺乏:胰腺是產生胰島素的器官,它產生的胰島素量會逐漸減少,最終會消耗殆盡。這就是所謂的胰島素缺乏。

    由於胰島素抵抗導致血糖得不到合理的調節,就會患上2型糖尿病。

    1型和2型糖尿病有什麼區別?

    1型糖尿病是一種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而導致的疾病,患有1型糖尿病的人必須補充胰島素才能將血糖水平保持在正常範圍內。

    2型糖尿病是一種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而導致的疾病,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不需要靠胰島素維持生命。

  • 11 # 康怡每日健康

    糖尿病不是一個孤立的病,而是一種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綜合性代謝疾病,即代謝綜合徵。

    代謝綜合徵,是人體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質發生代謝紊亂的病理狀態。常見的是,多種代謝紊亂集於一身,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高血黏、高尿酸、高脂肪肝等。

  • 12 # 帶著陽光旅行

    糖尿病的定義就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組以糖代謝紊亂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徵。病因有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是胰島素作用缺陷,或者既有胰島素分泌不足,又有胰島素作用缺欠,而引起的體內五大營養元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水和電解質代謝紊亂。臨床表現以長期的慢性的高血糖為主要特徵。最嚴重的急性併發症有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滲昏迷和乳酸酸中毒,慢性併發症又分為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等。長期的糖尿病本身可以導致多個系統的慢性的併發症,最終的導致相關的障礙和衰竭,成為目前致死致殘的主要的原因。對糖尿病需要高度重視,一定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13 #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146163363

    糖尿病是一種糖代謝的疾病,主要是以血糖升高為主,在臨床上可表現為口渴,多飲,排尿增多,吃飯也比較多,身體卻逐漸消瘦,疲乏無力,如果發病時間長,嚴重的會導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及糖尿病足,所以應該積極的控制血糖,應該控制好飲食,並有適當的體育鍛煉。

  • 14 # 北京仁愛堂客服劉園園

    首先是飲食,一定要控制好糖的攝入,少吃或者不吃含糖較多的食物。高膽固醇、高熱量、高鹽的食物都要少吃。還有平時可以配合運動一起來調理

  • 15 # 慈脈商務服務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

    長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可引起多系統損害,導致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器官出現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減退及衰竭。

    病情嚴重或應激時,可發生急性嚴重代謝紊亂,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高血糖綜合徵。

    中醫已載入中國的糖尿病診治指南中,中醫治療上,強調平衡膳食,以速度為主的飲食方式,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根據不同的分型可採取相應的中醫藥治療方法。

    此外,穴位按摩治療、針灸治療等對降糖防治併發症也有幫助。總體而言,降糖治療可以使用中醫治療。

    半年前去一位美國的中醫大夫(在中國學習畢業的)那裡初診,當時自述雙腳麻而指關節劇痛,視力很差,倦怠無力,體重過重,口渴,失眠,便秘,頻尿,胃口奇大,但越是吃越是累。雙腳麻木是這樣的:如果地上有一尖石,她腳踩上去,就算破皮,她也不會知道。

    初診時美國中醫大夫就告訴她可以停止再用胰島素了,但必須改吃中藥,天天堅持。經過半年,依然是天天測血糖,血糖也是時高時低,但是病人自己感覺精神在恢復,而且雙腳踩在地上的一粒細沙子,她都可以感覺到了。

    在原來的西醫院檢查報告也顯示,以前驗血報告中提示的腎臟、心臟、肝臟等問題及視力退化問題通通好了,唯一隻是血糖還是稍高。

    當被問及是否很擔心血糖的問題時,患者本人的回答出乎意料。她說她從未感覺如此好過,體力恢復,睡眠正常,每天大便,雙腳溫熱,連口都不渴了。

    而她相信稍高的血糖是因為體重的問題造成的,她認為只要降低體重,自然就會好的,因此她一點都不擔心血糖高的問題。

    為什麼她會過胖?因為西藥降血糖的藥,將多餘的血糖沈積到她的腳上,日久之後產生痛,於是無法走路,當然更無法運動,所以體重自然上升,這是第一,第二因是要命的胰島素造成,所有在使用胰島素的病人共同的現象就是大肚子,體重增加,因此西藥是讓體重增加的主要因素,而病人因腳痛無法運動,於是體重又再因為缺少運動而上升,這就是惡性迴圈。

    糖尿病患者忌口

    1. 甜食,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要食用甜食,這樣會加重病情。這裡所說的甜食不僅僅是糖果以及甜品,同時含糖量過高的水果、主食也需要儘量避免。

    2. 酒類,患者在生活中也需要戒掉酒類,因為糖尿病患者是需要服用藥物,而很多藥物和酒類是相剋,如果不戒掉很容易和藥物產生相剋作用,從而降低藥物的藥效。

    糖尿病患者不忌口危害

    1、如果糖尿病的患者不忌口,什麼食物都吃,比如攝入一些高糖類的食物如:糕點、糖果、碳酸飲料以及其他一些垃圾食品等,這樣會使血糖飆升乃至於失控,各種急、慢性併發症都會隨之風險增加,嚴重者可因為過高的血糖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導致死亡。

    2、如果長期不控制飲食對於糖尿病的患者來說,會發生很多慢性的併發症,其中包括:糖尿病心腦血管系統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胃腸系統病變、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等病變,一旦發生併發症大部分是不可逆轉的,對人體的傷害非常的嚴重!

    有一位朋友的父親,身患糖尿病卻沒有遵循醫囑忌口。依然會飲酒抽菸,最後不但引起併發症,起初不得不“截肢”保命,最後還是不幸離世。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優勢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合併症具有非常確切的療效,如糖尿病腎病的浮腫,糖尿病腎病的蛋白尿,糖尿病腎病出現肌酐、尿素氮的增高,糖尿病周圍神經病和周圍血管病變出現的麻木、疼痛,糖尿病出現了自主神經病變導致的出汗等,尤其是出現一些神經病變的中醫治療的優勢非常明顯:

    1. 中藥活性物質可透過擴血管增加受損病變組織的有效血流灌注,來改善區域性病損組織的微迴圈障礙,從而阻斷胰島素抵抗狀態。中藥活性物質可透過抗炎症的功能來阻斷胰島素抵抗所導致的代謝紊亂。

    2.中藥活性物質可透過抗凝血、防血栓形成來阻斷因纖溶活性降低導致的胰島素受體後抵抗,透過糾正代謝紊亂來阻斷受體與受體後胰島素抵抗。可透過抑制肝細胞內促凝與促血液粘稠系列因子的釋放,來阻斷控制受體後胰島素抵抗。

  • 16 # 營養師Tansy

    糖尿病,其實相比尿跟血關係大一點。

    得了糖尿病,就好比身體的組織器官泡在糖水裡,就很容易感染。控制好血糖,就是不想讓這種器官泡糖水的情況發生。

    怎麼會得糖尿病?就是身體裡面吃進去的糖,就在血液中用不掉唄~要麼就是轉運血糖的胰島素不夠了,要麼就是胰島素不起作用了~

    胰島素不夠有天生的,有自己作出來的~胰腺細胞工作量太大,撂擔子了~胰腺還勤勤懇懇的幹著,細胞就跟塞了口香糖的鑰匙孔似的,不開門,不讓血糖進去,那原因就多了,吸菸喝酒、加工食品吃太多、熬夜晚睡等等全部都是。

  • 17 # 河豚健康

    最全的糖尿病用藥手冊,方便您一次收藏到位!

    01胰島素注意事項

    02 磺脲類注意事項

    03雙胍類注意事項

    04 噻唑烷二酮類注意事項

    05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注意事項

    06 新型降糖藥注意事項

    如今“小糖人”越來越多,經常有患者向我們諮詢:“這個藥飯前飯後吃啊?”,“這個藥吃了我怎麼老是覺得胃難受啊?”,“怎麼吃了藥血糖還是控制不好啊?”

    今天為大家準備了滿滿乾貨,快來看看有你熟悉的藥物嗎?

    01

    胰島素

    一、胰島素,胰島素根據作用時間可分為以下幾類

    注意事項:

    (1)藥物名稱、包裝非常相似,糖友們取藥時要仔細看清。

    (2)尚未使用:

    2~8攝氏度(可以放在冰箱裡放雞蛋的那一格)

    (3)已經使用:

    25攝氏度室溫下儲存,一般開啟後可儲存28天,注意要及時使用。

    02

    磺脲類

    二、 磺脲類:老年患者慎用

    代表藥物:格列苯脲、格列齊特

    不良反應:低血糖

    服用方法:普通劑型餐前半小時,緩釋劑型早餐時服用一次

    注意事項:定期監測血糖

    03

    雙胍類

    三、 雙胍類:肥胖患者首選

    代表藥物:二甲雙胍

    不良反應:胃腸道不適、腹瀉

    服用方法:普通劑型餐中或餐後,腸溶劑型餐前且不可掰開。

    注意事項:

    1)腎功能損害的患者不宜使用

    2)每年定期監測血常規(可能影響維生素B12吸收)

    3)若使用造影劑,應提前告知醫生並停服

    04

    噻唑烷二酮類

    四、噻唑烷二酮類:

    代表藥物:羅格列酮、吡咯列酮

    不良反應:水腫,骨折風險增加

    服用方法:服藥不受食物影響,餐前餐後皆可

    注意事項:

    1)定期監測肝功能

    2)Ⅳ心力衰竭、骨質疏鬆患者禁用

    05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五、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餐後血糖高的患者首選

    代表藥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不良反應:噁心、腹脹、排氣增加、腹瀉

    服用方法:與第一口飯同時咀嚼服用

    注意事項:

    1)避免消化酶製劑的使用

    2)腸梗阻、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06

    新型降糖藥

    六、新型降糖藥:

    “糖尿病並不可怕,糖尿病的併發症才可怕”,相信許多糖友都聽說過這句話。

    沒有最好的降糖藥,只有適合的降糖藥。只有合理的掌握了降糖藥的應用,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延遲併發症的發生,提高糖友們的生活質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血管堵有沒有堵,看身體的哪些地方就能知道?